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扫除道个人心得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扫除道个人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扫除道个人心得1
有一本书真的是奇怪,奇怪在于这本书似乎不太轻易获得,因为要打扫一下卫生,清理一片地方才能购买这本书。事实上在大的平台上确实是搜索不到这本书的,但在部分读书会的平台上能够买到这本书。
这本书叫《扫除道》,被归类为企业管理的品类当中。是说一家企业通过六十年如一日的打扫形成了一种文化,而这种企业文化在帮助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甚至书里提到说一笔数额很大的合同就是因为对方看到了这家公司的大门被清理得干干净净而签下的。
打扫卫生这个动作我们好像经常做,我当然说的是那些喜欢干净讲卫生的人。我也经常在饭后负责洗碗,擦洗餐桌等等,也习惯把东西摆放整齐。原先确实有过这样的体验,就是心情不爽或者压抑的时候,通过把房间打扫干净,把东西摆放整齐,擦洗凳子桌子等方式可以把自己的心情变好起来。心理学上的解释是说,当你心情不好,抑郁,对事物提不起兴趣的时候,你很容易封闭自我,与周围的事物失去链接,这个时候有很多种方式通过和周围的事物发生链接产生新的关联,逐渐走出困境。比如跑跑步,跳跳绳,打打球等等。而相比较之下,打扫卫生来得更容易,而且能够立即看到反馈结果,一目了然。
《扫除道》这本书中,总结了因为打扫产生出来的一种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关联,因为这种关联生成了幸福感,奉献,敬畏等等好的品质。但街道上或者公司里那些负责清洁工作的人身上似乎又看不到这样的效果,因为那毕竟是一份底薪的养家糊口的工作罢了。而《扫除道》里的打扫卫生,是企业管理者带头做的,往往是管理者在清洁一个小便池,旁边就是员工在上厕所。我想这样的现象是几乎见不到甚至不能理解的事情吧。但确确实实这种文化产生了不一样的东西。如果是心甘情愿的这么做,可想而知这家企业对外提供的服务和产品是多么地不一般。
我们的校训或者是所在公司的文化,几乎没什么例外地提倡什么创新、真诚、奉献、感恩等等数不清的优良品质。但实际上这些词是那么的抽象,都知道是好词,但怎么做到呢?可能连管理者都不清楚,可能连管理者都不知道怎么表达这样的东西。而打扫这个动作,那种自觉地,集体地,至上而下地打扫似乎可以承载这些想表达又表达不出来的抽象的优良的品质。我想稍微地总结一下打扫这个动作所带来的东西,以便寻找除了打扫以外还有什么动作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毕竟日本这样的文化落地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似乎能理解能接受但是提倡不出来。而且“扫除文化”是六十年如一日的文化,那几乎是一个人的甲子。
首先第一点,敬畏感。给自己打扫可能没有这样的感受,如果是给别人打扫或者给集体打扫,并且这种打扫是自我意愿的,或者可以说是一种义工,自愿者。这样的打扫行为有一种“卑微感”,而这种卑微感能产生一种敬畏,敬畏是一种谦虚不自大的感觉。
第二点,结果实时反馈。抹布往上一擦,桌子立马变得不一样,干净与不干净立马可见,你能够马上看到你付出的结果,而且结果让人赏心悦目。能够得到一个正向反馈进而进入正向循环。
第三点,随时随地。打扫这件事,几乎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这是一件只要想就能马上能做的事。哪怕是拿起一块镜布擦拭手机屏幕这样的小事都可以随时发生。
第四点,成本低。这里的成本包括打扫这件事本身需要的文化水平,需要的.工具等等。只需要你愿意,只需要你行动,只需要你付出时间就能做,同时能熏陶你的素养,一个爱干净的人,需要创造干净的环境,创造干净的环境就暗示你远离那些腌臜的东西。这里不是说那些有洁癖的人就素养更好,反而这是一种过了度所呈现出来的病态的表现,而且这种过于追求干净的表现已经有可能影响到了周围的人。
可能还有其他打扫这件事产生的正面的积极的影响,目前而言我只看到这四点。倘若一件事能产生这样四点特征,也不见得只有打扫这么一件事能产生“扫除道”,可能还有更多的方式产生更多的道。而且别忘了,这是一个甲子年总结来的。
扫除道个人心得2
《扫除道》作者是日本“美好协会”顾问,扫除道创始人键山秀三郎,著有《凡事彻底》、《从扫除中学到的人生法则》等书。这位老人最初创立公司时,看到员工心态普遍浮躁,工作不顺时,员工就会发脾气,摔包或踢椅子,他希望能平缓他们的心绪,但他觉得自己既不善说,也不会写,所以只好选择扫除。他认为:整洁的环境能消减浮躁。而打扫是当时他唯一能向员工表达感谢的方式。这位老人六十年如一日坚持扫除,创立公司的最初十年,扫除基本上是他一个人完成,最尴尬的事是他作为老板在打扫厕所,员工却在他旁边上厕所,他在擦楼梯,员工翻过他的手上楼。十年后,开始有一两个员工帮忙。二十年时,大部分员工开始帮忙,扫除的企业文化渐渐形成,公司风气变得越来越好,员工的集体意识和配合度得到提高,人际关系显著好转。二十年后,公司外部人士开始前来请教打扫厕所的方法。之后扫除道影响着日本的各行各业甚至整个社会。扫除能改变人心、事业、家庭和社会。这样的改变,看似不可思议,其实你也可以。
听过这本书后,希望大家爱上扫除。可能我们永远达不到作者的这种境界,放下身段不戴手套打扫公共区域的便池,走到哪打扫到哪,不给别人添麻烦。但我们都能做到: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共同维护公共区域的卫生环境,让自己所处的空间始终保持整洁。爱上扫除从打扫自己的家开始,从打扫自己的办公室开始,每天都勤擦拭,每周一次大清扫,时刻保持整齐清洁。爱上扫除还要维护公共区域的卫生开始,不随地乱扔杂物,不随便往洗手池、便池等池子里倒杂物,洗手、拖地都要先尊重保洁人员的'劳动成果,你清洁的过程不要弄脏了大家的公共区域。大家都行动起来,自觉主动重视起来,环境就会好起来。如果长期做下去,培养你的感动之心,你就是一个有心人。书中讲到:整洁的环境能消除浮躁的情绪。这我是深有体会的,如果每周能回一趟家,我就用半天的时间能把家打扫的干干净净,如果两周才回一趟家,就得用一天的时间打扫。打扫时汗流浃背,是很累的,但打扫完后洗个澡,环视整洁清新的屋子,心情很是舒畅,然后盘腿一坐喝口茶吃个水果再听本书眯一会,很是惬意。所以当心情浮躁的时候,不妨试试打扫办公室、打扫自己的家。这就是一个舒缓情绪的过程。
事物之间道理都是相通的。书中主人公十年间公司里的卫生都是他一个人在打扫,这是何等不容易的坚持,但坚持就是胜利,之后有更多的人加入打扫行列,从而形成一种文化和行为习惯。这和俞敏洪的海尔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把平凡的事坚持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坚持做下去就是不简单。”水滴石穿、持之以恒,就会做出成果。这方面例子很多,都发生在我们身上。比如我们按时上下班,全年如一日,就会养成准时的习惯,比如每天都保持工作环境、家居环境整洁清新,那就会养成有序利索、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凡事贵在坚持,重在用心。
爱上扫除会培养我们的团队精神。凝聚力和配合度是激发团队精神,产生巨大生产力的核心,无论是扫除还是工作,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想法不同、做法不同,但目标相同,这就要求大家求同存异,协调配合,而不是因为想法不同、做法不同而去互相指责、拆台,最终无法达到共同目标。看人看长处,用人也要用长处,扬长避短,及时鼓励支持,他的长处就会更突出,短处就会被忽略,团队力量才会发挥到极致。
道理这次讲读都已经讲了,我最后把这本书里的这句话分享给大家:知道的是理,行出来的才是道。理想很美好,但只有行动起来它才能实现,所以希望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从自己的办公室打扫开始,从维护大家共用的公共卫生间的干净开始,从和同事、父母家人好好相处开始,从做好当下自己的本职工作开始,来体验扫除道的哲学境界,最后使我们成为一个容易感动的人,一个心性淡然、谦虚诚信的人,一个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人,一个凡事都讲精品意识的人。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更多浮躁的人去改变,成为大家都希望成为的人。
扫除道个人心得3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内容是我近期看完《扫除道》这本书后的读后感,主要总结为以下五点:
一、可以成为谦虚的人
为人第一要务就是谦虚而实现谦虚的捷径是清扫厕所,一个傲慢的人,他不会主动去扫除,而坚持扫除的人,都变成了谦虚的人。
二、可以成为有心人
成为有心人,需要敏锐的觉察力,扫除厕所能提升人的觉察力,让你成为有心人,打扫中关注每个细节、步骤的操作,有助于培养细腻的感知力,还能帮助所做之事井然有序进行。
三、培养感动之心
一个聪明、有钱、出自名校的人,也许会让人佩服,但无法让人感动,如果他放低身段,打扫厕所则是孕育感动最好的实践,不限于扫除,全力做好身边事也能收获感动。
四、萌生感恩之情
打扫厕所或者清扫,能锻炼人丰富的.感受,让人懂得感恩细小事物,感恩细小事物的人,会人为的缩小痛苦和烦恼,反之不能感恩细小事物的人,则会人为的放大痛苦和烦恼。
五、磨砺心性
清扫厕所能让人心灵变美,人在清扫时不可能一边打扫,一边思考怎么骗人害人,尤其是卫生打扫干净时,人的心灵也会变的纯净吗,人心纯净了,就更容易看清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样的人,不会感到不安,不会自寻烦恼,心性也就得到了磨炼和提升。
归根究底,把任何人都能做好的平凡小事,彻底做好了,就能和别人拉开距离;总是心怀不平,不满的人,绝对无法成功,要想成功,必须肯定现状,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才行,也就是老想着自己缺少什么,不如多想想自己拥有什么,与其寻找不能做到的借口,不如想想自己现在都能干些什么。
【扫除道个人心得】相关文章:
扫除道的心得体会感悟通用10-08
跆拳道的心得08-29
《望道》心得体会11-04
大扫除的心得体会01-23
思道与法律学习心得01-10
学习跆拳道的心得体会12-31
跆拳道赛心得体会12-17
春节大扫除心得体会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