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语录

时间:2024-06-06 17:56:33 名言语录 我要投稿

孔子的语录(实用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语录吧,语录是用平实、生动对话的体裁写成的作品。你知道什么样的语录才能算得上是走心的语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孔子的语录,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孔子的语录(实用15篇)

孔子的语录1

  1、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论语》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论语》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论语》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丘《论语》

  7、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论语》

  9、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论语》

  1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论语》

  1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论语》

  1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孔丘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论语·里仁》

  1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论语》

  1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论语》

  1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17、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论语》

  18、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

  19、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孔丘

孔子的语录2

  既然有教无类,那么学生的层次肯定有诸多差异,这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教育不是买菜,要挑挑拣拣,而是对所有人的一种启蒙。

  一个孩子孝顺仁厚,诚恳诚信,爱护别人,做到这些才能开始学习文化知识。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人品是一个人立身的根基,是一个人最硬的底牌。

  每个人其实出生的时候都差不多,但是因为后天的教育所以才变得不同。

  老师为人师表,往往有更多的道德要求。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坚守正道,才能火尽薪传,只有这样才能把文化和文明传承下去。

  春秋时期阳虎弄权,孔子对这个人很不感冒。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自:孔子《论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如果不能融会贯通,那么就比较难了。

  朽木不可雕也。--出自:孔子《论语》

  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出自:孔子《论语》

  第三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出自:孔子《论语》

  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个人学习并且实践,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

  无论贫富地位职业智愚都可以接受平等的教育。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上)

  后世被用来提醒人们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自:孔子《论语》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孔子《论语》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论语中最初指的是君子和小人之别。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自:孔子《论语》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出自:孔子《大学》

  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出自:孔子《大学》

  一个人交往什么样的人,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出自:孔子《论语》

  三军中最重要的统帅是可以换人的,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同上)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出自:孔子《论语》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古人云:“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孔子《论语》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诸葛亮曾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个学生努力钻研,陷入困境的时候,老师再出手帮他,才能事半功倍。

  孔子捋须笑答:“周游列国,讲学传道。”

  学以致用

  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是中国第一位平民教育家。

  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上)

  真正好学的人,不会在意饮食起居,而是努力做事,谨慎说话,有错误就尽快改正。

  这是孔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生发出的精粹思想,有更为普遍的意义,那就是要我们珍惜时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出自:孔子《论语》

  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冉有问“听到了就该去做吗?”

  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学习和教学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足够的能力诲人不倦。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学习中收获快乐,才能让孩子不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早上明白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死也可以。

  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一起来体会其中的智慧人生。

  选择了这一行,就要放弃大富大贵的想法,淡泊名利,授业传道。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上)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说:“他思维敏捷却很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所以被谥为‘文’。”)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有学识的人不如喜欢求学的人,求学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道不同,不相为谋。--出自:孔子《论语》

  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资质,也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

  孔子自己周游列国,曾被敌人围困。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教育不是一个谋利的行业,教师也不是一个可以大富大贵的职业。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仁”的表现在《论语·雍也》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句。此句意指: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今天是教师节,让我们重温孔子句话,尊师道,敬师德,念师恩。

  他不仅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还创立了非常完备的教育思想体系,其中许多的思想精华值得我们学习吸收。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面对学生,也是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

  人品永远大于能力。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同上)

  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逻辑上是,人之所以有今日之忧,是因为以前没有考虑得长远。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上)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孔子《论语》

  一个顽童问:“你们有什么要事呀?”

  现在很多偏科的孩子,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是我们“因材施教”的程度还不够。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乱军之中,几乎饿死,孔子却也不远改变他的志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出自:孔子《论语》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出自:孔子《中庸》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所以只要肯用心教育,那么人和人之间没有太大区别。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译:孔子说:“默默地增加知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对我有什么难呢?”)

  颜回对饮食起居不甚在意,每天学习耕作乐在其中。

  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孔子回答:“家有父兄在,如何能一听到了就去做呢?”

  孔子没办法,只能去回礼,却特意挑了一个他不在家的日子,避开和阳虎的交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上)

  安贫乐道

  好的老师,都懂得教学相长,好的老师一般都是饱学之士。

  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小时前·文化领域创作者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礼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第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仁”是《论语》中孔子的核心思想。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

  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孔子和众弟子乘坐马车到一个地方讲学,见前面有两个顽童坐在路中间顽耍,子贡赶紧停住车,大声嚷道:“你这两个顽童快让路,这是孔夫子的车!”孔子连忙喝住子贡,下车对顽童客客气气地说:“我们有要事在身,借个路让我们过去吧!”

  君子修省,不和品行不佳的人一起共事。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中国历史上地位极高。

  礼之用,和为贵。--出自:孔子《论语》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仲由行事勇气超人,所以要限制他太过刚勇。

  人的性情本来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便相距得远了。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只是知道却不行动,那么就等于不知道。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君子按照天地的.规律要求自己,所以舒适安宁。小人则被外物所奴役,求名逐利,常常忧虑算计。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出自:孔子《中庸》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不担心,而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孔子《论语》

  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另一个顽童接口说:“那你这个老先生一定有套本事和才学了?”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出自:孔子《论语》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学习不仅要思考,还要懂得应用,只有学会了应用实践,一个人才算是真正明白真正懂得。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孔子说:“人不但要学习,而且对于学的东西还要经常地温习,如此掌握之后,心里不是很高兴么?自己的学问长进了,有来自远方的朋友来向自己请教,自己心里不是很快活么?别人不了解自己的学问,自己并不恼怒,德行修养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不也就可以称得起君子了么?

  孔子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佳作,比如以下几句:

  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育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可以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可以说,孔子的教育方式打破了当时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公平。

  一个人只有不甚在意外在的浮华,才能专注内心的安宁。

  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不许学生沉溺游戏,自己首先不能带头打游戏。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书呆子,而是培养那些知行合一的人,对社会对自己有益的人。

  “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反映了孔子一生对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执著追求。孔子把“仁”看作最高的道德修养,且高置于生死之上。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小不忍,则乱大谋。--出自:孔子《论语》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自:孔子《论语》

  《论语》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孔子《论语》

  一个人能力再强,人品不好也是没用的。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语出。《论语·雍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想要教育孩子,就必须以身作则,而不是一味说教。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

  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出自:孔子《中庸》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孔子教导我们:

  孔子回答:“听到了就该去做。”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君子成人之美。《论语·颜渊》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中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自:孔子《论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子曰:“有教无类。”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寓教于乐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当使所有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这里所说的礼物就是学生乐于接受知识。

  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人们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找他人的缺点,爱拿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相比。在与人相处中,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学习之,看到别人的缺点,要加以改进。

  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坚守自己的本分,不断修炼自己的品德。

  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留下许多经典句子,

  好的老师都懂得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孩子爱上学习。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时代在进步,知识在更新,一个老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所以真正的教育要注意时机和方法,不能一味“填鸭式”“满堂灌”。

  不管你是谁,只要有一条干肉拜师,我都会收他做弟子,努力教诲他。

  有教无类。--出自:孔子《论语》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卫灵公》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人品可以弥补能力上的不足,能力却永远弥补不了人品上的缺陷。

  孔子认为:冉求做事总是退缩,所以要激励他勇敢去做;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同上)

  要求学生多读书,自己必然先要多读书。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在学习中不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领悟,一个人才能真正学有所成。

  子路问孔子:“听到了就该去做吗?”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要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启发开导,授人以渔,才能举一反三。

  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孔子《论语》

  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孔子说:“满口说的都是讨人喜欢的话,满脸都是逗人喜爱的神色,这样的人其实缺少仁德。”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一个人想要为师,必然要树起老师的榜样。

  但是阳虎却屡次来拜访孔子,甚至有一次扔下礼物就跑了。

  孔子一生不曾停下学习的脚步,三次拜访老子请教,反复研读《易经》,穿竹简的牛皮绳都被磨破了很多次。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孔子的语录3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四、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六、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七、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八、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九、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一十、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会心生迷惑。”

  十一、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

  十二、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大的车没有车的`边际,小的车没有车内的凳子,那怎样行驶呢?”

  十三、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十四、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十五、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十六、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十七、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十八、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十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二十、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孔子说:“聪明又好学,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他为‘文’。”

  二十一、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季文子做事要思考三次再行动。孔子听说了,说:“两次,就可以了。”

  二十二、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装做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二十三、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二十四、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二十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二十六、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二十七、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二十八、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音乐的创造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二十九、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三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走路,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并告诉他人。”

  三十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三十二、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三十三、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三十四、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能罢休,不是也很遥远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三十五、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三十六、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三十七、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三十八、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三十九、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碰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我)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4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四十一、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

  孔子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强施加在别人身上。”

  四十四、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余力时就去学习,学习能够游刃有余时就去做官。”

  四十五、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孔子的语录4

  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2、未知生,焉知死?

  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4、敬鬼神而远之。

  5、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6、德不孤,必有邻。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知其不可而为之。

  9、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温、良、恭、俭,让。

  1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息贫而患不安。

  13、朋友切切思思,兄弟怡怡。

  14、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5、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16、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

  1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8、道不同,不相为谋。

  1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2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2、苛政猛于虎。

  23、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24、大德必得其寿。

  25、无为而治。

  26、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30、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3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3、因材施教。

  3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5、过则勿惮改。

  36、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37、有教无类。

  38、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39、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40、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41、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42、既往不咎。

  43、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44、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5、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46、当仁,不让于师。

  47、大言不惭。

  48、乘肥马,衣轻裘。

  4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1、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

  5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5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5、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56、过犹不及。

  57、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58、礼之用,和为贵。

  59、不念旧恶。

  60、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61、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62、知耻近乎勇。

  63、既来之,则安之。

  64、闻一以知十。

  6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66、君子不以利害义,则耻辱安从生哉!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祸生于怠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慎终如始。

  67、不贰过。

  68、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6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70、道不行,秉桴浮于海。

  71、每事问。

  72、君子周急不继富。

  7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衰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74、朝闻道,夕死可矣。

  7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76、不知言,无以知人。

  77、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78、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79、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80、欲速则不达。

  81、贫而无谄,膏而无骄。

  8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83、巧言令色,鲜矣仁。

  84、言必信,行必果。

  85、惟上知与下愚不移。

  86、子在齐阐《韶》,三月不知肉味。

  87、辞达而已矣。

  8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89、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90、不学礼,无以立。

  9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2、不迁怒,不贰过。

  9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4、不能正己,焉能正人。

  95、割鸡焉用牛刀。

  96、食不语,寝不言。

  9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8、夫子莞尔而笑。

  99、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100、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01、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02、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10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0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0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7、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10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09、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10、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11、为君难,为臣不易。

  112、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1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14、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115、君子以当仁不让。

  116、无伐善,无施劳。

  117、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118、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119、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1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21、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22、小不忍,则乱大谋。

  1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的语录5

  1、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3、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语·颜回》)

  4、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5、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6、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7、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第二》)

  8、君子思义而不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淮南子·缪称训》)

  9、水,君子也。其性冲,其质白,其味淡,其为用也,可以浣不洁者而使洁,即沸腾中投以油,亦自分别而不相混,诚哉君子也。油,小人也。其性滑,其质腻,其味浓,其为用也,可以污洁者而使不洁,倘滚油中投以水,必至激搏而不相容,诚哉小人也。([清]金缨:《格言联璧》)

  1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11、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12、君子儒为己,小人儒为人。(程颐:《经说》)

  13、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荀子·性恶》)

  14、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15、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礼记·中庸》)

  16、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17、有过知悔者,不失为君子;知过遂非者,其小人欤!(林通《省心录》)

  18、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19、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篇》)

  20、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左传·昭公八年》)

  21、君子好人之好,而忘己之好;小人好己之恶,而忘人之好。(杨雄《法言·君子》)

  22、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23、君子尚义,小人尚利。尚利则乱,尚义则治。(邵雍:《伊川击壤集·义利吟》)

  24、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易·同人·彖》)

  2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君子团结但是不搞帮派,小人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26、君子终身是乐,虽贫贱患难时,中有自得,毕竟忧他不伽。小人终身是忧,纵富贵已极后,患得患失,究竟乐亦非真。(申涵光:《荆园进语》)

  27、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28、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29、小人之怒在己,君子之怒在物。小人之怒,出于心,作于气,形于身,以及于物,以至无所不怒,是所谓迁也。若君子之怒,如舜之去四凶。(程颐:《遗书》)

孔子的语录6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9、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10、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6、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8、子曰: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9、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2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23、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4、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6、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8、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9、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0、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31、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32、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3、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4、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35、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6、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8、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40、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2、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6、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47、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48、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4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0、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51、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2、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53、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的语录7

  1、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2、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4、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5、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6、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2、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5、刚、毅、木、讷近仁。

  16、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7、不学礼,无以立。

  1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9、一个人心术要正,行为要端。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0、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

  21、听其言而观其行。

  2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

  23、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24、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8、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29、不学礼,无以立。

  30、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2、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33、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34、发奋忘食,乐以忘忧。

  3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6、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止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0、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4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2、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43、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44、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45、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4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9、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50、子曰: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51、子曰: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52、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3、子曰: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54、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5、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56、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57、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5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9、孔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60、孔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61、孔有教无类。

  62、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63、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64、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65、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6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

  67、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6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69、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70、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71、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72、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73、君子不忧不惧。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74、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75、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焉。

  76、巧言令色,鲜矣仁。

  77、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78、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79、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80、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81、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82、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3、苦求不得,从吾所好。

  84、谦者,德之柄也;让者,礼之主也。

  8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86、不学礼,无以立。

  8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88、士而怀居,不敷为士矣!

  89、与伴侣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90、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行求,从吾所好。

孔子的语录8

  1、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2、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6、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7、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0、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1、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干胶标签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3、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24、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用来思考,却没有长进,不如去学习。”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6、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下文所说的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

  2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28、孔子说:“由(子路)!教给你什么叫‘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啊!”

  2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3、朝闻道,夕死可矣。

  34、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

  3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3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9、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4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1、巧言令色,鲜矣仁。

  4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3、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4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5、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人们谥为‘文’呢?”孔子说:“孔文子聪敏好学,不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因此谥他为‘文’啊!”

  4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8、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9、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50、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1、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5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53、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6、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5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的语录9

  1、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2、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7、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1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5、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6、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17、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18、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9、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0、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2、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23、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24、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2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6、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7、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28、巧言令色,鲜矣仁!

  29、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30、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1、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32、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33、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34、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子贡曰:"然则赐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圹,皋如也,宰如也,坟如也,鬲如也,则知所息矣。

  35、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孔子的语录10

  1)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论语子路——孔子《论语》

  2)”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孔子《孝经》

  3)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孔子《论语》

  4)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论语》

  5)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孔子《论语》

  6)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论语》

  7)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孔子《论语》

  8)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论语》

  9)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论语·卫灵公》

  10)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

  11)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孔子《论语》

  12)“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孔子《论语》

  13)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孔子《论语》

  14)故君子居易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孔丘《中庸·十四章》

  15)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孔子《论语》

  16)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

  1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

  18)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论语》

  19)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孔子《论语》

  20)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论语》

孔子的语录11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孔子曰: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5、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1、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2、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14、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1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6、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17、执子之手,将子拖走。子说不走,好吧,关门放狗。

  1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9、孔子曰:打架用砖乎!不亦乱乎!照头乎!乎不死,再乎!

  20、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3、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4、孔子曰:“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孟子曰:“孔子说的对!”

  25、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6、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2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28、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29、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0、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31、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32、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3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35、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8、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39、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40、孔子曰:打架用砖乎,照脸乎,不宜乱乎,既然乎,岂可一人独乎,有朋一齐乎,不亦乐乎,乎不着再乎,乎着往死里乎,乎死拉倒也!

  41、孔子周游列国回,又遇顽童垒城堡挡道,童曰:“先生,请绕行!”“孔子曰:“城市改造,道路扩建,此城堡需拆除。”随即碾压过去。

  42、孔子曰:打架用砖乎,照脸乎,不宜乱乎,既然乎,岂可一人独乎,有朋一齐乎,不亦乐乎,乎不着再乎,乎着往死里乎,乎死拉倒也!

  43、当年找工作,主考官问我哪年毕业,我本来是要说20xx年的,结果一激动说:“两千年前”,更汗的是,主考竟然噢了一声说:“孔子的学生吧”。

  44、问你一个问题答对了你是聪明的猪,答错了你是大蠢猪:9月28日是孔子诞辰日,那10月28日是什么节日?想想,再想想!告诉你,是孔子满月!

  45、孔子告诉你啥叫因“财”施教:三十而立–三十两银子站着听课;四十不惑–四十两能一直问到没疑问为止;五十知天命–五十两能知道明天考试命题。

  46、子曰: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就是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连短信都不发,还怎么在江湖上混呢?给你发去我的一条短信,是为了证明我还在江湖混着。

  47、给你出一道有趣的翻译题:最自负的名字用孔子最讨厌的`名字打最谦卑的名字。翻译是:老子用棍子打孙子。孔子怕棍子,有点邪恶哦,但愿你没猜出来!

  48、孔子曰:“吾欲愚人而愚之。”,于是我问孔子:这句话是我想愚弄人就愚弄的意思吗?孔子曰:“NO”。你想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笨蛋!我忽悠你呢,孔子怎么可能认识我呢!孔子更不会英文了!

  4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0、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孔子的语录12

  1、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仁者爱人,以礼杀人,则非礼也。

  3、见义不为,无勇也。

  4、天地间,人为贵。

  5、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6、凡文事者,必以武事备之。

  7、心正,则箭正。

  8、此为你的领地,却民不聊生,苛政猛于虎,大司徒竟能眼见心不见。

  9、君子无戏言,言必信,行必果。

  10、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11、苟利国家,生死以之。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3、宁杀身以成仁,不可求生而害仁。

  14、世上只有成败,仁与不仁,那只是说词。

  15、无为方能无不为。

  16、名爵者,公器也,不可久居。

  17、后人理解我,因为这部书(鲁《春秋》),误解我,也是因为这部书。

  18、如果人不能改变世界,那么就应当去改变自己的内心。

  19、一贫一贱,交情乃现。

  20、凡非礼者,勿视,勿听,勿言,勿动。

  21、朝闻道,夕死可矣。

  22、如此好德如好色的人。

  23、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

  24、其额像尧帝,其肩像子产,神气像大人物,却狼狈得像丧家之犬,我们一猜就是夫子你。

  25、执政者,外正衣冠礼仪,内正品德心灵。

孔子的语录13

  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解释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3、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它表达了诚信的重要性。无诚则无德,无信事难成。下面,我给大家讲两个关于诚信的故事。

  4、人的一生,最值得赞美的时代,便是老年时代。孔子说他自己至七十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人的成熟,在于找回童年时代对待游戏的那种严肃认真的态度。

  5、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6、其实你我都一样,人人都在装,关键是要装像了,装圆了,有一个门槛,装成了就迈进去,成为传说中的性情中人,没装好,就卡在那里了。就是卡门。孔子曰,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孟子曰,孔子说得对!

  7、注释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9、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10、诚信为立身之本,要做到诚信,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轻易承诺,这样才能避免背信弃义。如果不经过深思熟虑就答应别人的要求事后又做不到,这样的人就不会获得他人的信任。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要一诺千金。孔子说民无信不立。人的言行要以诚信为本。

  11、古今中外,人类心理都是一样的,多半爱吹牛,很少见诸于事实理想非常高,要在行动上做出来就很难。所以,孔子说,真正的君子,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

  12、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3、自尊心越强的人,其实就越脆弱。越是爱面子的人,就越容易受打击。所以死不要脸的个个过的很好,要强的人却都惨兮兮的。但死不要脸其实是一种美德。老子说上善若水。孔子说,众人处洁,水独处秽。都讲的一个道理,人不要脸却帮人,是善。人不要脸却害人,是恶。善恶之分,确实没那么明显。——陆琪

  14、诚信为立身之本,要做到诚信,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轻易承诺,这样才能避免背信弃义。如果不经过深思熟虑就答应别人的要求事后又做不到,这样的人就不会获得他人的信任。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要一诺千金。孔子说“民无信不立。”人的言行要以诚信为本。

  15、注释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1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17、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18、《中庸》提出“义者宜也”的主张,韩愈的理解是“行而宜之之为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人之为人,并不在于人有知觉有生命,而在于人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不该做的标准就是所谓的义。如果说仁的对象是指向他人,那么义的对象则完全指向自身。汉代董仲舒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仁是对于他人的关爱,而不是爱自己;义是对于自身的要求,而不是对于他人的要求。

  19、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20、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回首沧桑,不禁感叹三十未立,四十犹惑,现在还碌碌无为,该顺应天命了。人生苦短,岁月无情,命运已定,万事皆休。应该收心敛性,淡定从容去面对生活,看淡人生。"

  21、要勤学善思,务实求新。一流的学生的一个共性,就是都具有自学钻研的精神。长期以来,在一批批学子的努力下,我们新安二高已形成了勤学善思,务实求新的学风。勤学善思是求学的基本途径,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励志一生htt

  2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23、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这个人缺点不少,但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倾听。即使是一个基层员工给我写信,如果说的有道理,也能够改变我的想法,也能够促使我去反思。善于倾听,不断反思,这个优点让我一路走到现在,在互联网圈子里幸存下来。

  24、注释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2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26、注释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27、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说小时候形成的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认为培养孩子的目的就是养成好习惯。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増强越好。

  28、孔子曰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孟子曰孔子说的对!

  29、孔子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今天的我们,应谨记他的话,放飞自己的青春,用勤劳的汗水铺就未来的成功之路。

  30、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注释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感激恩德来回报恩德。

  31、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3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释子贡问孔子“有什么话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33、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既然只是几个人同行,就一定有一个榜样,那么一个班级中,一个年级中,就有多少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啊!我们班就有这么几个可以学习的对象,下面,我就给大家一一介绍!

  34、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3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36、人的一生,最值得赞美的时代,便是老年时代。孔子说他自己至七十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人的成熟,在于找回童年时代对待游戏的那种严肃认真的态度。

  37、子张又说什么是四种恶行?孔子说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38、解释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39、孔子说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确,是上帝让我们团聚在一起,才有了这份真诚的友谊。愿我们珍惜这份友谊,像个勇敢者洒下自己理想的种子,用辛勤的汗水来浇灌它直到开出成功的花朵。

  40、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用自己的人格和做事原则影响着我的学生。

  41、注释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孔子的语录14

  1、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3、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7、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8、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

  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0、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13、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4、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15、知者不感,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6、道不同,不相为谋。

  17、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18、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3、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4、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2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2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7、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2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0、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孔子的语录15

  1、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9、放于利而行,多怨。

  10、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1、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2、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4、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1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7、过,则匆惮改。

  18、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19、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22、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23、巧言乱德。

  24、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2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8、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9、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30、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31、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3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3、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34、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5、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6、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7、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9、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1、听其言而观其行。

  42、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3、不学礼,无以立。

  44、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45、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4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8、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4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0、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1、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52、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53、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54、礼之用,和为贵。

  5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6、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57、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58、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5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61、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6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3、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6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5、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6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的语录】相关文章:

孔子的语录11-30

孔子语录论语01-28

初中孔子语录12-01

孔子经典语录12-01

孔子的经典语录11-18

关于孔子的语录11-14

孔子名人语录03-12

孔子的语录28句07-22

孔子的语录41条08-01

孔子的语录38条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