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论文

时间:2024-05-18 18:22:09 创业指南 我要投稿

大学生创业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创业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创业论文

大学生创业论文1

  [摘 要]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微商创业的主要形式,存在的项目选择、项目发展、营销方面的问题。指出大学生创业者应当接受创业管理、市场营销方面的相关教育,同时提出了学校在创业教育、营销教育和一对一教育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微商;创业教育;创业管理;市场营销

  1 大学生微商创业的主要形式

  1.1 售卖形式

  售卖形式就是从一些渠道获得货源,或者自己寻找到货源,然后销售。这种创业形式,进入门槛较低,忽视对大学生的培训,仅仅依靠发展下线、拉人头来推动销售,带来很多不良影响。在售卖模式中,由于近两年国家对产品质量监管,以及对利用微信平台传销的打击的力度加大,产品经营趋于规范,产品质量在不断上升,市场竞争也逐渐加大,大学生创业的盈利难度也在加大。

  1.2 服务形式

  大学生做微商也可以选择服务形式。一些学生在学习英语、考研、出国留学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的学生关心饮食、健康、美容、婴幼儿方面的知识,通过不断地收集整理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知识体系,这些经验和专长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资源储备,通过这种创业形式,可以为别人提供一些咨询服务。还有的学生通过运营公众号,吸引大量的粉丝关注,从而引起一些广告主的关注,通过广告运营可以获得相应的盈利。随着消费者消费的升级,对专业知识的需求会越来越多,选择提供专业服务的微商也会越来越多。

  2 大学生微商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2.1 项目选择问题

  选择一个好项目对创业者来讲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大学生对市场的判断能力不足,对消费者的需求不够了解,只能承接一些产品的代理,或成为某位同学代理产品的下线。这种售卖方式缺乏差异性,依靠不断扩大流量、获得订单的营销方式做大做强很不容易。另外,一些大学生对服务的认识并不正确,并没有想过依靠自己的专长做服务性创业,没有想到利用移踊チ网来为客户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专业服务。因此目前大学生服务类产品的创业相对较少。

  2.2 创业经验问题

  很多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经历,对企业经营的认知并不足,不管是售卖形式的进销存管理,还是服务创业的专业化打造,两者运作模式不一样,盈利方法也不一样。有的大学生创业者只是看到了创业的机会和好处,忽视了创业管理,以及创业风险,导致盲目创业;还有的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急功近利。有的学生创业资金利用不合理,资金100%投入进去,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企业很快倒闭。

  2.3 资源获得问题

  创业其实需要多种资源,资金、技术、人力资源、货源、关系等,作为创业者至少要具备几种重要的资源,而且要在某种资源上有一些优势。大学生普遍缺乏资金、技术,关系网也仅限于学生圈,有价值的关系网较小。因此大学生必须培养自己获得资源的能力,如果没有足够的说服别人、推销自己的能力,也不可能获得足够的支持,创业就会变成一件很辛苦的事,成功率也会大大降低。

  2.4 持续发展问题

  创业除了生存还要发展,很多创业企业的生命周期很短,仅仅3~4年,说明创业项目不仅生存不易,而且发展也不易。大学生创业需要一些知识储备和学习过程,很多初创企业由于忽视了不断学习和总结而失败。也就是说大学生微商要解决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就必须接受相应的教育,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2.5 团队管理问题

  微商创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创业者精力有限,就需要建立团队,依靠团队来管理。人的管理实际上很复杂,管理难度会不断加大,如何激励团队成员不断努力,如何面对团队的离职,如何面对原来成员从事相同产品创业带来的竞争等问题会层出不穷,因此创业者需要学习团队管理方法和技能。

  3 大学生微商创业需要的教育支持

  3.1 创业管理教育

  大学生微商创业最好要接受创业管理教育。首先,创业者对创业要有一个清晰和正确的认识。既要认识到创业的高回报,同时也要学会分析创业项目带来的高风险。其次,要参加学校开设的创业管理课程,同时还要多参与一些培训项目,不断学习创业知识,特别是要学习创业者应具备的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一些初步营销知识等。

  3.2 商机的分析与选择

  大学生微商创业最重要的是把握商机或创造商机。这就需要学习商机分析方法,要学习一些市场调查方法,了解社会、消费者、技术等方面的变化,能够通过分析消费者的需求来提炼商业机会。

  在选择商业机会时,要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要认识到自身与其他竞争者相比核心优势、突出的优势到底是什么,这种优势是否有助于自己把握现在的机会,要能够学会利用自身优势把握商业机会的'方法,以此作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重要依据。

  3.3 市场营销理论

  大学生微商创业需要接受市场营销理论教育。通过学习相关理论提高对产品的认知,从营销学上看,产品包括有形的商品、服务和创意。大学生创业既可以提供产品,也可以提供专业服务,还可以提供知识产品或服务,通过利用自己的知识、能力为消费者提供价值。学习一些经典的营销理论比如市场定位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竞争理论、4P策略,有助于学生具备正确的营销意识,建立完善的营销框架,为做好营销活动打下基础。

  3.4 移动互联网营销

  移动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不掌握移动互联网的特性,不能利用好QQ、微信、微博、人人网这些工具显然不能做好营销。创业者要接受移动互联网营销教育,学习如何利用这些工具开展营销活动。至少应当学习如下内容:①如何做广告,撰写有吸引力的文案;②如何吸引粉丝,学习好讲故事、讲产品、讲旅游、讲爱好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来吸引粉丝的关注;③如何发展和扩展朋友圈,利用各种媒介扩展自己的朋友圈范围,不断扩张;④如何利用好大咖借势营销,要学会利用大号做你的推销,通过跟帖、回复的同时增加自己的曝光度等。 3.5 关系营销教育

  大学生微商创业者要认识到做朋友圈生意信任、关系最重要,赚钱,特别是赚短期的利益是非常不可取的。所以创业者要学会关系营销。首先要对关系营销有一个正确认识,要与上下游搞好关系,宁可不赚钱也不能伤害朋友的感情。其次要关心如何建立关系,如何发展自己的朋友圈,要通过各种社交活动面对面加群,要通过一些朋友转发介绍加群,要通过自己的魅力不断吸引别人加群,使自己的社交圈子达到足够大。再次,要学习如何利用这个社交群体,不断地发表一些有见解的言论,为朋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提高客户黏性;最后,要经常回馈客户增加客户黏性,经常发一些红包对维护群的长久发展非常重要,只有不断维护好群体,从为客户创造价值出发,才能使得自己的朋友圈不断扩大,才能获得更多的长期价值。

  4 大学生微商的创业教育对策

  4.1 广泛开展创业教育

  利用好大学教育平台,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首先要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能够正确地讲授创业知识和方法。其次对所有学生讲授创业的意义,同时激发创业精神,要使学生认识到创业既是迎合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重要载体。最后,创业教育不能忽视对学生的风险教育,只有认识到风险,才能减少创业对学生的伤害。

  4.2 结合微商创业开展市场营销教育

  微商是一种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创业形式,市场营销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因此大学有必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教育。大学中可以开展市场营销选修课程,讲授内容要有针对性,重点讲授商机分析、营销理论、营销方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营销和关系营销的理论和方法,同时用这些理指导大学生微商创业实践。

  4.3 对创业者的一对一教育

  对创业者的一对一教育非常重要。学校要利用好创业导师资源,为创业者提供一对一的教育辅导,从创业项目选择,到创业项目运营,创业导师要帮助创业团队解决在创业各个阶段遇到的问题,为大学生微商创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郭辉,王丽丽.大学生微商创业风险及可行性分析[J].才智,20xx(5).

  [2]董凤华.大学生微商创业模式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法制博览,20xx(29).

  [3]龚翠玲.大学生校园微商创业现状及经营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xx(2).

大学生创业论文2

  [摘 要]虽然近几年中国经济快速复苏,但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学生网络创业日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新选择,网络创业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积累经验的实践平台,但同时,网络创业也带来了创业与学业间的矛盾。本文就大学生网络创业这一热点现象,概述了大学生网络创业的背景,网络创业的主要形式,以及对大学生网络创业存在的优势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创业 网络创业主要形式 机遇与挑战

  一、大学生网络创业的背景:就业依然严峻,网络迅速发展

  大学生就业形势:据了解,20xx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60万人,比20xx年增加约30万。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多次强调,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视,确保毕业生在自主创业等领域取得新进展。

  互联网发展趋势:20xx年上半年,我国总体网民规模达到4.2亿,突破4亿关口,较20xx年底增加3600万人。截至20xx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42亿,增长率为31.4%。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兴起,网络创业也成为一种大学生就业的新方式和新选择。

  二、大学生主要的网络创业形式:

  1.网上开店:网上开店具有成本低,经营方式较灵活,不受营业时间、地点限制等优势。目前大学生创业普遍受资金条件约束,此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投资方式,深受大学生群体的热捧和追逐。

  2.创办论坛:建立BBS(BulletinBoard System,电子公告板)论坛,大学生创业者通过提升整个论坛的人气,增加流量来吸引广告商的加盟,逐步赚取广告费。

  3.建立电子商务网站:通过申请域名,购买空间,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搜索引擎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大学生创业者便可以对这些信息收费或者提高点击率来吸引广告商。

  三、大学生网络创业的优势分析:

  与传统的实体商店相比,网络创业由于门槛低,投资少,风险小,可以积累社会经验等优势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形式之一。

  1.创业门槛低:无需文凭,无需工作经验,只要你懂网络技术,电脑操作,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只要你拥有一颗对网络创业热爱的心,不管你是在校生还是毕业生,一根网线、几台电脑就构成了创业的基础。

  2.创业投资少,风险小: 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是处在消费者的阶段,固定的'收入来源大多只有依靠父母,若想实体创业,资金肯定是最大的软肋,但是网络创业却提供了可行的方案:不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不必承担投资风险,不需要为高额的房租和一大堆收费税务而烦恼。即使创业失败,承担的损失也无可厚非。只要不惧怕失败,网上创业将会是发挥你无限潜力的一个绝佳平台。

  3.创业能逐步积累社会经验:在网上创业要比开实体的创业公司方便很多,只需要一个网络,就可以增加创业和实践的经验,通过锻炼经营的能力,人与人之间沟通协调的能力,逐步加强了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力。

  四、大学生网络创业中面临的问题

  1.网络创业成功率低:虽然网络中的消费者众多,能拉动网络经济的发展,但创业者也层出不穷,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真正能发展起来的并不是想象当中的那么简单。被调查的大多数学生也纷纷表示:“一个月只能挣几百元,离心中的理想与目标差得很远。”由于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电子商务知识,缺乏必要的管理经验,全凭自己的想法和理念摸索创业,很可能导致失败。

  2.网络创业影响学业:网络创业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许多学生只是把它当做追求经济效益的平台,忽视了它背后存在的价值。再者大学生的主要身份还是学生,学习依旧是重中之重的任务和责任。大学的生活和学习仅仅四年,若不做好学生的本职工作,未协调创业和学习的关系,本末倒置,参加工作时才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已为时晚矣!

  3.网络创业中缺乏全方位的策划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许多大学生只是盲目跟风,急功心切,好高骛远,喜欢纸上谈兵,对市场预测过于乐观。当真正碰到问题时不敢面对,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就放弃,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

  五、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几点建议:

  1.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作为大学生,专业知识是最大的创业财富,要充分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应对纷繁复杂的网络创业环境。网络创业不仅要懂网络电脑技术,更要懂得管理,财务等知识。大学生应该用知识创业,而不是简单盲目的网络创业。

  2.培养应对挫折的能力:大学生自主网络创业不可能一开始就一帆风顺,若遇到一点困难就垂头丧气,萎靡不正,那么前期的辛苦努力就会白费。当今的大学生应该培养不气馁,不焦躁的精神,自身在创业过程中多参加创业讲座,听取创业者的经验,或者向基层的创业者学习,总结教训。要多走出教室,课堂,到公司,工厂,企业去实践。一来拓宽自己的眼见,丰富自己的知识,二来能形成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

  3.加强创业指导,建立资金支持体系:一方面,高校应该把学生创业教育贯彻在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指导,另一方面,政府可通过财政拨款,建立专门的大学生网络创业基金,并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项目。

  在当前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社会、政府和高校等各个层面都应该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大学生的网络创业。这不仅能缓解就业压力,更能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

  参考文献:

  [1]王丽娟 田俊峰:大学生网络创业的SWOT分析[J].科技信息 20xx(23) P111

  [2]马韵:从淘宝开店热看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机遇与挑战[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20xx年(3)

  [3]大学生网络创业要靠实力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J].20xx年(11)

大学生创业论文3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以自己的伟大创业精神与伟大创造成果,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应当是高校培养任务中的重中之重。

  一、创业的内涵与特点

  创业能力是指在进行创业与创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创业活动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首创性;二是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这两个特点是在创业性活动的结果中表现出来的。例如,爱迪生、居里夫人等科学家的创业能力是在他们的发明成果中得到体现的,而这些科学发明既前所未有,又对社会作出了极大贡献,若是简单重复,不具有首创性,没有新的社会价值,就不能算是创业。当代大学生在上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是继承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掌握应用这些知识经验的方式方法与手段,这既需要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又需要发展创业思维的能力。创业能力是由创业想象与创业性思维能力组成的,是人类普通的心理能力,一般人都具有一定的创业潜能,而大学生则表现得更为明显。新的解题方法,新的思维角度,大胆的设想,精心的实验,都蕴藏着丰富的创业潜能。大学这一阶段对人一生中的创业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少科技人才的创业活动在大学期间已初现端倪,这为他们的创业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培养创业能力的途径

  创业潜能的开发,既离不开好的社会环境,又离不开学校得力有效的教学方法,更离不开个性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自身创业潜能的开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

  1、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当前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绝大部分是集中性思维,而很少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在强调创业的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应高度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从而自觉地进行创业活动与自身创业能力的`开发。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基尔伏特认为,发散思维具有流畅、变通、独特三个特征。所谓流畅是指智力活动灵敏迅速,畅通少阻,能在短时间内发表较多的概念,它是发散思维的量的指标。变通是指思考触类旁通,随机应变,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因而能产生超常的构思,提出符合青年大学生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的特点,通过开展创新思想大讨论,举办创新成果交流会与表彰会等形式,大力表彰与宣扬创新典型,将大学生的情绪激发起来,营造出一种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要遵循物质利益原则,发挥利益杠杆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的创新热情。

  2、培养竞争心态。在创新竞赛中,健康的心态非常重要,离开了它,人的创新精神就会扭曲变形,甚至变质。大学生要明确竞争的目的与意义,正确地对待与参与竞争,不可将正当竞争蜕变为追名逐利,更不能挖空心思地相互排挤、倾轧,形成不健康的恶劣风气。

  3、创造竞争环境。公平、公开、公正是任何竞赛都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广大参与者的普遍期望。在创新竞赛活动中,这一原则坚持不好,就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人们的创新热情。

  因此,一定要增加竞赛的透明度,将竞赛规则、参与人员、评比人员、评比结果以至于整个过程都公示于众,接受全体大学生的监督。

  三、架构联通桥梁

  创新成果尽快发布出去,得到校方与社会的肯定,关键要保证信息渠道畅通无阻,这就要求在科研创新与实践运用之间建起一条“绿色通道”。当前,在大范围内,高校已经基本具备了这样一条“通道”,但对大学生来说,这条“通道”总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他们对自己的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因自惭形秽而不敢登大雅之堂,这也是导致他们创新精神难以张扬的一个因素;应该将这条通道扩展开来,延伸到全体大学生中间,可以以班、系、二级学院学校为单位创办简报、快报,设立广播站、信息网站等,为大学生发表自己的思想与科技成果提供学术论坛。

  四、强化利益保障

  人们只有切实感受到激励的目标要求同他们的自身利益相一致,才会焕发出无比的热情。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要充分发挥利益杠杆的作用,运用好奖励手段,实施奖励,还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效即兑原则。创新成果的效益显现往往不会立竿见影,而是有一个接受时间检验的过程,但超出了一定的时间限度,创新成果又可能会出现零效益。所以,对于每一项创新成果,既不能急于作出评价,又不能无限期拖延,应该跟踪观察、检测,等到其充分发挥效能之后再做鉴定,并依照奖励原则进行表功。

  2、宁缺毋滥原则。评选创新先进不能下指标分名额,搞平均主义,轮流坐庄,这样非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大大挫伤创新者的积极性。对于创新人才的奖励,要出现一个,奖励一个,没有出现的,宁可保持空缺,也不能牵强附会、滥树典型,无法发挥奖励的作用。

  3、失利免惩原则。这是保护人才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创新本身就充满了风险,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因为创新失利而遭受惩罚,创新者就会内生出一种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导致自身创新精神的逐渐衰退。

大学生创业论文4

  摘要:科学研判并妥善处理学生创业实践面临的风险挑战,成为事关高校安全稳定和学生健康成长的新课题。本文拟从回顾我国大学生创业实践形成发展阶段为起点,探讨创业实践面临的主要风险,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这些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实践;风险

  一、当前大学生创业实践面临的风险

  1.正常学业无法完成的风险。创业对课程紧凑的在校大学生而言,倘若处理不好创业与学业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出现没有时间参加正常课程学习,对于以完成学业为本职的他们来说,学业或许就成了副业甚至连副业都不如。当然,也存在另外一种情形,即创业取得了一定成功的学生,选择主动放弃学业。

  2.人身财产安全受损的风险。对于刚走出校门,甚至还是在校生的大学生创业者而言,社会阅历尚欠,往往会存在自以为是的盲目乐观心态、急于求成的倾向,当他们置身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容易产生人身财产损失危险,因此创业实践所面临的不安全因素挑战不容忽视。

  3.资金投入不足的风险。创业资金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家庭资助、金融机构贷款和风投等,其中家庭支持一般是大学生获取创业资金的`首要渠道,寻求其他融资渠道成为了必要选择,而受到创业项目风险因素等影响,继续融资面临着比较大的困难。

  4.创业失败易走极端的风险。据教育部20xx年统计报告显示,在对近100家运营时间较长的大学生创业企业进行跟踪观察之后,发现其中能够盈利的仅有17%,能够维持五年以上的生命力的不超过30%。与之相对应的是,20xx年的统计数据则表明普通的创业企业失败的概率攀升到了70%,而大学生创业的失败概率则达到了97%—98%。对在校大学生而言,倘若家境一般,而且是在大举负债创业,无法成功,甚至学业也无法完成的情况下,心理素质不高,承受不住打击而选择走极端的情况是难以避免。

  二、大学生创业实践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1.人才培养制度的制约。当前我国实行的是学年学时制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这种制度下时间限定相对固定,授课灵活度不强。对于时间和精力总量有限的大学生而言,在创业实践过程中,这种制度已经对他们正常学业的完成产生了制约。

  2.市场经验缺乏的困扰。竞争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没有经过反复的实践检验,创业前缺少到相关行业企业里做“打工仔”的经历,是造成经验缺乏的重要原因。而市场经验的缺失直接导致大学生创业者人身财产安全更易受损的风险增加。

  3.融资风险不可预测的影响。由于对大学生创业者未来的还款、盈利能力预期较低,金融机构和投资公司往往在选择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投资时比较慎重,特别是在创业第一阶段无法盈利,需要进一步加大投资时,这种不情愿的投资意愿就会更加明显。此外,诚信危机也成为大学生创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4.创业教育不完善的羁绊。通过创业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更好掌握企业管理、政策优惠等信息。而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在具体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是以理论的阐述为多,实际的操作为少,使得学生在创办企业之前对相应的知识缺乏认知,风险预判能力较低,这些成为羁绊大学生创业者的桎梏,创业失败的风险陡然增加。

  5.急于求成心理的干扰。创业的问题,归根到底实际上仍然是人的问题。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企业管理知识,是影响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期望迅速成功,短期内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是一种普遍心态,在这种基于求成的心理状态左右下,往往会使得他们过分关注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在创业项目管理、运作过程中出现盲目行为,难以避免的会面临创业失败的局面。

  三、应对大学生创业实践风险的对策探索

  1.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水平。高校作为大学生知识能力养成的重要场所,创业教育的成败直接决定了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建立起完备的教学体系、良好的师资体系以及充分的操作环境,通过设置多种实践操作活动等,促进大学生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养成。同时,在创业教育中,应该把心理健康辅导教育纳入其中,特别是加强学生抗压能力训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积极探索学分制改革。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xx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其实弹性学制密切相关的就是学分制改革,尝试改变以往大学必须修满4年或者可以延长到6年毕业的制度,允许能力强、有意愿的学生提前修满学分就准予毕业,最大限度满足创业者的需求成为当前高校应该探索的改革举措之一。

  3.健全大学生创业投资体系。为引导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在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方面,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有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保障机制,落实政府直接投资、政府贷款、税收优惠,贷款担保、股权担保等内容。金融机构也应加大对创业大学生的支持力度,在国家政策范围内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提供最大便利,并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高等院校应该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并吸收社会资本为为学生参与市场运作提供融资支持。

  4.组建发展创业学院。建立融合创业教育、创业实习实训、创业孵化、创业投融资、创业交易等多种职能为一体的创业学院,有利于高校全面统筹工作,为学生创新创意创业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特别是国家创业政策宣讲,运用方面能够发挥较好作用。为他们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实现以创新创意创业创客带动就业的总目标。

  作者:陈成春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崔苏菁,张婷婷.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演变及其特点述评[J].消费导刊:理论版,20xx,(19).

  [2]韦志江.大学生创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20xx年.

  [3]胡伟.中小城市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生产力研究,20xx,(12).

大学生创业论文5

  一、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原因

  创业是一种高水平的就业形式,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就是要实现人才观的转变和教育观的革命,把现代的创新精神与传统的就业观念结合起来。创业教育不仅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更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素质。第一,是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的现实需要。长期以来,大学生创业都是受学校、政府的推动,大学生的创业显得很被动。高校没有把大学生培养为有创新精神的人,使得大学生在就业时很被动,从象牙塔里走出的大学生在就业时普遍采取“从众行为”,他们普遍把就业的出路局限于考研、出国等,找工作时更倾向于选择稳定的单位或者做稳定的事,对就业问题比较恐惧,采取普遍的消极创业态度。第二,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人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知识经济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高级知识分子,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科技包装自己的内在。第三,是大学生应对激烈就业竞争的客观需要。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大学生毕业人数每年日益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大学生放弃专业特长参与就业竞争已成为普遍现象。为了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生只有掌握一门技能,才能在严峻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如何实现贵阳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20xx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49万左右,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创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贵阳也同样面临着大量大学生、研究生就业难的难题。为此,必须为毕业生多谋一条出路,创业就是缓解毕业生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贵阳高校如何有效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就成了关键。本文针对贵阳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以下几条对策。

  1.建立可调动学制,支持大学生休学创业

  贵阳以前就有一些高校的学生在大二大三的时候就在外开始准备创业,但是在继续学业与创业机会这两者间,很多学生往往选择了继续学业,而等到学生毕业时他们的创业思想已陈旧,创业激情已丧失。而今,教育部已经发布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的信息,这不仅给了广大学生创业的机会,也为贵阳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即贵阳高校建立起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先休学创业,待其创业有一定雏形之后再返校继续完成学业。

  2.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贵阳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一般局限于大学生创业培训或指导课,而且此课程一般只有4个课时。单单上几节课,没有形成一个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此,贵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很有必要建立创业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目标体系、组织管理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实践,即是教育就应该有明确的教育目标,这个教育目标应该是和高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保持一致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它不是“培养企业家”的教育和“解决就业问题”的教育,因为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不可能把每一个大学生都培养为企业家。目前,贵阳高校举办的GYB、SYB等创新创业课程以及相关活动已经受到高校领导的关注与重视,也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但由于涉及面窄、专业老师少等缺点,不能使多数学生受益。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大学生,有明确的培养目标,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以确保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各高校要建立起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部门。一般来说,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管理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其一是以教务处为主的组织管理的方式,主要方式为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和大学生学科创新竞赛活动等;其二是以学校团委等学生部门为主的组织管理的方式,主要通过开设系列创新创业教育讲座、组织鼓励创业计划大赛和学生社团等第二课堂活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其三是通过学校创新科技园等部门共同协调的一种组织管理方式。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开设一些初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这些课程虽然可使学生初步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理论、途径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但贵阳各高校目前的创新创业课程没有结合各校自己的现状及特色。因此,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应考虑素质教育的通识性,需要面向特定对象的个性化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在专业教育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基于校本特色开发创业课程教学内容也就是开发校本创业课程。创新创业理论教育离不开实践,创新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环节,高校应更加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专业实习实践条件,逐步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立多层次、覆盖广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体系,比如:指导学生进行创业方案设计,二级学院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其中专业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学生参与科研研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主要在专业实验室等场所完成。

  3.建设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

  省外已经有很多大学建设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大大促进了大学创业发展的成功率,贵阳高校可以联合起来一起创设一个大型的创新创业园,可以借鉴钦州学院创办的应用技术型大学生创新创业园[5]。由贵阳各高校联合提供一栋创新创业园的办公楼,将创新创业的项目集中,坚持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重点扶持原则,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师、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进行指导。总之,本文在对贵阳市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对于贵阳市高校将来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大学生创业论文6

  就业就是民生之本,也是世界性难题,要从全局高度重视就业问题。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指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一、大学生成为就业问题人群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从20xx年至20xx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连续保持在1000万以上,累计将近5200万。近年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4.1%左右,低于“十二五”规划5%的控制目标。然而,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就业局势虽然总体稳定,但也面临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愈加突出的新挑战。

  20xx年我国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大学生就业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结构性过剩、扩招、毕业季失业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是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的,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是一种常态现象,但大学生群体失业基数过大,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以创业带动就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鼓励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不仅是扩大就业的基本途径,也是增强经济活力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国家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更好地发挥这些政策措施的效用,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关键在于积极开发培育适合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并提供配套支持。

  三、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义

  大学生拥有较高的学历,在学校经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大学生素质较高,学习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创造力,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具备年龄上的优势……大学生的这些特点,使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创业能力是一个人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一个创业能力很强的大学毕业生不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就业压力,相反还能通过自主创业活动来增加就业岗位,以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二是有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大学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可以把自己的兴趣与职业紧密结合,做自己最感兴趣、最愿意做和自己认为最值得做的事情。在五彩缤纷的社会舞台中大显身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并获得合理的报酬。当前社会鼓励大学生创业,虽然是从化解就业难的角度来考虑的,但从大学生自身来说,其创业的主要原动力则在于谋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只有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比例,整个社会才能形成创业的风气,才能建立“价值回报”的社会新秩序。

  三是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我国高校扩招以后,伴随着就业压力,大学生素质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一直为人所诟病。在提高大学教育管理水平与大学生素质的各类探索实践中,大学生创业无疑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之一。通过创业与创业实践,大学生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自身就业心态,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并学会自我调节与控制。也只有这样,大学生创业才能成功。对于一个能自我学习,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与财务,善于拓展人脉关系,并能够主动调适工作心态,积极适应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其就业将不存在任何问题。

  四、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有关调查显示,20xx年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为1.6%,远低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我国大学生创业率与创业成功率之所以呈现“双低”态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适合大学生创业的项目不多,可供大学生选择的空间狭小,而且创业项目相似度较高,特别是缺乏掌握核心技术优势、“含金量”较高的项目。比如,有关统计表明,软件开发、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等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行业准入门槛不高的项目成为近年来大学生创业的首选项目。由于市场上类似项目已趋饱和,加之没有自主核心技术和优势,要在这些项目上取得成功的确很难。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当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健全创业政策法律体系。有关部门和学校应加强创业宣传,培育和增强大学生创业光荣的意识,并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给予政策扶持。加快完善创业配套法律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政策和法治环境。强化大学生依法创业观念,引导其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降低创业风险。

  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库。一是根据产业发展形势培育项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高科技、创意等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可以选择具有发展前景和一定基础的项目进行储备,提供给具有一定专长的大学生,助推其创业。二是根据大学生特点开发项目。小微项目具有成本低、经营方式灵活、技术门槛低的优势,适应大学生创业。可以根据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需要,规划一批小微项目并匹配一定启动资金,提供给大学生进行创业。三是立足学校及社会资源优势开发项目。可以借助学校品牌,开发教育培训、技术转让、专业咨询等项目;利用智力优势,开发家教服务中心、成人考试补习、会议礼仪服务、速记训练等项目。

  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持系统。学校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更多地向大学生传授创业知识,更加注重通过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有关方面应积极拓展渠道,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创业互助基金等,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优惠、便捷的资金支持;同时,通过开展财务知识技能培训、提供财务顾问等,帮助大学生搞好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政府、学校、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应搭建相应的平台,提供政策、法律、咨询等配套服务,形成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合力。

  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全社会形成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氛围与机制,提升中国青年“创业力”,对提高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对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创业论文7

  大学生创业结题论文

  摘要:自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后,全民创新创业进入了我们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人开始讨论各种奇思妙想的项目以期实现它并获得成功,各种众创空间、孵化基地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我们身边,而作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大学生,他们有创业的理想和激情,但是年轻人的思想、资金、信息、经验和把握机会能力都准备好了吗?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中国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形势,随着这个问题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他们同学之间、社团团员之间、老乡之间组成各种各样的创业团队,怀着美好的愿望进行着各类创业活动,其中涌现出了很多新生代力量创业成功的典范,但是更多地却是团队崩散、折戟沉沙。那么这些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实际上,我们发现大学生创业团队在离开大学这个象牙塔,进入创业期后,会面临很多棘手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复杂,而且远远超出了在学校学习知识的范畴,与在大学象牙塔里面临的困难不可同日而语,他们往往会经历茫然、无助、争吵、挫败等等一系列负面问题的侵扰,这个时候就是考验这个团队成员综合素质的时候了,往往社交能力强、心理素质好、抗压能力强的团队经过一系列考验之后,更容易走向成功。但是面临纷纷扰扰的各种问题,更多的是团队解散,分崩离析。总结之后我们发现大学生在创业期,有三个问题的出现是大学生非常难以逾越的难关。

  1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数额少

  创业资金是大学生面临的第一道难关,资金是否到位,是否足够支持团队项目的运作,是一个最现实的难题,没有钱就没有足够运营项目的员工,不能开发出成熟的技术,研究不出有价值的产品,所以困扰很多年轻的创业者。一般大学生解决的办法是,在创业初期的融资过程中,依靠家长和同学之间的筹款来完成早期资本的积累,但是由于大学生自己的财产有限,家长支持也只是投一点儿让孩子尝试尝试,所以不仅限制了融资数额,也阻挡了很多手头拮据而又想参与创业的大学生。据媒体调查显示,约有65%的大学生创业是团队的自筹资金,11.53%的大学生通过银行贷款筹集资金。并通过政府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和导师投资基金分别占2.9%、4.47%和1.32%。

  2项目审核理想化,缺乏实践运营经验

  很多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由于想尽快取得成绩,所以在听到某些项目推广描绘的前景后,仓促上马,投入珍贵的资源加入项目,往往在运营过程中,出现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往往是由于大学生没有审核项目的经验造成,而且也缺乏了信息搜索和实践调研的必要过程。我有一个内蒙古的朋友,在大学二年级就非常渴望创业,放假回家时看到电视里有一家公司对丝瓜瓤健康产品的广告后,约上伙伴儿直接南下考察工厂,在对方的描绘下,购买了很多丝瓜瓤拖鞋,丝瓜瓤浴巾等样品,并打算购买五万元产品做该公司的代理,我赶紧叫停,我说你不要只是听他们介绍产品前景,你去考核一下市场,看看其他代理的经营情况,于是他在当地和北京都进行考察后发现,数天一件产品也没有销售出去,才打消了成为代理的念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需要谨慎对待项目,不要被对方描绘的前景所迷惑,要拥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力,做好创业计划书,仔细分析项目的方方面面。

  3团队管理和执行力

  在团队设立之初,团队成员的约束力有限,往往管理者和团队成员之间是朋友关系和抱有共同理想的人,团队的形成也多是由于团队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和未来发展规划成就所吸引,所以很多大学生创业者在完成自己的创业计划书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人推销自己的项目,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儿完成它,而团队成员的选择直接关系到项目未来的执行力情况,而这往往是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投资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所以成员选择非常考验领导者的眼力、魄力、判断力和口才推销能力。创业者在做自己的创业计划时,尤其应该注意项目成员的斟酌,在资源分配上应该有予以一定的倾斜。而很多大学生初创者面临这个问题时,往往不太关注自己的团队成员的诉求,在资源投入和利润分配时,过于执着于短期利益,或者没有足够魄力投入筹码,导致团队成员对领导者产生不满和不信任感,使团队执行力不能,最终团队分崩离析。

  基于以上三个创业难题,我予以大学生一些建议以期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首先,在资金问题上,大学生应该不要拘泥于依靠家长、自筹等土方法,应该尝试抬起头去考虑更多途径去解决资金问题,尤其政府对鼓励大学生创业给予了非常多的帮助和扶持,大学生应该与时俱进享受政策福利带来的创业便利。

  我们拿天津(各区县政策有微小差异)大学生政府补贴举例,税收方面,持人社部门核发《就业创业证》(注明“毕业年度内自主创业税收政策”)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指毕业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创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对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小型微利企业,按国家规定享受相关税收支持政策。筹资方面,大学生自主创业享受

  最高3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按规定享受贷款贴息。行政费用方面,毕业2年以内的普通高校学生从事个体经营(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大学生享受每月1800元的标准给予房租补助。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上,对成功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1年的岗位补贴和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标准为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40%,按照本市当年社会保险最低缴费基数企业缴费部分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大学生创办企业吸纳毕业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其吸纳就业人数可申请一次性创业带动就业补贴,标准为每招用1人补贴3000元,总额最高不超过3万元或为招用人员申请1年的岗位补贴和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而根据项目和公司性质的不同,还有很多专项补贴可以享受,例如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后,如果有相应专利,可以享受最高捌万元政府补贴,等等。

  其次,在项目审核和项目运营上,政府也推动了很多孵化基地和众创空间为大学生提供多样性服务,这些机构很多都有自己的创业基金池,更有非常专业的创业导师和风投跟进,能够帮助大学生对项目进行初审和分析,对创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服务。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可免费获得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提供的创业指导服务,包括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以天津北方创客体验中心为例,他们坐落天津中心城区,提供免费创业基地和专业的创业导师指导,免费创业培训课程,而获得审核后的美科科技、青橙智造、智造星、睿曼智能家居等首批入驻企业已经累计获得1200万的投资基金,公司估值超过2个亿,极大的帮助了初创企业的运营。

  最后,在团队的组建和执行力上,大学生不要闭门造车,要积极参加各种创业沙龙和创业课程,从前辈身上汲取养分,和其他的创业者交换信息和经验乃至寻求合作,以学习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和休养,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承担责任来组建一支一流团队。创业投资机构在对创业者投资的过程中,往往非常关注团队的执行力,更甚于对项目本身的关注,创投界有句名言:宁愿投二流技术,一流团队的企业,也不投一流技术,二流团队的企业。在他们看来再出色的创业计划也具有复制性,但不可复制的却是整个团队的实力。所以青年创业者切忌将所有好处统统放到自己名下,而不注重分享,只享受创业红利而不愿承担风险和责任,那么你只能成为单干者,不会受到投资者的认可。

  基于以上内容,我给各位在创业路上的大学生一句忠告,创业是一个需要开放心态、灵活头脑、专业知识和团队执行的综合性事业,请各位大学生不要只是低头做自己的业务,请抬起头看看周围的人和事,了解政府和周边的各种信息给创业中的你的各种福利政策,团结好周围的同伴,共同完成大家的梦想。

大学生创业论文8

  摘要:市场营销专业关注于培养市场营销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比较普遍性的专业课程.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断融入到高等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不断展现出来,市场营销专业的普遍性,女大学生的职业环境,都给予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困扰.[1]笔者从这个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探究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并且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一直以来人们在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时候,都是笼统地从整体的视角去进行探讨,很少有人尝试着从女大学生的视角去审视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专业范围广泛,专业人才规模巨大带来的专业窘境,女大学生职业市场需求有限,社会对于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偏失,都使得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陷入到不理想的状态.因此,对于当前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思考其原因,并采取措施改变现状,显得尤为必要.

  1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1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所谓大学生创业是指大学生在毕业之后不是以传统的就业渠道去获取一个职业,而是利用自身的知识,技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需求合作的方式打造自己的企业.为了能够应对我国就业压力,国家和教育部门都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使得其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以便能够在毕业之后参与到创业实践中去.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在此方面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其一,市场营销专业的性质,专业设立繁多,专业课程广泛,专业技术性不是很强,专业相关联的领域和行业多样化.这样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学生的就业压力是巨大的;其二,女大学生的身份,现代社会中性别歧视的情况依然存在,部分关键岗位依然将女性排斥在外,女大学生长期处于没有压力的环境下,自身的就业能力和承受能力较差,往往难以应对社会职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2]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看到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1.2市场营销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备理论依据

  首先,从教育公平的理论来看,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具备高学历的女性人数也在不断提升.真正的教育公平必须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允许非基本权利和非公共教育资源方面的不公平存在,而不是平均意义上的公平.也是说对于女大学生来讲,保证其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性,才是城乡教育公平性的最佳方式.其次,从社会性别理论来看,男大学生之所以能够在就业市场占据优势,甚至获得高于其能力的社会地位,就是传统文化对社会性别造成的影响,女大学生受到各种程度的排挤和不公平对待,这就是社会文化层面的性别歧视.反对社会性别歧视,消除产生不平等社会基础,是社会性别理论的本质工作.最后,从女性学理论来看,女大学生应该摆脱传统社会性别角色分工模式,树立自立自强自信的心态,以达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地步,以便在未来职业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树立女性学的基本理念,引导自身的发展和进步.通俗来讲,注重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是符合女性学理论的.

  2当前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此次笔者选取区域内五所大学中650名市场营销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了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和文献查阅的方式来进行,由此得出现阶段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2.1从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理解来看

  首先,超过60%以上的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认为创业教育的对象应该是有创业意愿的女大学生.造成这种对于创业教育的认识偏见是与当前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开展范围和形式有关:多数学校还是以选修课,实践课的方式向部分学生开放,有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女大学生去参加,有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女大学生连听都没听过.其次,当前市场营销专业的女大学生缺乏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调查中多数女大学生认为注重市场营销女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与女大学生就业环境有关,这可以促进女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新素质的提升.[3]但是依然有部分女大学生对于此项工作的目的产生怀疑,认为其没有多大的.效果.最后,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女大学生认为应该从大学入学的时候以个性化创业教育的方式来开展,由此形成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结合不同女大学生的特性,在最佳的时间段去开展女性创业创新教育工作.他们认为在大学毕业之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显得为时已晚.

  2.2从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态度来看

  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态度进行调查发现,存在以下的问题:其一,有十分之六的女大学生认为女性创业不一定会成功,这是受到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这表明当代女大学生依然受到传统性别关联的束缚,影响到其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其二,有一半的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对于创业保持着兴趣,虽然当前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成功的创业案例不多,但是依然有很多的女大学生在此方面有着较强的需求,希望可以以参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实现自身创新创业素质的提升;其三,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对于创业的兴趣呈现出年级差异性,低年级的女大学生对于创业的热情要高于高年级女大学生的热情,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对于创业的了解不断增加,风险意识,成功难度意识,社会和家庭责任意识的影响,使得其对于创业的热情不断降低.

  2.3从市场营销女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和劣势来看

  市场营销女大学生认为自身具备创新创业优势的同时,也具备自身创业的劣势.首先,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的创业优势在于:女生有着更加好的忍耐力和亲和力,并且懂得市场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在理财方面发挥突出的作用,还有就是市场营销的女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人际交往素质较高,这些都是市场营销女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其次,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业的劣势在于:家庭观念的影响,使得女大学生创业的社会认可度比较低,女大学生缺乏自信心,自身的抗压能力比较弱,很容易情绪化等生理方面的特性,也是制约其创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促进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的策略

  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堪忧,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环节,这都将成为引导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全面发展的理论依据.对此,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全面调整和改善市场营销专业创业教育模式

  首先以教学手段改革为契机,改变单一理论授课的教学方式,以学习创业理念为引导,以实践创业技能训练为核心,促进市场营销专业创业平台的构建,使得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之间融合起来,鼓励市场营销女大学生在平台上展现自身的市场营销创新能力;其次,注重市场营销学科与创业创新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以选修课和必修课相互促进的方式,使得创业教育课程展现出选择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比如以小组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引导教学法等方式去实现创业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实现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业视野的拓展.[4]最后,结合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对于创业个性化的需求,分别开设创业教育普及班和创业教育精英班两种模式,前者面对全体女大学生,注重现代就业理念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后者关注有着创业倾向的女大学生,注重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培养和锻炼.

  3.2建立健全全新的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内容体系

  实现当前市场营销专业创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建立健全全新的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内容体系,也是改变当前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格局的重要步骤.在此过程中,应该积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注重多种学科知识的融入,尤其是与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关的学科知识,如女性学,女性心理学,性别与发展,女子教育史等,这些都是主张男女平等的性别理论,将这些课程融入到市场营销女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中去,可以帮助女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消除种种心理方面的困扰和身心的障碍.其二,实现创业教育与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之间的融合,结合女大学生创业实践条件,市场营销课程特点,实现创业知识和创业意识在市场营销课程上的融入,由此帮助女大学生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公关关系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

  3.3高度重视各种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活动的开展

  为了能够激发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高度重视各种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实现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业经验的积累,也是很有必要的.具体来讲,需要着手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定期邀请区域内成功的市场营销女性人才,以在校园开展座谈会,演讲会的方式,给予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讲述创业的历程,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创业中问题的解决方式,由此在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心里面树立榜样和典范,激发其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其二,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市场营销女生创业计划和作品设计活动,使得学校演绎着良好的创业氛围,以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其三,积极融入到女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心的活动中去,以亲自参与创业实践的方式,实现女大学生创业体验度的提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确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有来自于社会方面的因素,有来自于学校方面的因素,有来自于家庭方面的因素,有来自于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方面的因素.[5]对此我们应该树立女性平等的基本理念,积极促进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调整和改善,以培养出大量具备创新精神和素质的女大学生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晓武.市场营销专业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xx(12):123-124.

  〔2〕王又花,周发明.论高校转型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创业教育[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xx(06):108-112.

  〔3〕马蕾.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创业教育课程建设[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1):162-164.

  〔4〕李文.市场营销专业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网友世界,20xx(07):139-140.

  〔5〕严毛新.政府推动型创业教育: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历程及成因[J].中国高教研究,20xx(03):45-48.

大学生创业论文9

  1全过程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全过程进行科学的评价,一方面可以系统、全面、科学地掌握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发展程度和现状;另一方面可以“以评促建”通过评价发现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些薄弱环节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得出应对策略.本文将大学的创业教育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从整个创业教育的全过程来考量大学的创业教育体系.在此视角下本着科学性、应用性、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统一的原则,从“创业教育环境”、“创业教育投入”、“创业教育过程”、“创业教育绩效”等四个方面建立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涉及12个二级指标,强调决策导向。为了对本文构建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赋值,特组建了由15人组成的专家团队,其学科背景以教育学、劳动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为主.专家组成员逐层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判断,采用AHP方法求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

  2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评价

  为了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笔者通过在渤海大学、辽宁工业大学等高校进行预调查,对问卷的导语以及选项不清楚的题项进行了修订,并规定出每项最高得分为100分.正式问卷调查于20xx年9月至20xx年5月对东北三省的高校进行分层抽样,分为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普通本科、高职高专等4类,每类3所,共计12所高校.每所高校按照文科和理工科分类发放.调查对象是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每所高校抽取样本100人,总样本为1200人.回收问卷814份,回收问卷率为67.8%;其中有效问卷746份,有效问卷率为62%.此次取样考虑到了创业教育的时效问题,且数据表明样本在学校、学科分布上都比较合理,注意了区分度与代表性.经过对746分问卷进行汇总。如果将创业绩效三个指标的平均作为被解释变量y,将权重较大且得到较高的指标(实践平台,创业支持)通过平均汇总记为x1,将权重大得分低的指标平均汇总为x2,将权重小得分高的指标(创业交流、创业项目)平均汇总为x3,奖权重小得分低的指标(经费投入)记为x4.从回归结果也可以看出影响创业教育绩效y的主要因素是x2(无论从系数大小还是从显著性),即“创业氛围”、“师资投入”、“组织保证”、“课程体系”是导致创业教育绩效低水平的主要原因.

  3当前我国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选择

  3.1准确看待和引导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种创新的素质教育,需要准确看待和引导大学生创业教育,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要“以理论课堂教育为载体、以创新创业活动为抓手,以培养大学生生的企业家精神、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营造勇于承担、敢于创新、崇尚创造、尊重创业的育人氛围”.要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情商培养,特别是加强学生的创业责任感,强化创业意志力、情绪自控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锻炼和培育其创新意识和创业思维.要充分利用各类学生自组织的创建和开展活动来着力锻炼其组织协调能力,培养捕捉机会能力,并将其作为生动和有效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3.2打造多元卓越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加大教育投入、完善考评激励机制

  一方面,要认真遴选基础理论扎实,热心适合创业教育的专任教师,加强创业教育知识培训,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与优秀企业管理实践,积极开展案例研讨,组织开展创业教育竞赛活动.要多方邀请具有丰富创业或市场经验的参与课堂教学、提供专业咨询,组建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师资队伍,从而打造一支多元卓越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另一方面,要加大创新企业教育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激励机制.要建立和完善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对于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做出贡献的老师在工作量计算、职称评定、晋级、评奖评优等方面予以体现,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体系

  一方面,要制定和完善本地化多维度的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加强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不断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和形式,成长型中小企业促使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由“知识传播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加强能够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实践技能的KAB培训、SIYB培训、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等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要能够深刻接受和领会创业教育理论,在其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教学方法,向学生充分传递鼓励创新、培养自信、寻求机会践行创业的理论和意识.另一方面,要发挥高等学校知识和人才聚集,师生引领前沿知识,具有较强创新创业意识的优势,积极打造优秀的创业服务平台,加强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开放分布式的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积极搭建大学生创业和信息提供、资金雉和资助平台,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积极投身创业实践,开展体验式创业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同时,相当比例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往往与高科技相关,在这方面大学生具有自身明显的优势,这就要建构和完善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法规体系,整体优化能够推进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创业环境,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更大力度地支持该类企业的创业活动.

大学生创业论文10

  (一)加大创业资金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和执行力度

  在鼓励当学生进行创业的同时,政府也应该为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政府可以通过两方面来缓解大学生创业融资难得问题。首先,可以设立相应的创业融资机构,专门处理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一方面,这种专门的机构可以发挥咨询功能,解答关于创业融资方面的问题,如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融资的程序,国家的鼓励性政策解读等;另一方面这种机构还可以充当媒介或者中介,为相关投资企业或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寻找优质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为想要进行创业的大学生寻找优质的投资者,并促成二者进行协商合作。其次,政府可以创建投资基金,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支持,解决大学生在创业时要想解决大学生创业的融资困境。再次,创设多种融资渠道,使具有创业欲望的大学生可以有较多的选择,增加大学生创业募集资金的成功率。

  (二)发挥社会的作用

  无论是谁进行创业都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进行运作,大学生进行创业融资的过程中应该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同时增加社会的支持。首先,在进行产品的生产和企业的运营之前,创业大学生应该对其要研发的产品做足市场调研的工作,用数据来说明产品未来适应市场的情况,只有充分尊重市场的供需关系才可以在未来有所发展。其次,从银行部门贷款是企业常用的融资方式,但是银行贷款需要一定数额的抵押物,对于开始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是很难负担得起的,因此,银行在充分调查其信用的情况下降低融资的门槛。再次,媒体的力量是可以帮助大学生创业融资的又一股社会力量,媒体可以利用自身的舆论影响,宣传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案例,增加投资企业对于大学生创业的信任度和认可度,这对于大学生创业融资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发展天使投资

  所谓天使投资,其实是一种权益资本形式,它属于一种自发而又分散的民间投资方式。天使投资大都来源于那些成功的自我创业者,天使投资往往具有公益的性质,因此天使投资人也就对投资的回收期和收益没有过多的关注,这就使得大学生创业者的压力得以大大降低。同时在进行天使投资之后,天使投资人能够提供给大学生创业者以有效的指导。所以天使投资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融资方式,应该大力发展天使投资。

  (四)完善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

  首先,高校为了帮助大学生在进行创业融资时更加成功和顺利的进行,可以在创业课程中向同学们讲述在融资的概念和特点,帮助学生们正确理解融资,为学生们提供最新的融资信息和理论,这些都可以使大学生在创业融资时可以有所准备。其次,大学生创业者是成长在大学这个环境之中的,高校可以为大学生创业者创立校园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使得大学生可以在基地中进行创业模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此外,高校还应该积极地聘请成功的创业人士为大学生创业者进行创业融资方面的培训,使得大学生能够掌握更好的创业融资技巧。

大学生创业论文11

  摘要:创业资金是大学生创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大学生创业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创业资金筹集存在的问题,从政策法规宣传、创业贷款制度、创业专项基金设立、创业者的环境及管理平台等方面阐述如何构建大学生创业管理体系,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大学生;创业;资金管理

  创业初期需要资金,融资问题一直是创业学生关心的问题,创业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筹集到创业资金,资金的筹集是创业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创业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家庭和朋友,或者创业的合作伙伴,而这样的方式仅能提供创业初期资金,如果要将产品推向市场,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这样状态下的企业,该如何生存?如何筹资?国家和政府、银行可以加大优惠政策的力度,创业者自身可分析各种融资方式的利弊,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作好税收筹划,达到减少投入、减少支出目的。

  1现状分析

  学生有创业的想法和激情,但对资金的来源不明确,光靠自己的能力和家庭社会的帮助不能解决问题,而银行贷款的条件相对较高,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十分困难,而对于大学生新创立的公司,没有资产,没有抵押物品,一般银行不愿意给予贷款,贷款很难实现。同时,大部分对国家及政府发布的创业优惠政策不了解,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身资源有限,不知道通过何种渠道去了解相关政策,另一方面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

  2解决对策

  2.1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微信、微博等媒体广泛宣传,使创业者获得相关信息。对于那些帮助性不大的政策,政府可以加大支持力度或者扩大享有政策的范围,从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出发,才能对大学生带来帮助。对高校而言,宣传力度也有待加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设立大学生创业网站,通过网站技术发布政策,更新状态,使同学们能了解创业、看到创业、接触创业,但创业政策方面涉及的不多。因此,及时进行网站的更新,扩充相关创业政策、优惠政策,同时通过开设创业课程等途径,加大网站的宣传力度。开通各种渠道,使学生广泛接触到优惠信息,对创业资金有信心。

  2.2降低税率、完善大学生创业贷款政策

  创业者可从创业产品的特点出发,用创业产品作抵押,寻找更为灵活的担保方式,使得贷款容易实现;同时根据创业学生的资金需求,提供不同的融资方式,进一步的降低税率[1]。大学生创业的发展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政府及银行要关注大学生创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持续的帮助和优惠措施,如提供无息贷款、延期还款等优惠政策,以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2]。

  2.3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

  1)政府拨款: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政府应积极扶持大学生创业,设立专项创业基金,种子基金,关注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如:贫困大学生和少数民族群体,针对创业项目的不同,设立不同基金。常州市政府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学院可以借助政府创业平台有利政策和专项财政资金,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2)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广泛利用校友资源,通过创业成功的校友,一方面为企业作宣传,可以对创业学生起激励、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吸引资金注入,可以作为大学生创业资金的原始部分,鼓励科研及发明等创新型产业,通过专家评审来确定可以资助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于20xx年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按照循序渐进、分层递进的原则,形成了“普及教育+项目体验+创业培育+创业实战”的“四纵式”梯次培养、实战融合的培养机制。为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打造了“逻辑集中、物理分散”的四横创业平台,占地500平方米的大学生商贸创业街,500平方米的大学生科技项目园,20余个特长生工作室和32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园。创业者结合自己的`专业、专长和技能,开展创业活动。创新、创意及设计成为创业项目关注的焦点。目前已初步形成文化创意区、技术研发区、电子商务区产业集群。

  2.4鼓励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基金公司通常不太愿意投资早期的项目,因为项目投资规模小、科技含量少,他们更愿意投资有经验的创业者,因此,创业者应更注重项目的特点,特别是创业计划书,风险投资在选择投资项目的时候,比较看重创业者的创业计划书,创业者如果想要获得风投的支持,必须出具一份有特点,有吸引力的创业计划书,能够给投资者留下很深的印象,一份有吸引力的企业计划书应包括项目特点,以及该项目在目前和将来市场上的发展预测。而创业者与投资者在进行投资项目谈判的时候,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带上相关的材料。同时高校要帮助学生分析形势、做好创业计划书,协助学生获得风投支持。

  2.5多渠道筹措资金

  对创业成功者进行奖励:在学院内根据创业项目经营情况,带动就业人数等条件评选创业之星,根据学生特长来设置各类奖项,如“企业实践奖”“科研奖”等,大学生们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取得的成绩,需要在学院、学生中广为宣传,例如在宣传栏公示、在学院网站上报导,通过物质及精神激励使创业大学生获得认同感,同时激励其他创业者或有创业意识的学生,带动更多学生创业[3]。在校内开展创业计划大赛,通过比赛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大赛发现、选拔出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项目,推动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创业者本身:加强自身能力,主动争取各种资源,发挥自身特点,通过校内外勤工俭学、兼职等方式获取经验,收获资源,积累创业启动资金,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亲情、友情、交情为纽带,这种方式是比较容易获取的主要资金支持方式,同时也可为创业成功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创业者之间的帮扶:创业者之间存在着竞争及双赢,通过良性的竞争,创业者之间互相帮扶整合,共同提高企业实力;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除了通过自己资源获得资金支持外,还可以通过成员之间筹资分担创业经济压力,以获得足够的创业资金支持创业项目发展下去,但在此过程中,需明确职责,签订协议,注意处理好合伙人的关系,防止因资金问题造成内部矛盾。

  2.6搭建创业者资金管理平台

  大学生创业资金的管理,贯穿于创业的各个阶段,并且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创业者在创业过程的各阶段都要注意融资监督项目实施,特别是在企业初创及成熟期时,同时进行项目管理,对企业的资金、人力资源、物流管理、风险控制、质量控制等进行全面把控,以保证资金的正常流通。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管理工作,成立专门的小组,聘请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机构的资深人士担任创业导师,一方面可以对创业大学生如何有效融资、规避风险等问题加以指导,另一方面可以为一些优秀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争取资金和投资,解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3结束语

  创业者的资金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共同支持、需要创业者主动争取,完善大学生资金支持系统需要各部分各部门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构建高效运作的大学生创业资金支持体系,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促使大学生创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炳论.论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9):14-16.

  [2]林金贵,邹艳辉,杨邦勇.大学生创业资金支持系统构建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xx(2):109-112.

  [3]黄慧子.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xx:6

大学生创业论文12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品质教育,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创业品质包括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三方面。应在创新意识的引导下,在创业精神的激励下,塑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品质,使其具备强烈的驱动力、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决断力、高效的执行力和流畅的应变力。

  关键词:创新意识 创业精神 创造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虽然各国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仍然存在着分歧和争论,但从各国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无不是以培育具有创新创业品质的人才为主要目标。一个人是否具备创新创业品质决定了其创新创业成功与否,决定了其能否成为一个创新创业型人才。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品质

  大学生创新创业品质是指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品性、认识等实质。创新创业品质是一种综合素质,它是在具备一定知识和能力基础上所展示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品格、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其核心要素体现为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造能力三方面。

  (一)创新意识(innovative)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创新意识就是根据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于现状,执意于创造、创新的要求的动力。”[1]大学生创新意识就是大学生对创新与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态势,包含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等因素。

  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创新意识能促成人才素质结构的变化,提升人的本质力量,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所必需具备的.心理素质之一。创新意识具有开拓性、独创性、联想性等特征,主要包括问题意识、发现意识、怀疑意识、捕捉机遇和灵感的意识等。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只重视大学生基本知识的学习和职业资格的获取,而忽视职业品格和为科学献身精神的培养,忽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2]所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加强培养大学生的怀疑意识、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培养大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创新思维,使其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能够另辟蹊径、独树一帜。

  (二)创业精神(entrepreneurship)

  “创业精神”概念最早出现于18世纪。20世纪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将创业精神看作是一股“创造性的破坏”力量,管理学专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将这一理念更推进了一步,称创业者是主动寻求变化、对变化作出反应并将变化视为机会的人。[3]我们认为,创业精神属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范畴,是进行创业活动必须具备的具有开创性的意志、信心、勇气和个性等情操特征。

  创业精神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它要求大学生有伟大的理想与抱负,强烈的事业心、奋斗精神、开拓精神和奉献精神,把握创新机会,养成自己独特的创业个性和创业意志;以创业心态和创业精神对待工作,并以创业作风和创业品质要求自己,形成创业行为模式。

  (三)创造能力(creativity)

  创造能力就是创新创业能力,也可以简化为创造力,是在知识学习和的经验积累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和科学加工,从而产生新思想、新概念、新知识、新方法,并应用它们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的能力,[4]是战略、计划、实施、财务、项目、时间等管理能力的综合。[5]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是隐藏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表象背后的深层次特征,是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知识的现实体现,是大学生运用已知的信息、知识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6]

  创业需要多方面条件的支撑,诸如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资金和个人品质等。创业资金是创业的物质前提,创业知识为创业提供了有力的知识体系保证,创业能力则使创业资金增值成为可能。[7]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求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与发展模式,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和教学资源开发,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与培训模式,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实践教学内容。

  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造能力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共同体现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之中。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通过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相比较而言,创新意识是一种主观认知,创业精神是一种心理个性,而创造能力更多的是一种将创新创业知识与社会物质条件相结合的过程,并最终体现为创新创业成果。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构成

  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我国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为导向”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我们认为,由于不同行业或企业对创业者的要求不同,也由于个人能力结构和能力内容的差异性,创新创业能力要求也不一样,从实践状况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本能力素质要求也是大同小异的。但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其应当存在而且可以存在一个通用模型,否则创新创业教育也就失去了根基和方向。我们试图构建这样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模型:在创新意识的引导下,在创业精神的激励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应当具备强烈的驱动力、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决断力、高效的执行力和流畅的应变力。

  (一)强烈的驱动力

  强烈的驱动力是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并获得成功的动力因素,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价值观。最终决定大学生创新创业寿命的,不是创新创业的现状,而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动能,即驱动力。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获得的成就感、满足感和自豪感是激励自己创业的不竭源泉。

  (二)敏锐的洞察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中敏锐的洞察力是指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从总体上直接加以认识和把握,以一种高度简练、浓缩的方式洞察问题的实质,并迅速解决问题或对问题作出某种猜测的思维形式。[8] 我们认为,敏锐的洞察力可以包括以下几部分:

  (1)观察力:对世界、国家、行业宏观经济形势以及企业内部商业运营态势,有客观的认识,善于把握企业运作的基本技术和技巧;

  (2)敏锐力:在收集、处理、分析信息基础上,善于捕捉来自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以获得感知,觉察现存社会中商品或服务的存在的缺漏、瑕疵,发现现有事物的发展方向,并对新兴事物充满浓厚情趣;

  (3)独创力:经过科学分析,发现对现有的市场和产品具有很大创新意义的“创新点”,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这些创新点;

  (4)平衡力:分辨、平衡自己和他人的创新点;

  (5)判断力:对社会需求和自己的创新点作出正确的判断。

大学生创业论文13

  摘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法律教育的缺失,导致法律知识成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短板,开展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可以引导高职大学生合法创业,降低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文章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尝试从明确创业法律教育的目标定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创业法律教育,深化政行企合作模式等空白领域探索创业法律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职创业法律教育;实施路径

  20xx年4月27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意见》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强国富民之路,必须实施更加明确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业创新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是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国家促进经济发展增效升级,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要深化高校创业创新教育改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业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而大学生是最具创业活力和潜力的群体,如何培养和激发其创业创新能力,促进其自主创业,是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且紧迫的课题。高校应全面加强创业教育,积极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所谓创业法律教育是指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创业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储备,帮助他们树立依法创业的观念,形成创业法律思维,以增强他们在创业实践中运用法律知识抵御法律风险、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的教育。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的教育者注重传授创业技术技能,而轻视传授创业法律知识,也忽视了对学生创业观念、法律意识的培育,而缺少创业必备的法律思维和解决法律实务的能力,势必将会给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增加很多风险和困难。

  1高职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必要性

  1.1高职院校创业法律教育的缺失,导致法律知识成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短板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创新教育对高职学校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十分重要。国家近年来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法规,各地高校也开始开展创业教育试点工程,如增设创业教育课程,组织大学生参加创业竞赛等,高校的创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由于起步较晚、经验不足等原因,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缺失。高职院校大学生大多是非法学专业的,一般不具备充足的创业法律知识,这成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短板。很多高职院校也没有足够重视创业法律教育,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备、师资力量不足、实践教学条件不具备等,这将会给高职大学生创业活动增加很多困难和法律风险,甚至容易导致创业失败。因此,法律教育应成为创业教育过程中重点完善的部分。目前,我们国家的创业教育起步晚,仍有很大的差距,教育理论尤其是创业法律教育的理论还不够成熟,缺乏实践经验,只有以实战的创业经验为基础,才能提炼出具备可行性、操作性强的创业法律教育理论。本次研究笔者会在理论研究较为成熟的前提下,在笔者任教的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尝试创业法律教育实践教学,总结经验教训,希望对于广东省乃至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法律教育在理论探索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对其进一步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2引导高职大学生合法创业,降低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在现实意义层面上,一方面,对于大学生个人来说,通过创业法律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创业过程中必备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能够灵活运用法律知识来降低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能够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和企业的合法权益,防止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因缺乏相关法律知识、法律意识薄弱而创业失败,提高了自主创业的.成功率。而在企业今后的运营过程中,良好的法律意识可以让创业者们学会运用理性思维看待和处理各种市场经济关系,制定合法有效的企业经营战略,采取合法手段创造竞争机会和积累财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一系列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法律等综合性创业教育,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创业人才,形成全社会良性的创业环境和氛围,最终也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生机勃勃的原动力。

  2高职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实施路径探析

  2.1明确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目标定位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要么过分强调创业法律教育的理论性,要么将创业法律教育工具化,对创业法律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准,从而导致很多高职院校的创业法律教育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要探讨高职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实施路径,首先就要明确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目标定位,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目标应该是重在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增强其法律思维能力。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这个目标从低到高再细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给大学生传授创业相关法律知识,再次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最后才是培育和激发大学生的法律能力和创造能力。只有明确并且理清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三个层次目标之间的层层递进关系,不仅给大学生讲授创业法律知识,培养其解决创业中法律实务问题的能力,更注重大学生法律理念的培育,回归教育的“育人”本质,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2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创业法律教育

  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忽视了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对受教大学生进行细分,然后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我们面向的大学生可以分为三类:1.完全没有创业意向的;2.有一定的创业意愿的;3.已经组建团队创业或个人创业的。根据这三类大学生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别化的创业法律教育。对于第一类大学生,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让其掌握基本的创业法律知识,做到遵纪守法;对于第二类大学生,可以对他们的创业想法、创业计划进行法律分析和指引,帮助他们抵御法律风险;而第三类大学生,则可以结合他们目前创业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法律教育,提升他们的法律思维和法律能力,做到依法创业。

  2.3从校内和校外两方面,优化创业法律教育师资力量

  从事创业法律教育教师必须同时具备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践经验,才能够满足创业教育实践性强的要求。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大多是从引入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一方面进行论述,不够全面。笔者认为优化创业法律教育的师资力量可以从校内和校外两方面入手:一是校内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通过参与到真实企业的生产运营,老师可以发现企业在创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法律风险和涉及到的法律知识;二是行业企业专家到学校兼职,可以邀请成功的企业家进校园给大学生做讲座、讲课,讲解企业运营中如何有效控制法律风险及遇到法律问题如何解等,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了解和接触到真实的创业环境和活动。

  2.4深化高职院校现有的政行企合作模式,拓展教学渠道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创业法律教育的指导方式也多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方面比较薄弱,这样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很难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为此,笔者探讨深化现有高职院校的政行企合作模式,拓宽教学渠道,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建立大学生创业法律实习基地、校外创业实训基地;在校园内建立专门的创业服务咨询机构,如设立大学生创业法律指导援助中心;在校园网站上设置专门的创业网络平台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帮助有创业理想的学生塑造法律理念和培育法律能力。

  参考文献

  [1]孙蕾.高职生创业法律教育发展的难题与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xx(33):194-195.

  [2]黄琼.融入高职学生创业实践中的法律风险教育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xx,32(9):14-16.

  [3]崔玉隆.高职学生创业教育法律课程开发探索[J].职业教育(下旬刊),20xx(9):56-58.

  [4]刘彦.网络创业教育与高职专业课程融合的研究——以经济法课程为例[J].广西教育,20xx(43):66-67.

大学生创业论文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这就对旅游创业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创业者素质符合旅游业发展需求,就需要各个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大胆创新教育方法与教育策略,以市场需求为教育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教育措施,以不断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技能,最终促使更多的毕业生能顺利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

  一、科学设置专业型创业课程

  要想切实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除了当前开设的创业选修课与必修课外,还应为学生设置一些专业型创业课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授传统的旅游专业课程过程中恰当地将创业教育知识、理念与技能融进去,从而使得创业教育能全面渗透到旅游管理专业的各种学科教学中。在专业核心课程与基础课程的一定篇章教学中渗透创业知识,以实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渗透。比如,在教授《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一些篇章时,教师就可用情境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将学生依照旅行社的职能部门及业务进行恰当分组,为学生分配恰当任务与角色,引导他们模拟各种工作进行实践训练。像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与运作、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市场调研、组织构建、等级注册等,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能对企业管理与经营的基本内容进行模拟。另一方面,教师还可鼓励与安排学生借助课余时间到旅行社中体验、参观,以不断加深对旅行社管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有效学生增强自主创业热情,主动将创业实践与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与此类似,还可在《餐饮管理与经营》、《旅游景区管理》、《酒店管理与经营》等课程教学中融入創业教育知识,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并不断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素质。

  二、恰当设置创业教育第二课堂

  旅游管理专业的第二课堂是将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主要阵地,学生在第二课堂中不仅可借助具体的实践活动检验自己学到的创业理论知识是否正确,而且还可用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为毕业后的自主创业奠定基础。在实际创业教育中,教师应积极为学生组织以下几种活动:(1)举办“创业讲座”活动。教师应积极借助校内外各种优势教育资源,利用社会各界力量尤其是校友力量,定期为学生举办优质“创业讲座”,主要向学生讲授一些创业技能与经验,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业冲动与创业意识。(2)举办“创业心理历练”活动。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讲,创业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只有具备坚强的品质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从容应对创业之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而不被困难压倒。因此,教师应积极“大学生创业中心”、“心理咨询室”、“勤工俭学中心”、“人才管理协会”、“创业协会”等学生社团中常态化举办“创业模拟”、“创业研讨”、“创业心理指导”等活动,以不断增强创业者的优良品质与心理素质,促进各种创业经验与创业思想的碰撞与交流。③举办“创业比赛”活动。为大学生组织“创业方案大赛”、“导游技能大赛”“旅游线路设计大赛”等活动,提高创业者的团队精神、管理能力、沟通技巧、组织能力及创业能力,以不断丰富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创业经验与经历。

  三、积极创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在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创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是切实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最有效途径,而校企合作是最常用的教育模式。在日常教育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实习、体验及参观等实践手段,逐渐培养与激发学生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为优化创业教育实效奠定基础。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际教育活动中,教师可尝试以下几种教育模式:(1)“工学”有机结合教育模式。旅游管理专业在创建实践锻炼基地的时候,应优先挑选那些地区影响力大、管理规范、行业示范企业,使得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都能直接学习并体验到企业成功的创业经验,从而最大限度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实效。(2)“企业+实体”的实践教育模式。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经常组织与鼓励该专业学生到校办公司、校办企业中进行锻炼与实践,针对那些优秀的学生甚至可在教师及企业管理人员的指导与安排下直接参与企业的管理与经营活动,使得校办企业真正成为学生创业演练的基地。另一方面,院校还了鼓励与指导精力充沛、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创建风险小、见效快、投资少的小型旅游经济实体,以不断积累创业经验。(3)勤工俭学实践教育模式。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要想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顺,其自身必须具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韧不拔、不畏困难的创业精神、创业品质与创业能力。这就需要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日常的创业教育活动中积极在校内外为学生提供各种勤工俭学的机会与平台,广泛开辟、深度挖掘校内外的创业市场,把勤工俭学及社团等活动进行项目化及市场化运作,尽可能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造逼真的、丰富的创业环境,为他们多角度、多层面积累创业经验提供条件。

  总之,受到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十分必要,且势在必行。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日常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而恰当地将创业知识与创业理念等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在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时还可获得丰富的创业知识、经验与技能,并且还应努力为学生组织与提供各种创业实践活动与平台,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素质,最终帮助更多学生在自主创业道路上获得更大成功。

大学生创业论文15

  一、创业教育:大学生由“增压器”变“减压阀”

  1.创业的现实意义

  近1年来,学术界给出了四个方面的答案:一是教育结构失衡;二是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特性及其他约束性制度的缺陷;三是金融危机的影响、用人单位的挑剔、社会的歧视和排斥等外在因素;四是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和就业观念陈旧的原因[2]。而笔者认为这四个方面的原因或多或少的都与高校盲目扩招违背了教育自身发展规律有关。各高校“重量轻质”的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让钱老也不得不发出“中国为何培养不出优秀人才”的感叹!“重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平衡。“轻质”所造成的大学生“今非昔比”的现象,一方面导致用人单位不得不“挑剔”,另一方面,大学生自己却没有醒悟,还沉浸在与昔日的“大学生”相提并论中。当前,想要把大学生的数量缩小到扩招前是不可能也是不科学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提升大学生的质量。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便是在高校开展以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创业教育。相对而言,大学生心怀更崇高的理想,拥有更迫切的自我实现需要,具备更专业的知识、更优质的潜能、更敏锐的洞察力和更聪慧的大脑。也即大学生创业的内在和外在条件相对更优越,他们缺乏的是正确的引导,他们需要的是接受科学的创业教育。根据前面的分析,当前中国大学生创业大部分应是符合企业家效应假说的,其创业行为必然是对大学生甚至是社会其他群体就业问题的解决产生促进作用。行文至此,对于文章第一段提出的问题,我们暂且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其创业最直接的现实意义便是有助于其本身及相关群体就业问题的解决,其创业行为与其就业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但这两者之间关系并非停滞于此。

  2.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如前所述,自扩招政策实施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成倍增长的同时,就业率却逐年下滑。近1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从22年的145万人增长至20xx年的66万人,与此同时,就业率从同年的74%下降到72%,1年内就业率最低时曾达到68%(见表1)。也许,从数字上看来,就业率下降幅度并没有很大,但我们必须清楚的是,毕业生人数这个基数增长幅度是直线上升的。如果这些数字还不足以提高警惕,那么我们可以再做一个简单的算术题。以20xx年为例,66万人*(1-72%)=184.8万人,即20xx年处于失业状态的大学生为184.8万人。根据中国城市规模按人口划分的标准,城市人口在1-4万之间即为特大城市(城市人口在2万以下为小城市,在2-5万之间为中等城市,在5-1万之间为大城市,在4万以上为超大城市),也即如果将20xx年失业的大学生集聚在一个城市,得到的结果是一个特大城市的全部人口处于失业状态。如果当前形势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和控制,那么20xx年我们“失去”了一个特大城市,20xx年我们又将“失去”一个特大城市,20xx年我们“失去”的会不会是一个超大城市,答案虽目前不得而知,但也绝不是危言耸听。综上所述,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是扩招政策的实施造成其供大于求的失衡局面,这使得创业在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被提上议事日程。然而,创业有成功,亦有失败,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创业能力,同理,可以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根本原因也在于其“就业力”[3]不足,归根结底就是一个“能力”问题。如何才能获得这种“能力”,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一个有效途径便是接受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创业教育以学生创业成功为目标的,而广义的创业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为核心目标的,其实质是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大学生不应成为社会负担的‘增压器’,而应成为社会压力的‘减压阀’。”在这一质变的过程中,创业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见图1)。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全面阐述了创业教育概念,并指出:“在‘学位=工作’这个公式不再成立的时代,人们希望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也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4]。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创业产生于商业领域,但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同样,创业教育在我国为解决就业问题而生,但也不仅仅局限于此。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对于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未能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将创业教育完全局限于操作层面,这样一种“功利性”的创业教育观念,不仅是对创业教育的一种扭曲,更会“把中国的高等教育引向歧途,进而导致中华民族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枯竭”[5]7。

  二、“创业教育”在中国

  1.从“功利性”的创业教育到“全面性”的创业教育

  尽管近几年来,创业教育被越来越多地大学和学者提倡、研究和推动。但是,“就其具有普遍意义来说,当前我国的创业教育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在大学的.教育行政、教师和学生的层面上,对创业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的理性认识尚未形成”[6]7。有学者提出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创业素质的教育,另有学者提出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创业型人才,更有甚者提出创业教育就是对大学生实施创业的全方位的指导,包括理财、营销、经营等。此类关于创业教育的理解的着眼点是创业的技巧和技能,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倾向[7]18。虽然,创业教育确实包含这些内容,但这些内容却远远不能囊括创业教育的全部内涵。随着对创业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学者等也认识到这些观点的局限性并加以改正,但是,持有此种观点的人仍然不在少数,或者即使思想上认识到此类观点的局限性,但在实践中又浑然不觉地走向“歧途”。这类现象在高校中尤为突出,正如席升阳教授所说的那样:“大学开展创业教育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大多还属于‘感性的功利’”[6]7。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形式,它的目的和意义远不能止步于此,我们对于创业教育的理解应当更加全面深刻。随着对创业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各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的陆续开展,我国学者开始纷纷从不同角度对创业教育加以全面阐释。鉴于本文研究需要,在此想借用席升阳教授在其著作《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中所提出的观点。他是从“创业”的语义出发来研讨创业教育,并限定在高等教育的“语境”中展开,最终将创业教育定义为:创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能够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内进行行为创新,开辟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并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机遇的探索性行为的教育活动。他认为创业教育的内核是关注人的本质力量的培育和主体性的塑造,并将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作为其核心的价值观。围绕其内核和核心价值观的诉求,他提出创业教育的内容必须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特点,并建议将创业教育的内容分为创业精神学、创业知识论、创业实践论三大部分[6]53-54。

  2.“大众化”创业教育与“差异化”创业教育相结合

  大众化的创业教育是“全面性”创业教育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首先,从宏观角度看,现在国家重视培养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创业是创新力的一种重要体现方式。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队伍也日益壮大,“挖掘大学生这个最具潜力群体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不仅仅能够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更是提升整个民族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8]。其次,从更现实的角度看,如前文所述,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大学生想要从社会的“增压器”变为“减压阀”就需要接受创业教育,需要通过创业教育来提升自我的就业力和竞争力。最后,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看,根据一项对全国六省市近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近八成大学生表示有创业的意愿[7]19。木志荣老师对厦门大学的大学生创业者进行的抽样调查更是显示有94.5%的创业者认为创业教育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9]81。因此,不论是从国家、社会、高校的宏观角度,还是从大学生自身的微观角度,都迫切需要创业教育实行“大众化”,尽量面向全体大学生。创业教育“大众化”是各高校的共同目标和美好愿望,即便如此,我们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一个现实:不是所有人都想创业,不是所有人都能创业。这一差异化在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更是明显。不是所有大学生都有同等的创业意愿和创业潜质,他们对创业教育内容、目标的理解存在明显不同。不同专业的学生知识基础各异,因而对创业教育的内容需求是各有侧重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调查发现,参加过创业计划竞赛的学生和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一般的在校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更为强烈,因为他们在实践当中发现知识与能力的欠缺,对接受创业教育更具有目标性,相对而言,他们接受创业教育的基础与能力也是较好的[7]19。当然,这并不代表不参加竞赛或不自主创业的学生就不需要接受创业教育。从大学毕业生的人生走向来看,选择创业的人数只占小部分,大部分学生还是选择就业,这大部分人接受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在于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经调查发现,有将近7%的学生是想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就业或创业打下基础,还有将近25%的学生则目标很明确,希望通过创业教育使自己能成功创业[7]19。对于这两大类不同需求的学生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以区别对待。在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大众化”创业教育的同时,对那些拥有创业热情、创业愿望和创业潜质的学生加以重点培养,集中优势创业教育资源,使他们能够接受更有针对性的“精英化”创业教育。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在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能够有助于节约创业教育资源。

  三、创业教育在中国何以开展?

  众所周知,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已经形成独特的规模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可以说: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本身是一部恢宏的“创业史”[1]。2世纪9年代以后,美国创业教育向大众化和尖端化两个方向发展,在多样化创业教育模式的推动下,既保证创业教育的广泛开展,又保持创业教育项目的较高水准。在美国创业教育项目排名前38位的高校中,有1所高校采用聚焦模式,有2所高校采用全校性模式,还有8所高校采用前两种模式兼具的混合模式。所谓“聚焦模式”是指创业教育所需的师资、经费、课程等由商学院/管理学院负责,学生严格限定在商学院/管理学院。全校性创业教育模式指向了商学院和工程学院之外的学生。其又分为磁石模式和辐射模式两种。采用“磁石模式”的创业教育的整个项目的发展仍然依托商学院/管理学院的资金、师资、校友等因素,与“聚焦模式”有所不同的生源更加广泛,其大部分创业教育课程可适应各种专业背景的学生。这一模式在保证开放性的同时,也保证了便利性,最大的弊端在于除商学院/管理学院的其他专业的教师、学生及其创业教育课程获得充分的发展。采用“辐射模式”的创业教育是指各学院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分别开展创业教育和活动,资金、师资、校友等由各学院自己负责。这一模式克服了“磁石模式”的弊端,但协调各院关系、课程设计、资金募集、师资调动都是该模式面临的挑战。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的几种模式或是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或是片面注重实践,缺乏理论基础;或是盲目扩大生源数量,“一刀切”,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或是存在“精英性”、“少数化”的弊端。结合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借鉴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经验,笔者试图建立在前文对创业教育内涵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三层‘金字塔式’的创业教育培养模式”(见图2)。

  整个模式的建立遵循创业活动的一个基本规律:从有创业冲动到最终付诸创业实践的人群一般呈金字塔式递减[11]112。同理,不论是从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层面还是从合理开展创业教育的客观层面,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人数从思想层到实践层一般也呈金字塔式递减。首先,建立在创业精神学基础上的思想层。这一层次包含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两种软技能的培养。创业精神是创业主体进行创业实践的灵魂和支柱。通过对创业哲理、创业伦理和创业心理知识的整合,培养大学生自信、自主、自立、自强的企业家精神与良好的道德情操[6]54。创业意识是通过对“感性的创业冲动、知性的创业认知、理性的创业理念的逻辑演进和多维建构”[6]54激发大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挖掘其善于发现“机会”的敏锐眼光。这一层次的创业教育可采用“磁石模式”,并将这一阶段的课程纳入公共课程体系,采取大班教学的形式。思想层的教学与专业关系甚小,采用这一模式既不会出现专业差异的弊端,也能够整合有限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其次,建立在创业知识论基础上的知识层。知识层和实践层所关注的都是硬技能的提升。知识层包含理论和方法两方面的教育内容。其一,创业理论主要是指通过第一课堂传授创业经济学、创业人才学、创业环境学、创业管理学等相关基础理论,使大学生创业者掌握创立、经营、发展、规划企业和应对社会环境与市场需求变化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其二,创业方法主要是指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采取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专家讲座等形式向大学生传授创业方法与技巧等。这一层次的创业教育可采用“辐射模式”,知识层,顾名思义,与专业关系密切。为了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也为了调动各学院老师的积极性,可将这一层次的教学分散在各学院进行,各学院的课程由本学院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量身定做”,并纳入专业选修课程体系,采取小班教学的形式。

  最后,建立在创业实践论基础上的实践层。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创业是一种探索性行为,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创业前的铺垫式教育,实践层必然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这一层次包含模拟实践和全真实践两个方面。模拟实践可通过创业设计、沙盘实验、模拟经营、商道大赛等方式进行,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们将前期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应用能力,操作能力。这一阶段的实践教育可在知识层的基础上继续依托各学院采取“辐射模式”。从目前我国高校现有的创业教育模式来看,大多数还停留在模拟实践阶段,很少有高校将全真实践纳入到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中来。石国卿和王桂荣提出“对于具有良好创业意识、掌握扎实创业技能、具备完善创业能力,同时拥有具备市场潜力的投资项目的学生或者学生团队,学校一定要‘扶上马再送一程’”[11]113,也即进入全真实践阶段,我们认为这一观点是值得借鉴的。理论上,完善了创业教育体系;实践上,既能够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能够从实际上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能够进入全真实践阶段的学生数目比起思想层的学生数目会大幅下降,所以可采取“磁石模式”。这一“磁石模式”不依托任何学院,而是集中各学院的优势资源形成创业教育中心。既能够整合有限的资源,提高创业效率,也能够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第一步,在学校成立创业教育中心,这一中心独立于各学院,但由各学院的优秀教师和聘请到的“既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修养的企业家、咨询师、创业投资家、政府官员等兼职讲师”[9]84组成。第二步,该中心以行政媒介的身份为学生和青春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及社会企业牵线搭桥,推动双方在平等自愿、双向选择的基础上达成合作,或由企业方为学生投资项目单独立项,让其独立经营[11]114。第三步,在学生创业项目运行过程中,学校一方面配备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另一方面免费为其提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相关服务。

【大学生创业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07-22

大学生自主创业论文07-14

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08-02

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05-16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论文08-06

就业创业论文11-11

大学生创业01-24

大学生创业标语07-01

大学生创业标语06-29

大学生创业口号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