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师教育心得

时间:2024-04-19 07:03:18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做教师教育心得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做教师教育心得 ,欢迎阅读与收藏。

做教师教育心得

做教师教育心得 1

  学过“三有”教育理论后,我觉得作为教师,一定要有教育信仰。

  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它也需要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才能从他所从事的职业中体验到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到人生最大的幸福。信仰教育并选择教育而且把它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将使人在这一追求的过程中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陶行知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教师是要教人成人。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教人成人他必须自我成人,进而才能引导学生成人,而教人成人不能没有教育信仰。因为“信仰是知识和实践行为之间的一定的中间环节,它不单纯是知识,充满人的意志、感情和愿望”,信仰“是一个人的基本态度,是渗透在他全部体验中的性格特征,信仰能使人毫无幻想地面对现实,并依靠信仰而生活”。

  教育信仰作为一种内在精神然引导我们去追求人生幸福。对职业信仰才有职业的乐趣,对人生信仰才有人生的'幸福。正是有着对教育的信仰,特级教师霍懋征才会以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身份在小学教师的岗位上一干就是60年,而她一生从教的体会就是那六个字“光荣,艰巨,幸福”;正是有着对教育的信仰,邹有云、盘振玉这样的教师才会在偏僻的教学点、在大瑶山使自己与教书育人融为一体,使自己与学生的成长融为一体。之所以有这样的教育信仰是因为“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我们深信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所以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才是我们真正学习的榜样,我们也才能从他们身上汲取到精神的营养。

  如何做到有教育信仰呢?

  教师的教育信仰首先是对人自身的信仰。我们倡导“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出发,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要以学生为本,教师是“人师”而非“经师”。教育就是要使人成为人,使人的自由本性得以充分实现,使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协调、全面发展,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使人成为自由之人。这是一种“完美的人”,也是永远无法完成的人。正因为无法完成,我们才会不断追求使其完善,而这才是教育所信仰的人。信仰这样的人就意味着如教育家蔡元培说的那样: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就意味着教育不是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而是与人一样不断成长的过程,从而使教育由“阶段性教育”走向“终身教育”,成为终生解放人自由本性的教育。

  教师信仰人自身,一切从人出发。那么怎样使人成为人?我们相信教育的过程就是爱的过程,真正有效的教育只能是爱的教育。凡是从教者只有具有无私的爱才能为教育殚精竭虑,为学生呕心沥血。因为爱包含了给予、责任、关心、尊敬、了解等积极的人性因素;爱引导“我”进入存在的深处并形成个体人格;爱建构我和他人与自然的人性化联系。“深刻的爱存在于从‘生存’到‘生存’的关系中,对于爱者来说,一切‘实存’都变得人化了。

  故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精神空虚、思想枯竭、志趣低下、愚昧无知等绝不会焕发和孕育出真正的爱”。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信仰爱就是信仰生命本身,相信每个生命的希望和珍贵,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聪明的火花,都是可造之材,都值得自己花费心血去培养。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有教育信仰的教师他成为爱别人孩子的神。他全身心地爱学生、给予学生,这种富于热情和智慧的给予使他从学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以及直接来自学生的积极反馈,从而体会到付出和给予的幸福。霍懋征老师从教60年,从没有对学生发过一次火,从没有惩罚过一个学生,从没有向一个学生家长告过状,从没有让一个学生掉队。这就是对爱的信仰!有爱的信仰才能始终平等面对每个学生,并热情地关注他们的成长。信仰爱就是无私地、孜孜不倦地为学生创造和给予,使自我与学生成长为一个“人”。或许我们缺少的就是霍老师身上的这种爱的精髓。

  教育是灵魂的教育,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霍懋征老师的学生说:霍老师教我们做人,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有教育信仰的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形成学生的人格,他用爱使学生形成爱,他使自己与学生一起成长。我们作为教师,要像霍懋征、邹有云、盘振玉、黄静华老师那样,像林崇德教授那样,有教育信仰,如此才能使我们人生的意义得以体现,才能使我们的人生得以升华,也才能使我们作为教师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

  我们在做有信仰的教师的同时才会体会到职业的幸福,人生的意义。

做教师教育心得 2

  “师者,人之模范也。”汉代学者扬雄的这句话,说明了为人师者的模范带头作用。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在人生的路途上,教师是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丰沛其心灵,开发其智力,点燃其思想的火花。学生眼中的老师“吐辞为经,举足为法”,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为学生带来极为深远影响。要成为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争做“大先生”。要做新时代的“大先生”,不仅要在学识、能力方面敢为人先,为学生指点迷津、授业解惑,更要在人品、思维等方面提升自我,塑造学生的品格、品行、品味,培养更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小先生”。

  铸造师能,学高为范。打铁还需自身硬,做新时代的“大先生”,要有“格物致知,其命维新”的抱负,要成为教书育人的行家里手。教师要以“学”字为基,勤学进取、刻苦钻研,优化知识结构,补齐知识短板,练就过硬本领,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发展。在如今的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频率越来越快,教师应通过加快知识更新及实践锻炼,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上不断开拓创新,摒弃经验主义,惯性思维,勇于“向前看”“多角度看”,以新视角观察并解决问题。更应将自己所学所感融会贯通,渗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带动学生一起刻苦钻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的能力。

  砥砺匠心,教学相长。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作为新时代的“大先生”,应树立坚定的信念,将教育事业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为师者,惟匠心以致远,当臻于至善。”匠人精神,把锤炼自己的手艺当作一种信念,用自己毕生心血完成每一件器物。教师也应该具有一颗“匠心”,将以德树人,教学相长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终极目标,“宝剑锋从磨砺出”,只有对教学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打磨自己的能力,坚定自己的信念,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才能推动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学相长,以身作则,以自身的信念感染学生,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人师的带头作用。

  锤炼品行,引导品性。孔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教师职业的真谛。对普通一线教师而言,要想向“大先生”的目标靠近,需要一个修炼的过程。教师先要“立己”,要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德,把正确的道德观传递给学生。威·亚历山大说:“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需做到“言传身教”,希望学生成为怎样的人,就应该先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一个良好的榜样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教师要正师道、行正道、修师德、铸师魂,不断发展自身的优秀品质,用人品、行动、精神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滋养学生的灵魂,爱中有严,严慈并济,心中存有对国家之爱,对教学之爱,对学生之爱,显师者风范。

  锻造思维,启迪智慧。“教学有方,教无定方”,也唯有“大先生”,才能真正具备这种智慧的品质和智者的形象。师者要有敏锐的洞察、深邃的思考,用慧眼去观察、发现和认识每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同时,要善于把精妙的理论变成浅显易懂的道理,达到品悟浑然的境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兴趣,以趣启理、趣理结合,挖掘学生潜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唤醒他们的“创造潜能”,让学习发生在“智慧深处”。

  循循善诱,尽施关爱。黄沙如海,找不到相同的两颗沙子;绿叶如云,寻不见一样的两片树叶。教师应对学生给予关爱,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并发挥特长。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时期,具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特点,具有很大的潜能。教师应以宽阔的胸怀,接纳学生的`不足,体谅学生的局限,全面地理解并爱护每一位学生。对待学生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讲明道理,指出危害,启发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引导他们自我修正。通过帮助学生、信任学生、发动学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协同学习、深度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通过加强日常交流、谈心的方式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增进和学生的感情,成为他们生活和学习中的引路人。

  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传授的知识,经过多年时间的洗礼,可能会过时,会被遗忘。但传授给学生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则会无形中深刻在学生的心上,成为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使得他们一生受益无穷。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高尚的品德赢得学生的尊重,用精湛的技艺获得学生的敬仰,用无私的爱心取得学生的拥护,真正做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

  “大先生”要有大德、大爱、大情怀,要有超出或高于一般人的品质和智慧。用坚定的信仰引导人、高尚的人格塑造人、宽广的胸襟包容人、博大的情怀影响人、渊博的学识教育人,践行教育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做教师教育心得 3

  沈心燕教授的讲座,让我感慨良久,这堂课对我来说,是这次培训目前为止最深奥的一堂课,开始一看这题目――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做有思想的教师。前半句好懂,落实《纲要》,是作为教师的职责所在,可做有思想的教师,这话都不怎么明白,要做到感觉好像很难,我反复地把这堂讲座听了四次,不敢漏听一字半句,终于听懂了基本内容,并有所感悟: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学习,勤反思,争做幼儿教师队伍中的“思想者”!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教育其实也是一门关于思想的学问,要教好学生,教师首先要学会思想,然后才能教育孩子也学会思想,并很好地传承思想。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要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离不开教育教学思想。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要做到多学习,让学习成为自己的终身习惯,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可以多看一些关于教育教学设计方面的书籍,把它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展开一系列地研究,从各方面,重点是对自己的教学不断地总结、反思,然后做到有所改进,有所提高。

  有思想的教师必须要有正确的“人本观”。任何学生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强调通过意识体验达到自我肯定。所以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每一个孩子,理解孩子的个体差异,清楚每个孩子的优势领域,不能只顾自己的`教学,更要明白孩子的知识需求,让有效地教学为孩子的主动学习服务。“教不等于学”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孩子越小,我们越要把教育变得适合孩子,而不能让我们的教学去改变有自主选择能力的孩子。

  刚参加工作时,我只知道照搬教材,把教材放在第一位,根本不去考虑孩子们的知识需求和接受能力,一节课下来,我辛辛苦苦地教学,却不知道孩子们到底学到了多少,也不知道他们学习是否快乐,也不知道怎样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更谈不上从事研究,现在想想当时真的好无知,听了讲座以后,才发现其实反思,研究也并不难,要从小事,从细节去思考,慢慢地悟出大道理。

  说得容易做好难,就让我们共同勉励,一起踏上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思想之路,去争做幼儿教师队伍中的“思想者”吧!

做教师教育心得 4

  xx年踏入教师这个岗位以来,从一开始的期待、迷惘,逐渐变成习惯、熟练,工作内容觉得越来越简单,但也感到愈发疲惫,工作中的期待、幸福感却是越来越少了。

  趁着暑假这个机会,来寻找一下身为教师的幸福感吧,从看一本好书找起。陈震老师的《做温暖的教育者》这本书很久以前就知道了,首先最吸引我的就是他的标题,看着心里就暖洋洋的,简短温馨的用语,让人感觉充满希望。陈震老师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的语言功底深厚,善于准确把握身边事物,对各种话题,信手拈来,皆从教育的角度进行叙述,日积月累,坚持书写,形成了这本二十七万余字的教育类著作,书中收集了作者从教30多年对为师、做人、教育感悟的153篇教学随笔,内容丰富,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当然这本书目前还没看完,但从已看的内容中就受益匪浅。书中文章大多短小精炼,无赘言赘语,给人很强的阅读愉悦感。我是一名科学老师,大家都说我脾气好,对学生凶不起来,每每听到这句话我心里都在想,为什么非要凶学生,是不是只有严厉才能压得住学生?我经常有这样的思考。在日常教学中我依然坚持我原本的性格,很少对学生发脾气,我们班的'学生大多数也都很配合老师,看了陈震老师的书,发现很多观点不谋而合。比如书中提到:“教育教学是一项既简单又复杂的工作,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首要条件是教师应具有爱心。教育要用爱来温暖,热爱学生是师德教育的核心。”“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朋友之爱,因为朋友之爱才是平等的。”“只有在爱的氛围里,在信任和理解中,学生才能释放出所有的潜能,发展其天赋与个性,具备自主的意识与能力,从而自我教育、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全面健康地发展。”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书里说到了很多对教育过程中的建议,比如: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努力创设宽松的和谐环境,调节形成宽容的内部心境,坚持宽厚关爱的沟通心态;“小疑获小进,大疑获大进”,能够努力培养出有怀疑态度,批判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学生等等。作者还认为要追求有境界的教育,有境界的教育自成格调、有境界的教育才有生命力的,总体说来,教知识、教心态、教方法,可以形成教育的三种境界。

  在书中看到这样的观点,让我心里感触很深。第一,我们要低下身子看学生,不要认为自己比学生高明,其实我们有些时候比不了学生,我们时常犯自以为是的错误。不要要求学生十全十美,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认识世界,不能只教学生本学科的知识,不要经常严厉地批评和威吓学生,可以批评学生做错的事情,但不要责骂学生。第二,把微笑留给学生,把宽容留给自己。在学生的眼里,老师脸上的微笑是什么?老师的微笑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认同,就是接纳,就是鼓励,就是嘉许,就是赞扬。而在这之下,诞生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调皮,更是他们的自信,是他们对社会的感恩和自身胸怀的宽广。这样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但扪心自问,我们身为一线教师,做到了吗?

  从书中简短明了的话语中,我看到面对现实的琐碎与繁杂,陈震老师始终以教育者的智慧关照教育现实,展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与生活姿态。

  接下来,我希望自己能按照书上的要求,去尝试做一做。我也希望能经过书上提出的意见,能让自己变的越来越好。在教育者的工作道路上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最后送你们文中的原文:做温暖的教育者,是一种教育理想与情怀,也是新时期对教育一线的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做教师教育心得 5

  说实话,我是一个不爱看那些枯燥无味的理论书籍的人,可为了工作的需要,有时也不得不看看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因此,今年一开学我就在朋友处借来了当代教育家张思明老师所著的《用心做教育》这本书。看了这本书,我被这本书吸引了,因为它不象其它的理论书籍那么枯燥;同时我也被张思明老师的事迹深深地吸引了,因为他没有引经据典的讲大道理,有的只是娓娓道来,通过一件件身边的小事,折射出一个个深刻的哲理。

  张老师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因为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但是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从张老师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她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张老师不仅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有一颗爱心。他和学生像朋友一样相处着,从而使他获得了桃李满天下的硕果,我想作为教师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通过阅读它的教育教学的诸多方法,让我深深的感受到:

  1、作为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必须要过得去。以前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这个说法对现在和未来的教师已经不够了。“桶”里的水毕竟是“死水”,不更新,它的可用含量就会大大降低。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我们要想办法去开凿并拥有“一眼泉”。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孤立的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架子,而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找到学生的兴奋点,旁敲侧击,从点到面,提倡发散思维,提供多种解法,扩大题型量,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深入学生,听取他们的意见,那就会事半功倍。

  2、作为教师,要真正了解和关心每一位学生,做他们学习和生活的领路人。因此我们要经常与学生进行心与心情感交流,在与学生谈心时,通过观察学生的举止言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在与学生谈话时要平等对话,多点鼓励、少些责备,以便有针对性的教育他们。当学生有了进步时,应予以肯定的赞扬,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当学生犯错误时,应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和危害,帮助他们制订改正的措施;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帮助解决,从而使学生感到我们老师是可依赖的。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真诚地热爱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信任和亲近,使学生对你所传授的知识感兴趣,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的件成效的,而是一个周期性较长的工作,也许对我们教师来说,体会到的只是“备课、上课、改作业、辅导……”这样的日复一日的重复,然而,正是在这单调的重复中,换来了学生的变化:个儿长高了,年龄长大了,知识增多了,变得懂事了,有礼貌了,能与人友好相处了……我们每位教师也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过多次思想工作,顽固不化的调皮学生爱上了学习;经过耐心辅导,成绩落后的学生迎头赶上……这些都是我们长期教育的结果。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是需要爱、需要尊重与理解的过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相信我们的真诚和良苦用心会换来学生的进步的。

做教师教育心得 6

  读书之于我,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精神寄托。读汪国真的诗可以陶冶性情,读散文歌赋可以增强我的文学底蕴,读历史可以让我更加珍惜现在……这些书就像好朋友一样伴随我,又像营养品一样为我瘦肉的身躯注入营养。然而,也有一种书,它就像苦咖啡,味苦但耐人寻味,细细品尝,觉得它确实是我们工作的必需品,它浸润着我们的教育之路,提升着我们的教育理念。

  《教师怎样做教育行动研究》一书,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教师,要把课堂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阵地,探索怎样让今天的课比昨天上得好,明天比今天更好,脚踏实地地逐步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读到这里,掩卷沉思,课堂上,我曾经是多么的激情四溢,可学生却无动于衷;我曾经是多么的神采飞扬,可学生却无精打采。我常常对自己的每节课进行深入的反思,失败的课败在何处?成功的课亮点在哪里?发扬优点,改正不足。但有时自己发现了,却不能用教育理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行为。于是我只有再读这本书,力求在书中找到答案。我如饥似渴地在书里搜寻着,一句话突然跃入我的眼帘:“在网络环境中建立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使教师针对某一事件和问题,广开言路,实现集思广益的思想碰撞。”我马上到网上去找博友“教育思考园”,他空间里的《教育不是救火,而是燃烧》一文给了我很大的启迪,文章告诉我,我们应该给学生准备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孩子们学起来才有兴趣。为此,我在备课时首先想到这节课学生可能需要什么,备课时我就给他们准备什么。我试图着这样上了几节课,效果果然比以前好了许多。孩子们的热情来了,激情来了,像火一样燃烧着课堂,像春雨一样滋润着课堂,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在课堂上欢叫着。我想,如果不读书,还会有这样的课堂效果吗?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更是我课堂进步的阶梯,是我教育之路攀登的阶梯,我将沿着阶梯拾级而上,到顶峰去看最美的风景。

做教师教育心得 7

  《做新教育的行者》一书,分为七个章节,“行动指南·计划是成功的预言” “习惯养成·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好习惯”“生活改造·通过新教育走向新生活”“教师发展·坚持创造奇迹”“特色学校·行动就有收获”“对话教师·编织共同生活”“成长在线·人生成功的金钥匙”,书中,我读出一种浩瀚的激情,一种崇高的责任,一种由衷的使命!

  在这里,让我接触到了新教育的许多理念,看到了许多感动的事例。这些案例鼓励我们,只要有梦,我们一样可以追求一种完整幸福的教师生涯。与其说是许局长的一本书,不如说是许局长在传播梦想。

  新教育搭建了一个专业成长的良好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许多实验者以各自独特的心态和目标,上演着各不相同的人生剧目。我看到,在新教育的土地上,许多的老师认认真真地耕耘着自己的土地,播撒着自己的希望,收获着自己的'那份幸福。我相信岁月会给予他们丰厚的回报,相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能成功”。

  在新教育的航船上,尽管每个人手中的船票不同,但目的地只有一个——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虽然现实总充满着不如意,面对教育现实中的诸多弊端,是一味抱怨等候,还是行动起来,去擦亮星星,这是新教育用以考查每个新教育人的一道试题。当我们凭借了新教育的超前意识,在应试大背景下率先杀出了一条血路,走出了困惑迷茫之后,即使我们只是个门外汉、独行者,只要我们愿意接受新教育思想的引领,愿意用新教育的理念去工作、学习,那么,新教育自然就在我们心中。我们自然就可以用新教育的抹布,去擦亮教育天空中的星星。掸去浮尘之后,我们才会拥有真正的光明。

做教师教育心得 8

  通过师德师风的教育学习,我对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

  教育部长周济指出: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因此,针对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或突出问题,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极有必要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让我们全体教师认识到了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文件,我认为,在这次教育活动中,我们不仅要认识到活动的重要性,而且还要自觉地学习教育法规和模范个人、集体的先进事迹,明确职业道德要求。

  再者就是是对照有关政策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检查和分析自己的工作情况,找准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以模范老师为榜样,努力学习,积极工作。

  一、爱学生

  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所以教师要真正实意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只有内心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才会事事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的眼光,同时教师的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增强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教师尊重学生,爱学生,不仅意味着最终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提高教育的功效,也还意味着教师能虚心地向学生学习,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我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既统一严格要求,又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社会有用的`人才。

  记得有位教育家曾说过:爱学生是对老师最最基本的要求。老师爱学生,可以弥补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不足,使教师的影响长久地保存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还要爱学生。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我还抽时间给学生谈心、交流,和学生共同活动,缩短了师生距离。由于我爱学生,关心学生,处理问题及时,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所以,学生就信任我,喜欢我,也喜欢上我的课。热爱学生,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既统一严格要求,又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社会有用的人才。一个教师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使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使学生能健康活泼的成长,是自己最大的成功和欣慰。只有这时,才能真正体会到做一个人民教师的乐趣。

  二、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

  “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最高精神境界。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看成是教师的最高美德。干一行,爱一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圆满完成学校领导教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及时纠正,对别人的缺点,则尽量宽容。

  为人师表是师德的灵魂。除了父母,教师是学生相处时间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做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加里宁有这样一段话:"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前,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注意教师形象,在教师和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形象、和谐的氛围,才能不愧为人民教师的称号。

  三、具有广博的知识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德,指道德、品行、思想品质。作为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高深的学识和高尚的情操。我认为:做一个现代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还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做一位教师,如果仅有工作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在工作中,虚心向有老教师学习、请教,取长补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知识无止境。在我的工作中,我注意从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如:参加教研室的课改专题培训,参加学历提高,学习网络知识等。使自己能适应当今教育的发展,跟上课改的步伐。

  当前,课改的号叫已经吹响。我们只有实事求是的学习,提高,才能使教育再永葆青春的光彩。做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对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时时以育人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好自己的人格,处处为人师表。要认真钻研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关心现代信息,要打破门户之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博取众长,使自己的常识专精博览,以适应两教育的要求,为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做教师教育心得 9

  10月12日到12月28日,我在博鳌华侨中学进行了为期两个月多的教学实习。回顾这两个多月,虽然实习生活是辛苦的,但却很有意义。短短一个月的实习,这里热心的老师、热情的同学,都让我体验了许多,感受了许多,成长了许多。在指导老师和原班主任老师的帮助下,我的实习工作完成的比较好。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

  在教学方面,通过实习,我将书本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际中,发现了自己在教学工作方面的优缺点,积累了实践的经验,争取在以后的教育实践中发挥利用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我更好地胜任教师这个角色。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通过实习,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对什么是班主任工作、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实习,让我收获,让我成长,更让我明白:成为一名老师,一名合格、优秀的老师,我仍需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进步!

  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实习期间,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给了我较深的体会。

  (一)、教学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上好课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实习前也有过一些试教活动,但真正的初中教学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从学生转变为老师,这之间需要付诸很多的'努力。

  首先在第一周,我听了指导老师的课。在听课前,我认真阅读了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并且备好课,如果是习题课,我则会事先认真把题目做一遍,想一下如果是我来讲我会怎么讲。到了听课时,我会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听课的重点是注意科任老师讲解过程中与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以吸收老师的优点。同时简单记下自己的疑惑,想老师为什么会这样讲。同时,我也在老师的指导下会注意学生的表情反应,而思考以后我要以怎样的形式去上课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也就是“备学生”。在此期间还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每当上完一节课,指导老师都会告诉我,这节课的难点与重点是什么,以及应该怎样突出重点和难点,才会让学生更明白。 在教学工作方面,我得到的教训要远比我得到的收获多。无论结果是教训还是收获,都让我深刻地明白到:教学工作容不得马虎,要善于学习,要乐于学习,要认真对待!给我较深体会的是一下几点:

  1、善于学习、乐于学习

  教学是一个很个性化的过程,每个老师都有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在教学实践中善于与其他老师的交流、听其他老师的课、从其他老师的课堂中学习、虚心地向其他老师请教,这要比自己盲目地摸索要直接、更省力、更见效。

  2、吃透教材,把握好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做好备课工作

  初中教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是很多,知识点也比较细,在把握教材、掌握教学重难点方面有一定的难度。备课时,要知道这节课教学内容是什么,教学的重难点又是什么,结合教学参考书和学生的实际与练习再来备教材,挖掘教材到位,抓得准,挖得深,这样在教学时才会有清晰的思路。对于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串起来的部分可以请教一些有经验的老师。

  3、把握时间,注重互动

  初中的内容是以后很多数学的基础,所以一定要深刻理解,不能模糊带过,所以一定要有互动,一定要注重与实际结合,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和思维。

  (二)、班主任工作

  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而班主任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长。在注重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也一直在努力做好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交付了一些工作任务都按时认真的完成。在这同时,我有了一些领悟。要做好班主任一定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爱每一位学生,信任每一位学生。在一个月的实习生活中,我能叫出大部分学生的名字,并了解大部分学生的性格,特长以及优缺点。这是作为一个班主任的基本要求。爱学生就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情感,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有发挥个人的空间。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教导,做好班主任工作,当然也离不开家长的辅助。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才能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各种情况,同时也能让老师更清楚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针对学生的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

  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受益匪浅,并使我更加懂得教师这一光荣的职业对于祖国未来的重要性。实习,不仅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记忆,更是我另一段人生的起点,我相信在未来的路上我会做的很好。现在,实习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我们不能只从书本上看“教学”,而也要在实际中“教书”,面向实际。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师范生,我将会在未来的日子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时刻为成为一个好老师而努力。

  转眼间,时间老人已在我身边飘过,我已离开这所让我难舍的学校。在这一个月里,我紧张过、难过过、努力过、开心过、自信过。这些从未有过的经历让我进步了、成长了;学会了一些在学校以前从未学过知识,在此我向实习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以及学生表示深深的感谢。

  实习时间也不短,就在这段实习期间里,收获到了很多,不光是教学的技能以及对知识的把握,更重要的是那些可爱的学生们,还有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

做教师教育心得 10

  读书是人类智慧和知识的宝库,对于教师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和提升方式。暑假期间我阅读了董一菲、张肖侠编写的《跟着教育名家学做教师》一书让我受益匪浅。本书以十个章节的篇幅,将叶圣陶、陶行知、孔子、张伯苓、佐藤学、苏霍姆林斯基、杜威、怀特海、雷夫、卢梭各大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与其教育实践结合在一起,引导教师学大师,做真正的从教者。

  叶圣陶先生说:“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教会学生“做人”也是教师的首要责任。教学中注重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到的知识不仅仅存在于大脑中,要有行动的机会。在合作中培养交流沟通的能力,培养思维能力。本书中,叶老多次讲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首先,教给学生方法和能力。即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同时强调教师在“教”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让学生处于主动状态。也就是不要让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而要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在听讲的时候自觉地动脑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就有了“不教”的基础。最后,教师的作用在启发导引。教师的责任在于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向不需要“教” 过渡。教师要由“讲”变为“导”,以问题启发引导,绝不越俎代庖。

  “教是为了不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按照叶老的教学理论,知识是不能靠灌输传递的,必须由学生领悟获得,我们的教学要积极践行“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一生献身教育。他教会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陶行知先生的一个“真”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代教育最为重要、最为本质的属性。“真”比一切都重要。陶行知先生曾说:“把我们摆在儿童队伍里,成为小孩子当中的一员,我们加入到儿童队伍里去成为一员,不是敷衍的,不是假冒的,而是要真诚的,在情感方面和小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我们要钻进小孩子队伍里才能有新认识与新发现。”教师要融入学生,了解学生。要知道学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我们的教育要保护和顺应学生的学习天性,放手让学生本能而自主地学习,真诚而自由地思考。我们带给学生的不应是文化的赈济品,而应是一颗虛心,要探寻真正适合学生向前进取的教育。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思想对后人有着很深的影响。因材施教是他极为推崇的教育理念,并且他也一直身体力行,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作为一民小学教师,面对一群性格迥异的孩子们,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因材施教,是一线教师必备的能力。如何因材施教?孔子在《论语》中也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也为我指明了方向。读《论语》,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孔子的伟大,更能让我们认清自己,让我们在通仄的现实世界里保持一份理性和冷静。

  张伯苓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他自始全终保有一颗赤子之心,以“兼济天下”的责任心来办教育,以开放的文化心态改革教育,锐意进取,推陈出新,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办学模式。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说:“教育的本质就在于让人理解生活,学会生活,进而幸福生活。”我们穷极一生所追求的不就是幸福的生活吗?张伯苓先生的思想是超前的,他强调要让学生投身到社会中去,走到自然中去,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将课内与课外很好地结合起来。世界如此美好,何苦为难学生,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净化孩子心灵,让孩子的心灵化成一只鸟儿,自由的飞翔在广阔的天地之间,自由成长。

  佐藤学先生在书中极力推崇的一种新的教室——润泽的教室,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润泽教室”里,有着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课堂;教师和学生都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学会倾听,是打造润泽的教室的重要途径。倾听,既是教师对学生之间的“看见”,也是学生与学生的异向交往。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一些倾听,“倾听”是“润泽”课堂的灵魂!

  苏霍姆林斯基让我明确地认识到:应注意积累事实,从具体的事物中发现真理的实质。积累事实的一个途径是教育写作即平时教学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反思”“教育随笔”“教育叙事”“教育日志”“读书笔记”等。他让我明白教育写作是教师成长的最好平台,做教育的有心人,观察、反思、写作、阅读,这是一个教师不断学习探素、不断提高进步的必备要素。

  读到各位名师对杜威教育观点的解说,我最突出的感受是,杜威首先是一个社会改革家,其次才是一个教育家。他最关心的是如何建成一个更好的社会,经过艰苦的思考和探索,他找到的路径是——通过教育。杜威讲“教育即生活”的意思是,从行动中获取知识,增长学问,因此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尝试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儿童在行动中求知,孩子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遇到难题,形成反思,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反思能力、创造性思维都得到发展,且从中获得的体会经历都是在书本教材中的“知识世界”里得不到的。总之,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我们应更加尊重孩子们的差异,俯下我们的身影,离孩子的心灵更近一些,离教育规律更近一些。

  本书主要讲解的是怀特海先生著作的《教育的目的》这本书。这本书并没有具体方法的传授,而是把教育的内在意义挖掘出来。正因为如此,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指导,让我们当下的教育,有了无限多的可能。书中怀特海对教育中”呆滞的思想”深恶痛绝,他认为这样的思维只是通过大脑去接受某些观点而没有真正去运用和验证。只是一知半解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禁不起学生的再三追问。让我感受到作为教师应该要真正理解教育的目的,把观点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握好教育的节奏,我们要学会等待,等街学生的反思与努力,不为应试教育而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在不同时期的特征与发展,使教育真正实现它的伟大价值。

  雷夫,一位平凡的教师,他用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了热爱学习的天使,他用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了温暖的家,造就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信任与耐心,感悟了热情与责任,留下了钦佩与感动。书中说: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缺乏了某样东西——害怕。单纯的信任比害怕的威信更重要。第56号教室不可复制,雷夫老师不可复制,雷夫老师的执着、爱心和智慧将影响着我、指导我努力去做一位学生信任的好老师,这也是我今后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卢梭是法国18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爱弥儿》是卢梭的代表作,强调了重视“人的教育”的思想,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作为教师要尊重儿童的差异性,不能因为你的喜好而去对学生做出片面的评价,一刀切的做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各自的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发现,正确的指引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的心情是愉悦的,内心喜悦的人的潜力则是无限的。

  总之,读完《跟教育名家学做教师》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提升方式。通过读他们的著作,了解他们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可以丰富自己的教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教育智慧,开阔自己的教育视野。

做教师教育心得 11

  作为从事农村教育的一名教师,平时很少进行教育叙事研究,通过听刘良华教授关于的讲座,我深受启发,感觉自己不仅要把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式,更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思想进入教学研究的视野。

  教师心中一定要有爱,要懂得关爱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及内心的需要与渴望。每一位学生都有一颗稚嫩的心,都需要被关爱,被认可。其次得要尊重学生,用心找能适应学生的方法与他们心灵沟通,要让学生从内心接受老师,这样才能贴近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与学生共同学习。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要以不同的方法去引导,去激发,去鼓舞。再次,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热爱每一位学生。无论他是有“问题学生”还是“学习不好的学生”,我们都不能放弃,不能抛弃他们,反而对他们要加倍关心,还要与他们交流沟通,这样,才能进入他们的心灵深处并帮助他们成长,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引导他们积极向上。记得我教四年级的时候,班上有个学生叫曾强。平时特调皮,上课爱捣蛋,讲废话,作业少做或不做,考试乱写一通就交卷,常受到其老师的批评指责,但不奏效。他是个令老师头痛的学生。

  通过交流,发现他并不讨厌学习,也并不是想当坏学生,他有些行为其实只是想引起他人或者老师的关注。他的种种不良行为与习惯可能与他生长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有关。他是个单身家庭的孩子,爸爸常年还外出打工,平时在家无人管教,更是比同龄孩子缺少父母的呵护。对于这类“问题学生”,我没有直接批评,而是慢慢观察他的兴趣与爱好。

  我发现,他爱画画,爱看动画片,而且想法还很丰富。课堂上,我总会从他身边走过,微笑着看了看他,直到他习惯了我的的微笑后,我慢慢的走近他心灵的世界,通过交流,我能感觉到,他渴望被关注,渴望被欣赏,渴望展现自己。通过一次次的豉励,树立他的信心,让他发现自己并不差。慢慢的,他接受了我,也就喜欢上了课堂,喜欢上了数学这一门课。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我们教师应尽可能地了解与掌握孩子的内心活动,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或个性的另一面。我相信,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只要我们真正地进入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你就会清晰地知道他们的需求与渴望。我相信,我们做好了这一点,学生们会从内心真正地接受老师的。当一名教师,我从不觉得累,反而觉得自己很开心,很幸福,一种只有自己付出了才能体会到的幸福。

做教师教育心得 12

  假期里,认真阅读着陈震先生的《做温暖的教育者》,全书近二十七万余字,文章一百五十三篇,从教育到教师再到教学,让我们深深感动的是先生对教育和教学的执着和热爱。安静地进入,让作者带着你轻松游弋在各种教育观念间,寻觅着教育中的清风明月,陈震老师《做温暖的教育者》一书将带我们实现一个温暖教育的梦。

  书中文章大多短小精炼,无赘言赘语,给人很强的阅读愉悦感。书中话题涉及丰富,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一位普通教师为师、为学、为人的自在寻觅过程。面对现实的琐碎与繁杂,陈震老师始终以教育者的智慧关照教育现实,展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与生活姿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寻求有境界的工作姿态。

  书中对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姿态提出了很多建议,如: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努力创设宽松的和谐环境,调节形成宽容的内部心境,坚持宽厚关爱的'沟通心态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教师不断寻求的!

  对于教育者的工作姿态陈震老师认为有境界为上,即: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境界的教育自成格调,有境界的教育才有生命力。境界有大小、高下之分,并无优劣。教知识,教方法,教心态可以成为教育的三种境界,对于成长中的人来说,知识,方法,心态都是重要的,境界由低到高,低层次是知识获得,高层次是心态培育,只要能够有效整合,就能促进终生的和谐发展。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寻求有品质的生活姿态。

  有品质的生活姿态是内涵多元的,阅读是良好的通道。读书可以愉悦身心、提升自己。读书让生活更有品位,读书使人内心更加宁静,读书使职业更有智慧。“在浮躁与功利充斥当今社会每个角落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物质的富有与占有。”“教师的有品质的生活方式就不仅仅是一个个人抉择的私密问题,而是关乎他人的共域论题。”阅读则成了实现品质生活的核心。“阅读是我们美化心灵、愉悦身心、提升自己、影响他人,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阅读是我们坚守精神家园。”

  “养鱼贵在养水,养花贵在养土,教育贵在温暖人心”,静静地合上书,让音乐继续,心中默默地祈盼,让我怀揣对教育的真心和爱心也在阅读、反思和实践中学做一个温暖的教育者。

做教师教育心得 13

  这些天反思自己和孩子们的点点滴滴,感觉做一名自我感觉好的幼儿教师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整天面对那么多的孩子,那么多的小事杂事,难免会有生气大声说话的时候,有时反思自己的言行,感觉自己是一个很凶恶的人,完全没有考虑到孩子,他们那么小,我们成人怎么会那么的易怒,他们即使受了委屈,也不敢去和你理论。

  也许每个班级要有一个这样看似很严厉的老师,这样就能镇得住孩子,孩子就会听你的话。然而却不知这样对孩子是很不利的。说实话,我喜欢调皮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活跃,想法独特,然而班有班规,无规矩不成方圆。

  这一对矛盾该如何去调和……

  设法让自己更好一些,不骂一个孩子,不大声对犯错的孩子说话,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每天都感受到老师的爱,相信孩子们每天快乐了,我们做老师的也会很快乐的。

  是的,真的,现在的'孩子们一个个都向爱学习的方向发展,再淘气的孩子,也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了,以前让老师担心的孩子,一个个也都爱上看书,爱上学习。我的心得到一些安慰,也许,在他们幼儿生活中,我们更多的是帮助孩子们去养成好的习惯,如看书,认真听讲,善于思考,有责任心等等,留给他们更多的会使一种能力,而不是死地硬背的知识。

  做老师的最高境界,我觉得是代课一整天,不会对任何一个孩子大声说话,不骂一个孩子。真的,每天孩子身上都有优点,只要我去发现,在我们老师眼中每个孩子都是金子,至少他在他们的父母眼中们已经是金子了。

  表扬一个孩子比批评一个孩子,得到的效果要好的多,实践可以证明。

做教师教育心得 14

  3.26至4.30我参加了国家实施的“国培计划(20xx)——初中地理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本次培训是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网络培训,这解决了因空间、时间带来一些问题,我们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时间在工作之余参加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我很感兴趣,也非常愿意参加,所以希望以后能多组织这样培训。通过这短短不到四十天的学习,我既有观念上的转变,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能的提高。我收获的不仅仅有知识,更有精神上的收获与充实。每一位专家们精彩的讲演,都洗刷着我倦怠的心灵,他们结合自己丰富的地理教学经验,将相关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阐述讲解,使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受益匪浅。在这次培训中,我还结识了我们福建五班的学员——一批一线优秀教师。通过和他们面对面的交流,我从他们身上更看到了教师们无私奉献和敬业的精神。我从他们身上找到了自身的差距,他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勤奋好学的精神,高超的信息技术水平让我这非地理专业的人深感钦佩。通过这次学习和实践,使我教学基础理论得到了提升,更新了教育的理念,更使我深深的感受到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这次培训首先让我感觉到我们这个地理专业的培训很人性化,因为辅导员建立了班级群,把学员应知应懂的都放在了群共享里,并不厌其烦的指导新进入群的学员如何操作,回答学员提出的任何问题,为有如此真诚热心的辅导老师而骄傲和自豪!

  培训期间,我严格按照辅导教师的要求,认真学习每一个模块的知识,从教学目标到课程讲稿,到视频课程,再到资料链接等,认真完成每一个模块上的作业和讨论题目,积极参与网上论坛的讨论,自己发表新话题和回复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参与热情非常高涨,学习劲头之高,超过以前任何一次培训。特别是讨论部分,以往面对面的交流大家都不愿发言,即使讨论也是流于形式。而这次采用论坛的方式,让老师们可以畅所欲言地交流教学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困惑。很多问题得到大家积极响应,讨论非常热烈,老师们说得很实在,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通过这次培训我还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学无止境,不断地充实自己,寻找、享受当一名农村教师的幸福感。懂得了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这次聆听专家的讲座,领略专家们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耳目一新,百听不厌,使我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观念,使我懂得了备一堂课教师不仅要备课程、备设计,还要备学生、备情境、备自己。上好一堂课,评价一堂课,不仅要看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的学,看学生的活动,活动是否积极主动、有序,是否团结协作,是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看学生的教学反馈,是否效果良好。还要做好教学反思,只有做好教学反思,才能促进专业成长。

做教师教育心得 15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除了要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还要不定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德、智、体、美、劳等方方面面的教育,可想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

  那么,教育的根到底在哪里?通过认真研读徐建华老师的《做有根的教育》这本书,我才有了新的认识,新的体会、新的感悟,徐建华老师告诉我们,教育的根在哪里?那就是回到人本身。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让教育成为教育,让教育回归教育。因为教育除了人,别无目的。

  我从事教育工作将近20年,在这20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对学生的教育,要从心开始,要真正让学生认识读书的重要性,就应该让他们主动去学习、去思考、去实践、去动手。教师该如何让学生做到这些呢!这才是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经过反复思考和实践,我决定从培训孩子的读书习惯开始。

  如何让孩子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呢?我想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读书习惯

  做什么事都要有兴趣,特别是孩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读书。而兴趣要从小培养,除了在学校、还可以在家庭、在社会。在学校的时候,教师在培养学生看书之前,可以先培养他们听,由教师读给他们听。教师还要善于分析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懂得孩子喜欢听什么、想什么、做什么。然后再选择适合学生的优秀作品,如古诗宋词、童话故事、励志故事等,可以分别读给他们听。等他们认识了更多的字,就可以主动读这些生动的故事了。这不仅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还可以让他们主动去找书来读。长此以往,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的读书欲望就会急剧升温。

  二、创造读书环境,营造读书氛围

  环境很重要,学生读书更应选对环境;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可能造就什么样的人才。孩子无论在什么时候读书,都应选对环境,在学校,要努力营造读书的大环境。可以采用很多形式,如开展讲故事、朗诵、诵读经典古诗词、召开读书交流会等,都可以促进学生的读书兴趣,其次,去寻找比较突出的学生,让他们去引导并带领其他孩子,影响他们去读书,读好书。最后,在读书过程中,应创造条件让孩子去表现,表现是孩子的天性,我在实践中发现,如果读课文让学生“赛读”的话,效果会非常好,通过几次实验,我发现,平时读课文很费力的孩子,他们为了不拖后腿,在小组里刻苦练读,读的不好的,其他同学还加以指导。这样,在练读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提高。就形成了一种好的读书氛围。

  三、选对读书内容,发挥读书作用

  爱读书是好事,但,选对读书更为重要;书籍浩如烟海,读书人仅是一叶扁舟,盲目的读书,会使人迷失方向。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心情、心境,以及阅读能力,向学生推荐不同的书目,并指导学生吸收不同书籍的.优秀之处。读富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成语故事、历史故事或名人传记时,要让学生学习书中人物的精神品质,感悟书中的深刻道理;读优秀文学作品时,要引导学生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背诵优美片段,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读科普类作品时,要让学生联系生活,注意观察,做到学以致用。

  四、培养读书毅力,形成读书习惯

  读书除了要有兴趣,也要有毅力;培养学生读书的毅力是最难做到的一层,即要锻炼学生坚持读书的毅力。又要做到习惯性的养成,也要发挥优秀同学的榜样辐射作用,激励其他学生,从而让所有同学坚定读书信念。这样才会让学生乐读书,感受读书乐,才会真正的养成读书的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在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中养成的,光说不练是不行的,没有耐心和恒心也是没有好的效果;良好习惯的培养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多少做多少,不断积累,良好的阅读习惯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老师的训练和指导下,主要靠自己反复练习,才能形成好的阅读习惯。在这里,还应特别强调我们教师的身教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的榜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回顾以上内容,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为学生的成长负责,也要为学生的学习负责,因为我们要做根的教育,让教育成为教育,让教育回归教育,让教育者成为真正的教育者,并为社会服务。

【做教师教育心得 】相关文章:

做智慧教师心得05-02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03-08

做幼儿教师心得05-10

做阳光型教师心得05-11

做不抱怨的教师心得03-20

[必备]做最好的教师心得09-08

做有魅力的教师心得09-18

做智慧型教师心得04-09

做最好的教师心得14篇03-09

教师的教育心得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