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猫读后感

时间:2023-11-15 07:27:11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弃猫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弃猫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弃猫读后感

弃猫读后感1

  利用暑假时间,我阅读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晚年新作《弃猫》。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村上春树的文字,给我的整体感觉是通俗易懂,又不乏深意。全书其实就是一篇关于父亲(村上千秋)的回忆录,记录作者了和父亲在一起的生活琐事,父亲小时候短暂的被送养的经历、艰辛的求学历程以及他所经历的或幸免于难的战争的历史纪实。

  作者与父亲的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时候同父亲一起到海边遗弃一只将要生育的母猫,然而母猫却先于他们重返家中。这让年幼的作者和父亲都非常惊讶,这段经历与父亲小时候因生活困难被短暂的送养后又回到家中的经历十分相似,从父亲“神情中的惊讶不久转为叹服,接着好像还松了口气”可以看出父亲的感同身受和心地善良。也让作者更珍惜与猫咪在一起的生活,猫咪和书为伴,形同兄弟姐妹一般。

  根据作者童年回忆,父亲每天吃早饭前都要在一个装在玻璃盒子里的菩萨前闭着眼睛,长时间专注地念诵佛经。小时候,作者问过一次:你在为谁诵经?父亲告诉他,是为了死在之前那场战争中的人们。为了死在战场上的友军,和当时敌对的中国人。全书重点讲述了父亲三次服兵役,两次上战场的历史记录。在作者小时候,父亲仅有一次向他坦白他所在的部队处刑过中国士兵,回忆起用军刀斩断人脖子的残忍场面,这也给作者幼小的心灵烙下了鲜明的伤痕。在那个九死一生的`年代,经历了侵华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父亲虽然很幸运的存活下来了,但战后的负罪感需要一辈子念诵佛经来抚慰,饱受折磨。战争是无情的,它给人类带来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被侵略国家生灵涂炭,侵略国的士兵也难以安生,影响是两代人甚至更多。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的人民正在承受着战争的折磨,比如阿富汗,那里正民不聊生,哀鸿遍野,人们只希望能活下去,能为自己的孩子找到一条活路,唯有期盼战争早日结束,才能过上岁月静好的生活!

  作者与父亲的关系近乎决裂直到父亲去世前不久才达成了和解。作者在父亲去世后通过调查父亲的经历,逐渐理解了父亲。因为他与父亲的成长年代和环境的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对世界的看法也不同。但倘若父亲的经历稍有变化,便也不会有作者的存在了。虽然生活在战争年代,但是父亲对学业的追求和对俳句的热爱却没有中断过,凭借自己的努力以成绩优异考上了京都大学文学系。父亲希望作者能在学习上多花些心思,但是作者却没能圆满地实现父亲的期望。后来作者笃定地判断了自己当时的想法是对的,因为恐怕我们每个人都只能呼吸着不同时代的空气,背负着时代本身的重量活下去,也只能在时代的洪流中默默成长吧!

  读完这本书,我非常庆幸自己生活在和平时代,一个繁荣的国度,一个幸福的家庭。我们倡导和平,反对战争,要将有限的青春融入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梦想中去,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弃猫读后感2

  “有些事会随着时间被忘记,有些事则会被时间重新提起。”

  “…毕竟自出生以来,直到十八岁离家,我一直与他以父子的关系,在一个屋檐底下,天经地义地共度了每一天。”村上春树在书中这样写道,“但不知道为什么,如今仍不时在我脑中苏醒的,历历在目的影像,却不属于以上的任意一种,只是极为寻常的日常生活的片段。”

  一段平凡的往事,一个父亲的一生,一个时代的兴衰,由一只小小的弃猫为引子,拉开了帷幕。

  “父亲小时候,好像曾被家里送到奈良的某座寺里当小和尚。”与其说是寄养,其实不如说是丢弃。“那时有不少孩子多的人家为了少一张吃饭的嘴,就把长子之外的孩子送给别人家做养子。”那次的经历,在父亲年少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伤疤。“我没有能说清个中原委的证据,只是父亲身上确实散发着那样的气息。”扔猫的那一天,那只本该被丢在海边的猫抢在我们前面回了家。“父亲的神情中的惊讶不久就转为叹服,接着好像还松了口气。”父亲在那只本该被丢弃的猫身上,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那种被丢弃的看不见的伤痕,纵然深浅和形状会逐渐变化,也还是会纠缠人一辈子。

  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岁的父亲应征入伍,被分配到隶属于第十六师团第步兵第十二联队。这只联队的所过之处,片甲不留。村上春树在恍惚中,并不相信这一消息。他下定决心,要查出父亲隶属的部队。他不相信温和慈祥的父亲会参与可怖如斯的事情;但他也在害怕着,踌躇着…最终,他终究还是去调查。父亲果真不属于那一杀人如麻的部队。而在下定决心这一步骤中,他耗费了五年。最后,在一片炮火声中,父亲的军旅结束了。他走了,战友们还在前线拼命。

  追寻着父亲的足迹,他心中父亲的影子,又多变了起来。一个走过异常艰难的苦行的军人,一个看着俘虏被斩杀的旁观者,一个为远方战友而念经的普通人,一个俳句爱好者,一个学问出众的学生。

  父亲爱俳句。大学士写,战争时写,空闲时也写。可当时的战争是危机四伏的;国内的局势是混乱不堪的。但父亲还是爱俳句。俳句是浪漫的,美丽的;生活是杂乱的,绝望的。

  父亲不愿沉沦于生活,依然相信诗和远方。

  父亲从没有对村上春树满意过。“父亲想把他人生中没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我这个独生子身上。…而我们的个性中都有相当倔强的部分,也就是说,我们不会轻易地交换出自我,又几乎不能直截了当地讲明自己的想法。”如此相像的两人,矛盾渐渐变得多了起来。但在村上春树的心中,永远留着对父亲的依恋与爱。一九六七年,村上春树高考落榜。为了不让父亲失望,他整日整夜地呆在图书馆中,直到一九六八年四月考入早稻田大学。直到村上春树三十岁时出道为作家时,父亲才露出过一次真正会心的微笑。

  在父亲临终前,春上春树与父亲进行了父亲人生中最后的、短暂的一场对话。达成了和解。“尽管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看法不同,但牵绊着我们的那种类似缘分的东西,毫无疑问在我心中发挥了作用。”

  一九七四年,村上春树在东京经营酒吧“彼得猫”。那是童年的一只宠物猫的名字。

  会是那一只弃猫吗?

  会是对父亲的怀念吗?

【弃猫读后感】相关文章:

弃土协议书08-06

学生意外保险弃保承诺书通用11-16

郑振铎猫读后感09-20

《猫武士》读后感09-22

《笑猫日记》读后感09-04

猫武士读后感范文05-10

龙猫的语录10-25

《我在天堂遇见猫》读后感11-07

日本经典名著《我是猫》读书心得读完我是猫这本书的读书心得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