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事》观后感15篇[精品]
观看完作品之后,内心会产生很多感慨,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生大事》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生大事》观后感1
他们渐渐长大。要上学了,于懵懂间上了人生的第一堂课。他们进入了一个生疏的环境。父母不会时时在身边了。他们学会了适应。
随着时间飞速消逝,他们在学校里度过了小学,初中,高中。长高了,褪去了些许青涩,他们有了自己的幻想,学会了与人相处,在朋友与教师的陪伴中懂得了许多许多。那是一个美妙的时间,那是一个美妙的年纪,那是人生中最美妙的青春,布满着力气,布满着期盼和志愿,布满着求知和志向,布满着盼望和青春。他们意气风发,年少轻狂,有自己的偶像,会由于心中信仰让自己变得更好,为了遇上更好的人。他们会经受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高考,来验收十几年的成果。所以,为了不白费十年寒窗苦读,他们愈发刻苦,只为那几天。高考完后,几家欢快几家愁。
他们将要上大学了,也成年了;可能要离开故土赴往异乡,去度过这四年,也仍要好好学习,仍是为了往后的生活。人一生数十载,多少用在了学习上,又有多少人不负这些光阴。人不能不甘堕落却又不思进取。在这些日子里,他们在学习,也在成长;受伤过,张扬过,有过真挚的友情,也有过令人艳羡的爱情。他们以为自己已经饱受世间苦痛,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成熟了……
毕业了,他们要进入社会,要找工作了。在一次次碰壁中,见识到了生活的无情与残酷,才想到:原来,上学的日子那么好啊。可时间不会为谁而停留。它驱逐着人们往前走,哪怕无路也要走出一条路来,头破血流……有的人被生活磨平了锐气,觉得这样含模糊糊过下去也挺好的,却忘了,在蒙尘的.记忆中有一颗名为“幻想”的种子。于是就这样平凡地过了下去,娶妻生子。在年轻人中间,有着不满,有着生气的、激扬的谈话。但等到后来他们做了成年人,娶了亲;在他们心里增满忧愁的时候,他们那散漫着的青春的怒火,收敛起来。
他们的时间愈来愈短,最终要走到这条路的终点了,生命马上逝去。有人说,人会死三次,第一次是他断气的时候,从生物学上他死了;其次次是他下葬的时候,人们来参与他的葬礼,思念他的一生,然后在社会上他死了;第三次是最终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遗忘时,那时他才是真正死了。
而时间更迭,世界之大,人海茫茫,他们只是芸芸众生的一个,在世间,早已与黄土,飘散于天地间。
他们的一生走完了,从诞生至死亡,经受了曲折坎坷,经受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这只是我想象的一生,这只是千万人中一人的人生。人生的路有好多条,有很多岔路,曲折迂回,并不能一眼望到终点,需要一步步走过去才知道。
我们现在还有大把时间,更应当努力,奋斗,不负青春年少,记住: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终有一天,我们也会两鬓苍苍,步履蹒跚,看夕阳西下,看归鸟入林,盼望那时回想一生,没有太多圆满,无愧于自己的初心。
《人生大事》观后感2
电影《人生大事》是一部以“殡葬”为题材的作品。以殡葬师莫三妹——三哥和失去外婆的“孤儿”小文偶然相遇、相互理解、相互慰藉的故事展开。
莫三妹是本部影片中的灵魂人物。他就是街头的小痞子,学问不多,脏话满嘴,吊二郎当。从小因为父亲的职业被人瞧不起,又被父亲从小瞧着没出息;长大后因为职业没有前途,被女友抛弃;在经营“上天堂”时,有时还要耍些小手段才能糊口;更何况,还有个活在父亲口中,优秀的“二哥”让他更对自己都充满嫌弃。也许,他就是那个无数在街头默默无闻的那些从来没有被成功光环笼罩过的小人物——他们没钱、没名、没地位,却努力生活的人们。
我最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是,在莫三妹身上,很好地反映出一个人是有两面性的。正是因为他的好和他的坏都活得那么痛快淋漓,才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真实。电影中的三哥,他在刚开始时,他表现出的`是暴躁、易怒,可在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事后,也体现出了他温柔的一面。刚刚接触小文时,因为她闯了祸,便口口声声称她是自己的克星;当他暴怒后,又还是同意留下小文,但并不完全是为了钱;当他听到小文在听电话手表里外婆的话时,他的心已变得柔软,可是嘴上却从来没有说过温柔的话,为了帮助她恢复外婆以前发给她的话,不惜一切代价,四处寻求帮助才修好了;当他假装硬着心肠却骂走前女友,和老莫顶嘴,最后都想尽办法去帮助他们实现了愿望。他就是这样一个“嘴硬心软”的人,这种外表的“粗犷”和内心的柔软的反差,让观众喜欢上了这个总痞痞地披着衣服的,嘴里说着“老子”的人。
影片中的莫三妹充分地表现了“痞和浑”,不是高楼大厦里的光鲜亮丽,不是成功人生的耀眼光环。丧气和麻木是他每天的状态,他嘴里总说自己是个“烂人”——永远睡不醒,永远慢半拍,永远暴躁,表现对世上的一切都很烦躁,觉得没有意义。但这一切都只是他的外表,是他用来保护自己内核的一个伪装。这么一个“浑人”,他的灵魂却是温暖和光亮的,在不被人理解时,他用一种粗鲁蛮横来掩盖自己心软和孤独。执拗、粗糙、敏感、脆弱、大度、温暖、善良、悲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莫三妹。
《人生大事》这部电影看似只是一部电影,可它反映出了很多社会问题。与其说打动我们的朱一龙塑造的莫三妹;不如说打动我们的是那种街角的烟火气和我们内心对温暖的渴望。
《人生大事》观后感3
前阵子看了电影《人生大事》,写了一篇观后感。
故事讲的是一个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和一个小女孩(孤儿)的故事,这个殡仪馆的小伙子被周围人认为吊儿郎当、没正性,女朋友跟别人跑了。这个小女孩(5、6岁吧)和外婆相依为命,结果外婆一觉就没醒来,然后殡仪馆去办丧礼,就和这家人家认识了,结果小女孩的亲戚谁都不想养这个孩子,又着急去北京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小女孩和外婆感情深,看到殡仪馆那小伙子把他外婆拉走了,就追着那小伙要还她外婆,因为着急赶飞机,就无奈把小女孩暂存在殡仪馆办公的地方三天。这个小女孩非常调皮,这小伙很不喜欢这小女孩,但是慢慢发生了很多事,这小女孩竟把这没正性的小伙给感动了,于是就照顾这个小女孩,小女孩也和殡仪馆的这些人有了感情。三天过去了,小女孩的舅舅从北京回来了,殡仪馆小伙给送回去,发现舅妈不想要这个孩子,说丧礼都没钱付,哪还有钱养这个孩子,舅妈厉害舅舅也做不了主,那小伙一听,一生气,就说你们不养我来养,当面问小女孩愿意跟着谁,小女孩选择了他。他就要正儿八经养这个小女孩了,但办理收养手续的时候被告知不符合条件,要结婚才能收养孩子,正好殡仪馆的另外一对男女同事好上了准备结婚,就以他们的名义收养了孩子。后面发生了很多事,小女孩闯祸,帮殡仪馆拉业务,吃了跳跳棋子,上幼儿园、亲自活动等等一系列,后来小女孩的亲妈回来了,要把孩子领走,他经过一番挣扎,含着泪让小女孩走了,小女孩不愿意走,两个大人硬让孩子走了。没过多久,孩子失踪了,他们满城找,没找到就回到了殡仪馆,发现小女孩站在路口喊他,他很生气就跑过去训斥了小女孩几句,小女孩说我爸叫什么(他的名字),我家住什么地方,我走不丢,突然男人眼眶又湿润了。后来男人保证和小女孩再也不分开了,然后他们又回归了之前的生活,后面孩子的妈妈来送孩子的东西,送完就准备走,男人问你能干我们这行吗?女人非常感动,就留下来一起做殡仪馆的工作,后面的画面是,殡仪馆一家人,小女孩左边是爸爸右边是妈妈,很开心,很温暖。(小女孩的妈妈怀孕之后,男朋友就离开了她,然后她的人生非常坎坷,后面去了国外发展,又坐牢,后面终于回来了,就去寻找自己的女儿,其实她也是无依无靠,在殡仪馆工作,能和自己的女儿在一起,也有了工作,是最好的安排了。)
几点感受:
1、小女孩非常想念外婆,心心念念在找外婆,日常生活中的习惯都是按外婆教的做的,她有一个电话手表,外婆死后,她想念外婆的`时候就播放外婆生前发给她的语音,从语音里可以听出,外婆是多么疼她,也看出小女孩对外婆的深深思念,外婆是她的依靠,是她的精神支柱。(爱的力量)
2、小女孩很撒泼,她对待大人的杀手锏就是咬大人的胳膊,外婆死后她的人生变得非常坎坷,但她很厉害,不屈服于大人的吼骂或者距离的遥远,她内心非常强大。(内心强大的力量)
3、小伙子在世俗中也是磕磕碰碰,经常被他爸骂,看样子像个二流子,但他本质还是善良的,他总是按自己的内心做事,开始不喜欢小女孩,觉得是负担,就不要,后面他被小女孩感动,然后他又对她非常好,最后对他爸的骨灰盒的处理(当礼花放在了星空,他姐姐非常反对这么做),也是他追随自己内心做事的表现,这种人,在别人看起来有点“傻”,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心的力量)
4、小伙的老爸是葬礼业德高望重的专业人士,他不但技术高,复杂的化妆只有他能搞定,而且他有精神有操守,他说:“他们家从事的是死人的行业,人生的事,只有死是大事,从事这样行业更要有一颗‘圣人之心’”。(道德的力量)
5、小伙名叫“三哥”(真名叫“三妹”),小女孩名叫“小文”,是四川的一个故事,说话很有四川味儿(有人说是武汉,武汉就武汉吧)。
《人生大事》观后感4
人生啊,就像一本书,哪一个都会翻到最后一页,有的画上的是句号,有的画上的是感叹号,还有的画上的是省略号。
前段时间,我去电影院看了一部名为《人生大事》的电影。这部电影打破了传统的观念,它把死搬到台面上说,讲的是死的话题,但却没有让人感到恐惧。相反,这部电影总能让我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泪流满面。
故事讲的是一个与外婆相依为命的小孩一一小文,在外婆去世后误打误撞闯入了殡葬师莫三妹的生活。她不停地追问自己的外婆去了哪里,最终,莫三妹迫不得已说出了真相。当世上仅有的亲戚都不愿意收养小文时,莫三妹义无反顾得把小文领回了自己的家。
当我看到小文坐在上天堂的门口用电话手表播放着外婆的声音时,我哭了,哭的.不能自己。我听着外婆对小文的句句嘱咐,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感觉好像是我自己的外婆离世前对我说的一模一样。
这部电影治愈了无数人的心灵,让无数人走出了失去亲人的悲伤。看完这部电影,我明白了,原来每一个离开我们而去的亲人都会化作天上的星星守护我们,所以,我们不要害怕。在电影里莫三妹是播种星星的人,而小文是仰望星星的那一个人。
人生,除生死并无大事,所以,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还能遇见。
《人生大事》观后感5
最近一直打算带伊伊去看《侏罗纪世界3》的,然而看过的朋友一致差评,于是带她去看了口碑不错的《人生大事》。不很地道的武汉话很接武汉的地气,孩子看得津津有味,我看得颇受感动。看完电影,我问她,电影好看吗?她说,好看。我又问她,你流泪了没有啊?她说,没有。我便戛然而止。我在想,她之所以觉得好看,是因为不打不相识的这对异姓父女的结缘充满了戏剧性,有趣而温暖。
而我之所以喜欢这部影片,在于它娓娓的道出了一个真相,那就是所谓的人生大事是要找一件值得用心的事情去做。用心去做的事情,大到英雄们的拯救地球,小到芸芸众生的七情六欲。只要你用心的去做,活着就有所附丽,就有所方向,就有所坚强。一旦有了附丽、方向和坚强,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什么样的崎岖险阻,都不能阻拦人们战胜之的勇毅,而人之所以为人的高贵也因之呈现。
朱一龙饰演的“三丫头”“三哥”人生并不顺遂,童年更是充满憋屈,没有感受到父爱,对老头子充满怨气。然而,他始终是善良的人,这份善良来之于对死亡的同情,对生命的认知。“人死了后会变成星星,在天上看着你”,这句台词似乎并不仅是对小文的安慰,更是他自己真心的认为。所以他不愿给他死去的二哥磕头,他也不忍心扔弃可怜的小文。“敬神如神在,敬鬼如鬼在”从事殡葬行业的他们认真的做着这承受了不少白眼的职业,这就是他们的`人生大事。当老父亲猝然离世后,三丫头才真正理解了他,当他把父亲的骨灰打向天空,化成绚烂的烟火时,烟火震撼了所有人都眼眸,烟火中,他逝去的老父亲应当满心安慰的看着这个他一直疼在心里的儿子。语言是苍白的,这特别的仪式传递着父子俩在心灵上的和解认同。
人生大事,也是死亡。影片从小文外婆的离去开始,在三丫头的父亲离去时走向结束。其实后面的大团圆结局我倒觉得画蛇添足。人生大事又绝不是死亡,它是外婆对小文的千叮咛万嘱咐,它是三丫头老父亲给他留下的遗言厚望,是严厉和“不近人情”背后的眷眷的心。人生大事,是有爱的温暖,也有爱的严厉。当我们用爱和温暖拥抱人生时,生活就会向我们缓缓的展开铺满鲜花的路径。
《人生大事》观后感6
20xx年7月1日,今年第3号台风“暹芭”登陆,而我晚上十点顶着风雨,跑出去看电影《人生大事》。常说“人生除了生死,都是擦伤”,“人生除死,无大事”。想想真的是这样,生是一辈子,死却是一瞬间。人的一生,就如一本书,每天都在翻页,但无论能翻多久,总会翻到最后一页。由此,告别,也确实成了人这一生最后一件大事,也或许是最重要的一件大事。
打我懂事以来,似乎国人对于“死”这个字讳莫如深,“向死而生”,只有了解到死的要义,才不会令生者的“赴死”之行充满恐惧,我们每个人的每一天,都是在无限的接近那最后的一刻。从这个层面上看,有关死亡的话题,如果能坦诚相对,其实是有治愈能量的。有些事情,不提起,不直面,并不代表不会发生,这部影片确实是一个让我重新审视生命的契机。
生,确实是一件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事情。想起我第一次接生猪宝宝的经历,充满羊水的小猪崽产在地上,看着它一动不动的,我甚至不敢去碰它,耳朵抽动一下,晃头晃脑地就站了起来,我顾不上带手套,手抓小家伙起来就是擦干净身上的污物,拿起剪刀,把脐带剪断放进保温灯下保暖,一个…两个…三个…六个…九个…保温灯下猪宝宝们发出咕咕的叫声,好不热闹。我觉得惊奇又觉得兴奋,最后等母猪把胎衣产出,接生就完毕了。然后又一个个地把猪崽们放到已经侧躺的母猪旁边喂乳。手抓的时候,猪崽们的身体是热乎乎的红扑扑的,已经十分好动了,我突然觉得十分亲近,甚至觉得他们很可爱。我理解了为什么赫拉突然会对吮吸了自己乳汁的赫拉克勒斯温柔亲切。兔宝宝的出生我也同样如此见证经历过,小生命出生,带来的温情让我对生命充满了向往。想起以前偶遇一个瘦骨嶙峋的流浪母狗带着几个狗宝宝浑身湿漉漉的在路上寻觅食物,我是十分有狗缘的人,一般带着孩子的母狗会充满警惕性,但我靠近还是很温驯的,我把他们引回家门口,拿着纸盒箱子做了一个简易版的狗屋,铺上衣服摊子就成了他们的窝,以前养金毛剩的狗粮,我和着肉汤与米饭喂给母狗,狗崽子们也过来分一杯羹,吃着吧唧吧唧的声音,和甩起来的小尾巴,看着春风拂面,吃完狗崽子们有窝在妈妈周边吃乳汁,几天下来,他们一家看到我就往小腿上蹭舔,我也没有躲,生命的反馈治愈人心。
死,这个字眼更是避讳不及了。特别是老年人,去到医院检查,身体都是不由自住紧张的,可能他们对生离死别,也是活明白了。去年爷爷住院的时候,因为长时间不活动,腿水肿了,我牵着他出去散步,好像这个老头自由闲云野鹤惯了,无忧无虑的与世无争,爷爷十分的平静,慢条斯理地逛,懂事以来这个老头就是孩童般的守门员,家里大大小小的杂事有爷爷在,总是觉得心安甚至也觉得理得,这也是中国式亲情的共点。我第一次这么搀扶着爷爷,斜阳下,佝偻的背影拉的很长,那条手臂布满了褶皱,皮肤松垮垮的,看着花白的头发,哇,觉得爷爷好老了,他那条手臂巧的.很,苍劲有力地拉扯了两代人,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心头一酸楚,我拿起了手机录下了一个视频。不同时期面对同样的事表现也不一样吧,19年我被毒虫叮咬休克送去急救,面对死亡的感官感受我略显平静,虽然想起病危通知书还是一阵后怕,可能也是年轻力壮,我恢复意识的时候就比较镇定,心里一个声音就是我肯定不会就这么挂了,带着几分自命不凡,不会草草落幕的意味。但是老年人就不会有这种心劲,人活着也就有一团火,我这团火旺盛,老年人的历经世事,细胞凋亡,面对病痛也有心无力。陪护外公的时候,老人几个月前还是精明强干的强人,哇,外公还真是无所不能的超人,我自叹不如的全能,与癌症抗争下来,每天的生命力在减退,营养供给吸收不足,眼窝深了,神采淡了,慢慢的骨瘦如柴,给他洗澡的时候,擦拭的寸寸肌肤,一是消亡速度之快的无奈,而是深知时日无多的感伤。我也明白外公也清楚自己的大限将至,我在想,他知道自己就要离别了会想些什么,肯定不是我毒虫蜇咬时那般的简单,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带来了儿孙满堂,带不走世俗牵挂。
广东客家的风俗,大限将至,我们这边会讲究接地气,把老人放置在草席上躺平,草席下隔着地板铺着草,所谓接地气。大限将至的人已经没有生命力,身体冰冷,我在想,这辈子就是个轮回吧,从点到线,在从线返回到点,理解了为什么人越老越想回家。一开始觉得人活一辈子苦难再多,临走了还要遭受这些病痛的折磨,实在怜悯,意外离开会不会比老死更体面更舒服呢?但是看着孝子满堂我也就清楚了,人啊,有着牵挂,尘缘便未了,顺其自然,尽人事知天命,再安天命便是人生标准的答卷,老死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儿。
我性格桀骜不驯也不喜欢繁文缛节,某些传统我心里是不赞成的,读书叛逆期觉得是这些传统是思想刻板固封,无营养的劳民伤财,我也惊讶的发现,某些人生病了不去看医生去询拜仙姑,并不是走投无路而是风气传承。同样的,人生大事预告片吸引我的就是他的殡葬题材,关于人走后,后事的问题,我是有争议的,火化or土葬?简约吗,简约旁人说闲话不孝顺,大气吗,一场白事据我了解,价格不菲,加上墓地问题,除非家底丰厚,普通家庭有儿有女青春正当年,一人离世就是几个家庭的事儿了,不排除争端非议,充胖子走过场,光脚丫子吃素守着发臭腐烂的尸体尽孝守灵,胆大者,实在受不了啦,就周边撒点白醋消味。人都安然离世了,一场白事还挑起家庭争端,或许这个只是大概率吧,但是市井地方,劳民伤财是百分百的。说来也滑稽,白事团队,一谈就是直入实在的毛泽东主题,话语中也是套话,团队中负责哭丧的三秒钟可以哭出来,声泪俱下,此起彼伏带着节奏,说吃饭了马上回复平常状态谈笑风生,死者为大,打着名义贪小便宜,也对,服务行业嘛。存在即合理,后事后事,就是做事给后面的人看的,虽然没什么太大的意义,但出来社会后,例行公事做了多少没有意义的过场事儿了,人活一张脸,也图一个名分名声,给未亡人一个念想,体面就好。人没有念想没有期盼,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传统就是传下来的,虽然无意义,但是某些层面上,给予了尊重,平和了精神层面的失调。我看着叔伯辈扶灵抬着棺材从我眼前消失,我也按照习俗,点了一封鞭炮,烧了一团火,诚心跪拜作揖,老人一路走好,我也是一个种星星的人……
电影中莫老伯想要不一样的葬礼,说到骨灰扬在天上,我当即反应会不会……,老三抱着骨灰狂奔,如我期待的点燃了烟花,把自家老头的骨灰绚烂地扬向天空,光彩夺目,泪流满面,人是多么平凡,平凡到你消失了也没什么浪花,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
这确实是老伯最体面最满意的后事。再烫的水总会凉,再爱的人也会离开,来日方长赶不上变化,转身人走茶凉,少年春风得意马蹄疾,不信人间有别离,我们已经和很多人见完最后一面了……
我走出电影院,外面已经是风雨交加,大风卷夹着雨打在脸上,我想起16年台风沙莉嘉登陆时,我也顶着风雨跑出去海滨公园吃烧鸡的事儿,莫名地分泌内啡肽。我抽出一根烟,点燃,抬头看看天空,下雨天没有星星撒,我低下头长长地吐了一口烟雾,一阵风卷了起来,我也跟着大喝一声,畅快。近期想做的事努力了,没做成功,想见的人主动了,当晚没见着。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会者定离,一期一祈,年轻真好。
《人生大事》观后感7
电影《人生大事》以悲喜交织的手法,讲述了青年莫三妹与小女孩武小文从彼此对抗到相濡以沫的感人故事。在一次次面对死亡的经历中,以及在与小文点点滴滴的相处中,刑满释放的莫三妹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和希望,明白了如何更好地生活下去。
整部电影围绕两条主线:一是主人公莫三妹和武小文之间碰撞的神奇父女情谊;一是主人公在殡葬服务中遇到的一个个故事改变了主人公的性格,悟出了人生大事。
《人生大事》有其喜剧的一面。其喜剧性一方面来自情节的设计,如给老大爷办一场“皇帝般的葬礼”等,另一方面则来自于隐喻式的'人物形象设定。例如,莫三妹的人物设定,是大闹天宫被压在五指山下的孙悟空形象,而武小文的人物设定,则是胆大敢为的少女哪吒形象。影片的喜剧色彩不仅增强了观影趣味,同时也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传达出创作者笑看人生的乐观心态。
影片不仅有笑,也有泪。有几个情节都让我和女儿流泪了。例如小文在星光下听外婆的语音留言,三妹在幼儿园向众人道歉,大雨中三妹追赶开走的汽车,最后小文自己跑回去找三妹……这些片段和细节,无不戳中观众的泪点,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影片结尾以三妹、小文、小文生母一起吃桃的情节,来表现三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暗示他们有可能组成一个温馨和睦的新家庭,从而给观众以情感抚慰。如果眼浅的朋友们,去看之前,请准备好纸巾。
《人生大事》是一部笑中带泪,泪中带笑的悲喜剧,传递出对人间真情的呼唤。电影通过对比来强调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重要性:一方面是家人之间的隔阂与冷漠,例如小文舅母对去世的婆婆的嫌弃,再如办葬礼的老者家人为了钱整天吵闹,毫无亲情可言;另一方面,则是三妹、小文、王建仁、银白雪等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他们彼此间的深厚感情,让人心生温暖,感动不已。影片由此揭示出这样的哲理:人生除了生死,别无大事,正视死亡是为了更好地珍惜当下,更好地理解人生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在于金钱利益,而在于同家人、朋友、身边人的真挚感情。
看完后,女儿问我:妈妈,为什么这部电影都是讲“死”的?
我跟她说:因为人生,除死,没大事。现在我们遇到的困难,放在我们整个人生来看,并不算什么大事,所以我们要学会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按着自己的计划和目标一步一步踏实地走下去。
就像戏中莫三妹的老爸说:人生就像一本书,哪一个都要走到最后一页。有的人最后一页画的是句号,有的人最后一页画的是省略号……
人生除死无大事。
《人生大事》观后感8
昨天看了人生大事这部电影。从头到尾,主人公是以一个市井小民,没钱确又有骨气,做事不计后果的一个人物形象,给我的感触可能没有那么那么鲜明。整体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的成熟,冷静,被生活磨平了棱角,无论什么样的糟糕与惊喜,日子都要一天天的过。电影里的每一个人都有成长,如果是一个听人劝,又有人劝的人,那么成长的'过程可能少了很多的错路与荆棘。
青少年的冲动哪有那么容易平复,不过是有人担着,没人就自己担着。
“人生,除了生死,没有大事。”可能大家都知道这句话,所以电影了虽然有很鲜明显露生活的。卑微,在穷人间的挣扎,很狼狈,确又那么现实。除了生死,好像一切都能过去。
下地狱,在人间,上天堂。
《人生大事》观后感9
《人生大事》一口气看完了。
除了死,人生无大事。从小,长辈们总是忌讳说到这个字,死亡总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看完这部电影对于死亡有了重新的认识。死亡也是带着爱的,我们仰头看天,逝去的亲人是星星;他们在天上看我们,我们也是散落人间的星星吧。
外婆的离世,把一大一小两个被遗弃、被嘲讽、不被爱的边缘人联系到了一起。两个人从最开始互相看不上、打打杀杀,到最后爱上彼此,成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小文,是外婆遗留在人间的针线。穿针引线,推波助澜,两个人负负得正,彼此治愈。小文妈妈就像外婆在那个线最开始打得那个结,是起初,生命的源头。三哥,一个做过监狱、从事殡葬服务行业的人,却有一颗圣人心。即使生活泥泞,带着爱与善意,谁知道下个拐角是什么?
也许,转角遇见爱。
人生大事观后感8
感觉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片子,期待朱老师的演绎!这种题材的电影,以小见大,往往会有四两拨千斤的感觉。剧情也比较新颖,比较吸引人眼球,话说龙哥擅长刻画细腻的心理活动,细节处理也到位。这样的一个角色,有点神秘,让人期待!
龙哥的每一次演绎,都是突破自己,他不会在舒适圈待着,所以他的每一个角色都给人以极大的'期待,他就像一个可爱的盲盒,打开的瞬间,给人满满的惊喜。
进组的龙哥,总是没有消息。但小笼包都非常淡定,因我们知道,他在努力的工作,创造更好的角色。我们就像同路人,在各种的工作中努力,好好的生活,享受美食,做公益,买代言,期待新剧。
20xx年夏天,20xx年夏天,以后的每一年,都是带着期盼的,想想就很开心!
《人生大事》观后感10
电影主要讲的是刚刑满释放不久的殡葬师莫三妹在一次出殡中遇到了和外婆相依为命的女孩小文,在和小文后来的相处中,莫三妹改变了对和工作的态度,也产生了感情。
本以为这部电影会充满着悲伤,但是前期却充满了的气氛,这两个人就是一对欢喜冤家,前面非常搞笑,但是越到后面越伤感,表面上互相嫌弃,但是后面却是父慈子孝,人的关系,一开始,可好可坏,但越到后面,真情就会越浓,三妹对小文的爱,其实就是弥补的缺爱吧。上一辈非打即骂,永远不被赞扬的爱,即使成年后,在生活里被理解了,也终究无法释怀,因为童年,无法再来。
中国人向来是看重死后哀荣,三妹从对白事的不理解,到渐渐体会他所做的事能带给逝者亲属的'安慰,并逐渐成为真正的种星星的人。
没有人可以预知自己的身后事,但无一例外的,都是想让留在这个的亲人可以不用太,不会太难过,三妹,带着他种星星的队伍,在市井里穿行,把一颗颗星星送上天,也送走了难以说爱的老父亲。
《大事》不同于《入殓师》,它讲述的是“生”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我们活着的时候能相互取暖。在今天这个时代,这样的情绪弥足珍贵,它让我们懂得要爱我们身边的人,家人,朋友,爱人……天上的每一颗星,都是地上爱过我们的人!
《人生大事》观后感11
《人生大事》的好,不在于导演编剧多么厉害。《让子弹飞》不一定谁都拍的出来,而《人生大事》这样的本子如果导演愿意勤奋一点,想拍好不难。难的是如何试探一个国人都避而远之的话题。
《人生大事》在话题性上可以说让人耳目一新。一是国人比较忌讳死亡的话题,二是中国孤儿多且福利体系不健全,收养法律条文中的要求也是非常苛刻(如异性单方收养应有40周岁以上的年龄差等)。片子里涉及丧葬、领养等话题就开创了一个较新的话题维度。
本片是新人导演刘江江的处女作,此前在事业单位上班,期间尝试做编剧和导演,将自己亲身经历加一些社会想象组成了这样一部电影。监制韩延,连续拍过《滚蛋吧肿瘤君》、《送你一朵小红花》等片子,对于死亡的理解可能比很多导演深刻。二者合作并呈现出的《人生大事》充满烟火气,并没给死亡这个话题锁上沉重的枷锁。
在《人生大事》中多少看得出致敬《入殓师》的桥段:一个是主角无法直面逝者,被师父手把手的教学和感化;另一处是对生前不尊重自己的逝者,依然坚持了职业操守为其处理后事。在本片中三哥面对粉身碎骨的老六,就很好的致敬到以上两点。
也因为类似要素,本片很容易被拿来与日本电影《入殓师》比较。个人看来,片子对殡葬师这个职业的探讨还只是浅尝辄止。大量三哥和小文之间的感情描写,更贴近是枝裕和讲述非血缘“亲情”的《如父如子》《小偷家族》等影片,死亡在影片中不是冰凉,“搭伙过日子”让电影变得温和。
男主三哥,是片子中的平民“孙悟空”。早期因打架进了监狱,出狱后已与社会有些脱节。随其家业从事殡葬师一职,看似步入正轨,却依旧面临八十一难:职业上被人瞧不起,感情上被人戴绿帽,家庭中甚至被父亲贬到毫无地位,后来老太太戒指被冤、房本被洗等也暗示了此人生活事业中的不顺,三哥是一个在别人白眼中生活的“怪人”。
女孩武小文,是片子中的平民“哪吒”。除了cos的一身哪吒扮相,生性桀骜的她就像是一只刺猬,咬人、喷饭、大闹葬礼等将一个孩子的顽劣展现生动。同时她也是善良的孩子,如对外婆的紧随不舍、帮莫三妹拉活等等。也因为寄养家庭的环境问题,小文在幼儿园也被老师、同学当做了异类。
三哥和小文,正如同《西游》中的孙悟空与哪吒,起初是针锋对麦芒,不打不相识。在走进彼此的世界后,二人不但罢手言和,甚至开始了互相的救赎。在小文进入三哥生活后,后者的生活有了方向,不仅工作在小文的无心插柳之下有了起色,合伙人关系以及父子关系都得以释怀,自己也一改颓靡愿意为之用心。
三哥为了安慰小文外婆的去世,编织了美丽的殡葬童话,自己的职业成为了“种星星的人”,去世的外婆就成了夜空挂着的星,这一方式也消解了幼童对亲人离开时无法理解的心结。非常喜欢这互相取暖的设定,本来双双被周遭遗弃的三哥和小文,在浪漫的“殡葬童话”之下,可以一起仰望夜空中最大密度的星群——那是爱着他们人。
电影中的.小细节也做的很好:三哥用烧了一半的纸钱点烟显示了他的不羁和市井、钟美美平淡的解释外婆的死亡看得出舅妈家与外婆的疏离、老人无奈的活葬影射家庭问题、殡葬店隔壁的婚庆店就像是人生的两个站点。
电影的剧情充实,叙事也相对饱满,但吃亏在后面节奏不好,比如小文被送走后紧接着父亲去世的电话打来、再比如父亲骨灰通过烟花洒向天际时小文走丢的电话又跟着打来。虽能凸显世事无常,但没有闲笔或者过渡,事赶事的强戏剧性让前半段塑造的故事到后面开始逐渐失真。
其实电影结束在小文生日时的镜头可能会更好一些:小文和三哥相拥而泣,“豆角”一遍遍播放着外婆的语音,镜头慢慢拉远,出字幕和片尾曲。不用后续偏戏剧性的“寻亲”桥段,朴实的讲完两个被遗弃者的和解,升华逝者在身边的思想,就够了,片长也能撑90分钟左右。
再说一下被很多人诟病的亲妈出现,可能生加个亲妈是为了好过审,从某种角度说也让故事完整性得到了加强。但这种强戏剧性高密度的故事转折如果真拍成电视剧可能更为合适,塞进一部电影就有种看《长津湖》的感觉:哪里都是高潮,却不知道高潮是哪里。
关于三哥把小文送给亲妈的桥段看的时候总觉得牵强,想了想也能帮这个桥段找补下合理性,即内心自卑的三哥会认为小文投靠这里之前是没有选择的选择,既然亲妈来了送回那里也许更适合;再者三哥的家庭成员描写暗示了他是从一个缺乏母爱的环境中长大,那么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他也不愿小文也从小缺失了母爱。总之这里展开的有一些饱和了。
电影《人生大事》中除了朱一龙、杨恩又的出色表演,其他每个配角也都不拉垮,真好。它不一定能讲到每个人的泪点上,但它填补了国内银幕上的一些话题空白,就值得鼓励。
《人生大事》观后感12
今天睡的昏昏沉沉,晚上摸去电影院看了场电影《人生大事》,难得的不做作的电影,笑的前俯后仰,又哭得稀里哗啦,顺便还被朱一龙圈粉了。
“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孟子·离娄下》
我想,这可能是电影名的由来,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只有死亡才是大事。
电影里几乎把人生所有的鸡零狗碎都揉到了一起,单独摊上每一件事,可能的都觉得是“大事”,比如:
准备结婚的你,对象跟别人跑了;
童年的你唯一真正的亲人去世了;
新婚不久的另一半在车祸中面目全非;
好不容易刚刚开始理解年迈的父亲,他又去世了…… ……
但把这些放在一起,你可能会发现,那些你以为过不去的坎儿,和下一个坎儿相比,根本都不是坎儿。
电影的最后,男主(三哥)的父亲也去世了,三哥没有把父亲埋到土里,而是绑在炮竹上,放上天绚烂了一把。
看着这个烟花,每个观众当下心里的破烂事儿,也在电影院里被炸开了。
周五的时候,有个年轻同学找我聊天,大抵内容就是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但又有一堆担忧等一系列「职场新人常见问题」。他说了很久,而我只问了他一个问题:
你工作的驱动力,是源于想要得到的热爱,还是源于害怕失去的恐惧?
非常让我动容的是男主(三哥)和小女孩(小文)的相遇,令我想起另一部电影,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在寻常家庭关系中得不到情感依托的两人,在命运恰当的时间线上相遇了,成为了彼此生命中最温暖的存在。
即使当亲生母亲出现,女孩还是选择了收养她的三哥,而非血缘关系的至亲。生命本身不是纽带,“被认可的爱”才是。
那些在寻常日子里不被爱的人,在被偶尔善待时,体会到的感激与温暖也会倍于常人。——大概只有有过同样经历的人,才能对这句话认同至深。
电影结束后,我走路回家,在刚下过小雨的路上走着,还在回味三哥和小文的奇妙组合,他俩像什么呢?
像贫穷农夫荒芜的`院子里,下午刚铺满了雪,晚上的月光又将将好照到了那里,非常奢侈的美好。
像一张白白净净的宣纸,镶了金边,还有碎闪闪的金箔,却被写上了丑拙的毛笔字,纸不美了,可字也没那么丑了。
像月亮很明亮的晚上,山野的路边遇见敞篷大车,可却是用黄牛牵着的,很洋气又很土味。
像没有牙齿的老太婆,坐在门沿上吃着梅子,捂嘴做出年轻姑娘般很酸的样子,又丑又可爱,还忍不住让人多看几眼。
它们都太不相配了,却又都太美妙了。
《人生大事》观后感13
周末去看了新近上映的电影《人生大事》,可能是比较累的原因,虽然观影过程中有几次被感动得流泪,但当时还是觉得美中不足。
首先是剧中有几个情节在意料之中,比如莫父之死,比如小文母亲的加入,又比如大家喜欢的大团圆的结局。,感觉有点可惜了这个现实又深刻的主题。
正如木心说的:中国人有个情结,姑称之为“团圆情结”,不团圆,不肯散,死乞白赖要团圆,不然观众要把作者骂死。希腊人看完悲剧,心情沉重,得到了净化。中国人看完了大团圆,嘻嘻哈哈吃夜宵,片刻忘乎所以。
《人生大事》选择了一个略显沉重又现实残酷的话题,死亡,一直是中国人比较忌讳和回避的话题,电影选材很好,整体制作在水准以上,但个人感觉有点儿可惜了。
今晚躺在床上又想起电影里的情节,突然意识到电影里另外一条线索,原来还是自己肤浅了。
电影一开场,朱一龙饰演的'莫三妹,给人感觉就是一个出狱不久、莫得感情的丧葬师。邻居跟他开句玩笑,也要认认真真回怼过去的恶人。连跟自己的老父亲也是针锋相对,恶语相向。
对待痛失相依为命的姥姥的“小文”,他也是丝毫没有怜悯之心,一副铁石心肠,分分钟把孩子吓得惊慌失措。
但就是这样一个“恶人”,在收到女友发来的分手短信时,瞬间就会方寸大乱。发现实情后,也只会默默地对着照片流泪。
在看到小文在舅舅家不被善待时,又不加考虑的想要承担起责任。
他究竟是恶人还是好人哪?,背着主角光环的朱一龙当然是好人。那是什么导致了他看似矛盾、分裂的行为哪?
是他的童年。
父亲说丧葬这一行“没能耐的干不了,有能耐的看不上”,莫家几代人经营着这家叫“上天堂”的丧葬店,莫三妹的童年是在火葬场渡过的,五岁就开始帮死人穿衣服,而严厉的父亲对他却总是打骂从没有给过一句肯定。
直到父亲离世,父子之间才达成和解。他像发了疯一样,拼着命去完成父亲的遗愿。
明白了这一层,也就明白了莫三妹身上的冷酷、绝情、任性、洒脱都只是他的保护色。他还只是一个害怕受伤的善良的孩子。
所以当小文的母亲要来带走她时,虽万般不舍,口出恶语,他仍然忍不住会心软。
所以他才会在雨中奋力追着远去的汽车。
所以他才会傻兮兮的问一个孩子“你不会把我忘了吧”
何谓人生大事?
是生老病死?抑或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
这是影片留给我们思考的问题。
有一种说法,我们的一生其实都是在努力弥补小时候受到的伤害。
谢谢你,温暖我。
《人生大事》观后感14
最爱公主的并非王子,而是国王和王后。
一题记
今天上午,我受邀随表哥去参加家人同事孩子的婚礼,场地就在瑞丰园。
当表哥随礼之后,我们找了一个靠近T台的圆桌坐下,人已经快来齐了,婚礼也随即准备开始。由两位证婚人讲话后,婚礼也随之开始。
首先是新郎入场,接着新娘从T台一头慢慢向前走。新郎用歌声将美若天仙的新娘领到舞台中央,经过一些琐碎的婚礼典礼流程后,来到了最重要环节——双方父母入场,可在这个环节上,一片哭声让婚礼氛围有些低沉。
在新郎新娘叫完对方父母“爸妈”后,由女方家人将新娘的手交到新郎手中并讲话。在一旁犹如仙女下凡,打扮得像公主一样的作文吧新娘,紧紧握着她父母的手,而她的父母,似乎也不愿意松手。新娘父亲在讲话刚开抬时语调还很平静,当讲到“我就把女儿交给你”时,声音有一丝颤抖,把自己娇滴滴养大的`女儿交到别人手中,叫谁能舍得?在一旁的女儿强忍泪水,老父亲则已经红了眼眶。在老父亲一番声情并茂的讲话后,他将新娘那只白如玉盘的纤纤细手放入了新郎手中后,就和亲家依次下台。女孩流下眼泪,新郎为她擦拭,老父亲和母亲一步三回头,一眶眼泪。台下一片寂静……
我仿佛看到了我和妹妹身着一席婚衣,头戴婚纱,手捧着一束花朵。爸爸妈妈把我们的手放进别人手中,“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父母该是多么的不舍与苦涩。血浓于水,父母从小把女儿含辛菇苦地养大,却终要成为别人的儿媳,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最爱公主的并非王子,而是国王和王后。国王与王后永远是公主最温暖的港湾,永远是公主最牢固的靠山。父母对孩子的爱,像一条永不干涸的小溪,永不停止。
人生大事莫过于:学习、结婚、生子、老去。每件大事过后,我们会和以往的自己说再见。但不论我们经历多少大风大雨,父母都会一味包庇我们;但不论我们经过了多少人生大事,回头看父母,他们仍把我们当小孩子。
当我们度过人生大事后,请扭头,回头看,一直在背后爱我们的父母,他们一直在,一直在宠我们……
《人生大事》观后感15
有人说中国人忌讳谈论死亡,其实我觉得不是。中国人只是不会轻易谈死,并不是忌讳死亡,而是更敬畏生命。再远的历史我不太清楚,但我们的爷爷辈儿还有战争、饥荒的记忆,那时候的很多人都不是幸福的死去的,更多的可能是被迫、被害。所以他们会认为生本来就得之不易,不积极向前看就是浪费了生命,谈论死亡更是对生的不尊重。
《人生大事》这部片子讲述了殡.葬师莫三妹(朱一龙饰)在刑满释放不久后的一次出殡中,遇到了孤儿武小文(杨恩又饰),小文的出现,意外地改变了他对职业和生活的态度。
故事的主人公“三哥”,大名“莫三妹”(朱一龙饰),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爸爸、大姐称呼他为三姑娘。
他爸爸不喜欢他觉得他不好好对待「人间天堂」,他邻居觉得他常常接触死人比较晦气,他女朋友还给他戴了绿帽子......他应该也认为自己太衰了。
所以他给我的感觉是“没安全感、没出息、没自信”,还有一些空虚,好像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活着。但又有一些不服输,平时伪装得凶凶的,像一个不成熟的小男孩。
就像他的名字一样,虽然外面让人称他“三哥”,但其实内里还是“莫三妹”,他需要爸爸的夸赞,需要朋友的支持,也需要一个值得他努力拼命的人。
遇见小文之后,三哥的眼睛里慢慢开始有了光,对于殡葬也更加敬重了。
电影里打动我的两个片段:
第一个是小文在小女孩的骨灰盒上画画。
对于小女孩的父母来说,骨灰盒上的星星能够带给女儿一些温暖。短时间内接受自己的宝贝已经不在了这件事是非常难的',他们埋怨自己平时只顾工作,没有好好陪伴女儿,这可能也是对现在忙碌工作的爸爸妈妈们的警醒吧。让我感觉死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放不下的生人。
第二个是三哥整理老六的遗容。
老六是三哥的情敌,但他看不得曾经的爱人痛苦,也多亏了小文给他勇气所以答应了找老爷子帮忙。做完这件事之后,他看到了家属们得到了一些慰藉,从这里开始,三哥才算真正的成长了。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来了小时候邻村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因为被车压到去世了,当时听村里人说女孩也是看不出样子了,她的妈妈找人为她用洋娃娃做了漂亮的样子才下葬的。小时候只觉得她的妈妈好爱她,现在想想,这件事无论是对生者的意义更重要。
对了,最打动我的还有老爷子的这句话:
“人生好像一本书,每个人都会翻到最后一页,人生除死,无大事”。
最后
还活着,那些都是小事,都可以解决。
【《人生大事》观后感】相关文章:
《人生大事》观后感05-23
《人生大事》观后感02-27
人生大事观后感06-12
人生大事观后感(精品)03-23
观看《人生大事》观后感03-14
(精选)人生大事观后感15篇05-23
《人生大事》观后感15篇[精选]05-23
人生大事观后感(15篇)06-12
人生大事观后感15篇06-12
人生大事观后感11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