经典团队创业成功案例

时间:2022-09-23 08:34:52 创业指南 我要投稿

经典团队创业成功案例(通用9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今很多人都不再为别人打工,而是自己创业做老板。那么,有哪些创业成功案例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呢?以下是经典团队创业成功案例,欢迎阅读。

经典团队创业成功案例(通用9篇)

  经典团队创业成功案例 篇1

  信不信,200元起家2年赚300万。中大一名大三在校学生却运用他的聪明才智和高EQ,两年就赚到这笔钱。创业如何选项目?他叫潘文伟,2007年刚来广州时口袋里只有200元,而现在他已经是有楼有车的大老板。因生意繁忙,潘文伟曾一度想退学,不过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初来乍到做家教卖T恤赚外快,当年只有22岁的潘文伟出生在贵州一个小县城的工人家庭,原来一家五口全靠在供电局当技术工的父亲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维持生计。2007年,潘文伟考入中大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创业如何选项目?来到广州后,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潘文伟不但申请了学校的勤工助学,还四处找机会赚钱。

  当潘文伟揣着荷包里勤工助学赚下、仅有的200元去市中心准备闯世界时,百货大楼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滨江东“天价”的楼盘让他顿时蒙了,“我到底要奋斗多少年才能在这个城市容身?”于是在很多同学还在尽情享受大一优哉游哉的校园生活时,潘文伟开始赚外快,做家教、推销信用卡、卖T恤……

  小试牛刀从院服开始,他就意识到了里面有钱可赚,2007年底,学校公开招投标一些院系的院服订做项目,潘文伟看到了商机。潘文伟首先“摸查敌情”。他从学生会的“哥儿们”那里弄到了参与招投标公司的名单,并扮成顾客挨个儿打电话到那些公司问出不同质量服装的底价。然后,潘文伟直接在网上查出一些生产商的地址,主动上门与厂家谈生意。

  学校的院服投标价和货源确定后,潘文伟私底下向学院有理有据地分析自己代理的服装在价格和质量上的优势以博取印象分。投标当日,他更一人以5间公司的名义巧妙地参与投标。最后,他这个“初哥”竟然赢了做了几十年生意的行家,投下学校的院服项目。虽然第一个院服生意只赚了2万元,但这却让他在创业路上找到了感觉。

  潘文伟灵活的头脑能够见机行事,去年初,潘文伟无意间认识了一名做安全监控设备的商人朋友,而潘文伟此时又得知中学“死党”家中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正好在招标安检设备,于是潘文伟充当了双方谈判的桥梁促成了这一单生意,竞标成功后,他一下就赚了50万元。

  赚到这笔钱后,潘文伟第一时间给父母汇去了10万元,吓得母亲惊恐地在电话中问了10多次“钱从哪里来的”。几年间潘文伟陆续做了外墙砖生意、与朋友合伙开酒吧,并开始投资股票并利用“第一桶金”继续生财。今年3月,潘文伟还投资了50万元在大学城开了间网络公司。

  经典团队创业成功案例 篇2

  有位农民孙某,有一年到北京找工,一次,孙某与几个老乡上街,途经一个市场,口渴难奈,想买一些水果吃,可那些水果高昂的价格,令他们这些民工望而止步了。忽然,他看到一堆枣,那是他家乡的大枣。孙某知道那枣在家乡挺便宜,只有6角钱一斤,于是他决定买一斤解解渴,一问价格,结果令他大吃一惊:3元5角一斤?“这么贵呀,你们赚得太黑心了!”同行的一位老乡说。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孙某想,一大枣一来一往价格相差这么大,该多有赚头呀啊!于是,孙某立即返回家乡,凭着老乡关系,赊了3吨大枣,搭了一辆车送到北京,孙某来到丰台区的一家大市场,将大枣以2元9角的价格批发给小贩们,这鲜红的带着露珠的大枣顿时被抢购一空,就这样一个月内他往返北京与山东达5、6次。孙某这样做了半年,路也熟了。他不仅经营大枣,还开始经营山东的其他土特产,生意一步步扩大,一步步红火,至今他已是闻名京城的山东土特产经销商,拥有资产上千万。

  经典团队创业成功案例 篇3

  不花任何一分钱就成功贩运整车果菜的成功例子:96年的时候,我来到刚刚大开发的城市——广州市,想在这里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可是一无文凭,二无技术特长又是个生手的我,找工作总是碰壁。身上的钱所乖无几了,如果再找不到工作吃饭也成了问题。我也不敢再住旅馆,晚上只有找张报纸睡在马路边了。我当务之急是让自己生存,再去找发展。人生地不熟的我望着来来往往的人流,一个肩挑李果的老汉走过来叫卖:先生:2元一斤,来点吧。什么?两元一斤?这在我家乡不过二三角钱呀!

  我找到了水果批发市场,一问批发价也有1.2-1.5元的价,我惊得跳起来:老板,这东西我有很多,到我家乡来,我给你6角钱一斤怎样?水果老板:好呀,很乐意与你合作,我和你过去看看。第三天,我家门口张贴上一张收购李果的广告,上门售李果的人来来往往。这几天我赚了一万多元。尝到甜头,我常下广东。

  经典团队创业成功案例 篇4

  为了迎合年轻人喜爱创新、拒绝雷同的心理,如今的都市街头,冒出了许多新潮的店铺。本案例中的深紫皂吧主要销售手工香皂,在全国已经拥有78家加盟店

  五彩缤纷、形态各异的香皂摆在各色精致的器皿里,柔和的灯光笼罩在这些小小的香皂上,深紫皂吧弥漫在一片温馨的氛围和混杂而浓郁的香味中。

  我是在无意中听说国内DIY的东西有很大的市场,这样的店几乎是开一个火一个,但是我发现真正具有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很少,于是就想把兼具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东西结合起来。手工香皂这种制作周期短、回报几率大的中短线投资方式很适合中小投资者。现在已经是深紫创艺(北京)咨询中心负责人的陈刚告诉记者。于是,2004年的5月1日,一个可以让顾客发挥自己创意,依据自己喜好制作肥皂的皂吧在北京西单的77街开业了。

  深紫皂吧是陈刚和他姐姐陈莉共同创办的。创业之前,他们都有很体面的工作,都有一份在旁人看起来很可观的薪水。但陈刚说:在公司里干得再好,终归是给别人打工,永远不是稳定的。不如趁着现在年轻,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一定的经济基础,来做一份自己的事业。

  在这个小小的皂吧里,陈刚见到了各种浪漫温馨的故事。我遇到的最浪漫的事情是一个男孩子要向他的女朋友求婚,但不知道如何别具匠心地把求婚戒指送给女朋友。无意中他看到了皂吧,就决定亲手做一个心形的肥皂,把钻戒嵌到香皂里送给女孩子。陈刚指导他加颜色和味道,男孩子自己创意,把戒指嵌到心形的开槽处,戒指一半在里一半在外。左边放了女孩的贴纸照,右边放了男孩子的生肖小猪,下边刻了一个爱字。女孩轻轻一抽就能把戒指拿出来。一块小小的香皂,能够促成一段姻缘,我觉得很骄傲。

  皂吧在刚开业的一周里,尽管正值五一黄金周,但是生意并不好。5月1日整整一天,从店前面走过的人加起来还不到一百人。陈刚说,让自己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的第一单生意居然是新加坡的一对年逾古稀的老夫妇定的。这对老夫妇在小店里转过一圈后,对陈刚说:你们的这个小店很好玩,但对老年人来说,玩的心态不是很重了,追求的是实用性了。陈刚马上告诉他们,小店里有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去角质的丝瓜经络皂。这句话打动了他们,那我们来两块试试吧。那一天陈刚只做成了3单生意,但第一笔生意给了他很大的信心。

  经典团队创业成功案例 篇5

  高中毕业后干起家电维修的小胡和小姜,每天都以修收录机、电视机为生,但前者是一个经营上的“不安分者”,后者则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老实人”。不久前,小胡又突发奇想,寻找到新的商机:他发现当地的农民用上了自来水后,将来就有可能使用洗衣机,有洗衣机便会有维修洗衣机的业务。于是,他买回本地市场上常见品牌的洗衣机供周围的人使用,目的之一是让人们尝尝洗衣机的甜头,目的之二是学习洗衣机的'结构,保养和维修。果不其然,一年后,一台台洗衣机进入农村,维修业务几乎全被小胡包揽了,而小姜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失去一次扩大维修范围的机会一般人总是等着机会从天而降,而不是通过努力工作来创造机会。

  一般人总是等机会从天降,而不是通过努力工作来创造机会。殊不知,人们遇到的问题和未满足的需要总是不断提供新的商机。优秀创业者的一个基本素质,就是善于从他人的问题中发现机会,主动把握机会。对照一下你自己,又作何感想?

  经典团队创业成功案例 篇6

  许小姐一门心思想做老板。经过7年的努力工作和省吃俭用积蓄了一笔资金,其中10万元做了注册资金,5万元用于流动资金。她认为,个人创业必须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所以在过去的工作中,她总是分内分外的事全都抢着干,从不计报酬。尤其是经营方面的事,她更是竖着耳朵听,目的就是为了多学点本事,为自己开公司做准备。另外,她认为个人创业必须有一个好的项目。她选择了一个当时的朝阳项目——房地产租赁咨询。

  在办齐所有手续后,她勤勤恳恳努力工作,但她怎么也没想到,最初的3个月几乎没有生意,直到第6个月才稍有收入,可生意很不稳定,半年来,她赔了3万元。她开始动摇了,觉得自己是在靠天吃饭,靠运气吃饭。她认为做生童不应该是赌博,肯定是哪儿弄错了。她不想再这样干下去了,她认为不能等到这15万元都赔光的时候才行动。她要去弄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第7个月她关掉了公司。

  导致许小姐失败的原因很复杂,但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完整的创业计划。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很低,不考虑成熟,一厢情愿,自然危机重重。要想创业成功,还要学会怎样避免“打水漂”。仔细分析许小姐的案例,你会终生受益!

  经典团队创业成功案例 篇7

  某校机械专业毕业的小王。毕业后盲目创业,学着别人倒菜、倒水果、倒服装,几经波折,没有一件事干成功,正当小王垂头丧气时,恰好社区组织个体经营者进行自我创业资源分析。经过分析,小王发现自己最大的长处还是所学的专业。在这之后,小王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店,他感到一下子有了广阔的空间。

  创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付出艰辛和努力外,还需要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走向成功.小王的专业是机械,修理汽车是他的专长,在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后,小王及时调整方向,最终获得了成功。

  经典团队创业成功案例 篇8

  张大勇性格开朗,待人热情,头脑灵活,善于社交,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他既酷爱电脑又做着电脑的生意,兜里也有一些积蓄,而且身边又结识了众多的电脑爱好者们。由于当今的网络已成为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张大勇就瞄准了一个挣钱的机会——开一家网吧。但是,自己积蓄的钱又不够。经过仔细分析和市场调研后,在一个交通便利又比较热闹的地段,张大勇和几个朋友一起开了一家规模较大的网吧。一年后,张大勇不仅收回了本钱,自己又开了一家分店。

  张大勇的成功归功于他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对市场需求有充分的了解,同时借助于和朋友合作,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壮大了个人的实力,将自己的优势,有效地与外部条件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

  对于每一个创业者而言,永远要面对的困难,就是资源的匮乏,但是,成功的创业者总是能够利用自己仅有的资源,巧妙地与其他资源整合,张大勇不仅有“勇”,还有“谋”——资源整合的意识。

  经典团队创业成功案例 篇9

  案例一:高中毕业后干起家电维修的小胡和小姜,每天都以修收录机、电视机为生,但前者是一个经营上的“不安分者”,后者则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老实人”。不久前,小胡又突发奇想,寻找到新的商机:他发现当地的农民用上了自来水后,将来就有可能使用洗衣机,有洗衣机便会有维修洗衣机的业务。于是,他买回本地市场上常见品牌的洗衣机供周围的人使用,目的之一是让人们尝尝洗衣机的甜头,目的之二是学习洗衣机的结构,保养和维修。果不其然,一年后,一台台洗衣机进入农村,维修业务几乎全被小胡包揽了,而小姜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失去一次扩大维修范围的机会。

  点评:一般人总是等机会从天降,而不是通过努力工作来创造机会。殊不知,人们遇到的问题和未满足的需要总是不断提供新的商机。优秀创业者的一个基本素质,就是善于从他人的问题中发现机会,主动把握机会。对照一下你自己,又做何感想?

【经典团队创业成功案例(通用9篇)】相关文章:

创业成功案例分析08-01

创业团队口号(通用15篇)06-10

创业的团队口号07-01

创新创业团队口号08-13

创业团队口号15篇06-10

创业团队口号(15篇)06-10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08-03

创业团队口号汇编15篇09-15

创业团队口号集锦15篇09-15

创业团队口号(集锦15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