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名言

时间:2024-03-06 18:16:37 名言语录 我要投稿

国学经典名言必备1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名言吧,名言是对生活、对世界的综合浓缩,简短的一句话,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你知道都有哪些类型的名言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学经典名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国学经典名言必备15篇

国学经典名言1

  1.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4.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矩。

  6.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7.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9.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

  1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1.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1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4.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15.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国学经典名言2

  1、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7、满招损,谦受益。——《尚》

  8、三思而后行。 ——《论语》

  9、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6、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弟子规》

  1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1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20、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2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22、知耻近乎勇。 ——《中庸》

  2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24、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2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2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30、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31、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出处:《礼记》

  3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33、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34、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3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3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3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39、《伤仲永。笠翁对韵二冬》

  4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4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4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4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4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45、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46、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4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4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4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

  5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5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5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5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54、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王安石)

  5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56、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5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58、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60、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6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62、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6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6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65、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6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67、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

  68、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6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70、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71、小学生必背天气谚语

  72、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7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74、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清《增广贤文》

  7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7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7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7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7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80、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81、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弟子规》

  82、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

  8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8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国学经典名言3

  1、不尊德性,则学问从而不道;不致广大,则精微无所立其诚;不极高明,则择乎中庸失时措之宜矣。——张载《正蒙》

  2、极其大而后中可求,止其中而后大可有。——张载《正蒙》

  3、由象识心,徇象丧心。知象者心,存象之心,亦象而已,谓之心可乎?——张载《正蒙》

  4、和乐,道之端乎!和则可大,乐则可久,天地之性,久大而已矣。——张载《正蒙》

  5、义命合一存乎理,仁智合一存乎圣,动静合一存乎神,阴阳合一存乎道,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张载《正蒙》

  6、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在故不测。两故化,推行于一。——张载《正蒙》

  7、诚于此,动于彼,神之道与!——张载《正蒙》

  8、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9、凡听言,要先知言者人品,又要知言者意向,又要知言者识见,又要知言者气质,则听不爽矣。——吕坤

  10、不矜而行,终累大德《法句经》

国学经典名言4

  1、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中庸·第三十二章》

  2、不能则学,疑则问——《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

  3、堂上远于百里,堂下远于千里,门庭远于万里。——《管子·法法》

  4、害浣害否?归宁父母。——《诗经·葛覃》

  5、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八节》

  6、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史记·汲郑列传》

  7、赏赐不能喜,诛罚不能威——《墨子·第5章七患》

  8、勇,志之所以敢也。——《墨子·第40章经(上)》

  9、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

  10、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荀子·致士》

  11、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12、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四节》

  13、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墨子·第9章尚贤(中)》

  14、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墨子·第4章法仪》

  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篇》

  16、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第2章修身》

  17、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经·硕鼠》

  18、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传习录·卷上·徐爱录》

  19、有兼听之明,而无矜奋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荀子·正名》

  20、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荀子·王制》

  21、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22、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六节》

  23、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荀子·富国》

  24、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墨子·第2章修身》

  25、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史记·七十列传·淮阴侯列传》

  26、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道经·第二章》

  27、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老子·德经·第七十一章》

  28、万事莫贵于义。——《墨子·第47章贵义》

  29、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中庸·第二十四章》

  30、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荀子·修身》

  31、甘井近竭,招木近伐——《墨子·第1章亲士》

  3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诗经·击鼓》

  33、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第一章》

  34、兵不完利,与无操者同实——《管子·参患》

  35、欲人之处高爵禄,则以让贤也;多财则以分贫也。——《墨子·第49章鲁问》

  36、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中庸·第十三章》

  37、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荀子·大略》

  38、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德经·第五十八章》

  39、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荀子·乐论》

  40、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墨子·天志(上)》

  41、贤不肖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则国家治。——《荀子·王制》

  42、江河之水,非一水之源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墨子·第1章亲士》

  43、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第二十章》

  44、义人在上,天下必治——《墨子·第35章非命(上)》

  45、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也。——《荀子·法行》

  4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蒹葭》

  47、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纪孝行》

  48、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微子篇》

  49、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五节》

  50、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史记·淮阴侯列传》

  51、居移气,养移体——《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六节》

  5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53、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54、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道经·第二十四章》

  55、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篇》

  56、木与木相摩则然,金与火相守则流——《庄子·杂篇·外物》

  5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58、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

  59、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诗经·汾沮洳》

  60、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

  6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62、不兴其艺,不能乐学。——《礼记·学记》

  6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64、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能而不使,殆——《管子·法法》

  65、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朱子家训》

  66、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中庸·第六章》

  67、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6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69、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7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偽;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道经·第十八章》

  7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篇》

  72、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一节》

  73、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传习录·卷下·右南大吉录》

  7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篇》

  75、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言。——《荀子·大略》

  7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论语·八佾篇》

  77、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中庸·第二十八章》

  78、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荀子·不苟》

  79、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庄子·杂篇·盗跖》

  80、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篇》

  81、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82、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孝经·诸侯》

国学经典名言5

  1、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2、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恶死甚矣,然而人有从生成死者,非不欲生而欲死也,不可以生而可以死也。

  3、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5、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6、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7、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9、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10、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1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12、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1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4、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

  1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1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17、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

  18、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19、古之所谓士仕者,厚敦者也,合群者也。

  2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2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22、无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长,故塞而避所短,移而从所任。

  23、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24、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2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6、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辨而不争,察而不激,直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夫是谓至文。

  2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2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2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30、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

  3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32、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

  3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34、君子乐其道,小人乐其欲。

  3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

  36、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3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3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3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4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42、妻子具而孝衰于亲。

  43、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4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45、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46、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47、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倒,夫是之谓诚君子。

  48、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明史》

  4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50、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51、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52、天有其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53、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5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5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5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57、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弟子规》

  58、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59、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60、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6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6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63、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6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6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66、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67、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68、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69、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70、学不可以已。

  7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72、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7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74、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国学经典名言6

  1.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4.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10.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1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1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国学经典名言7

  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0.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1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3.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1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1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6.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17.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1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9.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20.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国学经典名言8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放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哉;祸种乎地,莫之知避。

  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现在这个时代,仅仅可以避开刑戮。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去避免。

  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的用处。

  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泉水干涸了,鱼被困在陆地上,互相吹腮上的水泡,互相泼残存的泉水;这种情况固然很感人,但是不如在江湖之中畅游,忘记对方的存在。这是一种追求自由的思想体现。

  6、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大自然给我以形体,用生使我操劳,用老是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称善我生存的,也同样称善我的.死亡。

  7、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为之有野。”

  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做大盗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哪个地方都怎么会没有法则呢?凭空猜想屋内储藏着多少财务,这就是聪明;带头思安进入屋内的,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的,就是义;酌情判断是否动手的,就是智;分赃均等的,就是仁。这五种不具备而成为大盗的,天下是决不会有的。”

国学经典名言9

  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7、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铎

  8、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1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1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18、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1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0、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2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2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23、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24、多行不义必自毙。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2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0、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3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5、尽信书,不如无书。

  3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3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

  3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40、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4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元行冲

  4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4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国学经典名言10

  1.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

  2.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3.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4.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

  5.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6.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7.两人一般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针。

  8.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口面不知心。

  9.灯蛾扑火甘就镬,春蚕作茧自缠身。

  10.名高妒起,宠极谤生。物极必反,器满则倾。

  11.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於心。

  12.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恩爱反成仇。

  13.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己拙而忌人之能。

  14.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15.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1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17.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18.燕雀哪知雄鹄志,虎狼岂被犬羊欺。

  19.许人一物,千金不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0.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国学经典名言11

  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2.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3.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1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3.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1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1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18.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1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0.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国学经典名言12

  言忠信,行笃敬。

  选自:《论语》

  意思:说话忠诚老实,行为厚道严肃。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选自《礼记》

  意思:有时紧张,有时松弛,这是周文王、周武王处理政事的办法。现在多指工作、学习和生活要劳逸结合。

  一树百获者,人也。

  选自《管子权修》

  意思:培育一次而能得到百倍收获的,是培养人才。培育人才虽然费时、费力,但是收获很大。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选自《三国志》

  意思:志士有百种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后来用来说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选自《左传》

  意思:击第一遍鼓,士气振奋;击第二遍鼓,士气开始低落;击第三遍鼓,士气就完全消失了。这句话鼓励大家趁情绪高涨时一口气将事情做下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选自韩愈《师说》

  意思: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万物之中,以人为贵。

  出处:范晔《后汉书?周举传》

  意思:在天下的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出处:《老子》

  意思:天下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的事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小的事发展起来的。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出处:《礼记》

  意思: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

  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

  出处:桓宽《盐铁论》

  意思:不因为不得志而改变气节,不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

  不迁怒,不贰过。

  出处:《论语》

  意思:不拿别人发泄怒气,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

  出处:葛洪《抱朴子》

  意思:不学习而想得到知识,就像想得到鱼而没有网一样。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

  出处:《旧唐书》

  意思:(一个人)不敬重别人,实际上是不敬重自己。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出处:《论语》

  意思:时间在不断过去,我们要珍惜时间。

  内不自诬,外不诬人。

  出处:《韩诗外传》

  意思:做人做事既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出处:学好像登山一样艰难,学坏如山崩一样容易。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出处:《晏子春秋》

  意思:坚持不懈做事的人,总会成功;不停步向前走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意思: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经过实践的。

国学经典名言13

  《论语》经典名言10句: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

  4.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5.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7.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子曰:“由!悔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子曰:“君子欲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国学经典名言14

  1、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记》

  不失色于人,指重视修身养性,经常保持气定神闲得姿态,无论仪容、应对都是庄重大方,有规律,不轻率;不失口于人,指说话谨慎,不寻人之短,不伤人之痛,也不讽刺挖苦.

  2、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人有礼貌,待人做事讲究礼节,说话恭敬文明,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与人相处和睦,不会伤害到别人,也不会被别人伤害;否则,待人粗暴,说话粗鲁,无大无小,无长无少,难免与人发生矛盾,产生口角之争,甚至拳脚之斗.

  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恒”是“永久、持久”的意思.爱护别人的人,也会一直得到别人的爱护;尊重别人的人,也会一直得到别人的'尊重.这就是俗话所说的“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

  4、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而不宁.《荀子》

  人没有礼节,无法在社会上生存立足;做事不讲究礼节,就不能把事情办成功;国家没有礼法,就会动荡不安.

  5、好言相待,舒心暖怀;恶语伤人,结怨招灾.(俗语)

  说话态度和气,语言礼貌文明,会让人心情舒畅,倍感温暖;说话态度粗暴,出言不逊,会让人心生怨恨,招来灾祸.

  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俗语)

  一句感人的话让人即使在严寒的冬天也会让人心里有一股暖流涌动;一句伤人的话,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也会让人觉得心里冰冷.

国学经典名言15

  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2、造化之功,发乎动,毕达乎顺,形诸明,养诸容载,遂乎说润,胜乎健,不匮乎劳,终始乎止。——张载《正蒙》

  3、上达则乐天,乐天则不怨;下学则治己;治己则无尤。——张载《正蒙》

  4、义,仁之动也,流于义者于仁或伤;仁,体之常也,过于仁者于义或害。——张载《正蒙》

  5、仁通极其性,故能致养而静以安;义致行其知,故能尽文而动以变。——张载《正蒙》

  6、能通天下之志者为能感人心,圣人同乎人而无我,故和平天下,莫盛于感人心。——张载《正蒙》

  7、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尽道,所谓「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者也;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所谓「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者也;以众人望人则易从,所谓「以人治人改而止」者也;此君子所以责己责人爱人之三术也。——张载《正蒙》

  8、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张载《正蒙》

  9、以心求道,正犹以己知人,终不若彼自立彼伪不思而得也。——张载《正蒙》

  10、意,有思也;必,有待也;固,不化也;我,有方也。四者有一焉,则与天地伪不相似。——张载《正蒙》

【国学经典名言】相关文章:

国学经典名言01-05

国学经典名言12-02

国学的名言01-06

国学经典名言15篇12-06

国学的名言15篇01-06

国学的名言(15篇)01-07

国学经典名言(15篇)12-08

(精)国学经典名言15篇08-29

国学经典名言(集合15篇)03-08

国学的名言通用15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