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教研室工作总结

时间:2022-11-13 13:03:44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机电教研室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机电教研室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机电教研室工作总结

机电教研室工作总结1

  本学期是我暂代理接任汽修机电教研办公室管理工作的第个一学期,从没搞过教学管理工作的我,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学校各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我们汽修机电教研办公室在教研工作中重点围绕课改和着手常规教学管理及常规事务的工作指导思想下,关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研究方式的变革。

  特别关注广州南华工贸技工学校一体化教学中的现代小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改革:

  因为过去传统教学模式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的分开,在知识点上不利于理论与实践内容衔接。理论与实践老师在教学上的分工或教学内容的不同步,造成了学生学了上文忘了下文。而未让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使学生不能在学过理论知识相关内容,再通过实训进一步的巩固。这样一来,实训内容与所学理论知识内容就出现了分歧,不衔接,会让学生造成学习思路上的混乱。

  针对以上等诸多不良教学现象,我校汽修机电专业教研室进行对汽修专业现代小汽车应用与维修进行了之有效的一体化教学的模块化教学课程的改革。即把过去的教学管理转变为现在的课程管理中来。

  在对课程、课时优化的同时,摒弃了与专业性不强或无关紧要课程内容,抓住专业重点核心内容,并结合客观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管理安排。比如,在电工基础课程设置和安排上,删去强电电工课程内容等。并在专业课程上进一步对专业的细化,这样更能体现更强的专业性,对学生的培养的目标,目的也就更明确了,且更有实效性和功能性。比如,过去把汽修专业中的“整车”整体泛理念教学模式转变或拆分为现在的三大模化教学模式(即分为发动机部分教学模块、底盘部分教学模块、汽车维修电工教学模块)。

  经过进行专业课程的模块化管理之后,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实践证明,与过去相比已突出了以下两个最明显效果:

  1.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以及实操技能水平大大提高了。

  2.在技能考核考证过程中也体现出了原所未有的优良效果学生专业技能水平面貌一新。

  特别关注广东技工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与教法及学生学情的对策研究:坚持“教学科研化,科研课堂化”教育科研工作思想,积极推动新课标的实施;进一步发挥教研员的学科带头人作用,完善学校教研制度,继续深化创新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及教学能力,以促进全体教师的和谐发展。

  一、规范管理,完善制度,进一步落实学校汽修机电专业的教学教研工作:

  这学期我们加大对教育教学常规研究工作的管理,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注重落实集体备课,做到“定时、定地点、定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及动手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关注广东技工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各学科教研组利用教研、备课活动时间组织学习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研究方式,老师们认真钻研考纲。公开课结合各学科研究课题,,重视教学课件的互动性设计,课堂上能体现

  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理念。也出现了不少网络课件,方便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突出教学改革、渗透对现代教学技术背景下和谐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和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作为实践性改革目标。

  二、发挥骨干教师的榜样作用,总结提炼体现南华工贸技工学校特色的经验案例,高质量完成学期教研任务。

  教研室经常组织教研员深入课堂,指导教学实践,特别重视加强对复习课的指导,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新的教学行为。在学期初组织了各学科新任教师到老教师课堂听课,发挥专业一线教师的示范作用,并结合教学常规工作管理检查,帮助教师形成由主客体关系转向相互交往关系、由过去以讲为主转向一体化教学的理论与实操结合探究为主、由接受学习转向发现学习,努力实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更上一个新的层次,积极鼓励教师开拓创新。

  同时,我们组织各学科教师加强对一体化教学对现代教学技术背景下和谐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和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作为实践性改革目标的研究,做好一体化教学自主的课堂教学信息的采集和分析,认真解读广东技工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与教法及学生学情,探索广东技工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与教法及学生学情与考核的结合点,及时调整各学科教学与教法与考核策略。为了更好地备战20xx校级冬季技能大赛,发动了汽修机电教研办公室全体教师为20xx校级技能大赛做了大量赛前准备工作,以迎接20xx校级冬季技能大赛的到来。

  总之,本学期汽修机电教研办公室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开展多种活动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专业课程改革,为以后的工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机电教研室工作总结2

  本学期以来,为协助系部教学及其它各项管理工作,矿山机电教研室及时制定工作计划并予以切实执行。在承担教学任务、开展教学教研活动等工作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努力,并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做如下总结: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

  加强调研,对接产业、参照职业岗位素质要求,积极组织矿山机电专业实训基地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本教研室老师共同讨论,进一步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整合与开发,努力探索“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改革、制订、完善了20xx级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以下基本要求:

  ①推行任务驱动、项目进专业、案例进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②体现课程体系整合与开发;③体现新技术与职业资格要求。

  二、提升社会服务和科研能力建设工作

  为扩大专业社会影响,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本学期继续以实训基地为平台,基本完成了以下社会服务工作:

  ①积极鼓励教师撰写论文、进行项目式教材开发、参与院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活跃学术气氛;积极鼓励教师投入科研工作,全体教师共同参入,争取取得更多的省级科研项目与科研课题;

  ②进一步引导教师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技术推广、技术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实训基地建设工作

  构建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训相互交融的课程体系,按照工学结合的建设思路,基于“教、学、做”合一按功能模块设置建设实训室。围绕学生综合技能培养建设,围绕校企深层次的合作建设;围绕“产、学、研”与“系、企、店”的发展建设。

  主要具体工作:

  ①完成了实训基地各种规章制度的建设与初步完善工作;

  ②初步完成了工厂供电实训室实训设备的通电调试运行基础工作;③完成了电工实训中心器材室的整理改造工作;④完成了PLC变频器等各实训室的维修维护工作。

  四、师资队伍建设

  实行新老教师传帮带成效显,老带新效果实。年轻教师无疑是股推动创新的力量,他们有满腹理论知识,而且年青、有活力,肯进取,是学校的希望和未来;然而,这些年青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由于初上讲台,缺乏经验,缺乏实践,对教学中的种种并不是十分熟悉,面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不知如何解决。与此同时,老教师也需要新思维新知识新方式来充实自己。组成了“一对一”的帮扶对子,通过这样“传、帮、带”的方式,构建新老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桥梁,在教学与科研领域形成团结奋进、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帮助教研室两位新教师顺利通过学校组织的过关课,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

  五、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制定详细可行的工作计划并严格执行。

  严格履行教研室各项工作职责,继续开展了教研室集体听课、评课、教学反馈、新技术学习等活动,积极配合院教务、系部进行了日常教学检查;加强了教研室的各项日常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建设。教研室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基本实现了“一切以稳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具体如下:

  1、认真做好期初期末的各项教学检查工作,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按时召开教研活动,利用教研活动集体探讨解决前一段工作中的问题。认真开展教学研究,研究教学工作规律,探讨教学工作问题,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撰写教学论文。

  3、完成了期末的出卷、阅卷及成绩分析工作,并及时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改进了教学方法。完成了选修课、强化班、毕业班补考等相关工作。

  4、认真落实矿业工程系教师听课制度,组织教师参与听课,提高质量意识。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时发现、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督促教师相互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大力度培养新进青年教师,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

  5、结合教师自身所长完成了教学任务的安排;从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出发,完成了教材征订工作。

  六、存在问题

  1、由于年轻教师较多,因此教学团队建设仍然是本教研室的重要工作之一;

  2、缺少高层次、高质量的成果;

  3、实训基地建设虽有了一定成效,但是进展较慢,无法满足专业的发展需要。

  矿山机电教研室20xx年12月26日

机电教研室工作总结3

  本学期以来,为协助系部教学及其它各项管理工作,机电教研室及时制定工作计划并予以切实执行。在承担教学任务、开展教学教研活动等工作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努力,并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做如下总结: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

  加强调研,对接产业、参照职业岗位素质要求,积极组织机电专业实训基地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本教研室老师共同讨论,进一步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整合与开发,努力探索“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体现了以下基本要求:

  ①推行任务驱动、项目进专业、案例进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

  ②体现课程体系整合与开发;

  ③体现新技术与职业资格要求。

  二、提升社会服务和科研能力建设工作

  为扩大专业社会影响,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本学期以实训基地为平台,基本完成了以下社会服务工作:

  ①积极鼓励教师撰写论文、进行项目式教材开发、参与院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活跃学术气氛;积极鼓励教师投入科研工作,全体教师共同参入,争取取得更多的省级科研项目与科研课题;

  ②进一步引导教师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技术推广、技术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实训基地建设工作

  构建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训相互交融的课程体系,按照工学结合的建设思路,基于“教、学、做”合一按功能模块设置建设实训室。围绕学生综合技能培养建设,围绕校企深层次的合作建设;围绕“产、学、研”与“系、企、店”的发展建设。

  四、师资队伍建设

  实行新老教师传帮带成效显,老带新效果实。年轻教师无疑是股推动创新的力量,他们有满腹理论知识,而且年青、有活力,肯进取,是学校的希望和未来;然而,这些年青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由于初上讲台,缺乏经验,缺乏实践,对教学中的种种并不是十分熟悉,面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不知如何解决。与此同时,老教师也需要新思维新知识新方式来充实自己。组成了“一对一”的帮扶对子,通过这样“传、帮、带”的方式,构建新老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桥梁,在教学与科研领域形成团结奋进、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五、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制定详细可行的工作计划并严格执行。严格履行教研室各项工作职责,继续开展了教研室集体听课、评课、教学反馈、新技术学习等活动,积极配合院教务、系部进行了日常教学检查;加强了教研室的各项日常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建设。教研室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基本实现了“一切以稳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具体如下:

  1、认真做好期初期末的各项教学检查工作,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按时召开教研活动,利用教研活动集体探讨解决前一段工作中的问题。认真开展教学研究,研究教学工作规律,探讨教学工作问题,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撰写教学论文。

  3、完成了期末的出卷、阅卷及成绩分析工作,并及时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改进了教学方法。完成了选修课、强化班、毕业班清考等相关工作。

  4、认真落实工程系教师听课制度,组织教师参与听课,提高质量意识。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时发现、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督促教师相互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大力度培养新进青年教师,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

  5、结合教师自身所长完成了教学任务的安排;从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出发,完成了教材征订工作。

  六、存在问题

  1、教学团队建设仍然是本教研室的重要工作之一;

  2、缺少高层次、高质量的成果;

  3、实训基地建设虽有了一定成效,但是进展较慢,无法满足专业的发展需要。

机电教研室工作总结4

  本学期以来,为协助院处、系部教学及其它部门管理工作,机电设备教研室及时制定工作计划并予以切实执行。在承担教学任务、开展教学教研活动等工作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努力,并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做如下总结: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

  加强调研,对接产业、参照职业岗位素质要求,积极组织本教研室老师共同讨论,进一步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整合与开发,努力探索“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以下基本要求:

  ①推行任务驱动、项目进专业、案例进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

  ②体现课程体系整合与开发;

  ③体现新技术与职业资格要求。

  二、提升教学教研能力建设工作

  为扩大专业社会影响,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采取多种方式展开教学教研活动:

  ①积极鼓励教师撰写论文、进行教材开发、参与院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活跃学术气氛;积极鼓励教师投入科研工作,全体教师共同参入,争取取得更多的省级科研项目与科研课题;

  ②进一步引导教师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技术推广、技术服务。

  三、三项改革建设工作

  构建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训相互交融的课程体系,按照工学结合的建设思路,基于“教、学、做”合一按功能模块设置课程。围绕学生综合技能培养建设,围绕校企深层次的合作建设;围绕“产、学、研”与“系、企、店”的发展建设。

  四、师资队伍建设

  实行新老教师传帮带成效显,老带新效果实。年轻教师无疑是股推动创新的力量,他们有满腹理论知识,而且年青、有活力,肯进取,是学校的希望和未来;然而,这些年青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由于初上讲台,缺乏经验,缺乏实践,对教学中的种种并不是十分熟悉,面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不知如何解决。与此同时,老教师也需要新思维新知识新方式来充实自己。组成了“一对一”的帮扶对子,通过这样“传、帮、带”的方式,构建新老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桥梁,在教学与科研领域形成团结奋进、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帮助教研室两位新教师顺利通过学校组织的过关课,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

  五、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制定详细可行的工作计划并严格执行。严格履行教研室各项工作职责,继续开展了教研室集体听课、评课、教学反馈、新技术学习等活动,积极配合院系部进行了日常教学检查;加强了教研室的各项日常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建设。教研室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基本实现了“一切以稳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具体如下:

  1、认真做好期初期末的各项教学检查工作,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按时召开教研活动,利用教研活动集体探讨解决前一段工作中的问题。认真开展教学研究,研究教学工作规律,探讨教学工作问题,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撰写教学论文。

  3、考试的出卷、阅卷及成绩分析工作,并及时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改进了教学方法。

  4、认真落实教师听课制度,组织教师参与听课,提高质量意识。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时发现、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督促教师相互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大力度培养新进青年教师,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

  总之,在学院及系部的领导下,机电教研室按时、高质、高量的完成了各项工作。

  展望20xx年,机电设备教研室根据学院及系部的方针要求制订如下工作计划:

  (一)课程改革工作

  1、配合中心完善机电专业三个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修改、完善已有的课程标准,使之完整、正确、有效。

  2、推进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3、继续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改革工作。在原有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上,配合中心进行教学评价改革的深入工作。

  (二)教学常规工作

  1、继续进行教学活动、教学资料的常规检查和期末归档工作,坚持日常教学的听课制度、巡堂制度、评教评学制度。

  2、认真进行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的组织工作。

  3、组织教师做好考试辅导工作。

  (三)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配合系部对机电教师师资队伍的加强建设

  1、组织教师参加学院的种类技能提升活动

  2、进行先进仪器使用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训设备使用能力。

  3、加强机电专业的建设。新专业需要拓宽思路,更多的与企业联系,本学期,在积极培养本校的专业教师外,还需要更多的开发企业专业人士作为专业课教师。展望未来,机电设备教研室一定会在学院及系部的正确领导下,不负众望为创建一流技师学院添砖加瓦,再立新功。

机电教研室工作总结5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研室简介:

  机电一体化教研室目前有10名专任老师,有刘晓魁、谢庆华等三位教授,拥有2门省级精品课程、1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教学团队共五个省“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是省示范院重点建设专业;拥有院精品专业、专业带头人、精品课程多个院级重点建设项目;是省劳动厅维修电工各工种及高技能定点培训考核基地;是省教育厅中职机电师资培训基地;有21个三年制、6个五年制共27个专业班级约1100余名在校学生。

  本专业在20xx年全省18所高职院校参加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评估中获得了只有三个优秀等级中的一个。

  本学期以来,机电一体化教研室全体成员本着以“巩固教育部人才培养评估成果、争创省示范性特色专业”为契机,以专业教研教改、规范日常教学管理为主线,以稳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以“省示范院重点专业建设项目”为重点,积极开展进行了教研室的各项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工作

  20xx年是我院示范性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的检查验收年,也是院精品专业重点建设项目的检查验收年,专业建设是本教研室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教研室全体教师在学院、系部的领导下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了这项工作中,基本完成了省示范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和院精品专业建设规划中的20xx年上学期的建设任务。

  二、争创省“十二五”示范性特色专业申报工作

  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将遴选建设30个与产业契合度高、校企合作紧密、人才培养模式先进、办学基础条件好、教学团队水平高、社会服务能力强、数字化资源丰富、学生质量一流、就业优势明显、国际合作领先、能引领行业企业发展的示范性特色专业,树立湖南职业教育专业品脾。本专业在“十一五”的20xx-2010四年期间获得了五个省重点建设项目,有着较好的建设基础, 本教研室积极配合系部专业建设,力争申报了示范性特色专业,在全院遴选的申报示范性特色专业中排名第三,虽未获得成功,但也为以后的申报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三、教研教改工作

  本教研室积极开展各种教研教改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工作

  继续积极探索了“专业-企业-职业三业联动”、“校中厂、厂中校”、“互动、互助、互通、互聘”、“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建立校企合作促就业、毕业生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无缝对接”。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

  加强调研,对接产业、参照职业岗位素质要求,积极组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本教研室老师共同讨论,进一步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整合与开发,努力探索“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改革、制订、完善了20xx级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以下基本要求:

  ①推行任务驱动、项目进专业、案例进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

  ②体现课程体系整合与开发,将顶岗实习、生产实训课时调整为55.35%;

  ③体现新技术与职业资格要求,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必须为100%;

  ④根据省教育厅的专业技能抽查工作,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做出了对应的修订。

  3、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建设工作

  以基于工作过程、体现工作任务为宗旨,基本完成了以下工作:

  ①完成好系级、院级精品课建设工作,夯实课程体系建设基础;

  ②进一步完善省级精品课程“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的建设;

  ③准备好省级精品课程“自动监测技术”的结题检查建设工作;

  以上两门省级精品课程实现了全部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在实训基地实训室完成“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工作;

  ④继续进行了“工厂供电”课程的相关素料的收集整理等准备工作。

  4、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按照省级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实施了师资队伍的各项具体建设工作,同时做到了:

  ①选拔王科老师进行了维修电工特种作业职业资格培训,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②引进了一名211工程院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刘丽敏老师,改善师资队伍学历水平和知识结构,并由本人亲自担任指导老师,按照学院新教师指导制度要求进行了指导与培养工作;

  ③计划利用暑假,选拔2名青年教师进行机器人、自动线专业课程的技能培训。

  5、实训基地建设工作

  构建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训相互交融的课程体系,按照工学结合的建设思路,基于“教、学、做”合一按功能模块设置建设实训室。围绕学生综合技能培养建设,围绕机电一体化及自动化四新技术建设;围绕校企深层次的合作建设;围绕“产、学、研”与“系、企、店”的发展建设。

  主要具体工作:

  ①已计划报批新增PLC气压实训设备两台套;

  ②本人和王科老师利用周末加班,初步完成了工厂供电实训室实训设备的通电调试运行基础工作;

  ③完成了电工实训中心器材室的整理改造工作;

  ④完成了PLC变频器等各实训室的维修维护工作;

  ⑤完成了实训基地各种规章制度的建设与初步完善工作,并将全部资源上传到了实训基地建设专题网站。

  6、教学资源库与网教平台建设工作

  核心任务是初步启动了建立三级教学资源库:

  ①专业级教学资源:专业标准、行业标准、调研报告、说专业;

  ②课程级教学资源:课程标准、学习情景、学习单元、项目案例;

  ③素材级教学资源:说课、图片、视频、动画、课件、录像、任务单;

  全体老师基本完成了网教平台的初步建设工作,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7、提升社会服务和科研能力建设工作

  为扩大专业社会影响,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本学期继续以实训基地为平台,基本完成了以下社会服务工作:

  ①加强了和省劳动厅培训中心合作,继续面向行业企业开展高新技术培训;

  ②积极鼓励教师撰写论文、进行项目式教材开发、参与院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活跃学术气氛;积极鼓励教师投入科研工作,全体教师共同参入,争取取得更多的省级科研项目与科研课题;

  ③进一步引导教师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技术推广、技术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四、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深刻体会“院20xx年教务工作要点”,严格履行教研室各项工作职责,继续开展了教研室集体听课、评课、教学反馈、新技术学习、新设备培训等活动,积极配合院教务、系部进行了日常教学检查;加强了教研室的各项日常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建设。

  教研室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基本实现了“一切以稳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

【机电教研室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教研室教研工作计划11-05

英语教研室工作计划11-03

机电金工实习总结07-22

机电专业自荐书11-06

机电专业求职信06-14

机电专业优秀自荐书06-09

机电专业实习自我鉴定08-03

机电专业自荐书9篇06-14

大学机电专业学生求职信03-25

机电实训心得体会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