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心得

时间:2022-11-16 19:05:37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科学教学心得1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学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学心得15篇

科学教学心得1

  小学科学是一门容纳各个学科基础阶段的课程。它兼容了自然常识,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现在一些专职的教师反映,自己的知识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而兼职的教师更是感到不知怎么讲。我以前是教数学的,说实话,上数学课,没感觉有什么知识点能把自己难住了,上课也比较顺手。自从改教科学后,发现自己缺少的东西太多了。只好边教边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面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科学课教学的重点也从传授自然科学知识转移到科学的探究方法和能力上,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如:科学实验需要材料,而有些材料比较不好找,如果只是老师做演示实验或由老师提供材料,我觉得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兴趣会大降低,于是我就尽量让学生用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比如在教学科学教材《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课时,我就为学生提供了一组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马铃薯、泡沫块、橡皮、回形针、小木块、小铁块等等),让学生猜测哪些物体是沉,哪些物体是浮,并把你认为是沉的物体放一堆,浮的物体放一堆。学生探究得兴致勃勃。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整个的探究活动,学生经历了猜想-设计-探究-验证这个完整的探究式学习过程,教师注意自始至终都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既做到关注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思维的方式,又关注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活动,并在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让学生互相享受各自研究的成果,达成共识,形成结论。对于学生的评价既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和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能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评价以师生评、生生评、自评等多种形式进行,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但是我相信作为科学课教师的我们,一定会以契而不舍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科学课教学工作的探究之中,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科学教学心得2

  有幸参加贵州省第五届小学优质课评选交流活动,聆听了来至全省21位优秀教师各具特色的科学课和专家评委的精典评析。这聚集全省众多专家、名师结晶的课堂,给在场的各位来宾受益匪浅,不杧此行,同时也带给现场的各位教师的无限思考。结合自己在一线从事十年之余的科学教学实践,个人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作手,我们的科学教学会轻松地达到有效,乃至高效。

  一、充分理解教材,合理处理教学内容。

  常常听到来自专家这样的声音“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尚未如此去做,导致唠哨不断,常叹现在的教材太抽象、太脱离学生的生活,无法组织。其实,这在很大程度是教师未做到用教材教的结果。如果科学科教师要想让科学课堂教学更如意,教师一定要充分理解教材,弄明白教材编写的主要意图,在教学中要达到的目标,可以通过哪些环节、哪些途径达到,哪些内容是学生已经掌握的,不点据课堂中的时间,哪些内容是校内资源目前解决不了的,这些内容也不用急于去解决;那些需要完成且可以努力去完成的,还要思考用哪种方式,是查阅资料汇报交流间接获取,还是实验体验亲自感受。科学教师只要对教材作如些分析与研究,我们就能做到胸有成竹去面对课堂,实现课堂教学内容再现、再生。

  二、注重课程资源的适度开发与应用。

  小学科学课标指出,小学科学的课程性质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是对学生科学思想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这要求教师在设计科学课堂时,对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适度,严防无止境地过度使用,导致学与教的困难。如优质课上,一位教师在教学《太阳系大家族》时,把教学止标之一定为“地球上四季形成的成因”,于是收集了许多关于四季形成的视频资料,还做了不少课件,模拟四季的材料等,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按步就搬地完成了整个活动,可是最终,连在场听课的许多教师都未明白这个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师超了启蒙教育这一层,欲想达到一个较高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课时,一定要围绕启蒙教育这一定位来制定目标,相应的准备等。

  三、充分了解学生,制定确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不少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非常草帅,直接从一些参考资料中搬来,在教学中花了大量的心血,尚未得到满意的结果。其中一个较大的货根是目标不确实际,过高或过低。那么,该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呢?充分理解教材,充公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前念,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了解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技巧等,进而制定学生需要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目标。例如,在优质课上,有几位教师教学《各种各样的岩石》时,他们大部分制定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学习,掌握各种各样岩石的特征”,其实我只要仔细一想,短短的40分钟能否做这么多事,面对的是小学生又不是研究生,对岩石的认识用不了要求这么高;而其中一位教师的教学目标就定得较具体、适度、定位准确,教学中方向准任务明,他是这样定的“通过认识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掌握认识岩石特征的一般方法”。

  四、根据探究内容,有效组织探究活动。

  课标指出,小学科学教学以探究活动为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探究式学习,再现科学家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探究的能力,坚强的品质。其中探究活动要处理好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三个环节,才能让探究活动落到实处,不是一种走过场,表面的热闹,实质没有什么意义。活动前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活动目,如何开展活动,用哪种研究方法,活动中需要注意些什么,首次接触的活动器材使用方法的介绍等,制定确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如:在优质课上,教师们用课件展示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注意事项,研究记录表等,为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活动中,教师要作好活动的指导,指导学生如全合作,怎样规范操作,如何正确观察、记录等。为学生在活动中排忧解难,确保研究活动顺利进行。

  活动后,引导学生分析活动中的现象,讨论交流得出结论,促进研究问题的再次生成,把探究活动推更高层次。

  五、注重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严防误导。科学教学要体现科学思想,科学地培养学生。

  正确使用激励机制,做到为突破教学服务,避免以愉悦为中心。

科学教学心得3

  随着新的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全国小学科学教学更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小学科学教学逐步成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少的课时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如何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如何优化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尤为值得研究和探讨。这学期我担任小学五年级的科学教学工作,根据半年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情况和本人的教学经验,我在这方面收获很大,谈一谈我的教学心得:

  一、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是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学思维方式获取知识,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的能力基础上,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创新性学习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期与前瞻的意识。在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这种意识的作用,使儿童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三、科学课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培养科学课的课堂常规,如有条不紊的开展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时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长期坚持观察记录,能倾听别人的发言,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等。

  四、科学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科学课的内容繁多,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对教师的知识要求很高,因此教师要及时补充知识储备,同时要学会科学探究的技能,具备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科学教学质量会更高。

  教师应从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教学的评价三方面入手,自始至终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教学中的可测性。同时教师还应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掌握相关的教学策略,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相应的决策,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工作和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做好小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

科学教学心得4

  我有幸参加了罗庄举行的全市小学科学“解暗箱”课堂教学研讨会,经过一天的学习,我受益匪浅。

  一、对“解暗箱”课堂教学的认识

  在前几年,县教育局曾经组织一次课堂教学中,在执教《不倒翁的秘密》时,提到过“解暗箱”教学法,我知道有“解暗箱”教学法,但不知道“解暗箱”教学法的具体策略。通过本次研讨会的学习,我终于有了一定得了解,但这只是粗浅的认识,我应继续深入的学习它、认识它。

  “解暗箱”源于上世纪提出控制论,一种方法论,一种逻辑思维方法。“解暗箱”教学法是小学科学课上常见的教学方法。小学自然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是不能直接感知的,但根据一定的可感知的外部情况,可以间接推断出来。这一类内容在教材中常以“解暗箱”的形式出现。此种课型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很有价值。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引导开展丰富的想像,是解开暗箱的钥匙。其操作程序如下:展示暗箱—解开暗箱—升华。

  二、“解暗箱”教学法在课堂中的运用

  通过听课,四位教师给我们奉献四堂精彩的解暗箱课,表现出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很值得我去学习。

  1、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把握教材、恰当的运用教材,为解暗箱教学提拱了清晰的思路

  2、运用准确、多样的.视频、图片、语言文字等资料。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自己教学设计的实际需要,选择了大量的多样的有利于学生感知资料,服务于教学,例如邢丽梅老师在讲《地震》时,列举了本地的地震断裂带,作为感知资料。这些资料的运用为解暗箱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推理理论依据。

  3、教师有着深厚的教学基本功。为“解暗箱”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了恰当的视频资料,对教材内容作出语言难以表达的效果,形象直观,学生看了很容易理解。例如颜世萍老师在讲授《四季更替》时,用一组“植物秀”,演示了植物一年四季的变化,引出课题。对四季更替成因总结时,用天文演示视频资料进行演示,一目了然。充分显示了现代教学手段对教学效率的提高。

  通过这一次的学习,我学到了以前不理解的知识,感到高兴,真不虚此行。

科学教学心得5

  古人曾这样说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小学科学教学反思。”那如何才能变呢?变首先要反思,而且要善于反思,如何反思?作为一个从事科学教学的老师,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进行教学后的反思,只有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我根据自身经验谈一谈如何进行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一、要充分认识科学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能不能真正地达到反思的作用,关键是看他们能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能否有助于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科学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它需要教师的知识储备更广,因为科学涉及到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众多领域;需要的课前准备更为充分,因为科学学习需要有结构的探究材料,需要小组合作探究。在科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早已变成教学的主体,而教师的新旧教学理念必然相互冲突,作为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而这一过程教师必须要及时“反思”中快速地转变过来,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而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它是学生不断地接受与内化的漫长过程。更为重要的是,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学反思《小学科学教学反思》。因此,为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在学生的科学启蒙阶段即小学阶段,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显得尤其重要。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科学知识,感受科学魅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形成影响学生一生的能力。

  从上述看来“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也是提高教学的捷径,因此教师必须总结出自我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要认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重要性。

  二、要认识科学教学反思的误区

  虽然当前科学课还不如语文课数学课那样受社会重视,但教师的反思也是有必要的,在反思中教师不能进入以下误区:

  (1)过分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科学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是众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显然不是惟一的学习方式。科学课堂中有效的学习需要整合不同的学习方法,需要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考虑。比如说,科学实验课就要以探究活动为主;科学考察课就要以观察为主;科学阅读讨论课就要以阅读、讨论为主。

  (2)过分追求由学生的自主探究生成知识。

  新课程是强调知识的形成应该是以学生为主的探究活动形成的。但这并不等于所有的知识都要让学生去探究,这根本不现实,因为有些知识受学生阅历,器材,条件,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探究。

  (3)过分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科学概念的形成。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与科学概念的形成是同等重要的,它们相得益彰。在教学活动中,科学概念的形成是依赖探究活动的,且探究活动与具体的科学内容分不开的,学生对探究的理解不会也不可能脱离科学内容而孤立进行的。

科学教学心得6

  中班孩子对科学活动越来越有兴趣,孩子的探究更专注,更富有热情,孩子们的学习更生动而有效,孩子们更热爱科学。在学习活动、区角活动、一日活动中都可以培养孩子的科学活动:

  一、在区角活动中激发科学探索兴趣

  游戏既是科学活动的内容,又是科学活动的实施途径。于是,我们充分利用孩子这种独特的认知方式,调整和实践我们的科学活动,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游戏和实践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如:探索区投放了《莲花开开》的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了大量的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材料:如大水盆、报纸、色纸、蜡光纸等,让孩子自己选择所需要的材料,在操作的过程中验证自己的猜测、寻找问题的答案。孩子们通过自主探索,不仅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也发现了莲花开放与纸张厚薄的秘密。把科学活动目标从有形转化为无形,渗透到游戏之中,孩子们就能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学习。

  二、在学习活动中营造科学探索氛围

  教师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应当是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科学活动民主化包括师幼、幼儿之间两方面。首先,应该尊重幼儿的意见,积极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就会给孩子创设科学探索的氛围,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愿望。如:学习活动《小小浇花器》中,孩子对一个瓶子上的两个洞产生了质疑和争吵,在猜测中,有的孩子认为上面的洞喷得远,有的孩子认为下面的洞喷得远。孩子探索的氛围一下子达到了高潮,他们迫不及待地准备动手操作和探索。科学活动的良好氛围使孩子的探索欲望越来越浓,孩子在活动中的质疑越来越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孩子们很快就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进入了探索。当说到有争论的时候,就让幼儿再操作一遍。幼儿通过再次操作而得出结论,再经过老师的分析讲解,对所学的知识就印象深概念清不易忘记。

  三、在一日生活中把握科学探索时机

  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很多,面很广,都是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自然规律,大多数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探索内容的选择应以观察了解幼儿为基础,与幼儿生活,兴趣需要相互联系,从生活环境中取材。充分利用并能让幼儿直接感知和亲身经历的各种资源,由浅入深,由近到远,由简至繁地扩展幼儿认识的范围。同时,学习的内容应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以激发他们自发地、自主地学习,还应符合幼儿的年龄。如:春天的种植园,通过一次次的探讨,孩子对蚕宝宝的生活习性渐渐地了解,对蚕宝宝的饮食也越来越关心,班上的蚕宝宝都由孩子自己喂桑叶、换大便等,让蚕宝宝每天都生活在干干净净地“家”中。在养蚕宝宝的过程中孩子们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亲自去实践、亲自观察,用文字和图画等方式观察记录蚕的变化、行为特征、生活习性。通过观察蚕一生的变化,培养孩子们养蚕的技能和长期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总之,探索的内容要贴近幼儿认知和生活实际,便于幼儿探索并能从中感受到探索的乐趣。

  科学活动能培养孩子的探索能力,不仅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幼儿的特点,又能促进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还可以通过科学活动,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分享探索的乐趣,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科学教学心得7

  11月3日,x县小学科学教学能手经验汇报交流在xx小学举行,这一次的汇报交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由五位教学能手上汇报课,再一个是由五位教学能手谈自己的成长经历。这一次的汇报交流,可以说给在场的每一位科学老师都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涤,让每一位老师都心潮澎湃。

  从五位老师的身上,我真正看到人没有随随便便成功的,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超越自己,才能达到成功的顶点。这一点从宋淑英老师身上的更加明确,宋淑英老师自身没有出色的优点,普通话不算好,长的不是很漂亮,但是他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认真干事情的能力,所以今天她成功了,成功当上了韩店镇中心小学的副校长。再想想我自己,每次我都以孩子太小,没时间看书,没时间学习为理由,推掉各种学习,而宋淑英老师在有两个双胞胎孩子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断地学习。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下面结合五位老师的特点,结合她们的课,谈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一节是xx老师,xx老师长的很清秀,很文静,这也使她的课,看起来很平静,讲课的语言很平易近人。让孩子们听起来很亲切,用赵主任的话说,就是董老师的课,有一种波澜不惊的感觉,看起来孩子们很平静,但是在这种平静的状态下,孩子们始终在思考。它体现的是一种和谐美。这也是我们追求的一种课堂形式。

  第二节是xx老师的,徐老师一直是我最佩服的一位老师。徐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以孩子们的思维为中心,教师充分进行引导的一种模式。她的课可以说是思维严密,符合孩子们的逻辑思维模式,老师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引导,让孩子们积极动脑,积极参与,老师与学生形成了一种非常和谐的互动,这种互动好像是在简单的对话,但是学生们得思维在进行高速运转,所以徐老师的课是非常高效的,看起来也是比较轻松的。更使我感动的是,徐老师最后一个环节加上育人,能让孩子们由声音的知识联想到盲人,进而激发孩子们长大后一定要研究某种东西来帮助盲人,这更激发了孩子们想要研究,想要探究的欲望,体现了科学的真正本质。

  第三节是xx老师的,宋老师看上去,就是一位很踏实的老师,所以她的课看起来生活化,实在。以一块小面包导入新课,它能够达到人体的哪一站,展开了课堂,很实在,学生听起来简单易懂。

  第四节是xx老师的,xx老师年轻漂亮,一看就很干练,所以她的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干净、利索。没有一点废话,用她本人的话说,她这个人不太喜欢黏糊糊的东西。所以她的课很直观、把本来很难的东西处理的简单化,用一个很直观的课件处理了一个学生很难理解的东西。

  第四节是xx老师的,xx老师文静、漂亮。一看就是个细心的人,所以我特别佩服她在生活中能够去观察某些东西,某些植物、动物的现象。其实这一种生活习惯,也就铸就了她的课堂也是很细致、注重让学生观察,注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得出结论。

  五位老师各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但是他们体现的都是一个道理,那就是注重学生,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经过自己的猜测、探究、验证而得出结论。这也充分体现了科学的本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朝五位老师的方向努力,阅读大量的书籍,认真钻研教材,来提高自己的课堂,做到尽善尽美。

科学教学心得8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传统的科学作业过分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将科学作业主要作为概念、规律的复习与巩固。当然,对知识和技能的重视很必要,但过分的注重知识和技能,往往忽视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新课程目标,与达到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个总目标相差甚远。由此,我在传统作业的基础上设计了类型多样的科学作业,让科学作业更具有科学味。

  一、课堂实验材料准备型作业

  课堂实验材料准备型作业就是要求学生亲自准备课堂活动所需要的实验材料并且回答准备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作业。

  案例1:准备蚯蚓

  在学习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艳丽多姿的生物》前,设计了如下作业:准备好一条蚯蚓并回答下列问题:(1)你在什么地方找到了蚯蚓?(2)你觉得蚯蚓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3)你是怎样饲养它的?(4)你觉得蚯蚓对人类或环境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5)你已经进行了哪些研究,得到什么结论?(6)研究完蚯蚓以后,你应该怎样处理它?

  这类作业可以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生会对新课内容进行预习的基础上展开探究活动。

  二、观察思考型作业

  观察思考型作业就是要求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客观仔细的观察、记载有关事物现象和变化规律的作业。

  案例2:观察家庭电路

  学习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家庭电路》后,布置如下观察思考型作业:

  要求同学们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

  观察的对象

  现象描述

  现象简单分析或合理解释

  电冰箱铭牌的内容

  电冰箱插头脚数

  白炽灯额定功率与灯丝粗细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获得感性认识的作业类型,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完成此类作业,不仅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亲近大自然,获得第一手的资料,而且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探究实践型作业

  探究实践型作业是学生在教室的引导下,以教材或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或合作为基本形式,运用探究的科学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实践的一种作业。

  案例3:探究并制作水果电池

  学习了华师大版八年级(下)《电流、电压》后,设计了如下探究实践型作业:(1)提出问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水果电池的电压?(2)你的假设是什么?(3)制定计划。(4)准备材料,进行实验,收集证据。(5)得出结论。(6)关于水果电池你还想探究些什么?(7)你认为水果电池是否有应用前景?

  探究实践型作业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有利于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形成合作交流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另外,探究实践型作业,促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向课外延伸,从课本向生活、社会延伸,使学生体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关系。

  四、调查实践型作业

  调查实践型作业是学生通过调查实践,密切联系学生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收集学习资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科学的态度的作业。

  案例4:调查家庭附近的河水污染问题

  学习了华师大版七年级(下)《水循环的利用和保护》后,设计了如下调查实践型活动:(1)你准备向哪些人进行调查?(2)污染原因可能有哪些?(3)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获取造成污染的证据?(4)作为初中学面对污染的河水你该做些什么?(5)如果你是环保局长,你有更好的办法治理河水污染吗?

  调查实践型作业有助于学生利用校外课程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通过考察、调查、访问,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对生活、对社会、对环境的关注。另外,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还树立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五、趣味小实验型作业

  趣味小实验型作业是一种能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作业。

  案例5:自制汽水

  学习了华师大版七年级下《水是常用的溶剂》后,设计这样的一个趣味小实验的作业:在约500毫升的矿泉水瓶中加入2匙白糖和适量果汁(橙子汁、苹果汁等均可),加入约三分之一匙小苏打,倒入凉开水,再加入半匙柠檬汁,立即旋紧瓶盖,摇匀,放入冰箱半小时。

  趣味小实验真实、直观、易做、有趣,学生通过趣味小实验能获取知识、获得技能、发展能力,深刻体会到科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因此趣味小实验在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新课程科学作业的设计不但要考虑“双基”,而且要考虑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走出传统科学作业设计的误区,把握新课程科学作业设计的要求,创新科学作业设计的类型,使学生乐于学习、勇于探究,真正落实科学新课程的总目标----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教学心得9

  五月的城院已经让人感觉到夏天的脚步,不过炎炎的夏日却挡不住大家的热情,我院教职工排球赛就在这激情的季节里如火如荼的开幕了。

  观看教职工们激烈的排球比赛,使我产生了无数感受。

  第一,体育精神的发扬需要训练有素的体育健将,更需要高素质的群众的参与。体育运动一直是我的弱项,尤其是竞技体育,我几乎是从来没有参与过,甚至是去作为观众也没有看过几次,所以对于竞技体育我可以说完全是一个外行,连一个基本的爱好者也算不得。但这年选修了这门排球课,我不得不前来观看,结果给我的感觉是喜出望外,在体育比赛中我看到了青春、看到了活力,看到了帅气,看到了作为普通人身上所不具有的许多特点,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体育作为一项活动的重要性,更让我坚定了自己在以后生活中应该多加关注体育事业,让自己也在体育的竞技中去感受阳光、快乐、活力和帅气。作为拉拉队,我只是在努力地做我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那就是在队员们有一个漂亮的动作或者是经过顽强地拼搏获得分数时不由自主的一声鼓励,或者是带着拉拉队的其他成员一起为队员加油,但即使是这样的工作,我在其中也感受到了一种作为队员一员的快乐,我把自己很久都没有喊出来的声音,在这里得到了释放,在不由自主中使自己得到了轻松和愉悦。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作为一位啦啦队队员,我们还是需要高素质的群众的参与,如果没有群众的参与,这样的活动只能算着是一种作秀,对于群众而言没有参与,对于队员而言,没有激情也没有快乐,这样的比赛我想对于谁来讲都是无意义的。

  第二,体育活动的广泛参与,需要尽可能多的宣传。这也是我这次观看排球赛的一个深深的体验,以前我从来或者很少去参加这些活动,但今天作为一种责任和工作的要求,我必须去参加这样的活动,而且从中我也感受到了很多无法在平时感到的快乐,这样的原因就是一种责任,如果没有这样的责任恐怕运动会永远是属于参与者本人的,与我们没有关系,我亲身的感受就是我们必须进行广泛的宣传,让大家都了解此类活动,让大家都参与到此类活动中去,而宣传的方式我们也是应该探索其中的技巧,以我们所宣传对象的兴奋点和兴趣点为出发点,让我们的宣传工作做到掷地有声,让宣传对象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兴趣之所在。其

  实每一场的体育比赛他都是有自己的看点,作为一个宣传工作者,你应该找准他的看点,在自己的宣传稿中,做到有的放矢,这样的结果就要比我们泛泛地做宣传要好的多,所以,应该加强宣传活动,加强进一步吸引学生眼球的活动力度。

  第三,体育意识对参与者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我只注重知识的学习,对于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很低,社会科学的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相对好点,但也是不尽人意的。原因何在?作为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我的思考不一定正确,但作为我自己,我认为主要是体育意识不够,比如我自己,对于体育的认识就带有很大的偏见性,我从来不认为体育运动是属于学者型人的爱好,而我一直坚持的是学者型的人是应该坐得住冷板凳的人,我同时也不否认锻炼的重要性,我觉得学者型的人的锻炼方式可以选择柔性强、安全性好的锻炼项目,诸如舞剑、游泳、太极、慢跑等之类的运动项目,因为这些运动项目没有危险性,对于健康有益,对于我们自身的学习和工作也不会有什么影响,相反其他的运动我则不是完全认可,一场激烈的比赛下来,许多人需要很久的恢复期,但对于经常运动的人来说,恢复期短点,但同样是很耽搁其他事情。其实我们从许多成功的体育竞技者身上看到的并不是这样的结果,其实反过来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令我们感到并不完全满意的地方,这些同样需要我们自己认真的思考。

  作为一个观众,我从体育竞技中不只是看到了竞技者本身,我更看到了自己,而且两者比较起来,我绝对对于自己的关注和对自己的体悟我觉得要更多一些,体育竞技者他们身上的特点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联系才可以得到,甚至要经过很久的积淀才可以展现,但对于我们普通人,我们则不需要这样的经过认真严格的训练,我们只需要的是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在生活中去认真地观察体育之美就可以了,这样的结果既熏陶了自己,又使自己得到了美的享受,何乐而不为哉。我得出一个对人生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哪就是,参与,只有你参与了,你才会在其中去分享快乐,你才会在其中得到美的感受,这是我们应该矢志不渝地追求和奉行的原则,参与,参与到一切自己可以参与的活动中去;其次是思考,思考一切可以思考的内容,思考所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从中我们去感受快乐,去分享快乐,去提升我们自己,用思考的结果去指导我们的下一步。

科学教学心得10

  在书的原序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教师们简化这个过程,办法是:提出一种教学方法,它既要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教学计划、适用于各种不同风格的教师和各种不同气质的孩子,又要能同新的课程设置、现有的直观教材、视听教材和各种新版的教科书联系起来。

  这本书提出的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探究—研讨”教学法。

  兰本达提出“探究—研讨”教学法目的是让教师简化复杂的教学过程,让这种教学法有更大的适用面。这种教学法就只有探究和研讨两个环节,比起我们现在的科学探究的七大环节简单很多。

  在“经历是发现意义的中心环节”这一小节中谈到了“经历”。在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中我们经常谈到要让学生经历怎样的探究过程。在未读这本书前,我浮浅的认为经历就是有参与过,有动手做过,有得出结论。兰本达是这样阐述“经历”:我们认为,发现意义、领会意义的是经历、卷入、参与的结果,没有这些先决条件就不可能演化出意义。然而,在没有经历、没有卷入的情况下也可以有并不领会意义的学习。有两个学习的例子可以清楚地说明这个论点。乔迪在幼儿园里整齐的队伍中站得笔直,面对着国旗高唱:“我的祖国叫人乱花花,甜蜜的土地出肝茶,为了你,我歌唱!”显然乔迪学会了按一定的次序发出这些音节来,并使这些音节合上一定的调子;可是他有没有经历过什么——有没有卷入什么呢?尽管老师讲过祖国的重要和自由的好处,乔迪唱这首歌时却没有想到任何意义。无疑他听过这首歌,但是听并不会激发出任何意义来。乔迪学会了一首歌,但是他没有经历过。他完全是背下来的,没有一点意义。

  因为他现在可以参加上早操了,他的行为有了变化,但是从我们对经历这个术语的含义来说,他还没有过什么跟这首歌的内容有关的经历。另一个例子是这样的:贝丽尔对生长着的会爬会飞的东西都感兴趣。一天,她正专心地注视着水缸里金鱼的运动。她问金鱼是怎么呼吸的。她姐姐信回答说鱼类通过把鳍刺伸入水里的气泡中进行呼吸。贝丽尔卷入了这个问题。姐姐的解释对她来说是有意义的,她可以想象出鱼这样呼吸的情景。这是不是一种经历呢?过了很久暑假中的一天,贝丽尔的父亲带她到一个湖上去钓鱼。

  当一条小狗鱼被钓到船上时,贝丽尔观察到了鱼的鳃盖发喘似地运动,注意到了鳃盖下面忽隐忽现的血红鳃瓣。“它是在设法得到空气吗?”她问她父亲。“不错,”他回答说。“这些是鳃。”“鳃是象肺吗?”再后来,贝丽尔俯身观看一池鲤鱼。她注意到鱼象用手臂和腿一样用鳍使自己保持平衡。她还看见它们在不停地往嘴里吞水。她想,“这些水到哪儿去了呢?”也许你想和一位朋友讨论一下乔迪和贝丽尔的学习方法的不同。这两种学习跟你曾经列表比较的自己上学时认为有趣的和没有趣的课程的因素有没有什么类似的地方呢?

  书中两个例子让我很好的理解什么是经历,乔迪学会了唱歌,是一种经历吗?如果他是理解了歌词,知道歌的意思。

科学教学心得11

  20xx年4月13日至15日,我和兄弟学校的十余名教师,在潍坊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举办的“名师大讲堂:小学科学创意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期间,听了徐杰、张元喜、房富本、李霞、曾宝俊等五位特级教师的展示课,也聆听了这五位特级教师的报告。自己觉得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深受启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接受了新的理论,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局限,受益匪浅。现简单汇报如下:

  我先简述徐杰老师的一节课。徐杰教师展示的是《食物的消化》一课。他先让学生说早饭吃得什么,继而联系到午饭、晚饭,这些年吃了多少饭。问:吃过的食物能堆个小山了。你没像小山,那么,吃过的食物哪里去了?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答出来有的营养吸收了,有的不用的东西成了大便排除体外去了;这时,教师又问,食物在体内旅行,经过了哪些地方呢?出示人体简图,让学生自己画出自己的认识。画完后小组交流,形成小组统一认识。然后在班内,利用实物展台,分组汇报各组的认识。六个小组,六种认识。教师问:正确的只能有一种。你们有六种。怎么办呀?学生回答:查资料、百度、问家长、问老师、问医生、有一个同学甚至说出了解剖一个人,等等。这时,教师采取了放映视频,同学们观看视频,思考问题:食物经过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的作用?看完后,每组再修改各组的图片,再选一组汇报修改后的图片,其他小组补充。最后对食物在人体内的旅程有了基本正确的认识。教师总结消化器官的重要作用后,问:怎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最后小结,教师让学生说,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从中午的午饭开始,你想养成什么良好的饮食习惯

  徐杰老师的这节课好在哪儿呢?我认为,好就好在教师让学生充分展示出了学生对消化器官的原本真实的认识,也就是展示出了学生的前概念。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最后通过观看视频,通过教师的讲授,进行概念重释,纠正前概念中的错误成分,进行了概念重建,使学生对人体的消化器官和食物在人体内的旅程,有了正确的认识,形成了科学的概念。

  徐杰老师做的讲座题目是《加强科学阅读,提升科学素养》,他介绍当前的科学课阅读现状,提出了科学阅读的概念。科学阅读就是通过阅读科学文本、绘本以及电子类的读物,来促进学生的科学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他解释了科学阅读的重要性,提出了科普读物是进行科学阅读的重要途径。他还提出了科学阅读的目标:

  1、科学阅读,有助于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形成和发展。

  2、科学阅读,有助于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和理解。

讲解了科学阅读的类型:

  1、《科学》教科书,

  2、科学读物。学生阅读科学图书的过程,也就是科学启蒙的过程。包括科学美文、科学童话、科学故事、科学漫画以及科学数码、动漫等电子类资料都是科学读物。

徐杰老师还提出了科学阅读的方法:

  1、比较性阅读;

  2、求解性阅读;

  3、质疑性阅读;

  4、创造性阅读。

他还提出了科学阅读的教学策略:

  1、阅读材料为情境,设疑激思,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以阅读材料为切入点,引导分析,深刻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3、以阅读材料为依托,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材料为连接点,多向链接,拓展学生的视野。他还解释了指导孩子科学阅读的重要性和怎样指导孩子的科学阅读等。

科学教学心得12

  担任五年级科学学科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与全体老师一道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顺利地完成各项教学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成绩。科学学科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转变育人观念,进一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加强学科质量意识,认真执行教学常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因此,为总结经验,争取更好的成绩,现将本期的教学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多一点人文气息

  依据新课程标准,科学课的重点不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上,而是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是关心生活,热爱科学,并善于把科学应用到生活中去的一代新人。

  1.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的创造历程

  可在实验室侧面的窄墙上贴一些科学家的画像和名言,并利用每节课课前3分钟的时间轮流让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开展“我学科学家”、“我讲科学家故事”等活动。学生自查资料,介绍科学家事迹,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科学家敢于探索、崇尚真理的精神会引起学生心灵的触动和感悟,促进他们科学情感及科学素养的形成。

  2.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应用价值

  在实验室的后墙角设立“科普书报城”,介绍科学在人类社会中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价值。此外,可以利用科普影院播放科普知识和科技动态影片,如:《非典“元凶”》专题片、《载人火箭重返地球》实况纪录片等,细雨无声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科学的神奇力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倡和鼓励学生有选择,有改进,有创造,让科学教育充满人本思想和人文精神。

  二、多一点创新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因此有必要让实验室自己说话,让学生时时刻刻看到创新,读到创新,想到创新,做到创新。

  在实验室的四面宽墙上设计创新专栏。每个创新专栏上方的标题都是与创新有关的格言妙语,使学生体会到创新就在身边,就在科学学习的活动之中。引导学生不管是在课上的学习活动中,还是在课下的自主探究中,都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训练创新能力。

  每个创新专栏方框里面的科普内容都是教师精选最前沿的科技知识、最贴近学生生活的科普文学,以及学生获奖的科技小论文和适合学生动手操作的科学实验等,并且定期更换。这些创新专栏整体看上去图文并茂、和谐美观,每一处都显示着设计者的巧妙用心,孩子们在这些设计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了创新兴趣。学生对环保,对高科技,对生活科学,对科学实验,也有了新的认识。

  三、多一点个性空间

  科学课要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个性。实验室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空间,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设立学生自制标本展橱

  在实验室后面的墙上用玻璃制成一个透明的橱窗,将学生制作的各种动植物标本摆放进去,让学生利用课前课后时间尽情观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橱窗下面及实验室门前陈列饲养槽、饲养笼,饲养一些小动物如:鸡、鸽子、兔子、金鱼等。饲养小动物是学生们很喜欢做的事情,它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思考的机会,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

  2.设立科技作品展橱

  在实验室的前面墙角放一个展橱,分成多层,使其能放更多的物品,把学生在课上课下及科技活动中制作的小发明、小创造等科技作品陈列出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对培养创新精神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设置科学工具箱

  设置一个科学工具箱,放置实验和研究过程中必须使用的工具、材料、活动纪录卡等。科学工具箱里的材料,如易拉罐、各种金属条、塑料瓶、海绵、泡沫、木块、木炭、橡皮、硬纸板、皮筋、气球、乒乓球、断锯条、各种弹簧、玻璃片、石头等都由学生自主筹备。教师应发动学生不断为它“添砖加瓦”,使它应有尽有,为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实施开放式探究提供便利。

  四、多一点活动时间

  “我听说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名言突出了“做”的重要性,深刻地揭示了“探求的意义在于经历”。我们做了各种努力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的阵地,成为展示他们探究活动成果的舞台,成为学生搞发明创造的乐园。但如果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作为保证,一切都是空谈。因此要花时间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观察、实验、栽培、饲养、小制作、小发明、小课题研究、科学知识竞赛、科普知识讲座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己独立思考,去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去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

  总而言之,实验室是学生科学活动的主阵地。我们努力做到的就是“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让每一面墙都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科学创新活力”。

科学教学心得13

  十月十八号,我有幸参加了亲子共成长班主任培训班,上午我们聆听了来自北京的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应力教授的报告,现在我就谈谈听她的报告的一些体会:

  《教育是促进还是阻碍脑的发展》应教授通过给人和动物做实验,证明了无论人还是动物,在良好的环境、愉快的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中脑功能提升的就快。作为老师我们是一味地给学生补文化课学生的学习成绩好,还是根据脑科学的原理,给学生进行脑功能的提升成绩好呢?实验证明,脑功能提升班各方面都比单纯的功课辅导班的好很多,从而证明了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学会运用脑科学来辅导学生,不仅学生的文化课好,还很少有行为问题发生。

  要想运用好脑科学我们值得重视的有六大方面:

  第一:脑对事物意义探寻具有生存功能。对意义的探寻是人脑的基本能力,在探寻事物意义的活动中,脑能够创设神经元之间更多的连接,能够自然地感知和产生感觉并理解意义,不仅是每个领域专门知识与技能的核心,而且也是我们生活的必须。有意义的教育需要感知觉、情感和理性共同参与,成分的发挥脑额叶的执行功能,在多重情境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

  第二:脑的认知与情感渗透并交互作用。适当的激励,兴奋会优化脑的运作,更加具有创造力,体验学习的快乐。个体成功的体验也能激发良好的情绪和情感,激发及维持动机,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第三:脑的运作是意识和无意识的结合。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动机,运用明喻、隐喻、故事、鲜活的案例等等手段,激发更多的心理能量。组织边缘性信息强化无意识注意,比如:学校的校园设计、教室的布置等等都对学生在心理上放松,学生的大脑就会处于一种轻松的状态,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无疑是一种促进。

  第四:脑能同时对整体和局部进行加工。部分与整体并举,无论是忽略部分还是整体,都会在学习上产生一个巨大的困难。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学习方式需要相互演进,即可把整体的东西分解为部分去分析,也可以整体去感知。学科之间也可以互相联结,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动态的、情境化的错综复杂的整体网状式加工,创设空间思维。

  第五:脑是具有内在节律的自然生命体。适量的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使大脑能够得到充足的氧,拥有更多的神经元,大脑细胞间的联系增强,毛细血管更粗大,运动能提升脑的化学物质,使人心情愉快,开展各种形式的运动,缓解压力,促进认知发展。另外通过艺术浸润,音乐舞蹈等等都能有效地激发孩子思维更灵活,更有创意,增强孩子的适应能力。充分休息能够缓解脑神经的紧张疲劳,而且有助于激发动机,提高注意力、记忆力及理解力等等。均衡的饮食同样能够为大脑和身体提供所需的热量及营养素,以促进脑细胞的生长,提升脑的运作效率。

  第六:脑呈现出遗传和环境作用的差异。为了使所有的人能够表达感知觉和情感的偏好,教学应该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在教育教学中,倡导多元智能培养,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另外实施差异化教育,为更多地契合每一个人不同的认知风格,情绪模式、行为反应,所以教育需要个性化。

  总之,只要我们了解了脑科学,并且学会运用脑科学,我们的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验证明了这一切。看来我在新学期得好好研究脑科学,充分利用科学原理,做到以学生为本,立足实际,活学活用,相信我的教育事业会在新学年再创佳绩。

科学教学心得14

  今年九月份我很荣幸参加了小小黎教授的《小小乐学数学》课程的授课指导学习,收获颇丰。黎教授的示范课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她给我们具体讲解了如何通过游戏领域的有效教学。将游戏融入到幼儿数学教学中,给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氛围。让幼儿不会感到丝毫的压力,还能更大程度的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贪玩的天性;更好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数学方面,回顾自己原来的教授方法,有很多不足的方面。有的时候给幼儿预设的目标太简单,不知道怎样一层一层加难度;有的时候给幼儿预设的目标又太难,幼儿根本完成不了。回顾小小黎教授给我们的培训,我深刻的理解了幼儿数学游戏每次教学都是在学习者认可,难度层次的学习已经通过的情况下,才进行新的难度挑战;并且在各种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够经常有效地创设情境,让幼儿能够被合理的教学目标所激发,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各种不同学习情境中都能够不断获得新的突破,那么,在不断获取新的自我实现高峰体验需求的驱动下,全身心投入学习自然就会成为幼儿自己主动追求的事情!同时,老师也培养了幼儿们的各种学习品质,如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原有经验应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在培训中,观摩了金摇篮幼儿园的6节数学公开课,她们主要是通过游戏、情景让幼儿自发地去体验、感受。例如:在《马大

  哈狗熊掉玉米情景表演游戏》中,体验感受“掉多的剩少的掉少的就一定剩多的是因为总量不变的道理。

  通过这次培训,我理解了如何让幼儿通过摆放、收拾、整理学具,更好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热爱学习”和“善于学习”两方面怎样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不断完善。在以后幼儿园的教学中,我本着这个目标,努力尝试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发挥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更好的在学中玩,玩中学。

科学教学心得15

  科学学习说到底就是增进学生与自然的亲密接触,理解自然现象,从而提高学生去探索,发现,归纳大自然奥秘的过程。这个过程要让学生感受,体验到科学学习的快乐,让学生保持一种积极主动,怀着好奇的心学习心态。科学教学应充分开掘学生对大自然好奇的潜能,让学生怀着好奇的心境下学中操作法。在归纳与整理中学。让学生科学学习成为一种快乐,构建乐学课堂,能培育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一、融洽关系,务实乐学课堂根基。

  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基石,理想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科学教学的内在要求和当然要素。真正的科学教学不仅是师生的。科学学练更是师生,生生心灵的相互接触。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性人格,关心爱护学生,尤其保护好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要密切关注学生具体学情把握好。学生科学学习的理解。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能得到发展,又能得到自身思维的限。

  二、制定规则,构建乐学课堂保障机制。

  良好的规则有助于形成科学课堂教学秩序,保证学生科学活动安全,却能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积极性,发掘学生科学学练潜能。过去。科学课堂学习规则往往是由教师单向度制定的,甚至沦为霸王条款。事实上,如果学生对科学学练规则缺乏认同,就容易形成心理排斥抵触现象,淹死教师要引导学生协商,共同制定规则,规则。咋和秩序是构建乐学课堂的根本保障机制。

  当学生制定出规则,规则深入学生内心时,科学乐学课堂构建就有了保障,作为教师,要摒弃一言堂,多和学生平等对话协商,让学生主动学习,修订完善规则,让规则入脑入心,让规则落到学生科学学验实处。学生。在科学学验活动中将会更积极,行为将更规范,意识将得到延续和增强。

  三、积极评价,盘活乐学课堂。

  构建乐学课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学习兴趣爱好,关注学生科学学习心理,要开展积极评价,盘活乐学课堂。让评价成为学生热血之动力。实践证明,学生是非常希望得到老师认可、赏识的,作为教师应不吝惜表扬,激励,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学验信心。通过积极评价,让学生科学学习成为享受快乐,体验成功喜悦的过程。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学生在教师激励下,通过自主模仿,探究完成科学学验,而获得的快乐是不言而喻的。

  构建乐学课堂就是通过适当的方法,让学生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进行科学技能。就是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强经验,与同伴分享,就是从学生全身心全面发展出发,让学生科学学院成为学生本质力量的解放与书展。乐学课堂有效发展了学生科学核心素养,让学生科学学习真正发生。

【科学教学心得15篇】相关文章:

小学科学教师心得体会11-10

小学科学听课心得体会11-07

小学科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1-11

关于教师教学心得11-14

初中地理教学心得11-11

幼儿教学的心得体会10-30

体育教学心得体会11-10

教学实习心得体会11-09

关于科学精神的名言11-14

素养表现型教学的心得体会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