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4-05-25 14:43:54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合集)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合集)

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1

  一、落实“四基”,提高“四能”。

  1.重视数学的科学价值,同时关注其文化内涵。通过教科书这面镜子的反射,结合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地介绍古今数学的发展,深入浅出地反映数学的作用,使学生逐步地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2.重视基础,返璞归真。

  重视中学数学在数学科学和其他科学中的基础作用,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在实现从算术到代数、从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从确定性数学到随机性数学等重大转折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初等数学的本质,返璞归真,为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打好基础。

  3.重视思想,立足发展。

  重视渗透和揭示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更好地反映数学内部的联系以及它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注意教科书内容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使学生经历实验、探索的过程,体验如何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能力,播撒“尊重科学、热爱科学、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种子,搭建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1.贴近生活,注重过程。

  内容素材的选取,要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教科书的组织安排,要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为构建丰富的学习环境提供重要资源。

  2.发展思维,引导探索。

  内容的呈现要努力体现数学思维规律,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使他们经历“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猜想、推理、反思”等理性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优化思维品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精编问题,创设情境。

  精心选编现实生活和数学发展中的典型问题,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强化知识之间的联系,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使问题在教科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注意问题的基础性、思想性、开放性、趣味性等。在“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等栏目下,有针对性地选配习题,为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

  三、改进教科书的呈现形式,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1.改进呈现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精心设计教科书的`呈现形式,改进栏目设置、版面设计、图文选配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教材内容,适当设问、留白、引导,加大探索空间,安排具有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教科书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2.重视信息技术,改进学习手段。

  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和数学教育产生的深远影响,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有意识地引入计算机、网络等进行信息处理,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四、自己的几点想法:

  通过置换脱产研修培训,使我对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材有了初步的了解,我的思想理念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新课标无论是从教材编排还是活动的内容和思想理念上都是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能力的方法。面对新教材,我认为应下大功夫钻研,深入领会新教材的精髓,并在以后的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做到下几点:

  第一步要钻研教材,去体味新教材的意境,要将情感教学融入课堂,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对新教材的理解和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可以通过语言情感的表达而发散,通过在课堂中传递和学生产生共鸣,融入教师的情感之中,提升了学生的情感品味和对生命特质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美好情感的形成。从而使他们产生美好的联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增强其参与意识,实现其自身价值。

  第二步要把握教材的精髓,教法上应有所改革,在教学中,许多环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完成,体现出教师是学习行为的引导者、参与者,这是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一种现实体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

  第三步探究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好办法,新教材要倡导探究式学习方法,为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力性。教学中从教学实际出发,适时适当地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学法上适应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不断增进角色意识,努力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配合学生去学习。探究活动是学生实践性学习行为。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时候,教师要配以相应的探究指导。我们要打破思维定势,创新教学是培养学生主题意识的途径。通过师生的相互启发,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学会自己探讨答案的实践方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思维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第四步转变师生角色,新教材改变传统的注入式写法,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由此要进行师生各自角色的转换。首先教师角色的转变,新教材的改革,是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要求出发的。由此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现代的促进者;由教学行为的管理者和执行者,转变为学习行为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开发者。学生角色的转变,新教材注重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训练,皆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不再是被动式的学习者,而是主动式的学习者、探究者、发现者。

  总之,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准确把握课标、探究数学本质、 积累活动经验、体验数学精神、理解数学知识、学会数学思维、掌握数学方法、形成数学能力、领悟数学思想、提高数学素养。

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2

  我有幸成为xx市第xx届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一员,这也给我提供了一个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xx月xx日至xx日的南京集中培训、有xx月xx日的学员间的互动交流,还有送培送教活动等。在此之前,我也曾出去培训过几次,但每次都是以听老师的课堂教学为主,所看到的都是经过了层层包装的课堂实况。通过专家们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的讲座,使我明白了这些“顺风课”的弊端:少数学生成功地把老师“托”上了岸,但很多孩子却掉下了水。

  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虽然我不能做到照单全收这些各具特色的前沿讲座,但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制,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这次培训之后,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的信心,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论引领。下面是我在培训学习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1、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更新观念的重要性。

  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停前行。同样,教育教学理念也在与时俱进,埋头苦干是必须的,但抬头望天也是必要的。一味埋头苦干会迷失道路,偶尔抬头望天才能看清方向。随着初中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很多教育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地暴露,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正猛烈地冲击着各学科的教学。在网络理论下知识突破了原有书本的限制,不再以点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流的形式传递,使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都发生根本改变。对于我个人而言,培训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不仅对理清新课改中的种种关系有帮助,而且对突破新时代教育教学中一些“瓶颈”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2、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师德的重要性。

  教师不仅担负着培养教育一代新人,而且要开发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能力,塑造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在新时期,教师的师德体现在加强自身的修养,要善于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大量的.新知识和新信息,要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典范。我们作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更要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高尚的师德是本好的教科书,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青少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要用自己良好的师德去影响孩子,给学生创设自由发展平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突显其个性发展,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创设情景,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创新的平台,使学生的兴趣、个性等得到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作好铺垫。这也是培训学习给我的启示。

  3、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相互学习的机会,还为我们建立了友谊的纽带。

  大家将自己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们要以扎实的作风潜心实践,坚持不懈;要以自觉的精神对待学习,不必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要以务实的心态思考问题,力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要以独特的眼光大胆创新,做到不拘一格,匠心独运;要不断完善自己多元而合理的知识结构,保持积极而健康的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巧借外力的综合素养,让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让自己的生命处于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之中。

  4、培训只是一个手段,培训只是一个开端,学习永无止境。

  今后我会将在这里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时地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努力学习同行们的学习态度、求知精神、协作能力,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3

  有幸成为20xx年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一员,这次培训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的学识,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我们还需要经常积累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在积累中不断纠偏,在经验中不断成长。

  一、“走出来”向学科佼佼者学习

  在各位专家、老师的引领下,在此次培训中我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作为一名初登讲台的新老师,以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已经进步很快了,但是通过这次培训,我感觉自己像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尤其是听了xx市钢管厂子校赵小军老师的《数学核心素养下中考试题命制的实践与思考》的讲座后,我深知自己在数学题型研究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赵老师在分析20xx年陕西中考试题时指出“试题整体结构有变,但拓展了考查的宽度与广度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础技能的灵活运用”,这一点为我们一线教师在后期的教学中指明了方向。我们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构建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xx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李居强老师的《把脉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新课标构建初中数学新思维》让我对数学的教、评、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他先从今年的中考试题入手强调一线老师应立足“双减政策”大背景,根据新课标里的内容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向。其次他通过对比20xx版新课标和20xx版新课标向我们展示了结构框架的变化和具体内容的变化,清晰的凸显了20xx版课标的变化及特色,这为我后期的学习和研究课标理清了思路。

  xx市教育学院李春杰老师提到的: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思维要新:学会正确的思维方式;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自律要严: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就“政治要强、情怀要深”谈谈感悟:“南京玄奘寺供奉日军战犯牌位”这件事最近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个牌位是谁供奉的?怎么进去的?倘若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带进去供奉的,那么这就是教育的失败之处。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老师都不具备家国情怀,没有信仰那么怎能培养出有信仰有家国情怀的学生呢?所以我们自己必须做到“为人师表,行为世范”。

  二、作为新教师急需从各方面充实自己

  一名教师不是站上讲台就是合格的教师。在这个信息大变革时代,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丰富自己的见闻,那么作为新老师就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紧跟时代步伐,借用秦晓梅老师的一句话“学生有一碗水,那么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就应该是涓涓细流”。中考最后一道大题时常让师生头疼,倘若不借助“作图工具”辅助教学,那么相信很多人都困难重重。然而常用工具几何画板并不容易上手,这使得新老师在短时间内无法自己作图,但这次培训中,xx高新中学李慧敏老师为我们引入了新的作图工具“GeoGebra”简称“ggb”。她不仅细致的展示了作图方法、作图技巧,还细心的指导我们在手机上现场作图,这使我快速又熟练的掌握了基本操作方法,也使我萌生了研究“ggb”的兴趣。

  作为数学老师除了掌握基本的作图方法和教学方法之外还需要丰富自己的数学素养,这是我听了岐山县教学研究室秦晓梅老师的《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后最深刻的感受。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却不清楚数学的发展史那么如何能很好的“继往圣之绝学”继而将其更好的融入课堂教学呢?

  关于林洁老师提出的:观察并得出结果——模仿找出新的答案——拓展变形设计题目——由特殊到一般得出结论,这一点让我深受启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这样我想会更好的实现“四基”“四能”目标。

  刘娟老师无论从谈吐气质亦或是学识见闻都让人为之钦佩,她在论文撰写方面给出了指导性的方向和建议让人耳目一新,她对每一件事情都有独到的见解而且语言精练、总结深刻、思维清晰,这足以显现其深厚的阅读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让人由衷的佩服,也让我认识到作为新教师急需从各方面充实自己,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三、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科研的目标是什么?只是为教学提供手段吗?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有什么关系?教师专业成长到什么时候为止?教师在专业方面怎样成长?当宝一中雷震云老师提出这几个问题时,我也做了思考,但我相信我的答案非常浅薄。因为登上讲台已有两年时间,我从未深入思考过这些问题,但是当雷老师从“理清概念、思考、实践”三方面娓娓道来时,我的脑海便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其中关于“思考”,雷老师说:1、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教师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也指教师人格的完善,教学风格的树立,教育境界的提升。2、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潜心修炼的过程,是一个由“术”到“道”的过程,把课上得有趣味吸引人,把人活得有趣味指引人,从而温暖有趣、有滋有味、专心“悟道”。3、教育科研的两种最简单的方式:教学反思、教育案例。雷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后得到的思考对于初入教师行业我来说是方向也是启示。关于实践他认为“厚重的课堂应该有深度(知识)、高度(学习方法)、宽度(学科文化)”,这三点内容看似简短实则需要有非常深厚的累积和经验才能将三者完美的融合。所以关于学数学,教数学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相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总之,此行收获颇丰。非常感谢教育学院提供这么好的学习的平台,感谢各位老师的倾囊相授,让我对数学这门学科、数学教学、专业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在学习研究方面也有了新的方向。

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4

  5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兴福中学举行的全县初中数学教师培训会。在培训会上,观摩了九年级教师的试卷讲评与复习课各一节,然后是两位执教课教师谈自己的备课过程以及教学的心得体会,从中我收获了许多: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数学思想的渗透和学习方法的引导。

  我们教学不能是机械的教学,应该通过一个题的讲解,教师从中提炼出题中蕴含的思想、规律和方法。要让学生通过我们的讲解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把课堂教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而且有时候学生会有更好、更适合学生的解题方法,何乐而不为呢?

  三、处理问题要找准突破口,基础知识要抓牢。

  复习一个知识点要把它放到一个问题中,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在解决应用的'基础上理解体会,达到复习的目的。

  四、讲评试卷要按一定的流程:

  1、对试卷分析。

  2、自我改错。

  3、订正答案后学生进一步改错。

  4、对重点题和错题的讲评。

  5、提炼方法。

  6、学生提出疑问。

  7、总结、整理所学知识和方法。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我也会努力把所学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5

  七月十六日,夏日炎炎,长沙县一百多位初中数学齐聚百熙中学,开展为期五天的培训学习活动。作为乡村教师,平时学校老师比较少,与其他学校交流也比较少,所以这样的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这短短五天的培训,有黄教授对于校本研修的思考与建议;有曹主任对于新课标的解读与对青年教师的殷切期望;有熊老师令人惊叹又实用的极简技术;有唐老师深入人心,操作性极强的“三帮”理论;有王乐老师,陈俊老师,吴蔚老师,白百胜名师的精彩课堂。此等盛宴让我等如同贪吃饕餮一般,吃得爽快,并且后劲十足。我将从感受最深的两个方便谈谈自己的收获。

  第一个就是唐海川教授的主题讲座,基于三帮理念的课堂教学设计。唐教授首先是基于老师的`课堂教学与学校的教研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这个专题。他认为课堂就是帮学生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用课堂引入帮助学生进去良好的认知状态,探究与练习帮助学生进去深度学习,最后的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其中,深度学习是我们老师着重需要准备的点,它主要是帮学生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有何用”,“如何用”的这些关键问题。新授课侧重前两者,复习课侧重后两者。那么教师在围绕这个理念去设计课堂的时候,就可以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思路了。就我理解而言,首先根据新课标与培养的核心素养确立好教学目标。把大的目标通过问题串分解成更细致的小目标,在每一个环节中慢慢渗透这些目标,由此再去安排教学活动,以及选择合适的教法与学法。我觉得按照这个流程认真完整地走下来,你设计的课堂不会差到哪里去。在最后一天的小组成果展示中,有一个小组就是按照这种方式设计的二次根式的内容,非常地细致全面,再次体现了唐教授的专题的实用性。

  其次,对我触动最大的就是各位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示范课了。吴蔚老师的加权平均数,让人印象深刻。没有过多的练习题,只有一个又一个形象的生活实例,没有老师大费唇舌,一次又一次的解释,只有学生自己的探究和各种活动,没有墨守成规按教材一板一眼地来,有的是对教材原题的创意改编。线索清晰明了,从让学生感受“权”的含义,到“权”的计算,再到“权”的应用,其中更是融合了许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正如曹主任所说,做吴老师的学生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然后就是陈俊老师的试卷讲评课,也让人印象深刻。试卷讲解课程在陈老师的讲解下,也能变得生动,趣味横生。陈老师首先是对试卷题型分类,分成基础概念题,计算题,几何推理题,情境背景题。让学生按照类型去解决,更易突破重难点。对于难啃的硬骨头,陈老师会独具新意地给学生提出具体可行的办法。比如针对不等式的验算,陈老师从不等式与方程的联系入手,然后分别去验证数的部分和符号的部分。针对学生头疼的情景题,更是让学生角色扮演,身临其境,以小品话剧的方式表演出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并让他们更容易理解情境含义。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优秀的老师很多优秀的课例。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无疑都是很先进的,是他们总是走在前面,引领我们这些老师。我想了想,发现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教学与育人这份事业的热爱,这一点,尤其在曹坤主任,熊慧琴老师,王小武老师的身上是非常容易感受到的。以前有句话说得好,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对于教育事业,我想也是如此,整天抱怨学生,抱怨家长,抱怨学校等等终究是落了下乘,于人于己都无利。唯有热爱,可抵未来平凡又不平凡的每一天。唯有热爱,才能让教师这个职业发光发亮。唯有热爱,才能让自己让他人变得更好。

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6

  5月10号,我们数学组的老师参加了在幸福中学举办的全县初中数学教师培训,上午听了两节课,一节试卷讲评课,一节专题课。下午,乐安的老师讲了复习方法,部分教师发表了学习体会,刘老师做了总结,并为大家设计了一个出题模板。

  很多老师侃侃而谈,很是羡慕,我却象一个想不出问题的学生。但静下来想一想,还是有话要说的.

  这两节课,都很棒。教师素质都很好。韩翠华老师的放手学生,放的自然,彻底,效果好。韩冰老师的课堂设计大胆,新颖,有特色,思路明确,有条不紊。

  同时也有疑惑:

  第一节课,以学生自己思考为主。普遍出错的题,既然考了,学生不会,改了,还不会,再给他们大量的时间去思考,一节课只能重点处理3到5道题,那么别的错题什么时间处理?难道,大家的试卷讲评课真的都是这样上的吗?老师点一下,就会有三分之一的会了,再让这些人教会别的学生,效果也不错。

  第二节课,求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这种问题,可以放在“直角三角形”这一专题里,学生理解求两点间的距离即勾股定理的又一应用,不过在原有的知识网络添上一个知识点而已。放在“阅读理解”专题里,知识点有些孤立,学生不易深刻把握。

  我们很希望了解那些成绩好的学校是怎么提高成绩的,我们这儿的老师也都很敬业,也有很多课上的好的,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任务,为什么会有几十分的差距?

  在饥饿的时候,人们需要是馒头,而不是一杯咖啡。

  刘老师说的“温故生新”,找“新知识的`生长点”一直对我们的课堂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位老师说每节课的开始,检查学生背公式定理,可让他们默写在纸上,收上来检查。这样避免出现偷懒的,检查不到的,课堂纪律也好,学新知识也容易进入状态。这一点虽说朴实,但很实用,效果也好。

  我们就想了解大家平时上课的真实状况,这些对我们才会有实际意义的帮助。本来,通过一节课看到的东西就不多,一堂普通的课被涂脂抹粉打扮的“很漂亮”,看的眼花缭乱,华丽的东西多了,实实在在的对我们有帮助的东西就少了。

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7

  20xx年5月30日—31日,我作为xx县初中数学一线教师非常有幸的参加了xx市初中数学骨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及优秀课展示观摩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xxx县教研室及xxx初中的大力支持,切实提升了全市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质量,来自全市各县区60多位数学骨干教师参与了培训。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分组磨课,首先对20名教师分成A、B两个组对20节微课进行打磨,张运林老师负责A组,王能举主任负责B组,我也就位于王主任所负责的B组,30日8;

  00—12:00在多媒体教室无学生的情况下进行第一次打磨,要求不得超过七分钟,情境诱导、自学(探究,练习)指导、展示归纳、变式练习及小结等环节齐全,在第一轮的磨课环节中,大都出现超时现象,磨课后王主任对我们组的课进行了评价,我的课例中指出了我在自学探究练习指导这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并且我通过自查发现,在板书和准确表达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会后对本节课进行了修改,下午13:00—18:00在录播室进行第二轮磨课,课后本组的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指导,在练习题的出示上难度应该逐步递进,并且题型应该更全面。会后我又对该节课的练习题进行修改,并且逐字逐句打磨课堂上表述的语言。二是优秀课展示,31日8:00开始,参加磨课的20名教师依据课例顺序依次进行课堂展示并全程录像,后将20节优秀课例上传到网上供老师借鉴学习。三是培训讲座,邀请到陕西省中学数学创新联盟培训部部长、xx市五大名校创新教育特邀指导专家张磊为参会教师做了题为《教学创新应用与初中数学实验课怎么上》专题培训。

  本次培训,我非常有幸参与了课例打磨及课例展示环节,在整个磨课环节中,在xx县同行前辈的帮助与指导下,我对四环五课型的教学环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我展示的课例《5.2.2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一》环节中的情境引入、探究指导的问题设立,学生展示环节提问的有效性,小结环节的果断不拖泥带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现将我所理解的关于“四环五课型”模式中的二类概念课的实施过程总结如下:

  (1)情境诱导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指导中实现学生自主探究。用好行为动词,让学生有事可做;

  规范学生行为,让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发生明显的变化,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3)展示归纳中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有序进行展示,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尊重学生,还学生自主,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把点评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归纳梳理知识点,使知识升华,老师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进行重点强调。

  (4)变式练习中感知运用新知。变式练习是深化理解概念的重要环节,既要体现“练习”更要体现“变式”,并且变式练习的.设计要遵循的原则是“直接运用定理——逐步增加或变换条件简单运用定理——创设情境综合运用定理”。

  (5)小结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对知识进行升华,对数学学习思维方式进行渗透。

  培训已顺利结束,看一看自己记录的听课笔记,翻一翻自己随手记下的批注,内心感到十分的高兴和充实。我深深地知道外在的知识要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能力,就必须用理性的思维,挑战的眼光去审视、吸收、创新。本次培训老师们的“点化”和“引领”,就像教师成长道路上的那盏明灯,使本人豁然开朗。作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8

  八月十六日,我有幸参加了常德淮阳中学初中部教师培训,经过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此次培训内容相当丰富,主要有师德师风学习、规章制度学习、班主任工作交流会,集体备课等。

  特别是听了各位班主任的经验交流之后,我对班级工作也有了新的看法与思考:

  第一,走进学生,和学生做朋友。作为班主任就应该走进学生,亲近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心去了解学生的一切,用爱去管理班级。

  第二,和学生一起共同管理好班级,形成班集体荣誉感。对于班规,一旦形成就要严格执行,特别是对班干部,既要树立他们的威信,又要加以严格要求。

  第三,竖立良好的班风,形成正确的舆论。好的环境能够激励人,可以改造人,因此这个集体需要有一种精神,那就是蓬勃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你追我赶、爱班好学的争优精神。在交流会中,老师们多次提及小组评比制度,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竞争意识。

  第四,做好家校沟通。多与家长沟通,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要想真正把一个孩子教好,需要班主任与家长的及时沟通、互相配合,在这次交流会中,各位老师都提出了要与家长和谐沟通,换一种和家长沟通的思路与方式,用平等、融洽、真诚的方式去和家长交流,让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建立“体谅、关心、配合”的'桥梁,只有如此,大家才能齐心协力引领孩子不断进步。

  通过这次班主任工作交流会,让我深深的体会到:班主任工作是平凡而繁琐的工作,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要想得到每个学生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心血;班主任工作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育人无止境,管理无边界,作为班主任,累中也有很多快乐。

  再就是集体备课,作为一名新老师,我认为集体备课,可以吸收到别人的优点来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的教学不断进步,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集体备课,促进了教师从意识间的合作走上了行为上的合作,从单一的知识结构形成了集体智慧的结晶,形成了教师间平等、互助、合作,共进步的良好风尚。

  二、在集体备课的时候,由于相互交流、讨论,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经验、成果,调动了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让我们对课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集体备课,让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的不足,让我在交流过程中,更能认识到在课程中有几点不足:课程设计中,核心能力训练必须贯彻行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活动的设计要更符合任务目标,具备可操作性等等。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自己感觉就像和所有的老师

  融合在一起,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中,陶醉不已,流连忘返。为此,我希望以后会有更多类似的培训机会。

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9

  今年暑期有幸参加了市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有了一些收获:

  一、新教材的释疑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我自己有着太多的疑惑,而南京市教研室员朱宇辉老师案例的形式向我们全面诠释了新教材的特点,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而要想真正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没有一定的观念更新是很难实现的`。

  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要遵循教育活动的规律,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个人成长的引领

  美女特级魏洁老师的个人成长经历,特级教师王凌给我们看他的备课笔记,张勇成老师结合自身的成长给我们做的讲座等等,为我们教师的健康成长又一次指明了方向。还记得宋涛老师的那几句“不推诿责任、不独享成果”“学会拒绝、学会放弃”“提高工作品质”犹如醍醐灌顶,教会了我如何在工作中懂得舍取。只要你愿意,你总归能看到前面的希望!

  三、教育观念的更新

  此次培训班的学员来自教学各条线。通过集中理论学习,使我们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现代教育观、学生观和学习观,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客观规律、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我第一次听到案例教学,开始感到茫然无绪,现在慢慢从一团乱麻中理出了一个分析课堂教学的头绪。我们以前评课总是在关注教师的设计和讲授,而很少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参与度,更很少体察学生的情感和需求,贲友林老师“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使我知道要学会聆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需求。

  改变了对学生一贯的只有终结性评价的模式;突出了发展性评价和即时性评价;从而使自己变原来只关心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探究为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探究,真正体现教学评价的过程性。

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10

  “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的思维之美、理性之美,曾令无数科学家倾倒。在人类历史上,数学不仅促进了人类智力和思维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数学的思维和理性,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进行启蒙教育的。奥数旨在培养一些有潜质的天才少年继续深造,加深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毋庸置疑,国际性的数学奥赛的确选拔了一批在数学上有潜力的年轻人。如今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数学家,就是当年数学奥赛获奖者。

  “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每年举行一次,作为一项国际性赛事,由国际数学专家命题,难度远远超过一般的考试。

  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等人的倡导下,我国于1956年开始举办中国的数学竞赛。面向中学生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始于1959年。直到1985年,中国才第一次派学生参赛。此后,奥数在中国的发展超出了数学家们的想象。从奥数金牌来看,中国已经是个强国。截至20xx年,中国参加了2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其中17次总分排名第一、6次排名第二。而有史以来参赛的158名中国学生,总计获得了124块金牌、26块银牌、6块铜牌。

  据教育专家研究,奥数适合于少数对数学有兴趣、有特长、有天分的学生,只有大约5%的智力超常儿童适合学习奥数。从这个意义上讲,奥数并不是一项适合在学生中推广的教育科目。学不学奥数,最终取决于孩子们的兴趣。有兴趣钻研奥数这门学科,才能体会到当中的奇妙,充分享受其中的乐趣。但在中国,奥数不断升温,俨然成了一种在学生中推广的教育科目。

  在中国,小学、初中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小升初”的考题难度不高,很难在学生中分出层次,于是,很多学校就加考奥数,把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多年来,“中国式奥数”教育,已经成为孩子们升学时的博弈利器,这也是奥数超常发展的重要原因。社会上的“奥数热”正是奔着应试的目标,故而很多孩子被迫报名上奥数兴趣班。

  数学家杨乐院士认为,奥数本是面向一部分对数学有兴趣的中学生,但现在对数学缺乏兴趣的同学也纷纷加入,有些学生因为负担太重,会产生逆反心理,对数学渐渐失去兴趣。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航天专家王永志院士也对媒体记者称,他曾就奥数问题约谈过近40名学生、家长和教师,很多人都对奥数有不满情绪,有些家长甚至说“孩子学奥数累得都想自杀了”。

  20xx年12月,王xx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青少年科技活动站一起,开展了面向北京市丰台区9所中小学2200多名师生和家长的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发现,63%的孩子正在参加奥数、英语、作文等各种辅导班、补习班,每人平均参加四五个,多则9个。在一个只有4万多人的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分布着50多家培训机构。一所小学的121名毕业生中,留在本片区中学的仅有20人,101人舍近求远上了其他学校。随着年级增长,戴眼镜的学生人数直线上升。王永志认为,奥数等比赛成绩已经成为名校选拔学生的重要标准,形成了体系外的“小升初”选拔机制。

  为什么国外的奥数能培养天才和大师,我们的奥数教育却广受诟病?数学家杨乐如是分析:奥数的定位本来是一小部分对数学有兴趣的高中生,但是现在不仅高中生有奥数竞赛,初中生、小学生也有,对数学没有多少兴趣的学生也参加,这种突击训练不仅没有使学生们的数学能力、数学修养得到提高,相反,有些学生因为负担太重还有可能产生厌倦情绪。

  奥数本身不存在什么原罪,错就错在大众将奥数与数学之外的东西联系起来。当奥数与各种保送、加分联系到一起,许多聪明的孩子为了保送和加分,只好去参加培训和竞赛,并不是为了数学而去学习数学。出发点有问题,奥数自然就变味了。

  其次,我们的奥数培训,只是告诉学生许多答题技巧来应对考试和竞赛,而不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兴趣。奥数一旦成为进入名校的“硬通货”,只要拥有它,“家长求学校”就会变成“学校求家长”。

  以往的一些高校招生制度,也对“奥数热”起了火上浇油的作用。高中阶段奥赛全国决赛以及省赛区竞赛中获得有关奖项的,具有高考加分甚至保送资格。这种强劲的政策导向,使得奥数具有非常功利和实用的价值。

  20xx年4月12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杨东平在广州一个校园里发现了一份小学四年级、五年级的奥数试题,原本应该是初二才学的平面几何题竟然出现在卷子上。这让杨东平非常气愤,三天后,他在个人博客上写道:“奥数的泛滥成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仅几天工夫,共有近48万网友阅读此文,并有6000多条评论。

  杨东平并不是第一个向奥数开炮的专家。国际华人数学家大会主席丘成桐教授也曾表示,在美国,“奥数”就是一个帮助中学生提升对数学兴趣的组织。而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奥数学得好就有更大的希望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所以一些学生主动学习奥数。丘成桐说,出奥数题目的很少是一流的数学家,而且这些题目出得很偏。“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正在扼杀我们的天才。”

  奥数被异化,毁掉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今的奥数,不是引导孩子探索求知世界,不是激发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而是以应试和分数为目标,用题海战术、强化培训、机械练习、重复演练等,让学生向高分疾走,向考试冲刺。这样的教育,不仅使奥数失去了科学精神,而且使不少原本喜欢数学的学生变成了做题机器,泯灭了独立思索的能力,失去了对数学的爱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科院院士指出:“现在搞奥数就像搞传销一样,把家长和学生都‘骗’进了一个漩涡,花了大价钱,反而把学生的兴趣磨灭了。”

  奥数被异化,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奥数内容向难、偏、怪发展,成为难倒学生的利器,让孩子产生挫败感,进而对数学望而却步。在低年级甚至幼儿园就开奥数课,更是一种典型的揠苗助长,严重违反教育规律。前两年,广州市曾对1 000名少年儿童进行了一个“梦想大调查”,竟然有不少孩子的梦想是“永远不要再上奥数课”。许多孩子面对极其艰难的奥数题,惊恐不安,自尊心、自信心遭到极大的打击。数学专家对此忧心忡忡:“奥数是一个让大部分孩子一次次证实自己是傻瓜的课程,伤害着整整一代少年儿童。”

  为什么至今“奥数热”都没能彻底降温?说到底,“奥数热”背后的利益链是其幕后的强大推手。

  一是点招、占坑班、内部接收,小学升学悄悄与奥数成绩挂钩。

  奥数之所以如此火爆,其最核心的原因是其成为各个重点中学在“小升初”时录取学生的依据。奥数成绩是如何与升学挂上钩的呢?有关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学校在上世纪90年代末废除“小升初”考试之后,暗中采取对奥数成绩优异学生内部接收、“点招”“占坑”班等方式择优录取,造成了多年来升学与奥数成绩挂钩的现实情况。

  二是有些教师暗中供职奥数培训班,为培训机构提供滚滚生源。

  在奥数培训机构与“小升初”择校挂钩的同时,作为链条上的另一端,小学成了培训机构滚滚生源的基地。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尽可能让学生更多地升入名牌中学,成了小学追求的目标。奥数培训班就为小学的这个追求,提供了天然的平台。而对培训机构来说,小学是其生存的唯一保证,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报名自家的奥数班,他们会千方百计地与中学拉关系,甚至暗定升学的名单。虽然教育部门明确规定,学校教师不能到社会上的培训机构任教,但是,在利益面前,这些规定成了一纸空文。

  正因为在奥数培训学校中有所谓名校“占坑”“点招”的机会,家长宁愿投巨资为孩子买个机会,在个别著名的培训学校甚至出现“一位难求”的现象。即使一片封杀声,奥数仍热度不减。而无助、无奈的家长们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仍视奥数为孩子升学的一个重要砝码,即便不是很情愿,但也不敢轻易放弃。

  目前“小升初”择校氛围依然浓厚,而名学校要挑“尖子生”,又不敢公开考试。这种升学格局不彻底改变,家长需求就会非常强烈。仅此一条,“奥数热”就难言遏制。在这个利益链上,最大的受益者是招生学校,如果没有名校背后私自选择生源,这个利益链条上寄生的培训机构、奥数竞赛就难以存在,家长也就不会挤破头掏钱找罪受。奥数已偏离了曾经单纯的学科竞赛轨道,在功利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纠结的家长:“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小学生家长中普遍流行着一句话——有证书不一定有用,但没有证书肯定不行!在我国,几乎所有家长都希望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极少数精英,并按照精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家长争着让孩子进好学校,好学校就会对学生进行选拔,奥数成绩的好坏便是选拔的标准。为了让孩子在今后的中考和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学校和家长就会让学生学深一点,学难一点,很多参加奥数培训的学生,并不是为了获奖,而是为提高学习成绩。

  “希望杯”之类的竞赛证书一度成为各地众多名校“小升初”保送或推荐的必备敲门砖。

  诗诗出身于教师世家,数学成绩不错,奶奶还是退休数学教师。诗诗从五年级开始上奥数课,但她对奥数一点兴趣也没有。虽然诗诗百般不愿,但拗不过奶奶的`逼迫,只能继续上她觉得“很难很辛苦”的奥数课。在去年的“小升初”考试中,因为解不出最后一条奥数题,诗诗没能进入理想的中学。而电脑派位只能让诗诗就读普通的中学,全家人都为此感到懊悔,认为不该这么晚才送孩子去学奥数。

  对于奥数竞赛,家长们很矛盾。

  听说奥数停赛了,刘女士的纠结有增无减:“一项比赛叫停了,还会有其他的。不在学校报名,个人也会报名,这就是一个怪圈,家长和孩子都觉得累。如果不参加比赛,但我们又担心孩子将来上不了好学校,孩子的前途就会变得渺茫。”

  家长们聊起当今的教育现状,都有一大堆意见。说到自家小孩学业负担重,累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无法保证时,没有不感到心痛的。但在现实中却很少有人去抵制这种现状,倒是有不少人争先恐后为孩子“抢跑”创造条件。商家看准了家长们的这一心态,于是编造出诸如“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的各种假教育口号,吓唬家长拿出大把钞票送孩子去接受各种培训。

  近来不断有媒体披露,由于缺乏监管,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包括毫无资质、资格的无良商家,冒充名校、名家开办各种培训班,尽管其开出的“天价课”无非是重复课堂内容,反复训练,但仍不断有人上当受骗。

  纠结的孩子:“奥数真的有用吗?”

  见没见过“娃娃奥数班”?5岁的孩子连数字都没认全,便被家长送去“培优”,刚上课十余分钟,便有孩子哭闹着出来。一边是老师无奈,一边是家长有理:“孩子在一个半小时里能认真听半小时,也是收获。现在吃点苦,将来升学就可以轻松点。”

  发生在武汉市的这件“怪事”并不怪,5岁学奥数也绝对进不了“吉尼斯奥数最小年龄纪录”。形形的竞赛,让孩子们不堪重负,纠结不已。

  “奥数真的有用吗?”著名数学家杨乐曾遇到过这样一个让人笑不出来的问题,提问的是个四年级的孩子。孩子说,因为上好中学需要奥数竞赛成绩,所以他和同学要上很多培训班。

  学科竞赛,本来是让学有余力的孩子“吃饱、吃好”,让他们在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中增长兴趣,探索科学奥秘。而如今,学科竞赛却几乎成了全体孩子的“加餐”,不喜欢“吃”、“吃”不下去也得“硬塞”。

  随便翻开哪家培训机构的招生简章,“快速掌握方法,提分快”都是不变的噱头。家长的想法单纯而急切:报班——参赛——拿名次——顺利“小升初”。在这里,学科竞赛早已与兴趣和天赋无关,而是一块结结实实的“敲门砖”。据报道,某省禁数学竞赛与升学挂钩,一下子全省竟少了近10万“数学爱好者”,有老师感叹:哪里有这么多“数学爱好者”啊,分明是“被爱好者”!

  “就好像人可以将跑步作为一项锻炼身体的爱好,但不一定人人都要去当专业运动员。可现在的奥数班就是将奥数培训职业化,教师都是职业教练,让每个孩子都去当专业运动员,这当然不合理。”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曹一鸣这样说。他认为,将奥数培训职业化是一大误区。

  参加学科竞赛的功利主义正在蔓延,学生从参赛开始便只关心可以量化的结果,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忽略了学科竞赛对自身综合素质的锻炼,偏离了竞赛初衷。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曾天山指出:“学科竞赛在历史上起到了很大作用,但跟升学挂钩之后就异化了,成了一种全民性的功利行为。如果将学科竞赛与升学挂钩,变成功利的加分,成为‘小升初’等择校的砝码,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谁都扛不住。”

  纠结的教育主管部门:釜底抽薪还是扬汤止沸?

  加强对学科竞赛的管理,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不是第一次“出手”。早在20xx年,北京市就下发通知,要求严格管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竞赛活动。

  已举办了20多年的全国性数学竞赛“希望杯”由部级机构主办,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难以真正“叫停”。官方能做到的,也只能发文规定——“严禁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报名参加各种学科类竞赛活动,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入学工作中通过学科竞赛或参考竞赛成绩来选拔学生。”“各中小学校不得违规出租校舍,为学科类竞赛活动提供场地。”

  就治理而言,教育主管部门的这些举措最多是“扬汤止沸”,因为“奥数热”的社会根源没有消除。“部分学校将学科竞赛成绩作为入学评价指标的现象存在已久,择校热带火了竞赛热,竞赛热反过来又加剧了择校热。”杨东平教授如是说。他强调,这一现象有着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实原因,要从根本上解决竞赛热,还需大力促进教育均衡。

  教育部规定,从20xx年秋季进入高一的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把奥数和升学挂钩分开来,奥数没有了这个功利性的杠杆,家长和学生们还会对奥数趋之若鹜吗?

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11

  20xx年3月27日,县教育局教研室为进一步提升我县中学数学教师的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教程的理解,掌握新教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举行了中学数学新课程的培训,组织我们学习了七年级数学新教材,有幸听了从北京来的老师对新教材的解读与评析,受益匪浅。经过对教材的疏理,让我对七年级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践行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下面就这次新教材培训,如何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新时期的`教育需要的是一支自身素质高,技能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

  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关键因素在于人才,当前国内、外教育发展形势使得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我们作为一支培养人才的教师队伍,必须具备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強的本领。

  2、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知识素养,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讲座老师广博的知识,精深的研究,独到的见解,最新的科技信息,打开了教师们封闭的天地,使大家耳目一新,精神振作。有的教师听了讲座后说:“不听不知道,一听才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学的东西太少了。”

  二,对人教版的中学数学教材有了更详细和深刻的理解。

  通过讲座老师对教材的详细讲解,使我对教材的编排特点和用途有了全面的认识。之前我总是埋怨课本的练习太少了,以致于没有练习题给学生训练。听了老师的讲解以后,才知道教材的编本是有要求的,甚至对教材的重量都有严格的要求。而且提出了课本的练习题够用,好的教师要根据原来的练习题变通去猜练习,比如: + =5改为 或 + =5或 - =5。

  三,对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常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应用题新课不要讲过多的内容,一节新课两道题足够。在教学过程中,要两线并行:建模(阅读——分析——找量);练习(学案)。要给学生足够的建模时间,可以通过检查学案给学生独立思考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思维方式也很重要,盖高楼瘦身,不要越讲,内容越多。

  总之,通过本次培训我不管是从教材的把握,还是从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等方面都有所提高,收获很大:首先改变了自我认识,了解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材的要点,了解到课任教师所肩负的责任。而且在与各位老师共同学习中,我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我相信,通过这次新教材培训,我一定会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因为只有真正掌握了教学真谛的老师才是一个好老师,才是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也才是一个对学生帮助很大的老师。

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12

  20xx年4月9日到10日,我参加了泸州市古叙送教初中数学的培训,4月9日上午,泸县二中校长谭强讲授了“一个一线教师的课堂高效之思考”,下午泸县教研室李万富老师讲授了“注重培养四基四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4月10日上午听了两节优质课,一是泸州七中李箭老师上的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二是泸县太伏中学张柯老师上的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下午泸州市泸南中学易建洪老师讲的“课堂教学结构改革”。通过短短的两天时间学习,我受益匪浅,现将这两天的培训心得写下了,与同行们共同分享:

  一、我真正理解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核心概念的解读,1、数学研究的对象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2、培养的目标是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能: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3修订课标解读中的具体要求: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二、所谓高效课堂教学就是在有限的40分钟内,让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即教学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这里的发展,指的是就学生个体经验基础上,“双基”(基础

  知识、基本技能)和思维得以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得以持续和张扬。以前我以为要使用多媒体的课才是高效的课,只有教师讲解的课就不是,让我走出了这样的误区。

  三、易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初中数学的解题方法和数学知识的归纳,比如:如何将条件标划在图上,解调配问题的应用题要画图示和列表,如何解两个比较量和三个关系量的应用题,如何解决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问题,如何解决折叠、旋转和平移的题,射影定理的拓展,三角形面积的特殊计算,解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函数的'“三化三值”、两特殊等等。以前我传授给学生都是些凌乱的知识点,导致学生很难系统性的掌握,导致今天讲了,明天就忘记了。

  四、两节优质课让我懂得:上课要抓住学生的心,要讲求实效性,教学要把发言权留给学生,教师要聆听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让他们有被重视的感觉。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兴奋点,激起他们的冲动,勾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教师要有包容之心,即使错了也要鼓励。教学要反复训练,让他们在练中悟,正在能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我期望在以后的培训中能更贴近农村薄弱学校学生的基础和智商能力参差不齐的特点,给我们讲更实用的方法,让我们的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谢谢!

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13

  数学是以数字和符号为主体的科学性学科,所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建立数感和符号感是非常重要的,是进入数学学习的基础。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学习整数、小数、分数、有理数、实数等数的概念,这些概念本身是抽象的,但通过数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将这些数的概念与它们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建立起联系,例如,一百万有多大,一把黄豆大约有多少粒等等。在课程标准中,重视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淡化过分“形式化”和记忆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自主活动,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数学素养,还有助于他们利用数学头脑来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我们的大多数数学问题都来源于生活,而我们的数学知识反过来又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因此,有价值的数学更多地体现在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去观察、认识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获得或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过去教师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笔算的正确率和熟练度,学生缺乏估算意识与估算方法。但在日常生活中恰恰是估算较笔算用得更为广泛。我们常常需要估计上学、上班所用的时间,估计完成某一任务(烧饭、买菜、做作业等)所需的时间,估计写一篇文章所需的纸量,放置冰箱所需地方的大小,估计一次旅游所需的费用等等。因此,加强估算,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新课程标准也反复强调要加强估算,淡化笔算。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是思维过程的教学,没有学生的思维活动的数学课是不成功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的情境,以及教师的循循善诱和精心的点拨。因此,课堂情境的创设要以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为出发点。课堂上提问的设计、题目的选择、情境的创设等,都要充分考虑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启发性,这正是课堂情境创设所要达到的目的。

  课堂上,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通过探索,解决问题,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要做到这一点,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和谐”,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小而具体、新颖而有趣、具有启发性,同时又有适当的难度,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不要运用不恰当的比喻,这样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和准确使用数学语言能力的形成。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积极主动地学习。

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14

  上网培训学习宣布告一段落。辛劳伴着收获,感想颇多。通过学习加强了对新课程的认识,益处多多,势在必行。学到了知识,但还有些笼统,仍需继续学习、理解、消化并用于实践。而最主要的收获是对学校数学和数学教师的形象和角色产生前所未有的认识。

  一、实践必须与理论相结合。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创建真正育人乐园。

  二、注重方法非常必要。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多联系生活,多创设情境,多动手操作,注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课堂才有实效。

  教师要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从情境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三、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

  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已经慢慢倦怠、沉重,沉重的令人窒息。我早已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职业。可通过这几天的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

  四、重视实践,审视自我。

  “省培”让我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数学课,要做到三个关注:

  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

  二是:关注数学:抓住生活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生活中到数学,乐学、爱学数学;

  三是关注课堂,不要有“做秀”情结,倡导“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灵活而实际”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数学教法、学法,体现数学课的灵魂。

  通过“省培”,使我懂得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寻求符合实际的教学风格,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通过“省培”,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学生喜欢、家长信赖的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20xx年11月28日,在合肥48中望湖校区召开了初中数学教师培训基地的启动仪式,并有幸聆听了南京刘密贵老师的一节探究课和特级教师以楼的讲座《生长数学—新时代数学教育的新实践》,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刘密贵老师的课题是探究《等腰三角形》定理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垂直平分底边。他首先由玩具的话题,让大家初步感悟到由拆到合的过程就是对事物更深层次研究的过程,那我们的数学是否也可以这样去探究呢?由此引入课题,让学生将定理2进行先拆成4个部分,然后由其中2个作为条件去推理另外2个结论,并让学生在组合过程中体会有序组合的重要性。接着再引导孩子对于每种组合构成的命题真伪性进行判断。

  孩子们积极思考,用已经学会的全等三角形这一工具进行证明,而由③和④这两个条件来推理出①和②这一组合,让孩子们陷入了沉思。最终在刘老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下,从孩子们那发光的眼神中,从孩子们埋头演算中,从教室里此起彼伏的应答中,我们感受到这是一节思维流动,不断碰撞出火花的课堂。

  接着就是特的讲座,讲座内容为《生长数学—新时代数学教育的新实践》,对于讲座的内容,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生长数学正是我们一线教师应该追求的教育方式。生长本义是指在一定生活条件下,生物体由小到大的过程,而学生的学习数学体系也要让他们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那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做到深层次地寻觅思维活动轨迹,高标准的架设知识生长结构,才能教给学生具有生长力的数学,数学教学才能迸发出巨大的.生命力量。

  特举了几个案例,比如“鸡兔同笼”问题,绝大部分老师都是告诉孩子们给未知数设某,那为什么要设呢?这个问题的抛出,会场里鸦雀无声,我们心里都在想,这是书上这么教的呀?特指出,从问题到方程的过程,学生找出的多种方法尽管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假设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提出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能否沿着这个思路,用字母来表示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呢?”这个过程让学生明白“设”的前世今生。不仅如此,特用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方程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

  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假设法”和“用字母表示数”的土壤上,自然生长出了一元一次方程。数学的教育价值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想得到”、“想的妙”更要“想得透”,凸显数学知识的生长性。再比如“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我们大部分老师都是过三角形顶点做底边平行线,然后用平行线性质转化角,使得3个内角构成一个平角,从而证明出内角和为180度的定理。特提出,这个线为什么一定要平行底边呢?不平行可不可以呢?我们还有什么工具能证明这个内角和为180度呢?又是一系列的问题之后,特指出遇到问题时先引导孩子想想“干什么”,再思考“怎么干”,最后“干干看”,结束后别忘了再“回头看”。这一过程不仅仅是教学生们技巧更是教学生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思维不断生长的过程。

  数学家庞加莱说:“数学的优美感不过就是问题的解答适合我们心灵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满足”。我们在课堂中,一次又一次磨炼学生们的思维品格,使其形成关键能力,让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满足的同时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今天的学习,我的收获不仅仅是一本笔记,几个案例,一场讲座,更是自己对数学教育理念的更新。我心怀感激,现在可以站在这么多优秀之人的肩膀上眺望,不迷失方向,也更坚定信心。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要把学生造就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今后我要多读书、多学习、多交流、多实践,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生长力的教师,教给学生有生长力的数学。

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15

  新课标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变化:一是育人导向更突出;二是核心素养导向更明确;三是学习任务群的提出;四是建立学业质量的评判标准;本次的学习让我明白了要树立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必须做到时刻心中有“标”,以理论指导课堂,要深刻理解并把握学科间的联系。

【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04-07

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02-17

(合集)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12-04

初中数学研修培训心得体会11-22

初中数学培训心得10-02

初中数学培训总结11-16

初中数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01-29

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15篇04-21

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20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