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一生能读几多书》有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一生能读几多书》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一生能读几多书》有感1
林清玄说:清欢是生命的减法,在我们舍弃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回到最简单的欢喜,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境。什么是清?什么是欢?私以为,清是清静的清,欢是欢乐的欢。清欢,是清静的欢乐。
近日读了一本书,叫做《一生能读几多书》,作者叫做范福潮,是父母一辈的长者,并非专职作家,但文采极好,通俗易懂无废话,出生时物资匮乏,少年、青年时遇到特殊年代,读书的环境、条件并不好。在这样一个成长环境下,作者的父亲引导作者读书,并亲自编制了课本,使作者系统学习了文化知识以及名著名作。初看标题,只觉得这是一本教人读书、选书的读物,细看下去才发现,这是作者讲成长过程中自己的读书经历的回忆录,一个个小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读得酣畅淋漓。
私人阅读史,不同于名人家教,没有大道理,没有什么脱离实际的空泛论调。讲的是居家的生活,是父子、朋友间读书的日常,因而来的更加平易近人,这也是本书的光彩所在。虽然年代不同,但能够让读者在书中找到一种久违的亲切感。
书非借不能读
什么亲切?可能是由书建立起来的情谊。范作家说,父亲与父亲的朋友间有着很深厚的借书的情谊,互相写上欠条,然后交由孩子传递,并互相引以为知己。到了作者这辈,父兄可以指导读书,师友也互相帮助,买过旧书,也到造纸厂去淘换。原先是因为物质匮乏,互相借阅可以节省成本。但与同好的交流中能够获得的,并非书本身的价值。父一辈、子一辈,传承下来的,成了家训,也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
书的珍贵自在人心
爱书之人,以书为上乘,不爱书之人,以书为粪土,范作家的老师经常没收他在课堂上看的杂书,收的时候也不批评他,过一段时间就还了。直到有一天告诉他,自己曾经也拥有这些书,但是都被抄了,把这些书在自己处放上一放,仿佛书又回来了。我的母上大人少年时曾经历特殊时期,同学跑到家里打砸,以为能翻到什么值钱或者有其他价值的东西,当他们打开橱柜,看到一摞摞用报纸包好的“物品”,以为这就是他们要找的物件,哪成想打开之后只是一本本书,为防虫蛀水浸而用纸包裹起来,恼羞成怒的小将们将书砸烂,虽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然后了,但是母上大人一直拒绝参加同学聚会,不愿再见这些人。若是我,定然也会这样做。正所谓: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话不投机半句多。
没有环境,极难读
这本书越看,我越觉得读书是需要环境的,并非单指物质条件,比如有没有钱买,或者有没有渠道买。其实读书成痴者,是需要有人去支持的。范作家的母亲是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的父亲饱读诗书,并没有由此而发迹,倒是一生醉心于给孩子传道受业解惑,甚至在特殊时期给孩子请了病假,避开学校的活动来读书识字,但作者作为一个少年,难免喜爱玩乐,而作者的`母亲此时采取的是一种理解的态度,对父亲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支持。比较而言,他父亲的其他一些朋友,以及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文人雅士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甚至说出了“读书误事”,真的误事了吗?其实是家人的不理解居多,古人常说书中有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仿佛知识可以变现,但是读书之人多清苦,精神的富足不能为外人道,这又是另一个层面的满足了。
好脑瓜不如烂笔头
读书切忌囫囵吞枣,做笔记是很重要的,爱书者看到书难免痴狂,但读起来又不能学狗熊掰棒子,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想着哪本都不能误,哪本都想看。正所谓好脑瓜不如烂笔头。比如我现在,其实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看到的体会并非只有这些,但是看过之后“了无痕”,再多的感受也都忘却了,只有记住了,记下了,才能记得。曾国藩在家书中说:“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尔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精进不能求速,欲速则不达,凡事都是这个道理,我们出门旅行,喜食农家菜,除了食材新鲜,还有就是烹饪方式与食材的获取并没有“走捷径”,像我们现在,熬汤不肯等,用了大量调味料,读书不肯细读,只求数量的增加,最终都是“食之无味”的。读书只能是慢慢读来,边读边想,方可实现精神上的共鸣。
读书是一个人的私人生活,是一个人放松的方式,如同清欢,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也不失为一种极佳的格调。
读《一生能读几多书》有感2
在图书馆偶然翻到范福潮所著的《一生能读几多书》,封皮颜色已暗沉,但我被书中内容吸引住,索性带回家读。这一读,便引发了我一番思考:我这平凡而又普通的人生啊,该怎样度过?
这本书是《书海泛舟记》与《父子大学》二合一之作,用以纪念范福潮先生与其父亲共同学习的美好时光。他在书中把少时的经历用一个个短篇小故事串连起来,让我得以窥见清末民初之时,一个个嗜书的普通人是如何通过读书治愈人生、点亮平凡生活的。起初我认为这样无聊的生活琐事读来肯定让人感到淡然无趣,可他的描述实在让人着迷,心想这位范先生肯定也是文豪大家,便上网查询关于他的资料。搜索许久,发现网上关于他的介绍只言片语,只知他是石油公司的职员。看书中他对他父亲的描述,文人风骨,才华横溢,手把手教他学问及做文章的本领,我想无论在哪个时期,从小接受这种教育的人都可在无数人中脱颖而出,即使不至于为众人所熟知,但也不该成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毕竟这是普通人的生活。我不敢想在这种家庭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如何能甘心于这样的普通生活。即便是他自己甘于平凡,他的父亲难道没有望子成龙之念吗?
于是,在第二次阅读时,我愈加认真品味,期盼能从中找到原因。恕我愚钝,未有醍醐灌顶之感。但还是寻到了一些别样的感悟,让我更加确信,在这世界,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或许这已是个普遍认知,但于我而言,却是一个从内心深处刚刚承认并打算试着去接受的道理。谁不曾想过自己能在某一领域有非凡表现?谁不愿站在领奖台上享受众人的喝彩与钦羡?当下无数短视频都告诉你,我命由我不由天,每个人都具有各自的天赋,你需要去激发、去挖掘。
一旦你接受了这样的设定,就会深陷时代的旋涡中。你不能仅有一个闪光点,这样你迟早会被淘汰,互联网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偶像明星们打出的“人设”都得是全能。我承认这并没有错,高效是这个时代的要求,但你是否也觉得,事情在朝着某种病态发展?在这种趋势下,“普通人”似乎已成为一个贬义词,甚至出现了“躺平”“摆烂”等词。可是,普通人不常见吗?普通人没有价值,没有意义吗?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蔑视平凡了?
想起知乎上一个回答,内容主题是“普通人的一生”,它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明明是少数人的一生,你们却管这叫普通人。”读此句时,我想起我也曾认为自己小有天赋,瞧不起默默无名之人。可读完这本书,我自知既没有范福潮先生的领悟性,也没有遇到他父亲那般的启蒙老师,这般人物,他父亲的评价也仅是天资一般。许多人会因自己一生平凡而无法释怀,认为是不努力所致。我却认为能过普通人的一生,是一种幸福,能过好普通人的一生,也是一种能力。我也是普通人,后知后觉地将这个普遍共识拿出来论说,只是想慰藉我这不甘且浮躁的内心。写不出超越前人的文章,无法留名青史,也不能惊艳世人,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对此,我并不觉得遗憾,因为我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向往。
若有人问我,如果你只能平凡度过这一生,做一名泛泛之辈,朝九晚五,闲时品读书籍,练字写文,偶尔看看世界,有着对未来的热爱,你会作何感想?我必曰:“我早已心醉于此。”
因为普通的是生活,但只要心不普通,它就可以在文字中不断得到充实。过好普通人的一生也是一种能力。
【读《一生能读几多书》有感】相关文章:
激励一生的名言12-30
让人改变一生的名言01-23
读《父亲是一本书》有感12-25
初一生自我介绍09-11
大一生活的心得04-06
初一生自我介绍06-27
读《少年读史记》有感11-15
高一生物教学反思03-30
读《散步》有感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