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我就是数学》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就是数学》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就是数学》读后感1
我拜读了华应龙老师的《我就是数学》这本书,我被它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华老师的睿智、博学多才、乐学善思、风趣幽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动着我。它首先不只是一部讲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书,而更重要的是体现创新性教育、教学思想的一部力作。其中的教育、教学思想深刻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人性至上的教学理念。通过“案例呈现”使困惑、迷惘、问题、难点逐一浮出水面,我在教学中的谜团渐渐释然。这本书与以往枯燥的教学理念不同,它是以案例和感悟为主,从中我们能够感受一些东西。??1。让学生觉得数学真奇妙,热爱数学。要想建立民主和谐的氛围并不难,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从而激起他们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而从字里行间更能看出华老师对每一个孩子的尊重,从而他也换回了同学对他的爱和信任。??2。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从书中找到了答案,并积极实践。就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1)采取活动的形式。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抓住知识的生长点,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其主动探究。(2)采取把知识趣味化的形式。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为了一个简单的导入,苦思几个星期,最终找到小猴滑滑梯这一情景。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为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供物质内容和推动力。(3)采取好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持续发展。教师的评价要根据差异原则因人而异,对学生的要求不要一个标准,要根据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情况分类评价,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通过评价,看到自己的进步。教师的评价用语应该有针对性、导向性,比如,有的孩子的解题方法新颖,就能批上:“你的想法很独特,看来你是个爱动脑子的好孩子”。有的孩子学习进步了,可写道:“看到你的进步,我非常高兴,这说明只要你努力去做,就会有所收获。”对个别同学还能写上:“最近怎么了,为什么错题比较多?应该找一找原因,也可以找一找老师。”这样,把作业作为媒介,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中通过评价鼓励与众不同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总之,让学生从老师的评价中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体验,以利于增强自信心。3。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把数学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是《我就是数学》贯彻的精神,同时也正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终生追求的教育目标。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因为这不只在教和学,而是感受课堂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我就是数学》是一本好书,它教给了我一种教学理念,教会了我一种教学方法。因为它让我感受到自己的不断转变和进步,这种向上的感觉真好。????[篇4]
喜欢华应龙的课,更喜欢他的书,华老师的课之所以那样精彩,很多都是来自于他在课前的慎思。他的书,耐读,实用,都是课堂我们天天经历的故事,他处理的有趣,得当,令人佩服。
他备课认真,如在“角的度量”一课,他思考能否创设一一种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量角的用处,经过多天的搜寻、比较、思考,他设计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配玻璃的情境,但与同组老师讨论后又否定了这一情景,几易其稿,才定稿。
了不起的“善待差错”“感谢差错”,的处理法则。他告诉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出现的问题,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要冷静地分析、恰当地评价、灵活地纠正。华老师对于差错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仅保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还把“阳光心态”传染给了我们,相信“课堂因融错而精彩!”。要学习华老师那种教师的智慧就是要善于从学生95%错误的解答中发现那5%的正确的东西,给予热情的肯定,并积极加以引导,让学生一步步推倒那95%的错误。这就是大师的风范,所以华老师是数学,我们均应学习他的融错艺术。
最让我值得学习的就是华老师的课后反思,学生的一个错、一句话,教师在课堂上一个不经意的行为都会让他思考良久。课后他都会回想每一个教学环节,总结好的地方与不当的地方,最应当学习的当是他反思后的再实践,他认为再实践是对反思的检验与进一步反思的催生。当我学到这里时真的感觉甚是惭愧,因为自己在讲过新课后并没有认真去写反思,去记录,反而每当讲完一节课,把很多生成,和资源白白浪费。我为自己的怠惰而感到深深的不安,所以,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手不释卷,也要去思,去想,去记录,做教书的有心人。
《我就是数学》读后感2
“我就是数学”,这句话很有分量,写这样的书名需要一定的底气。我欣赏作者,工作26年来,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学习、研究、总结、提升,用数学的眼睛来关注生活,用先进的思想观照课堂,用智慧的实践演绎精彩的人生。
捧读《我就是数学》,我仿佛再一次坐在华老师的课堂里,听他娓娓道来:
“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这是作者的真切感悟。农民种的庄稼长得不好,从来不责怪庄稼,而是反思自己:土是不是松得适宜,肥是不是施得及时,有没有及时浇水和除虫。因为他知道庄稼始终是无辜的。我们应像农民那样,经常追问自己:学生上课为什么不专心,作业为何总是出错……多么朴实而又感人的心声!
是的,华老师一直用农民种地的精神鞭策自己,用积极的偷懒敞亮教学生活。他让我们在熟悉的课堂里看到了另类的风景。
让我们一起听听:
“脑袋磕破后的笑声”,一个数学老师遇到脑袋磕破后,如何化尴尬的事件为有趣的教学资源。而“思维决定视野”一文,作者向我们诠释了《角的度量》新课导入的`来龙去脉,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教学情境,作者竟几次三番修改,忍痛***爱舍弃,冥思苦想求证,不凡的经历,让我们了解到一个特级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孜孜以求,这正印证了爱因斯坦的那句话:“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不仅仅取决于你的肉眼,还要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思维,思维决定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
还有,作者在执教《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学生会发出“华老师,你误导”的课堂感言,如果没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怎敢如此“放肆”?……透过这些课例,不难发现,好课就是一道芬芳、幽远的茶。每一节成功的数学课,作者花费了多少精力,浸润了多少心血!
让我们一起看看:
课堂上,面对学生回答提问、习题演算、解决问题的出错,很多教师总是责问学生,甚至批评学生,作者却说要“善待差错”“感谢差错”。他告诉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出现的问题,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要冷静地分析、恰当地评价、灵活地纠正。华老师对于差错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仅保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还把“阳光心态”传染给了我们,相信“课堂因融错而精彩!”会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认同。
即便“擦黑板”这样的小事,作者也有另类的解读——可以帮助教师快速“温课”,显示了对学生的尊重,同时显现出教师的一种精神,一种气势,它理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可惜,很多教师平时没有修炼这样的人生课。课堂上仅仅传授了知识,忽视了教学生如何做人……学习这些案例,我感觉也在自行修炼。
让我们一起想想:
“人皆可以为尧舜吗?”为什么作者会对曾经执教《圆的认识》时,一位女孩的声音“您这不是打击我们成绩好的人吗?”记忆犹新?是什么力量使作者在一年以后与小女孩取得联系,重新思考教育为何,教育何为?作者为何感动于那个声音,感谢那个质疑?
《我就是数学》全书共分六部分:即“课前慎思”、“课中求索”、“课后反思”、“听课随想”、“评课心语”和“生活感悟”。其中,既有华老师的教,也有他对别人执教的课的评价,既有日常教学实践的反思,也有一些为师的感悟。读完全书,我感觉仿佛每个章节的背后都蕴藏了无穷的玄妙,让人怀着更为真切的敬畏之心,希望走近作者、走进课堂。我以为他的成功不仅源于他对数学的一种执着的坚守,更来自他对课堂的一种悉心的守望——他的“不抛弃、不放弃,要扬弃”的精神!即便上了多次的教学内容,再次执教时,华老师仍会提出“从来如此,便对吗?”“究竟怎么读分数?”等一些问题。华老师用自身的不懈努力,使人惊醒:人师,教育人的追求!好课,不在小技巧,而在大情怀!
他,“为数学而来”——
他是一位“学者”。
他喜欢静心读书,喜欢数学,喜欢研究数学,“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教是因为需要教”“教育要给孩子留下什么?”“有容乃大”“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只是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他早把阅读看作一种高贵至美的人生境界。
他又是一位“行者”。
他喜欢走进课堂,《蹲下来和孩子对话》,告诉孩子《人皆可以为尧舜》,他时刻提醒我们《教学,从擦黑板开始》,不妨《听听自己的课如何》,他说《现在的课堂会飞》,应该《像苏格拉底那样“退”或者“进”》,《好课,要舍得“浪费时间》……每次的公开课经历,都是一次精神的成长,是一种高峰体验。只是因为他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躬行实践。精彩是实力的自然表达!
他更是一位“智者”。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他让我们顿悟:“道,非常道,明,非常明!”同样的《那一声“谢谢”里》,他总能分辨得出,是否是《学生投师所好》!当《遭遇“节外生枝”》时,作者的从容和淡定,练达和智慧,并非是一朝一夕所形成。《教学有路曲为径》,原来《老师们都没有注意到》,《一节课·一碗米》,《篮球,我的导师》,又让我们感受一种人生的况味,真是定能生慧。他的智慧来自理论的引领,书本的启迪,实践的历练,写作的顿悟,反思的升华。
如果说,华老师精彩的课堂让你流连,温暖的故事让你赞叹,真实的感悟让你共鸣……或许,只是因为——
他为数学而来!
《我就是数学》读后感3
近期我拜读了华应龙老师的《我就是数学》这本书,我被它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这本书它不单单是一本讲小学教育教学的书,而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创新性教育教学的一本书,书中华老师的课堂上总让我感到,他时刻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关心学生的一言一行。从书中我领略到了华老师的睿智、博学多才、乐学善思、风趣幽默。
全书共有六部分,即“课前慎思”、“课中求索”、“课后反思”、“听课随想”、“评课心语”和“生活感悟”。读后的感想有以下几点:
1、华老师的观察细致。
所作随笔大都从细处入手。从老师的教具掉地上,孩子捡起来交给老师,老师没有道谢。到蹲下来和孩子对话,到老师自己擦黑板,到究竟怎么读分数……等等。这些细节问题在我们的课堂上都会经常出现有的我有所注意,有的我根本就没放在心上。读了华老师的这些随笔,对我太有启发了。是的,教育就是要从小细节方面入手,小的不注意,大的即使注意了,对一个教育者的进步来说,也不会有特别大的作用。
2、让学生觉得数学真奇妙,热爱数学。
要想建立民主和谐的氛围并不难,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从而激起他们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而从字里行间更能看出华老师对每一个孩子的尊重,从而他也换回了同学对他的爱和信任。
3、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成为课堂的主人。
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从书中找到了答案,并积极实践。就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采取活动的形式。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抓住知识的生长点,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其主动探究非常重要。另外要采取把知识趣味化的形式。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为了一个简单的导入,苦思几个星期,最终找到小猴滑滑梯这一情景。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为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供物质内容和推动力。采取好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持续发展。教师的评价要根据差异原则因人而异,对学生的要求不要一个标准,要根据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情况分类评价,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通过评价,看到自己的进步。教师的评价用语应该有针对性、导向性,比如,有的孩子的解题方法新颖,就能批上:“你的想法很独特,看来你是个爱动脑子的好孩子”。有的孩子学习进步了,可写道:“看到你的进步,我非常高兴,这说明只要你努力去做,就会有所收获。”对个别同学还能写上:“最近怎么了,为什么错题比较多?应该找一找原因,也可以找一找老师。”这样,把作业作为媒介,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中通过评价鼓励与众不同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总之,让学生从老师的评价中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以利于增强自信心。
最后以华老师的一个案例作结。
《中括号》一课,华老师带着一顶帽子上课,是磕破了头才戴的,但为了这顶帽子华老师就斟酌了很久,该怎么来跟孩子解释戴着帽子上课。最后终于让他想到了,请看以下案例:
“小朋友们,此时此刻,看到讲台上的我,你最好奇的是什么?”
“您的腰杆挺得特别直。”
“您戴着帽子。”
“我为什么戴帽子?”
“您没头发。”“您的发型不好看。”“戴帽子年轻。”“推广2008奥运。”“帽子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可以装饰,可以遮阳,可以保暖,还可以遮羞。那我为什么戴帽子呢?不告诉你,这是个迷。”
下课了“我”深深一鞠躬,同学和老师都看到了后脑勺的白纱布,轻轻地笑了。
“哈哈,脑袋上带个帽子和算式中加个中括号是一样的,都是因为某种需要,帽子和括号都有着特别的功能。”
在华老师的课堂上一顶帽子可以成为教具,一次意外可以转化为教学资源。作为一青年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思维、新理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断自我反思,总结教训,积累经验,促使自己尽快成长。多读书,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我将循序渐进,踏实勤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将自己锤炼成一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要求的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的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我就是数学》读后感4
选书理由
我就是数学,这是一种何等的胆识,这是一种何等的气魄!因而我坚信,那这本书必定有它的匠心独运之处,于是我开始翻阅此书,寻找那份属于华老师的“胆识”与“气魄”,读我就是数学有感。
博览群书
这本书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我相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华老师丰厚的文学素养。他在每篇随笔中总能引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教育故事,是那样的巧妙,那样的广泛。
《脑袋磕破后的笑声》一文中,华老师竟然能把磕破的脑袋与一顶帽子合成一件难得的“教具”,与所教内容《中括号》结合得天衣无缝。华老师在阐述如何去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着微妙联系的时候,引用了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的一句话“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他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功夫没有错用的,你自己以为劳而不获,但是你在潜意识中实在仍然于无形中收效果。
“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如果不是“千百度”地有意识地寻,就不会有那份“蓦然回首”的惊喜与回味!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华老师是读了很多很多书的,而博览群书,似乎是每位名师成长的共性!
华老师在书中也讲到:一个教师不读自己专业以外的书,是不会把这个学科教得很好的;但是,如果他不经常阅读自己专业的书,那么更是教不好这个学科的.。
读到这我不由得扪心自问,今天,我读书了吗?
宝剑锋自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的年历上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有的只是一天五六小时的睡眠。更深夜半,烛泪将尽,常常是和衣而睡。一觉醒来,跑跑步,暖暖身子,继续看书。热闹正月,人们打牌娱乐,遍尝山珍海味;我却钻进宿舍,捧着书本,啃着馒头,沉浸在教育教学的王国里。”
这是他对待事业的态度,反照我们身边的一些人,平时有一点忙,就喊忙忙忙,有些许累,就喊累累累,有微苦,就好像苦不堪言,用种种不是理由的理由来欺骗自己,给自己的不思进取寻找原因;对华老师除了佩服之外,我自愧不及他的万分之一。
宁静而致远,一点没错!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往往会在诱惑中迷失自己,多一些宁静,少一些浮躁,寻找那份属于静的丰富,这样,也许我们才可以走得更远……
课堂因差错而精彩
多少老师在上公开课时候,希望孩子的回答永远是正确的,生怕孩子的回答有错误。“课堂因差错而精彩”,在华老师的课堂上被诠释的淋漓尽致,而且华老师还有更深刻的理解,提倡“融错教学”。
华老师每接手一个新班,第一节课都会在黑板上板书:“错得好!”。在书中,华老师告诉我们处理差错的方法:
1、冷静地分析。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我们要好好的分析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要多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然后把握其错误的性质和原因,对症下药。
2、恰当地评价。完全的错误是不存在的,只是错误的成分有多少,正确的成分又是多少。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要一棍子打死,重点应放在分析差错中的正确方面和出现错误的原因,先说明哪些地方时对的,差错可能成为正确的先导,它往往隐藏着正确的结论,学生差错大多是“差那么一点”、“拐个弯就对了”,就看我们老师是否愿意去开启。
3、灵活地纠正。一要相信学生有能力纠正自己的“偏差”;二要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三要舍得花时间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呼吸的空间;四要期待学生自己走向成功,以理解的心去接近他们,以背后的手去帮助他们,以期待的目光去鼓励他们。
华老师说,教师的智慧就是要善于从学生95%错误的解答中发现那仅有的5%正确的东西,给予热情的肯定,并积极加以引导,让学生以步步推到那95%的错误。
为什么不在我的课堂上出现这些精彩的引导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的教学过程呢?其实这关系到执教者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比如“角的度量”中,对量角的本质是什么?老师自己是否清楚?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清晰地认识。由此,提高自己的学科水平是多么的重要和迫切。其次是,平时自己是否经常思考?“有没有想,会不会想,有没有坚持去想”华老师的话,精辟、深刻,让人深思。
对于课堂的思考
他倡导:一节课 一碗米。也就是说,一节课一定要上的有价值。反思我们做教师的每天都要上课,但一节课的价值是大不相同的,因人而异。有的一节课教给了学生一点知识,有的一节课教给了学生一种方法,有的一节课是传授给学生一种思想,有的一节课激发起的是学生求知的热情。一节课的价值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人对一节课的加工程度。加工时间越短,这节课的价值就越低,加工时间越长,这节课的价值也就越大。何为加工?如果我们没有迷茫过,如果我们没有思索过;如果我们没有比较过,如果我们没有质疑过;如果我们没有寂寞过,如果我们没有憔悴过;如果我们没有向往过,如果我们没有激动过,那么,我们就别说“加工”过,因为那只是“重复”。
现今我对数学课堂的思考,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作为数学老师,你必须借助数学这个通道,引导学生去感悟世界的奥秘,而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本身。数学的好玩,学数学有趣,也就在这里。我没有停留在讲解数学知识上,而是展现了数学文化,展现了我对数学的理解。”
思想改变课堂,激情成就梦想。乘着思想的翅膀,师生一起飞翔,飞翔于课堂之中,如鱼之在水,如鸟之在林,读后感《读我就是数学有感》。
《我就是数学》读后感5
教学之余,我有幸拜读了华应龙老师的《我就是数学》这本书,他的“化错教学”的教育观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豁然开朗。“化错”是把课堂教学中的差错融化为一种教学资源,相继融入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化错误为正确,“化腐朽为神奇”,变“事故”为“故事”。我大胆的将华应龙老师“化错教学”的教育观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因此,我的教育教学技能提升很快,现将自己近几年在“化错教学”中积累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与大家交流一二。图片
鼓励学生出错暴露学生的差错
由于小学生思维发展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对认识的不完善是不可避免的,作为小学老师应该具有心平气和的包容、欣赏学生的差错胸怀,应该要求自己做到,鼓励学生出错,暴露学生的差错。在具体教学中,我先放手让学生出错,再和学生一起分析错因、纠正错误、总结方法。学习了百分数的应用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求单位“1”的量时,尽管知道用已知量除以对应的百分率,但却因为找不准与已知量相对应的百分率,导致出错。例如作业中的这道题:20xx年小明家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50%,旅游支出占10%,两项支出一共是36000元,小明家20xx年的家庭总支出是多少元?这道题出错率很高,这也是我在布置这道题目之前预料到的结果。给学生创造出错的机会,鼓励学生出错,暴露学生的差错。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挑战的.精神、创新的激情,才能激发学生积极、认真的和老师一起通过画线段图分析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找准与已知量与相对应的百分率。从而达到会一题,通一类的效果,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画线段图将复杂的数量关系直观化、简单化,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融化、融合、融通错误”
1.融化、融合、融通学生的错误
学生在做运用逆向思维解决的题目(例如已知圆锥的体积和高,求圆锥的底面积;或已知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求圆锥高;还有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和底,求三角形的高;或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和高,求三角形的底)中,出错率很高。在求圆锥的高或底面积时往往忘记给圆锥的体积乘以3,在求三角形的高或底时,往往忘记给三角形的面积乘以2。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能会很无奈,感觉自己都讲了好几遍了,学生还是掌握不了。
我把学生的这一类错误作为教学资源,从外在的错误表象入手,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生一起探究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这些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中,不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割补的数学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分析差错背后的真正原因,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为什么在求圆锥的高或底面积时一定要给圆锥的体积乘3,在求三角形的高或底时一定要给三角形的面积乘以2。这时的错误已经不再是教学的障碍,而成为了宝贵的教学资源。
2.融化、融合、融通老师的错误
上学期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在书写单位时,我习惯上把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写成“米、分米、厘米”的形式,当时就有学生提出:“老师,您这样写单位不太规范,要么都写成汉字,要么就全部用字母表示。”听到学生的异议,我是恍然大悟,难道我错了几十年了,虽然我对“到底能不能这样写?”还是心存疑虑,但是我还是感谢孩子们能大胆地指出我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了写法。课后我百度搜索再次查证,网上也是众说纷纭,还是没有得到确切的结果,我又请教了同科头的老师,她们也是和孩子们的观点一样。对于这个面积单位的写法我是耿耿于怀,这学期在教学“体积单位”一课时,我惊喜地发现课本上的体积单位也是这么写的,我就故意又“错”回去,孩子们再次提出了抗议,我让他们把书翻开好好看看书上的书写格式,他们无言以对了,这样,我又扳回了一局。
收集、积累错误,用好纠错本
在收集、积累错误时,我要求学生按错误原因将纠错本分为三大板块:概念模糊板块、粗心大意板块、技巧未掌握板块。这样的分类便于学生能按错因查找,给以后的复习带来了方便。
在收集、积累错误时,我提倡学生采用“四步”纠错法。首先要求学生摘录错题,其次用红笔分析错因,再纠正错题,最后写出方法点拨,进行针对性地强化训练。例如:这道错题: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350平方厘米,底是28厘米,求三角形的高。学生错误的解法是:350÷28=12.5(cm);错因: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忘记乘以2了;纠正:350×2÷28=25(cm),点拨: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然后再出一道同类型的题进行强化巩固。
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要求学生不拘时间、不问多少、不分课内、课外,凡是错题都应一题不漏的主动记录在纠错本上,常翻常看,温故知新,从中领悟到新的知识和感悟。除此之外,我还引导学生在错题旁边注上自己的见解、体会和领悟,这些错误都是自己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课堂上温暖地化错,与其说是方式方法,不如说是策略智慧,它是在真爱数学、喜爱学生、痴迷课堂、心存感激中,生成、发展与完善的;化错课堂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价值也是在真爱数学、喜欢学生、痴迷课堂、心存感激中创造的。
让我们将“化错”教学进行到底,锲而不舍,在“化错”课堂中与学生一起持续成长,求真育人。
【《我就是数学》读后感】相关文章:
经典语录:阳光和你都在,就是我想要的未来12-30
工作就是责任读后感01-29
《工作就是责任》读后感05-30
工作就是要解决问题读后感03-16
坚持就是胜利军训心得10-06
《工作就是责任》心得体会06-16
《什么是数学》读后感03-16
坚持就是胜利军训心得6篇02-26
工作就是责任心得体会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