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的学习心得

时间:2023-05-16 19:30:36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微课程的学习心得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微课程的学习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微课程的学习心得

  微课程的学习心得 篇1

  最近,学校组织大家进展了两次微课程的学习,《思维导图》和《读书策略》,通过学习,感觉真是受益匪浅。

  首先感觉用思维导图上数学课,耳目一新。它不仅能将各种零散的知识出对应的关键词,抓住重点,融会贯穿成为一个系统,清晰了知识构造,便于学生明白其中的逻辑关系。还能清晰表达一个问题的多个层面,以及每一个层面的不同表达形式,提高了学习效率,增进了理解和记忆。

  这样学生不需被动地去设法记下每句话和阅读一串串长长的句子,而是积极地对关键字进展加工、分析和。记住一幅图画比记住一长段文字快得多!同时又开发了学生的空间智能。使学习充满趣味。

  总体感觉:好玩、有用、又帮助理清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其次,对指导学生阅读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熏陶和启迪。众所周知,阅读带给人的力量是宏大的,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但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而且能让小学生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进而丰富其情感体验,开展他们安康的个性。

  因自身一直从事数学教学,虽熟知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但对其详细的方式方法的指导,知道的就微乎其微了。

  通过短暂的微课程学习,使我知道了如大人给予有效的好书指导、并通过图书室、开展读书会、欣赏原著电影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从而让学生自觉进展课内外阅读。

  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次心灵的升华!因此,我很珍惜这次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习徐长青老师关于“微课程、翻转课堂”的专题报告。在听了两节数学观摩课及讲座之后,我真的是感受颇深,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现就这次学习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报告开始,徐老师先向我们阐述了什么是微课?他用“全新的'视角”、“深度的追问”、“破碎化处理”三个词精准地诠释出微课的特点。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终究什么是微课,徐老师又用五年级学生向我们进展了课例展示,一共展示了五节微课,虽然每一节课都微小短暂,但却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手趣》一课,徐老师用学生熟悉的手指和植树问题巧妙地结合起来,使这个一直令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再如《审题训练》一节,徐老师用详细地题目,教学生如何审题,让学生明白仅仅读题是不够的,要把眼前的文字放进脑子里,也就是深度阅读,这对学生将受益终生。除此之外,徐老师还向我们展示了《理解》、微视课例、微课研究等。

  徐老师用一个个生动形象地课例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微课,让原本对“微课程”完全没有接触过的我充分领略了微课的魅力。后来,徐老师又用“勾股定理”作为课例向我们讲解了什么是翻转课堂,通俗的说就是把我们的假设证明出来。精彩地课例之后,徐老师又向我们做了关于“微课:让我们改变”的讲座。徐老师向我们讲解了设计微课程的考前须知,并详细地讲解了如何设计微课程,最后,徐老师又针对微课的设计给我们提出了8条珍贵的建议,包括:

  1、对象是学生,要时刻谨记;

  2、一个微课程只说一个知识点;

  3、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

  4、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很简单、很容易的东西;

  5、给学生提示性信息;

  6、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它教学活动配合;

  7、微课程应有恰当的提问;

  8、每一个微课程完毕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等等。每一条建议对我们来说都十分有用,需要在日后的应用中细细琢磨。

  印象最深的是徐老师说的那句:“要时刻谨记你的对象是学生,要把陌生的知识放到熟悉的环境中去学习,把熟悉的知识放到陌生的环境中去运用。”是啊,我们讲每一节课都要让学生真正有所学,让旧知识在新知识中提高优势,新知识在熟悉的环境中得到应用,使学生乐学,爱学!

  每一次外出学习对于我都是一种反思和鼓励,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缺乏,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课前认真解读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课后认真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多看书学习,多做笔记,不断提高自己教学业务水平。

  通过这次网络培训学习,让我认识到微课程在我们教学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帮助。微课程课件的制作非常方便,它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只要有数码相机或触屏手机,都能够拍摄微课;微课程的题材非常的丰富,一个知识点就可以成为一段微课的内容;微课程的制作也非常的简单,软件非常的多,这些软件的操作方法简单易学,初学者在很短的时间内都能够学会并掌握它们。

  “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微课程设计一般通过PPT、手写板、手机录音视频、录音等手段完成,由构造、画面、文字、语言组成。

  在培训中提到了微课程设计中应注意方面和操作方法,以生动案例给我们剖析了微课程设计的操作流程与应考前须知。我感触比拟深的是微课程设计中“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这些多样化的提问策略简单易操作,效果明显,而且每一个微课程完毕都要有一个简短总结,概括性强、针对性突出。在微课程设计中还要求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是很容易、很简单的内容,设计中要巧妙使用“暂停”,合理引领孩子的思维,到达最正确学习效果。在微课程设计中师生可以同台进展,实现真正的共同探究学习策略。

  微课程引领教室变革。只有通过教室教学的构造性变革才能发挥微课的真正价值。传统教室“先教后练”,即新课导入、知识讲解、布置作业、课外练习的教学构造,要变革为“先学后教”的教学构造,即研讨、练习、辅导,到布置预习、预习指导、知识预习。微课就是用来支持学生的知识预习。教师要开发好微课程,首先要选取好教学内容,并把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其次要进展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充满趣味地进展学习;最后必须亲自动手制作课程,借助PPT、手写板、微视频、微音频等信息化手段来进展课程开发。

  微课程的学习心得 篇2

  最近,学校组织大家进行了两次微课程的学习,《思维导图》和《读书策略》,通过学习,感觉真是受益匪浅。

  首先感觉用思维导图上数学课,耳目一新。它不仅能将各种零散的知识整理出对应的关键词,抓住重点,融会贯通成为一个系统,清晰了知识结构,便于学生明白其中的逻辑关系。还能清晰体现一个问题的多个层面,以及每一个层面的不同表达形式,提高了学习效率,增进了理解和记忆。这样学生不需被动地去设法记下每句话和阅读一串串长长的句子,而是积极地对关键字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记住一幅图画比记住一长段文字快得多!同时又开发了学生的空间智能。使学习充满趣味。

  总体感觉:好玩、有用、又帮助理清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其次,对指导学生阅读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熏陶和启迪。众所周知,阅读带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但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而且能让小学生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进而丰富其情感体验,发展他们健康的个性。因自身一直从事数学教学,虽熟知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但对其具体的方式方法的指导,知道的就微乎其微了。通过短暂的`微课程学习,使我知道了如大人给予有效的好书指导、并通过图书室、开展读书会、观赏原著电影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从而让学生自觉进行课内外阅读。

  如今的世界越来越“微”型化。从最古老的微型计算机到时下最流行的微博,从微电影到微信微杂志等等一系列的“微”样式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习不再只是学生的任务,已成为每个人必须终身从事的事情,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了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邀请了李玉平老师为大家进行了《微课程——做有想法的人》的专题讲座。李玉平老师根据自己的研究,在讲座中理论联系实际,从什么是微课程、微课程的作用、微课程的分类、微课程的制作这四个方面深入浅出的阐述了微课程,真正让老师们领会到了微课程“微而精,小而奇,内容少,蕴意深,从小处入手,解决一个问题”的独特魅力,同时也给如何做一个研究型老师指明了方向。

  为了提高大家对微课程的深入认识和积极投入研究创作,科研处高玉英主任在校本培训中又再次简要的介绍了微课程的制作方法,使各位教师受益匪浅同时也积极的投入到了微课程的研究中,相信我校将迎来一个学习的新时代!

  微课程的学习心得 篇3

  暑假里,读了《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教学法》一书,我对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让我更全面的了解了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是现代信息化时代的必然产物,是适合现在教学的新教学法。我真切地感受“翻转课堂”究竟翻转了什么?书中深入浅出的讲解,一个个新的理念清晰地冲击着我的视野,微课程研究真的是一种学习的新方式,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路径。

  翻转课堂我理解的是改变教学模式,从单向的讲授,改为通过在课堂上发现问题与小组同学互动,启动孩子们思考与讨论所学,结果孩子们对学习内容了解的正确率提高一倍。以往传统教学只注重学习过程的第一步-- “信息传递”,并把这一过程放在最重要的环节,也就是在课堂上;但往往忽略了第二步--“吸收内化”,以前都把这一过程,放在缺少帮助的课后环节中。结果本来应用于师生互动、孩子们互动交流的课堂,常常被教师一个人占用来作知识的`传授了。不善于观察学生学习的情况,尤其是不擅长问题引导。老师常常习惯主宰课堂,好像自己不讲学生就学不会似的,教师往往用自己与学生的互动去取代生生互动,使协作探究流于形式。当学生展示的时候,教师往往不去引导学生“质疑-阐释”,而是忙于指出展示中存在的问题,急于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

  书中有很多事实证明,由于群体教学和个体差异的矛盾,使在课堂时间传递知识注定了是一种有缺陷的方法。这次的新网络科技让知识的传授变得更便捷和容易,我们应该改变教学模式,而把教学重心和时间放到“吸收内化”,也就是把“吸收内化”这一重要的过程放在课堂里。课堂上,孩子们之间的互助教学能促进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使学习正确率增加一倍。而翻转课堂的实施,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以前,知识内化的过程都是放在教室外,那时候没有老师和家长在场,遇到疑难问题时,学生容易因没有人协助,而产生挫折,丧失学习动机和成就感。

  但如果把这两个过程颠倒过来,学习成效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翻转课堂可以迅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是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模式,这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我们一定要先做好心理建设,鼓励家长和孩子们尝试用新方法来学习!孩子们在家里借助学习任务单和微视频进行学习,课堂成了孩子们内化知识、拓展能力的地方。以往传统的课堂,孩子们先在课上学习知识,再在课下巩固、消化知识。由于有的学生课下偷懒,没能对所学知识及时消化、吸收,导致了困惑越来越多,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成为了学困生。而翻转课堂的好处就在于教师利用微视频来传授知识,帮助孩子们学习。

  微视频可以随时暂停、倒退、重复、快进,适合孩子们个性化学习。以前,我们认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而翻转课堂则打破了这种说法。我们老师需要做的工作要在孩子们学习之前完成。老师要做出适合孩子的学习任务单,帮助孩子们学习的微视频。这就要求老师要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上下足功夫。

  微课程教学法就是意味着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师课上将不能演教案,而应成为启迪学生智慧的指导者。课堂上,除了课前检测外,教师还应设计进阶作业,让学生思考,协作探究,进行展示质疑,还要进行相应的评价。而这种课堂模式也是自课程改革以来,和“答辩”等环节。它具有以下特点:

  1. “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2. “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 “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对于微课的录制我觉得还有些难度,以后会继续努力学习新的事物。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课余时间真的要好好的充电,微课的录制和剪辑还没怎么学会,将来要学的还很多。

  微课程的起点可高可低,适用性非常强。即使偏远的学校,只要有网络,有电脑,都可以学习,可以说是“人人有起点、校校有起点、事事有起点、时时有起点”

  微课程的学习心得 篇4

  近日,受学校的委派,我们一行五人,前往苏州参加第五期全国中小学微课程设计与反转课堂教学实践高级研修班。现将如下心得与大家共分享。"翻转课堂"——这种能够凸显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呈现,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固有的教学观念和既定的思维方势。"翻转课堂"是什么,如何"翻转",通过这次的学习,经过一番搜索查阅,本人对"翻转课堂"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定义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完成相关的测试并提出问题。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协作、完成作业及个性化指导,学生形成新知结构的一种教学形态。众所周知,传统的课堂教学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但"翻转课堂"却几乎把传统教学翻转了过来,构建了学生晚上在家依据教师制作的1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自主学习,并完成几个有针对性的测试;上课时师生互动交流学习内容,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达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要求。它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颠覆或者叫反转。既改变了学习的顺序,又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实现学习的可复制性。老师不在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成为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教练。

  二、如何开始"翻转课堂"

  通过聆听学习胡教授的讲座,开始录制微课之前得做好以下几点:

  1、绘制知识地图。对即将进行翻转课堂制作的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2、列出知识清单。对本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概括,应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以及视频最终需要表现的内容。

  3、制定设计方案。收集和创建视频,应考虑发不同教师和班级的差异来制定教学步骤、安排教学内容,分配视频时间等等。个人认为微课中应只讲重点、不讲难点,将难点留到课堂上让学生交流探讨,更能加深学生对难点的理解。

  4、确定录制形式。在制作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想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5、组织课堂活动。课程内容在课外传递给学生后,那么课堂内更需要高质量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创建内容,通过探究式的活动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其所学内容。

  三、"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

  翻转课堂以"学习情况研究、学习资源前置、有针对性的学困生辅导以及总结性提升"作为课堂推进的模式,为我们重构了教学的基本流程,他对传统课堂的颠覆性改变,既让我们疑惑顿生,也让我们眼界大开。

  1"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精心安排教学环境和妥善安排教学环节,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育在技术的支持下变得更加人性化。

  2"翻转"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

  "翻转课堂"不是推翻原有的理论,而是重在转变新形势下的教师观、学生观、课堂观。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当教师更多的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教师就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并有针对的进行问题或学困生辅导。采用这种模式可以进一步增强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性,有助于学习者的沟通、协作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3"翻转"让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更深入

  翻转课堂改变了我们与家长交流的内容。大家都记得,多年以来,在家长会上,父母问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安静的听讲,行为恭敬,举手回答问题,不打扰其它同学。这些看起来是学习好的特征,我们回答起来却很纠结。因为在我们翻转课堂后,在课堂上这些问题也不再是重要的问题。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孩子们是否在学习?如果他们不学习,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学习呢?这个更深刻的问题会带领教师与家长商量:如何把学生带到一个环境,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4学习后,对自己的几点反思

  一是把导学案落实到位,每个学生必须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并完成导学案的练习题,培养整体班级学生自学的能力;二是让优秀学生更加优秀。可以让部分学生通过不断的自学,一直往前赶超,然后通过课堂的讲解不断自我完善。三是带动后进生。每周抓一两个学科的最差生,通过课堂一些基础题的不断点名,并给以一定的奖惩措施,使这部分学生也能跟上班级的学习步伐。

  通过此次讲座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一些传统式教育形式正在逐渐地被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充满活力的教育形式所取代,翻转课堂就是实现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实践形式。当然,要把他很快转化为我们的教学理念和实践行为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翻转课堂"。

  微课程的学习心得 篇5

  今天,我们研究生团队跟黎老师一起去闵行区浦江第一小学,参加“闵行区中小学微课程设计与展评”活动。依我的理解,微课程就是用几分钟的时间把一个知识点给讲清楚。黎老师说,不论是用ppt,手写板,微视频,还是用微音频,这些都只是一个技术载体,真正重要的还是老师自己的教授技巧,专业素养!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讲,我就喜欢录制视频的讲师声音洪亮,语言干脆幽默,逻辑清晰,讲授时能做很好的引导和提示。

  在展示一等奖的作品时,数学《年月日》这个微课程,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她在版面设计中加入一个黑板,这样能对视频里的教学点做个很好的提示。而且她整体的风格都充分考虑到孩子的真实需求,我们在做微课程时也要认真考虑孩子在特定阶段的需求。还有一个“闵行中学的可汗学院”的录课宝系统,让我很是惊讶,还在培训阶段,他们俨然超越别人走在教育的前列了!

  黎老师针对各个学校提交的微课程作品,给了有关微课程制作的15条建议:

  1:时刻注意教育的对象是学生

  2:一个微课程只讲一个知识点

  3: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4: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

  5:有提示性的信息

  6:微课程是整体教学中的一个元素,注意整体的设计

  7:有恰当的提问

  8:结束时,有一个总结

  9:用字幕的`方式做适当的补充

  10:让孩子养成在学习单的指导下看视频的习惯

  11:在学习单上,将微课程与相关的信息资源联系起来

  12:开始一门课程时,清楚地告诉学生课程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13:让学生了解主讲老师的信息,激起对老师的好感

  14:借鉴可汗学院的教学方法、理念、策略

  15:学习其他领域的设计经验

  由于我前两天也做了这方面的研究,所以对这几个观点很是认同。我这还不能算是微课程,因为少了很多元素,只是录制了几个简短的教学视频。我在录制这个微视频时,就会考虑到是给5年级孩子看的,所以在配音时尽量使用儿童化的语言,操作上减慢速度,做个清晰的步骤引导,在最后设置一个简单恰当的问题,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但同时,我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在录制微视频时,我一直在操作,却没有留给孩子一个思考的空间;没有做导学单,引导孩子们学习等等。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微课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路还很长,我们一起慢慢探索。

  微课程的学习心得 篇6

  通过对于微课的学习和体验,我认为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方式,有很多重要意义:

  1、微课是一种浓缩型课程,时间简短,知识点明确,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自助餐”式的学习体验。无论是学习新知识,还是课后复习,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详细情况,选择性地学习某些知识难点或者技能,并且可以反复学习,针对性强,灵活性强,充电时刻充足,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2、因为微课时间十分简短,在10分钟以内,并且主题明确,只有一个,可以使学生在这段时间里把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不易分神。

  3、互联网开展是大趋势,尤其是移动终端的快速崛起,网上学习、手机学习或许会成为日后的主流学习方式,而微课正是适应了这种改革趋势,走在开展前沿。

  4、微课程可以促成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学生们可以自定学习方案,按照自己的步调来安排学习内容,自己搜索,自主检测,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元认知能力。

  6月26日上午我们在学校的教室听了一节培训课,有关微课的培训,主讲人是杜白老师。

  微课,这个名词对于我来说一直不陌生,但到底什么是微课,我却一知半解。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终于对微课有了一定的了解。没想到,微课就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进入教育领域,微课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以视频为呈现方式,二是凸显微课的“微”,时间一般在5分钟左右。由于微课时间短,形式生动活泼,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教学内容含量小,每集只针对一个知识点或一个详细问题,利于学生针对自身的缺乏反复地观看、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微课的运用范围很广。如:生字的笔顺的书写、多音字区分、同音字的归纳总结?可以是课堂内容的释疑解惑,还可以是课外学习的拓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微信、微博、微电影……这是一个“微时代”,微课是技术进步与教学开展的完美结合,它解放了老师的智慧,促进了语文教学的新一轮改革与开展。

  受学校的委派,我参加了20xx年12月20-22日,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在四川省教育学术交流中心,举行的《第三届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名师培养大会》。 现就将微课程培训的学习心得与大家交流。

  微课程的开发和应用,通过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教学方式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不但较好地满足了师生的个性化教学需求,而且激发了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专业水平迅速提高。

  微课创始人,广东教育学会网络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硕士生导师胡铁生就《微课程设计与教学应用》从微课制作中常见的问题是什么,如何破解?微课制作的技术潜力在哪,如何提升制作质量?两年来各地在微课制作和教学的主要经历是什么?如何做到少走弯路?等方面为我们进展了讲解。

  现将本人的一些收获汇报如下,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谅解。

  一、 什么是微课

  翻转课堂中,最关键的教学资源是微型教学视频。

  由于翻转课堂在我们国家刚刚起步,对于微型视频的说法和定义也众说纷纭,有的把它叫做微课,有的把它叫做微课程,有的把它叫做短视频或微视频,它们的含义也不尽相同。 用于教育教学的视频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 可汗学院的微课程:面向学生,有一定的教学目标,解决一个教学问题,以讲授为主。

  李玉平的微课程:面向老师或学生,表达一个教育故事。

  佛山微课程:以教学研究为目的,主要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片断。 但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与教育有关,并且内容短小。

  微课是由教师设计制作的,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内容不超过10分钟,用于向学生集中讲授或解决一个问题的微型视频。

  在这里,把微课的长短定义为不超过10分钟,是有心理学依据的:人的主意力尤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最长10分钟。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感到疲劳。

  二、什么是微课程

  微课程应该是为了满足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教学法的需要,由学校统或学科组统一规划,由老师设计和实施并由老师和学校共同参与平价的课程系统。

  而微课是这个课程系统中的一种教学资源。

  三、微课程教学程序

  微课程教学法包括三个模块:学生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含微课)、课堂教学方式。

  (一) 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的作用有两个:引导学生一步步达成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性趣。

  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学生的学习任务目的就是通过完成这些任务,来获取知识,达成学习目标,所以给学生的学习任务要求要明确,任务要详细。

  每个学生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时间和付出的努力可能不同,但它们只要能够按照要求去做,那么他们都会到达规定的学习目标。 所以自主学习任务单一个重要功能在于“导”。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进展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提出这样的问题,就是学生能否主动的看微课等资源进展有效的学习。

  这就是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激趣”。

  根据任务驱动原理,学生在没有目标任务的情况下,有可能不去学习教学资源,而当我们给了他们明确的学习任务,并让他们明白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再讲授,还要进展展示、检测、作业等,那么他们就会因为任务的驱动而产生学习的需求,从而对教学资源产生兴趣。

  (二) 配套学习资源

  要让学生进展有效的学习,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与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的且足够的学习资源是很重要的。

  这些资源,可能是一个网址,也可能是一些文本、声音或视频。 作为微课程教学法的的教学资源,未必全部是微课,一定包含微课。

  配套学习资源通过学习终端展现给学生,学生通过学习终端自主进展学习。

  学习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或是网络终端,这离不开移动网络或是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三) 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方式包括检测、展示、作业、交流、创新。 通过检测、展示、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过程中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内化。

  检测的难度以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要求为限,以表达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指导作用;展示主要用于展示学习任务单中要求的、学生完成的学习结果。

  通过检测、展示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所有学生,无论是学习快的还是慢的,自主学习阶段,都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的,所以这些活动应当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不是传统课堂所能实现的。 通过作业、交流实现对学生一对一的辅导,解决学生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创新是让微课程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具有生命力的灵魂。 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应当学习的相应知识,所以重复教学内容是没有意义的,学生也不会感兴趣。

  创新包括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可贵的创新)及对教学内容的适当拓展。

  四、培训后重在行动

  几天的学习培训,让我比拟全面的认识了微课程教学法。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做?

  我们首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要进展这样的教学实践,我们已经具备了那些有利条件,那些是我们还缺乏的?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做?应该如何操作?

  现在互联网已经到了学校,我市各中小学也已经根本实现了班班通,老师办公也有了电脑,在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家庭有多数已经有了电脑,并且接入了互联网。

  所以从硬件设备上看,老师自己录制微课已经有了条件,并且也有条件把老师录制的微课通过互联网推送到学生的家中。

  我们缺少的只是结合我们学校实际进展改革实践经历和改革的信心、决心,不会录制微课,可以学习;缺少经历可以在实践中摸索、积累;最要命的是缺少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一些地方改革的先行者们的教学实践,充分证明了,微课程教学法在提高教学成绩,开展学生能力方面是有效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回绝。

  翻转课堂在我国刚刚兴起,却形成了一股宏大浪潮,因此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改革,才能使我们的学校教育具有生命力。

  教学改革,不是跟风,也不是儿戏,我们应该采取科学的态度,在小范围内进展教学实验,取得成功经历后再普及推广。

  1. 实验学科的选择

  根据我的理解,翻转课堂在理科实施比拟容易,效果也比拟好,如果要在小学进展改革实验,可以先在数学学科内,进展实践实验。

  2. 实验班级的选择

  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段,学生的理解力和自制力比拟低,而高年级学段面临毕业升学的压力,也考虑到改革实验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检验,建议选择小学中年级学段的班级进展改革实验。

  3. 积极培训老师

  我们大局部老师对翻转课堂了解很少,也不会录制微课。

  所以要对老师进展必要的信息技术培训,以满足老师的需要。

  4. 自主学习的形式

  考虑到农村小学的学生,在家的时间比拟长,并且课堂翻转后,学生的作业一般在学校完成,并且硬件方面学校没有条件组织在校自主学习的条件,所以,可以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到家庭进展。

  5. 争取家长配合

  现在许多家长,有为学生请家庭老师的愿望,因此有条件争取家长的配合,催促自己的孩子进展学习。

  另外,中年级学生学生的自制能力还不够,也必需争取家长的配合,为孩子们提供学习的时间、空间、计算机等条件,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微课程的学习心得 篇7

  微课,教学改革中的新产物,以前我觉得微课由于时间太短学生学不了什么。通过这些天网上课程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其中对《微课程设计与应用》这一课程的学习感触很深,通过多次的学习,使我对微课程设计与应用有了更多更系统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经过几天的研修学习,看了里面的微课,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它可以分:理论讲授型,推理演算型,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技能训练型,实验操作型。上课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它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的基础上增添了“说课”和“答辩”等环节。

  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必须心中有学生,根据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课,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微课程的学习心得 篇8

  下午,李老师继续对每一个人的个人规划进行点评,每一个人的现场点评都有摄影专家李龙老师进行录像。

  已经准备好的老师去排队等候点评,更多的人是在忙碌自己的任务。因为晚上的汇报展示,每组要选出感觉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汇报,所以我们极力想做好自己的那一份作业。我制作的小组简报,因为需要有大量的照片,在搜集的过程中,遇到不少麻烦,需要去不同的人那里去领取,在这个过程中,我就有点后悔,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提前规划,需要哪类的照片应该自己拍摄,这样在最后的制作中就不至于这么手忙脚乱的了。最后,我们组的技术总监z老师决定晚上就展示单和仁老师的摄影专题片,他让我赶紧制作自己的.个人规划系统图,别误了让李老师点评。

  于是不善绘图、写字又不太好的我开始了我的个人规划。简单在草稿纸上进行了构思,只能大笔一挥开始写了。全写完后,让我们组的海报专家王虹叶老师帮我“美了美”,系统图就出炉了,特开心!

  那天下午,每个人都在忙碌,不用任何人组织,小组内有交流的,也有自己在思考的,还有在录像区等待李老师点评的,大家都那么投入,又那么有序。直到天都黑了,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厨房的师傅把饭菜早已摆放好了(那天下午由于学习的教室有活动,我们的学习地点就转移到吃饭的那个厅里的,他们摆放的饭菜就在那个厅的后面四桌),没有一个人关注要去吃饭。最后,班长不得不吆喝大家,停下来去吃饭,晚上7点汇报展示正式开始。

  当时的情境定格在了我脑海中,是什么样的学习有这么大的魅力,以至于几天的学习每晚都深夜才睡,每次饭点都需要工作人员N遍电话才去吃——这应该不仅仅是微课程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这些专家的人格魅力,是这群人的共同追求……

  这个下午,大家都希望时间能够慢一点,让我们再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完善,能够呈现出最美的作品……

  微课程的学习心得 篇9

  通过这次培训,特别是学习了《微课程的运用》,增长了不少知识.

  微课是展示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这种短时间内的视频教学,能有效地观察自己上课时的过程,包括上课时的表现,对于自己的教学展示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能通过自己看到自己上课时的语言,姿势,动作形态,课堂讲授等获得较大的自我认识..然而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在教育领域,“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

  微课时间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在5分钟以内.

  微课内容少“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

  资源容量小.“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微课程”起点很低,基于ppt(幻灯片)技术,后期转为视频文件,人人可做,简单易学.微课程每一集内容相对独立,它可独立使用,也可嵌入学校任何课题,还可以独立成系统,综合使用."微课程"利用了网络传送的便捷与录影重复利用成本低的特性,使用方便,除了网上学习,还可利用手机、微博等方式学习,也可以用于学校例会、研讨会观看或讨论.主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考.

  微课程的学习心得 篇10

  我的性格应该算是外向的了,但是在陌生人面前依然有点内向,有点不太会快速与人沟通交流。所以在开始破冰之旅中,我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与人交流,如何打破内心的界限,站在人群中好不适应这种彼此认识的方式,一瞬间有点想逃离的感觉,好在混在人群中不是太显眼,感觉真有点滥竽充数……

  随着雷老师指挥大家做马兰花开的游戏,分成了小组后,我慢慢适应了这种氛围,我们小组的四个人也开始了愉快的交流。在广东的单老师提议下,我们小组取了个“和谐队”的队名,我们的口号是“齐心协力,凝聚合力”,我们队的logo是我们四个人的手画在一起,每只手上都签了我们的名字,四种颜色,很漂亮。我们的队歌是“团结就是力量”。结果我们获得了最佳展示奖,开心地忘记了羞涩,跟孩子一样地“耶”了起来……最后各组进行了分工,分配了各种专家:摄影专家、摄像专家、海报专家、作家、技术专家、学习委员,我们组的董伟老师因为是技术专家和学习委员,所以把队长就分配给了我,呵呵,我这个组长好当,基本都是各类专家各负其责即可。

  构建自己的系统很难

  李老师通过与张清义校长的对话,引领我们寻找自己的系统,给自己的研究定一个方向。同时还给了我们一个寻找系统的'流程模板:定方向、做系统、找方法、录课程。当李老师分析这个过程时,我感觉自己好像也听明白了,可是在思考自己研究方向的时候,仍然有一点一头雾水的感觉。我想了好多,在教学管理方面做过的内容,但是想到接下来的研究需要去实施,现在我已不分管教学管理了,更多的时间是在支教,也就意味着我更多的时间面对的是自己的教学工作,因此我想到了研究我自己的教学,梳理自己的教学成果,然后用自己的研究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想着这些似乎很简单,可是真要画出这个系统图,依然很有困难,不知道从哪个地方切入合适……

  就这样冥思苦想中,上午结束时只画了个草图,让雷斌老师指导,雷老师的点评说选择的有点宽泛,可以只选择其中的导入做,可以分为导入几法和导入原则两个方面来研究和规划。下午再接着修改,心里感觉不是太明白,好像不知道怎么去思考和定位……

  微课程的学习心得 篇11

  微课程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

  微课堂针对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解题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据调查发现,在网络课程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时间是在10分钟内。因此,为迎合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佛山在全省乃至全国首创了“微课”模式,老师上传的公开课再不是长达40分钟的完整一节课,而是只有5至8分钟的精华内容,且在播放过程中可随时暂停。据悉,在微课程讲授完毕之后,还伴随提供习题、测试等供学习者加固知识点。

  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

  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其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

  未可堂尤其专注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分析学生地各种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微课程的学习心得 篇12

  活动最后一天的上午,培训竟然为我们呈上了更为精彩的“大餐”。

  第一时段交给李老师。

  首先李老师以给外孙拍照为例,给我们讲解拍照的秘密,看着李老师为小外孙拍的那些照片,并制作的简短视频。让我们感觉特别温暖,那么多有爱的镜头,真是一门艺术!李老师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让大家在以后也能拍出这样有故事的照片。

  接着李老师介绍了自己个人从事研究的整个历程,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研究的那份挚爱、执着。一个人能够如此坚持地做一件事,一走就是这么多年,这种精神太让人感动,特别是在行走的过程中,又与这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了“三小”研究、高质量学习、微课程等,现在已经走向全国,轰轰烈烈,让人不由得就心生敬畏。李老师对微课程的梳理和开发又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其中结合泰迪的`故事开发的7个微课程进行了系统的解读,以此来告诫我们要研究一件事,就要把它研究透。让我们明确接下来的个人成果开发就要这样,真正把自己的经验进行梳理建构,直至开发成为成果、策略。

  最后李老师对没有来得及点评规划图的老师提出要求,回去用录屏技术讲解自己的系统图,然后发给李老师,他再来进行点评,我们的学习也将转为网络。对这次参加培训的39位老师,计划跟踪三年,约定三年后再看成果和变化。听着这些,心里对明天充满了期待,希望自己能够坚持,跟随李老师,把研究做到深入。我的计划就是从自己开始,先研究自己,然后再影响别人。

  第二时段老师主持,进行了一个简短的结业典礼。

  39位老师在雷老师的主持下,一个个走向雷老师和李老师,结果他们亲手递过来的结业证书,开心地合影,因为接下来研究的路还很长,所以为我们的学习画上了完美的省略号……

  第三个时段雷斌老师送上的最后精彩。

  结业典礼后,李老师去向另一个培训地点,我们以为没有多少内容了吧。没想到慢条斯理的雷老师又开始了精彩讲解。

  在录像微课程制作时,雷老师已经进行了最佳实践萃取技术,今天他又讲解了两个工具。一个是碎片化技术,一个是引导追问技术。雷老师的讲解风格是娓娓道来,我们听得真是津津有味。他举的例子那么形象,比如在教师进教室前发现纪律不好现象描述中,提取可操作性的策略:站门口——眼睛环视全场——凝视——走过去——拍拍肩(敲敲桌)。这是雷老师一直强调的表征要有画面感,让人看完就知道如何操作。接着再听评课例子中,采用碎片化方式萃取教学技术的过程,雷老师提供了几个关键词:抓关键、能操作、有画面感。在这个例子中,雷老师让我们明确了教学过程中什么样的是方法、什么样的是流程、什么样的是工具。同时雷老师布置了一篇作业,从一篇案例中,萃取出教学方法、流程和工具。好好找一篇案例研究研究,掌握这种萃取的技术,为接下来的研究积累经验。

  雷老师介绍的第二个技术就是引导追问技术。雷老师通过与张清义同学的对话,引出了引导追问的几个步骤:第一提出问题。在情境描述中提出问题,在这个描述过程中要注意有画面感。第二是分析原因。这个过程中要至少问三个“是这样吗?”第三是已采取的措施。这个过程至少要有三个追问:可以吗?复杂吗?能推广吗?第四是效果。第五是风险和预防。一般情况下在开发微课程时,只做前四项就可以了。

  在这四个步骤中,我最明显的问题是描述情境不简练,不生动,画面感不强。这可能跟概括有关系,总是平淡地描述,没有关注过画面感。另外对于这追问的技术以前也不知道应用,总感觉直接分析一个原因就够了,看来这还是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当雷老师要结束讲座的时候,大家意犹未尽,纷纷要求他再讲一个。于是雷老师在很短的几分钟内介绍了十字因果图,从不同维度来分析同一个问题的案例。最后在我们还没来及回味中结束了讲解。雷老师的这两个技术对于我们接下来要开发的录像微课程,将会有很大的作用,让我们彻底明白了面对一个问题时该如何分析、如何描述。

  最后一个上午的学习就这样结束了,匆匆的,但让我们收获满满的。五天来的学习精彩不断,离别时,真有一丝感伤的情愫在心里。但离别意味着我们的实践也将开始,我们将把这次学习的东西,渗透到研究中,为明天的分享和相聚积累素材和成果。

  微课程的学习心得 篇13

  周末参加了在实验小学举行的,新教育“儿童课程”的培训。分别从晨诵、读写绘、童书共读三个方面对儿童课程进行了全面介绍。现将心得简单记录,以做备忘。

  一、关于晨诵,引起我重视的几个观点:

  (1)晨诵,是一种仪式,开启式加复习诗加新诗。

  开启诗,也可以是开启歌。我的感想:上学期,我的晨诵课程还太不成熟,形式上很单一,每天就是读新诗。丰盈孩子们生命的,除了诗歌文字,优美的图画,还有音乐。新学期的晨诵,准备固定时间,固定形式,将音乐的元素融合其中。让晨诵更具有诗意和美感,尽最大努力丰富孩子们当下的生命。

  (2)将晨诵与孩子生命相连接。

  我的感想:我的晨诵,一直侧重了孩子们对诗歌的感受,而对于将诗歌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相连接,则相对忽视,或者说做得还不够到位。就像没有根的花朵,刹那间开得再艳丽,也会慢慢凋谢,可是,我想要的,是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种子,历尽岁月后,开出伴随一生的心灵之花。以后的晨诵,首先要注意选取诗歌,按专题来做,再是晨诵过程中,适当点拨,设计简单而准确的问题,用一次次诗歌填充孩子生命。

  (3)变换方式来读。

  我的感想:老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男孩读、女孩读、转换角色来读。将齐读放在最后。记住,新诗出现时自由读很重要,因为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感受,不要求整齐划一。

  (4)生日诗是独一无二的。

  我的感想:我们的生日诗不够隆重,针对性也不够。那是最重要的日子,诗歌,绘本故事都可以当做生日礼物,时间也可以在中午或下午。这样生日诗的范围和时间限制宽松一些,应该会做得更好。

  二、关于读写绘,引起我重视的观点:

  (1)要重视孩子与家长的交流。

  我的感想:阅读,写绘,不仅仅是在学校完成的任务,家长的参与和配合,会对孩子的'进步起着神奇的作用。我要好好想想,怎样将家长也吸引进来。(思考中。。)

  (2)将绘本与孩子当下的生命相编织。

  我的感想: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原来我做的就不错,以后更加注重这方面的探索。

  (3)生日时,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故事,老师为他(她)阅读。

  我的感想:这真是个好办法,孩子们在寻找自己喜欢的故事时,就是一种激励阅读的过程。

  (4)读写绘,用油画棒,代替彩笔。

  我的感想:一直以来,读写绘占用时间太多,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史老师给了我们答案。她说:读写绘是用图画来讲故事,不是培养画家。读写绘可以随意去画,不能过于精细,更不必打草稿。用油画棒,大面积的勾勒、涂色。表达出自己的故事就好。说得真好!

  (5)周五读绘本,周末读写绘。

  我的感想:千万不要再周一到周五晚上布置读写绘,孩子们太累觉得是负担就坏了。以前没有注意这一点失误。

  三、关于童书共读,引起我重视的几点:

  (1)新教育儿童书包里有三十六本书。

  我的感想:三十六本基础书目,为我们选择书目起到了很好的引导。我要去找找看看。

  (2)童书共读的流程。

  我的感想:我从来没想到过,书的扉页,导读等有这样神奇的妙处。记住这些共读的流程,以备高年级时使用

  1、情节的梳理(线路图)。

  2、形象分析。

  3、主题探讨研究。(读到心灵深处)。

  4、想像推测题。

  5、生活对照题。

  6、语言欣赏题。

  7、绘画再现题。

  8、质疑辨析。

  老师讲的很精彩,我选取对我来说最有用的几点来记录,希望在做儿童课程时,少走些弯路。

  微课程的学习心得 篇14

  通过这次网络培训学习,让我认识到微课程在我们教学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帮助。微课程课件的制作非常方便,它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只要有数码相机或触屏手机,都能够拍摄微课;微课程的题材非常的.丰富,一个知识点就可以成为一段微课的内容;微课程的编辑制作也非常的简单,编辑软件非常的多,这些软件的操作方法简单易学,初学者在很短的时间内都能够学会并掌握它们。

  “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微课程设计一般通过PPT、手写板、手机录音视频、录音等手段完成,由结构、画面、文字、语言组成。

  在培训中提到了微课程设计中应注意方面和操作方法,以生动案例给我们剖析了微课程设计的操作流程与应注意事项。我感触比较深的是微课程设计中“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这些多样化的提问策略简单易操作,效果明显,而且每一个微课程结束都要有一个简短总结,概括性强、针对性突出。在微课程设计中还要求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是很容易、很简单的内容,设计中要巧妙使用“暂停”,合理引领孩子的思维,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在微课程设计中师生可以同台进行,实现真正的共同探究学习策略。

  微课程引领教室变革。只有通过教室教学的结构性变革才能发挥微课的真正价值。传统教室“先教后练”,即新课导入、知识讲解、布置作业、课外练习的教学结构,要变革为“先学后教”的教学结构,即研讨、练习、辅导,到布置预习、预习指导、知识预习。微课就是用来支持学生的知识预习。教师要开发好微课程,首先要选取好教学内容,并把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其次要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充满趣味地进行学习;最后必须亲自动手制作课程,借助PPT、手写板、微视频、微音频等信息化手段来进行课程开发。

  《微课程及教学应用》学习体会

  通过对于微课的学习和体验,我认为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方式,有很多重要意义:

  1、微课是一种浓缩型课程,时间简短,知识点明确,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自助餐”式的学习体验。无论是学习新知识,还是课后复习,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地学习某些知识难点或者技能,并且可以反复学习,针对性强,灵活性强,充电时刻充足,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2、因为微课时间十分简短,在10分钟以内,并且主题明确,只有一个,可以使学生在这段时间里把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不易分神。

  3、互联网发展是大趋势,尤其是移动终端的快速崛起,网上学习、手机学习或许会成为日后的主流学习方式,而微课正是适应了这种改革趋势,走在发展前沿。

  4、微课程可以促成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学生们可以自定学习计划,按照自己的步调来安排学习内容,自己搜索,自主检测,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元认知能力。

【微课程的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微课程学习心得03-13

微课程学习心得体会02-28

2023微课程学习心得体会03-13

课程学习心得04-20

微课程培训心得05-15

网络课程学习心得10-07

大学课程学习心得04-18

课程理念学习心得04-23

课程设计学习心得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