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美国当教师的心得体会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国当教师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国当教师的心得体会1
中美两国的教育有着极为不同的传统,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相比较,美国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这两种教育表达了对待知识的不同的态度,中国的教育表达的是对知识的静态接受,美国的教育则表达的是对知识的动态改变。
这一“静”一“动”之间,反映了两国教育不同的知识观。美国的教育注重广而博,中国的教育注重窄而深;美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主、自立精神,中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严格、严密、严谨精神。从发展创新能力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学生容易偏于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以及因害怕出错而习惯于固守规范。基础好可以是创新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可以成为束缚和阻碍创造性思维的障碍。严谨的特点可以带来周全的思考,也可以成为跳跃性思维的大敌。学前教育是奠基性教育,它的效果有着潜在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因此更需要人们的正确认识。中美两国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都很高,但美国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仅体现在观念上,也体现在具体的一些制度上。
在我国现在幼儿的`去抢还是包办的制度比较多,因为家长的思想观念还是很陈旧。现在很多家长既想让孩子在幼儿园学到知识,又要求幼儿教师做到像神一样的人物。平时我们常常说老师就是妈妈,妈妈就是老师。是的,妈妈一定是孩子的老师。但是老师却不是妈妈。因为妈妈只是带着一个孩子全心全意的为他服务,而是老师却带着那么多的孩子,怎能去做到周全呢?所以在这样的种种条件下,我国的幼儿教师根本没有做到放手让孩子们去自由探索。局限了孩子们动手能力的成长和自理能力的成长。
在我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多倾听幼儿自我的想法。多给幼儿动手操作的空间。而且会毫不吝啬地对他们加以表扬。在老师说的过程中,我们表扬需要讲究方式。就是把表扬具体化,孩子们做了什么事情结果令我们非常的满意。这时就应该具体化得表扬孩子。让孩子是因为自己的努力成功而感觉骄傲自豪。而并不是因为做了这件事情让我们高兴。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做到眼睛不要离开孩子,放开手让孩子的自理能力慢慢的培养。
一个现代人,首先必须具备独立精神和独立能力。独立,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构成,是人能够立足于社会,发挥其潜力的基础。与现代社会对孩子的独立的要求相比,中国孩子独立能力都较薄弱。根据资料分析,在我国的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日趋严重。他们从小到大,处处离不开父母的照顾。结果是让孩子养尊处优、心理脆弱、独立能力差,解决困难的能力和承受挫折的勇气缺乏。作为一个教育者,要尽可能为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创造合适的环境和机会,让我们的孩子早些脱离父母的羽翼,少一些依赖,多一些体验,多一些磨砺,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精神和独立能力。
我个人理解很酷的事情就是能放手大胆的让幼儿去做事情。在做甩手掌柜的背后真真正正的让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
美国当教师的心得体会2
来美国当幼儿老师快有2年了,有很多所见所闻和心得体会一直想和大家分享。
我所在的这所幼儿园是一所中英双语学校,学生有华裔有亚裔也有美国人,还有很多混血的。正是因为这样多元的文化氛围,我才能有机会接触到中美的文化差异以及中美小朋友、家长的之间的差异。我想和大家分享感触最深的几点:
强壮的体格要从娃娃抓起
穿的多的永远都是中国小朋友,户外活动叫冷的一般也都是中国小朋友,很少见到美国小孩裹得里三层外三层的。有时甚至大冬天的穿个短裤凉鞋就来上学了。有些孩子穿的实在太多,校长就会跟家长说,我们教室有暖气,没有必要给孩子穿这么多,会捂坏的。08年我们这里下了一场暴雪,天气非常冷。有一次我在一家快餐店吃饭就看见一个美国家庭走进来,3,4个孩子清一色的短袖短裤加拖鞋,看得我后背那个发凉。
有人说老外跟我们体质不同,基因不一样。但是我觉得只要从小锻炼,中国孩子也能和他们一样强壮。举个例子,老美一年四季都喝冰水,去餐馆吃饭服务生一定会先端上来几杯冰水。我们学校也有一个fountain供孩子们喝水,一年四季都是冰的,我也没见哪个孩子喝坏肚子。
在国内家长们可能会带孩子上各种才艺课,我不知道国内的孩子上哪种才艺最多,但是我知道美国孩子几乎每个人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游泳。我教的几个班最小的孩子3岁,最大的4岁多,几乎每个人每个礼拜都会去上游泳课。
游泳的好处不用我多说了吧,但是我想说的是,一个好的体格必须从娃娃抓起!而这对孩子来说,真的会受益终身!(另外,我发现这里的小姑娘,不管是华裔还是老美,PP都很翘,我想除了饮食的关系,可能跟他们从小锻炼运动也有关系。
美国式“野生放养”VS中国式“温室圈养”
我一直都觉得老美养孩子不像中国人那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真的是捧在手上怕疼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有一次和一个美国老师聊天,她说中国小孩很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怎么都不会做?我跟她解释因为中国长期独生子女政策,父母都太care孩子的缘故。在美国,经常在公园里看见老美的孩子满地乱爬,或者在海滩边看见很小的孩子去玩水家长也不紧张,或者吹很大的风就让孩子穿个裤衩光着身子在那儿玩,家长还看得很开心。当然老外一般都是很open很热情奔放的,中国人要内敛一些。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老美养孩子真的很注重独立性,所以我常常说老美的孩子是放养的,中国的孩子像是在温室里圈养的。有个事情就很能说明问题。
我在的这个州,法律规定每个老师最多只能带 2个孩子, 2个以上需要有2名老师同时监管。国内一般是一个老师xx年龄2岁半,3岁不到)。除非有时候孩子不小心尿在裤子上,老师会帮忙擦一下屁股换一下裤子,除此之外,平时上厕所是从来不帮忙的。幼儿园会有工人,但只负责打扫卫生和准备餐点。每个要入园的孩子校长都会问家长有没有对小孩进行pottytraining,即会不会自己上厕所,这方面不能自理的小朋友是不能入园的。有些孩子家长怕孩子还是会尿在裤子上,就给他们穿纸尿裤,校长就会好好跟小朋友说,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穿尿裤啊?我们这里都是大孩子哦,大孩子是不穿尿裤的。久而久之,孩子自己都会觉得不好意思,不想再穿尿裤。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孩子这么小自己怎么擦的干净屁股呀。但是凡事如果没有第一次,没有最初的拙劣,怎么会有后来的第N次和今后的熟能生巧?所以每次看见论坛里有抱怨老师擦屁股擦的不好之类的帖子我就很无语,都上幼儿园了,为什么不能自己擦?别人的孩子可以,你的孩子也一定可以。
不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是“havefun!”
美国的基础教育确实很轻松,学校教的简单,作业也很少,所以孩子们的学习压力都不大。而家长的态度更是和国内不一样。有一个我观察了很久的现象很有意思:一般家长来送孩子上学,中国家长会说:“乖,要好好听老师话”或者“好好听课”之类的。而老美的家长则一般会说:“havefun!"或者”enjoy!“教室黑板上从来不会写类似”好好学习“之类的标语,而是会写:bereectful,besafe,havefun!
一位曾经将分子冷冻到接近绝对零度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在一次采访中说,他做这些研究是forfun。他说你看这些实验,这些分子运动是多么有趣多么amazing。他的这番话让我有很多思考。中国人常常高喊口号要角逐诺贝尔,奥斯卡等等然后”振兴中华“,却每每落空。我觉得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中国人不聪明,相反,中国人很聪明,但没有老外那种很纯粹的投身科学或者艺术的心境,那种”因为热爱所以奉献“的心态,中国人有太多浮躁的因素,太多不纯粹的因素,所以才没有办法完全静下心来献身科学或者艺术。我们的孩子也是如此,学习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出于老师家长的压力,出于升学前途的压力。其实我一直觉得基础教育不在于让孩子背了多少古诗学了多少公式,而在于真正培养出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并使之伴随其终身。
再差的学生也要鼓励
有时候会看到论坛上有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总是拿不到小红花,每每这个时候我总是会替孩子愤愤不平。我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他她可爱的一面,因为一时的调皮捣蛋就将其归类为一个坏孩子是不可取的。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班上那些调皮捣蛋鬼难道现在都很没出息吗?那些循规蹈矩听话的乖学生现在也都还是精英吗?不一定吧……
在美国,老师会给表现好的小朋友发sticker(黏贴纸)。我刚开始做老师的时候也抱有这样的想法,觉得应该发给听话的小朋友,但后来我发现,美国老师总是比较”慷慨“,基本上每个小朋友都会发到。除非你犯了很严重的错误,或者老师警告了几次都不听才会把sticker拿走。
到了学期末,校长也会提醒老师年终评语要以鼓励为主,多鼓励,少批评。平时老师也不会经常跟家长告状,诉说孩子的不是,基本都以鼓励为主。
学会表达爱表达感恩
由于文化的关系,老美很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虽然他们”放养“孩子,但丝毫不会让孩子们觉得爸爸妈妈不爱自己。老师和家长都会经常和孩子们说”我爱你“并给一个紧紧的拥抱。小孩子也是如此。有时候我上着课,某个小朋友就会突然说,MsLu,ILOVEYOU,然后跑过来抱我一下,顿时会觉得好贴心。在幼儿园常常会看到很温馨的一幕,小朋友看到老师会狂奔过去然后紧紧拥抱一下,那个时候真的会觉得孩子是世界上最天真无邪的天使。
在国内,如果一个孩子表现好,老师可能会说,某某小朋友真乖。在美国,老师会说,谢谢,谢谢你今天表现好,谢谢你上课很认真。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很奇怪,久而久之,我开始明白,这一句谢谢看似简单,其实在无形之中教会了孩子如何感恩。学校有一位中国老师在美国生活了xx年,行为处事都已很美式。她有2个儿子,教养都极好。她说她从来不会刻意把好的都留给孩子吃,都是一家4口share,如果她让出了自己的一份,小孩要说谢谢,而不是觉得天经地义地吃掉。
冰水可以不喝,游泳可以不学,但是身体一定要从小锻炼!
正如我们学习任何一门学科一样,学习的精髓不在于记住了其中的几个公式或者几条理论,而在于学到了一整套方法体系;不在于照搬照抄,而在于活学活用、融会贯通。我举了老美喝冰水和学游泳的例子,并不是为了号召各位家长从此也让我们的孩子一年四季喝冰水,也光着身子去海边吹冷风,也要每天去游泳。我举这些例子旨在说明老美养孩子不精贵,不娇气,而且很注重从小锻炼身体。我来美国2年多,但一直没有习惯喝冰水,而且我本人很支持中国传统中医的很多理论,也一直用一些中医养生之道来调理身体。有些家长说中医理论不提倡喝冰水,OK,我们可以不喝冰水;有些家长说游泳馆很脏,OK,我们也可以不学游泳,但是我们可以跑步,打羽毛球,篮球,兵乓球,跳健美操,等等,whatever,只要是有益身心健康的,不都很好吗?学习很重要,但健康更重要。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这跟国情没有关系。我相信无论国情怎么变,让我们的下一代更强壮更健康都不会有错。更何况,在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看病难问题等等“彪悍”的“具体国情”面前,还有什么比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来得更为实际呢?
“放养”不等于“放任”
有位网友说的好:放养并不等于放任。放养并不意味着让孩子自由散漫缺乏教养,放养是有的放矢,是牵在手上的风筝,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让其迎风前行,该收手的时候就要把线收回来以免误入歧途。
有个故事我总是喜欢和中国的家长分享。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绝对没有编造的成分。Zach是一位混血小男生,妈妈是新加坡人,爸爸是美国人。我当老师的第一年他就在我班上。起初这位长着一个大脑袋的.小朋友并没有引起我的特别关注,但渐渐的我发现Zach是个很不错的小孩,活泼开朗脾气很好,玩具也愿意与人分享。虽然也有淘气的时候,也有被我批评的时候,但从不娇气,不像有些孩子一句都说不得,批评他的时候他总是很耐心。因此每次遇到Zach的妈妈我总是忍不住夸他几句。有一次这位妈妈忽然问我,你为什么这么喜欢我们家Zach?我忽然觉得很奇怪,这不是因为这个孩子脾气好,很可爱吗?当我把我的理由告诉她之后,我看到她脸上满意的笑容。就这样一直到一年过后学期末的最后一天,Zach要从幼儿园毕业去上小学,妈妈带着他来到我的班和我告别。这个时候他的妈妈才告诉我,原来Zach曾经是白血病患儿,现在已基本康复。“他3岁之前因为化疗是没有的头发的,我从来不说是因为不希望我们家Zach得到什么特殊待遇”他的妈妈这样跟我说的时候,语气爽朗,没有任何哀怨,“Zach的美国班主任老师知道他原来有这个病,所以总是对他很好,我不希望这样,我不希望他变的娇气。你看他现在能跑能跳,跟别的孩子完全没有区别。”这个时候我才明白原来她曾经问我为什么喜欢Zach是想知道我对Zach的喜爱是否是出于同情。大爱无言,我真的由衷地敬佩这位伟大的母亲。
爱有千万种表达方式,但溺爱绝对不是其中的一种。我相信没有一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成为背着 4箱行李去上大学的“齐全哥”。正如我们的斑斑所说的那样,请把我们的宠爱放在心里,解放孩子的双手双脚。
不是照搬美国模式,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们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而大国不更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么?我们借鉴了老美的ICQ因而才有了本土的QQ,借鉴了老美的Facebook才有了本土的开心网等等社交网站,借鉴了老美的twitter才有了自己的微博,所有这些成功的商业案例不都说明了对于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么?所以有什么理由要在教育上固步自封?
作为一个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的80后,我也曾经挑灯夜读,参加课外辅导班上家教,我也曾经历中考高考(而且还是考试人数高峰的那几年),经历找工作难的困境,经历中国职场的勾心斗角,因此我想说,我深刻体会过中国教育体制环境下的各种压力,体会过中国特殊国情的各种压力,大环境如此,我们能做的杯水车薪,但所有这些仍然不能成为我们溺爱孩子的借口和理由。我相信,培养健康,独立,乐观,自信的下一代,培养拥有完善人格的灵魂。
美国当教师的心得体会3
通过对《教师的礼仪》的学习,我对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
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教师礼仪是我们必备的素质,要求我们教师要严于律己,它具有率先性、示范性、整体性和深远性。具体说来,教师的礼仪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仪表。
主要包括衣着发式,修饰打扮等,是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外部形态。日常工作中,。首先是发型,要简洁而利落。其次是衣着,要保持得又干净又整齐。另外,服装的式样也能做到朴素大方,协调得体。
二、举止。
它包括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它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人体信号”。这要求是表现出良好的教养和振奋的神态,要与教育教学过程密切配合,发挥出最佳的辅助作用。教师注重了自己的着装,但在坐立行方面却做出一些不得体的行为,也是非常难看的。所以每当穿正装的时候,绝不随意坐,走起路来也是稳稳当当的;
而穿正装时间长了总觉得有些累,所以间隔一段时间我就会穿两天休闲一点的衣服,在穿休闲服的时候,适时放松一下,有点随意感,但也绝非肆无忌惮的去说、去坐。
三、与学生谈话。
提前通知,有所准备。谈话最好提前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既是一种礼貌,又是对学生的尊重。热情迎候,设置平等气氛。举止端正,行为有度。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分清场合,入情入理。在与人谈话时,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内容协调一致。不要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
总之从事了教师的职业,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人生航程将面临着一种人格上的挑战。我们必须鼓足勇气,义无返顾的朝着人格发展的新高度不断攀登.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应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力量为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贡献一份力量。
美国当教师的心得体会4
通过今天听相楠老师的直播分享,我们发现其实美国的老师并不强制一定有专业的资质,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多才多艺,但是美国的教育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比如美国会比较重视孩子的自由创作,足够的尊重孩子,讲求平等,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孩子在幼儿园出现安全问题时,老师会出具一份详细的报告,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家长的焦虑。
如今的社会父母双职工是常态,他们分担养娃的各项责任也是比较高的。且由于各项压力,祖辈也参与带娃。这让我感受到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十分积极向上。克服种种困难为自己和孩子创造更好的环境。但教育孩子是需要家校双方的努力,不能全部依赖老师。我们做家长的教育孩子,不是帮他做事,不是给他挣钱,而是陪伴他成长,让他的人生步入正轨。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袖手旁观。否则,可能我们看似很努力,其实是在帮孩子倒忙。比如说当孩子不听话时对孩子大呼大叫,做不到耐心的引导,无条件的接纳。以后无论什么情况下一定做到耐心引导孩子做任何事。尊重孩子的.想法,做法。不要低估了孩子干涉太多,支持他们的想法,让孩子大胆去做,比我们想象的更好。育儿的目的不是为了调教孩子,更不是为了控制孩子,而是搭建桥梁走进孩子。之后再用爱去陪伴,跟孩子一起长大。
首先第一个来自于父母本人的教育程度比较高,第二个就是家庭带孩子的方式不一样。比如说美国硅谷幼儿园的父母都是高学历,北大清华哈佛比比皆是,而且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每个人都能够陪伴孩子的成长,在孩子的每个阶段都会付出不一样的努力,第二个我想说的就是,家庭带孩子的方式不一样,比如说美国家庭都是父母参与孩子的成长,父母不管怎么辛苦,不管白天做什么工作,晚上回到家就是一心一意陪孩子,周末的时候,父母双方都会带孩子们出去,在游玩儿中于无形间教给孩子一些知识。我们中国的家庭却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父母双方忙于自己的工作,对自己比较的心软,不能够放下自己波荡的心。静下心来陪伴孩子的成长,却让爷爷奶奶这一辈帮忙带孩子。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隔辈带孩子。带出来的一系列的教育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陪伴的重要性,我觉得在以后的生活中,应该更多的去陪伴我的孩子,比如说学校的阅读活动,我应该放下我的手机,不仅仅是拍拍孩子的视频,而应该和孩子一起读书,我们可以一起分享,彼此收获,得到内容,我们应该互相鼓励,这样的话,我觉得孩子才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更好的提升。
相互信任很重要,尤其是对学校对老师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学校和老师也要以对孩子负责任的态度回报家长的这份信任。所以,要求老师在微信群发孩子的视频,上班期间或者在家中时时打开监控观察孩子和老师的一切活动等等,这些做法大可不必。安全高于一切。我非常赞同美国幼儿园的做法,学历不是最为看重的,安全急救知识和证书老师必备。其实这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必备,家长更应该具备急救知识和技能。一旦出现突发事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伤害降到最低。另外,学校安排专人频繁检查各个角落,尽早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哪怕是一颗外露的钉子。我们中国学校和家长的安全意识正在日益提高,但是做的还不是特别细致和到位,这点我们应该继续努力。家校合作,尤其是家长要在必要的时候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不可做甩手掌柜。学校可以大胆改革和创新,以更新颖更有效的方式举办活动,加强亲子沟通和家校合作,相老师谈到的关于美国春游活动的组织,家长的参与方式特别有趣,可以效仿。家长要大胆放手,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这样孩子会成长得更快更好,家长也会更省心,有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我们的学校很棒,我们的老师特别优秀,是孩子们眼中努力上进多才多艺的漂亮姐姐,我们的孩子聪明伶俐人见人爱,所以,相信老师,相信孩子,也相信自己。
美国当教师的心得体会5
前几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了美国幼年教育和青少年教育的丛书,并通过与美国朋友的进一步交流,我对美国的青少年教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经过认知、了解,我对美国的中学前教育有了很多的感慨和感叹,在此,我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心得。
美国中学前的教育整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幼儿前教育,幼儿教育及小学教育这三个阶段,其对应所用的教材也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prek、k和l1~6。其教学模式同中国的差不多,但是教学环境及氛围和教学方法却与中国的大相径庭。美国青少年、幼儿孩子的学习环境很随意、很轻松自由;
教学的内容也相对简单,但丰富多彩,知识的覆盖面积也较为广泛;
其教学方法比较形象灵活。不同于中国的应试化教育,美国的老师大都通过模象及肢体语言的配合和言语的强调来授教。他们把将要传授的知识通过图片、肢体语言、模型等模象表达出来,通过色彩、动作和实物等来刺激孩子们的`记忆,促进孩子们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这样更有助于孩子们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发散思维的培养。
在prek这套教材里,我看到的教材的亮点便是他的自然拼读法,在简单图释和语句的练习中,孩子们可以认读很多单词,会说一些句子,并掌握一些字母的常用发音。
在k阶段,孩子们进一步学习发音,通过老师讲故事来练习听力,并通过对故事内容的提问和总结来锻炼自我的思维能力。
到了l阶段,孩子们的学习也进入了小学,同中国小学生一样,他们开始学习书写,并进一步学习更深的知识,如简单的数学计算、自然科学和小剧本等。但是,为了引导孩子全面或定向的发展,老师指导孩子开办了许多的clubs,如足球俱乐部,音乐俱乐部,阅读俱乐部等等,孩子们可以自我选择加入一个或多个俱乐部来发展个人爱好。当然,老师也开始给学生下达一些软性的学习任务,如每周至少5篇的阅读总结及感言、定期指导孩子话剧表演等。这些在中国小学是少见的,但是在日益增多。
总之,美国中学前的教育是多彩的,孩子们的学习压力也比较少,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并参与其中,过快乐的童年。相比而言,中国的小学生生活就比较的辛苦了。因为中国的现实国情和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理,所以促使家长们疯狂地给孩子施加压力,并给他们安排课余学习等等。不能评价他们的对错,但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确实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这道路漫长且艰辛,这不仅需要国家的领导,更需要众家长的配合等。
此上皆个人想法,存在很多不足,望读者海涵。
美国当教师的心得体会6
今天有幸观看了相楠老师的《和美国幼儿园老师学习一些很“酷”的事情》收获颇多。老师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述:
一、如何给孩子浸润“和平”“边界意识”“领导力”等抽象的概念
1、可以在教室里设立“和平桌”或“和平角”。这个“和平”不仅仅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争吵与友好相处,更多的是孩子在和平角里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培养幼儿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2、每个孩子都应该有边界意识,那么教师在平时也要学会尊重幼儿的自主意识。
3、培养幼儿的领导力。这里的领导力可以体现在游戏、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又包含了孩子们的'沟通交流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倾听能力以及服从能力等等。那么教师也应在生活点滴中去引导幼儿。
二、“学校不是你家,老师不是你妈妈”
在国内很多幼儿园,喜欢给孩子营造幼儿园如家,教师像妈妈的感觉。但其实“幼儿园不是你的家,老师不是你妈妈”更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区分好家和学校。幼儿园是孩子们区分家和学校、建立不同环境不同规则的第一步。
三、做“甩手掌柜”,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的能力
在幼儿园很多老师喜欢帮助孩子做这做那,既不利于幼儿自主自立能力的培养,又把自己累个半死。应该让孩子有一种意识“这是我的教室”,对自己的教室有一种责任感。同时设立各种小帮手职位,让孩子自己整理班级的一切,参与班级的整理。这样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四、从一百种夸到不夸
其实这里讲的是夸孩子要有艺术。要多多鼓励孩子,但并不是无具体的一句“你真棒”。而是应该有针对性的夸孩子,并且让孩子以自己为骄傲,而不是把自己的成就感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
那么以上四点我认为对我们的工作都是很有帮助的建议,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可以尝试这些方法并有意识的培养幼儿更多的能力。
美国当教师的心得体会7
听了相楠老师的直播感觉获益匪浅,相楠老师用自己丰富的从教经验和精力给我们进行指导,对我触动最深的是从夸到一百种夸再到不夸,美国教师经常会用做得好,干得漂亮来对幼儿进行夸奖,但是,意大利的老师并不会用这些词来进行夸奖,因为这些词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别人对他的评价,并不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这样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养成依赖别人评价的习惯,对孩子将来的自我评价的发展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幼儿对自己进行评价,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在中国大部分的幼儿园会给孩子灌输一种老师就是妈妈,但是正如相楠老师所说:学校不是你的家,老师不是你的妈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老师并不是妈妈,因为她不会像妈妈一样在你尿裤子的时候去帮你洗裤子,24小时超长待机等着你的消息;老师并不只是面对一个孩子,班里面还有二十几个孩子分担着老师的爱,但是在家里面妈妈的爱会全部都给这一个孩子。让孩子明白老师并不是妈妈,这样会帮助孩子们建立一个学校和家的界限,如果不帮助孩子区分这个界限,会造成孩子的困惑和边界不明,也不利于老师,很有可能影响老师以后当妈妈的心态。
在日常的工作中,有时候我也会为我们班里的个别孩子特别调皮而头疼不已,因为他们几个常常很浪费时间,经常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听了相楠老师的`一番话,我真的感觉到很惊喜,原来,在他们的幼儿园中,一个老师所面对的都会有定额的幼儿,比如一个老师只带十五个幼儿,那么如果这十几个孩子中有个别孩子调皮捣蛋,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将他们带走,这样的话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并且可以节约其他孩子的时间,这个方法真的值得我们去借鉴,去因地适宜的进行适用,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美国当教师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留学美国:美国网申中遇到的问题08-19
申请美国留学12-05
留学美国规划08-26
留学美国推介08-18
美国硕士留学10-27
美国留学申请10-17
美国留学专业10-28
美国留学申请11-05
美国留学申请条件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