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六年级考试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考试工作总结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考试工作总结 1
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胡勇。很高兴今天能站在这里发言。对于学习,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课前预习是法宝。对于理科的学习,思维量很大,新课进度较快,想凭上课的45分钟把老师所讲的内容弄清楚是很困难的,所以课前的预习工作是相当有必要的。预习不仅仅是单纯的看课本,而是完完整整的自学一遍。在这一方面,我是这样安排的:课前,我无论如何都要抽30分钟把新课预习一遍,再放30分钟把自己买的资料上的练习处理完,并把学校发的资料上的一切概念性的填空题做完。记住!千万不要以为自己预习了就要显示一下,把手头所有的资料做完,起码要留一课时作业待老师讲完课后再做。因为新的知识是需要题目来巩固的,而且,也许你的理解和思维方式是错误的,资料做完后就没有机会更正和练习了。有人问我“你哪来那么多时间预习”。其实,当你预习后再去做题会比不预习轻松的多,平均一题可以节约一分钟,而每一节60题的练习是有的,所以可以节约一小时以上,时间并不是问题。
第二,课后反思是关键。当你拿到一个题目,无论你做对还是做错,一定要多反思。思考这道题,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么想;把题目的其余条件改掉后这种方法是否还适用。如果适用,这就是这类题的一般解法,以后再遇到此类题就可以像套公式一样的解题;如果不适用,就得思考这道题中条件的特殊性,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特殊性,以后做题就可以优先考虑这个特殊性,从而找到解题的捷径。初中,“线段中点”是一个重要考点,但是从各类题目中可以总结出“中点”也只有三种解法,其中最热门的就是“中线倍长”。所以,以后看到题目中有“中点”这一条件,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中线倍长”,80%的题目就可以解决。即使你这样做了仍做不出来,但这条辅助线绝对是对的。因为不这样,这个条件根本不能用。所以方式是相当关键的。
第三,知识记忆不放松。学习繁重,课后记忆的'时间较少,所以把握好朝读和晚读这两个时间段。一定要读出声,其实大声读书并不是说可以提高记忆力,只是为了能够集中注意力,不至于向睡觉。默看,你就会发现看着看着就走神,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不要说理科没有记忆的地方,理科要多注意“背题”。“背题”不是说“背结果”,而是背出题情景。新课改后,为显示知识与生活的紧密型,多数题目都会背用在某一情景下,如果这个情景你背过,做起题目来就会得心应手。另外还得多背图。图形是特别直管的,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数学就得背基本图形及其结论,物理得学会画情景图,化学和生物得背结构示意图。理科需要背的,其实也不少于文科。
第四,相信自己才会赢。有些同学总以为我比他们聪明,其实并不是这样。聪明往往是人装出来的一种状态,使自己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你的学习势头就会高,成绩就会好。而一些同学长期处于压抑状态,这样会影响学习成绩,首先会导致精神不好,课堂上的内容不能吸收,然后是对题目有害怕感,看到题目很长就以为很难,不敢做,只有放弃,其实只要耐心分析,是完全可以做出来的。所以今后,装也得把自己装聪明。
学习最重要的还是实践,以上都是经验之谈,希望能有所帮助。
谢谢!
六年级考试工作总结 2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为了更好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查漏补缺,我仔细地翻阅了学生们的试卷,总结经验教训,现将本次检测情况做如下分析:
一、试卷内容分析:
此次试题就总体而言,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难易适中,覆盖了前2个单元的内容,知识面广,科学性与代表性强,强调了数学的适用性与生活化,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讲求方法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
二、考试成绩分析:
本班参考人数60人,最高分100分,最低分25分,不及格人数5人,优秀人数36人,平均分79分。
三、取得成绩:
1、成绩较上学期有所提高。
2、第四大题:解比例考试成绩比较理想。这是由于我平时教学中把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当作教学的重中之重,以口算为基础(课前练习口算),培养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以笔算为重点,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3、这次的应用题,多数学生完成较好,一是题目不是特别难,第二也说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提高。
三、不足之处:
第一大题:错的最多的是第1、9、10小题,分别是单位换算、圆柱圆锥体积的`关系和正比例和分比例的判断。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还是不扎实,计算的过程中粗心,计算准确率不高。
第四大题:图形的应用和理解从在缺陷,比例尺的应用还不熟悉,画图时图形工具不会使用,不能灵活的运用方法。计算不准也造成了丢分。
第七大题:解决问题,错的最多的是第3,4小题,这是整个卷面体现我教学失败的最明显的地方,第3小题是先求出圆锥的体积,再求削去多少立方分米的木料?主要原因是个别学生计算圆锥的体积时没有乘1/3,而在求第二问时学生都知道削去部分的体积是2个圆锥的体积,但是由于第一步结果错误导致了第二问也出现了错误。平时在做题时强调同学生们看好求什么,求圆锥的体积时要把圆锥的字样画出来,这次考试时忘记强调了,导致了部分同学丢分,实在可惜。另外,从学生的错误答案中可以分析得出,学生对于形体的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有待于培养和提高。
四、今后改进措施
1.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要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要通过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复习课,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作为教师的我要继续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3.注重拓展提高,强化思维训练,不能死教教材。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做到“一题多变”,平时多收集资料,特别是要多整理易错题、灵活题、实践题,在讲解时要讲清讲透,努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迁移类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针对部分学困生,我要经常和他们的个别交流,平时要多给他们开小灶,查漏补缺,及时进行辅导,并不断与学困生的家长进行电话联系,和家长齐抓共管,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高。
最后,我真诚地希望我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希望孩子们能在毕业考试时再创辉煌。
六年级考试工作总结 3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向学生揭示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学会并能够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数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围绕能够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本次期中测试我们八个班的均分均在90分以上,大大缩小了班际平均成绩的差距,这说明我们的集体备课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现就我们六年级数学学科学生期中检测试卷完成情况,反思我们的教学过程。
一、试卷概况及测试目标
本次六年级数学测试卷共分为六部分: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解决问题。填空、判断、选择主要检测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灵活解题的能力;计算题里包括:直接写出得数、解方程,主要检测学生的计算能力;操作题主要检测学生对确定位置及图形的放大缩小掌握情况;解决问题主要检测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试卷共100分,计算题占20%,基本知识占40%,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占40%。
二、各题完成情况分析
填空、判断、选择的分析:这一部分从全年级的得分来看,填空只有第9题错误较高其余九题完成较好。判断的第4、5两题理解起来有难度。选择题的第3、4题由于学生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故错误率较高。
计算题的分析:这一部分全年级得分率最高只有少数学生粗心大意失分。
动手操作的'正确率为90%关键错在角度画的不准,长度确定不好,还有个别学生将放大画成了缩小。
解决问题的正确率为88%这一部分主要是第2、3两题错的较多,第2题主要是还不会用比例解决应用题,用算术方法解起来不太好想思路;第3题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关键句的含义。
三、主要优势
1.数学概念透彻、清晰,掌握扎实,能够灵活运用。
一直以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组内的老师都在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通过直观的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多实践,使数学概念变得感性直观不再那么抽象枯燥。
2.多数同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思路清晰,方法多样。
应用题在教学中是一个难题,是学生最难理解的知识,但应用题的内容来自于生活,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除了加强教研外还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存在问题
1.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或训练的不扎实。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3.计算中还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
4.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还没有到位,课堂教学缺乏知识拓展一类问题的思考训练。
5.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如:学生不能认真审题,认真答题。
五、解决策略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立足于长远,促进学生学习的良性发展,立足于学生实际,在课堂上本着发展学生能力,为学生创造思维空间和发展空间的原则开展教学工作。
2.夯实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计算与混合运算练习,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保证正确率。
3.平时注重挖掘概念的辨析深度,教给科学的辨析方法,给学生有效的指导,提高对概念的同化认识。
4.应用题教学中要注意从读题到分析到解决问题给孩子科学的指导。
5.做好补差的工作,对差生平时要多给他们吃小灶,查漏补缺,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高。
六年级考试工作总结 4
期中考试终于结束了,这也意味着半学期的紧张而有序的教学已经结束了,而期中考试正是对这半学期的教学成果进行了验收。将学生的成绩等到成绩单上后,进行细细地梳理,发现学生本次的考试成绩考得还算可以,比我预料中的要好。28个学生全部参加考试,总分195分,人均69.28分,优秀率21.5%,及格率为75.5%,但还是有一个学生不及格,最低分为34.5。但是整体而言,学生还是提高了的,如作文写《快乐的》学生思维灵活了。像(快乐的:聚会、课堂、父子俩、人生、童年、暑假、大家庭、生活、新年、国庆、一天)。细细回顾和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抓好平时的积累和归纳,及时复习和检测。
进入六年级第一学期以来,学生的学习任务已经无形中加重了。除了一些日常的学习任务要完成,还要完成一些额外的学习任务,而在考试前更是没有专门的复习时间。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扎实地掌握所学的内容,不至于因为没有复习就考不好呢?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东西,在平时,注意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检测。六年级的课堂作业是可以不用写生字的,但我仍然坚持让学生写,并且及时批阅。在家庭作业本上也反复地布置学生去做一些基础性的作业,如生字、词语,并抽时间检查他们的识记情况,考查他们是否真正掌握。此外,每过两三天,我就让学生抄一些积累性的词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做到常常用,处处熟。
二、紧抠生字词,注意写字的规范性。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书写以及字的字形我很重视,一直在训练学生写规范字,一笔一划都不可忽视,已在学生的心中形成了一种意识。而在考试前,对于平时易写错的字词我更是进行了重点纠正,做到“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从本次考试的试卷反应来看,学生还是将我所讲的内容牢牢记在了心里,出错率还是较低的。
三、注重不同形式句子的训练。
到了高年级,对于各种句式的变换的考察已经成为了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遇到的各种句子的训练我很重视。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它们,我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有趣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对于比较难的缩句,我告诉学生,就把它当成砍树一般,将所有的枝桠砍掉,直到无法再砍,只剩主干为止,牢牢记住“什么人干什么事”即可。运用了这一方法,大部分学生在缩句练习中的出错率大大降低了。而对于难以掌握的间接叙述与直接叙述,我也采取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因此在本次的考试中,相关的题型,大部分学生都掌握的不错。
但是我也发现,学生还有一些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如考试中不认真审题;要求背诵的内容记得很清楚,但是错别字多,也有空着的情况。
根据这次期中考试出现的问题,在下半个学期中我拟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对基础差的同学,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因为从这次的期中考试看来,一些最基础的知识,如拼音写字有6个同学极差,有些是强调过几遍的还是有人错,所以在接下来的半个学期中,我打算每节课的生字新词以及要求背诵的课文,课后马上予以巩固。对于这些同学,就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过关上。利用好“分层作业”这一平台,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
其次,把每一次的作业当成一种测验来对待,要培养他们认真审题,做完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一些不应该丢分的地方尽最大努力不丢分。不定期的评出一本优秀作业范本,在全班展示,以达到激励的作用。
同时,也要继续强化他们阅读短文的数量和质量。我也总是告诉他们,短文练习的答案,短文当中肯定能够找出来,只要你多读,也要求他们短文至少读三遍:第一遍是熟悉短文内容,第二遍是带着问题读,第三遍则是边读边做,但是发现很少有同学读三遍,即使读三遍,也没有仔细地、用心地读,所以在学生阅读的次数和质量上还要把关,平时就监督他们把短文至少读三遍。上课时重在检查预习效果。
最后要加强作文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要让学生多看课外书,并养成做摘记的好习惯。我想以后利用看课外书的时间,集体进行读书摘记活动。现在我也要求学生每天做摘记,十个成语一段话,在这段话后写写自己的感受,写感受没有针对所有学生来要求,但是有些同学还是写了的,写得很认真很不错,但是对于这些感受教师在批阅摘记的时候看得并不太认真,有时就匆匆一眼带过,其实应该抽个时间好好看一看,也可以给他们指正一下,也可能让其他同学来学习一下,先培养一个独立分析的能力,继而再从中学习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可以让学生模仿着写个片段。诸如以上的问题,仍需要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去解决,而学生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绩,与老师平时的要求和探索离不开,以后,更要多思多想,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好的学习方法,提高成绩。
【六年级考试工作总结 】相关文章:
考试工作总结12-14
考试巡视工作总结12-09
关于考试的工作总结04-11
六年级考试祝福语06-20
中学考试工作总结11-26
招生考试工作总结02-28
考试工作总结18篇03-07
【集合】六年级考试祝福语12篇07-10
考试工作总结(通用20篇)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