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总结(精选15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
本学期,我们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以”综合学习、社区实践、劳动技术”为目标构建知识模块,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获得健全的、创造的人格发展。
一、根据实际选择主题。
确定研究专题是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起点。专题可以是教师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的,也可以由学生选定,其来源可以在生活中提炼,在学习中发现,在兴趣中选择。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主要引导学生在以下几方面确定研究专题。
1、在科技教育中选定主题。本学期,我们学校把”科技教育”作为特色建设。因此,我们引导学生从”劳技教育”“环保教育”“科学实验”“人与自然”等侧面提炼主题。让学生在”劳动中学劳动”,树立劳动观念,学习劳动技巧;让学生”在考察中学环保”,树立环保意识,参与环保实践。让学生”在自然中学自然”,丰富科学知识,经历探究过程。2、在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社会生活是个大舞台,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也为学生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因此,我们我们要让学生从社会中选定感兴趣的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
生活问题;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3、在学科整合中选定主题。学科的综合性,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本中的一些知识点明确其来龙去脉。引导学生梳理差不多时间段的各学科之间的知识点、能力点,整合出结合点、交叉点。如:“走进秋天”主题活动,他们画秋天、用树叶贴叶子画;运用语文课上,课外学到的秋天的诗歌及课外收集的秋天的节气与成语进行展示;用舞蹈表现秋天的美,加深对秋天的美的感悟与认识。这样加强了美术、音乐、语文等学科的融合,综合培养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二、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活动
学生的学习方式各不相同,综合实践活动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采用多样的探究方式和活动手段,刺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社会宣传、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如:”校园安全我知道”就是综合运用了各种方法手段:通过网络、电视、图书馆等途径调查了解安全知识;学生经过深入研究调查后,深刻地感受到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并设计安全标识,制做手抄报在学校、社区进行宣传,提高其他学生和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人的交通意识意识。学生在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进行有效的研究。
三、采用各种形式展示成果。
在活动总结阶段,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学习收获进行归纳、整理,得出结论,形成活动报告,并进行不同方式的表达、与交流。学生通过实践,必然会产生许多作品:小制作、幻想画;倡议书、广告语等等。我们在活动一个阶段或结束以后,就可以组织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交流,组织大家对作品进行评点、改进。
四、实践中的一些困惑
(1)信息技术本身就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确实需要信息技术。我们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学生家庭条件有限,在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出现了困难。
(2)有的学生没真正的投入到活动中,有的学生搜集的资料较少,还有的学生没有保存好一手资料,造成资料的丢失。有个别小组活动时不积极等等,
(3)在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由于考虑学生的安全因素,我们在外出活动时间上难以得到保证。走出校园实地调查,走入社会进行活动的还较少,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4)综合实践活动对经济的要求也比较高,如最好班级能有一个照相机或摄像机随时进行拍摄,但现在还达不到这个要求,另外由于家长也不是很放心让学生把照相机等带到学校,因此也存在操作上的一些困难。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中的重要领域,模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下学期,我将不断挖掘、开发、利用无限的课程资源,给学生创造广阔的令生命自由生长的空间,让综合实践活动展现其独特魅力,创生出一片片更为耀眼的风景。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2
四年级秋季学期的第一个选题是《有趣的昆虫》。四年级三个班基本上按原计划完成了方案,由于教师和学生都是第一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活动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结构进行摸索尝试,使得活动需要的时间比原定计划大大增加。从整体上看,研究情况还较正常,大部分同学做到了较为积极地参与此项活动,并完成了一定数量的成果,正式拉开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序幕。
现在总结本次活动如下:
一、捕捉昆虫、观察昆虫阶段:
在这里,教师考虑到外出捕捉昆虫时在组织、安全上的难度,让同学们分组或个人在家长带领下进行。其中,四二班、四三班的同学表现突出,每个小组都捉了数量不等的昆虫或其它虫子,其中以蝗虫居多,蝗虫也是比较典型的昆虫,另外还有蚂蚁、蜻蜓、蝴蝶、蜗牛等,其中蜗牛不是昆虫。通过观察,同学们基本上掌握了昆虫的基本特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有2对翅膀,6只足,1对触角等。对一个虫子是不是昆虫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四一班的同学捕捉的昆虫数量较少,经批评教育后,第二次上课达到了一定的数量,得以使活动正常开展。
二、查找书籍、报刊资料及上网查找阶段:
同学们收集的资料比较有限,多数集中在作文书中介绍的有关情况。但仍有好书籍如:《中国少儿百科全书-昆虫》等,通过书刊中的资料,直接或间接地了解了一些有关昆虫的知识。在上网时,组织同学们在学校微机室上网,主要查阅了《中国科普博览-昆虫博物馆》(网址是htthtml)中的资料,其中内容极为丰富,同学们大开眼界。
三、总结交流阶段:
同学们在课内外进行了资料的整理和作品的完成工作。交流时,各班都分组上台展示了所完成的成果,其中四一班的成果较为丰富,并有个别同学的质量较高。教师对上述阶段都进行了摄影摄像,并将学生好的作品送上了学校网站,供大家学习。
附:《有趣的昆虫》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表
四、总体上取得的成绩:
整个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对关于昆虫的自然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并学写了观察笔记、读书笔记,自己尝试办小报,写作、绘画、设计能力得到了初步的培养。
然而,我们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收集的资料较少,成果不够丰富,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指导经验不足,还没有其他教师的参与指导,还没能真正调动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去的积极性。但在课后的交流评比,对落后的班级、小组有了较大的触动,相信他们会在下次的活动中有较为优秀的表现。
20xx年10月14日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3
春季新课程远程研修初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我们组经过对六个专题认真的学习,组织集体观看24个视频,大家都是下来反复单独观看学习巩固,我们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指导教师、在班主任、与同学的互相帮助下对综合实践的理解也在逐步加深。专家讲师团分别给我们上了“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亮点,教师的有效指导,价值在“过程”中实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学习方式,帮助、倾听、引悟: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学生评价,成为有效的管理者: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管理”等六个专题讲座;专家从专题中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他们讲得具体而生动,幽默而精彩.使我们有机会同专家在线上交流,在线上得到专家和同行的指导,网上交作业,发表评论,进行交流……时间虽然很短,但是让我们学到了很多。
我们组成员家里虽然没有电脑,但大家都克服种种困难,在上好自己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干好兼职工作外,利用业余时间,在一百多天的时间里我们几乎天天晚上来到学校坐到电脑旁学习探究,曾新林老师经常学习到凌晨,还有时通宵达旦,家中虽有六岁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经常等孩子熟睡后再到学校学习,在学习中期为了更深刻的理解掌握综合实践的内涵,自觉放弃五、一长假天天在学校的电脑旁废寝忘食地学习看视频,并仔细地一句句记下专家的讲话并做好笔记。认真仔细地做所有作业,他把老师布置一道不拉的全不做完,所做作业等被全国简报多次引用,发表文展文章一百九十多篇,评论数、被评论数均达八百多,这种学习的精神确是值得我们学习。为办好班级简报大家献计献策,何颖堂老师加班加点制作简报,并积极主动帮助同班或其他班学员地的电脑技术上地难题,使我们的简报多次被全国简报推选,所做作业等被全国简报引用,发表文展文章一百三十多篇,评论数、被评论数均达四百多。我们实验中学组发表文章人均一百多篇,真正地作业数量居其他组之首,评论数、被评论数人均达五百多次。
第一:通过学习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工作对学生的重要性,我们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实践性的课程,课程有很大的开放性。设计这一课程,就是要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综合学习、探究学习和实践学习,培养学生具有主动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对教师职业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学生对教师有向师性,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老师的一句话,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斗志,改变学生的观念,甚至会改变他的人生。因此,要养成良好的师生观,学生观,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对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追求的目标是对学生发展中的基本素养要素和课程本身的根本价值。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区别于学科课程的目标,是课程没有严格的体系化的知识目标标准,知识目标的内涵要比学科知识目标宽泛得多。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中重要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它强调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在实践情景中运用并掌握各种实践的方法,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经验。
第三:新课程中教师的作用和要求。教师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者和管理者,教师对新课改意义的理解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质量。所以,作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应具备较新的教育理念,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的课程计划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新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出调整。教师还应具有新的能力结构。以往教师只要能把课讲好,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一般就被视为能胜任教学工作。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而且还应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一定的交往能力,使得教师逐渐向研究型、学者型和专家型转变。同时,全面提高教师的这些能力还能较好地整合社会中的课程资源,弥补教师知识储备的不足。学校、教师应该本着为学生的终身着想,切实增强学生的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能力,更加认识到教师工作的艰巨性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可能了解学生,了解新的教学理论,了解更好的管理方法,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管理水平。教师要从单纯的教学型向专家型发展,不断地创新,不断的探索,不断地学习。
网络学习带给我们教师的是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快乐,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了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通过本次的教师远程教育的培训,我们由此获得了一个提高教师素质水平的载体,收获大。学习的开放式、互动式、重过程、重引导,论坛中专家的谈话方式、技巧、语气也与传统课堂不同,在潜移默化中给了学员许多启迪。论坛中的实时讨论,围绕中心展开,不见面的交流方式,能够使我们敞开心扉。讨论题贴近我们的工作,帮助我们解答各种疑问,点拨我们工作、生活中的困惑。这种交互的形式,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教学中的知识,也解决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也找到了师资培训的又一条新的途径。很多的时候是:看视频产生的问题,交流中讨论的热点的问题,往往在班级的简报中就会有专家的点评,针对性很强,这种反思性的培训,恰恰是我们一线教师所需要的。这次与众不同有针对性的培训,经历了,心中才有了豁然开朗的真悟。相信这次培训会促进我们每一个老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4
一、贯彻新课改精神,结合学科特点,利用本校有利资源,引领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了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适应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我校让实践课真正起到实践的作用。充分利用农村的丰富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小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精神。不论春夏秋冬,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滴水成冰的严冬,我校始终坚持室外实践课由老师带领学生到室外进行实践探索。看着学生们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成功后兴奋的表情,老师们总忍不住为这些孩子感到高兴:一颗爱科学的种子就这样在孩子们纯真的心中扎根了!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珍爱生命、珍重健康,我们充分利用实践基地,带领学生前往学习劳动。
二、关注社会生活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走向社会,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使文化课知识得到有益的应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社会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研究世界。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挖掘素材,提出有实际社会意义的研究性课题,来探索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我校五年级的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所在庄进行统计调查,结合数学学科所学的列表统计的知识,并以书面报告形式进行总结,针对校田地种植的蔬菜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对近两年农村的迅猛发展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想象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更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学生还利用上网的机会获取最新的信息。四年级老师结合年级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我型我秀综合实践活动。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拍下了几百张学生展现自我的图片,并在校内开展了“我型我秀”大型摄影展。
三、重视活动课程的引导,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并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与风采的平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做中学”的乐趣。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学生在校期间,大量时间用于课堂师生的交流活动,而自主动手的机会偏少。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很有必要。
我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仅仅是实施新课程改的开始,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教育质量任重道远。但我校的广大师生深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有全体师生的共同探索和紧密合作,在新的一年中,必将使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花朵,愿综合实践活动永远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充满着旺盛的张力,充满着最浓厚的生命力!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5
我们的孩子生活在90年代,他们是幸福的一代,正赶上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他们过上了养尊处优的生活,三代人围着他们转,他们得到了许许多多的爱。也正因为这样,在他们的身上暴露了许多缺点:他们自私,只求索取,却不会回报他人;他们的生活一帆风顺,没有尝到失败的滋味,缺乏受挫折的体味;他们长在温室里,没有经过风吹雨打,根本体会不到五、六十年代他们的爷爷奶奶的那种生活……因而在这个月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安排了《与爷爷奶奶对话》这一活动,想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有礼貌地与长辈对话、交流。懂得尊敬长辈,孝敬老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并能付诸行动。也想通过此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爷爷奶奶过去的岁月,懂得珍惜自己今天美好的生活。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在这一目标指引下,启动课中安排了小品表演、课本剧表演、即兴表演等,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见好就收,鼓励学生亲自进入实践活动,学习课堂上无法学到的内容。学生们纷纷表示一定圆满完成任务,并投入到活动之中。当然我们的这次活动又得到了家长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和配合:
一、聆听爷爷奶奶的故事
学生在这次活动中,通过电话采访、通过亲自深入的调查、交流等手段。收集到了爷爷奶奶年轻时许许多多的故事,有催人泪下的,爷爷被冤枉成地下共产党员,受尽折磨;爷爷的爸爸被国民党抓去枪杀了。有令人捧腹大笑的,因为掏鸟窝而找不到回家的路。有回味无穷的,爷爷被评为“先进模范”;奶奶与邻居合开批发店;爷爷与他人合资购买渔船挣钱。有充满艰辛、充满情趣的家庭成员成长记……这些成芝麻烂谷子的小事,或许我们的学生已经从爷爷奶奶那里听了不止一次,但是这一次却不同一般,孩子们是那么真诚的用心记爷爷奶奶的故事,甚至找到了爷爷奶奶年轻时拍摄的珍贵的照片来展示。他们又是那么认真的与爷爷奶奶交流自己的故事。在一个个故事中,亲情得到了升华。是的,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爷爷奶奶的关心,爷爷奶奶们现在渴求的就是享受天伦之乐,得到晚辈们的关心和爱戴。这一点不正和我们的活动目的相吻合了吗?
二、展现爷爷奶奶的生活
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一份表格,(表格附后)帮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爷爷奶奶的生活,多角度展现爷爷奶奶的生活。从学生的调查、汇报情况看:我们的学生也确确实实感受到爷爷奶奶的生活无疑是单调而又清苦的。他们缺衣少食,吃的最多的是番薯干,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尝到一点肉腥味;穿的是哥哥姐姐穿下的补了又补的破衣服,过年时也难得穿上一件新衣服,甚至于有的爷爷奶奶在结婚那天,还穿着从别人那里借来的旧衣服。住的呢?一家好几口人挤在一间茅草屋里,遇到刮风下雨天,真可谓苦不堪言,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屋子里瓶瓶罐罐摆了一地,都用来接住从天空中掉下来的大雨……然而更苦的是没上过学,他们从小就参加劳动,或帮助爸妈照顾弟妹,根本没有工夫去上学听老师讲课。所以我们的爷爷奶奶在儿童时代是那么地渴望有一所学校,能坐在教室里安安静静的听老师讲课……“是呀,比起我们的爷爷奶奶,我们的生活真幸福。”学生们由衷发出感慨。甚至于有学生难过地流下眼泪。激动地说:“我们一定会记住爷爷奶奶对我们的要求:现在条件好,但我们也应该学会勤俭节约,不和小朋友比吃穿。”
三、记住爷爷奶奶的教诲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自己没有完成的工作,自己没有实现的儿时的愿望寄托在自己的孙子、孙女身上。因为各种原因,我们的爷爷奶奶多数没上过学,尝到了没文化的苦,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更希望下一代能学有所成,出人头地。因而他们现身说法,教导我们的孩子:
“希望纤纤好好学习,将来考上重点大学,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才。”
“璐路,爷爷奶奶小时候没上过学,长大后吃了没文化的苦,现在条件好了,不用愁吃穿,你可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现在条件好了,但也不能浪费,要勤俭节约。不能和同学比吃穿,要和同学比学习。”
“爷爷奶奶希望你尽自己的努力,学好知识,将来能有一技之长。”
活动反思:
1、因为多数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不在沈家门,没有与子女住在一起。学生们多是通过电话采访了他们的爷爷奶奶,也没能亲自去向他们的爷爷奶奶学一学本领。学生中学得最多的是编织,因为这类本领妈妈也能指导,而对于绣花、钩袋、剪纸等这类的本领,我们那些年轻的妈妈都望而生畏,更何况小小年龄的学生,这一点也多少影响了这次活动的质量。
2、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最大的感触就是爷爷奶奶当时生活非常苦。对于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来说,我们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如果再深究下去,对于这一认识,多数学生或许只停留在表面,他们缺乏理性的认识,缺乏更深的体会。如:对于多数爷爷奶奶提到的“xxx”时上山下乡的情景,我们的学生又怎能真正体会其中的艰辛和酸楚呢?又怎能真正走进他们的时代呢?当然我们也决不希望时光倒流,我们的期望是一代更比一代好。这也是爷爷奶奶们最大的希望。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6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品质,做一个有道德的沈阳人。本学期我校全面启动“诵经典,塑人格”活动,把组织和指导师生诵读《弟子规》作为学校工作的切入点,深入开展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提高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把全面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头等大事落实到实处。
二.实施总目标:
1.让学生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2.让《弟子规》成为教师、家长、学生的行为准则。
3.实现“三提升一构建”即提升学校文化内涵,提升师生人文素养,提升教育质量,构建和谐(师师、师生、家校关系等)学习工作生活氛围。
三、活动主题:
学《弟子规》,做有道德的人。
四、活动思路:
学习、力行《弟子规》教育活动,坚持小步子、抓落实、重实效的策略开展,循序渐进,注重效果。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学习,共同力行,相互监督。学校开展学习、力行教育活动,从学生年龄的层次性、教师年龄差异性和家长情况的特殊性出发,结合学校工作的现实情况,分层次制定学习、力行目标,分阶段设置活动安排,确保活动的实效,以期通过学习、力行活动,真正提升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师生的言行。
五、总体措施与要求:
1、以班为单位,狠抓落实。
各班主任在学校统筹安排下,负责本班学习《弟子规》教育实践活动的落实,切实抓好该项工作,作好具体安排、检查、督促。各教师要紧密配合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教学中的内容,创造性地、有针对性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弟子规》教育。
2、培训提高,深化认识。
(1)学校将召开班主任会议及全体教职工的开展“学习《弟子规》,构建和谐校园”动员大会。使全体教职工深刻理解和认识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的目的、意义,增强推动这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全体教职员工全员普及《弟子规》,利用专门时间观看宣传讲解《弟子规》光盘,从思想深处领会《弟子规》精髓;
(3)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学习、宣传、贯彻和落实《弟子规》思想内涵。班主任能够正确讲解《弟子规》的文字含义和思想内涵。
3、全面动员,广泛宣传。
(1)从开学起,学校将在各种会议、班会、读报、晨会等时间,通过教师讲座、开主题班会、朗诵比赛、演讲、文艺表演、书法、在教室内外办专刊、写警语、组织学生办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做到能背诵《弟子规》;
(2)通过悬挂标语和在橱窗、宣传栏、校讯通等宣传渠道,大力宣传《弟子规》的具体内容和学习贯彻的现实意义,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3)利用校园广播播放《弟子规》,用好音乐启迪学生的善心,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4、进入课堂,学习力行。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弟子规》的学习内容。发挥学校教育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努力构建和谐育人的德育工作的整体格局。
(1)利用每天晨读时间,由班主任带领学生诵读《弟子规》并检查背诵情况,如语文、品德等其他课程都要深入挖掘其传统道德观念资源,结合《弟子规》内容进行讲解;
(2)全体学生要在音乐课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感恩一切》《生命之河》、《推动摇篮的手》等《弟子规》系列歌曲,让感恩歌曲在校园广泛传唱;
(3)在思想品德课或主题班会上安排专门的课时学习《弟子规》,要求学生在学习《弟子规》过程中重在实践、重在行动,并写好学习和实践《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4)信息技术课堂中,由教师指导学生在网上观看有关《弟子规》的视频和网页,拓展对《弟子规》的学习和理解。
(5)充分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班会课。加强爱国主义、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信念,增强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及服务意识。
(6)通过《德育小故事》等对全体师生文明礼仪的教育,从师生互相敬礼、鞠躬开始,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礼仪习惯。通过这些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7)发挥家长学校积极作用。学校将进一步重视家庭教育,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联系网,加强与家长沟通;利用校迅通和电话,宣传《弟子规》教育知识,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并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学习《弟子规》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
5、培养典型,示范引领。
(1)学校制定出教工文明用语和文明教态规范。要求师生之间互相敬礼还礼。待人接物要使用文明用语,讲求文明礼貌。教师要体现文明教态,将《弟子规》学习成果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和言行举止之中。创造温馨的人文环境。
(2)养成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结合《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爱护公物、珍惜粮食,见到老师和客人养成鞠躬问好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运用《弟子规》的知识,感化后进生。通过学习、诵读 《弟子规》,讲《德育小故事》、唱感恩歌曲地等对后进生教育,对他们施以教育、爱心,鼓励他们改正错误,健康成长。
(4)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检查校园、班级标语、图片保存情况,发现破损立即修复,营造和谐文明的文化氛围,创建和谐校园。
六、活动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 。
全面动员,广泛宣传。开学初,利用班主任会、全体教师会、晨会等载体,对师生进行动员;利用板报、橱窗、广播、宣传标语、校园网络平台等阵地,大力宣传《弟子规》的内容和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和校讯通的联系平台,对家长做好《弟子规》学习意义介绍等工作,争取家长的支持,并配合好学校活动的开展。
2.学习理解阶段。
认真做好对《弟子规》的学习理解,每日一读。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诵读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明确学生每日的诵读量,教师做好解读和检查工作。在学校老师和学生共同读,在家中学生和父母共同读,用各种形式,确保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背诵。
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对照诵读内容,每周开展一次检查活动,可以是自查,也可以是同学、师生之间的互查,纠正自身和周围不恰当的言行举止,班级、学校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以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推动活动开展。
3.实践提高阶段。
将《弟子规》学习融入家庭,融入活动。通过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巩固学习成果,将《弟子规》丰富的文化内涵内化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融入家庭。学生在家与父母共同学习《弟子规》,并积极践行,促进家庭和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做一个好孩子。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的劳累;向父母长辈说一句问候语,表达一份感恩之心;与父母做一次交流,共同分享每天的进步和快乐。
融入活动。借助各类活动创设情境,突出“实践”与“体验”,在活动中育人。各班可以围绕《弟子规》开展相应的感恩教育、礼仪教育、诚信教育等各类主题活动,结合时代特点,通过学生的实践参与,赋予《弟子规》新的内涵,健全学生人格。
4.搭建载体,开展活动。
① 组织开展《弟子规》知识讲座活动(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讲座)。
② 组织开展“诵《弟子规》,创国学风”主题班会。
③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弟子规》诵读、演讲比赛。
④ 开展“我与《弟子规》”征文比赛活动。
⑤ 结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把弟子规内容融入其中,狠抓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⑥ 召开家长委员大会,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⑦ 把《弟子规》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营造浓厚的学《弟子规》、用《弟子规》的文化氛围。
冷子堡九年一贯制学校 20xx.9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7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信息技术;把研究目标定位在:探讨如何在信息技术平台下,以研究性学习为基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法。综合实践活动由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板块构成。而作为重要部分的信息技术教育这块,现将我校开展的情况总结如下:由于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教育必然要作为当前综合实践活动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我校初中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是进行使用大众信息技术工具的一般训练,进行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要改变过去那种把信息技术教育局限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层面的弊端,由原来的“专业教育”取向,转变为“大众文化教育”取向,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放在突出的位置,以回应21世纪信息社会对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
一、首先确立分阶段目标:
初一、着重培养学生科学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整体认识能力,以人文精神与科学态度,从社会生活的现实与未来中发现、提出问题,抓住题的本质,判断问题的价值。使学生逐步形成善于置疑、乐于探究、用于实践勤于求知、积极向上的精神。初二、着重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具有初步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实验设计方案〉,构建知识模型,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三、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辨力与批判性反思,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学会科学的思维和条件的方法。为学生研究问题思维模式上的创新意识打下一定的基础,为学生研究的发展方向奠定初步的基础。
二、确立实施策略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主要形式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去做,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感受是学生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也使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参与科学探究的活动,体验科学活动的艰辛与愉悦,让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感知各种人和事,获得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体验,立足社会培养人才的需要。身经历、深入探究:
(一)自主发展,提供空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要重视学生的观点和行为,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独立创造,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活动内容及方式,让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促进者、合作者。
(二)探索发现、拓展提升3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与发现。在探索研究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围绕某一主题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来展开。
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给出现成的答案,而是为学生的探索发现提供机会帮助,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调查,解决实际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和技巧。
(三)交往合作、融于社会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教学过程视为一种交往、合作的过程。是师生在社会中进行多边的、多向的、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互相作用的过程。强调把学习活动和社会结合起来,把学术的目的和社会的目的、个人的目的和群体的目的协调起来,这种交往不限于课堂,而是要走进社会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这种交流也不限于师与生,生生交往。一项研究课题,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考察与调查,需要多人合作,多组配合多方面人员的参与才能顺利完成。这种交往合作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人格健全,正确评价认识自己,懂得尊重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自主合作探究,形成民主素养和团队精神,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
三、采取科学学习方法我校采取了传统的学习形式:
半开放式。全年级或全班确定一个共同的研究学习主题,然后由学生提出在该主题下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将这些题目交大家讨论并调整,确定一批可供开展合作研究的题目。由研究兴趣相近的学生自愿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实施研究。它有利于将学生的关注目光引向当今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引导他们研究、探索科学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块不是并列的,也不是相互割裂的,“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将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始终,在实际的环境教育中,往往融合了以上四方面,同时,以环境教育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班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以上活动互相补充,互相支持,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以环境教育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而且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尽量克服两种倾向即教师的包办代替、教师的放任自流。我相信在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定会开展得越来越好。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8
本学期我校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的无锡市级“十五”课题《苏南城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1、开发学校资源。一是学校的图书室进一步增添藏书量并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二是中午休息时间开放阅览室,供学生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三是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四是开辟“藕小农学院”,形成校本特色;五是利用好我校的“红领巾广播”和《小军人报》这两大宣传媒体,对研究成果进行一定的激励和宣传。
2、开发社区资源。我校学生生活的社区有着独特的优势,有共建单位73037部队,有勤建茶场,还有“东风苗圃”、“怡情花卉”等多个苗圃,这些既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养成教育的大课堂,又是学生自主开展小课题研究、社会考察、实践体验的基地。在实际操作只能感,我们一是与驻锡73037部队继续合作,定期带领学生进行参观、学习;二是与社区的某些企业或个人挂钩,比如藕塘勤建、恒源祥等地的茶场,东风苗圃等,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调查;三是聘请关心学校教育而又有特长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担任我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二、认真贯彻实施我校的“十五“课题。
作为一种开放性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不同于学科课程的目标,它没有严格的体系化的内容标准。但从总体上说,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但对具体的`活动项目和活动主题来说,应有具体的活动目标。制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或每一活动项目的目标,要考虑:
1、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2、社会发展的需要;
3、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鉴于此,我校前两年就申报了无锡市级的“十五”课题《苏南城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期望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一套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模式。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们以研究性学习为手段,以我校课题为主要研究内容,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认真指导老师、学生开展活动。
1、在具体的课题事实中,我们重视了“六开放”:
活动的开放性是保证学生主体能够自主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我校教师在实施校本课程,组织、指导学生活动时注意:
(1)活动内容的开放
活动内容的开放,要求教师一要保证活动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二要保证活动内容的可供选择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处在不同发展水平、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多方面需要;才能促使他们通过对活动内容的自主选择、积极参与,获得各得其所的相应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
(2)活动过程的开放
活动的过程是动态的、变化的。学?的活动表现、活动需求应是调整活动进程的基本依据,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活动过程的开放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如:我校四年级学生的“茶文化的研究”,就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由兴趣而发,自由生成了多达十几个的小课题,然后相同研究小课题的学生自由组合,在选择自己喜欢的而且有能力达到的方式进行实践研究,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成果。这样,整个学习过程是一个充分体现学生自主的动态的开放的生成过程?
(3)活动时间的开放
我校把校本课程的实施纳入课表,在确保课时安排的基础上,可以视外出需要进行机动调配,并和“假日新视野”活动相结合,甚至取得家长的支持,利用双休的业余时间。
(4)活动空间的开放
活动空间的开放是指把以往固定的空间(教室)变为弹性的空间(图书馆、电教室、茶场、苗圃、社区、军营等等)。活动的场所要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确定。即便确定在室内,也可以根据活动的特点,打破单一的“秧田式”座位,进行多种形式的座位组合。
(5)活动结果的开放
活动结果的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活动结果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自己喜欢的又能体现自己特长的表现形式:或调查报告、或图表、或手抄报、或诗歌、或小品表演、或录音录象、或体验日记等来汇报自己的活动结果。二是活动得出的结论具有多样性。既可以得出统一认识,也可以保留多种意见;既可以形成完整结论,也可以恰到好处地留有一块“空白”,已引发学生的再学习、再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6)师生关系的开放。
在人格上师生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角色扮演上形成良好的转换机制,教师有时是传道者、真理的代言人;有时是学习者、意见的倾听者;有时是长辈、导师;有时是兄长、朋友。向何种角色转换,何时转换,一切都视活动的需要而定。
2、注意活动的实践性。
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由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宰者、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敢于“放手”,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地,凡是学生可以做到的事情,教师决不越俎代庖,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实践过程。
A、突出活动的可操作性
突出活动的可操作性,一是活动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利于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二是活动的设计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便于操作。
如:在“茶文化的研究”中,根据学生因研究需要提出的申请,组织实施了如下活动:
a、实践:
(1)教师组织学生来到“江苏省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勤建茶场的“百亩无公害茶园”,在茶农的指导下进行采茶实践,掌握科学的采茶方法。
(2)对勤建茶场、井亭茶场、勤岭茶场的周围环境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有无污染情况,查明污染源,考察污染程度,了解污染对茶树生长的影响。
(3)组织学生去勤建茶场进行炒制茶叶、包装茶叶的实践。并向茶场陈经理了解茶叶生产成本、销售价格、利润等,调查茶叶包装的发展史和茶场发展史。
b、访问:
(1)在家长配合下利用双休日访问勤建茶场的茶农,了解茶树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
(2)采访小组在班主任带领下采访镇农科站的江技术员,了解茶的有关知识。
(3)参观勤建茶场的“无公害茶叶生产车间”,向茶场有着20年炒茶经验的丁师傅了解家乡名茶“太湖翠竹”、“无锡毫茶”、“碧螺春”的不同生产流程。
(4)参观“百亩无公害茶园”,实地考察无公害茶树的长势,感受科学与茶树栽培的关系。
(5)访问工商部门,税务部门了解家乡各类茶叶的销售量,带来的经济效益,了解茶叶生产与家乡经济发展的关系。
B、保证时间的充足性
保证时间的充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动手操作”、“体验”、“探究”的时间,二是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小组研讨、交流的时间;三是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汇报、展示、交流的时间。
3、原始资料的积累。
(1)注重学生方面资料积累的规范性和高要求。
经过几个学期的积累和实践研究,本学期我们对原来学生的资料的积累要求上规范。根据实践经验,同时我们参考兄弟学校的一些记录表,重新设计并且印制了活动记录。这样,我们本学期的资料就相对来说比较规范,利于装订;在操作的时候也就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给予指导。
(2)继续编辑《藕小教科研》,注重对课堂教学实录的声像资料的积累。
经过我校师生的辛勤耕耘,《藕小教科研》已经出版了三期,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就有两期。本学期,我们将继续编辑《藕小教科研》,将我们的一些成果总结出来,便于相互借鉴、探讨,促进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再上一个台阶。
同时我们也注重对一些声像资料的积累和编辑,比如本学期我们在五年级进行了《花卉的研究》,尤其是对其中一个阶段研究——“冬天的花卉”进行了课堂实录。从开题课、实施过程课和结题课三个部分进行了拍摄,改变了以前没有实施环节的一大缺陷。当然,我们在具体操作课程中,也只能选择期间比较有典型性的课进行拍摄并剪辑,从效果来看,还不错。
(3)继续推动“藕小农学院”的建设。
由于建设新校舍,藕塘镇政府的经济并不宽裕,因此我校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藕小农学院”至今还没有建设好。但是,我校全体师生已经开始了前期的资料准备工作:如在学校前的“藕小农学院”的地基上已经开始种植了一些花草和蔬菜,并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管理,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又如,将来的“藕小农学院”有一部分是“农展馆”——主要是陈列江南农村的一些小农具,我们已经号召大家一起来搜集小农具,并已经小有收获,积累了:斗笠、石臼、锄头等。更加令人欣喜的是,随着我校明年创建省实小,镇政府已经答应在下学期完成“藕小农学院”的建设,使其初具规模。相信在不员的将来,我校的综合实践过动将有更加广阔的天地。
三、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本学期随着我镇的规模办学基本到位,从村小合并上来一些教师。这些教师比较勤奋,但是因为长期在村小,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还不够,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广大教师给予帮助。
2、在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由于需要外出的时间比较多,我校的校外活动基地又相对比较远,因此在外出活动时有时不能得到时间上保证。此外,交通工具也是一大困难,外出活动时学生的安全也是一大隐忧。
3、综合实践活动对经济的要求也比较高,如最好需要每个小组都能有一个照相机。在这些方面由于照相机等家长也不是很放心让学生带到学校,因此也存在操作上的一些困难。
四、下阶段努力的方向。
1、继续贯彻实施我校的“十五”课题。
2、争取使“藕小农学院”的建设初具规模,并使之成为我校综合时间活动的一个亮点。争取在次基础上,花几年的时间使其成为无锡市的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的基地。
3、校本课程的编写。当前的综合实践活动都没有现成的教材,大家都处在一个摸索期。由于已经有了纪念的实践基础,我们想在现有基础上自己编写关于茶文化、花卉这两方面的校本教材。这样能使今后的学生一是不要在重复研究,二是能在研究的程度上有一个新的提升。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12年贯穿设置,作为必修课程伴随孩子生命成长的黄金时期;它不同于任何一门传统课程泾渭分明、体系严密;它不等同于学科课程,却要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它不等同于专题教育,却在亲历感悟、实践体验、行动反思中立德树人。
一、 扎实有效的教研组活动
(一)XX教研团队
XX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她们各有所长,来自各个学科,最重要的是她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情有独钟。在这支团队中,有胸中有沟壑腹内藏锦绣的程涛校长,有字如其名秀外慧中的老牌综实人董自秀主任,有其貌不扬却能量爆棚的专职教师刘朋云老师,更有悉心指导一路呵护伴行的专家团队,省教研员王秀玲主任、市教研员曲文弘主任和我区教研员周秀琴老师一直关心关注XX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情况。多年来,这支团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道路上执着并肩前行,用她们的爱心与智慧书写着XX综实故事,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研组。20xx年初被评为市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示范学校,5月22日参与主办了槐荫教研新样态——20xx“品牌教研引领月”系列活动综合实践学科分会场展示活动。
(二)多种形式开展教研活动
去年10月,教育部正式出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纲要进一步确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在各学段的重要地位。作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给学生搭建一个自我参与、自我体验、自我展示、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平台,平台的场景就是社会这个更广阔的空间。近年来,我校确立了“和而不同 各美其美”的办学理念,对于学生而言:“和而不同 各美其美”倡导每一个XX学子在缤纷课堂、多彩实践、多元评价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探究的乐趣,获得成功的愉悦。为此,XX综实教研团队深入学习新纲要,梳理多年来综实课程的行走路径,以“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为宗旨,着力打造“三级课堂”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社会为空间,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具有XX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文化,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来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实施“一二一”齐步走的教研组建设策略:
“一”是每学期进行一次全校教师大教研,由课程领领导小组对全体任课教师进行培训,主要涉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顶层设计包括课程规划、课程体系、课程定位等,让全体任课教师达成理念上的共识。
“二”是每月进行两次综实任课教师教研,我们摒弃了传统的以理论学习为主的教研方式,转而采用丰富多彩的“特色主题活动”作为教研的着眼点。从资源的挖掘、项目的选择、方案的编写、方案的实施、实录的撰写、学生的评价、资料的搜集、成果的展示、技能的学习等多方面进行研讨和操作,充分凸显综合实践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
最后一个“一”是每周由年级任课教师进行的网络教研。我校专门创建校本研修QQ群供老师们互动交流。教研时,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各教师围绕一个教研主题,在QQ上进行互动交流,这样在加强教师间交流的同时不影响教师的正常工作,成为颇受老师们欢迎的教研方式。
二、丰富多彩的综实课堂
活动即课程,我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紧紧围绕这一理念精心设计活动主题、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整合活动资源、拓展活动时空、展示活动成果,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收获、成长。
(一)立足班级,让学习生活有滋有味
根据《新纲要》推荐的主题和我校多年的课程实施路径,形成了以“项目学习”为主要特征的课程特色。按照“纵横交错 螺旋上升”的原则对不同年级的活动项目进行了整体设计。如“玩泥巴”、“舌尖上的美味”、“我是小小摄影师”、 “有关鸡蛋的研究”等项目学习活动深受孩子们喜爱。
(二)扎根校园,让校园生活有声有色
我校的主题节日课程就为每一个XX学子搭建了这样的平台。有体验诗情画意的“诵读节”,展示艺术才华的“艺术节”,享受运动乐趣的“体育节”,勇于创新实践的“科技节”,有徜徉四溢书香的“读书节”,还有感受魅力中华的“孔子文化节”。
(三)深入社会,让社会实践有情有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科特点就决定了它不仅仅是学生在校以课堂教育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它更是学生在社会、在家庭的全部生活实践为背景的教育。为此,我校努力开发社会资源,建立十大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社会实践课程让每个XX学子走进社会大课堂,有走进方特的研学之旅、走进山青的实践之旅、走进省博的文化之旅和走进社区的服务之旅等。校外实践课程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大舞台中锻炼自我、了解社会、体验社会服务的意义,为将来成为一个负责任、乐奉献的社会公民而准备。
缤纷多彩的实践活动为每个XX学子搭建了广阔的成长空间,成就了孩子们有滋有味的学习生活。这种生活的设计师就是我们富有爱心和智慧的教师团队。教育即生活,“用心过日子”已成为我们综实团队的教育共识。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的老师教得精彩,学生学得幸福。我们相信:这种种宝贵的生命体验必将成为促进孩子终生成长的源头活水。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0
本学期我们学校成立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实施的研究课题小组,我成了课题组成员之一,自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投身到课题研究中去,为了提高理论水平,加深对”综合与实践”教学实施的理解,借助常规研修课、校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实施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现将第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深化理论学习,提高理性认识
我认为推动教师观念的改变,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学习。为了“综合与实践”教学不流于形式,我们坚持将不断的学习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通过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在全面进行课题研究中,我们组长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的文章,定期组织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交流有关实施研究情况和问题,并组织一些课堂教学进行学习观摩活动,及时总结,在总结中,推广成功做法,解决存在的问题,重新完善方案,课题成员每人都要做好总结,并撰写专题教学论文。整个活动中参加课题研究人员都能积极参与研讨,自觉学习有关的文章,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撰写学习心得和制作课件,同时辅导学生撰写关于“综合与实践”实施的数学小论文;除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还经常召集数学学科教师对照案例进行探讨。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分析研讨,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课题研究走向深入。
二、强化调研评估,促进合作交流
通过汇报课例、听课、参与活动、现状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检查、指导课题研究的实施,并以此作为过程性评估的依据。要求教师汲取经验教训,总结得失,进行反思,促进合作。每学期每个课题组成员都上了一节研究公开教学课,还撰写了一篇以上研究心得。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尤其是在我们进行了深刻反思之后,我们研究组全体成员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三、研究成果的自我评价
经过全体成员的努力,我们实验教师都认为实施“综合与实践”教学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学习的效果比原来要好。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1、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学会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
2、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决定了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可以使学生在交往中产生心理相容,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对集体的形成和巩固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学生在相相互讨论、争辩中取长补短,集中小组成员的智慧,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四、研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1、学习时间内学习内容难以完成。学生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教师不能充分考虑、估计课堂上可能产生的多种变化;由于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手段丰富,给教师驾驭课堂带来了困难。
2、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对教材重点内容编排意图的理解和设计是影响合作学习非常重要的因素。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及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并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一但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发言汇报时间不够时,就匆忙结束合作学习,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实际上这是教师没有完全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和重点,没有很好地设计怎样通过“综合与实践”学习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没有向学生说清楚学习的要求和目的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该如何有效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尽量避免负面影响的滋长,发挥“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学习对教学工作的积极作用,这是我们在下阶段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继续研究和探讨的。
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综合与实践”教学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白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迎接数学教育的新时代!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1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让学生走出单一的课堂,走出校园,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得到深切的体验,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信息的搜集整理以及分析能力,培养敢想、敢干、又能想会干的创造型人材,努力形成学生关爱人生,关爱社会,关爱大自然的内在的人格和品质,形成创新人才的成长环境。综合学习、实践学习、生活学习、研究学习是学生知识获得和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将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研究性学习属于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
1、研究性学习的主题
结合我校的校本课程——中国传统节日研究。我在三年级开展了以介绍中西方节日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
9月份关于中秋节的研究;10月份关于重阳节的研究;11月份关于万圣节的研究;关于感恩节的研究;12月份关于圣诞节的研究。
2、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自己小组的分工,搜集大量关于以上节日的文字资料和图片,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积极发言汇报自己所知道的信息。然后,在小组之间交流的基础上,组内合作共同完成研究性学习报告。
3、综合实践活动课需要大胆实践和发挥创意
在关于感恩节的研究中,我把研究报告制作成一张明信片。请同学们来设计明信片的封面和邮票,然后在明信片的内容上写上自己对最想感谢的人说的感谢的话。这节综合实践课让同学们懂得感恩,懂得写好每一个字,上好每一节课,平安健康的成长也是对父母老师的感恩。虽然感恩节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感恩的心在全世界都是相同的。
在关于圣诞节的研究中,首先让同学们向圣诞老人提问题,说出自己最想知道的关于圣诞节的事情,再一起观看关于圣诞节的动画片、听圣诞节的歌曲,形象感受圣诞节的气氛。在研究性学习报告中,我把学生们自己确定的四个题目的相关图片:圣诞礼物、圣诞袜、圣诞树和圣诞老人,给学生们印在研究性学习报告上,请同学们来配上文字、涂上颜色、装饰圣诞树,把美术、语文、音乐等学科综合在一起,感受学习的快乐。
二、今后努力方向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
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变革,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在于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一种积极的学习体验,受到新的方法的熏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2、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
由于研究性学习涉及的学习内容大多来自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许多问题自身带有很强的综合性,这些问题的解决自然要求学生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于问题解决过程中。
3、注重过程。
强调对过程的参与、理解与体验,是研究性学习的一大特色。从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两方面来看,注重学习者对过程的参与和在过程中的表现,都应是研究性学习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对研究性学习而言,学生的广泛参与就是目的,在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体验就是成功。
4、强调开放。
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类正规课程,必须具有自己特定的目标、内容、实施规范和可依据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材料。但综合实践活动自身的课程性质在本质上又决定了它有着不同于其他类型课程的一个基本特点:开放性。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过程、评价诸环节都呈现出很强的开放性,为师生自主选择活动和创造性地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活动留下了必要的空间。5。重视师生互动。
正因为研究性学习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因此实施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研究性学习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将预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再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接受教师发出的指令。在开放的情境中,师生将共同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和实施主体,依赖自己的智慧和创意,在交互过程中共同构建课程的内容,设计实施的方案,完成课程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2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参加区综合实践中心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学校学科教研组的活动,认真学习领悟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理念。
本学期,学科教研组组织开展了多次教研活动。每次我都能按时积极地参加,认真学习省综合实践暑期新教材培训指导思想,认真领会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认真听课评课,认真参加综合实践课例交流。特别是在第二次教研活动中,我就上一学期组织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情况,向全区综合实践教师和相关的信息技术教师做了经验介绍,获得大家的好评。
这学期,三年级开设了综合实践课,我能和刚接手这门课程的教师加强交流和沟通,能和年级组内其他教师加强联系,加强了学科间的整合,增加了与家长的联系,将这门新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尽个人的领悟做好宣传工作。
二、认真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实践活动,将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理解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行动中。
资源包中安排了四个单元的实践内容,我根据每周一节课的有限课时,根据学生的需求,确立了“好习惯伴我行”和“交通安全伴我行”这两个单元为本学期的实践活动内容。我制定了教师指导实践活动的方案。在组织每一次的活动前,做到有引导;在活动中,做到跟踪指导;在活动后,安排展示交流。实实在在地落实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体验,获得感悟。例如,在“漫话工具王国”这一单元,学生有去修车铺去调查自行车、摩托车的部件、构造的,有去公交车站点看路牌、调查公交车线路的;有去搜集交通安全标识的……当学生个人或是以小组的形式展示成果,获得奖励时,真正获得了参与实践的情感体验。
三、建立综合实践网站,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本学期,在学科教研组的要求下,我在组织实施选定的“好习惯伴我行”和“交通安全伴我行”这一实践内容时,建立完善了综合实践制度。带着“新课程要求学生在每一个学段要求,我确立了实践活动目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搜集整理有好习惯、交通安全的有关知识,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
四、得到的成绩、反思。
通过综合实践的开展,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从情感体验上,每一个孩子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认识。本次在综合实践评中获得了好成绩。
总之,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较之以前,质量上有明显的提高,这来自于学生在实践中能力锻炼的进步。在学科教研组的指导下,我还应继续努力,积极探索,辛勤耕耘,争取更好的成绩。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3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此门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正是基于此,本学期我校全体教师积极研究,共同推动了我校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的开展。
一、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的总体情况
全面落实了新课程标准对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开设的具体要求。本学期我校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及上级文件精神的要求,开设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信息技术课深入开展,学生的微机操作技能全面提高,从而极大的增加了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劳动技术课使我校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劳动技能,从而通过学生来影响学生的家长,充分的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一方面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精神品质得以更快形成,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发展,通过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览等学生作品的展示平台,使其充分的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的体验感悟,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法律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本学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所取得的成绩
1、教师的观念得以更新。课程改革初期,在我校有很多教师对此门课程的认识,在思想上一段时间内曾存在很大的误区,认为它不是中考的考试科目,这门课的开设会耽误了学生的时间,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不利于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但通过本学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的开设后的成效,全体教师看到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体会到了学生身上所具有的巨大潜能,看到了此门课程开设后,校园所展示出的勃勃生机。从而使我校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得以彻底更新,每位教师不仅积极的在自己所教课程中设计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且深入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素质。
2、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的学习欲望是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原动力,只有欲望的存在,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学生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形成才会变得水到渠成。本学期通过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真正的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去关爱自己的生活环境,去到社会实践中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最终形成了我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的好局面。
3、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显著。通过本学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学生在活动中创造性的创造出一大批优秀成果。如:在我校创新成果展览中展出的的肖海松同学创作的根雕作品《蛇》;李海歌同学创造的改进型污水处理器;崔子量同学制作的气体反冲车;丁仪同学的电脑制作作品《风华正茂》等优秀作品。所有的这些作品无不展示出了时代中学生的才能。
4、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升华。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社会活动,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了自己身边的变化。通过了解身边的典型问题,学生学会了如何处理与同学家长老师的关系;通过调查身边环境的变化,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了我们的不良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通过自己亲身的劳动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增强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欲望。总之,通过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开展学生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合作意识得以加强。
三、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不足
1、对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的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我校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虽开展的有声有色,但要想长期的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的评价机制是重要的保障,但我校的评价机制仍不健全,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校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的进一步展开。评价机制需我校全体教师共同探讨,形成完善的评价机制。
2、学校仍需为学生搭建更多的成果展示平台。学生作品被老师和同学充分的认可,这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此,学校应进一步的为学生搭建更多形式的展示平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展示自己才能。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经验性、实践性的课程。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通过一年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关键在于要突出学生主体。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课程,因而,必须突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和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如果离开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会沦为认知性的课程了。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努力:
1、突出学生主体,强化能动性。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是指学生是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另一方面是指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完全是设计者预设的发展路径,学生也不是完全地通过对成人生活方式的复制来成长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把课程及其教材看作是学生必须毫无保留地完全接受的对象,而应发挥学生对课程的批判能力和建构能力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它不是“可教的”课程,而是“可做的”课程,是实践性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的课程,学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为了要突出学生主体,我们在活动中努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从活动主题或课题的提出,到活动方案的制定、再到活动实施,以及活动的总结、交流与评价,都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活动,我们的教师则有效地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当的指导或引导。
2、精选教学资源,尊重兴趣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学生本位课程,从学生出发是体现学生本位课程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准备阶段、开展过程、总结与交流等环节都应该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我们设计学生所关注的问题、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进行活动。如以《保护环境,爱我家园》为主题的社会调查,让学生更加了解了火烧坪的变化及生态环境的改变,强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及热爱家乡的热情。
3、激发了学习动机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给予学生个性发展的充分空间,从而极大地激发出学生对活动的兴趣,93.0%的同学表示对之感兴趣,而且83.3%的学生对之感兴趣的原因是“可以有很大的收获”。不仅如此,对活动的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不断获得迁移,同学们反映现在班里的同学“更关心周围的环境变化”、“对大自然越来越了解”。“变得爱动脑筋了”,而且“学习气氛更浓了”。
4.增加了自信心
亲历实践不但让学生对世界的认识有了“发言权”,而且在活动中他们发现了自我的潜能,最终树立起对自己、对人生的自信心。22.0%的学生感到自己参加活动的最大收获就是“增加了自信心”,座谈会上学生也普遍反映自己的“胆子大了”、“更开朗了”,这些都表明学生感到了蕴藏在自己身上的力量,获得了自信。
5.提高了交往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对小组合作形式的提倡为学生的交往创造了机会,随着交流次数的增多,小组成员之间逐渐了解和熟悉。自我领域的开展以及反思环节的实践又使他们敞开心扉坦诚地面对自己或别人的优缺点,从而使彼此的交往更加深人。调查显示,79.8%的同学与小组成员合作的很愉快,而且经过活动的开展,部分学生感到班级同学之间更加团结友爱。由于
综合实践活动还提供了校外活动机会,所以有20.2%的同学认为自己在活动中的最大收获就是“学会了与自己不熟悉的人打交道”,这也是他们交往能力提高的一个表现。
一年的实践活动中给了我和同学们很多的启示,很多事情真是百看不如一练,当然在活动中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比方说所腌的鸡蛋在煮的过程中有碎的现象,有的学生只是为图一乐,并没有真正意识其意义所在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活动中留心细节的发生,尽量使每次活动课达到真正的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5
第一,带领学校板块建设。
1.我们学校综合实践课时的安排是弹性课时制,即每月4课时的综合实践课时根据需要弹性安排。
并安排了3名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将综合活动的两门专业课与信息技术课衔接起来,也可以与自然、班级团队、社会、科学等其他学科衔接起来。这种安排比较灵活,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保障。在课时的落实上,学校领导小组不定期进行检查和听评活动,保证了新活动理念的应用,提高了每节活动课的课堂质量。
2.科研是我专业成长的起点。
教学实践研究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和水平,帮助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进而升级为“学者型”。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载体。从20zz开始,我就参与了东莞“六大课程”项目的实践与研究。我们学校是这个学科的实验学校。作为我校课题研究的负责人,我一直经历着这个课题的研究,这个课题已经作为优秀课题在我省得到了应用。这也促成了我的专业成长。
第二,课堂教学是我成长的催化剂。
这学期我们主要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堂教学,努力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应付、呆板、充满哄闹现象,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东西,真正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
具体方法是:在学期开始时,学校教学部组织一次综合性的听评活动,对每节课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评价和指导,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为保证实践课的质量奠定基础。学期中,不时对活动课进行抽查,检查活动课的质量是否有显著提高。学期结束时,根据学校指定的课题,进行高质量的选课活动,检验活动课的教学质量。
精选优质课程进行推广,将每位老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还在限期内丰富和改进了三个听力和评价班的不合格教师,扎实开展了听力和评价活动。听力与评价体系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吹入课堂,使综合实践课的课堂充满了新课程改革的气息。它不仅促使教师不断改革创新,而且调动了他们做好活动课的积极性,使每一节活动课都科学扎实,质量和数量都很好。
第三,培养青年教师的指导能力。
作为城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专家,作为城镇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带头人,我们要在发展自己的同时,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不是春天一枝独秀,而是春天百花齐放。我有计划地培训年轻教师,一学期至少两次给予具体指导,注重培训效果,学员每年可以开一次校级公开课。我的导师赵少华制作的微课获得了市一等奖。今年还获得了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专家称号,确实起到了o
我校自成立以来,大力实施新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领学生走向社会,关注自然,体验生活。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和社会,
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了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的思想素质的提升,激励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
根据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确立的课程目标,为体现校本化的观念,在我校一至六年级分别确立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人与社会三个分目标,同时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从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现就我校--年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作一汇报。
一、贯彻新课改精神,结合学科特点,利用本校有利资源,引领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了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适应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
我校把科学课搬到我校的认知园来上。充分利用认知园的丰富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不论春夏秋冬,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滴水成冰的严冬,我校始终坚持每周五下午由科学老师带领两个班的学生前往认知园劳动参观学习。看着学生们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认知各种植物后兴奋的表情,老师们总忍不住为这些孩子感到高兴:一颗爱科学的种子就这样在孩子们纯真的心中扎根了!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珍爱生命、珍重健康,我们特和在学校附近的菜农联系,带领学生前往参观学习。
二、关注社会生活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走向社会,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使文化课知识得到有益的应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社会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研究世界。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挖掘素材,提出有实际社会意义的研究性课题,来探索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我校五年级的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所在庄进行统计调查,结合数学学科所学的列表统计的知识,并以书面报告形式进行总结,针对菜农种植的蔬菜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对近两年农村的迅猛发展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想象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更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学生还利用上网的机会获取最新的信息。
四年级老师结合年级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我爱种菜”综合实践活动。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来到田间地头,实地考察,拍下了几百张美丽的图片,并在校内开展了“我爱蔬菜”大型摄影展,将美丽的蔬菜展示在师生面前,再一次掀起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潮!
三、重视活动课程的引导,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并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与风采的平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做中学”的乐趣。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学生在校期间,大量时间用于课堂师生的交流活动,而自主动手的机会偏少。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很有必要。
我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仅仅是实施新课程改的开始,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教育质量任重道远。但我校的广大师生深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有全体师生的共同探索和紧密合作,在新的一年中,必将使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花朵,愿综合实践活动永远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充满着旺盛的张力,充满着最浓厚的生命力!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精选15篇)】相关文章: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08-14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5篇)11-08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5篇11-02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10-07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总结4篇06-14
综合实践心得10-06
实习实践活动总结07-11
《生活中的垃圾》综合实践活动策划书11-07
暑期实践活动个人总结10-15
社会实践活动总结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