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心得

时间:2023-10-09 19:55:34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关于物理心得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物理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物理心得

关于物理心得1

  从初中物理新标准来看,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用规律的自然科学,必须从以下几点来考虑才能完成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要抓好基础知识的传导

  我们知道,物理课是初二年级开始的一门新学科,对初学者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但是,若这种新鲜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新奇上,老师不及时深化,那么这也将是教学的失败。所以,作为一个教学工作者,首先要抓好基础知识的传导。作为老师而言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认真备课。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尽可能地做好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和解决好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将这些引入到教学课件和教学实验器材中。例如在新课程标准中,学生要求初步认识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机械能、内能、电磁能以及能量守恒等内容。并且了解新能源的应用,能初步认识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老师可以自己动手设计一些小实验,比如以两个小磁铁之间的磁性推动了小木车的快速运动,两个物体的撞击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的现场试验。还可以以现实案例或者以多媒体的形式做成动态的幻灯片来宣传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提前预习,鼓励学生课前自己查资料,从而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

  二、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物理教学新标准中,课程基本理念有一点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每一个概念和规律、公式都是可以通过物理实验得出的。在教学过程中能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中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生的探索兴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因此,教学工作者在课堂上,开展实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物理现象过程,能学会简单的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并在其中发现一些问题,还能及时提出问题。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实验方案,学会利用不同渠道收集所需要的科学信息,形成自己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并能对信息做出有效的判断意识,还能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极大地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与此同时,教学工作者也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在课下设计实验,或者根据课外的资料,来模拟物理实验过程,加强学生物理实验动手能力。并且教师完全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实验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们讨论交流,还可以让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和讨论记录,教师则做好实验分析总结。

  三、师生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和谐课堂,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现代心理学理论认为:学生只有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下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因此,构建愉悦和谐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和谐课堂,才能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才能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在和谐的课堂上是完全可以形成并达到这一目标的。在和谐的课堂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基础。

  以学生对老师的喜爱,能把这种喜爱转移到课堂上去,能高效地接受老师的教诲,容易接受知识和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识,还能使学生愿意和老师交流他的想法、学习中的困难和快乐,能更好地进行学习生活。教学工作者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通过以生活实例来让学生思考其中的物理原理,来带动学生思维的运转,引导正确的思考方向,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提高认知兴趣,培养求实的探索科学的作风。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是不可否认的一点。学生的认知基础、接受能力的差异、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参与的程度在一个集体中也是有所差别的。因此,和谐的课堂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实现差异化的教学培养模式,尽量使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接受知识的传播,从而掌握知识、学会运用知识。

关于物理心得2

  1.学会使用物理课本。

  对于才开始接触物理的初二的同学,从课本了解初中物理课要学习的全部内容是什么?物理课上老师会先讲些什么、后讲些什么?作为学生,是被动地等待答案,还是主动地探求去寻找答案,当然是做后者。

  2.物理学中的概念和规律很重要

  在物理课的学习过程中,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学习是重要的,这在学习过程中是非一日能掌握的。同学们在学习每一个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时,要使自己由“机械记忆”转为“意义记忆”,最终上升为“逻辑记忆”也就是需要理解记忆。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探寻好的学习方法。

  第一要学会“预习”,第二要学会“有目标、有重点的听课”,第三要学会独立完成作业,这里所讲的独立完成作业,不单纯指不抄他人的作业,而且是指做作业时不对照课本、不对照课堂笔记写作业。是指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是要在同学们在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信。基本原则是:学会有意识、有目标地观察,丰富个人的感性认知;把握好学习过的“预习、听课、作业”的`三个环节;定期进行所学习知识的小结或总结。

  4.加强训练,需掌握两方面的能力

  一是用物理用语表述问题和规范书写物理公式、解题格式的能力;二是物理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物理用语是学习物理的语言工具,必须学好。物理用语中专用词、专用符号需要一定的记忆,例如,每个物理量都有它的名称和表示字母;每一个物理规律或定律所有它的陈述原则。但是这些内容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每个物理量的表示字母,多数都是用物理名称的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同样,物理公式的书写、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都要做到规范和熟练。它们是学好物理的基础。

  5、善记忆,会记忆,提高记忆效益

  为了使学到的知识牢固地铭刻,必须加强记忆.如图表记忆,顺口溜记忆,理解记忆,类比记忆,系统记忆,形象记忆等,这些巧记、妙记,都能缩短记忆周期,使知识信息贮存得牢固.如果能做到科学记忆,就可以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智慧的仓库”。在新的学习活动中,当需要某些知识时,则可随时取用,从而保证了新知识的学习和思考的迅速进行。

关于物理心得3

  通过紧张有序的学习,交流、研讨、评论等对这次课程培训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之前的一些疑惑和迷茫有了深刻的答案这次培训让我难忘,不仅使我更系统的把握新课程,让我仿佛身临其境,专题学习,互相评论,互相讨论,集众师之见,使我的眼界得以开阔,并且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有重大的突破和认识。

  同时也“被迫”对自己的心态和角色进行了调整——原先想既然是远程培训,也不会很紧张,可是从培训的第一天起,就体会到了——放松一下的想法都让这每天的听、想、写等无形的压力赶的无影无踪。

  培训真的是既太紧张太辛苦!在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和视频学习中:不但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让我对新课程改革后的初中化学教

  学工作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通过紧张而又认真的学习心得体会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新课改必须更新教师观念。

  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观念的提升。

  教师作为课改的执行者,决定着这场教育变革的成败。

  因此广大教师参与各级培训,优化校本教研,自觉发展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力求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规范优化教学行为;另一方面科学认识和处理推进课程改革以及实际教学时的矛盾,处理新旧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矛盾。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新课改让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每位老师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我们的课改不是细枝末节的小变化,而是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

  2.清晰地认识到初中化学新课程的大致内容。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初中化学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

  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初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

  对于新增的大部分内容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要弄清,更要弄透。

  对于一个初中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

  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

  对于未曾变动的旧的知识点,考纲上有所变化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新增内容,哪些是高考必考内容,哪些是选讲内容,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才能做到面对新教材中的新内容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新问题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

  通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内容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各模块又是由哪些知识点组成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

  专家们所提供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对于必修课程必须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内容,应视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3.整体把握初中化学新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

  整体把握初中化学新课程不仅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高中化学的主要脉络,而且可以使我们站在更高层次上以一览众山小的姿态来面对初中化学新课程。

  整体把握初中化学新课程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化学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化学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所谓的主线即贯穿于某一阶段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某种思想方法等等。

  这条主线也许只贯穿于我们的初高中阶段,也许会贯穿于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阶段。

  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初中化学新课程、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化学的主线,对于一个初中化学教师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是把握化学中的主要脉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与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

  不同的思维模式会产生不同的讲课方式,不同的授课方式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

  好的授课方式与方法能使学生轻松乐学,如沐春风;科学的思维模式,能使学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当的情景导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因此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能促进我们产生更多更好的授课方式、方法,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

  这对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4.懂得了应该如何把握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剖析,使我们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化学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

  我们已经认识到新的高考越来越倾向于“重视基础,能力立意”。

  “重视基础”,意思就是从最基本的知识出发。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试题,追根求源,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它的“根”;所谓“能力立意”,意思是说试题不是基础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精心巧妙的组装,通过这种组装,题目就给人一种新颖、陌生感。

  “重视基础,能力立意”不但是高等学府选拔人才的需要,也是莘莘学子将来从事各种工作,研究和解决生活、社会问题的需要。

  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通过把握课堂教学来达到以下两个目标:一方面,通过我们的日常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以便升入理想的中学继续深造;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新教材的安排与设计充分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

  作为教师,应该通过自己与集体的创造,更好地为我们的学生和社会服务。

  通过培训我明白了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善于积累、善于观察和学习;善于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善于控制自身的情绪;善于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同时我还懂得了化学的兴趣性、启发性等教学原则的重要性。

  这次培训让我难忘,不仅使我更系统的把握新课程,让我仿佛身临其境,专题学习,互相评论,互相讨论,集众师之见,使我的眼界得以开阔,并且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有重大的突破和认识,当然对我思想上的冲击更是不可估量。

  我再一次感受到了“行胜于言”的作风,体会到老师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的力量。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自己有了更多的认识,人的潜力真的是可以不断挖掘的。

  参加培训的老师们也让我见到了许多教学上的创意。

  在教学技能的学习上,我的收获很大。

  规范的教学流程,巧妙的课程设置,让我感觉到那些原本在我大脑里模糊不清的概念马上就清晰了。

  ……除了教学技能的学习,更让我受到震撼的是一种严谨的作风。

  这无疑将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关于物理心得4

  在我没学习这门课之前,就闻知了物化的鼎鼎大名。

  第一次,记得在人人网上,看到学姐发的图片,讲述了图书馆里物化的奇遇。这位学姐,暂时离开书桌,等她回来后,发现自己的物化书上多了一张字条。字条上大概写:同学,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对你产生了深深的.敬佩。我在高中认为最难学最讨厌的就是物理化学,当我看到这本书,原来这个世界还有更神奇的存在。同学,作为文科生的我只能深深的祝福你,祝你好运。

  第二次,而在没上这门课之前,陈凯老师就告诉我们,以往学长学姐们对这门课的过关率。

  可以说,我是对这门有着恐惧感,还有好奇感。因为我本身不太爱学习物理。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上完了第一章。总体感觉还好,但是就感觉在上大学物理,有数学微积分,还有好多的形式看起来很复杂的公式。看来,要做点题目,感受感受难易程度如何。

  不过,越往后面应该越难,不能掉以轻心。

  借用同学的一句话,得物化者得天下。哈哈,加油。

关于物理心得5

  为了了解物理教学的现状,分析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研究下阶段教学的思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学的质量,在后期的工作中取得长足的进步,现反思如下:

  1、正确处理好物理学习中的“思”与“问”。

  很多学生认为物理抽象,难学,但又一时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有的同学认为,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课下仔细看书,平时多做些题就能把物理学好,他们也试着这样去做了,可是效果并不理想,那是为什么呢?我想大家都忽视了“思”与“问”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充分指出了学与思的密切辨证关系。告诫大家在学习中要重视积极思考,才会有收获。物理课程并不象有的课程那样,记住几个概念,几条规律和几个结论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仅仅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物理不是看懂的,也不是听懂的,是想懂的物理学内容来源于自然现象及生活实践,是研究自然规律的,物理题型灵活多变,光靠死记硬背没有多大用处的,必须深入理解,弄清、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这需要有较好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等。

  物理学习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正确的处理好“思”与“问”的关系。可以说没有思考就没有进步,没有问题就没有提高。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地思考,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思”中进步,在“问”中升华。

  2、与学生形成“情感共振”,努力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

  在物理的教学工作中,加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强烈的学习兴趣是有效学习的力量源泉。所以应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差生转化工作,首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我以为不仅要教好物理,还要关心、热爱差生,使师生间形成“情感共振”,从而使这部分学生喜爱学习物理课.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特点,物理学科与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从而使他们形成较强的学习兴趣.物理教师除利用物理学研究范围广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外,还要设计、准备好高质量的演示实验,介绍物理学的新进展等方面来提高差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为了巩固差生的学习热情,还要使不同类型差生获得程度不同的学习上的成功,以此保证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让各类差生尝试到成功学习的喜悦。成功教学可以增强和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优生们对学习物理有浓厚兴趣,甚至让入着谜的主要原因大多源于物理学科本身具有的强烈吸引力,而差生对物理是否感兴趣的首要因素则取决于物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方法。所以,转化差生的工作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此外,教师要善于观察,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表扬,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很重要。

  3、勤下班辅导,乐于帮助学生排除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教师课后辅导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比如: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迁移等。这时,教师应主要扮演导演的角色,尽量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和颜悦色的表情,充沛的精力,语重心长的、幽默的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对准合适的辅导目标,选择恰当的形式和方法,认真策划,精心组织,适时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思考,指导学生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从而找到解题的突破口,通过一道题一道题的积累,最终起到举一反三,逐类旁通的效果,真正使学生体验到解题成功的喜悦。

  4、积极参加科组的教研活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1)、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2)、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教学过程中,我们只要认真去进行教学反思,善于总结,就一定会有收获。

关于物理心得6

  大学期间的家教经验发现:一些创新意识较强的学生,却不是学习的佼佼者,他们通常对作业不能认真对待,却很喜欢看一些课外丛书;而一些学习很刻苦的学生,思维却并不活跃,遇到学习中的一些小问题就束手无策,他们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到处找参考书,天天埋头苦学;还有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差,动手能力差,主动学习性差,这些是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得很慢的一个主要原因。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唤醒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能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并能将所学的知识自觉地向外延伸,去解决一些新事物,进而树立起对物理知识的自信。

  高中物理中的某些结论学生难以接受,即使记下来,也不能理解,很快就会被抛到九霄云外。但我们知道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所以恰当地设计实验或演示实验,直观,又有趣。既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又会使他们懂得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高中学生对感性知识接受较快,印象深、记忆牢固。所以,通过实验可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内容记忆犹新。

  课本中的定义让他们发挥想象能力去理解,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兴趣不高。同时也造成概念不清,进而给物理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运用形象类比的.方法来突破教学难点,既省时又省力,也达到了教学目的,也使学生对物理概念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如在讲电场的概念时,为了得到某点电场的强弱,放入一个检验电荷,某一点电场的强弱与检验电荷电量的大小无关,这一点学生很难接受。在讲到此题时,我问学生:“同学们,外面有没有风?”大家急切地向外看,齐声回答:“有”。我再问他们:“你们看到的是风吗?”同学们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很快回答说:“不是,是树叶在摆动”。“对。树叶是用来检验有无风及风向的物体。风的大小与有无树叶及树叶的大小无关”。这样使学生尽快明确了电荷是用来检验电场的,电场的强弱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与电荷的电量无关。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只有不断的给与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学习物理的兴趣才会产生,物理成绩就会不断提高。

关于物理心得7

  读了雷洪、王伟庆主编的《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创新教学设计》一文后,我深受启发,知道了物理教学要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化。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学习感受到,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课程改革的领跑人呢?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提出了挑战,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一、转变观念,重新 定位角色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这是各学科教师今后发展的共同方向。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多元化的。

  二、终身学习,优化知识结构

  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自然学科,它要求物理教师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新课程对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不断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师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注重物理的教育功能,主张通过物理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物理教师在人文素养方面普遍缺失,因此,教师要学习人类社会丰富的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新课程对物理教师还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如要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与教材的整合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等能力。

  在新课程内容框架下,绝大多数教师由于知识的综合性与前瞻性不足,难以独自很好地完成对学生课题的所有指导工作,要求教师之间必须建立起协作的工作思想。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他相关学科,从习惯于孤芳自赏到学会欣赏其他教师的工作和能力,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教师一起取长补短。

  在新形势下,教师第一次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将终身学习内化为自学行为,时刻保持学习、研究、反思、发现、探究、创新及总结的态度,力求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现代化信息素质的教育工作者

  三、以人为本,创新教学模式

  俗话说: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单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涉及知识、教师和学生三大要素,教与学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应明确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综合三大要素,权衡利弊,博采众法之长,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中,智力因素的开发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意志、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是推进教学进程与实现教学效果的动力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发动、维持、调节的作用。在授课中重视物理实验和物理知识的讲授,结合介绍物理学家的故事,物理趣闻和物理史料,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体会物理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作用;善于对比新旧知识的不同 点,引发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引导学生寻找当前问题与自己已有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强化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最后还应通过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和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向学生展示知识的来龙去脉,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关于物理心得8

  8月9日上午,我有幸聆听了潍坊教科院刘守良主任的“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流程”的研究报告”,自己感觉受益匪浅,收获甚多。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的改革,推进课程改革,课堂是关键和核心。以前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安静,学生听讲聚精会神,而且每堂课总有着固定的模式: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小结。而现在我们通过“345优质高效课堂”,把课堂分为课前、课内、课后三步;课内探究由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基本环节来完成。课堂上全改以往的教师“一言堂”,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只起到组织、示范、引导作用,且上课模式不固定,而是根据新知探索课、习题训练课、检测点评课、知识梳理课、实验探究课五个不同课型的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激发灵感思维,把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使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通过听取报告,我个人对“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流程”研究认识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三讲三不讲”。 “三讲三不讲”是对“满堂灌”的终结,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起点,使课堂教学变一人讲为大家谈,变一人做为大家探。刘守良主任在报告中提出的三类必须讲的问题:一是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班内交流后,全班同学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生成的新问题;三是老师明白这是物理学习中的重点问题但学生始终没有提出来的问题。“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纵观我们的课堂,虽然也有意识进行着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地探索,但依然不敢放手,特别在规范化办学的今天,课时少,任务量并没减少,所以在课堂上一直想加大教学密度,教师讲得多,留给学生思考得少、练习得少。同时对于课本上的公式、规律等都已经叙述的很清楚详细了,可是我们老师就是不放心学生的能力,老是一遍又一遍的讲解,这样我们就在不自觉中剥夺了学生自我学习的权利,而“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在相互合作中通过彼此进行交谈、倾听,在分享想法的过程中,其他的学生往往会产生自主探索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在经历过程中体验到了合作的价值,并发现到了自己的价值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

  2.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是“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顺序的总要求。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然后根据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这就是以学定教。刘守良主任在报告中强调,在课堂上既使有些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中没想到,但教师认为是教学重点提出来的,也不能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要提出问题来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去解决问题。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做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主动自觉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主动接受和探索知识,而不是传统的被动的填塞式的学习,这是实现高效教学的一种途径。

  3.三布置三不布置。 经常听到有老师抱怨,说是学生作业迟交、缺交现象较为严重,或者是字迹潦草、马虎应付,丝毫起不到训练的效果。谈也谈过,说也说过,催也催过,罚也罚过,就是不见效,说教作业竟然成了让一些老师头痛的老大难问题。而我们如果理会了“345优质高效课堂”中“三布置三不布置“理念,我想种这种现象定会不复存在。三不布置: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三布置: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

  (4)删除无效教学环节。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推进的过程中,有效教学虽然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追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还有很多的“低效”、“无效”的现象和环节。只有发现无效,删除无效,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例如:不等学生坐好就开讲、随意草率的课堂提问、组织小组讨论成了一种对课堂的“装饰”、俗气地掌声、片面追求多种解法、多媒体“辅助手段”主宰了老师、讲评课只是简单地对答案等都是课堂无效在表现,我们应该大力删除。

  通过培训,我明确了“345优质高效课堂”的理念,学到了方法,也切身体会到了“345优质高效课堂”研究的必要性,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放开手脚,大胆探索,不断体会、不断反思、不断感悟,让自己的课堂绽放“自主、互助、优质、高效”的旋律。

关于物理心得9

  学科竞赛辅导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对我校来说,要取很好的成绩,确实不容易,要想拿到奖项,就更困难。我所辅导的xxxx届学生在全国物理竞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1人次。在此我简述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组建兴趣小组,为选拔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高一开始选拔一些数理成绩较好的学生,组成物理兴趣小组,对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加深和拓宽,全面提高学生理解推理,分析综合、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能力,未雨绸缪,为竞赛作准备。同时利用他们带中差生,大面种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一学期的辅导和考查,尖子生已初露头角,最后确立20人作为辅导小组成员:3-5人作为重点辅导对象。

  二、抓好基础,强化训练,培养自学能力。

  从历届竞赛题来看,切忌过分追求难度较大的题型,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为此,我总是编印系统的训练题,对学生进行解题速度的强化训练,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对辅导考查中出现的问题当面分析,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习题训练。赛前进行热身训练,主要是做历届物理竞赛试题和进行模拟竞赛考试,尽管试题不会再考,但对解题的思路、分析方法等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用的。选一本系统的适合竞赛辅导书,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把书上的难题攻破。对重点辅导对象,要求多看不同的辅导书,阅读《物理教师》、《中学物理》等刊物发表的部分文章,因为这些文章讨论的内容恰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

  三、加强课堂教学渗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应当注意:加强物理知识应用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及解题机制。通过习题,例题的引申、变型、多问、多解的训练,达到以不变应“万变”,“懂一题、通一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透导学生的思维向广度、深度发散。

  四、重视解题方法的指导,抓好实验的薄弱环节

  选取典型的例题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提高解题速度,如极限法、假设法、特殊值法等,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关键

  培养尖子生,不但要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具备研究物理方法的能力,更不能忽略心理素质的教育。一个尖子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比有丰富的.物理知识更重要。首先,我要求学生应用重学习,轻名利,放下包袱,轻装上阵,鼓励学生充满信心,觉得自己有竞赛能力,尽力把题做好,发挥自己应有水平。其次,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因为竞赛,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连最低等次奖项都拿不到,作为指导教师,我总是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分析失败的原因,帮助学生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再次是建立一个以教师为核心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集体是非常必要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同学之间既是竞争的对手,又是亲密的朋友,为了形成一个良好的集体,我总是以身作则,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平常有空找他们谈心,对学生尊重,用自己言行来影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于物理心得10

  静下心来细读学校为我征订的教学参考资料《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每次读完之后,发现很多都跟课堂教学密切相关,很是受益。在此,我以李扬和叶建柱老师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xx年第5期第61页《逻辑性错误对物理教学的作用》一文,谈谈我的读后感受。

  该文列举了中学(高中、初中)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四种逻辑性错误:偷换概念(教材中)、转移论题(教学中)、无效推理(实验中)、缺少条件(习题中)。很多时候,我也有感受中所提到的错误,但却因缺少深刻的思考与相关的知识,一般都采取了模糊的手法而不求甚解。现在看来,这样的处理,不仅仅在教学上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刻明晰的认知,对自己的专业成长,也没有起到很好的提升与促进效果。

  如文中所提到的教材中“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在教学中我也有所发现:在必修1教材中关于速度的定义方法是从平均速度到瞬时速度,用位移同时间的比值;而在必修2中,在圆周运动中关于线速度的定义,便用弧长与时间的比值,再过渡到时间趋近于零的方法。其实,在当时,这两处关于速度的定义,便出现了矛盾,“位移与弧长”并不是等同的概念,“位移”是矢量,而“弧长”是标量,根本不能等同。其实此处“直接用位移同时间的比值”来定义线速度也完全可以。一个概念的定义,必须具有“唯一性”和“通用性”,而不能随意变更。另外关于教材中的“无效推理”,我在教学中也有发现:教材中关于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的推理中,当进行到行星受到太阳的引力为 后,因为力的相互作用,进而得出太阳受到行星的引力也是 ,从而得出最终的结论 。牛顿运动三个定律,在当时已经得到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验证,对于天体运动中力与运动的关系,还在研究之中。牛顿运动定律是否适用于天体的运动,还有待于更多的观察与研究。更何况,当行星受到太阳的引力正比于行星质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也只能说明太阳受到行星的引力也是正比于行星的.质量,而不是太阳的质量。所以,我认为此处的推理存在着逻辑上的缺陷。

  通过阅读,再联系平时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思考,发现自己可以提升的空间还很多。也感叹别人的思考走在了我的前面。反思自己,为什么不能将平时工作的点滴感受、发现、疑惑写成?能力不足、水平不够,还是动力不足、思考不够?也可能是兼而有之。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是要更主动的思考,虽不足以形成文字,但也能帮助自己提升,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关于物理心得11

  电学综合题历来是初中物理的难点,在近几年的中考题中屡屡出现,由于试题综合性强,设置障碍多,如果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往往会感到很难。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的是“题海战术”,无形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探索和改进电学综合问题教学,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

  在长期的初中教学实践和体会中,本人逐步探索了几点解决电学综合问题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突破电学综合问题中的障碍有一定效果。

  一、理清“短路”概念

  在教材中,只给出了“整体短路”的概念,“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而在电学综合题中常常会出现局部短路的问题,如果导线不经过其他用电器而将某个用电器(或某部分电路)首尾相连就形成局部短路。局部短路仅造成用电器不工作,并不损坏用电器,因此是允许的。因它富于变化成为电学问题中的一个难点。局部短路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可用实验帮助学生突破此难点。

  实验原理如图1,当开关S闭合前,两灯均亮(较暗);闭合后,L1不亮,而L2仍发光(较亮)。

  为了帮助初中生理解,可将L1比作是电流需通过的“一座高山”而开关S的短路通道则比作是“山里的一条隧洞”。有了“隧洞”,电流只会“走隧洞”而不会去“爬山”。

  二、识别串并联电路

  电路图是电学的重要内容。许多电学题一开头就有一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把电路图辨认错了,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等物理量的计算也随之而错,造成“全军覆没”的局面,所以分析电路是解题的基础。初中电学一般只要求串联、并联两种基本的`连接,不要求混联电路。区分串、并联电路是解电学综合题的又一个需要突破的难点。

  识别串、并联有三种方法,⑴、电流法;⑵、等效电路法;⑶、去表法。

  ⑴、电流法:即从电源正极出发,顺着电流的流向看电流的路径是否有分支,如果有,则所分的几个分支之间为并联,(分支前后有两个节点)如果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无分支点),则各元件之间为串联。此方法学生容易接受。

  ⑵、等效电路法:此方法实质上运用了“电位”的概念,在初中物理中,电压的概念,是通过“水位差”的类比中引入的。那么,可借助于“高度差”进行类比,建立 “一样高的电位”概念。可以通过类比手法,例如:如果某学校三层楼上有初三⑴、初三⑵、初三⑶三个班级,二层楼上有初二⑴、初二⑵、初二⑶三个班级,那么初三年级与初二年级任意两个班级之间的“高度差”是一样的,都相差“一层楼”。因为初三年级各班处于“一样高”的三层楼上,而初二年级各班级处于“一样高”的二层楼上。在电路中,也有“一样高电位”的概念。在电路中,无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都可以看成是同一个点,即电位“一样高”。因此,我们可以找出各元件两端的公共点画出简化的等效电路。

关于物理心得12

  科学的目的除了应用以外,还有发现世界的美,满足人类的好奇心。物理化学自然也是科学,所以同样适用。

  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化学……物理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大致如此。 然而,在刚刚开始学物化的时候,我几乎被一大堆偏微分关系式所吓晕。尤其是看那一大堆偏微分的公式,更是让我觉得头痛。然而通过阅读以及对以前高数的复习,我慢慢地能理解偏微分的含义了。由于物化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因此我们除了上课要认真听讲更重要的是联系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将它们融会贯通,这才能学习好物化。

  物化是有用的,也是好玩的,这些是学习物化的动力,那么,怎样才可以学好物化呢? 对我来说,主要就是理解-记忆-应用,而串起这一切的线索则为做题。理解是基础,理解各个知识点,理解每一条重要公式的推导过程,使用范围等等。我的记性不太好,所以很多知识都要理解了之后才能记得住,但是也正因如此,我对某些部分的知识点或公式等的理解可能比别人要好一点,不过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好像有一些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那或许可以放弃对推导过程的理解,毕竟最重要的是记住这条公式的写法及在何种情况下如何使用该公式,这样也就可以了,说到底,对知识的'记忆及其应用才是理解的基础 物理化学不在于繁杂的计算,而是思路。我觉得学习物化时应该逐渐的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物理化学的理论框架,要培养出物理化学的思维方式,而且应该有自己的看法,要创新。 物化离不开做题。认真地去做题,认真地归纳总结,这样才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这样才能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框架,而且做题也是一个把别人的框架纳入自己的框架的过程。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现阶段我们对物理化学的应用主要还是体现在做题以及稍后的物理化学实验中,当然把它们应用于生活中也是可以的,至于更大的应用,如工业生产上,还是得等毕业之后才有机会吧。

  尽量培养自己对物化的兴趣,多看书,多做题,总结自己的经验,最终建立起属于自己物理化学理论框架,这就是我所知道的学习物化的方法。我又记起高中教我数学的老师说过的“知识要收敛,题目要发散”,其实这也适用与对物理化学的学习。所谓以不变应万变。在做题过程中不断总结归纳,不断增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持之以恒,最终就有可能读通物化,面对什么题目都不用怕了。这一点尤其是对有志考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同学来说很重要。最后,加油吧,各位。让我们共同努力吧。期待在这个学期收获更多!

关于物理心得13

  作为教师,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同学都愿意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 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我们日常挂在口头上的“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这是我加入教学教育工作领域来感触最深的。只有大家相互信任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我感觉要成为师德高尚的老师,我在这将近一年的教学工作,有了以下心得体会:

  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新使命

  新课程改革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到核心位置,这是适应教育面向未来的重要举措。前人曰:“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新则中国新,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决定中国未来发展命运最重要的因素是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历史责任就落到了广大教育者的肩上。作为物理教育工作者应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妨碍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相适应的教育手段和体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采用新的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物理知识的“教”和“学”放到一个新的“三维坐标系”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物理教师只有具备“四会”即“会说、会教、会研究、会指导”的能力,才能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

  二、贯彻新的教育理念,自觉实施教育改革

  走进新课程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不仅是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课程的实施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能力创新与提升的`活动。

  自觉贯彻新课程标准

  多年物理教学行为和习惯使我们摆脱不了原来物理教学大纲对我们多年的影响,因为旧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规定是硬性的,它严格规定了知识点及各知识点的准确的要求,对于没有达到大纲要求和超纲有十分明确的界限。而新课程标准对物理内容的规定则比较广泛,很多情况下对知识的学习没有给出硬性的规定,给教师留下了更多的自主空间,让不同的教师根据各自的不同特点去创造性的开展物理教学,同时由以往重一维目标向三维目标转化,使我们在课改的道路上有了新的“航标”,更加坚定了我们投入课改的信心。

关于物理心得14

  今天,有空静下心来细读《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第10期。读完之后,发现很多文章都跟课堂教学密切相关,很是受益。

  最欣赏戴金平老师的《关注物理概念教学的盲区》,戴老师的研究方法很是独特,但非常具有说服力。他给上完课后的学生进行无记名的调查问卷,从数据中看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一系列的调查数据反思概念教学。第一次看完,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研究方法,也是一种非常需要进行的研究。之所以是一种非常好的研究方法,是因为他关注了课堂,关注了学生,而这正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细想,往常我们觉得课上得好不好,大多都是看老师的。之所以是一种非常需要进行的研究,是因为我们日常给学生上完课后,靠的是作业反馈学生掌握情况的好坏,而很少反馈教师教学的好坏。我们太多时候关注学生学习的好坏,而忽视了教师自己教学的好坏,忽视了教师自身的成长!张主方老师的《课堂实验探究有效性的思考和实践》写得非常详细,一看就是来自与真实的课堂观察,其中有非常多课堂案例,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好好研读。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张老师的案例来自于平时的积累。可见,一线教师课后做好教学反思,多写写成功的或是失败的案例,那么迟早可以写出一篇有着丰富案例支撑的好文章。张曦老师的《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学的“3I”原则》颇有新意,内容非常精细,特别欣赏他的'观点:物理教学中倡导提高趣味性、拓展信息量和增强影响力。其中,他提到拓展信息量,让我产生了共鸣,因为我最近一直在写一篇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可见,好文章可以使自己的想法更成熟。司德平老师擅长于比较研究,我看过一些他的比较研究的文章。这次他写的是《高中物理人教版课标教材与大纲教材内容的比较研究》。

  一看到这个题目,我就在想,身处河南的他是从2008年才实施新课程的。而有些省从2006年就实施新课程了,但关于这两套教材的对比研究的文章为什么那么少。可见,好的文章立意到处都是,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的眼光!虽然我喜欢解题,但我更喜欢课堂和学生。非常喜欢《中学物理教学参考》关注课堂和学生的文章!希望《中学物理教学参考》越办越好!

关于物理心得15

  学校物理课评选的听课,的确是大开眼界!使人于教学之中增加了几许借鉴之处,物理课听课心得体会。现总结于下,与大家共勉:

  1.知识整合,妙!

  针对《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这两节实验探究课,不同的老师分别做了不同的教学顺序,细细听来,都十分恰当,看来,对教材的重新整合的确体现了不同的教学风格,也与教师的素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的从生活应用中引出规律,有的从小组合作探究中得出规律,而引入新课都下了极大的功夫,有的联系生活激趣引疑,有的表演魔术振奋人心,有的自创教具紧扣课题,有的巧设谜语活跃气氛,有的师生配合搭台唱戏,教材上的实验不一定是最合理的,但教师有智慧,设计出新颖、有趣、创新、实效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所以无论哪种方式,都十分顺畅、有效不分仲伯。

  2.环节过渡,精!

  教师的基本功过硬,各教学环节,虽形式各异,似无法,确有定法在其间。每一个教学环节处理得环环相扣,过渡极为自然,如同故事进行到此刻,就当有下文一样,引人思考,心得体会《物理课听课心得体会》。因教师准确的语言串联,各环节过渡时,毫无唐突之感!尤其,张老师,更是以自然大方的教态、流畅优美悦耳的教学语言赢得了在场所有老师的'称赞!我的体会就是,听完这样的课,真是一种享受,一个字,美!!

  3.启发质疑,实!

  在物理实验中,学生会出现不同的疑问,教师能灵活的处理,说明课前下了功夫,而且教师点拨时,语言中的启发性,引导性,能启迪智慧,没有暗示,又十分恰当!研究的问题的过程和结论不是教师讲出来的,也不是学生念出来的,而是学生“悟”出来的。

  真正是用真实存在的问题,即真问题来串起一节课,让学生的思维产生激荡,在我心中,也是如此!!我不得不说出心中的感觉:震撼!

  4.学习过程,趣!

  那些优美的课件自不待言,那些有趣新鲜的实验,确实让学生们快乐起来,热情高涨起来。如冯老师,让学生分别头戴标有蜡烛、凸透镜、和不同特点像的王冠,通过改变蜡烛离凸透镜的距离来变化成像特点的游戏巩固成像规律,掀起学生课堂探究学习的高潮,师生互动真的很巧妙,教师根据所教内容,积极自主探究实验、边学边实验,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在师生的共同研讨下,逐步对现象或数据进行分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自身改进实验设计的能力。学生真是学在乐中,乐在学中,我听课仿佛进入了神奇的殿堂。怪不得,满满的听课老师都在聚精会神地听!

  5.教具创新,巧!

  观看讲课老师们改装或自制的教具,真是费了心机。如凡老师用改装后的LED灯组装灯塔来带替蜡烛做实验,自制老式照相机,廖老师自制的喜洋洋玩具时快时慢的敲鼓,紧扣课题,引人入胜,效果甚佳,无不称奇!甚至有些老师借来研究,还有的请教问询。这个功夫之深,用心之细,可以想见。

【物理心得】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培训心得04-22

关于物理实验心得05-02

物理新课标培训心得05-07

远程物理培训心得05-06

物理听课学习心得03-24

物理实验学习心得03-26

初中物理新课标培训心得12-31

大学物理实验心得03-20

高中物理听课心得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