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甫传》有感

时间:2024-03-26 12:45:16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杜甫传》有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杜甫传》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杜甫传》有感

读《杜甫传》有感1

  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与诗仙李白齐名李杜。可他却和李白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在世人的印象中,他的诗词主调大多是哀愁,他仿佛也从未年轻过。他在那个时代也许只是个诗人,在现在回望,他却是个圣人。他出生在一个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家庭里,却成功蜕变,从爱家到爱国,从爱己到爱民,从小爱到大爱。

  可他并不是一出生就这样的,他出生在鼎盛的唐朝,见证了这个时代的衰落,他是名仕之后,他也曾年少轻狂过。是那个时代迫使他成长,迫使他蜕变。他少时爱好剑舞,九岁便惯于书写大字。他也曾写下“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他也曾觉得自己不可一世,将屈原,贾谊,曹植等古人都不放在眼里。青年时代的杜甫就像当代的年轻人一样,有裘有马,能用放荡与轻狂来鄙视人间的庸俗,只因未受过人间疾苦,有理有据却只得纸上谈兵,空有一腔大志,却无真才实学。往往高估自己,认为天下不过如此。那时的杜甫还配不上“诗圣”的名号。

  杜甫始终是一个出生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家庭的人,受到家庭的熏陶,与大多数人一样,执着于功名利禄,也有着自己的政治诉求。但杜甫可能并没有什么官运,在最纵横的年,遇上了一个从精明到糊涂的帝王——唐玄宗。在长安的十年里,他用尽全身力气,却也做不出任何改变,只得孤寂寥落,离开长安。他看见宫室里的华美,不禁想起长安街头的饿殍只得叹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终于开始蜕变,经历过安史之乱,国家破败不堪,再不能享受朱门里的生活,杜甫的生活,落魄了。再失去了李白,那个他一生向往崇拜的男人,他身心俱疲。他从此颠沛流离,于天下游走,见识世间疾苦。

  应他家族的观念,他无可厚非的追逐着功名利禄,而他只剩偏偏与官无缘。皇帝身边尽是奸佞小人,侍奉皇帝也变得如此艰难。国家遍是胡人的侵略,人民饱受胡人的摧残,大地满目疮痍。想要救国家,救人民,杜甫只有把一切希望寄托在李氏朝廷上,在他的时代,不可能对于帝王制度有任何怀疑,他所拥护的朝廷平时是剥削人民的,到了困难的时候,也不能发动人民抵抗。想救国家,只能征兵役,而人民在兵役在家破人亡。在这当中,一个正直的诗人自然要感到极大的矛盾,若是强调人民的痛苦,反对兵役就无法抵御胡人,但是在人民在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当中,到了难已忍受的地步,他又不能闭上眼睛不看、堵住嘴不说。他所站在人民的立场反对侵略战争,这时他除去替人民诉苦外,还不得不考虑到国家与民族所面临巨大的危机。在这时,杜甫把他今生听到的、经历的作出了这三吏三别,他一生成就中的一所高峰。他的诗已然能成为“诗史”。

  杜甫对这世间的疾苦却又无能为力,他终于是放弃了做官,对当前的政治表示无望。国家不兴诗家行,在任何时候,杜甫依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杜甫依然还有满腔的.热情,又投入到了诗歌的创作当中,才有了今天所看到的诗圣与诗史。

  杜甫离开了长安,去到了成都。那个谈杜甫都不会忘掉的——杜甫草堂。就是在四川这个地方,杜甫在深山中曾经常说怕死,在途中永远只能被“高人”小视。杜甫说这样的话未免太过忠厚,事实上没有一个人能小视杜甫,反而是杜甫的肩膀与实际的精神,使一切所谓“高人”都会自惭形秽。杜甫觉得他的一生免于荷役,已经享有特权,也就不辞路途的艰苦吧。杜甫去到了他成都的草堂,结束了他十载长安、四年流徙的生活,在世外桃源中得一栖身之所,清苦但快活。难道杜甫沉醉于自己的生活中,忘记了人民的痛苦与国家的灾难了吗?并没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天下,他从未忘记,他依旧心系天下。他二度出川,无奈这天下实在苦难,最后只落得个悲剧的结局。一生最后,仍不忘北归,终了在湘江一漂浮的小舟中逝去。那年冬天,他五十九岁。

  他是个伟大的诗人,他的一生是个悲剧。一个正直的诗人,在封建社会里必然的悲剧。他对着社会抱着无限的希望,最后落得极大的失望。他这一生中不乏政治热情与创作热情,他的诗才,也不曾因为生活上的阻碍而枯竭,因为取之不绝的源泉就是生活。

  可能每一个初出江湖的年轻人都曾年少轻狂过,都认为清华北大不在话下,都认为自己定能在这世间闯出一片天地。到真正面临生活的一座座大山,无数人不得翻越时,才有人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无力。杜甫也曾真真正正奋斗过,遭受过无数的打击,最终也放弃了他的政治抱负,但他从未放弃过的,是手中的笔,他抒发内心的武器。一支笔杆撑住他腐朽的身躯,不朽的灵魂。杜甫是站在人民一边的,杜甫仍是符合当今社会主义的诗圣。

  我们现在正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我们有裘有马,但我们不得猖狂,唯有经历过,才知世间疾苦。也许我们也会不断的经受打击,但请记得,握住了笔,也要握住初心。

读《杜甫传》有感2

  从“稻米流脂粟米白”的“开元全盛日”,到“路衢唯见哭”,伟大的诗人杜甫一生浸满着血与泪。再次感受杜甫留下的杰作,领悟杜甫的领悟,方能品味出杜诗的味道。心中之味亦是杜甫的人生之味。

  杜甫希望得到一个官职,胸有成竹地赴京赶考。他相信自己的抱负能够得以施展,他自信自己的才华能够被赏识,却不曾料李林甫摆布阴谋,使得无人及第,最终杜甫在长安一带流浪,充作贵族府邸中的“宾客”。“破胆遭前政,阴谋独秉钧。微生沾忌刻,万事益酸辛。”考试落第,遭受打击,低声下气,怀才不遇的心酸只言片语怎能表达得透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狂风暴雨,漫漫无眠之夜,杜甫因自己的不幸而想到流离失所、无处安身的难民。不禁在草堂里唱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心中的.无奈排山倒海地倾泻出来;时值今日,你我了解了杜甫的这段经历,虽未曾亲身经历,却也为杜甫悲伤、酸楚。

  在传记中所写“百草凋零,寒风凛冽,手指冻僵,连衣带断了都不能结上”的十一月,又遭自然灾害和统治集团的剥削,百姓生活得苦不堪言,长安饿殍满街。杜甫,关爱人民的诗人,想到唐玄宗,寄托着他全部希望的皇帝,正在华清宫避寒享乐,不顾民生,不禁长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流传千古的名句是何等辛辣尖锐?他是当时百姓的喉舌,他的诗中,有百姓的声音。他看尽战争的残酷,听尽民间的悲声,诉尽民愤、民怨,“辣手著文章”。今天的我们,回溯历史的浪潮,仍然不平、悲愤,当时的杜甫定是一样,心中辛辣,一生如此。

  杜甫身在梓州,听闻河南河北被收复,百喜交加,狂欢不止,把心中喜悦与积压多年的悲哀一同发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他的惊喜可见一斑。

  忧,为国;乐,为国;只因杜甫心系天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长安凄凉衰败,这又激起杜甫的哀思。人,已年老;国,已沦陷。他苦人民,苦社稷;他孤苦伶仃,长期压抑而不得施展,流落异乡,吃尽苦头。这一生的不得志,让杜诗浸满了苦味,让杜甫的心浸满了苦味,也让如今的我们,在读罢全书后,深叹一口气。

  人生百味,本来自酸辛甘苦;杜甫,深感四种滋味,心胸却不忧郁,反而永远是开阔豁达的。他写下“百年多病独登台”,又写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他写下“官应老病休”,又写下“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他写下“野哭千家闻战伐”,又写下“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他的经历,足以感染你我,而我们却不感消沉,反而感受到杜甫豪迈开阔的胸襟。联系到自身,我们都是幸福的,出生成长于当今安定清明的时代中。也许生活中有挫折、有苦难、有失意,但请想想我们伟大的“诗圣”杜甫,一生不幸、饱受磨难,尚能乐观坚强,那么你我面对的困难又有什么不可逾越的呢?《杜甫传》,不仅仅是一部让我们深刻了解诗人杜甫的传记,更是能让我们从中汲取力量、蓬勃生长的甘醴!

  合上书,仿佛沧海间,一位老叟乘着一叶扁舟,任凭船随着水流飘荡,时而地,仰起头,望向远方即将大亮的天光,浅浅地露出一丝微笑。

  他,是一位诗人,一位心若磐石、目如古井、俯视世俗、写尽疾苦的诗人!

读《杜甫传》有感3

  《杜甫传》的作者自幼热爱杜甫,无论在什么时期,他都没有停止对杜甫人生的思考。本文就是他在思考中的节选。

  初到长安,杜甫漫游时代时的豪迈之情还未消逝,但与社会现实的接触渐多,豪迈之情也被一种心理矛盾渐渐替代。由于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征象,杜甫这种矛盾心理也更加浓烈,心中的无奈也愈甚。经过这十年的磨砺,使他的诗风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

  的开始,也标志着杜甫流亡生活的开始。这几年的流亡生活,也让杜甫更加贴近百姓,更加同情民间疾苦,使其是个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当时社会状态、政治形势,表达了人民的情绪与愿望。

  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毁了杜甫又成就了杜甫:毁了他的仕途和梦想,却成就了他的诗歌和他在中国诗坛中不可磨灭的地位,犹如凤凰涅盘般重生!从官宦世家的公子到为在长安谋职而不择手段的小吏;从周游四方的游士到内心矛盾的无奈诗人;从只为个人忙碌的士人到忧国忧民的沉郁诗人,杜甫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进入“诗圣”,一步步迈向人民,一步步走出内心困顿转而进入民生之境。杜甫,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爱国诗人,一位万方多难成就的诗圣!

读《杜甫传》有感4

  读完《杜甫传》,深深地感动,在因雨而显得略微清冷的天气里,心依旧有一股暖流涌动……杜甫传读后感三杜甫,一位诗作万首的诗界泰斗;一位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工程部员外郎;一位后人敬仰的诗坛巨星。

  诗如虹,句如锦,字如珠。“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浑辽阔,意境深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意,深远高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笔力雄健,大气磅礴……家乡逆贼叛乱,他不得不携妻带子流落他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无论春光多妩媚旖旎,面对支离破碎的疆土,一切都凄凉破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自然界宏伟绮丽的景象与忧国忧民的宽广胸襟互相托衬;“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落寞惆怅,排斥贬低,但是一切都无能为力啊!他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不管;雨夜屋漏,长夜无眠,不管;“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不管!永远放在他心头第一位的,是普天之下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黎民百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是他的.崇高理想,是他的博大胸襟,是他的伟岸情操。

  读罢惘然,掩卷沉思。“烽火连三月”啊,何日是归期?乡愁啊,“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尽管这样,却依然发出这样的心声:“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就是杜甫如明镜般澄澈的心灵,这就是真正的诗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才想襄阳下洛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那浑厚的声音正穿越时空,清亮亮地一代又一代传颂,随之传颂的,还有中华民族的精魂。

读《杜甫传》有感5

  冯至的《杜甫传》一书,是在准备开课时偶然寻得。开课的课题是杜甫的《石壕吏》,诗中的杜甫犹豫、徘徊,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记录下了石壕村中发生的抓壮丁一事。不了解杜甫的一生,何以读懂“三吏”中的这一首,又何以走进杜甫的情感深处呢?于是,这本《杜甫传》便成了不得不读的一本书。

  讲到杜甫,总要同时想起李白。李杜二位大诗人之间的区别,《沧浪诗话》中已一言以蔽之--“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从我的'主观角度看来:于人,更认同青莲的飘逸豪放,于诗,则更欣赏少陵的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这四字评语,正是杜甫一生的艰难苦恨在诗句上的投影。从外部环境来看,杜甫生不逢时,中国正从历史的最高潮滑向低谷。但国家不幸诗人幸,乱世中的颠沛流离,让杜甫吃尽了苦头,却给中国文学史献出一位诗圣。

  然而从更深层次可以看到,杜甫的人生悲剧和艺术成就来自于文人生存的依附性与诗人思想的独立性之间的互相挤压。这不仅是杜甫,也是中国古代大多数文人苦苦挣扎的根源。

  长安十年,杜甫是矛盾的,既羡慕自由,又渴望官职。在唐代政治日渐走下坡路,人民不断被剥削的时候,杜甫开始关注民生。安史之乱让李唐王朝一蹶不振,杜甫的被迫流亡让他拥有了接触民众的机会。然而,等他又回到皇帝身边时,他的诗变得“充满了初唐以来应制诗、奉和诗一向惯用的词藻,缺乏充实的内容”,但事实上,杜甫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后来杜甫被派到华州,他才“从一个皇帝的供奉官回到人民诗人的岗位上”。从此,他开始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揭露朝廷的缺陷。不过,杜甫终究是“封建社会里一个爱人民、爱祖国的诗人”,人民因为国家连绵不断的兵役而痛苦不堪,但为了保卫国家却不得不这样,杜甫此时的矛盾已经不是关于个人,而是对于国家对于人民的无限忧虑。《石壕吏》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杜甫传》的作者冯至既是一位诗人,同时又是一位研究德语文学的学者。因此,从《杜甫传》中,不难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的深情和严谨。全书篇幅不长,就十几万字,却是高度浓缩,决不掺水。据说《杜甫传》在《新观察》上连载时,毛泽东是每期必看,连载完毕后,毛泽东说:“《新观察》现在将《杜甫传》登完了,我《新观察》也不要看了。”

  国家不幸诗家幸。杜甫幸好没有做上大官,没有做久官,才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雄壮的诗篇。这从他秉持的理想来说也算是得其所哉吧?

读《杜甫传》有感6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江汉》中这两句诗是对于杜甫一生最好的写照:独立于茫茫宇宙之间,诗人深深地悲哀自己的孤独和无力,但我们却能从中看出诗圣杜甫博大的胸怀以及对世事不能如愿的惋惜。

  杜甫,这样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让我们铭记于心的缘由何在?

  以前读人物传记,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兴趣。但我得否认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受,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琯,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

  暂且不说杜诗之精粹,我认为杜甫能够深深打动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动的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担起所有的苦难。他这样博大的胸怀以及宁苦己身而利国利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不值得我们学习么?

  杜甫并不完全是严肃的,他也有风趣的一面。绝句漫兴九首中对于惜春之情,反用恼春、怨春的口气道来,别有特色。更难的可贵的是,杜甫善于发现贤才,我想其若是知晓自己仍能为国效力,也当是会“白发生黑丝”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无愧于独立天地之间的诗圣之称。

  读完《杜甫传》,深深地感动,在因雨而显得略微清冷的天气里,心依旧有一股暖流涌动……

读《杜甫传》有感7

  看完冯志先生写的《杜甫传》后,我才渐渐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杜甫一个有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灵魂的的真正的杜甫或许,杜甫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也打着自己的算盘,想着自己的利益,长安十年里,尽管他真真切切地羡慕李白的潇洒生活,但是杜甫依旧不肯放弃谋取一官半职的想法;尽管杜甫明白官场的黑暗,甚至亲身经历过中书令李林甫的阴谋,但在所进之赋中仍旧无比夸赞那些势利的权贵们。对于汝阳王李琎和驸马郑潜,杜甫一方面在赠给他们的诗中说他们对待自己“招要恩屡至,崇重力难难”,私下里却说自己“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看到这,我不禁觉得“虚伪”、“趋炎附势”这些词用在此时的杜甫身上也毫不为过,杜甫似乎与小人也差不了多少了。

  但是,杜甫终究是杜甫。《杜甫传》向我们刻画了这样一个后来的杜甫,接近晚年的他在孤苦伶仃,穷困潦倒,甚至自己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仍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仍为“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而哀叹“天地终无情”,仍为“积木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塌然摧肺肝”。一个自身难保、未老先衰的人却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着想,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担忧。这时杜甫已完全融入百姓之中,他已将自己的生命与百姓紧紧相连,这一刻的杜甫,绝不再是虚伪的渴望谋求一官半职的杜甫,也不再是盲目侍奉皇帝、安于享乐的杜甫,这一刻的杜甫,才是我们一直敬仰的伟大的诗圣杜甫!

  从平凡甚至庸俗的`普通诗人到伟大的圣人,杜甫完成了一次巨大的转变,而在这转变之后,究竟是什么导致的呢?

  或许有人会毫不犹豫回答说是经历,是杜甫一生遭遇的无数的坎坷和磨难。对,这个回答自然是正确的。十年长安的仕途之路让杜甫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官场黑暗,四处流浪的痛苦经历让杜甫深深体会到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仅仅靠此就能造就我们的一代诗圣?试问,难道像杜甫这样仕途不顺的人很少?难道像杜甫这样被迫流亡的人很少?难道像杜甫这样目睹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中的人很少?但是,诗圣又有几个?不也仅仅只有杜甫一个。经历固然会对杜甫的转变起一定作用,但是我想,最关键的因素并不是他的经历,而是他自身,而是一颗他一直深深埋在自己内心的种子,一颗叫做“同情百姓”的种子!

  假如杜甫没有在内心埋下这颗“关心百姓”的种子,那么无论他经历多么多的人生坎坷,目睹多么多的百姓不幸,也只会变得更加麻木,对自己的人生更加麻木,对百姓的遭遇更加麻木。但是从刚来到长安开始,杜甫除了与别人一样惊叹长安耀眼的事物外,还比别人多一样东西,那便是对百姓痛苦的同情,也就是那颗种子。以后的日子里,无论是当官,或是流浪、逃命,杜甫始终带着这颗同情百姓的种子,尽管有时虚伪,尽管有时趋炎附势,尽管有时自身难保,但那颗种子却一直在他的心中,并悄悄地生根、发芽、生长。而杜甫的自身经历,无论是因被统治者搁置而壮志难酬,还是因四处流亡而目睹百姓的种种痛苦,全都成为那颗种子的养料。最终,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让那颗种子变成了参天大树,而杜甫,也成为了为百姓的灾难而忧,为百姓的疾苦而吟的诗圣!

  从平凡甚至虚伪的人到最后让人敬仰的圣,看似天大的转变,或许,从杜甫在心中埋下“同情百姓”的那颗种子起,便已成为一个必然!

读《杜甫传》有感8

  阅读完《杜甫传》,读者戏称其又名《杜甫身心游历记》。因为依读者拙见,《杜甫传》是杜甫心灵由稚嫩到成熟,品性由高傲到沉稳的一本传记。

  幼年的杜甫可谓是衣食无忧,出身于官宦世家的杜甫由于深受洛阳文化的熏陶,在上树折取梨枣的年龄已经由于他的诗文在洛阳显头露角了。洛阳名士如崔尚、魏启心等见了杜甫的作品,都为之惊赏,说他的出现无异于班固、扬雄的再生。

  杜甫在他从二十岁到二十九岁的十年内做过两次长期的漫游,漫游的区域是吴越和齐赵。这两次漫游对于杜甫而言固然是重要的,两次漫游的经历为其后成为诗作大家埋下幼芽。

  在唐代的诗文小说里我们常常读到,一个读书人在他青年时往往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漫游时期。他们离开狭窄的家乡,看见异乡的山水与新奇的事物,遇到些幸福的或不幸的遭逢,自己也会感到一种解放:他们开扩了眼界,增长了经验,丰富了生活。如果是诗人,也会因此写出视界较为广远的诗歌。杜甫在漫游时写过不少的诗,可惜没有流传下来,我们能够读到的只有两三首。这两三首诗比起他后来爱国家、爱人民的长篇巨制,不过是小小的萌芽,里边包含的东西还很单纯,但它已经能以预示从这萌芽里会发展成一棵坚强的、健壮的树木了。

  在作者看来幼年直到青年甚至壮年杜甫是无忧的,是狂妄的,也是看不清现实的一名游子。书中这样写道“青年杜甫所处的社会环境能够使他有裘有马,允许他用放荡与清狂来鄙视人世的.庸俗,可是却没有能够使他放开眼睛直视现实的生活——只有由于现实生活的认识与体验才能在一个诗人心里燃烧起对于人民和国家的热爱,这对于杜甫还要有所等待,等待到他丧失了裘马,同时也放弃了放荡与清狂的时候。”

  待到杜甫真正开始正视现实之时已是年值二十又九。在作者看来,《望岳》是杜甫值得一提的佳作,“大约在他二十八、二十九岁时,他写出来他的诗集里最早的诗:《登兖州城楼》和《望岳》。前者是一首普通的律诗;后者却像我们在前边所说的,是一个宝贵的萌芽,预示着将来伟大的发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则将杜甫心中的抱负与期望表露无遗。

  满怀抱负的杜甫在这时接触到了一位不得不提起的诗人——李白。李白生于七〇一年,比杜甫大十一岁,他们在洛阳相遇,杜甫三十三岁,李白已经四十四了。这时杜甫的诗刚刚建立起自己的风格,而李白已经完成了不少的名篇。这两个唐代最伟大的诗人的会合与此后结成的友情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

  当时由于贵族的豪奢与商贾阶层的形成,游侠的风气盛行一时,长安、洛阳以及许多通都大邑,都是侠客们驰骋的场所。游侠生活就成为诗歌里的一个新的主题。

  于是杜甫与李白开始他们的游侠之路,一同走访仙人道士以后,后来成为文学史大家的二人就永久分手了。那海阔天空的李白在他的旅程中又遇见许多新的朋友,杜甫的名字再也不在他的诗里出现;可是一往情深的杜甫,后来无论是在长安的书斋,或在秦州的客舍,或是在成都和夔州,都有思念李白的诗写出来,而且思念的情绪一次比一次迫切,对于李白的诗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在长安时说“白也诗无敌”,在秦州时说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在成都时说他“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再也不说他的诗只像阴铿了。

  杜甫在他三十五岁时也到了长安,但他的眼光并没有局限在这些耀人眼目的事物上;他一年年地住下去,在这些事物以外,还看到统治集团的腐化和人民的痛苦。不料在长安一住十年,他得到的并不是显要的官职,而是对于现实的认识,由此他给唐代的诗歌开辟了一片新的国土。命运总是如此不可预测又令人惋惜。在狂妄的杜甫开始追求理想与抱负之时。盛唐开始由盛转衰……

  这时的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的征象。李隆基作了三十多年的皇帝,眼看着海内升平,社会富庶,觉得国内再也没有什么事值得忧虑,太平思想麻痹了他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奸臣当道,开元时代遗留下来的一些比较正直的、耿介的、有才能的、或是荒诞的、狷洁的人士,几乎没有一个人不遭受他的暗算与陷害。

  屋漏偏逢连夜雨。奸臣阴谋下的考试,无人能够及第。偏在这时,杜甫的父亲可能在奉天县令的任上不久便死去了;他在长安一带流浪,一天比一天穷困,为了维持生活,他不能不低声下气,充作几个贵族府邸中的“宾客”。他四十岁后,不但穷,身体也渐渐衰弱了。杜甫并不如苏东坡般乐观,穷困潦倒之下所作的诗词无一例外透露着悲凉。

  使唐朝真正滑向低谷的安史之乱在这时发生了。安史之乱整整延续了七年零三个月。这变乱发生在唐中叶,给唐代划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由于连年的战乱,生产力大大降低,而政府对于人民的剥削反倒有加无已,致使社会的贫困一天比一天加深。这一切都反映在杜甫的诗中,杜甫也在这些诗里发扬了他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此后唐代的诗歌便脱去了彩色斑斓的浪漫的衣裳,有一部分走上现实主义的朴质的道路。

  国家的沦陷致使杜甫暂时忘却自己的潦倒,同时也激发出杜甫的爱国之情随后在杜甫的诗作中,爱国激昂悲愤的基调随处可见。后来唐军在香积寺北澧水的东岸打败胡人,收复了长安,不久洛阳也跟着克复。肃宗在十月里还京,杜甫也和他的家属一起回到长安。

  在读者看来,杜甫固然是伟大的,在胡人的迫害下,在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时,他不再创作满是怨意的诗作,而是充满爱国情怀地与敌人斗争。然而同样生活的穷困潦倒,他却格外令人感到心酸,许是他缺了点乐观罢!

读《杜甫传》有感9

  羡慕和向往李白的谪仙风度、洒脱赤诚,但更敬佩杜甫的忧国忧民、大气博爱。

  杜甫的一生是一个悲剧,既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我曾想过,倘若杜甫不是出生于一个官僚家族,倘若他没有熟读诗书,而是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市井之家,那么凭着双手辛勤劳动,或许杜甫一生还能多吃上几顿饱饭,晚年也或许不至于那么凄凉吧。可我又想,在那样一个乱世,像杜甫这样的官僚世家子弟,可以免除赋税、徭役,他又是一个有名气的诗人,尚且落魄至此,若是做个普通老百姓,恐怕多半也就是他笔下“三吏三别”中人物的下场,甚至更凄惨吧。

  历史就是历史,谁也无法改变;杜甫就是杜甫,家世、才华和当时的社会共同造就了一个诗圣,一个独一无二的杜子美。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读杜甫的晚年,耳畔仿佛响起了这熟悉的歌词,歌声凄婉,闻之动容。

  流亡天涯,衣食无着,举目无亲,故交不断丧亡。天下之大,竟找不到自己的亲友故交;放眼望去,身在他乡,尽是陌路,我不识你,你不知我。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啊!

  人生在世,无论多么艰难的日子,也会因为有亲人和朋友的存在而变得容易坚持一些。相反,即使富可敌国,却举目无亲,没有一个知心朋友,那再富足,又有何意义呢?当岁月流逝,年华老去,最害怕听到的消息恐怕就是亲朋故旧的'死讯了吧。

  56岁的杜甫,一身是病。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不断地缠绕着他,牙齿落了一半,耳朵也聋了,眼也花了,花白的头发也快掉光了,几乎成了一个残废的老人。

  57岁的杜甫,耳聋了。客人和他谈话时需要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右臂偏枯了,写信需儿子代书。丑陋而衰老的容颜受尽幕府中官僚的冷淡。他有时去拜访他们,扶杖步行,传达不肯通报,想乘轿子,又没钱去雇。

  他人生最后一年半的岁月大部分是在一只小船上度过的,因为陆地上再没有了他的安身之所。最糟的时候,他整整五天没有吃到一点点东西。公元770年的冬天,这个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死在了湘江上的一只小舟中。他死后,家人无力安葬,把他的灵柩厝在岳州。

  读完了杜甫悲剧的一生,心情无比的沉重,眼前仿佛浮现了诗人病卧孤舟的凄凉景象。

  然而就是这个凄惨可怜的人,却留下了珍贵的史诗“三吏三别”,留下来《春望》《赴奉先县咏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名篇。就是这样一个凄惨可怜的人,临死之前仍不忘忧心百姓的疾苦,担心国家的命运。

  杜甫,始终是值得我们景仰的一个伟大的诗人!一个伟大的灵魂!

读《杜甫传》有感10

  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也曾放荡漫游,清狂潇洒,追寻着盛唐时“诗圣”的那一席白衣,跟随着“少陵野老“的足迹,我翻开《杜甫传》,回到那时的盛唐,品味杜甫的传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年幼时,就已经熟读不少杜甫的诗句,可对其印象却只停留在书本上望向天际忧国忧民的插画,亦或是“字子美,号….”的注释。只是粗浅的觉得杜甫是一个担忧国家的无力老人,却无更深的见解。

  直到前些日子,翻开《杜甫传》品读其文字,沉浸于杜甫的诗意,这是我少有读不厌,读不倦的人物传记。可以说,读杜甫的一生,不仅是读一个书生的故事,更是读一段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相比垂垂老人之态,这已令人惊讶,但思考后也恍然,就算是这忧国忧民的老人也曾是少年。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他长期沉沦于底层的生活,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他用诗歌表达其思想,更用诗歌反应社会真实“三吏”、“三别”就是其中代表。讲到杜甫,总要同时想起李白。古人云 “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欣赏青莲的飘逸豪放,亦感慨少陵的沉郁顿挫。

  杜甫其诗精辟真实,其人那颗悲天悯人的善心更是令人动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感慨的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担起所有的苦难。他这样博大的胸怀以及宁苦己身而利国利民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尊重,值得我们学习!

  杜甫身处唐朝由盛转衰之时,大半生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但这朝不保夕的惨淡生活,却没有销毁其身负的使命感与诗歌创作力,反而使他更真切地认识到现实的黑暗和民生的疾苦。在这样的战乱中,又有多少人能像杜甫一样,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时仍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以庇护天下?又有谁能有杜甫这般会当凌绝顶的远大志向与抱负?

  如今,正处新时代的浪潮,我们更应该品味历史,感受历史,而杜甫作为那滚滚历史长河间的那一股清流,那伟大又独特的“诗圣”,更应被铭记。卓绝的才华,悲天悯人的情怀,我既倾佩年少时那位远游山水的潇洒子美,也尊崇身处战乱仍不忘忧国的圣人少陵,哪怕是在病榻上,在破旧的茅屋里

  他仍以手中的笔,刻画着那艰难的世道,抒发着他宏伟的抱负,远大的心胸!

  称之为诗圣,实至名归。

  合上这《杜甫传》,我在古人的风韵中回味历史,也感受那一份份爱国的情怀……

读《杜甫传》有感11

  近日,拜读了冯至教授的代表作《杜甫传》,一个被后世誉为“诗圣”的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我眼前逐渐立体丰满起来。我感受到了他的浪漫质朴,沉郁悲哀,忧国忧民。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流传至今仍璀璨夺目。

  杜甫出身于官僚家庭,衣食无忧的童年与少年时期,接受了完整的儒家传统教育,他的聪慧和好学让他在小小年纪就崭露头角,“读万卷书”为他积累了更多的学识与底蕴。出入上流社会一些社交场合,有机会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对以后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见识不同的艺术形式也开阔了他的眼界。

  青年时期的杜甫,曾用十年在吴越与齐赵间长期漫游,通过“行万里路”饱览了大好河山的壮丽美景。丰富了生活,增长了阅历,用身体力行感受这个时代背景下,人民的生活与社会的变迁,裘马在身的他是浪漫而轻狂的(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也正是这些真实的生活经历让他对这个国家和人民充满了热爱,也为他今后的伟大奠定了萌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健壮雄浑的诗句便是以此为发端,不断出现在他的笔下。

  结束漫游回归科举的杜甫考试落榜后,为求取一官半职周旋于达官贵人之间,得不到赏识且处处受到排挤与压迫,随着父亲的去世,生活愈发窘迫,这个时期,国家正处于乱世之初,奸臣弄权,穷兵黩武,人民的生活也困苦不堪。杜甫遏制不住内心的痛苦,写出了第一首替人民说话的诗——《兵车行》。自此,一系列质疑战争,讽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反映民间疾苦的诗作屡现笔端。《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杜甫划时代的杰作,反映出安史之乱前社会的实况,也反映出杜甫内心的矛盾与他伟大的'人格,这是他对自己在长安辗转九年求官生活的总结,使他在思想的进步上和艺术的造诣上都更进一步。

  安史之乱,长安沦陷,杜甫开始了流亡,颠沛流离,亲友相隔。他长期置身于下层,有一颗悲天悯人的爱民之心,有着包容乾坤的博大胸怀,也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切身感受到了安史之乱的民不聊生、官吏的残暴以及至亲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了诗中,描述民间疾苦的“三吏”、“三别”,正是这一时期的真实写照,有着他对百姓穷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兴亡的深深思虑。在此期间,他曾担任过不同地方的长官。那次,他担任一个管理军械的小官,处理完公务回到家,却发现最疼爱小儿子已经饿死了。丧子之痛不禁让他发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感慨。吃饱穿暖,有个固定的居所,这些在我们眼中看来不过是些轻而易举的小事,可在当时却是难上加难,身处茅屋却忧国忧民的杜甫发出了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正是当时的社会造就了他淳朴厚重的诗风;正是他个人的遭遇使他不由得生发了“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虽破受冻死亦足!”的仰天长叹;正是从他的诗中,我们明白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明白了处于幸福之中的我们更应加倍珍惜。

  读完《杜甫传》,我被深深地感动着。杜甫忧国忧民,欲报效国家而得不到赏识与重用,替黎民百姓呼号却无力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晚年生活困窘,颠沛流离,但他的作品却能使读者精神焕发,意气高昂。这是因为杜甫的诗作充满了乐观的精神,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在字里行间感染着我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是读书人的理想。杜甫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他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为我们记录了一个蘸满血泪的时代。杜甫是不幸的,所处的时代让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社会的动乱让他流离失所,漂泊无依。而我们是幸运的,大唐少了一个平庸的官员,造就出一个伟大的诗人,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艺术瑰宝。

  在新时代的我们亦应如杜甫一般胸怀天下,以复兴为己责,以强国为己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何为“心系苍生,兼济天下。”现在的我需要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合上书,默默吟诵着杜甫名篇佳作,这时的我仿佛穿越了时空,杜甫的一吟一诵,一笑一叹,生动浮现在我的眼前,我们此刻心灵相通,我告诉他,现在您的愿望早已实现,人民生活安定富足,国家强盛。此时,杜甫点着头,一手捻着胡须微笑着对我说,他看到了,在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奋斗下,一切都越来越好·······

读《杜甫传》有感12

  胡宗愈曾说:"出处去就,动息劳佚,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读完《杜甫传》,眼前浮现的正是杜甫的跌荡人生和杜甫,或许在那个时代,杜甫的情更是情到最深处啊!

  《杜甫传》这本书主要描述了杜甫颠沛流离的一生及杜甫诗作。在历史长河中,杜甫诗中反映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的事迹和人民的生活,包含诗人的性情,借此很好地表达了他忧国忧民、大无畏的爱国之情。

  在现代,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平台向人们弘扬诗歌。在《经典咏流传》中撒贝宁曾说:“不因一叶障目,而不识神秀岱宗;不为一朝风月而不解万古长空。”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更不能摒弃诗歌,而应欣赏诗歌,借此陶冶情操。人生如一场修行,得意时一日看尽长安花,艰难时潦倒新停浊酒杯。不妨,走进诗歌的天地,用一颗炽热的心体会人情世故和天地万物。

  在我看来,杜甫更是一个真挚的朋友。在杜甫年轻气盛之时,他便遇到了那"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李白。他欣赏李白的洒脱,豪迈,阔气,直至后来李白踪迹未定,他为此担忧了许久,"魂来机林青,魂追关塞黑。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更是看出了杜甫的重情重义,甘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形象。回到现代,你敢保证你身边的都是你的真朋友吗?钟子期和伯牙的友谊又有几段?正如老一辈人所说:"患难见真情”,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对朋友的定义或许就是——他是我微信列表里的一个人。你或许觉得这是荒唐之言,难道又能够说你微信列表的人是陌生人吗?思想的进化,时代的定义,冲淡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只愿世人在了解杜甫之后,也能感受到杜对李白那份真挚的情。

  要说这本书哪里最打动我,那莫不过是《成都草堂》了。在我看来,杜甫在草堂里度过了他一生最幸福快乐的日子——田园生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诗人的快意在诗句中跳跃。离开了兵戈扰攘、动荡不安的世界,眼前只看到蜻蜓上下,鱼儿沉浮,水上有圆荷小叶,团间是细麦轻花,如此惬意之景,谁又能不动情呢?

  你,从页页诗篇走来,看尽世间,写尽情怀;你,向历史深处走去,描绘诗史,情至深处。忧愁豪迈,风情万种,傲岸不屈,仗笔独行。你轻舟一解,整条长江便诗意奔腾;你亮丽的文字,刺向了历史的深渊。这便是我眼中的杜甫。

读《杜甫传》有感13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巅峰。这些伟大的作品背后,是一颗伟大的心灵,一种博大的情怀。

  忧国忧民是杜甫诗作的一大特征。这种风格不仅是乱世的产物,更是诗人伟大人格的表达——自觉不自觉地站在国家与人民的立场,心忧国家,心系民众,同情百姓的苦难遭遇,一颗挽救社会的心在剧烈跳动,一种帮助人民摆脱沉重枷锁的激情在涌动。长安十年,历尽坎坷,杜甫仍旧不愿彻底放下自己的雄心,那颗渴望救黎民于水火的诚心。这些因忧国忧民而兴起的满腔热忱,形成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力量源泉,这种从政的热情,在屡遭冰霜之后,代作“诗史”创作的雏形。

  把诗人从政的愿望转化为批判揭露黑暗现实正是当时的腐朽社会。这种沉闷的黑暗,催生了一位政客从政救国救民的理想,但同时,它一次又一次戏弄着一位诗人。如果腐朽的力量只是作用于黎民,那它将催生一代救世名臣,可悲的是它竟摧毁了一位救世之臣,那么,它将催生了它所摧毁不了的一代诗人。长安十年,个人的凄凉际遇,与黎民的苦难交际交融,孕育出了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这份情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创作的灵感源泉。

  闲坐岩石,穿倚翠竹,仰望晴空,身绕清风,一个逍遥的诗人。观杜甫。 叹抉择。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得一个官职,他思念李白,羡慕李白还继续着那种豪放的生活,而他自己却不得不跟这种生活辞别。人的一生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一颗心,两个方向,双方的拉扯令自己痛苦,然而自己无奈。转看自身,心中那份藏匿许久的童稚想有一片游玩的天地,然而“前程”二字却牵着握笔的双手遨游在书海,无奈,惟独在桌角深刻“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叹仕途。上帝以胃口为诱饵将一颗颗飘荡的心领入曲折坎坷的生活路。在矛盾中杜甫踏上仕途,跌跌荡荡,起起浮浮,忠的呈现似乎注定要以奸来陪衬,阴谋笼罩的朝廷怎容得下杜甫这种的儒生,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击,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愤!愤奸臣,这不是一个人人格上的悲哀,而是当时社会的悲哀,甚至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叹诗才。“诗圣”杜甫用其一生造就“诗史”,他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当杜甫二字成为教科书上的常客,当稚嫩的童音将杜甫的诗读入空际,心中的那份赞叹无法压抑。

  叹人格。一首首坚硬的诗源于一个伟大的人格,一双脚触摸这片曾经流血的土地,一双眼看尽战乱的残酷,人生的悲凉,一对耳听尽人间的哀哭,这一切筑成的是杜甫的人格,他将这份内心的震撼扬于诗中,摇动了封建这座堡垒,将民愤、民怨、民饥、民寒诉说。

  独坐孤石,心立坚竹,俯瞰尘世,写尽悲苦,满心愁绪的诗人。

读《杜甫传》有感14

  “所有流浪,皆是归程。”这本《杜甫传》作者是随园散人。整体来说这本书写的很美,妙语连珠。

  以前以为自己读过很多首杜甫的诗,读了这本书才发现我读的杜甫的诗非常少。书里有很多诗我都没听说过。

  读这本书顺便了解了一些唐朝的历史,读到了开元盛世,读到了杜甫年轻时的意气风发。

  也读到了开元盛世后大部分时间内的兵荒马乱,岁月如冰的生活,读到了杜甫的`忧国忧民的伤感。

  杜甫一直有辅佐君王,匡扶社稷的理想,现实却是他一直漂泊流浪,偶尔做个芝麻小官,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背杜甫的《石壕吏》,能够真切体会到民不聊生的生活景况。那么长时期的兵荒马乱以牺牲底层百姓的性命和生活为代价的。而这只是为了满足某个人的权利欲。

  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能够看到杜甫自己的贫穷生活状态。也佩服杜甫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胸襟。

  背白居易的《长恨歌》,理解了一些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

  杜甫和他妻子的爱情是这样的。杜甫的诗中多次提到了妻子,红尘辗转,历尽风雨,妻子一直在他的身边。她是他的妻子,更是他的知己。

  爱情的美丽,不是缠绵悱恻,不是惊天动地。而是,相濡以沫的温情,高山流水的默契。是悲喜交错的日子里,始终有你。

  杜甫写了很多诗,才有机会被人尊称为“诗圣。”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多留下一些文字的记录,对这个世界说:这个世界我来过!

  杜甫大部分时间都很穷,很多时候是靠朋友接济度日,去过很多地方。只有在夔城时候日子过的比较富裕,柏茂琳对他的照顾接济,还赠他四十亩柑林。当时的杜甫有房有院子,还有一些仆人,是杜甫少有的富裕时刻。

  如果杜甫善于理财,好好经营家业,也许老年不至于那么落魄。他老年时想回故乡,终究因为资费不足和老来多病,在岳州萧索离世,这年杜甫五十九岁。

  杜甫去世后家人无力将他的灵柩送回故里,只好安放在岳州。四十三年后他的孙子,才将他的遗骨迁回家乡。

  这本书挺好的,推荐给大家。

读《杜甫传》有感15

  读完《杜甫传》,百感交集。备受后世推崇、我们尊称为“诗圣”的大诗人,晚景如此凄凉。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他孤独地死在湘江上的一个舟中,享年五十九岁。

  更令人痛心的是,杜甫死后,家人无力安葬,只能把他的灵柩厝在岳州。直到四十三年后,他的孙子杜嗣业经过很大努力才从岳州把杜甫的遗体搬运到偃师,移葬在首阳山下,在杜预墓的附近,杜审言墓的旁边。

  《杜甫传》是冯至先生融合自身的人生经验、创作体会和研究心得创作的一部人物传记,他通过“以杜解杜”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杜甫颠沛流离、忧国忧民的一生。

  杜甫出身于一个有悠久传统的官僚家庭,他是晋代名将杜预的第十三代孙。杜预多才善战,被人称作“杜武库”。他也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位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之人。

  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少有才华。年轻时即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为“文章四友”,世人称为:“崔、李、苏、杜。”晚年,杜审言与宋之问、沈佺期齐名,他们是五言律诗形式的奠定者。

  杜甫在他的诗里常常推崇杜预和杜审言,前者由于他的事业,后者由于他的诗。杜甫一生热衷仕进,即使身处低谷,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拥有百折不回的乐观精神,大概是受杜预影响。杜甫一生锻炼诗篇,他声称“诗是吾家事”,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应该是传承杜审言的精神。

  从早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到晚年“欲倾东海洗乾坤”的`理想;从“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热忱,到逝世前一年“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的雄心,尽管是心情起伏,变化多端,但杜甫忧国忧民的政治热情是始终不渝的。

  杜甫很早就把自己比作葵藿,他说“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这俨然是一句终身的誓词,他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处境,都没有改变这个关心朝政的倾太阳的物性,他的心始终眷恋朝廷、牵挂百姓。

  在成都,他住草堂,勉强度日。某天,秋风怒号,把草堂顶上三重的茅草都给卷走,茅草有的挂在林梢,有的沉入塘坳;黄昏时,风定了,墨云又聚集起来,雨不住地下了一夜,“床头屋漏无干处”。他长夜无眠,处境艰难,但仍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他宁愿牺牲自己,为了天下的寒士免于饥寒。

  在夔州,生活短暂获得安定。家里有一棵枣树,任凭西邻一个无食无儿的妇人过来打枣儿吃,不加防止。后来,草屋让给外地来的朋友住,新主人要插篱防盗,杜甫还特意写诗劝阻,“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晚年在湖南,他“右臂偏枯半耳聋”,感到“年年非故物,处处是穷途”,但他仍然是痛苦越深,毅力越强,“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青少年时,杜甫也曾有过英雄主义的风采,也曾充满浪漫奔放的气质。他漫游吴越,“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潇洒不羁。他满怀豪情地呐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颇有“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狂傲自信。

  奈何,杜甫的时代是唐代封建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代,杜甫的个人生活也同样发生显著的变化,他从一个官僚家庭的子弟转变为一个常常衣食无着、贪病交迫的“众人”。由于个人的贫困,他逐渐接近贫困的人民,深切地体会到人民的哀乐和愿望,同时他念念不忘国家的危机和民族的命运,因此他写的诗便成为这个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时代的一面镜子。

  杜甫一生关怀国运,虽然自己贫病交加、颠沛流离,但“穷年忧黎元”的热忱丝毫没有退减过。即使身处低谷,他仍心怀希望,那种百折不回的乐观精神始终感染着后世读者。

【读《杜甫传》有感】相关文章:

读《名人传:贝多芬传》有感12-25

读《李清照词传》有感12-25

读水浒传有感12-29

读《呼兰河传》有感09-21

读呼兰河传有感09-22

读《苏东坡传》有感03-25

经典杜甫名言11-09

经典杜甫语录11-23

杜甫的名言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