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3-09-21 16:36:03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合集)读经典的心得体会15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经典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合集)读经典的心得体会15篇

读经典的心得体会1

  首先感谢尊敬的苗老师组织这样一次非常好的“亲子共读活动”让我们和孩子在亲子阅读中更好的沟通、增加和孩子的共同语言、了解孩子的心里世界??我们不断总结读书的经验,找到了一些适合我们家庭的读书方法。

  一、是固定读书时间。我们把每周六晚八点(40)分钟作为亲子阅读的固定时间和星期日下午带孩子到书城看书让她感受读书的氛围,在这个时段里,一起漫步在书中,享受读书的快乐。

  二、是选择读书姿势。我们采取了“依偎”的亲子方式,在舒适的'床上或沙发上,让孩子依偎着家长,家长用手揽着孩子,不时摸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小脸蛋,营造具有浓郁亲情的读书氛围。

  三、是注意读书的语调。我们在为孩子读书时,避免平和的语调,注意富有表情地朗读,放慢阅读节奏。

  四、是做好导读准备。根据孩子的读书水平,将全书划分精读、选读、略读的不同区域,重点为孩子阅读书中的精华内容,因为阅读时间不长,我们一般是让孩子读一点故事书、少儿百科书和一些其它的科外书籍。有时会根据孩子的要求卖些她自己喜欢的书,还会让她读完一个故事或是一篇文章,说说自己的感受、看法、意见和体会。增加读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五、定期带孩子去新华书店、图书馆、书籍比较多的地方,家里书籍有限让孩子的读书面更广更全面,了解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更能增加孩子的知识量和识字面。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书就是和智者对话,读书是心灵的旅行。我们在亲子阅读中从被动读书慢慢转变为主动读书,亲子阅读正在成为我们一家人良好的习惯。以后我们会不断改进方式方法,进一步激发孩子读书、求索和创造的热情,使孩子与书为友,与书为伴,在读书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亲子读阅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家长和孩子共同经历着书藉带来的喜怒哀乐,同样的心情让家长和孩子贴的更近,彼此间没有隔阂,象朋友那样亲密无间无话不谈,可以零距离感受到孩子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以便于及时调整方式方法,更好的为孩子创造学习环境,家庭环境。孩子也在讨论的氛围中更容易接受意见和建议,而不会感受到压力和紧迫,自然会较好的成长。因此,对于父母来说,千万不要奢望可以教给孩子什么,我们唯一能做的是,给孩子一个“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环境,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成长,包括身体的,感觉的,情绪的,认知的,心理的,精神的完整成长,而不只是被灌输属于父母的认知和技能,那样的人生无味而无趣。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爱上读书,喜欢读书不要把读书当成是一种任务或负担。让她自己能更好的去认识这多彩而美丽的世界。

  最后再次感谢苗老师,也希望孩子能一直坚持下去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读经典的心得体会2

  昨晚看完了《边城》,说不出的感觉,心里好像有点堵。庆幸自己生活在今天——一个可以不必再压抑情感、不再那么缓慢的时代。当然,也被文中秀美、恬静的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风所深深吸引,仿若自己也成为边城的一员,呼吸着那里纯净的空气。其实,了解一个社会的生存状况,从男女之间的婚恋关系中最可明晰,虽呈现的是男女间的关系,可暴露的却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道德的状况。男女间那源于自然的神秘吸引,中间隔着整整一部人类的艰辛历史。

  美丽的边城,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其实还是一个人性受束缚程度较低的环境,可是,我们依然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身上感受到深刻的历史痕迹——那已经深植于中国人血脉中的痕迹。

  翠翠,一个青涩、情窦初开的女孩儿,她的羞涩是自然的、不做作的,但却是中国几千年道德、文化在每一个女人血液中的沉淀——是的,是经济文化的产物,而非原初性的;是属于东方的',而非人性的;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而非动物的本能。——是的,那深刻在女性血脉中的面对男性的自卑,那压抑真实感情、等待幸福降临的被动,都是人类几千年历史所赋予女性的性别特质。

  那位深爱着孙女、渴望孙女能够得到幸福的善良、可爱的老船夫,亦无法跨越历史和时代所赋予他的局限性。为了孙女的亲事,他内心所呈现出的渴望、焦虑、自尊、自卑、掩饰、吞吞吐吐、欲说还休、矛盾、挣扎——是那样令人痛心和无奈。是的,他岂是在与自己的内心斗争?他是在与整整一部人类历史较量,他怎能超越时代给孙女一份自己把握的了的幸福?——最后,老船夫带着一生巨大的遗憾走了,他无法把握女儿的幸福,亦无法把握孙女的幸福。而翠翠,除了等待幸福,还能有第二条可以通向幸福的路吗?其实,这岂是发生在一个边城的故事?这难道不是中国几千年来天天在发生的故事?那坐在溪边高岩上默想的又岂是翠翠?那难道不是千百年来无数渴望幸福的女人?

  是的,谁能把握自己的幸福?谁又能跨越历史享有不受时代束缚的幸福?——男人与女人的真正相遇,中间真的是隔着千山万水、隔着一部厚重而艰难的人类成长史。可那样的一天真的值得期待、值得向往,因为,那是人性真正解放的日子,那是人类走出历史阴影的日子,那是人类不仅在物质上也是在精神上真正丰盈的日子——尽管路还很长,但值得人类不竭地追求和向往。

  忽然就被那些大胆直白的、洋溢着青春喜悦的男孩、女孩,男人、女人间那一点不古典、一点不含蓄的“我爱你”深深打动!竟至要流泪了——因为想到了翠翠。

读经典的心得体会3

  文中提到,当自己犯错误或者迟到或者其它原因造成了损失及领导所不认可的行为,请勿过多解释,想的`太多反而更加深领导对你的不满,最好方式是勇于承担并努力改之,然后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本职工作中,而非此事造成的后果放大。

  “你永远要记住,过多的解释只会让你的错误加重”

读经典的心得体会4

  在看一部小说时学到了一个学习方法,那就是“换位思考”,按我的理解就是将自己代入到作者,来思考作者是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说的目的又是什么?来模拟作者当时的思维心态。我感觉很是奇妙,所以拿《大学》开头试了一下。

  先将开头那一段放上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首先分析一下作者,《大学》的作者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曾子所作,有的认为是秦汉时期儒家人士所作,但曾子为本书作者更有说服力些,所以我们暂且将曾子作为大学的作者。曾子这个人如果想了解大可以搜一下资料,在此就不叙述了。只取一点,他是孔子的弟子,按照我很喜欢的一部小说《儒道至圣》中来分,他是仅次于孔子圣人的亚圣。所以他可以算的上是较为完整的继承到了孔子的思想,并且能够融会贯通的.一个儒家大家。所以他的核心应该也是继承了孔子的核心思想,那就是“仁”。另外《大学》在早期是属于《礼记》的一篇,礼,在古时候就是给人定的一个行为标准,同时也说明了人们应该怎么做到礼,所以我觉得《礼记》应该是古时候的儒家修行秘籍。所以我认为《大学》应该就是曾子为了说明如何做到“仁”,如何成为圣人而作的一本著作,也是一本修行秘籍。

  所以《大学》我认为它是一本介绍方法论的书,我们通过学习大学的思想,实践它的方法,最后就可以达到“止于至善”的圣人境界。

  大学之道,是有别于小学的君子之学,是讲述如何成为君子,如何成为圣人的大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如何成为君子圣人呢?

  按我的理解,是有三个步骤的。一不断学习了解明白正大光明的品德,并且不断的发扬光大。二在亲民,我个人是倾向于朱熹的观点,亲是作新讲的,就是说我们要每天都比前一天进步一点,每天都不断的发扬光大正大光明的品德。三到达至善的境界。一是基础,二是方法,三是目标,也就是不断的明德亲民之后最后要达到的境界。

  知止而后有定。为什么是有,而不是像后边几句一样的能呢?我的想法是定的方法门槛就是止,就是要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并且能够坚持,定下来,我们就做到了定。而后边的能则是你在做到前一境界做到一定的程度后才能体会到的境界。所以知止而后有定,止就是进入定的门槛。

  定而后能静,做到定之后,我们能够做到什么该做我们就做,什么不该做我们就不做,但这个过程无疑是极为痛苦的,所以我们要定到一定的阶段,最终到达静的地步,感受不到痛苦,或者是习惯了痛苦我们就静下来了。静而后能安,静中生慧,在静中我们不断的发扬正大光明的品德,最终体会到这些品德的美好,我们就安了下来,开始享受喜悦,享受光明温暖,整个人都充满淡淡的喜悦的感觉。安而后能虑,知道这些是很令人喜悦的以后,我们就开始想追求更多的喜悦,甚至是追求更多的知识品德。虑而后能得,有想法,才会有得到。就这样不断的循环,不断的明明德,亲民,最终我们就能做到至善的境界。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先后顺序的,只要我们一步一步的走下去,一步一步的做下去,我们最终就可以到达至善的境界。儒家果然是人道,是人人都可以成圣的大道。

  这些想法都是我通过“换位思考”想到的,“换位思考”的方法具体在本文中也没怎么说,因为我也是初次实验,不清楚怎么说,只能将我的一些感悟说出来,分享给大家。由于我个人能力和知识积累有限,所以这些想法还是不成熟的,如有错误甚至不赞同的地方,欢迎指正交流,共同进步,谢谢大家。

读经典的心得体会5

  读书学习能够提高人的自身素质,读专业的书能提高员工的技能,那么在学习专业技术的同时再读一本生活中的好书,深刻领会其内涵,基本就达到了双赢,技术提高了,素质提高了,就会真正的成为一名懂技术、有素质的员工。

  书中自由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善学习的人爱书、读书、悟书,一本好书倾注了作者的全部情怀,那么在读书的时候,就要融入其中,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最终要明白看过之后有什么收获,学到了那些知识,受到了怎样的'教育和启迪。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山有路就是告诉我们,书读的多了,懂得的知识也就多了,把知识融入到工作中、融入到生活中,学有所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业务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提高了,自然就会更好的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

  工会组织的图书进班组活动,大大的激发了员工的学习热情,工作之余,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既陶冶了情操,又增长了知识,可谓一举多得。员工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一些生活中的著作,在单位看的也多是一些专业技术方面的书,所以知识面就显得有些狭窄。这次工会组织的活动,受到了员工们的高度好评,一本好书大家互相传阅,互相交流读后心得,既活跃了大家的业余生活,又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闻。古时交通、通讯等都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很多人对世界的了解多是靠书本中所学,所以凡大智者必是读书万卷,方得无事不通。就算在今天看似发达的社会里,人也需要学习,方能掌握其精髓,才会有一技之长,方可立足于社会。

  书读千遍,其义自现。读好书、读有意义的书,读懂了,对人的精神素质提高,乃至于人生都是一份帮助。因为人生本身就是一本书,一本在探索中追求进步的书,读一本好书能够减少你很多探索中的弯路,使你获得更大的进步。

  图书进班组活动是我厂工会的一个创举,也是想职工之所想,既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又培养了职工的良好习惯,既提高了职工的学习热情又能增强职工的精神文明素质,既更好的服务了企业又满足了职工的精神需要。

读经典的心得体会6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代表作,是流传世界各国的一本儿童名著。全书采取日记体形式,生动地描述了意大利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课堂内外生活。日记从10月份开学第一天开始,至第二年7月份结束,共计一百多篇,这一百多篇日记,记录了发生在安利柯身边感人的小故事,叙述了国家民族之爱,亲子之爱,师生之爱,朋友之谊,不仅表现了高尚纯真的人性之爱,而且告诉读者应该如何去爱,告诉父母、教师如何去培养孩子的`爱。全书把爱的主题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在这次亲子共读活动中,我和陈毓读过之后,我们深有体会。这么天真的孩子,他却让我们在他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当我们读到《我的妈妈》这则日记时,我想起了发生在我在上小学一年级的一件事:有一次,上学的时间到了,天还下着大雨,走在乡村的泥泞小路上很容易摔倒,特别像我这么大的小孩,这时妈妈毫不犹豫的给我拿起书包,背着我赶到学校。其实,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虽然没有得到妈妈多少教育,但妈妈的高尚品德一直影响着我们。妈妈总是惦记别人,无论是亲戚还是朋友,她总是热心帮助,而且从没听过妈妈一句抱怨。妈妈总是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别人。从妈妈身上我学会了很多好品德。妈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希望别人怎样对你,你就怎样对别人。”多么朴素的语言啊。我也是用这句话来教育我的儿子陈毓。正是母亲的教诲,我才有今天的品德;正是母亲的教诲,我才这么自立、自强。我感谢自己有一个好母亲。虽然她没为我们做太多,但她教会了我们怎么做人。

  爱为教育奠定基础,教育使爱得以升华。爱是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包含了尊敬、同情、诚实、纯洁、无私等最高贵的品质,而如何去爱,如何培养爱,也是一门大的学问。如果你还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希望借鉴《爱的教育》这本书,从爱出发,从《爱的教育》出发。

读经典的心得体会7

  作为一名年轻父母,如何和孩子沟通,如何培育孩子良好品质,是我们每个做家长值得思索的问题。其实,开展“亲子共读”活动是一个好的途径。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孩子在轻松开心阅读过程中,不再掩饰自己的想法和评价,遇到问题也愿意向父母请教。

  作为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也会从中找到很多欢乐和惊喜。

  下面我就针对亲子阅读谈几点心得。

  一、要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

  在阅读的初期,家长肯定要对书刊进展细心的选择,书刊的内容和外观颜色尽量迎合孩子的心理。印刷美观美丽,图案颜色艳丽、故事内容新奇并浅显易懂比其他的书籍更能吸引她留意力。

  二、观看阅读爱好,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尽可能为孩子供应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

  孩子奇怪、好动、缺乏急躁和长久力是他们普遍的心理特点,他们不行能像大人那样把一本书从头至尾看完。我们需要尽可能给她供应一个开心的阅读环境。刚开头我也会强迫她读书,但是发觉这样做,孩子根本不用心听你说话,而且心情低落,阅读效果不好。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后来我和她爸爸敬重她的意愿,不再强调读书,就陪她一起玩耍。

  通过观看,我发觉西方童话故事比东方传统神话故事更具有吸引力,比方《小红帽》、《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还有一些智力嬉戏类的书,她也更爱看。今后我会更加留意选择中国的优秀故事让她学习。让她尽量眼界更开阔一些,学问面更广一些。

  三、亲子共读,营造阅读气氛。

  首先,我们做父母的,应当从熟悉上提高“亲子共读”的重要性及其具有的.深远影响力。书籍是学问的源泉,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精华,是人生百态的概括。教会孩子读书,就是让她提前从书本中熟悉人生,熟悉社会,去吸取自己人生成长阶段中需要的学问。“亲子共读”活动的开展的目的正是以阅读为纽带,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为父母制造与孩子沟通互动的时机,共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为孩子的心带去更多的关爱安慰:高兴、才智、盼望、士气、热忱和信念。

  今年孩子开头上学后,实际上一天的大局部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了。我们亲子共处的时间很有限,为了尽量保证她充分的睡眠,其次天早上按时上学,一般九点左右就上床睡觉。所以每次亲子阅读时机都是很宝贵的。

  以上几点仅仅是我一点心得,还需要向教师学习,加强沟通,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她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在哪,更好的帮助教师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为孩子的进步打下肯定的根底。

读经典的心得体会8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几乎沦为乞丐的他,身上仅有一块五毛钱,可是他在“募捐演唱会”上却红头涨脸地把纂得皱巴巴湿漉漉的一元钱纸币捐给了8名贫困学生。当主持人问他为什么只捐一元钱时,他说他身上只有一块五了,剩下的五毛钱要晚上买两个馍充饥呢!他说他也是因为没有钱才出来打工的,他不想让他的'遭遇在这8名贫困学生身上重演,他的行为受到了大家的赞扬。最后,他被一位好心人招到工厂里工作去了。

  记得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都踊跃捐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也把我平时积攒的零花钱全部捐了出去,为这次灾难贡献出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生活是位魔术师,有时会击碎你心中的梦想,有时会带给你意外的惊喜,有时会使你身处逆境、濒临绝望,有时会让你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但是要记住:身处逆境,不可绝望;点滴之恩,推己及人。因为世界需要爱,有了爱,它才会变成美好人间!

读经典的心得体会9

  在xxx报告中,增加国人的阅读量,向我们数千年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去学习,增强国人的文明素质的大背景下,我学习了《论语》、《弟子规》、《诗经》《增广贤文》,这些古典文化给了我深刻的感受。特别是《论语》,它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我被孔子深深感动,更为他为我们留下的文化精髓所折服! 他的一生没有留下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读着《论语》,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涉及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方面,为历代君王所推崇,为文明礼仪传播留下流传痕迹。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成长期,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发扬光大,顺理成章的天命。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进取,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学。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

  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理之上,鲜活在平常日用之间,本于生命,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人生,就要有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行动来获取成功,这是天地自然社会赋予人类亘古不变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终极目标、整体主题。而这些,是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一定要勤学善悟,勤学善思,学以致用。

  孔子强调要终身“好学不厌”,提倡“不耻下问”的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当然不会都是强于自己的人。只要有“善者”,就要“从之”,对于“不善者”要引以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点。即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学习首先要勤奋,其次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爱因斯坦有个著名的成功公式:“勤奋努力+正确方法+讲究效率=成功”。把勤奋看成是首要因素,说明要取得任何方面的成功,都必须具备勤奋精神。勤奋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方法,就是要勤学、勤记、勤思,“温故而知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和才干,就必须认真读书和思考,两者不可废,要养成经

  常思考问题和总结自己的习惯。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形成自己有理有据的判断,那就是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并“学以致用”。

  二 是要爱人犹如爱己 ,敬人犹如敬己 ,由己推人

  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意思是指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现代人一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爱,得到他人的尊重,但为什么自己付出了什么,却很少去思考。有的人唯我至上,目空一切,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有的人出口就脏话粗话,不管他人接受不接受。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如果自己心中没有了别人,就难得到别人的.尊重,特别是生活中诸多不如意的人,忧患多于欢乐的人,更不容易做到自尊自爱,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颗真诚的心,真心赞扬他人,真心对待他人,真心接受他人的好意,要以德抱怨,以直抱怨,用论语精神指导我们的行为。在日常工作中,真心对待每一位前来办事的市民,对所提出的问题要一一解答,为市民提供快捷服务、便利服务、微笑服务。

  三是要在生活中正确认识自己的得与失

  《论语》一书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遗产,具有极大

  继承价值,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真可谓是“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使我印象很深刻:一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得非常细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佛像前膜拜,而通过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跟它同一山体的花岗岩石砌成的,台阶不服气的对佛像提出了抗议:我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只经过四刀就走上了领导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了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心中常常自觉不自觉的与他人凡事做比较时,其前提就是自己是否有可比性,比较方法是否有科学和理性。通过比较应该是发现差距而产生压力和动力,因有了鉴别而便于定位和确定目标,其目标应是催人向上,奋发有为,这样比起来我想内心就平和多了,怨气自然就少了。常言道,你有你的快乐,我有我的开心,知足常乐!

  读《论语》,让我们领悟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学习的正确认识,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实生活中的理性道德。总之,《论语》从多种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作为两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们今人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的许多思想是当代人的精神和楷模,要做到“古为今用”。我们今天也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特别是在我们努力创造和谐社会的今天,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显得尤为重要。

读经典的心得体会10

  以前,我对恐龙生活在地球上半信半疑,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可是恐龙在六千五百万年以前毕竟是怎么灭亡的呢?这个谜团我们人类讨论了那么长的时间为什么还讨论不出来一个正确的答案呢?

  虽然到现在我们人类讨论了许多种说法,但是至今没有一种说法是被大家认可的,我们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的谜团,等着我们去讨论,等着我们去探究。

  恐龙是怎么在地球上生活那么他时间?又是什么缘由突然间又从地球上消逝了呢?读了《恐龙》后,我猜想到可能是由于恐龙的.体型浩大,食物短缺,再加上天外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了地球环境的转变,所以恐龙就失去民它生活的空间,从而造成了灭亡。于是我想到我们今日的生活特别的幸福,我们在享受这样幸福生活的同时不要忘了爱护环境,因为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否则的活,说不定到哪一天,我们人类也会像恐龙一样从这个地球上消逝……

读经典的心得体会11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对中华民族的统一种独特文化心理定势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中国古代文化,就没有中华民族;没有强大的文化支撑,中国不可能延续五千年。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名叫《论语》,《论语》是一本中国传世经典丛书,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文化、宗教、艺术、医药、民俗等各个领域,多方位、多角度地介绍了源远流长、内容宏富的中国古典文化宝库中之精华。其中,有一段使我深有感触,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就是孔子说:“勤求学问但不用心思考,就会迷惑;只是挖空心思去想却不认真读书,那还是疑难丛生得不到确实的知识的。”

  对啊,学习要勤学好问,学问是要自己用心去学的,有了学问但没有用心思考,就会迷惑,是没有作用处的,不能领贯通和有新的发现。相反的,有了思想就要用学问来培养,如青少年们,天生聪明,但不爱学习,就像美国有些青少年一样,由吸毒而裸奔,以后还不知道会玩出什么花样。所以人要有思想也要有学问,两者必须两相兼顾,只想不学终究一无所得,只学不想会糊里糊涂。像我们现在这么小就应该用功读书,做什么事都从娃娃抓起,像我看书都是家长催的,不催就不看不学,但有时一有兴趣的话,就会看看一两眼。一个人只知道读书,而不是用心去读,那么只如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读书必须用智慧来分辨书中所讲的道理是否正确,要从书中找出一个自我。书读多了,想深了,见广了,便会离开书本,足见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认识,成为自己的精神世界的.组成部分。

  这也使我懂得了,读书就要用心读,而不是读了就过了,还要反复的读几遍,不懂的地方要不耻下问,这样才能吸取里面的知识,相反,读书不认真读,那就不要读,因为那都是惘然,所以从今天我懂得了这个道理开始,一直到未来,都要有方法的去学习。

读经典的心得体会12

  正如余秋雨所说,墨子的全部都是黑色的,他如同黑色的旋风席卷整个中华大地,但是又有多少人会记得他的作用呢?他是普通百姓的代表,他是社会底层的代表,当然不可能被当时的统治者所认可,因为封建帝王是要家天下的。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非攻,而他自己则是将这个理念带到了那样黑暗的时代,不知是墨子的悲哀,还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孔子的名声远超过墨子,可是谁又能将墨子的功绩抹杀呢?他的思想可以说是贯穿于整个历史长河中。其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也正是靠的这种兼爱思想吗?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哪一次成功的战役不是靠人民的力量,那一次不是集体的智慧。现在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社会的主人。所以我们要感谢墨子,是他的思想引领着中华民族的复兴。

  我们更要感恩,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泉涌报,墨子的理念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成功,就算我们不高呼拥护墨子,最起码也要能够记住他。上为从国家的角度出发,那么从个人呢?父母对我们的爱是任何人没法比的,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逆子”呢?或许他们就没有感恩的.心,父母的含辛茹苦,换来的却是冷眼相对;父母的辛勤浇灌,换来的却是心灵折磨,或许不能这么的武断吧,毕竟还有那么多的有良知的子女,卧冰求鲤,那是多么的让人感动,扇枕温衾,那是多么的让人震惊,鹿乳奉亲,那是怎样的感恩!韩信小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然而,挣钱的本事却一个也不会。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

  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老奶奶为人家漂洗纱絮,人称“漂母”。她见韩信挨饿挺可怜,就把自己带的饭分一半给他吃。

  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发誓要报答漂母之恩。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对漂母分食之恩始终没忘,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或许我们不需要一饭千金,但是我们任然需要学习感恩的精神,人生不过区区八十载,当你步入晚年之时,在想感谢帮助过你的人,也许时间也不允许了。感恩不是用金钱能衡量的,在心中感恩,不如在行动中恩,不要让感恩只是浮于表面,成为空中楼阁。

  你看出了一条狗的寒冷,给它垫上了温暖的棉絮,它躺在棉絮里以后会久久地看着你,它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它的感激。你看到一只鸟受伤了,将它从猫嘴里夺下来,用药水治疗它的伤口,给它食物,然后将它放飞林中。它飞到树梢上也会回头来看你。它同样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铭记你的救助。

  低智能动物尚且会感激别人的救助,人类难道不也应该有颗感恩的心吗?狗和鸟会长久地凝视你离开表达感激之情,可是这一刻很快就会过去;他们可能很快忘却你。但有了这一刻,世界就不再是原来的世界,感激的目光消失了,但感激之情弥散在天地间,世界也就因此有了温暖,有了亲切。因而我们应当培养人与人之间的这份情感。我们现在生活在《非命》上、中、下都有“天鬼”、“上帝”等表述,貌似与墨子的“非命”思想相互矛盾,在整个墨学体系当中,也显得有些不协调。但我认为,这不是墨家学说的历史局限性,更不能因此认为墨家学说是唯心主义。我认为这是墨家朴素唯物主义学说的一种历史现实性表现。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为宣传自身学说以取得明显成效而采用的一种借力打力的手段,是一种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恰恰体现了墨家的“显学”特质。

  我独爱《非命》不仅因为其朴素唯物主义的客观性,更因为它所体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我的工作有系统化的指导和帮助。《非命》体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概括为:“非命”的世界观和“三表(法)”的方法论。“非命”让我相信个人命运不是上天安排的,国家兴亡也不是早已注定的,国富民强需要的是自身的努力。“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荣,不强必辱”,“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暖,不强必寒”,故不敢怠倦。那如何努力才能实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富裕与强大呢?“必立仪(义法)”,“岀政施教,赏善罚暴”,出台并实施能够惩恶扬善,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的公开、公平、公正的政策。那怎么制定这些政策呢?“有三表(法)”:一是“本(考)之”,研究发达国家或地区相关问题的发展路径,以及以往国内出台相关政策和开展相关工作的背景和目的,分析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并推测此类工作以后的发展趋势和路径。二是“原之”,对有关问题深入基层进行调研,调查和分析问题出现的根源和逻辑路径。调研对象不仅要包括政策所服务或约束的对象,还应该包括政策的执行者,也就是说调研对象要能代表政策涉及的所有群体。同时,对单位或个人提出的问题或建议不能简单吸取,要根据“法制化”、“市场化”的基本原则,全面地、发展地看待所有调研对象提出的问题或建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察百姓耳目之实”。三是“用之”。“用之”,简单一点的做法是试点。但是对于国内这个统一大市场来说,很多试点工作会有政策洼地或者“寄生”效应,不仅难以真实反映政策全面开展的影响,甚至会产生一种难以逆转的不公平现象。所以,最普遍的“用之”,应该是以“本(考)之”、“原之”调查研究发现问题的根源和发展演化路径为基础,判断和分析假设我们“用之”之后,对群众利益的影响以及政策的综合效用。这就是我从《墨子》中学到的指导我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读经典的心得体会13

  今天我来介绍一本我十分喜欢的小说——《秘密花园》。

  故事主要讲了任性而孤僻的富家小女孩玛丽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变成了孤儿,被住在英国一个古老庄园里的亲戚收养。这是一个奇怪的庄园,庄园里隐藏着无数的秘密,还有一座被封闭了整整十年的`秘密花园。在知更鸟的帮助下玛丽得到了秘密花园的钥匙。原来夜晚的哭声是一个叫科林的小男孩,他竟是庄园主的儿子,他的母亲不幸去世,他也因病魔缠身而自我放弃呆在房间中,玛丽不断地去看科林,陪伴科林在秘密花园里玩耍,后来他们认识了可以与动物交流的迪肯,于是他们一起玩耍、成长,一起亲近大自然,每个人性格也都在往好的一面变化着。

  我从这本书中大受启发,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能像科林一样自暴自弃,应该微笑着面对困难,坚强的解决问题。我们也应该以乐观、坚强的态度去看这个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这世界的美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花园”只不过还未被发掘,只有在不断成长过程中,乐观地对待人和事,迟早也会发现自己的“秘密花园”。

  这本书也讲了友谊,就像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或者有一位益友,这些朋友就是你最宝贵的财富,是你一辈子都想拥有的。

  这本书还让我明白了: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挫折,只要相信自己勇敢去面对,成功一定属于你!

读经典的心得体会14

  从学校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已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直面经典,诵读经典,感受经典,仔细回味,我发现孩子身上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我们惊喜的感受到开展经典诵读后带给我们的喜悦。

  一、孩子的理解、表达能力提高了

  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后,我欣喜地发现孩子的语言表达比以前更流畅、更风趣了。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学生的理解、体会也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孩子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其次是知识面的扩大。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天天在进步。

  二、孩子的童真初善的表现良多

  经典诵读是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弟子规》经典故事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等,在诵读期间,孩子逐渐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儿童最善于模仿学习,久读经典,最易受到熏陶,他们会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古代圣贤的品质,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诵读活动的开展,逐渐培养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儿童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举止文雅,乐意与他人交流、合作。在家里,她们总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大声说话,和外人接触,却像只小绵羊,人家问什么,就答什么,甚至不答。自从读了经典以后,孩子知道了以前那样做,真是太没有礼貌了。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一次,我感冒了,头疼的厉害,躺在床上,不想动。孩子赶紧跑到大街上的药店里买了感冒药和消炎药。回到家里按药盒上的说明,让我吃下去,并且让我喝了大量的水,然后给我盖上被子……

  《弟子规》中的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可见,经典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由此可见,中华经典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和教育了我们每一个人。回首和孩子一起走过来的读经诵典之路,我感慨,看着孩子在经典中获益,我欣慰!正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深信,今天读经诵典孩童,明日将是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

读经典的心得体会15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读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读好书心得体会07-12

读历史的心得体会07-28

读活着的心得体会03-06

读大学的心得体会03-15

读《大学》心得体会03-15

读《童年》心得体会03-21

读“活着”的心得体会03-23

亲子读心得体会03-12

读童年的心得体会03-12

读《皮囊》心得体会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