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三国演义的个人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国演义的个人读后感 ,欢迎大家分享。
三国演义的个人读后感 1
三国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其中每个人物的神态特点都写得淋漓尽致,我最喜欢其中的蜀中五虎将——关、张、赵、马、黄:关云长是一个:红脸、丹凤眼、卧蚕眉的大将军(汉寿亭侯),他的出场是温酒斩华雄,后斩袁绍名将颜良、文丑,令众诸侯听得其名都闻风丧胆,后来不幸被曹操俘虏,但后来一得知旧主刘备在袁绍部,立即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后来跟随刘备打遍天下。
张飞,字翼德,黑脸,落腮胡子,他最出名的是长坂坡前一声吼,喝退曹军近百万,在战斗中取上将之首级如探囊取物,他虽然是个大老粗,但也有细的时候,在瓦隘口用巧计捉住蜀中名将严颜,并用诚心降服了他。
说到赵云,最出名的是长坂坡单骑救主,在曹操百万军中冲来杀去,如入无人之境,救出了刘备之子刘禅和刘备之妻甘夫人,砍死敌将五十多名,砍倒大旗两面,并帮助刘备恢复汉室,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真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
说到马超,他可谓是忠、孝、勇兼备,他一听说自己的父亲马腾被曹操杀了,十分恼怒,立即率领西凉军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后忠于张鲁,虽受其怀疑,但仍和张飞大战,最终万般无奈,投降了刘备。
说到黄忠,曾经和五虎将之首关羽大战过,他不但刀法挥舞如风,箭法更是了得,一箭就射中了关羽头盔上的红缨,关羽大吃一惊,折马便回。后来,真心投奔刘备,后又被诸葛老师用激将法,一举就夺下了定军山、天荡山,大败魏军,真是人老刀不老啊!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写得十分细腻,而写计谋却比它还略胜一筹。在官渡大战中,一开始形势对曹操十分不利,人少粮缺,而袁绍兵精粮足,虽然打了几次小败仗,但实力尚在,便和曹操打起了消耗战,正当曹操只有几天粮草时,袁绍降士许攸献策率三千轻骑直袭袁绍的'粮仓——乌巢,曹操用此计果然打败袁绍,威名远扬,灭袁绍二子后,终于统一了北方。
在赤壁大战中,水军都督周瑜和诸葛老师都知要火攻,这是江东名士庞统到了曹军中故意献上了连环计,诸葛老师预测到傍晚会有东南风,可一举攻破曹军,但必须有一个人去诈降,这是老将黄盖甘愿受苦,果然博得曹操信任,将曹军大败于赤壁,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势。
在诸葛老师的一次北伐中军事要地——街亭失守诸葛老师闻讯大吃一惊,这是西北角魏军已经杀过来了,诸葛老师立即将城中旗帜放倒,大门敞开,自己在楼上弹琴。司马懿来后大惊,没过一会儿就退兵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空城计。
《三国演义》在每一场战斗中,用尽了各种各样的谋略,浮现出一个个骁勇的武将,一位位巧舌如簧的辩士,在一起斗志斗勇,将每个人物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三国演义》中如果将一个个谋略去掉,那剩下的只不过是打打杀杀,如果将一个个人物的神情、话语去掉,那剩下的就更没劲了,所以你就能想一想它们在三国演义中的分量是多大了。我从这里还学会了许多写人的方法,我们平时的写作中只用一些平淡的话语,而忽略了另一个写作要素——神情,在三国演义中往往只要用一个人的某一个神情就能决定一个人的性格,而且让我们学会了描写人物要有典型性。特别是在三国演义中描写人物上,比如说诸葛老师,作者把诸葛老师描写得神乎其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许多史料记载中,诸葛老师并不象《三国演义》中那么厉害。
三国演义的个人读后感 2
个人来说,我不喜欢三国时代打打杀杀的场面,更不喜欢三国霸主为了吞并对方的那一块土地而互相残杀,有时是为了那微乎其微的一寸土地,有时是为了争权夺位,甚至有时只是为了一位女子而逞一时英雄之风。这些所有可能的原因在我看来只是因为一个词:欲望。
欲望,它穷凶恶极得很,它无时无刻无处不在,所有的人都惧怕它,但所有的人又都喜爱它,妄想得到它。但是,也许它可以将目光落在在任何一个人身上,指使这个人去干他一直想做却迟迟不敢动手的事情,但只要它纠缠上了你,你就会终日生活在醉生梦死中,你也许会把欲望误认为希望,愿望,但它并不仅仅像愿望,希望那样简单,让你有一种向上的动力,欲望更多的是像西楚霸王项羽那样,想拥有自己的江山,自己的后宫,自己的'一切。一切,所有,全部,整个世界,整个宇宙,人们都想得到它们。当你的唇瓣微启,缓缓吐出“想要”这个词并且眼神中带著一种狂热的欲望时,很抱歉,你和欲望的PK,你失败了。
《三国演义》不仅仅是像它的书名那样让人感觉是一部武侠小说,更多的是让世人看到刘备与关羽张飞真挚的友情,孙权周瑜曹操的胸怀大志,刘备诸葛亮的礼敬如宾,刘备完全信任诸葛亮,甚至在弥留之际将国家和储君阿斗完全放手交给诸葛亮,诸葛亮待刘备忠心耿耿,这位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卧龙先生,为了保住自己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国家,在弥留之际还设计了他这一生最后的一场计谋,让将军推著他的尸身来到山崖上,敌军看诸葛亮神色安然,被他算计过许多次的士兵们都以为诸葛亮又有什么阴谋诡计,纷纷惊慌逃窜。就这样,诸葛孔明,这位伟大的发明家,军事家,文学家,赢了他这一生的最后一场战争,也赢了他去世后的第一场战争。
也许很多人都会不屑一顾的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数数中国上下五千多年历史长河,远古至炎黄二帝寸土相争,秦皇汉武铁骑飒爽威风,唐宗宋祖挥笔写画山河,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努尔哈赤,弯弓射雕,建立霸业,近至孙中山国父,宋庆龄国母,为祖国做出巨大牺牲和贡献,毛泽东主席带领红军艰苦长征,叶剑英、朱德等开国十大元帅在战场上洒汗水抛血水,一心只为国家而奋斗。但是,三国里的人物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不是吗?每个人物,都有他存在的意义,不是吗?我们何必去褒扬歌颂一部分人,而对另一部分人弃之不顾呢?他们都是英雄,我们所崇敬的人物,不管虚拟与否,他展示在我们面前,我们要去接纳他们。古代常常有招贤纳士之说,在如今看来,现代仍需如此。
三国,魏蜀吴,缺一不可。在我看来,他们不仅仅是敌人,更是三胞胎,连理成枝,即使有时互相残杀,但他们仍是谁也离不开谁,就如一个三角凳,缺了一条腿,就再也立不起来,谁说他们天生就是敌人呢?他们明明是一对好兄弟,三国中常常有的打斗,在我看来只不过是兄弟间的嬉笑玩耍罢了。
三足鼎立,方能叱咤风云;同胞兄弟,何必骨肉相残!都是炎黄子孙,都是黄皮肤黑眼珠的中国人,都有一个母亲名叫中国,为什么不能对自己的血肉至亲宽容一些,为什么容不得自己的兄弟在母亲宽广的胸怀中尽情欢愉呢?
只是因为,一山不容二虎,更容不得第三者吧。
三国演义的个人读后感 3
于喧嚣的城市,置一杯香茗,挑一盏孤灯,平一颗漂浮的心,静坐,品评,回味。只需专心致志的投入,那一幅幅华美,雄壮的画面便飞入我的心底。很难想象古人是经历了怎样的历练才能将众多的精粹词句汇于笔尖,于挥毫之中,泼墨即成,胸中的一腔热血尽化为一柄柄利剑冲击我的眼睛。也很难想象古人是在什么样的熏染下左手雄壮大气挥洒血泪,右手温婉含蓄尽显柔美。也许这就是历史,或许只有历史才能解释这一切的一切。
初涉文坛,不必猎奇与其他,显示我国的四大名著就足以令我崇意满怀。我崇拜吴承恩,崇拜他的浪漫,他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当西方人还停滞于借用扫帚飞天之时,悟空早已登上筋斗云,翻身跃出十万八千里之外,不免我感叹先人那东方化的惊人的审美意境。我崇拜罗贯中,崇拜他的指点江山,他的激昂文字,崇拜他用一管秃笔就把三分的天下写得恢弘大气,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将一个乱世勾刻得深邃而耐人寻味。如词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贯看秋月春风。一壶煮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仿佛已历尽世间沧桑,浑厚深沉,浸满了一代名家深厚的文学修为。不仅如此,还把一个个乱世英雄描摹的有血有肉,义勇兼备。与其陶醉于西方佐罗式的冷酷中,倒不如清醒的审视三国志中每一位忠勇之士,且不说刘、关、张兄弟如此的仁义英豪,就连曹操这般的'乱世奸雄也值得我去欣赏,去品读。初读三国指哪一段段、一篇篇的叙写,就使我感慨,仿佛透过文字,我就能在大脑中将一位位英豪的形貌性格勾勒出来。"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转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八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寥寥数语,我看到的是帝王之后的刘玄德,他宽仁、他胸怀大志、他温文尔雅、他重情重义、他有勇有谋、"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颌虎须,声若巨雷,势若奔马"短短几词,我看到的是屠户出身的张翼德,他不拘小节、他心胸豪迈他气势惊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我看到的是立志成大业的关云长,他仪表堂堂、他气质不凡、他无意高深、一切的一切,仅凭几句短短的描述,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便走到我面前。细读三国志,我折服于其中一个个高深的计谋,且不说诸葛亮通晓天文地理,兵法计谋烂熟于胸,只单单如张飞这样的武将尚且掩虚阵吓跑奸雄曹操,救主公刘备与江岸。我也感叹于古人的忠义之气,义大于天,忠诚高于生命。且不说关云长为投主公刘玄德千里走单骑,只单单一个刘安杀妻献食于刘备我就能体会到那个年代对忠义的诠释。少年读三国为其勇,青年读三国为其智。不一样的时期阅读都有不一样的收获,我们在每个人生阶段都不能浪费了读书的大好时光,不能错过每一次和先哲伟人对话的机会,这样文学的明珠才永远不会失去其光芒。
【三国演义的个人读后感 】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读后感12-26
《三国演义》读后感01-17
三国演义读后感01-10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05-09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05-15
【推荐】三国演义读后感06-29
【精】《三国演义》读后感07-02
《三国演义》读后感【推荐】07-02
《三国演义》读后感【荐】07-01
【热门】《三国演义》读后感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