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智慧生活》有感

时间:2024-08-06 16:43:08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智慧生活》有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智慧生活》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智慧生活》有感1

  (一)大旨谈人

  《论语》末章《尧曰》,明确提出治国的方法、途径和心态。方法基本是采用带有法家思想的制度来约束人,途径则是纯粹仁儒思想的爱护人,而所谓“宽、信、敏、公”则是对执政者心态上的要求。三个方面无不是关乎一个“人”字;至于从政的原则,即所谓“尊五美,屏四恶”,也都是就人的好的品质和坏的行为而言;最后一章讲个人修为的目标时,很明确地说是“知命”、“知礼”和“知言”,更是直接是解决得人的事了。而最后一句“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更加直接地回归到“知人”的本源上来。

  为何“知人”是本源问题?我们可以回到《论语》开篇的《学而》第一章来。“学而时习之”,是讲自身所学能够运用于社会的发展,是最高形式的利用;“有朋自远方来”,是自身所学能够得到世人的认可并使其受到教化影响;最不理想的是“人不知”,世人不理解,那么也可退而修为自身。很明显是“利世、利人和利己”的三个层次,也确实如朱子之所言的“入道之门”,看《论语》全文,其实无外乎一个“人”字。个人修为是人的问题,有所功用则为了影响世人,而济世又何尝不的为了人呢?并且,所有这一切的实现,都是建立在个人修为的基础上,以一个修为高尚的人或者这样的群体来影响整个社会。

  这其实已经揭示出孔子所倡导的管理原则,即以高尚品德的人群来带领和影响普通的人群,以实现全人类的素养提升,从而达到整个社会以最和谐的方式来发展。现代企业管理里有个寓言,说“企”字乃是无“人”则“止”的寓意,同样高度重视人的主体作用,这和孔子的思想的吻合确实让人感到惊喜。

  套用曹雪芹《红楼梦》为“大旨谈情”的说法,我们可以说《论语》为“大旨谈人”。

  (二)管理的逻辑

  《论语》中的管理逻辑有四个重要特征。

  一是对“人”的强调,所谓“大旨谈人”,则处处离不开人的因素。实际上企业里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人来具体操作,企业里的所有问题,说到根本上还是人的问题。读孔子一生,关注的是人的修为、影响的是人的思想、督促的是人的行为。孔子的教学不是起始于晚年,而几乎是毕其一生的。他的教学思路是用自己的思想结合当时的政治实际培养一批政治管理人才,并且他从来不传授从政的具体技能,而是注重个人修为,把个人修为作为从政的基础;

  第二个特征是管理者的表率作用,首先并且主要是修养上的表率,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他认为一个品质高尚的管理者本身就具有典范和威慑作用,而品质低下,即便有再大的能力也是无益的。比如强调下属忠诚的同时,他更要求上级的“宽容、诚信和公正”。要求下属勤勉工作,首先自己要做到“敏于事”;

  第三个特点,讲究管理的细节,注重基层管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主张家庭这个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的和睦和秩序,讲究“孝悌”,认为“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并且,社会的和谐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层组织的和睦和秩序构成的。由此引申,一个企业里,只有各个基层部门的工作做好,企业才可以稳定发展。实际上,企业的发展是由各个部门的工作成绩共同促成的;

  第四个特征是部门明确、各司其职,管理的程序和秩序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的“正名”,其实就是各个部门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事情,协作而互不干预。领导者要“不出位”,只做好管理工作,而不去干预部门的具体工作;而各个职能部门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同样不对其他部门的工作横加干涉。

  这四个特征,构成了《论语》管理思想的核心,即“以人为本”。

  (三)法治还是人治

  《论语》推行的理想政治模式是“德政”,所谓“德”,必然是指人之“德”,是个人修为的极高标准。这符合《论语》的管理逻辑,管理者本身必须是个“德者”,然后用个人的“德行”来感召和引导下属乃至组织全体人员。也不仅仅是简单的表率,还包括明确的、主动的、制度化的“德育”,强调每个人的个人修为。在管理方法上,更多采取的是富有人情化的举措。比如纠正错误,不单纯是批评教育,而是“举直错诸枉”,把好的榜样树立起来,任用德行高尚的人,以取得更多人的信任,并形成良好的团队风气和巨大的威慑力。与其表面化地说是“人治”,不如说是以“人治”为途径、以“德政”为标准的“德治”。

  那么,《论语》倡导的“德治”是不是和法治想冲突呢?历来攻击孔子思想的人都把孔子说成只知道“人治”而完全排斥“法治”的人,其实这是个很低级的错误。要知道,孔子所推崇的“礼”,其实质就是一套他认为符合社会发展的制度,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礼制”。这个“礼”有外在的礼仪形式,但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对社会秩序、管理秩序的尊重和遵守。并且,在孔子短暂的从政实践中可以看出来,孔子是个法治的大力推行者。“毁三都”是为了维护管理体制的军事行为,具有明显的法治特征;“诛杀少正卯”尽管非议很多,但实际上也是法治思想的体现,哪怕在法理上真的是错误的,也不影响我们对孔子重视法治的理解。孔子明确地说:“以约失之者,鲜矣。”这个“约”尽管包括很多的内容,但无论如何理解都包含着对制度的尊重和敬畏,并且直接说明尊重法治、主动接受制度的约束对人的行为的指导意义。

  比较全面地说,《论语》所倡导的管理模式是以“德政”为目标、以人治为表象、以法治为内涵的“德治”模式。

  (四)如何执行制度

  《论语》对于“礼”的推崇无以复加,以至于有人把尊崇礼制看作古板教条甚至迂腐守旧而对儒家学说多有诟病。的确,在《论语》中,“礼”占据重要地位。“礼”既是国家管理的整套制度或说法律,也是个人修养和行为的'标准和规范。在孔子看来,国家和社会的种种乱相其根本原因就是“礼崩乐坏”,个人的种种不良行为和过失多是因为“违礼”。所以他开出的社会管理和个人修为的药方就是“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一切负面的欲望,把身心归附到规范制度上。从制度精神上看,不仅不应该批判,而仍然具有强大说服力。自古至今,多少千古之恨和丑恶现象无不是因为贪欲和违背制度而导致。

  “礼”如此神圣和重要,那么《论语》是不是就机械的、无条件地遵循“礼”呢?正好相反,《论语》对于制度规范的态度之灵活程度超出一般人的想象。有子明了地说:“礼之用,和为贵。”就是说制度的执行的关键和诀窍是在于能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折中调和。他说,“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就是说不研究事情的具体情况都按制度一刀切,那就有办不成的时候了;反过来又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一味地调和,不遵守制度,也一样行不通。而正确的做法是不偏不倚、实事求是,遵守制度而有所灵活。这个灵活不是人情世故,而是针对不同事情的特出情况所做出的权变之举。这番议论,明确而深刻地说明了制度的执行原则。实际上也就是带有人治色彩的法治,或者说法治推行过程当中的人文关照。

  对制度的灵活不是不尊重制度,而是真正理解制度内涵的开明态度。《论语》重视制度的外在形式,甚至有时候还有过分的强调,这和那个混乱的时代背景不无关系。尽管如此,《论语》注重的更是制度的内涵,重视的是法治的精神。孔子说:“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意思是,如果不能够推行制度的精神,那要制度的形式又有什么价值呢?很多企业的制度文本好几抽屉,但未必就是企业管理实现了制度化,而很可能仅仅是形式而已。

(五)战略是企业的根本问题

  所谓战略,可以理解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正确轨迹,包括目标、方针和途径。所谓正确,其实就是符合了企业和社会双重发展的规律。说白一点,就是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战略的选择就是这么简单。关于这个规律,孔子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常见的比如说“道”,这和老子的说法一致。孔子形象地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说谁能够不从门里出去呢,可现在社会的发展怎么不遵循“道”呢!战略的重要就好像房间的门一样,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孔子认为君子的三畏之首是“畏天命”。在对待企业战略的问题上,很多企业实际上不够重视,有的把战略当作摆设,有的干脆朝令夕改,缺乏稳定性。更有的企业一开始就不重视战略问题,不知道企业到底走向何方、到底如何走下去。“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也”,这样的企业老板是不合格的。

  那么战略的意义何在呢?孔子所说的“天命”,也带有“规律”的意思,说“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了五十岁就知道了自己真正的社会使命了。这当然是反读的说法,如果从未然的角度看,企业的“天命”就是企业的战略目标选择。“知天命”的结果,可以到七十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企业达到自行运转并且不出错误的理想状态。也就是说,只要战略选择正确,并且一切按战略要求来做,企业就可以按着良好的轨迹自行发展,实现“无为而治”了。这是企业家多么梦寐以求的事情啊!

  有子说“本立而道生”,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企业战略对企业管理和发展的作用。这里“本”就是作为企业发展之本的“企业战略”,而“道”则是企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当战略确定的时候,企业发展和发展过程当中的方法就可以确定了。也就是说,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一切方法都由战略来决定。有什么样的战略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方法总是为战略目标服务的。而如果战略缺失,企业将无所适从;战略错误,方法就不会有正确的了。

  有子顺便说“君子务本”,说管理者的工作内容只是把战略等大问题处理好,并且专心于此。老板亲自抓,也可以看出《论语》对于战略的重视。

  (六)人际关系的核心是相互的尊重

  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这“爱人”其实是《论语》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具体一点就是“忠恕”。“忠恕”是什么?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达到什么目的,就先让别人得到满足。这就像企业要想赢利,就必须舍得让员工和经销商赚钱一样。尽管比较功利,但至少在客读上是给了对方利益的。与此相对应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不要给别人;自己接受不了的,不要强加于人。比如制定企业规范,如果老板觉得自己都做不到,怎么可能要求员工做到呢?这种“由己及人”的思维方式的实质就是对对方的尊重。这一点,在处理企业关系方面非常必要和实用。

  处理好上下级的关系一直是企业关系中的最重要的事情。《论语》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忠”和“礼”不是单方面的要求,这种尊重是相互的,甚至是互为条件的。也就是说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孔子明确反对“以德抱怨”,而主张“以直抱怨,以德报德”,也是这个道理。孔子甚至更加直接地说:“惠则足以使人。”对待下级、员工不能够无条件地使用,而要先惠而后使。这个读念在当代企业里尤其值得老板们思考。

  在处理平级之间的关系上,也要把尊重常存于心。企业里各个岗位尽管是合作协同的关系,但也必然存在竞争。如果你替代别的部门做了他的工作,人家不一定感谢你,反而会觉得难堪,因为这样倒显得自己无能,连本职工作也做不来似的。所以做到“不出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有着处世的世故,但更多的却是尊重对方的表现。适当的帮助、提携而不去替代、争功,正是体现了同事、同级部门之间和谐的关系。对待朋友的错误要劝戒,但是“朋友数,斯疏矣”,也不要喋喋不休,反而把关系疏远了,这也是往往被忽视的因为绝对“真诚”而带来的副作用,可谓中肯。

  当然,《论语》中关于社会关系的论述和意义绝非这么肤浅。《论语》强调的“孝悌”,是家庭关系,这种关系的放大就成了家庭以外的社会人际关系,故而,其意义实际上是维持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而无论“孝悌”、“忠”和“爱人”,其核心都是发自内心真诚的尊重。

  (七)礼仪的礼发乎内心

  《论语》中说的“礼”,是“制度品节”,即制度规范的总合,并体现于国家政治生活中。而这些“礼”也包罗了所有礼仪规范,遵循这些规范,个人则成为谦谦君子,国家则成为礼仪之邦,都是事关形象的大事情。现代企业也是很注重礼仪的,不仅有公司内部的礼仪,还有企业接待礼仪,更常见的是服务行业的对外礼仪规范。而这些形式上的东西如果缺乏内心的虔敬之情,则会显得生硬而教条,反而给人礼仪不周的感觉了。所以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他质问,礼仪仅仅是华丽的外表吗?限于形式是不够的,要注重礼的精神。

  那么礼仪的精神是什么呢?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首先是“仁”,如果缺乏仁,外在的礼节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其他方面如待人庄重的“恭”、对人真诚的“敬”、对待事物谦恭的“让”等,无不体现一个“情”字。这种情就是因尊重而引发的出于内心的关心、照顾,所以礼仪的实质最终要体现为“方便别人”,如果让人感到别扭,反而失礼了。

  实际上,我们可以从《乡党》的记载中看到孔子本人在言行举止方面对礼仪、礼节的重视和把握。比如,在接待来宾完成任务后,要“必复命曰:‘宾不顾矣。’”,向老板汇报说“客人走远了”,这既是礼仪的要求,也是工作的程序,更是对上级的尊重。所以,在孔子看来,礼仪不仅是“玉帛”之类美丽的外在形式,也不仅体现内心的敬意,更具有实际的功用。缺乏真诚的礼仪是摆样子,形式不规范就不能体现的敬意,而缺乏实际功用的礼仪实际上就流于迂腐。礼仪,在《论语》中应该是内心、形式和功用三者结合的整体。

  读《论语》,我们要知道礼仪是“德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被称为“礼治”;用《论语》,就应该明确礼仪的实质,并且将其作为企业形象建设的重要内容。

  (八)文质彬彬

  “文质彬彬”,是说外在和实质的完美统一,是个人修养和事物状态的理想标准。“文”是外在美,“质”是内在美,两者和谐匹配才是最高境界。如果“质胜文”,则缺乏约束,再有教养的人也显得粗野;如果“文胜质”,则华而不实。企业其实总是面临这样的问题,企业形象塑造、产品开发和推广等,都存在内在和外表两个方面的权衡。企业应该注重或善于宣传推广,但如果企业实质或产品品质不能够和外在形象相一致,那必然是欺骗,最终受害的是企业自己;如果抱着“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思想,不注重外在展示,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恐怕还赶不上“劣酒”的销量。

  孔子说“义以为质”,所谓的“义”即“宜”,是合乎社会规范、发展规律的一切合理的标准。如此,企业合法经营,尊重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制定合乎社会道德规范的的战略目标,采用符合社会道义的企业行为,都属于符合“义”的“质”;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安全标准、具有适合市场的功能,则也是对“质”的严格要求。在这方面,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儒家传统思想有内敛的特点,凡事不张扬,体现朴实无华的作风,但并不排斥合理的展示和表现。有人问子贡说:“君子质而已矣,何以为文?”意识是说,你把质量做实在些,那些华丽的包装有什么用呢?子贡说:“文尤质也,质尤文也。”说如果内在品质是那么重要的话,那么外在形象也一样关键。这对于现代企业经营尤其产品开发来说,真有醍醐灌顶之妙。

  诚然,单以产品为例,质量上乘而款式陈旧、包装粗糙的产品无疑的产品开发者的失败;同样,过度包装如“天价月饼”之类的现象也多有欺骗虚妄之嫌。而最完美的状态是品质和外在完美统一的“文质彬彬”。

  (九)责任问题

  《论语》主张的实事求是、勇于负责的精神至今也是难能可贵的。出了事情,孔子要求先从自己找原因,“君子反求诸己”,反躬自问,而不是推卸责任。颜回就以“不迁怒”而受到孔子表扬,所谓“不迁怒”就是不去把责任加给别人,对别人责备不已,而把自己摆脱干系;不仅勇于承担责任,即便确实没有自己的责任,也要“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曾子还更说“吾日三省吾身”,把“自省”当做和一日三餐一样的重要了;在对待别人的责任上,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严格律己,宽以待人。

  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承认错误,是纠正错误减少损失的前提。对待错误,孔子很大度地说:“过而不改,是为过矣。”错了就改,就算不上错了。还说“过而勿惮改”,都是在鼓励人们不要怕犯错,不要不敢承认失误。“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明确地说改正错误是一件大好事。并且“更也,人皆仰之”,承认和改正错误不仅不会让人看不起,而是更加令人敬重的事。

  自责的精神固然重要,但更其重要的是发现错误的能力。孔子说:“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关键字是那个“能”字,“能见其过”未尝不是一种能力和态度,并且是超乎寻常的能力和肯于“自讼”的态度。即便一个人有能力和水平辨别是非,但如果眼光总看别人的短处,事事认为是别人的责任,也一样发现不了自己的错误。《论语》时时在提醒人们对于“学”的重视和追求,惟其学,惟其修为,才能够提升素养和学问,才能够和敢于发现错误而最终改正。

  (十)企业和社会的关系

  “学而时习之”的“习”是练习、实习、实践的意思,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于学的功用和目标的看法,那就是把学问用于社会实践是最高的理想追求。孔子终其一生就是在做“志于道”这件事,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种个人能力的实现,是一种由个人到社会,由家庭到国家,由政治到道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体现了个人和国家、社会道德规范的和谐统一。

  孔子要求“君子义以为上”,就是个人的作为必须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企业也是这样,有人说企业是个追求企业利益的组织,其实企业利益的实现并不是违背社会道义的,恰恰是对社会利益的贡献。反而是那些违背社会道义的企业行为受到谴责,直至被公众所抛弃。这一点上,正好说明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性。

  孔子一方面强调社会对个人的制约性,要求个人顺应社会需要,遵守社会规范,以社会为本位;另一方面又强调社会对于个人的依赖性以及个人对于社会的能动性,倡导人们积极入世,倡导仁人志士弘道于世,以天下为己任,承担实现“天下有道”的社会责任。企业从来进步是孤立存在的,作为社会一员固然有对社会的责任。这个责任也不是单方面的,可以说企业在实现自身利益的时候已经在尽这会责任,或者说,企业是通过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和落实来实现企业长久利益的。这是一种相互依存而有相互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为什么说是相互的制约和影响,而不是社会对企业的单方面作用呢?因为企业通过自身的行为倡导的文化确实能够影响社会思潮和读念,好的企业不是没有灵魂的组织,也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有思想、有导向的一个生动的社会成员。企业通过影响员工、影响消费者来影响整个社会,这一点往往被人所忽视。而孔子一开始就相信个人对社会的影响,“仁以为己任”,实际上,作为一个思想家,孔子确实甚至改变了这个世界。企业之于社会也有这样的能力和义务。

读《智慧生活》有感2

  《人生智慧》一书的原作者是德国著名哲学家阿图尔·叔本华是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的创始人。这本书是叔本华于1850年晚期写的,使叔本华成为世界著名的哲学家。他以在这本书里“优雅的文体”,暂时抛开唯意志论的悲观人生哲学,从世俗的角度探讨人生应该遵循的原则。这是中国第一部从德文版翻译的全译。

  我在20xx年5月在亚马逊中国买了这本书。同时,我买了一本书《冥想5分钟,等于睡一个小时》。书到了之后,我先看了《人生的智慧》。一开始,我很困惑,感到困惑。我没有冷静下来继续阅读。我只是隐约觉得原作者写得很聪明,但译者的水平太差了。有些句子重复罗嗦,句子读得不好。我以为我是白买的。

  因此,在阅读了不到一章的内容后,我放下了这本书,转而阅读了《冥想5分钟等于睡一个小时》。那本书读得津津有味,读完那本书后,自己的心也平静下来,于是又捡起了《人生智慧》。看完大概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生命的智慧》一书被放在背包里,跟着自己出差,在火车上、地铁上、床上都会被拿出来翻一翻。每当你投入其中,你的心就会平静而脚踏实地,深深地被作者深刻的知识和精辟的思想所感染。

  在书中,作者主要讲述了如何平静快乐地生活,这是一部关于幸福理论的哲学作品。作者系统、详细地分析了幸福的来源、分类以及如何获得幸福。

  这本书分为六章和译者附录的作者生活。

  在第一章中,作者划分了决定人类命运的因素:人类自身、人类拥有的财产和人类的外表。

  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详细讨论和分析了这三个因素。

  人本身(即属于人性最广泛意义上的`东西,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潜在发展。)被作者认为是人类幸福与否的先天决定性因素。

  人们拥有的财产和外表是次要的。作者认为,人们拥有的绝对财产不是人们感到富有的条件,而是人们拥有的相对财产。因此,如果我们不与他人进行比较,我们就会为我们得到的幸福感到高兴,如果别人比我们更幸运,我们就永远不会快乐。因此,这个因素仍然由人们自己决定。

  人的表象是指人们对自己的看法,位和名誉。作者详细阐述并广泛讨论了这三种观点。他认为人的名誉是否定的,名誉是肯定的。名声表明这个人不例外,名声表明这个人是个例外。人们通常过分重视我们在别人心目中的存在。事实上,别人的观点对我们的幸福并不重要,对我们来说也不是直接存在的。如果有人把这种不直接作为我们存在的直接存在来看重,那就是这个人虚荣的做法。

  第五章作者讲述了生活中会遇到的一些具体情况,并在遇到这些情况时提出了选择建议。这是书中最简单的一章,也是作者教授的最具体的内容。他回答了如何处理人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情况:我们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命运和世界的发展。作者在这里讲述的内容对大多数人都有好处,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丰富的人生哲学。

  第六章,作者介绍了生活各个阶段的特点和建议。特别强调了人们年轻时经常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这本书中,作者还多次强调了人们自身健康的重要性。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锻炼很紧迫。

  全文通读,让一个人有一种突然意识到的感觉。作者在全文中说,幸福是否定的,灾难是肯定的。认为幸福的生活减少了许多不幸的生活,也就是说,几乎无法忍受的生活。他建议读者珍惜他们所拥有的现在,这是人们真正能掌握的,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对过去,但也与我们想象的过去不同。

  此外,在这本书中,作者的语言简单而简单,加上作者对观点的定期解释(作者认为人们的后半生更多的是对前半生的解释),所以阅读并不难,更容易接受作者提出的想法。

读《智慧生活》有感3

  这是一本关于什么是幸福的书。叔本华认为,幸福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在因素。财富地位和其他外部因素并不是影响幸福的根本原因。从根本上说,一个人渴望财富是因为他的内在需求,而外部只是间接影响。

  对于同样的事情,一个肤浅的傻瓜可能会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这并不奇怪,但一个有思想的人可能会看到它的意义。

  歌德这句话也是真理——公众,无论高低,总是承认:所有生物都能得到最大的运气,只有他们自己的个性。如果是这样,那么我可能是一个不幸的人,因为我的个性真的不好。

  “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热情与他的.智力平庸和思想贫乏成正比。在这个世界上,人们要么选择孤独,要么选择庸俗。”这不是第一次听到这句话。它来自叔本华吗?诚然,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看起来总是孤独的。但毕竟生活中能称得上伟大的人是少数,但有思想的人还是很多的。例如,大多数有经验的驴友喜欢交朋友和分享故事,但我们不能说他们很平庸。只要不是庸人,我们就不必成为伟人。

  有一种人,他们的精神力量并不突出,但却超越了泛泛之辈。当这类人得不到外在的快乐时,他们会学习一门技术或其他学科,但他们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对其他任何事情都失去兴趣。这样的人可以说是他们自己关注的焦点。只有最高的精神禀赋“天才”,全心全意地进入这种状态。让我想想。我学艺术是因为缺乏外在的快乐吗?显然不是,只是因为我真的喜欢学习,但我真的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一段很有意思。

  “聪明的头脑主要是一个人的幸福”和“过最轻松的生活就是头脑简单”,如何理解这两个矛盾的命题?

  穷人和富人:穷人比富人更容易挥霍金钱,也更不能保持金钱,但也更能忍受贫穷,知道如何生活的艺术。请不要抱怨你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长大。

  虚荣与骄傲的区别:骄傲就是要确保自己有一定的价值,虚荣就是要让别人确信自己有一定的价值。虚荣使人健谈,骄傲却沉默。过分关注别人的观点也是一种虚荣心。事实上,别人的观点对我们幸福的影响只是间接的,尤其是当我们意识到大多数人的思想是肤浅的和渺小的。虽然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道理,但要真正真正忽视别人的观点,我们需要多么冷漠,让我们继续磨练。

  阿斯姆斯说:一个人旅行时可以讲故事,但当我们与这些人深入交流时,我们经常得出另一个结论——出国旅游的人只是改变气候,他们从未改变过思想意识(贺拉斯)。也许他们只是找到了表面数据,也许他们也组合了数据,但本质上他们并没有开发新数据。因此,读万卷书应该在走万里路之前,而行万里路时,别忘了思考。

读《智慧生活》有感4

  暑假里我认真读了赵博士的《故言新语》国学中的生活智慧这本书,深深地被吸引了。赵博士学识渊博,长长一语道破文章的见解,指点人生遇到的疑惑,和对生活生命的见解。

  在书的第七章节认识你自己,印度诗人泰戈尔在《飞鸟集》中有这么一句话:你看不见你自己,你所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我们看别人清楚,却从未完整地看过自己,即使是照镜子,也只能看到镜子中的.自己,那也并不是真实的。可看清楚别人易,看清自己难。

  人活着要爱惜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记住当你生下来的时候,甚至可以说母亲怀你的时候,你就已经不是你自己了,已经有一大群关心爱护你的人与你共同呼吸了,你没有资格结束你自己的生命了。因为我们的命是母亲冒着生命换来的。还是那句话,“可怜天下父母亲”。

  自己就是息纪,爱惜自己的生命,不要过度消耗自己的生命,其实就是所谓的过劳死,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日本,日本虽然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但是现在每年依旧有逾万死于“过劳”。心脏每时每刻都“活在当下”,该休息的时候认真休息,该工作时努力工作。

  息的下面“心”第二层意思就是良心。一个人的心脏在强健,如果不是一颗有道德的心,那么心脏越强健做出的坏事也就越多,所以,要把“己”这根花花肠子用一根绳子好好捆住,不要让它跑偏了。所以就变成了纪。

  最后我想说的是,一个人要好好认识你自己,爱护你自己,奉献你自己。

读《智慧生活》有感5

  20xx年xx月,作为新老师的我,参加了学校举行的青年教师大会。在这次大会结束后,杨校长赠予了我们每一位老师一本书,激励着我们在教育事业中继续前行。我很庆幸校长给了我一本有趣的书,因为这本书是由一篇篇短小精悍的小故事组成的。故事虽小,却又渗透着一个教育大智慧。与其他理论性的书籍完全不同,既不无聊也不缺乏教育理念。

  《韩昌黎集师说》中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千年的谆谆箴言一直哺育着我们的教育观。可是,在教师平常的言传身教中还存在"只见知识,不见智慧"的误区。其实,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更应探求此中智慧,因为"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一朵花儿就是一朵花儿,智慧却能在一粒沙子里看到一个世界,一朵花里发现一个天堂。"教师竭力追求教育智慧的理性光芒应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从而实现进行教育活动的至高境界;让所有孩子抬起头来,走在阳光灿烂的校园里,让学校成为孩子们一生中到过的最好的地方。

  看完这些故事后,心中有许多的启发。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折射出重要的教育理念。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这些理念其实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有所发现,但是缺乏理论性的总结。这次通过这本书,我也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毕业5年,从教6年,在外面打拼,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教育事业上,我一直都是不敢有半点含糊,从最初的迷茫到最后的笃定。我总觉得人总要在挫折中成长,越挫越勇,并从中积累经验。人总要有生活目标,作为一名老师更是如此。而这目标也是分为阶段性的。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所以若想教育工作的做的好,还需做个时刻保持清醒的人,为目标而努力。

  作为一个宝妈,一开始在教学工作中有些力不从心,有时候难以驾驭两重角色。但是在这本书中看到居里夫人的故事,也深有启发。做妈妈是一门艺术,做老师也是一门艺术。聪明的.教育者善于将自身的有点发挥出来,如此一来,学生才能站在我们的肩膀上走的更远。聪明的妈妈要学会在教育实践中,扬长避短教育出优秀的孩子来。良师亦是如此。因此,在教育事业中,我还需要平衡母亲和教师的两种角色,也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减少家庭的羁绊,多钻研我自己所喜爱的教学。

  很感谢那次的青年教师大会,也非常感谢校长赠予的我的这本书。来到蔡山二中这个大家庭,我觉得很幸运,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有所突破,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教育条件,传播更好的教育理念。

【读《智慧生活》有感】相关文章:

读智慧背囊有感02-23

教育的智慧读书心得10-22

《人生的智慧》读书心得06-09

人生的智慧读书心得12-09

舍得的智慧舍得的智慧语录01-28

智慧背囊读后感12-29

《智慧背囊》读后感03-06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04-26

思维与智慧读后感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