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小故事 推荐度:
- 餐饮创业小故事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创业小故事范文
创业小故事范文 篇1
创业小故事1
1983年,李烨出生在盐城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在当地经营着一家大型餐饮企业。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李烨说那时虽还没有富二代的概念,但自己绝对已经是了,我家的酒店叫兴达大酒店,按照现在的说法应该算是一个会所了。我2001年在常州上大学时,每月生活费至少有5000元,在当时的校园里绝对算得上是富二代的水平了。
但是好景不长。2003年,父亲经营近十年的酒店破产了。李烨的生活费从每月5000多一下子掉到了100元不到。那段日子,李烨在常州一家电脑城门前扛箱子挣生活费,这样一直坚持到2003年退学。父亲破产后,全家一度在扬州尝试养螃蟹,但是2003年遇到非典,又加上遇到发大水等意外,养殖场也没有办成。我们一家子就又回到了盐城。
“回到盐城时,总共只剩下500多元,全家人都在为生计发愁。我有一天晚上出去溜达,看到一家烧烤摊生意非常火。想着这个成本小,后来免费给烧烤摊老板打工。”师傅看李烨不怕苦、不怕累,就把配料毫无保留的都告诉了他。两个月后,李烨自己的烧烤摊在盐城师范学院旁开张了。没想到很红火,两个月李烨一共赚了1700元。
生计有保障后,2005年,李烨又参加了高考,最终考进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院。在学校里李烨读的是多媒体设计专业,说是多媒体设计,实际上就是网页设计等一些电脑知识运用的专业。他没有一门心思死读书“我白天上课,晚上就外出打工,主要是帮助商家做电商服务。最让我骄傲的是我大二的时候,去了上海一家经营游戏货币的网络贸易公司,有点类似于美国的eBay网,这段经历给我后来的电商生涯打下了基础。”
2008年6月,李烨大学毕业后,怀揣创业梦想的他在同学、亲戚的帮助下,创立了上海天天爱购网,但是没多久因为股份的问题退出了团队。
又一次跌入谷底,这时,李烨又想到了他的烧烤。李烨在上海读书期间,父亲也把他的烧烤摊从盐城搬到了上海。2008年10月的一天,创业失败的李烨在家帮父亲打理烧烤生意,那天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在网店摸爬滚打多年,为啥不把烧烤店开到网上呢?说干就干,李烨开始着手创立他的网络烧烤店。
创业小故事2
王志东,广府东莞人,现任北京点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BDWin、中文之星、RichWin等著名中文平台的一手缔造者;先后创办了新天地信息技术研究所、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曾领导新浪成为全球最大中文门户并在NASDAQ成功上市。20xx年创建点击科技,在国内首创协同应用理念,带领点击团队,融合软件、互联网和通讯三个领域的前沿技术,开发出新一代网络通讯平台“竞开即时通讯平台”。
“所以年龄不是问题,不管你做什么行业,在IT这个行业,在软件、网络这个行业,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的,我们都能够找到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创业的例子,老当益壮绝对不错,什么时候都适合创业。”王志东说。
那么年轻人适不适合创业呢?王志东说,“当然也适合。二十岁创业的例子不少,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话绝对不假。”
最近几年媒体上经常会有人感慨所谓的80后,80后新贵,80后CEO,现在大家都在期待90后的一个创业者。
王志东认为这样的事情没什么奇怪的。“想当年我出山的时候,我在业内被老前辈挖掘,在他们亲手把我捧到台上的时候,我是多大呢?91年应该说是我第一次在业内创造自己的名声的,那时候我24岁,今天同样24岁的年轻人,应该是在84年左右,那时候我是典型的80后啊。”
除了谈及创业的年龄问题外,王志东还谈及了其他6个关于心态的问题:时机问题、学历问题、理想、责任、共赢和健康问题。
关于心态,王志东认为,不管你是什么时候想创业,任何时候都是好时机。不要埋怨自己的年龄,不要埋怨自己的出身,不要埋怨自己觉醒的时机、时间。任何时候都有机会。就跟奥巴马他爸生在肯尼亚,怎么会想到他会成为美国总统他爸呢。一切都有可能。机会永远存在。
他还劝慰计划创业的人,学历也不是问题,先学MBA再创业有可能是错的。
最后他总结称,一个好的企业家应该懂得如何去平衡和兼顾各种看似矛盾的目标,企业要做得好,家庭要稳定,身体要健康,钱挣得着,然后名声也能够非常好,其实能够达到这样一种所谓和谐的境界,才是企业家应有的一个最大的境界。
创业小故事3
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被称为“创业教父”。以前的创业艰辛、近日的荣耀辉煌,使得这位卓越企业家身上有散发不完的光环在萦绕,下方就来看看马云创业故事吧,听听他的创业经历、伟大梦想、经营哲学和人生感悟。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次奇迹,这次奇迹是由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的。但是阿里巴巴创业开始,钱也不多,50万,是18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50万,是他们全部的家底。然而,就是这50万,马云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行前十位!那是1999年。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国外风险投资商疯狂给中国x网络公司投钱,网络公司也是疯狂地烧钱。50万,只但是是像新浪、搜狐、网易这样大型的门户网站一笔小小的广告费而已。
阿里巴巴创业开始是相当艰难,员工的工资只有500元,公司的开支很节俭。外出办事,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打车。据说有一次,大伙出去买东西,东西很多,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打的。大家在马路上向的士招手,来了一辆桑塔纳,他们就摆手不坐,一向等到来了一辆夏利,他们才坐上去,正因夏利每公里的费用比桑塔纳便宜2元钱。阿里巴巴以前正因资金的问题,到了几乎维持不的`地步。8年过去了。20xx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200亿美金,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由此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中国大部分想创业的人都是一样,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他们比马云聪明多了,能想出十分多的创业好点子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去执行过。正因他们有着太多的借口和理由。“我没有钱。”他们都这样想。于是,他们继续过他们平庸的生活。这天看到了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xx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俞敏洪在发言的最后说了这样一段话,让我个性感动,他说: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必须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一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看完之后,你还会对自己创业没有资金或没有其他什么的找借口吗?你要做的是:想到了,立刻就去做!像马云那样,只要你发奋了,世界上,其实没有你做不到的事情!
创业小故事4
3000万到身家910亿,27岁创业,他是全球第一狂人
他有“全球华人第一狂人”、“财富黑马”、“中国厚待员工第一人”之称。在国内他首创了BT模式,被誉为“中国BT模式鼻祖”。从他3000万创建太平洋公司,到他如今身家高达910亿,在这财富爆炸式裂变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80年代,在江苏淮安,还是高中语文老师的严介和,就已经显露出了他的“不安分守己”。1986年,26岁的严介和离开中学教师的岗位,去当地国有企业当临时工。第二年,严通过公开竞争承包了一家当地的乡镇企业,开始创业。
1992年,严介和辞职注册了自己的建筑公司,紧接着承接的南京绕城公路建设项目是严介和自己创造出的打开“省门”的机遇。因为这个项目,他挖掘到他人生中真正的第一桶金800万元,由此开启了他的太平洋时代。
为了能够在政府心中留下良好的形象,他甚至提出了“亏五万不如亏八万”的经营思想。一百四十天完成的工程量,只用了七十二天就干完。业主大吃一惊,检测结果质量全优!“吃亏”是富,第二年工程指挥部便放放心心地把1000万的工程交给了严介和。
2002年以前,严介和一直不声不响地在路桥建设业内“掘金”。这以后,他开始与许多地方政府部门打得火热,陆续收购、托管了31家亏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旗下的成员企业达到115家,严介和因此获得了大量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严介和找到了一条发财捷径——通过收购业绩不佳的国有企业,从而博得当地政府的好感,进而在当地的市政工程中分得一杯羹。
收编亏损国企,不仅验证了严介和“吃亏是富”的座右铭,更让严介和与政府走得更近。“重组前的国企连一根火柴棒都不值,但我要将一个极端差的企业做成极端好。”严介和称。就拿ST纵横来说,当时严介和付出的成本5亿至10亿元。表面看来好像吃亏了,实际上最终赚的钱更多。
直到2002年,太平洋集团的年产值也不过20亿元,真正令严介和的身家急剧膨胀的是2005年初开始的一系列对国有企业的并购。严介和已成功收购了31家国有企业,涉及资产总额达60亿元。仅一年内以年产值不过20亿元的身家去收购高达60亿元的国有资产这一项,其财技就非常人能及。
“BT”模式,让财富极具暴涨
2002年,白手起家的注册成立太平洋。虽然前面已有一定的原始积累,当时的个人财富不会超过3000万元。个人财富以几何级数裂变般暴增的起点,源自大规模复制自己垫资为地方政府兴建暂时无力兴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即“BT”模式。
第一次采用BT模式运作基建项目始于1996年。当时,位于经济欠发达苏北地区的宿迁市政府希望建立一条南北走向的市府大道,但市财政又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就由太平洋垫资上马。
从宿迁一役以后,太平洋就将“BT”模式迅速复制到全国其它经济欠发达地区,至今共承接了近2700亿元的订单。按照设想,太平洋基础设施的单子要在2008年前突破5000亿元。
有人说,严介和的成功在于他坚持“吃亏”是富和经商游走边峰,他的不“循规蹈矩”、不按“规矩”行事为他创造一条不同寻常的财富之路。虽然许多人对其一年增长百亿颇有质疑,但不可否认严介和的财技很有过人之处。2015年,胡润百富榜,严介和与他的儿子严昊,家族资产高达910亿。
创业小故事范文 篇2
“创业是一个美妙的过程。虽然有很多困难,但很享受。”这是小蓉的开场白。
办公桌旁的显微镜,是小蓉用来“看细胞的”。6年前,她第一次将癌症早期检测技术以及一套价值300万元的设备带回国内。如今,她管理着拥有150多名员工、几千万元固定资产的兰丁肿瘤早期诊断检测中心。
从研究所的学者到闯市场的商人,她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大转变。
不想做“技术花瓶”
小蓉的人生轨迹是一个典型的“海归”成长过程:1977年考入武汉同济医学院医学系,8年读完本科和硕士,接着到国外留学,博士、博士后,又是8年。到1996年被聘为加拿大BC肿瘤研究所研究员,小蓉一直生活在学校和研究所。
在加拿大BC肿瘤研究所这个产生过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的地方,小蓉参与研究肿瘤早期诊断技术。她发明的经分离纯化后的痰细胞成分用于肺癌的诊断新技术,使许多肺癌患者能在早期被诊断出来。
随着对这项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小蓉意识到除肺癌早期诊断技术外,用同等原理还可进行其他肿瘤早期诊断技术的开发。但国外临床病例少,组织工作复杂,成本高。想到国内存在的庞大检测样本以及巨大需求,小蓉决定回国。那时她和丈夫、女儿一家三口在加拿大生活稳定而安逸。
1999年,同济中加肿瘤早期诊断研究中心在武汉成立。小蓉带回了一套肿瘤早期诊断仪系统。这套系统是加拿大BC肿瘤研究所数十名专家耗费10年时间研究出来的成果,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回到武汉,小蓉受到了隆重欢迎,而她带回的那套检测系统却搁浅在上海。等了两个月后,小蓉坐不住了,她独自一人从武汉坐船到上海,先请海关的人吃饭,再找一台大卡车把两个大箱子运到黄浦江边。
因为听说曾经有家医院的进口设备在搬运过程中掉到江里去了,小蓉亲眼看着工人用铲车将箱子安全地放在了货舱里,才放心回到武汉。
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从国外引进来了,但却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也缺高素质的技术人员。那时,医院还保留着吃大锅饭的传统,不讲竞争,也不讲实力。小蓉甚至成了代表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人才的“技术花瓶”。
小蓉决定换一个方向———走向市常自己是回来做事情的,一定要抓紧时间。一年后,小蓉正式下海。
一周开两次“股东大会”
20xx年,小蓉以技术入股,与武汉长发集团及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风险投资公司合资组建了武汉兰丁医学高科技有限公司及武汉兰丁肿瘤早期诊断检测中心,成为国内首家癌症早期诊断和检测的专业服务机构。
那时,小蓉形容自己是“无知才无畏”。取英文“Landing”(着陆)之音,她把自己的公司命名为“兰侗。但小蓉“着陆”市场的'过程并不平坦。
当时早期检测对国人来讲还是个陌生的概念,人们认为那是“没病的人花钱去找脖。虽然媒体多次以“一口痰检测肺癌”报道她所带来的这项高新技术,兰丁肿瘤早期诊断检测中心还是受到了冷落。
公司一开门就要花钱。当时小蓉手上有200万元现金,但根本没有预算,医疗设备一买,房子一装修,基本上就没剩多少了。一没钱,她就直觉地想找股东们要。“那时我不懂什么股东会,我觉得碰到困难了,股东们就应该坐在一起来商量解决问题。”小蓉连续两周召集股东们来开股东会。后来,一位股东很委婉地告诉小蓉:一般来说,股东会一年开一次。
小蓉还问父母、兄弟姐妹借,甚至让加拿大导师把工资寄过来发工资。
维持生存成了当务之急。望着门口来来往往的“麻木”(武汉方言:称用来载人载物的三轮车),小蓉悟出:自己和这些麻木司机一样,必须凭劳动自食其力,自己必须适应环境。
她主动和武汉市计生委合作,利用对方成熟的网络,展开宫颈癌早期检测。她们为汉南区200多名育龄妇女体检,发现了4个早期宫颈癌患者,由于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患者全部成功治愈。市场由此慢慢打开。
当公司第一次月收入5万元的时候,小蓉开了个庆祝会。月收入10万元,她乐得赶紧给加拿大朋友报喜。20万元、30万元、50万元……小蓉说,这个过程真是一种享受。现在收入越来越多,反而没有当初的那种欣喜感了。“海归”人士回国肯定会相当不适应,甚至会经历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但既然回国创业,就必须适应环境。“我在市场上做过妥协,但我把底线放在了一个地方,自己把握好平衡点。”小蓉坦言。
做商人的满足感比做纯粹学者的满足感大读了16年的书,做了5年的商人,小蓉发现后者挑战更大,带来的满足感更大。她还认为商人的综合素质是最高的。要做一个好的商人、一个规范而高尚的商人相当不容易。
她组织为农村妇女做子宫肿瘤早期检测。被诊断出子宫肿瘤的妇女,动了手术后健康生活,她们逢年过节的时候会提着自己家里种的菜来看小蓉。
早期检测器材的设备成本很高。小蓉回国后潜心研究,力推国产化,大大降低检测费用。
成本降低意味着更多的普通人可以通过这项技术获益,这也是小蓉6年前将癌症早期诊断检测技术带回国内的初衷。这种满足感哪是做一个纯粹的学者所能获得的。
有时开会的时候,小蓉会跟员工开玩笑说:“我这是更年期到了。”但她知道市场不认性别,她做事从不考虑自己是男还是女。市场终究要靠实力说话。
创业小故事范文 篇3
【作文题目】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佳作】
桑德斯的创业之路
桑德斯的创业之路大家一定听说过桑德斯吧,他是“肯德基炸鸡”连锁店的创办人。你又知道他是如何建立起这么成功的事业吗?是因为生在富豪家、念过像哈佛这样著名的高等学府,亦或是在很年轻时便投身于这门事业上?你认为是那一个呢?上述的答案都不是。事实上,桑德斯上校于年龄高达六十五岁时才开始从事这个事业。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他终于拿出行动来呢?因为他身无分文且孑然一身,当他拿到平生第一张救济金支票时,金额只有一百零五美元,内心实在是极度沮丧。
他不怪这个社会,也未写信去骂国会,仅是心平气和地自问:“到底我对人们能做出何种贡献呢?我有什么可以回馈的呢?”随之,他便思量起自己的所有,试图找出可为之处。头一个浮上他心头的答案是:“很好,我拥有一份人人都会喜欢的炸鸡秘方,不知道餐馆要不要?我这么做是否划算?”随即他又想到:“要是我不仅卖这份炸鸡秘方,同时还教他们怎样才能炸得好,这会怎么样呢?如果餐馆的生意因此而提升的话,那又该如何呢?如果上门的顾客增加,且指名要点用炸鸡,或许餐馆会让我从其中抽成也说不定。”
好点子固然人人都会有,但桑德斯上校就跟大多数人不一样,他不但会想,而且还知道怎样付诸行动。随之他便开始挨家挨户的敲门,把想法告诉每家餐馆:“我有一份上好的炸鸡秘方,如果你能采用,相信生意一定能够提升,而我希望能从增加的营业额里抽成。”很多人都当面嘲笑他:“得了罢,老家伙,若是有这么好的秘方,你干嘛还穿着这么可笑的白色服装? ”这些话没有让桑德斯上校打退堂鼓,因为他相信自己拥有的.是天字第一号的成功秘方。
桑德斯上校确实奉行了“不懈地拿出行动”这条法则,不为前一家餐馆的拒绝而懊恼,反倒用心修正说词,以更有效的方法去说服下一家餐馆。桑德斯上校的点子最终被接受,你可知先前被拒绝了多少次吗?整整一千零九次之后,他才听到了第一声“同意”。在过去两年时间里,他驾着自己那辆又旧又破的老爷车,足迹遍及美国每一个角落。困了就和衣睡在后座,醒来逢人便诉说他那些点子。他经常以为人示范所炸的鸡肉为裹腹的餐点,匆匆咽下便算解决了一顿。
一千零九次的拒绝,整整耗费了两年的时间,有多少人还能够锲而不舍地继续下去呢? 真是少之又少了,也无怪乎世上只有一位桑德斯上校。我相信很难有几个人能受得了二十次的拒绝,更不用说一百次、一千次的拒绝。然而这也就是成功的可贵之处。如果你好好审视历史上那些成大功、立大业的人物,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轻易被“拒绝”打败而退却,不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心愿,就绝不罢休。他创业成功给我们很多启示: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确认出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然后拿出各样行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看到这里,我们还能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不努力呢?选准自己的目标,就百折不回地为之奋斗,就离成功近了一步。
【创业小故事】相关文章:
创业小故事07-12
餐饮创业小故事04-28
海南学子创业致富故事01-04
致富创业故事会12-20
创业故事:骑师和马12-18
求职礼仪小故事09-13
小故事感悟人生01-29
16岁少女创业致富故事01-10
致富经创业故事富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