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3-10-25 19:00:40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

  8月24——25日,我参加了在婺源风景酒店举行的xxx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骨干教师培训会。此次培训有两个内容:一是由xxx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副院长、《中小学德育》杂志社副社长、《道德与法治》教材副主编王清平教授对粤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进行解读;二是由广东省东莞市xxx中学《道德与法治》微课的制作与使用,其实是对微课概念及其使用制作的较系统的讲授。

  我们先来看第一块内容。王教授作为刚刚由教育部审定并推广使用的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的副主编,对此套教材编写依据、课程性质、教材特点及课堂教学当然了然于胸,因此她的讲座也是围绕着这几个方面展开的。

  一、教材编写的依据是什么?

  我们当前使用的冀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起了很大重要,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需要增加新的内涵。尤其是依法治国理念稳步实施,更需要我们将法治教育的内容引入到小学品德课中来。

  此次推广使用的粤教版《道德与法治》的编写依据为: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xx版)

  2、《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3、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总体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尊法、守法;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 《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性质是什么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基本性质定义为:它是一门活动性综合课程。这就要求我们任教者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与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去体会道德的力量,去感悟法治精神。

  三、德育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

  提升道德认知(道德觉识、价值认知、道德判断、道德决定、道德反省等)

  增强关系理解(人生认知、关系觉察、价值体悟、道德敏感、道德对话等)

  培养生活技能(日常生活、学习、交往、处事、休闲娱乐等)

  提高公民意识(国家意识、责权意识、规则意识、公共意识、独立人格意识、对话协作意识等)

  激发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热情(志愿者服务、公益劳动等)

  丰富媒介素养(媒介识别、媒介选用、媒介批判、媒介责任、媒介法规等)

  四、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侧重点是什么?

  卫生之道——卫生、整洁、运动、规律作息等。

  修学之道——立志、勤奋、好学、专心、讲理、问难、毅力、进取、惜时等。

  谋生之道——进取、自立自营、勤劳、节俭、技能、创造等。

  修德之道——正直、诚实、谦虚、自信、豁达、勇敢、坚毅、理智、求真、爱美、自尊、自省、自制、廉洁、不贪心等。

  个人与家庭——孝敬、男女平等、和睦等。

  (1)与熟人(同学、朋友、邻居等):真诚、友爱、理解、信任、体谅、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睦邻、合作、守信等;

  (2)人与陌生人:礼让、友善、同情心、关爱、守信、善群、公正、宽恕、尊重、帮助他人等;

  (3)人与社群:讲卫生、守纪律、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美化公共环境、珍视社会进步、乐于社会参与等;

  (4)对职业或工作:责任、敬业、创新、信用、公平等。

  个人与国家——爱国、守法、平等、民主、国民的权利和义务等。

  个人与国际——正义、和平、国际交往与合作等。

  (三)人与自然贵生、博爱、和谐、探究心等。

  B、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

  五、《道德与法治》的编写指导思想是什么?

  1、加强法治教育就是加强道德教育,二者不能分割。

  2、规则教育是小学阶段法治教育的重点。

  3、学生是法治教育的主体。

  4、遵循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特点是什么?

  1、编写思路:明暗结合、纵横衔接

  明线:儿童的生活时空顺序,体现生活逻辑;

  暗线:小学低年级儿童品德发展的关系、内容范畴,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儿童的日常起居、人际交往、知识学习,体现品德发展的逻辑……

  2、编排结构:三位一体

  本教材在编排结构上,充分体现法治意识、法治知识与法治行为的三位一体。

  3、取材:时代气息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

  4、呈现方式:体现儿童的审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激发想象力

  5、独有特色:正确对待儿童成长中的问题,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为儿童成长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

  七、《道德与法治》教材体例说明

  教材主体:单元+主题+“放大镜”(我发现、我知道、我会做)

  小词条:法规小词条、传统文化小词条、谚语小词条小脚印:自我评价和行为指引

  知识卡:掌握相关知识点

  小游戏:培养活动能力和创新思维小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八、《道德与法治》教学建议是什么?

  1、积极体验,发展学生的道德感知力(私人逻辑)

  2、尊重儿童的权利,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

  3、聚焦有效,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社会技能

  4、关注社会生活,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第二块内容。

  广东省东莞市xxx中学《道德与法治》微课的制作与使用。其实是针对任何学科的微课制作与使用的专业培训。

  她的讲座跟前面的王清平教授的讲座的结构方式一样,都是先抛出问题,然后围绕着问题进行阐述,这样让人感觉非常有条理。

  三个小时的讲座,让我们对以下四个问题有了粗浅的认识:

  一、什么是微课?它产生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

  任何新鲜事物的产生都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首先我们处于信息化大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而我们越来越走向国际化的融合之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的教育环境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云计算技术的充分开发与利用,让我们进入了微时代。微电影、微信、微博、微店……教育必须紧抱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腿,微课也就应运而生了。

  什么是微课呢?定义者众多。这里选用广东省佛山市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微课创始人胡铁生的定义: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运用于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形成的全部教与学资源。时长一般在5至8分钟,最长不能超过10分钟。

  微课的特点是

  1、主题突出,指向明确;

  2、资源多样,情境真实;

  3、短小精悍,使用方便;

  4、半结构化,易于扩充。

  微课使用基于以下三种理论:

  1、(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班级授课制)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

  2、学习金字塔理论(美国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普通的听讲只能记住所学知识的5%,而观看现场演示却能够识记30%以上。

  2、个性化学习理论:这种一对一个性化的辅导外加学生自主化学习的模式,其学习效果当然是好的。

  其实微课在课前、课中、课后均可使用。如课前的学法指导、课中的讨论探究、课后的试卷讲评,教师均可制作微课,发至指定处,让大家观看学习。

  微课的类型有:精讲型、实验探究型、操作示范性、虚拟面批型、游戏学习型等。

  1、设计流程:知识萃取——教学设计——媒体设计

  2、开发流程:选题——设计——确定开发路线——开发——检测

  3、微课的录制:

  准备步骤

  1、选择要讲的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割成很多个小知识点

  2 、制作《学习任务单》

  3、做PPT

  4 、依据PPT内容设计讲稿(类似小讲课)

  5 、准备好麦克风、摄像头

  6 、录制与修改

  7 、上传网络

  4、录制设备:

  1、电脑

  2、摄像头、摄像机等设备用于采集电脑外部的视频;用录屏软件直接录制电脑屏幕形成视频

  3、话筒(音频源)

  5、录制方式:PPT录制使用录屏软件录制用手写板、数位板、电子白板、录课笔录制还有DV录制手机录制

  6、制作微课技巧:写解说词对着读善用暂停,分步录制操作录像与解说录音分开录制。

  7、微课录制中的细节:控制好时间、多样化的提问策略、结束语简短有力、PPT简介大方、画面简洁干净、要有完整的信息、关键信息字幕呈现、录制环境安静、生成视频文件格式正确。

  四、什么是好的微课?

  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的评价标准:叙事性、艺术性、技术性、创新性

  B、xxx小学微课教师比赛评价指标:聚焦、简要、清晰、技术、创新

  C、公众标准:

  1、微课程功能理解透彻;

  2、时间不超过10分钟;

  3、知识点够细;

  4、受众定位明确;

  5、情景定位明确;

  6、知识准确无误;

  7、知识点讲解不照本宣科;

  8、语言通俗易懂;

  9、PPT有视觉美感;

  10、视频画质清晰;

  11、版式设计好;

  12、音乐配合好,节奏感强。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

  3月19日我参加了夹河镇中心小学组织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教师培训会。此次培训由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唐燕老师主讲。唐燕老师从教材的整体结构、单元及教材内容、教材体现的新思想、教材各课简析、教材使用答疑五个方面对教材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并结合教学案例指导教师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获颇多。

  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编写是按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设计的。教材中的主体是儿童,教材的内容是儿童的生活。教材关注三年级学生的整体成长、生活;了解学校生活的两个主体生活方式;学会玩,并且有意义地玩;学会主动思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想法的`参与学习。

  整本教材洋溢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从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图体现多元、开放、平等、包容的价值观。新教材具备了以儿童的生活视角和路径,形成生活内容和教学相统一的叙事逻辑,教材力图体现和谐与温暖的情怀,体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与温暖的关系。学生从课本中能学会守法、树立规则和公民意识、学会做事、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让自己努力从适应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觉、自主。

  新教材中没有了说教性的内容,各册设计了相对集中的教育主题,呈现方式体现了儿童的审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有些还渗入了一些绘本图画和内容,激发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思考,力求从生活中的小事中渗透法制教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好的道德实例和现实需求的法治知识,也应和学生一起解读、分析,更要带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观察、思考、感悟、实践。

  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书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蕴、有情怀的教育者,用德浸润和温暖儿童心灵,用法呵护儿童健康快乐成长。鉴于理想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知识。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道春光无限好。跟随春天的脚步,20xx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网络培训会也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在这次培训会上,经过两位专家老师的阐述和讲解,令我醍醐灌顶,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共享:

  一是高瞻远嘱,统筹全局。

  上午,张广宇老师就本册教材的整体布局向大家做了详细阐述。从背景回顾,理念介绍,框架分析,教材研读,栏目使用等方面逐个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讲解,让我从思想上、认识上把握了本册教材的理论系统。本册教材以宪法精神为红线进行贯穿,是统帅全篇的灵魂,以增强学生的民意与国家意识为主旨,遵遁生活逻辑与知识逻辑相结合的原则,站在理论的高度把握教材,给老师们指明了教学的方向。

  二是真抓实干,精准干练。

  下午,金利老师向我们讲解了统编教材的使用建议。金老师的报告内容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如何较好地使用教材,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进行了细致精准地阐述:

  1、理解——以宪法为主要内容的思考

  2、研究——法治教育专册的.主要内容

  3、落实——教材学习与使用的建议

  经过金老师循序渐进的指导,我在对教材的使用和处理上做到了心中有数,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

  三是不辞辛苦,答疑解惑。

  培训中两位专家不辞辛苦,耐心地回答了我们一线老师许多的难题和疑惑,令我们茅塞顿开,收获满满。

  培训后,我要把自己所听、所学认真地反思,输入输出,更好地服务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给学生奉上精彩的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合格学生。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范文4

  “小学《道德与法治》乡村教师教学竞赛暨课堂有效教学研讨会”在攸县江桥小学如期举行,六位来自不同区县的乡村教师给我们展示了精彩的课堂,也给我带来了许多教学上的启示。

  其中,六位老师让我感受最深刻的则是每位参赛教师都认真研读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将他们对教材的解读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原点和依据,主要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定位都源于教材传递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知道道德与法治课程课程是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承载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具有其它学科课程所不能替代的育人功能。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一定要结合自己对学科课程标准、教学用书的理解,准确解读教材,体会教材传递的核心价值观,才能确保教学目标定位的精准。六堂赛课中,《这些是大家的》、《爱护公物》两节课中渗透的公共意识,《大家排好队》中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都体现了教师对教材核心价值的准确把握。只有我们准确把握教材,深入挖掘教材,提炼核心价值,才能实现由知识教学向学科价值教学的飞跃。

  其次,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基本遵循教材内在的逻辑顺序。

  众所周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遵循“按儿童生活路径,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生活逻辑为核心”这一设计理念,教材编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体现了清楚的逻辑顺序,每一课基本遵循“是什么一为什么一怎么做”这一逻辑顺序,体现了由知到行的提升,引导学生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父母多爱我》的教学板块就清晰地体现了教材的逻辑顺序,第一板块“发现爱”告诉学生什么是爱,第二板块“理解爱”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有些我们不能接受的方式也体现了父母的爱,第三板块“表达爱”则告诉学生爱要大声说出来,让父母都知道我们的爱。道德与法治教材既是学本,也是教本,只有我们理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理清了教材的逻辑顺序,并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课堂教学板块才能清晰,教学环节才能层层递进,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有效。

  最后,每位教师都坚持以生活为本源,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融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虽然精心选择了典型的案例,却无法适应每个学校、班级、学生的具体生活,因此我们除了要使用好教材中的资源,更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寻找素材,作为教学的资源。《父母多爱我》中出示学生父亲的工作环境,学生母亲所写的信,帮助学生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爱护公物》中播放校园新闻,引导学生探究怎样爱护公物;《亮出我自己》中直接让学生上台展示才艺,将学生才艺表演的表现作为课堂的资源。这些都是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教材,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作为教材资源的补充,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解决他们真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中,我们不能止于教材,而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多爱我》中出示学生父亲的工作环境,学生母亲所写的信,帮助学生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爱护公物》中播放校园新闻,引导学生探究怎样爱护公物;《亮出我自己》中直接让学生上台展示才艺,将学生才艺表演的表现作为课堂的资源。这些都是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教材,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作为教材资源的补充,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解决他们真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中,我们不能止于教材,而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范文5

  新版教材的“口语交际”栏目,不是新增的,但内容有些变化,增加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比如“传话游戏”,第一个人轻轻说句话,传到最后一排,看看哪组传得又快又准。

  游戏虽然简单,但游戏过程中锻炼几个能力:一是倾听能力,要专注;二是语言能力,把话说清楚。通过传话游戏,让孩子们学会等待,锻炼专注力。现在都是快阅读,孩子们很难静下心来做一件事,传话游戏能让孩子们学会静下心来做事。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改名《道德与法治》

  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陶元红介绍,今年我市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材全部换成了《道德与法治》教材。

  在新教材版本的采用上,陶元红说,根据教育部“过去采用什么版本现在仍采用什么版本”的原则与要求,今年我市小学一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仍有人民教育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三种。

  过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成了“部编本”,所以,今年我市将有20余个区县采用“部编本”《道德与法治》教材,10余个区县采用河北人民出版社《道德与法治》教材。新教材《道德与法治》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更进一步强调“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两大内容。

  陶元红称,今年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仅局限于小学一年级,从明年起,小学所有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材都将换成新教材《道德与法治》。

  20xx年8月22日,为期两天的小学三至六年级的《道德与法治》培训开始了,领导在培训开始前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进行解读,提醒大家认真学习,通过本次培训对教材有进一步的理解,并把所学运用到自己以后的日常教学中,真正做到道德与法治从娃娃抓起,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在小学阶段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划意识、诚信理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通过本次培训,我对于《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用意和整体规划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小学阶段,我们需要摒弃那种认为法治教育就是讲法条、讲案例的观念,把传播法的`理念、精神、价值贯穿于学生日常的生活当中。我通过培训总结了该学科教学的三大性质: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

  1、生活性

  珍视学生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2、活动性

  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3、开放性

  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

  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

  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行为合乎规范,要比记住许多该方面的知识、名词、条例法规更为重要,这门课程不是要让学生说出来,而是要他们通过自身体验、探索、讨论和总结后做出来。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真正从小学阶段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及法治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健全的人格体系和较高的公民道德素养,为他们以后在法治社会的生存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天在德源学校参加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培训,一天培训颇有收获。通过培训,我知道了教材只是媒介,我们要灵活运用教材。要根据自己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熏陶。

  玩耍也是学习,在玩中学,不是贪玩,关键是会玩。老师要引导学生,在玩中有收获,在玩的过程中受教育,懂生活规则,遵循游戏规则。让学生认识遵循规则的重要性。就像遵循交通规则,不遵循交通规则,后果会很严重的。

  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好的品格,有好的性格。在德、智、体、美、劳中,德育为首。让学生在活动中做人,让学生懂得感恩,爱自己的学校,爱老师,爱父母。接纳父母的不完美,接纳老师的不完美,接纳同学的不完美。允许同学的不同,换位思考,团结同学。

  引领学生发现同学的优点,发现同学的进步,发现同学的闪光点。让学生天天夸自己的同学,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让所有学生充满自信,热爱生活,爱学习。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终身学习。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可以开个辩论会,问题越辩越明。 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进竞争机制。生活处处皆学习,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快乐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遇到困难,教会学生想办法,愈挫愈勇。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挫折难免,要正确对待挫折。

  老师要认真研读教材,用好教材,结合自己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切实可行的活动。活动是学生自己的亲生经历,具体可感。是学生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学生感受就深,就能洗涤孩子的心灵。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采取合适的措施,与学生一起成长。

  《道德与法治》课虽然是小课堂,反映的却是大社会。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的教科书不是唯一的教材,老师也不是唯一的老师,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方法更不是唯一的,相信我们多样的教学方法,一定会让品社课堂更加生动活泼,绚丽多彩。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03-30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09-19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10-19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0篇)08-26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15篇)05-19

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03-30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15篇03-30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15篇)03-30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18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