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源管理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资源管理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资源管理工作总结1
根据公司安质部《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月”及应急预案演练周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今年x月份,我队精心组织、全面部署、认真落实、注重实效,以宣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的本事为重点。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进一步强化了全员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完善了安全管理机制,提高了安全生产的质量水平和防范事故的本事,有效的控制了各类事故的发生,取得了必须的成效,保证了安全生产。现将“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强化管理
本次活动,我队成立了由队长任组长,副队长、技术主管任副组长,调度和施工员、各班长组成的“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围绕活动主题,与深化标准化管理活动相结合,我队抓落实,保实效,进取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从上到下建立起了监督、监管体系,对活动真正做到了职责明确、逐级管理,使全体员工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认识转变为自觉行为融汇到日常生产工作中去,构成人人关系安全,安全关系人人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培训教育力度
活动期间,我队根据实际情景,主要以设备操作安全和预防自然灾害的相关资料组织全体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大力宣传各种安全知识、预防事故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相关知识,全面提高了全员的安全生产素质,保证了安全生产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针对洞内施工和特殊岗位、工种、作业人员,进行了专项培训管理,提高其专业技能。
三、创立无隐患岗位活动
活动期间,开展反违章指挥、反违章操作、反违反劳动纪律的活动;人人参与事故隐患和安全问题大排查,对查出的隐患及时进行了整改,彻底消除了安全死角和盲区,坚决杜绝了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现象。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以人为本”思想。
四、注重实效,力抓自检自查工作
为了将本次安全月活动落实到实处,使活动的开展有成效,我队管理人员经常到现场进行安全检查,针对活动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及时指导、督促,并认真落实对所查出隐患的整改工作,保证了活动的正常开展。在安全月活动中,我队将原先的设备周检查调整为全员日巡检和普检,要求队领导、技术、领工员、班长、司机、修理工在任何场合都有职责和义务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技术室统一安排处理。对于检查设备发现的问题,技术室制定统一的整改方案和要求,要求相关职责人完成整改,对于操作保养中存在职责问题的个人或设备,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促使设备随时都处于可控状态,确保正常使用。经过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查,使我队安全月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全面,有力地推动了安全工作。
经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在我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职责心,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安全无小事,安全职责重于泰山等意识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员工们在开展工作中研究安全问题的意识明显增强,各项安全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
企业资源管理工作总结2
人有时候是喜欢自我总结的,特别是在特定的时间或日子。20xx年,是我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的第10个年头。结合过往学习和实践,谈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对提升人力资源工作价值的认识,抛砖引玉、互促成长。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企业的演进
自彼得、德鲁克提出“人力资源”概念以来,理论研究人员和企业管理者不断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和实践,特别是大工业生产体系下,当泰勒式科学管理、组织管理理论、双因素激励理论等遇上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化学融合下诞生了目前在国内较为主流的亦是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作为个体,我是幸运的。7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习、3年管理咨询、10年企业实践,正好处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到转型升级进入新常态的10多年,也是中国企业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大量的国外先进管理理念、方法、工具引入中国的10多年。新经济、新商业模式、新技术不断涌现,国内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也与之相适应的发生着变化、转型、升级,总体上,这10多年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劳动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阶段
专业人才供给方面。刚跨入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概念是较为“陌生”的,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并不多,专业人才需求紧俏、供给不足,母校与人大、首经贸、北京物资学院是国内较早开设该专业的四所高校。原本打算报考地质勘探、考古专业,在亲戚、导师推荐下,报考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所在班级主动报考的仅2人,其他均为调剂。
专业学术交流方面。《杰克韦尔奇自转》畅销,六西格玛精益化生产管理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KPI关键绩效指标量化工具也日益被一些专家推崇。10多年前,职业讲座、培训、亦或是书店,流程优化与变革、精益化管理、KPI等相关课程、书籍品类之多,就像如今的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
企业管理实务方面。大部分企业设置劳动人事科,名称即使改为人力资源部的一些企业实质上职能仍为劳动人事管理。把劳动者视作劳动力的特点在于,劳动力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所以国家、企业一般将劳动者划分为工人和干部两大身份群体,工人视作劳动管理、干部视作人事管理。一般来讲,劳动人事管理是计划经济阶段的产物,讲求的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注重的是行政事务管理,与企业战略联系不紧密。劳动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共性在于“人”是企业的成本,视为“人耗”,关注于如何有效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劳动投入产出效率。
2、人力资源管理全面推广与应用阶段
专业人才供给方面。进入研究生,赴多家企业开展管理咨询时期,人力资源专业如雨后春笋在各大高校遍地开花,广泛设置,专业人才供给量呈井喷式增长,但受制于专业规划、课程设计和教师专业度,供给质量良莠不齐。得益于人力资源专业较好的就业率,一些高校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考量,甚至不知设置哪些课程,仓促设置专业,招聘老牌专业高校毕业生,教授新生。
专业学术交流方面。这一时期,两大技术流派较为流行,一是基于“事”的管理,以任务达成为主线,因事设岗、以岗定级、按岗定标、以标择人、人事相宜、凭绩取酬。一是基于“人”的管理,以胜任力为主线,选、育、用、留、裁。随着企业实践向纵深拓展,在制度的刚性与人的柔性方面,两大技术流派逐步融合、相得益彰。
企业管理实务方面。一方面,大部分企业开始注重人力资源专业管理在激发员工活力、提升企业管理效能的作用,设置人力资源部门,配备相关专业人员,一些大型集团型企业按照专业划分设置了多个业务团队,也开始注重员工职业能力投入与培养,成立企业大学;劳动人事科具有时代属性的称谓与设置悄然退出历史舞台。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国内管理实务往往会滞后于前沿理论,在房地产尚未成为财政支柱,实体制造业发展迅速时代背景下,大部分企业均希望在流程优化、架构重设、指标量化取得突破,赢得竞争优势,也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有的企业对原有流程全盘x,有的企业恨不得所有任务均可量化,量化指标多达100多个。当然这些企业的前沿实践和探索,促进了西方管理方法在中国企业的落地、发展。
3、人力资源管理向人力资本管理转型阶段。
跨入职场的10年,也是中国经济经历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进入转型发展的时期,一方面宏观经济结构性调整、互联网经济方兴未艾,实体制造业发展放缓;另一方面新模式、新业态下的平台型组织、柔性组织对常规的直线职能架构提出了挑战。互联网的即时交互与无边界特点,极大地促进了国外前沿理论、技术、方法的引入,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也逐步开始质的转型。
专业人才供给方面。大部分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学生能力培养机制与国内人力资源管理处于转型期相比,略显滞后。企业人力资源专业人才增量需求逐步稳定,也更愿意招募有从业经验人员,专业毕业生由香饽饽、紧俏趋向饱和、过剩。
专业学术交流方面。“质”的转型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型。两者根本区别在于,人力资源是企业拥有资源所付出的成本,为负债,属于被动式管理,聚焦于如何降低人工成本、如何激发员工队伍活力,人力资本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属于主动式管理,聚焦于如何共同发展、共享利益。二是人力资源职能管理向业务合作伙伴转型(HRBP)。不仅着力于人工成本控制、用工水平提高、劳动效率提升等职能管理,还聚焦于战略合作、企业变革推动、业务与员工支持。
企业管理实务方面。大部分传统业务企业深耕于人力资源职能管理,强化降本增效。一些新业态企业,特别是互联网、IT公司大力推动人力资源管理转型。在人力资本方面,如华为、阿里巴巴,以及三只松鼠等创业型公司,全体员工或核心团队参与到股权期权、虚拟分红等企业利润分享计划中。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突破原有的直线职能部门设置,构建COE(人力资源专家中心)、SSC(共享服务中心)、HRBP(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三大支柱中心,更加主动对接企业战略、支撑组织变革、服务直线经理和员工,促进企业目标达成。此外,企业组织架构也在不断创新,共享组织、自组织等柔性组织不断涌现,以海尔为代表的基于单的“人单合一”小微组织模式是其中代表。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初心和使命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全局性、长期性、基础性“三性”合一的。理论在不断演化,组织模式、技术条件与人的素质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如何保持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机制与企业发展的适应性,就要始终秉持初心和使命。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价值链中扮演的角色定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初心和使命可以概括为两个服务:服务于企业价值创造、服务于员工价值实现。在整合组织、制定规划、优化人力资源策略等各项工作时,均要以两个服务为准绳,开展诊断、分析、优化工作。
三、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价值面临的挑战
在追求创新与突破的背景下,“变”成为了企业管理的主题。初心和使命讲起来容易,但执行起来困难重重,不管是深化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亦或是积极寻求人力资源管理转型,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发挥不足,总的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过于强化职能管理。人力资源部门仍是直线职能制下的一个“僚”部门,关注的是本专业的职能管理以及纵向的专业管理,与企业战略的紧密程度、业务部门的协同力度不足。过于强化专业职能管理,政策制定、组织模式优化、选人用人、激励策略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不够;单线条交互关系,业务部门、利润中心有效需求难以真实反馈至人力资源部门,最终影响了整体效率和管理效能。
2、HR专业能力不足。一些HR部门虽接受了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的培训和辅导,但是在实践中陷入工具论、方法论,一方面没有真正理解工具方法的本质和适用条件,另一方面一味地模仿标杆企业做法而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比如一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转型中,虽构建了三大支柱,但徒有其形,BP所从事的工作本质上还是综合人事管理,又比如最近OKR工作法较热,很多企业又开始像10年前流程变革流行时一样,生搬硬套,为用而用。管理注重实效,工具注重简约、易行、易操作,人力资源管理也是如此,并不是每一次转型,均比前者更加“优越”,而是要结合企业实际,量身定制,只有适用,方为。
3、企业高管重视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力资源开发,一些企业把人才培养发展作为企业“墙上”文化,但在制度制定与执行、选人用人方面,并没有针对性的重视和使用人才之道。二是对人力资源部门,一些企业高管认为人力资源部门只要做好选育用留裁,而不是帮助组织达成目标。
4、直线经理HR职责不明确。直线经理人承担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定位模糊或职责不清以及人力资源部门注重职能管理,产生的典型问题是,企业涉及到“人”的问题,就是人力资源部门的问题(比如招人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我只管用,用的不好,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处理;又比如考核不按时跟进,结果轮流坐庄,只要完成人力资源部门任务即可,激励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遇到突发问题,往往又会归结到“人”的身上,人力资源部门成了背锅侠。
四、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价值的核心途径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把手工程,也是直线经理的必备职责之一。所以,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提升或者转型升级,就是要围绕两个服务的初心和使命,让高管、直线经理成为HR高手,让人力资源从业者成为HR专家,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协同发力,共同推动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提升并实现其价值。
1、文化融合。将企业“墙”文化与组织“软”文化有效对接。比如企业讲求创新文化,那么在优化组织架构时,应弱化职责刚性边界,在政策制定时,应有一定的容错率,并且有财务支持;比如树立重视人才文化,那么应突破学历、年龄、工龄等限制,有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机制;比如追求奉献文化,就要有相应的激励引导措施。制度导向、管理方式与文化塑造不相符,企业文化只会变得更加形而上学、玄之又玄,难以对企业团队群体意识、行为规范进行有效渗透,影响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2、战略支撑。人力资源管理从幕后走向台前,由被动式转向主动式。一是紧跟企业发展战略,围绕组织力、领导力、执行力,开展组织管理效能诊断,制定改进措施,使人力资源策略与业务战略保持一致,增强策略的预见性、超前性。二是积极参与企业管理转型和发展变革,基于目标,明确变革的组织模式、途径、方法。另一方面,工作范围拓展至企业整体价值链价值创造,围绕产品上下游,建立利益目标一致的客户价值链体系,让供应商或者分销商成为公司经济价值的评估人、分配者。如步步高集团建立了代理商与公司利润分享计划,构建了利益共同体,强大的分销渠道,助力OPPO、VIVO手机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市场表现。
3、专业专注。人力资源从业者由事务型转向专业型,人力资源部门从成本属性向价值属性转变。企业的核心要义是盈利,不管如何“讲故事”,但最终衡量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还是盈利能力。利润的提升是营收增长和成本控制的有机组合。要围绕营收增长(企业核心技术、市场开拓、客户关系管理、收购整合等)、成本控制(流程再造、架构重组、减员等)两个主维度,提供系统的、一揽子的专业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或同业企业,开展管理咨询和专业帮助,进行有偿管理输出,实现共赢。
4、合作协同。人力资源管理由职能型转向平台型,赋予直线经理在组织优化、人员使用、团队绩效等人力资源管理角色与职责的同时,强化对直线经理HR管理能力的辅导,让成为HR高手的直线经理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而由职能型转向平台型,意味着人力资源从业者需要放弃职能部门定位赋予的管理权力,融入到业务单元或利润中心中,这也成为了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价值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5、员工支持。人力资源管理由管理型转向服务型。我们经常讲企业赢得客户就意味着能够赢得未来,人力资源管理也是如此。人力资源管理的服务客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外部产业上下游、内部直线经理以及企业员工。增强服务能力与质量的核心是建立“一口对外、内转外不转”的客户服务流程,可以构建实体的共享服务中心,也可以采取虚拟组织,依托统一的电话热线或微信、QQ等即时交流软件,为员工在劳动关系、制度政策、薪酬激励等方面提供咨询辅导,采取EAP等手段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的人文帮助,同时加强员工咨询信息分析研究,针对性地优化、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最终促进员工个体价值的实现。
企业资源管理工作总结3
一、200x年人力资源工作总述。
200x年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在进一步做好人力资源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加强定岗定员、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开拓人力资源视野,把握人力资源动态,吸收国内外最新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理念,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与创新。
二、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截至200x年12月31日南粤物流员工人数1880人,其中公司本部67人,通驿1288人,XX新粤300人,实业93人,威盛17人,东方思维115人。
南粤物流学历情况:截至200x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482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37人,本科242人,大专202人。
三、通过岗位分析与设置,做好定岗定员工作。
为配合做好公司经营业绩和员工绩效考核工作,加强人工成本控制,根据精干、高效的原则,各属公司结合本公司主营业务情况进行定岗定员,具体情况如下:
通驿分两类进行定岗定员:1、各管理中心按里程、服务区对数以及业务范围等关键指标进行分类;2、服务区按车流量、营业额等指标分类。
确定各类管理中心和服务区的岗位和人员配备,力争为新的服务区建设提供标准化模块。
XX新粤应按公路工程交通安全设施、通信、供电、监控、收费等不同业务量以及合同工程总额、里程和工期情况对现有组织架构、岗位和人员进行适当合理优化,控制好人员数量和人工成本。
实业根据高速公路建设材料供应量、供货总额和里程、工期、工程规模以及信息技术服务等不同业务情况来做好定岗定员工作。
威盛根据海运以及新拓展的业务特点,在现有定编的基础上分块做好岗位任职资格条件说明书和岗位说明书。
同时我们通过走访广珠北、大学城、曲江和后门服务区、广梧等项目,对各项目定岗定员工作进行调研,掌握了第一手定岗定员资料。
四、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基本确立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体系,形成较为规范的人事管理,从整体上提高了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水平。
公司本部根据公司管理体制的总体要求,已经完成员工培训办法、人力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员工考勤管理暂行办法、劳动合同管理办法和人事档案管理细则等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制度的初稿汇编工作。其中员工薪酬福利试行办法和员工绩效考核暂行办法已正式颁布并在施行中。
XX新粤除了完善原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外,完成iso质量认证。通驿公司编制了中层管理人员考核管理办法和劳动合同管理办法,修改完善公司员工考勤管理实施细则和服务区人事管理制度,让日常管理工作更制度化、规范化和更具操作性。东方思维根据劳动法和劳动政策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明晰了奖惩、考核、异动与选拔、休假、劳动关系等内容,逐步完善公司的劳动人事管理制度。
五、为适应公司战略和员工个人发展需要,各属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工作大大加强。
为不断增强公司的竞争能力,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满足公司及员工个人发展的需要,公司本部起草了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办法,在培训规划与协调方面做了相应的工作,但公司整体层面上的专题培训和公司本部员工的培训需要加强。
通驿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各类培训工作。对新进员工进行上岗培训,共举办三期服务区新员工培训,每期20天共203人参加。举办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班,39人参加培训。进行服务区区长应知应会培训,历时近4个月,21人参加,培训共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脱产培训4天,主要进行服务区管理素质、业务流程、经营策略、财务管理、公文写作等培训;第二阶段:业余自学法律法规及应知应会知识培训近4个月,并进行了卷面考试。举办或送培308人次参加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保险、计划生育、iso9001:xx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资格、注册安全员、固定资产管理、财务会计基础及档案管理、税务税法、公文写作、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便利店信息系统管理、文书科技档案管理、保安骨干、厨师、烧卤、中餐服务技巧等各类专业技能培训班,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相关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XX新粤培训工作效果显著。一方面,新粤重点抓好技术人员培训,通过赛宝认证中心参加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和高级项目经理培训班;另一方面,认真抓好如下日常性的岗位业务学习: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专题业务培训学习,积极配合开发部、技术服务部进行内部技术管理培训,新员工上岗培训,户外拓展能力培训。全年参加培训的员工共81人次。共3页,当前第1页123xx年是富通公司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富盈门、蟠龙居等小区的开盘入伙;好旺角等一批项目的上马;富通混凝土公司及西部创投公司的相继组建及其他公司管理水平的逐步上台阶;使富通公司步入了企业发展的快车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人力资源部密切配合公司的发展方向及经营战略目标,在公司领导的具体布署与指导下,在各子公司及实业公司各职能部门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在本部门全体同仁的积极努力与合作下,本年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和亟待开展的工作。在此作一小结。
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及管理的逐步完善,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同时,公司人员结构需进一步优化、素质需进一步提高、配置要进一步的合理化。为满足公司对不同人才的需求,人力资源部在对内挖潜的同时,对外实行各种方式引进人才。通过各种人才市场的现场招聘、互联网、人才网站、媒体等多种渠道为公司引进各类人才,解决公司人才紧缺问题。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严把进司关,对内部介绍的、推荐的进行严格控制;对除保安、保洁外所有进司员工都参与面试,进行体检,对大专以上学历的进司员工进行严格的验证工作;对进入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及重要岗位的员工进行背景调查;这样,杜绝了品德不好,素质不高人员的进入。同时对内部有能力的员工进行适当的提升,对不合适的员工进行淘汰,优化了员工的结构。公司员工具体情况见下表:
首先,本年度顺利签订了公司全员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企业与员工双方权益的保障,往年因存在一定的客观原因,故未签订,今年为解决这一难题,从两方面入手加以落实。其一、对原工资进行分块,明确原基本工资中含体息日加班工资,并与财务沟通,在工资表中体现出休息日加班
工资这一项。其二、经与劳动部门多次协调,最终同意我司对部分岗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工时计算工作制,使公司的用工进一步合法化。
其次,进行劳动年审工作。劳动年审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工商、保险、税务、人事立户、暂住证办理等工作。在目前公司有些方面还不健全和规范的情况下,经精心准备,从而使各公司通过了劳动年审,并且均达到优秀,为以上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三、做了大量工作防范劳动纠纷的发生及处理劳资纠纷。针对各公司在辞退员工时方式过于简单和不考虑后果,致使被辞退员工的不满,从而引发劳资纠纷的情况。我们部门多次进行培训、督导、协调各公司妥善处理。同时对已出现的劳资纠纷进行合理的处理,一方面维护了公司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改善了与员工的关系。
第四、针对公司员工大部分需进关的事实,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申请了460个特区暂住证办理指标,同时为322人办理了特区暂住证,为195人办理了XX区暂住证。理顺了集团内部各种社保关系,在社保局先后申请成立了8个劳动保险单位编号,并为全体员工上缴保险。为五位员工办理了工伤理赔、为一位员工落实了住院医疗费用的报销事宜。
通过以上这些事情的合理落实与完善,提高了全体员工的满意度,增强了他们对公司的忠诚度。
首先,在工资方面:今年上半年,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本着公平、公正、激励等原则,草拟了工资福利管理规程,规范了工资审核发放程序,做到工资审核严格把关,堵住了一些漏洞,杜绝了私自用人的不良现象。并建立了整个公司的工资台帐,做到工资审核发放心中有数。截止到十月份,整个公司今年的工资总额为1047万元,人均2209元/月,较去年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同时,结合售楼员近两年的工资状况、今年的销售情况和公司员工工资水平相比较,对售楼员工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意见;在混凝土公司财务基础不扎实的情况下,结合该公司同行业工资方案及公司实际情况草拟了混凝土公司工资方案。
其次,在考勤、福利方面:公司年初出台了,增加了相应的有薪假,针对这一规定,制定了各种休假上报制度,督促各公司做好休假记录,进行严格管理体制,为考核提供依据;同时今年增加了过节费、项目部提高了凉茶标准、为各食堂增加了凉茶、为员工送去生日慰问等福利;组织截止去年底入司员工的体检及注射乙肝疫苗工作,查出三人不合格,并作相应处理,使全体员工放心地在公司工作、生活。
为了使新入职员工能够尽快了解公司相关的制度、企业文化,尽快地融入公司这个大家庭,并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今年共举行了十二次新入职员工的培训,培训员工400多人次。为了不影响施工现场工作,深入施工现场进行了三次培训。同时,为了提高广大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每个月组织两次中层及以上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这项工作,使广大中层及以上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在直接组织员工相关培训工作的同时,也指导,督促各子公司的相应培训工作的开展,如建筑公司五大员的培训等。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工作,使员工有了很大的归属感,同时整体素质也有了大的提高。
企业资源管理工作总结4
【摘 要】本文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X工程项目实际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困难以及采取的措施办法,将在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积累的经验教训和改进意见进行梳理总结、思考探索,以求提升管理水平和质量,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提供经验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 X项目 人力资源管理 问题 建议
一、 绪论
X项目属于建筑安装总承包2×6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施工项目,参加建设的人员包括自有职工、劳务派遣职工、班组劳务分包施工队伍和外部独立承包单位。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范围涉及自有职工和劳务派遣职工的薪酬福利、劳动关系、人员调动调配、人工成本控制及部分服务岗位人员的招聘,还有班组劳务分包队伍的协管等方面。由于工程项目巨大、实际管理情况复杂、工期拖延达十九个月、人资专业人员及管理经验相对缺乏等主客观因素影响,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难度相对较大,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难免遇见管理难题和产生管理漏洞。
二、 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和改进建议
(一)人工费管理
1、绩效管理方面
根据公司管理标准要求规定管理技术人员实行绩效考核管理。因为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部门的工作事务都较多,易出现敷衍现象,使得绩效管理发挥不了绩效改进与激励的作用,简单粗暴的执行为考核扣工资活动,偏离了管理提升持续改进的初衷。X项目绩效管理工作先由每月定期组织绩效改进会议,到后期的一个季度召开一次。虽然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绩效管理并未产生应有的作用。许多部门负责人并未考虑实际工作中的疏漏以及如何改进,而是简单的执行为扣罚下属工资,对于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产生的后果也未能及时交流沟通。下属有时清楚哪里可能存在问题,但是却得不到上级的指导和帮助。下属有时只知道扣了工资奖金,却不清楚扣罚缘由,容易滋生抵触情绪,导致工作不服从安排或是敷衍塞责现象发生。现执行的绩效管理制度对于后勤管理部室的奖惩作用大些,而对于专业公司技术管理人员基本就无影响。因为实行绩效定额双挂钩考核制度,专业公司管理技术人员的绩效工资就会此消彼长,奖惩不到位以致无关痛痒,项目部无法实施有效平衡控制。后勤部室的绩效工资与专业公司同岗位的管理技术人员差额较大(如工程部、质管部管理技术人员、综合员),虽然激发了专业公司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但是也诱发了后勤部室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满情绪。 建议改进现行绩效管理制度,后勤部门重点考核服务质量和服务结果(按月考核评价)实施投诉问责制,参考项目部对公司本部部门考评的办法;加强对部门负责人的绩效管理理念宣贯,督促建立部门内部人员考核制度,做到奖罚有制度,功过有标准,以图绩效有提高;强化部门内部沟通,多指导,少批评,多协作,少扯皮,明晰责任,适度放权。对于专业公司重点关注安全、质量、进度及生产成果(按季考核评价)考核监督,简化考核指标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依据。另外,将技术人员岗位工资待遇差别调整进合理、公平的范围内,或是真正做到技术人员定额工资挂钩部分能够随着班组定额实际完成情况波动涨落,而不是用虚假的出勤统计来平衡控制收入。
2、定额管理方面
项目相关部室在专业公司定额申报审核过程中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签批流于形式,走过场现象突出,导致项目部对专业公司定额人工费控制缺乏有效掌控,只能根据工程进度进行专业定额平均水平的总体平衡控制,过于依赖专业公司自主把握,这极易导致总体定额人工费超标,最终只能通过向公司申请追加人工费补偿或是利用业主奖励弥补成本缺口。在定额人工费管理方面还需思考摸索的较多,基于本人工作经验及能力的局限性暂不做深入分析。
3、成本核算管理
项目成本归集比较及时,每月按照三层次文件规定时点要求能够完成各项成本数据的归集与核对,在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方面得到了公司经营检查组的认可。这得益于各部门的通力配合、及时完成各自申报工作及数据提供,以及项目部有效的考核措施,确保了按期保质完成任务。
4、人工费控制管理
X项目从开工起经历了冰冻、停电、油荒、设备到货延迟、工期政策性推后等多重因素影响,人工成本管控方面压力巨大。项目部根据公司市场部下达的考核指标,结合项目实际施工范围适时调整专业公司人工费指标,动态控制成本,实时掌握数据。对于后勤部室通过减员增效和控制效绩分基价等措施控制人工成本。项目部严格按照公司管理标准及公司下达的指标来控制人工费发放,其中管理技术人员按绩效管理结果进行分配,生产人员由项目专业公司按班组定额管理办法进行分配,并报其对应总部负责人审核批准,没有出现违反公司规定发放的情况。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人工费成本控制举措,具体如下:
(1)定期进行成本预测及分析,按照项目部的要求组织人工费成本统计和预测,分析问题原因并调整和制定下一步的人工费发放计划。
(2)寻找人工费超支的弥补办法:
①组织相关资料向业主方索赔因工期拖延发生的人工成本;
②依据公司相关政策争取调整人工费指标;
③根据公司政策采用部分业主奖励来弥补人工费成本缺口。
(3)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及时督促专业公司调配富余人员调离以节约人工成本,科学合理分配人力资源。
(4)每月通告专业公司人工费成本发生情况,督促制定后续人工费发放计划。
(5)根据公司相应管理规定考核人工费超支部门的相关责任人。
(二)劳动关系管理
1、项目员工的管理
由于本工程地处偏远山区,自然气候恶劣,值班时间长、工资待遇缺乏外部竞争性,导致前期保安队员招聘难度较大。因为缺乏足够的人手,公司也不能给予有力的支持,所以本项目必须自筹对策,依靠熟人推荐和本地招募。在招聘过程中会出现因不完全了解应聘人品行情况,容易出现身体素质、品德能力不符要求的情况,从而出现管理隐患。所以,项目人资在招聘过程中必须进行背景调查,特别是个人真实身份信息(年龄是否超标、户口及身份证信息是否伪造)、无犯罪记录证明及介绍人对其品行的了解情况和提供担保。因某些个人原因,项目员工会出现离职行为。在对待离职人员手续办理方面,要做好相应调查清理工作,包括离职原因、是否有欠款、是否有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是否按审批程序办事、是否手续齐全等;对于请长假或是不正常离岗情况要及时沟通掌握,必要时暂扣上月工资待遇,待员工正式上岗或提出合理事由后按规定程序办理相应手续,以保证公司利益不受损害。施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工伤事故,关于理赔就显得繁琐复杂。因此及时把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沟通协商工作就尤为重要。否则,一旦违规操作,将可能产生更大的企业经济损失和企业形象损害,影响项目部正常的生产工作开展。
2、劳务班组管理
班组劳务分包是公司近两年采用的新型承包和管理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前进、积累经验。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公司相应文件规定办理各项事务。必须要求劳务班组员工入场手续齐全、施工作业资格证件完备,对于特殊作业工种必须要求具备有效特种作业资格证,协助项目安保部做好安全教育培训上岗工作。班组负责人需要及时提供所有员工真实身份信息,以便项目部为其建立工伤保险,项目人资需要定期抽查是否有工资拖欠等情况发生,做好资料收集和调查取证,必要时提请项目部采取严厉措施以保证工人工资的顺利发放。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严禁以包代管、以罚代管,将班组劳务职工当作自有职工来管理,切实做好各项保障工作,避免劳务纠纷和工伤事件。班组劳务职工的工伤保险必须强制建立并按期足额缴纳,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必须及时治疗并申报理赔,最大限度地保证职工人身权益和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失。另外,班组劳务结算需按照正规程序办理,杜绝因中间环节出现问题而产生损失。
(三)培训管理
“师带徒”——这是一种很实用也很有效的培养人才的方式。师傅通过言传身教将自身的管理经验或施工技能传授给徒弟,这能极大地提高培训的效果和效率。这要求师傅必须拥有足够的耐心和广阔的胸襟,不能怀着“教会一个徒弟,饿死一个师傅”的陈旧理念。每个人都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才能抓住时代发展的脉搏,掌握最前沿的技术技能。对于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提高必须给新人足够的时间和必要的引导,不能让新人在充裕的学习时间内不知所措,无所事事。根据个人性格特点为徒弟制定学习计划是必要的手段,要让他感受到目标感和紧迫感。师傅们必须把培养接班人作为自己的职责之一,建立只有培养出能替代自己的接班人,才能使自己得到更高提升机会的制度,营造构建学习型组织,达到共同提高的目标。技术技能培训需要在实践中摸索与提高。师傅们要大胆给新人锻炼的机会,同时提供全面的监督和保障,及时纠偏和改进,磨砺心智提升经验。最好能够要求新人每月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定期检查测验,针对短板及时改进。公司和项目部层面必须保证营造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环境和氛围,坚决落实师带徒考核奖惩制度,激励培养各类人才。
(四)员工队伍建设及企业文化塑造
员工队伍是否凝心聚力、互助互爱将决定“家”文化塑造的成败。企业文化宣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墙上或挂在嘴上,成为一份精致的装饰品或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思考如何将企业文化植入员工的心中、落实到工作生活的言行中才是最重要的。俗语“强将手下无弱兵”道出了领导和榜样的力量。因此,选拔培养那些关爱员工、诚实正直、踏实勤奋、有能力的骨干做领导,带好队伍树立榜样,才能达到以点带面、全面进步的结果。公司层面要加强对于中层干部的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强化“德、能、勤、绩”的考核考察,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中坚力量。对于新入司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业务技能培训要落到实处。为他们精心挑选“师傅”是最关键的一步,能够发挥金钱无法替代的作用。对于新人在适应期中的各种困惑应该积极关注,想方设法疏导排解。只有引导他们平稳的度过适应期,才能够留下来踏实的为企业做出贡献。即使最终还是无法留住,也要让他心存对公司培养的感激之情,体会到“家”的温暖。项目部可以根据实际条件和资源情况适时组织文娱体育活动,举办各种技能比赛,建立项目图书室,营造学习型组织,让职工有充实自我提高素质、技能水平的途径和物质保证,引导职工凝心聚力,共筑精神家园。繁忙的工作也不能阻挡进步的欲望和寻求温暖的诉求,项目应给职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丰富工作和生活。“关爱员工”才是企业长青之本、发展之源。
三、 结语
在X项目这三年多的管理实践工作中,我遇到了许多实际困难和挑战,通过虚心向各位同仁、前辈学习求教,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完善和改正,终于迎来了项目工程的圆满结束。回顾这过往的工作生活仍历历在目,对于各位的指导帮助亦铭记于心。在此,对帮助过我的各位同仁表示由衷的谢意!同时,希望通过提炼本工程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总结成败得失,为本人及其他同仁以后能够更好的完成工作、为公司在大项目施工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些许的经验借鉴和指导帮助。
企业资源管理工作总结5
如果说企业成功的三个主要因素是长远策略、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那么心灵、情感等问题显然属于企业文化范畴。社会文化决定社会成员的心理状态;家庭成员的心理反映其家庭文化教育背景;企业文化便从其对待社会、客户和员工的态度以及其产品服务中得以体现。领导艺术是情感的产物而不是智力的产物。
用脑容易,用心难
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对生产力主体——人的要求也不断变化:初期首先是对人的"手"的要求最高,依赖手去制造大量的产品,谋取利润,所谓"人多力量大"。其次是对人"脑"的要求,科技发明、高科技含量产品是企业制胜的法宝,科学技术似杠杆动力中的支点,是"第一生产力";现在则处于科技的高度发展但尚无质的突破之前,企业在相同、相近的技术平台上竞争,对人的"心"有更高的要求,如果一个新的科技产品、一个"点子"曾经能一时地救活或繁荣一个企业,那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如何去赢得客户和员工的"心"更是成败的关键。"科技"加"心灵"方能使企业具有长久生命力。人心难测,不可替代,但又是兵家必争之地。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心"的重要性。在宣扬其企业文化的语句中加入了更多对人性亲情的重视(如科技以人为本、优质生活保证等)。在其产品设计和经营理念中也体现得更加明显:相机变"傻";手机具备了"一指通话"、"语音寻址"等功能,给用户意外方便和惊喜。企业由"品牌"战略向"文化"战略发展,广告中"质量第一"、"销量第一"等用语正被诸如"海尔中国造"、"科技以人为本"等更具文化色彩的用语所替代。汉高公司于1998年将新的企业形象定为"科技+心灵"。
"科技+心灵"听起来很美,二者的平衡更是关键。科技的日新月异,使企业在科研开发(r&d)上不敢怠慢,投放大量人力物力。"企业文化"这一软性指标的工作,经常放于其次,似房屋中的"名人画",只是显示其"文化"而已。所以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经常是重"脑"轻"心"的现象:比如城市垃圾问题,将垃圾分类再利用科技进步(用脑)的结果,但不同的垃圾桶上标注"有机"、"无机"的样使垃圾投放者不知何从便是用"心"的不足,或"八股"遗风。再如公共标识问题,在有先进技术装备、环境优雅的卫生间的门上仅用汉或拼音标注"男、女"也是狭隘的地域心理的体现。对公共设施,我们通常是用脑去评估它的科技,而用心去体会科技与自己的距离及能给自己带来的方便。我们设计建筑跨世纪的宏伟工程时,在运用现代高科技的同时,更应当考虑到"百姓方便"之最。愿更多的工程能象(北京)首都机场新的航客站一样,以"亲切宜人"为设计思想,以先进、安全和方便顾客为经营理念。少一些仅仅考虑外表的"标识性"建筑或不顾质量(科技)的"献礼工程"。
我们在竭力用脑开发设计高科技产品的同时,多多运用我们的"心灵"吧。"产品代表我的心"!
自目可剜,佛心难得
你怎样对待员工,员工便怎样对待客户。赢得员工的心与赢得客户的心同样重要,也是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在讨论员工对待企业的问题前,首先应考虑企业怎样对待员工的问题。有一则故事讲:苏东坡善辩但不敌经常与其辩论的道僧。某日,苏问:你看我象何?僧答:象佛。僧问:你看我象何?苏答:象牛屎。苏窃喜并转告苏小妹。小妹曰:僧心中有佛,看物均为佛。你心中有何?
回到企业如何对待员工的问题上,可依员工在企业"心"中为何而(比较极端的)分类:一种是将员工当作"手"、"干活的工具"。这种"作坊"式的企业对待员工的方法是"管、卡、压",有时甚至置国家法律而不顾,存在对员工实施体罚、污辱人格的现象。属"原始没落"的企业文化。
第二是将员工作为"脑"、"高智商工具"。特征之一是企业的系统和制度非常完善。特征之二是在招聘中的"精英策略",和注重技能培训,希望将员工"武装到牙齿",成为大机器的一部分。系统的各个部件是可替换的,而部件对系统会产生依赖感,缺乏适应性。属于"温室文化"。
第三种是将员工作为"人"——具有个性情感的人。在招聘、培训中注重技能的同时更加重视"心灵"的要求和培育。特征之一是对人的依赖。特征之二是系统政策的多变。姑且称之"悟空文化"。
大自然中极端的"暴晒"和"暴雨"都有可能导致灾难。我们在对待员工时也不能极端,而是平衡——理性制度管理之"东方红"与感性原则教育之"西边雨"的平衡。企业与员工的关系类似夫妻关系。所有的妻子都希望夫君不断发展,事业成功。但又担心他成功后变心,"变坏",成为"陈世美"。国外有句谚语:"女人用外表吸引男人,用美食拴住丈夫"。如果企业的名声、工资奖金和培训等是企业的外表,那么企业文化便是妻子手中的一道菜。
企业在对待员工的培训问题上,有时也象我们一些父母教育子女一样,注重"才"——知识技能的培训、培养和投资,而忽略对"德"——性格品性的教育。因此面临的困惑也极为相似:老板说"培训越多,跳槽越快",抱怨员工对企业没有忠诚感;家长说:"现在的孩子不知道心痛父母;缺乏同情心……"。如果我们仅仅担心自己的员工、孩子因知识技能落伍而无法适应市场激烈的竞争,便要有面对高智商低情商"新类族"的勇气和心理承受能力。
企业资源管理工作总结6
过去的一年,我部在联社领导的直接关心下,在联社各部室、基层各社的支持配合下,紧紧围绕联社年初提出“不良贷款下降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工作思路,强调以人为本,以强化信贷管理为突破口,全力抓好不良贷款速降和新增贷款的管理,以此带动我社利息收入,全面实现效益的明显好转,较好地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回顾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xx年工作回顾
(一)主要成绩。到x年12月底止,全县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为xxx万元,完成压贷实绩1696万元,占1500万元压贷任务指标的113.04%;完成实收利息3941万元,占4210万元收息任务的93.60%。年末贷款余额xxx万元,比上年底的xx万元净增9626万元,增幅12.27%,占8000万元营销贷款任务的120.33%;抵债资产帐面余额4280万元,比年初增加1700万元。此外,我部认真做好资金计划、头寸调度、拆借以及信贷、会计报表统计报送工作,配合做好利率改革试点、重大事项等工作,一年来实现安全无事故,确保了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狠抓不良贷款“双降”和利息收入。
1、大力配合抓好“开门红”工作,打响全年工作的第一炮。一是及时配合各部室初定“开门红”及全年压贷、收息、营销贷款任务,供联社班子决策参考。二是结合实际制定《x x农村信用社“开门红”不良贷款攻坚工作方案》,将不良贷款清收任务分解到社和联社攻坚组,充分发挥攻坚组的作用,取得显著成效,一季度完成压贷实绩289.41万元,利息收入847.23万元,分别完成“开门红”任务的57.88%和130.34%,其中攻坚组完成压贷66.2万元、收回不良贷款利息124.84万元。三是及时总结“开门红”工作经验,制定及完善全年工作计划,指导各社开展各项工作。
2、围绕联社清收不良贷款的工作思路和计划要求,不折不扣贯彻执行。针对今年不良贷款清收工作任务,我部将清收不良贷款工作作为去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首先是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清收办法,如以物抵债、依法收贷、债务重组等清收不良贷款。其次是在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中细化不良贷款管理指标。三是积极发挥联社攻坚组的作用。我社收回的不良贷款中,主要是几方面:一是通过上门催收收回现金和起诉收回现金,其中起诉拘留21人,变卖电站收回44万元、变卖船只收回水运公司20万元、拍卖房屋18间收回109万元,变卖财产收回黄某旧贷26.5万元。二是通过以物抵债收回1036万元,主要是与借款人协议以及通过法院裁定以房屋、地皮、交通工具抵偿贷款,其中最大宗的是xx镇府用地皮抵偿其下属村委会、企业全部欠款本金451万元、财政局以土地抵偿其下属财务公司贷款100万元、水电物资公司用土地抵偿贷款205万元。三是通过办理借新还旧和承担债务等形式重新落实历年旧贷456万元,较突出的有:通过债务承担落实xx中学历史债务31万元,通过落实担保办理石场老板杨某借新还旧贷款34万元。四是利用财政偿还学校工程欠款机会,与教育局、借款人协商,收回不良贷款35万元。
(三)以人为本,狠抓正常贷款管理,防止新增不良贷款。
1、加强培训,考试上岗,提高信贷岗位人员业务操作水平。今年6月份,我部组织全县信贷岗位人员83人就信贷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档案管理、法律法规等内容进行专门培训,并进行了闭卷考试,有效促进信贷岗位人员熟知贷款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业务操作水平、办事效率,提高防范贷款风险能力。
2、规范贷款档案管理。按照省信合办的统一要求,我部及时制定新的贷款档案管理规定,并于6月20日起正式实施,改变以往贷款档案管理混乱、各自一套的做法,对新发放贷款的档案实行规范化管理,明确各信贷岗位责任人,从贷款各个环节防范风险。
3、制订利率定价机制。年初,我部根据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放开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文件精神,充分考虑我社经营成本和贷款客户的承受能力等实际,及时草拟出台《x x农村信用社贷款浮动利率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对指导全县信用社发放贷款提供很大的帮助,得到了各社的普遍欢迎。10月份,适逢国家利率调整和我社停止利率改革试点,我部主动配合联社制定相关应对措施,并结合实际,相应调整了贷款利率。
4、认真做好新增贷款发放和管理,防范新增不良贷款。一是加强考核,将新增贷款到期收回率和展期率纳入全面的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中,并细化至贷款档案资料、贷款诉讼时效、展期合法性,同时按照新的贷款档案管理规范各岗位职责,加强对每一笔贷款的全程跟踪。二是完善贷款的授权授信制度,重新规定各社的审批权限,调低信用贷款发放额度,建立联社信贷管理岗位及贷款责任认定委员会,制定《x x农村信用社贷款审批委员会工作暂行制度》,进一步提高信贷管理水平。三是在自筹资金贷款方面,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严禁发放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贷款。四是做好支农贷款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发放及管理,保证“三农”资金的及时到位,着力解决农民贷款难的突出问题,同时,根据上级的政策文件要求,对照发放条件,及时审批发放每一笔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
(四)善始善终做好利率改革试点的各项工作。在利率改革试点期间,我部能够积极配合联社做好利率改革试点各项工作。一是存款资金的统筹安排,有计划运用资金。二是定期做好资金成本及效益分析,配合上级进行利率改革试点调研。三是继续做好利率改革试点各项报表的统计报送工作,按质按量完成上报任务。四是停止利率改革试点后,留足准备金,制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和各种有效应对措施,做好突发事件的风险防范,以及资金组织、调度计划等。五是认真总结利率改革试点的经验及做法,为日后利率市场化和农信社改革积累经验。六是做好国家法定存款利率上升及我社停止利率改革试点后组织存款资金的结构、成本变化趋势分析,为明年财务收支预测打下基础。
(五)认真开展信贷风险排查,做好信贷管理工作的自我完善。今年,我社的贷款规模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全年累计发放各项贷款33928万元。我部充分认识到,贷款总量的增加对我社消化历史包袱,提高经营效益固然重要,但贷款质量更为重要。为此,我部始终坚持贷款管理是关键这个道理,一方面通过市计算机中心定期下载数据监控到期贷款情况、新增不良贷款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化解风险。另一方面经常性安排人员下乡指导信贷工作,尤其是新贷款发放步骤、档案管理、贷后跟踪检查等进行现场指导。三是配合开展信贷大检查,全年先后多次联同市银监分局、人民银行县市支行、联社稽核监察部对信贷管理进行检查,纠正了各种存在问题。
(六)做好资金计划和头寸调度以及信贷、会计报表统计报送等相关工作。在过去的一年,我部继续按照联社的安排,认真做好辖区内资金需求预测和调度,根据不同时期的资金情况统筹安排,使资金最大限度发挥效益。同时合理安排联社和各社的现金库存,及时调度头寸,既保证了现金的正常支付,又防止了过多的不生息资金积压。此外,我部还认真做好信贷、会计报表统计及报送和支农贷款台帐管理、信贷咨询登记系统、非现场监管系统数据的录入汇总、上报和各类报告、制度撰写等工作,基本上做到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得到了联社领导和上级部门的肯定。
(七)其他工作。农信社改革在即,我部深感责任重大,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积极配合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目前贷款的清产核资工作基本就绪,函证、贷款清查等部分工作已经展开,力争明年一月份完成该项工作。此外,在抓好日常业务工作的同时,我部积极参与联社统一开展的纪律教育活动月以及“两保一促”教育工作,保证各项活动不走过场。
二、工作中存在问题综观
一年来,我部能够主动做好本部门的各项工作,较好地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为联社全面完成市信合办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各方面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绩,但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一是未能很好地发挥联社攻坚组的作用,年初制定的不良贷款攻坚方案因种、种原因未能全年实施;二是未能很好地计划运用资金,造成一段时间内资金处于紧张局面;三是不良贷款清收成绩不理想,贷款起诉执行难问题依然突出,不良贷款的下降主要还是依靠接收抵债资产;四是抵债资产处置工作不甚理想;五是组织开展信贷岗位人员培训学习以及下基层指导信贷工作仍有待加强;六是未能实施更为有效的贷款管理,个别新发放贷款潜在较大风险。
三、xxxx年工作计划展望
明年,我部将在联社的统一领导下,努力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全力做好贷款清产核资、贷款营销、不良贷款攻坚、贷款管理、培训信贷员和农信社改革等各项工作,力争实现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的根本性好转,计划x年的主要目标任务分别是:一月份完成贷款清产核资工作;完成压减不良贷款6个百份点,营销贷款8000万元,实现贷款利息收入4200万元;努力压减风险资产比例,全面实施贷款五级分类。把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管理工作作为明年的中心工作,并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信贷管理水平。一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组织信贷岗位人员进行新业务知识、新司法解释及《合同法》、《担保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和考试,务求使信贷岗位人员业务操作水平有新的突破。二是提高信贷资产风险防范意识,降低风险资产比例,出台信贷员等级评定制度,强化信贷员考核机制。三是强化各项制度的落实,加强检查和奖惩力度,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现象。
(二)摸清底数,做好清产核资工作,积极营销贷款,优化信贷资产质量。一是要确保一月份全面完成贷款的清产核资工作,全面真实反映我社的信贷资产质量,积极推进农信社新一轮改革。二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实施精品业务工程,积极寻求优质贷款客户,努力降低信用贷款规模,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三)争取开办抵押贷款保险、个人房地产按揭贷款和社团合作贷款业务。一是要求所有抵押贷款业务必须购买保险,既可降低信贷风险,又可增加代办保险中间业务收入。二是向银监部门申请开办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填补该项新业务的空白。三是通过与xx公司、水果流通大户、农产品收购大户合作,逐步实现养鸡业、水果种植业、农产品收购加工业的贷款封闭运行,防范信贷风险。
(四)继续做好专项支农贷款的管理,最大限度发挥信贷支农的作用。
(五)逐步建立新增不良贷款、应收未收利息定期通报机制和贷款业务查询系统。为进一步促进贷款业务的稳健发展,加大对新增不良贷款和应收未收利息的考核力度,有效控制多头贷款、异地贷款业务,我部计划按季通报新增不良贷款情况,并建立辖内贷款业务查询系统。
(六)继续发挥攻坚组的作用,实行新的不良贷款攻坚思路,条件成熟时,建议联社成立资产保全部。
(七)认真做好资金计划、会计报表统计和信贷咨询管理系统、各类信贷报表的统计上报工作。
(八)条件成熟时,向联社领导建议成立联社大额贷款调查岗,形成由基层信用社推荐、联社组织调查、审查、审批,全县统筹安排大额贷款的发放和利息收入,促使各社盈亏水平均衡发展。
企业资源管理工作总结7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培训,理解了系统、全方位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和辅导,受益良多。我深刻领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企业管理者,应当如何驾驭整个企业的运作机制。并领悟到,应当以管理促创新,以创新促效益,从而促使企业稳步健康发展。
目前,电力建设在飞速发展,在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大环境下,多种经营企业该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市场份额,在管理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经过这次学习,结合电力多经企业的行业特点,我个人认为,电力多种经营企业要想实现大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狠抓人力资源管理
一个企业的发展,重中之重,在于人才,在于充分挖掘人才的潜力,使其为企业服务。企业的管理者不在于他像关羽一样“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也不在于他像张良一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重要的是他能否如刘邦那样,找到和使用好这样的人,即识人用人本事的大小决定了一个企业管理者的发展远景。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刘邦用萧何、张良、韩信,建立汉朝后曾说过,我管理不如萧何,计谋不如张良,领兵打仗不如韩信,可是我成功了,因为我很好地使用他们,大家都成就了一番丰功伟绩。
多种经营企业必须实施两手抓、两手都要强的职工队伍建设方针。一方面要继续面向社会,广开才路,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同时对在职职工要进取培养和关心,实现“三留人”,即情感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另一方面,对现有职工队伍进行强化培训,到达巩固提高的目的,不断挖掘其潜力,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信任是基础,事业是平台,利益是杠杆,感情做纽带,一个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级管理者,牢记这个用人方略,就必须能充分调动员工进取性,使其竭尽全力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二、始终如一地开拓、经营市场,并培养核心竞争力以求生存
市场,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命脉所在,占领多大的市场份额,开拓多大的领域,从必须程度上说,能够证实一个企业发展的实力。所以,如何开拓市场、经营市场显得尤为重要。电力多经企业具有行业性的显著特点,开拓市场也必须依据行业特点逐步实施。所谓核心竞争本事,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它不仅仅指某种独特的产品或技术,还包括销售渠道、顾客服务、顾客群、品牌、资金以及研发本事。一个企业不可能拥有所有这些本事,但它必须发展一种不一样寻常的本事,才能成为一个拥有核心竞争本事的企业;核心竞争本事是企业战略的焦点,它必须构成理念,并体此刻核心产品上,获取高于竞争对手的质量水平,并能移植到各分支机构中。
具体到多经企业要如何培养自我的核心竞争本事,首先应如前所述的分析我们的生存环境、竞争优势、竞争弱势,然后扬长避短,定位自我赖以生存的市场,建立围绕该市场运作的机制,该机制能够激励全体员工围绕股东财富化进行运作,并且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这种以市场为导向,以股东财富化为目标的运作机制自然会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定位、开拓市场,培养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生存。针对电力多经企业内部市场越来越小的生存环境,必须加大外部市场的开拓力度,采用多种方式扩大市场占有率,例如市场开拓、企业收购、兼并或联合开拓等形式。
进取增加电力多经企业对外创收。切实抓住国家开发西部等有利环境,抓紧研究并制定电力多经企业发展战略,加快多种经营和各种产业发展步伐。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市场的重新定位,资源的优化配置,调整股本结构,构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后的代理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面向市场,认真调查研究市场,进取开拓市场,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用市场适销产品去占有市场,开辟新财源,打开新天地。企业只是守是没有出路的,必须不断在市场的发展中壮大自我,在市场的变化中否定自我,商场中没有长胜的将军,仅有谨小慎微、战战兢兢的去把握市场的脉搏,建立与市场合拍的核心竞争本事,企业才能在大浪淘沙中谋得自我的一席之地。
三、明晰的产权关系,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清楚的产权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前提。由于历史的原因,多经系统普遍面临产权不清的难题。首先是明晰的资产关系,这一点还相对容易操作。最难的还在于主辅人员的分离。由于多经公司用人的复杂性,公司本身缺乏核心竞争力,对于在多经工作的员工来说,挑战大于机遇,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能够研究用优惠的政策待遇,鼓励退职,提前退养,身份置换,解除合同或带股就业。但带股就业可能带来股权分散,不利于集中决策,同时如果股权过于平均,还会带来老国企的弊病:如大锅饭,平均主义,人员不能合理流动,建立不起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进入和退出机制等。
所以要做到产权明晰,首先要解决人员的历史遗留问题,然后明确资产关系,明确投资主体。仅有明确了出资人,公司才会有明确的使命,公司的运作才可能建立在公司财富化的目标之下。公司的经营人员才会有明确的定位,而防止所有者缺位带来的资产运作效率低下矛盾。另外有明确的投资主体,享有对公司的剩余索取权,这是对投资主体承担资金风险的补偿,也为公司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仅有将利润集中投资于必须的项目,才能构成必须的优势,如果利润分散的用于支付股利,企业最终将衰竭。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关于如何治理公司这一法人主体所采取的法定组织形式。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目的是到达公司各级各部门责权利的高度一致,公司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景下如何密切配合,分工明确,协同工作,相互制约,围绕公司财富化的目标运作。即从组织结构上保障公司目标的完成,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四套班子的建设。现代公司产权制度在确立法人财产基础上,实现原始所有权、公司产权与经营权的三权分离,具有明晰的产权关系。在此基础上,公司经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执行机构等公司治理结构的设置和运作,明确划分责、权、利,构成了调节所有者、公司法人、经营者和职工的制衡机制和约束机制。
其实,企业经营管理的方略含盖诸多方面,只可是分主分次而已,以上只是我在本次学习中的一点点体会,写出来是一种收获,一种能够和别人分享心得的体验。管理,尤其是企业管理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完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从而到达实践和理论的有机统一。
【企业资源管理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企业培训工作总结07-04
企业采购工作总结10-02
企业销售工作总结10-01
企业实习工作总结02-09
企业员工培训工作总结06-10
企业培训年终工作总结07-04
企业个人工作总结10-04
企业统计工作总结09-26
企业员工外出培训工作总结07-01
企业人事个人工作总结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