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读后感

时间:2023-12-25 15:47:39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湖畔》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湖畔》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湖畔》读后感

《湖畔》读后感1

  当一朵花自血泊中绽放,开出血般妖艳的红,你可敢称它一句“美丽”?

  在读到《湖畔》之前,我也曾小有领略过那地狱之花蛊惑人心的美。说它美是真美,可那花瓣所生来沾染的鲜血也使人只敢远观而不敢亵玩。我也未曾想会把父母畸形的爱比作一朵地狱之花。

  毕竟在我们的通常印象中,父母的爱总是纯洁高尚,伟大无私的。可一旦这种爱开始变畸形,便也会由此滋生出以其鲜血供养的地狱之花。它持着“以爱之名”的盾牌,肆无忌惮地向四周延伸它带毒刺的枝蔓,无畏前方是一条无辜至极的性命也好,无所畏前方是否有道德和法律的双重栅栏,它只是不停地派出它的触须,不断残蚀着它四周的一切。当一些自认伟大无私的爱不知好歹地在与人性的底线对抗时,这根本不叫作爱。有谁会去大肆赞扬一个为了孩子丢失尊严,或沦至杀人犯的母亲?

  生活中人们总要求“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当一个被冠以母亲或父亲的职责后,他们便不再是真正完整的他们自己,“孩子奴”这种称号也对形容某些人来说可以称为十分贴切。在中国,鸡娃育儿市场的病态疯狂内卷中所展示的“中国式家长”,永远都为孩子操心着一切的路上,升入名牌学校变得比一切都重要,在家长们被深深自我感动的同时,孩子却只能哭诉—“爸爸妈妈只喜欢那个第一名的我”。在日本社会,从《湖畔》一书中也可窥见一斑一日本家长为孩子教育四处奔波忙累的.社会景象。东野圭吾在《湖畔》中将这近乎疯狂、失智的扭曲的爱,夸张放大,使之诱使家长挑战人性道德的底线,“英里子”成了四个家庭中的陪葬品。当孩子被迫负上这般沉重的爱,他们心底也许不是自发滋生出感激,或许也被埋下了一颗饱含恶意的种子。

  由滋生出来的闹剧在旁观者眼中看来荒诞可笑至极,而在主演眼中,这是一段父母可为孩子忍辱负重付出一切的“千古佳话。”

  如果这份爱已变得鲜血淋漓,这般沉重,是否还能赋予其纯洁的轻白纱,可否称之为“爱”?

  湖中的水也许三十年也不会干涸,尸体也没有被发现。那么四对家长的忍辱负重没有白费,可就算湖和尸体都消失了,也总有一根紧绷着的弦线束在他们每个人身后,提醒着他们那晚湖畔所发生的一切。

《湖畔》读后感2

  生活很复杂,生活也很简单。

  孩子简单的想要夺回爸爸,大人们设计了一环扣一环的剧情??除了孩子简单却不正确的想法之外,我觉得大人们的掩人耳目和见不得光的交易都是虚空的。这些是人出生时没有被自动赋予的,是被现实教会的不好的东西。

  孩子是错的,如果世界上所有简单的为了自己想要得到的愿望,就可以接受自己去伤害别人,那么世界就失去秩序了,世界就没希望了。

  大人是错的,金钱交易是错的,自以为是的牺牲也是错的,为了保护孩子而违背事实是错的,不信任孩子也是错的。

  其实很多不好的东西,就是因为你的心不够敞亮。

  你不信任别人,不信任别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回报。

  你不信任自己,不觉得自己是优秀的,真正信任自己的人,会永远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独立美好的存在,不会因为别人的不喜欢就觉得是自己的问题,不会既拿不起又放不下。是的,人是有缺点,但你知道缺点就去改正而不是叹息的话,缺点会离开的,他会离开你,你只不过是暂时的缺点,长远的优秀罢了。

  做人要简单一点,遵从自己的内心,一步步努力。相信别人也相信自己,你有心有脑子,所以不要总猜疑。是非分明知错能改是你应该做的。

  别在你的心告诉你它想要什么的时候拒绝它,否则你就得做一百件违心的`事,但结果还是绕道原点后悔,再做选择。

  有些人幸运,他绕的很快,也选择了心之所想的。有些人绕回来我还是选择一开始那条错误的路,周而复始自己把自己折磨着。有些人更可怜,还没等他绕回来,这一生就要结束了吧。

  生命很宝贵,时间很短暂,每一步都遵从内心就会又快乐又轻松。

  人要真善美,这一点永远都不变。

  最后,我太讨厌这本书的黑色设计了,竟然还杀人,看得我太难受了,所以我给它四颗星。

  我认为的好书是看过后豁然开朗,忽见桃花源的那种。只可惜世界守恒总要有一半难过和一半开心去互相平衡。

  为历史长河中悲伤的事难过,是真的希望世界只有美好。

【《湖畔》读后感】相关文章:

茶馆读后感03-23

《养花》读后感03-29

童话读后感10-30

浮士德读后感11-12

叶公好龙读后感10-16

女神读后感10-16

孔子读后感10-27

名言读后感(精选)10-27

桥的读后感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