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创业团队成员

时间:2022-03-23 12:33:34 创业指南 我要投稿

如何选择创业团队成员

  创业如同拔河比赛,人心齐。泰山移;如同赛龙舟。步调一致,不偏不移,才能独占鳌头。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何选择创业团队成员,希望大家喜欢。

  如何选择创业团队成员 篇1

  要想获得创业的成功,不管上述何种类型的创业团队,都必须在创业前慎重选择成员。只有适合创业企业的成员才被吸收进入创业团队,进行企业的管理运作。不适合的人不应该被拉进创业团队,否则会给企业的管理以及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在危害性。

  不管上述何种类型的创业团队,在团队初始组成时,其成员必须要注意的问题有:

  1.团队成员加入的目的: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知道:人的需求大体上可以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团队成员基于哪个层次的需要而加入团队,对其在组织中的行为方式起着决定性作用。比如,对一个目前还缺乏基本生活保障的人来说,更注意组织获利能力,更迫切的想赚钱养家糊口,这就有可能导致企业逐利的短期行为。而基于自我实现需要的成员,更注意企业的未来发展,想大事业做大,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企业对他来说实现抱负的最好舞台。因此,更注重组织战略目标的确定和执行。

  2.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

  在一个创业团队中,成员的知识结构越合理,创业的成功性越大。纯粹的技术人员组成的公司容易形成技术为王、产品为导向的情况,从而使产品的研发育市场脱节;全部是市场和销售人员组成的创业团队缺乏对技术的领悟力和敏感性,也容易迷失方向。因此,在创业团队的成员选择上,必须充分注意人员的知识结构:技术、管理、市场、销售等等,充分发挥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优势。

  3.团队成员的性格、个性、兴趣

  大多数网状创业团队在形成时,都没有注意成员的个性特征。一些因为私交很好而在一起的伙伴,例如朋友、同事、同学、校友、亲戚等,多是由人际关系来寻找共同创业的伙伴,或是有相似的理念和观点,例如具有相近技术研发背景的人,基于对某一技术的狂热而结合。在创业初期,大家同甘苦,共患难,怀着满腔的创业热情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团队成员在性格上的差异和处理问题的不同态度就容易被掩盖,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而一旦企业发展到某个阶段的时候,由于个性冲突导致的矛盾就会激化,使创业团队出现裂痕,严重的还会导致团队分裂。

  4.团队成员的价值观念

  在一个创业团队中,成员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决定了今后企业文化的形成。甚至可以说,在企业文化最初源头就是企业创始人自身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的体现。有的人诚信为本,有的人利益之上;有的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有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求独善其身。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很难改变,因此,在创业团队形成之前,必须通过深入的交流和充分的了解,价值观念相近、个人素质较高的人在一起组成的团队,创业的成功性更大。

  在团队成员决定以后,企业的组织结构就可以基本确定了。组织结构的设计,归根结底是组织中个体层次需要与组织目标相协调的问题,个体价值发挥与群体绩效达成的问题。为了避免创业团队在今后的组织行为中因为利益分配、企业决策等方面产生分歧,在创业团队形成之初,必须通过公司章程或者协议的方式,确定公司发展目标、业务领域、出资及退股原则、利润分配方法、分歧解决原则等等。尤为重要的是:创业团队要有好的“分赃制度” ,不仅充分照顾到现有团队成员的利益,还要考虑吸收新的成员或者员工时的股份再分配。

  总之,在创业团队的组织设计中,我们可以充分借助相关的组织行为学原理进行分析,对我们的创业活动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

  如何选择创业团队成员 篇2

  一、老大去哪儿了?

  柳传志曾经说过:“领军人物好比是阿拉伯数字中的1,有了这个1,带上一个0,它就是10,两个0就是100,三个0是1,000。”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公司里老大的重要性。表面来看,每一个初创团队都会有一个名义上的老大(大部分情况下是CEO),这个问题似乎不足为虑。但事实上,初创公司经常出现隐性的老大缺失问题,主要包括下面三种情况:

  1、高管不服管,名义老大没有足够的威信。老大招聘过来的人大多跟老大是旧识,这本身并没有太多问题。然而如果有的团队成员因为种种原因(例如是老大的老领导或老师),自认为比老大的能力高,发自内心地缺乏对CEO的尊重,进而在团队沟通和讨论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体现出自我的优越感并散布对老大的不信任,就会给团队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和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明白合伙创业千万不能“中国式合伙”,以太多感情因素和老黄历的自我认知占据了理性因素本该所在的位置。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看看俞敏洪最近的发言稿:《俞敏洪自揭创业伤疤,股权分配过程大揭密》,体会一下老俞当初所受的煎熬和各种不容易。

  2、公司CEO成为整个公司的对立面,成为公司内部公认的麻烦制造者和公司所有问题的根源。虽然CEO本来就应该对公司的所有问题承担责任,但是如果出现公司“千夫所指”,全部问题都仅仅归咎于CEO的情况,还是很奇葩的。如果说上一种情况还只是公司个别高管不服管束,这种情况就是公司上下都缺乏对CEO的基本敬意。例如,我们投资的几个企业都比较喜欢来自某个公司的技术人员,因为他们工程师的表现都非常好:技术过硬,态度认真。理论上来讲这样的企业应该很有前景才对,为什么大家都到外面寻找机会?后来一问,该公司几乎所有员工众口一词,都说公司的技术氛围很好,但是CEO是典型的各种不靠谱,缺乏创业、管理、凝聚人心的基本能力。缺少一个可以服众的领袖,这个企业的分崩离析只是个时间问题。

  3、权分两半,两人联合创业、各管一摊。能撑起摊子创业的人必然都是比较有想法和强势的人,那么假如有两个这样的人在一起共同创业,各管一摊会怎样?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两个同样强势和同样能干的人往往难以做到长期合作与和谐共处。笔者曾经投资过两个牛人联合创业的公司,两人在公司内的股份差不多大,权力结构方面也过于平等。这俩牛人一起发力,三年就把公司做到了能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规模,而后因为一点挫折,两人开始互相抱怨、互掐,最终结果可想而知……如果有时光机器,那么笔者一定会回到两人开始创业的初期,告诉他们:平均不可能永远都是最优的解决方案,一个公司还是需要一个绝对的领导者的。

  二、股份结构太过分散、平均

  在个人主导创业的时代,创始人个人持有融资之前公司80%以上股份的情况并不罕见。但是随着联合创业成为了主流,公司股份需要在多个团队成员间进行分配,CEO的股份占比显著降低。近期我们AA投资看到的项目中,部分CEO融资之前的股份比例甚至不到35%。

  事实上,从一个中长期的角度来看,过于分散、平均的股权结构对公司可能是隐忧,乃至于成为公司发展道路上的一个“暗雷”。我们AA投资建议:融资之前,CEO的股份最好不低于60%。这样经过天使融资后,CEO还能持有公司50%以上的股份比例(细心的读者可以反推出来,天使轮稀释的股份通常不超过20%,所以天使投资是很苦逼的生意)。

  初创团队中必须推选出明确的领导人(CEO)来做绝对的大股东。如果创业初期,大家的贡献和条件相差不大,建议CEO通过个人向公司注资的方式获得更高的股权。股份上的明显优势对于CEO树立在团队内部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是很有帮助的。但与此同时,CEO也不能持有过高的股份比例,需要为创始团队留出股份,也为员工和后续核心成员留出期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