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名言

时间:2023-12-26 12:59:06 名言语录 我要投稿

老子的名言精品15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名言吧,名言易于留传,是浓缩的精华。为了帮助大家积累更多名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子的名言,欢迎大家分享。

老子的名言精品15篇

老子的名言1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4、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5、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9、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0、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1、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2、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3、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14、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6、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7、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18、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9、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20、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21、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2、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23、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4、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2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6、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27、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2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29、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2、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33、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3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35、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36、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38、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39、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40、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1、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4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43、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4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46、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47、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4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4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50、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5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52、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5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54、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55、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56、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5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58、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59、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60、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61、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62、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6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64、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66、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67、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68、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69、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70、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7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72、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7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74、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75、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7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77、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78、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7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80、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81、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82、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83、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84、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85、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86、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87、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88、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8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90、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9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92、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93、治人事天,莫若啬。

  94、治大国,若烹小鲜。

  95、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9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97、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98、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99、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00、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01、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0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0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的名言2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

  5、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道德经》

  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

  8、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9、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10、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道德经》

  11、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

  1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

  1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1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

  1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

  16、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17、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

  18、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道德经》

  19、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2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

  21、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2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3、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道德经》

  24、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道德经》

  25、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

  2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

  27、慎始如终,则无败事。《道德经》

  28、28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

  29、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

  30、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

  3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道德经》

  32、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江海能为百谷王》

  33、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大直若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辩若讷,大美若臭,大善若恶,大真若假,大忠若奸,大贤若痴。《道德经》

  34、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道德经》

  35、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道德经》

  36、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道德经》

  37、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道德经》

  38、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

  3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道德经》

  40、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

  4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

  4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

  4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

  44、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

  45、将欲取之必先与之。《道德经》

  46、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4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

  48、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49、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道德经》

  50、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

  51、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

  5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道德经》

  5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德经》

  54、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道德经》

  55、无为则无心,无心则无欲,无欲则无求。《道德经》

  56、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赛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道德经》

  57、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俭欲第四十六》

  5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

  59、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

  60、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道德经》

  6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62、诚实的话不一定动听,动听的话不一定诚实。世间的好人不会花言巧语,能言善辩的人不一定是好人。聪明的人不一定博学,见多识广的人不一定真正聪明。人生的修行重在于行,而不在于辩。《道德经》

  6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

  6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65、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道德经》

  66、“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

  67、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

  6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

  69、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

  70、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道德经》

  7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德经》

  72、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老子》

  73、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

  74、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道德经》

  75、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道德经》

  76、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德经》

  77、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

  78、鹰立如睡,虎行似病。

  79、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

  80、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译文:不只是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更能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反而能长期有所长进。自己不要别人争利,那么所有人都会为你让路。)《道德经》

  81、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道德经》

  82、胜人者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8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道德经》

  84、动为静之基;清为浊之源!《清净经》

  8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老子》

  86、故常无欲,以观其妙。《道德经》

  87、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

  8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道德经》

  89、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

  90、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

  91、生而为人,你且修身,你且渡人,你且如水,居恶渊而为善,无尤也。《上善若水》

  92、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道德经》

  93、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道德经》

  94、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95、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

  96、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

  97、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道德经》

  98、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道德经》

  99、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道德经》

  100、夫唯不争故无忧。《上善若水》

  101、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德经》

  102、子不如父,留之何用。子强与父,留之何用。《老子》

  103、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注:原文老子第五十八章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五十八章》

  104、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

  10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的智慧》

  106、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道德经》

  107、虚极静笃。《道德经》

  108、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109、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老子》

  110、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道德经》

  111、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

  112、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

  113、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

  11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

  11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

  116、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17、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18、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道德经》

  119、对他人有宽恕之量,对谤语有忍辱之量,对忠言有虚受之量,对事物有容纳之量。《道德经》

  120、“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

  121、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能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道德经》

  122、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德经》

  123、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

  124、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

  125、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道德经》

  126、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

  127、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道德经》

  128、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

  129、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老子》

  130、吾心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道德经》

  131、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132、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道德经》

  133、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134、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八章》

  135、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道德经》

  136、胜利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杀戮的人。喜欢杀戮的人,便不能于天下得志。《道德经》

  137、天下唯有不争而莫与之能争也。《道德经》

  138、水清则鉴物,神清则见道。《通玄真经》

  139、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道德经》

  14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故为人处谦为下而能以下为上,统万人之心。)《道德经》

  141、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道德经》

  14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道德经》

  143、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44、后其身而身先,忘其身而身存。《道德经》

  145、上士闻道,勤而行之。《道德经》

  146、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147、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道德经》

  148、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道德经》

  149、原生质,质生空,空生时,时生万物。

  150、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5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道德经》

  152、为着败之,执者失之。《道德经》

  153、上德不德而有德,下德不失而无德《道德经》

  15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以观其妙有名万物之母以观其徼同出于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

  15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道德经》

  156、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道德经》

  157、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

  158、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道德经》

  159、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道德经》

  160、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的智慧》

  161、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德经》

  162、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道德经》

  163、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道德经》

  16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165、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道德经》

  16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道德经》

  167、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道德经》

  168、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16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道德经》

  170、“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171、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德经》

  172、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道德经》

  173、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道德经》

  174、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

  175、和大怨,必有余怨;抱怨以德,安可以为善?《道德经》

  176、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

  177、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

老子的名言3

  1、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2、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3、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

  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6、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8、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10、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2、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13、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14、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15、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6、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8、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9、水至柔而至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为百谷之王,善处其下也。上善若水。

  2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2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3、有状混成,先天地生,寂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

  24、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2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6、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7、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28、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30、子曰郁郁乎文哉,诚不我欺。

  10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102、水:柔,静,处下,善利万物而不争。

  103、使人行者,身先行之。

  104、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105、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106、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

  107、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08、胜利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杀戮的人。喜欢杀戮的人,便不能于天下得志。

  109、吾心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10、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11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1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

老子的名言4

  1、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2、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3、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4、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6、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9、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10、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11、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12、豫呵其若冬涉水。

  13、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5、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16、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7、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8、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9、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20、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1、做人的道理:心思要细,志气要大,心智要圆,行动要方,才能要多,事情要少!

  22、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25、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26、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7、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2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29、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30、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3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32、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3、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4、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35、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3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37、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39、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40、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41、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42、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4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44、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45、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6、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7、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48、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49、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5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1、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52、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53、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54、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55、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5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8、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5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60、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6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62、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63、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4、子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恒古多变,谁生吾哉!

  65、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66、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67、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68、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69、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70、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71、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7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73、知足者富。

  7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75、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7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77、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78、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名句

  7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80、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81、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82、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83、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84、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85、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86、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87、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88、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89、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90、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91、太上,不知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92、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93、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94、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9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96、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9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98、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9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100、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101、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0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0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10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105、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06、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10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08、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09、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110、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11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112、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113、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114、将欲取之,必先之。

  115、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116、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17、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18、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11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20、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121、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2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23、小国寡民。

  124、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125、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126、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127、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128、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129、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130、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老子的名言5

  1、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玄之又玄的循环:是你非你——无数个你,曾站在同一条长河边看落日

  5、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7、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9、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11、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2、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4、老子说:“善胜敌者不与。”

  1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19、参禅修道的缘起:今日逍遥——活在当下,“物来则应过去不留”才是智者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2、老子说:“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23、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5、老子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2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27、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8、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2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0、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31、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32、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3、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4、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5、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36、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37、不生不灭的'智慧:生命之根——不生不灭,关键在于正确认识自己

  38、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39、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4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4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42、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4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4、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的名言6

  1、太上,不知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6、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7、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9、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10、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1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2、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13、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14、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5、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6、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17、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8、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19、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0、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能够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22、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23、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24、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25、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2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27、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28、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9、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3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31、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2、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33、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5、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36、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能够示人。

  37、子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恒古多变,谁生吾哉!

  38、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39、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41、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42、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4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44、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45、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4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47、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48、知足者富。

  49、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50、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51、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52、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53、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够长久。

  54、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55、豫呵其若冬涉水。

  5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57、小国寡民。

  58、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5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60、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61、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62、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63、将欲取之,必先之。

  64、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65、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66、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6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68、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69、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70、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71、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名句

  72、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73、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74、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7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76、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77、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78、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79、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8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81、做人的道理:心思要细,志气要大,心智要圆,行动要方,才能要多,事情要少!

  82、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83、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够长久。

  84、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85、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86、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87、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88、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89、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90、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91、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9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能够不殆。

  9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94、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9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96、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97、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9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99、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00、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0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0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103、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104、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10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106、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0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08、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109、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能够为善?

  110、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111、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1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13、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114、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11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16、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11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18、和大怨必有馀怨,安能够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11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20、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21、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122、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12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2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25、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126、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27、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12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129、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130、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老子的名言7

  1、治大国,若烹小鲜。

  2、解释: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是坏事;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为善,这是恶事。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7、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8、解释:各小国之间踮脚可望,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人民直到老死,也互不往来。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1、解释:做天下的难事,一定要从做易事开始;做天下的大事,一定要从做小事开始。

  1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15、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16、解释:不只是用自己的眼睛看,所以明察秋毫;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自我夸耀,所以功勋不没;不自高自大,所以成为民众之长。

  17、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8、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9、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2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

  2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3、解释:道产生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分裂成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产生新生的`第三者,新生的第三者产生千差万别的事物。

  24、解释: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

  25、解释:所以说,圣贤高人处事应当以无为为要领,教化人民应当以不言为准则。

  2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7、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29、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30、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31、解释: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最大的声音,恰恰是没有什么声音;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

  32、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33、解释: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有洞察力;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3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3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6、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

  3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

  38、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

  3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

  41、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

  4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4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4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5、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46、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7、解释:从事学问,知识要天天增加;致力于提高境界,知识要天天减少。减少了再减少,最后达到无为,虽然无为,但一切事情又自然而然地成功。

  48、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49、解释:最圆满的好似有缺憾,但它的作用不会败坏;最充实的好似空虚,但它的用处不会穷竭。最正直的好似有些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有些笨拙,最善辩的好似口齿木讷。

  50、一你可以理解成太极,二你可以理解成阴阳,三你可以理解成阴阳相合的产物,万物都是阴阳相合产生的,所以万物都有阴阳两面,而万物喜阳,因为阳为生气为正气,阴为死气为邪气,自然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对阴阳产万物的一个总称。

  51、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5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54、解释:表现出单纯,执着于朴素,减少私心,去除欲望。

  55、解释:知足则不会遭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则不会遇到危险。

  5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

  57、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5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59、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60、解释:善于走路,不留痕迹;善于言谈,无可指谪。

  61、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62、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63、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

  6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65、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66、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67、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

老子的名言8

  1.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4.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5. 治大国,若烹小鲜。

  6.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7.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9.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0.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1.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2.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3.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4.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5.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6.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7.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8.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19.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20.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1. 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22.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23.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4.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5. 谷神不死,谓玄牝。玄牝之门,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26.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7.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28.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9.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30.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31.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32.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33.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34.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35.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36.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37.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38.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39. 治人事天,莫若啬。

  40.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41.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2.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43.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44.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45.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46.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47.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48.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49.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50.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51.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52.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53.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54.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老子的名言9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以不我知。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以不病。老子的名言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以不厌。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贤于贵生。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缺乏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缺乏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老子的名言10

  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2、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3、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6、使人行者,身先行之。

  7、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8、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9、动为静之基;清为浊之源!

  10、圣人无死地,智者无困厄。

  11、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12、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13、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1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5、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16、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17、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18、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9、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20、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21、子曰郁郁乎文哉,诚不我欺。

  22、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2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4、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25、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2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27、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28、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29、天下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30、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1、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3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3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4、原生质,质生空,空生时,时生万物。

  3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36、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37、水:柔,静,处下,善利万物而不争。

  38、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9、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40、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

  41、无为则无心,无心则无欲,无欲则无求。

  4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功遂,身退,天之道。

  43、美之为美,皆恶已;善之为善,皆不善已。

  44、子不如父,留之何用。子强与父,留之何用。

  4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46、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47、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

  48、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49、上善若水,君子如玉。长夜未央,寂寞成殇。

  50、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51、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52、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损不足以奉有余。

  53、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54、吾心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55、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56、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57、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

  5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59、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60、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老子的名言11

  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4、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5、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6、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7、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8、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9、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10、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老子的名言12

  1、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6、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8、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0、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11、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13、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15、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16、吾心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1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9、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20、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1、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2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4、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25、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2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27、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28、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29、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3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老子的名言13

  1、君子不重不强,学问不扎实。要忠诚,如果你没有朋友,不要害怕改变。

  2、以力服人不是心,以力不平凡,以德服人,以心悦诚。

  3、国家没有仁者,有仁者;世上没有人道而得到的世界,也有。

  4、一个没有字母的人几乎不能做任何事情。

  5、虽然聪明,骑着更好;最好呆在子基地。

  6、我知道这句话,我保持我的崇高精神。

  7、知道就是知道,知道就是知道。

  8、勇士不忘在沟里,元不忘在其里。

  9、去学习,去判断,去仔细思考,去清晰地争论,去认真地行动。

  10、三支军队可以带走指挥官,但普通人不能带走意志。

  11、正义的事业得到广泛的支持,而不正义的事业却得到很少的支持。

  12、水不流,会发臭;如果你不学习,你就会落后。

  13、仁、义、礼、智,不外乎我也,我也内在于人,外在于耳。

  14、不可用文章伤害人,也不可用言语伤害人。

  15、许多人帮助那些获得成功的人,却很少帮助那些失去成功的人。

  16、默默而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我何用!

  17、鸟要先飞翅,人要先求上进。

  18、棋子的数量,小数点也有;如果你不能集中注意力,你就必须集中注意力。

  19、我也不知道。要知道,说话者的'世界也是如此吗?

  20、有钱就可以要求,虽然鞭,我也做,如果没有,从我的好。

老子的名言14

  1、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

  5、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

  6、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好于膏,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洪自诚

  7、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8、是的,穷人的花园里不仅有花草,而且还有仁慈之心和满足之情、宁静的心境和劳累的欢快。——玛·霍伊特

  9、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0、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1、她双手勾上他的肩,红唇抵住他耳垂,吐气如兰,勾魅出男人的三魂七魄全飘到半空中各自晕陶陶的吹奏仙乐顺便嗑***、High到日月无光,几乎不知足下十八层地狱生成怎么个模样。——席绢

  12、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清朝军事家、政治家曾国藩

  1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聃

  14、当我们胆敢作恶,来满足卑下的希冀,我们就迷失了本性,不再是我们自己。——莎士比亚

  15、我相信,自我的满足就是每天感觉自己的薪水一分一毫都是自己流血流汗赚来的。——李奥贝纳

  16、搔痒,特别是用手,是人的天性中一种舒心的满足感。——蒙田

  17、人只有在不断追求中才能得到满足。像爱情一样,诗、哲学、科学的真正精神恰恰就是不断地追求,永远站在起跑线上。——教授、哲学家、作家、文学家赵鑫珊

  18、人最大的财富,是在于无欲。——塞尼逊

  19、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20、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道德经》

  21、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口乐意莫生嗔。

  22、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的是满足自己,不是讨好他人。——亦舒

  23、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24、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老子

  2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

  26、在我们了解什么是生命之前,我们已将它消磨了一半。——赫伯特

  27、只要我有需要,我就有活下去的理由。满足就是死亡。——萧伯纳

  28、隐隐聚若雷,噆肤不知足。晚唐文学家皮日休《蚊子》

  2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0、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须品。——爱迪生

  31、有的人终身向幻影追逐,只好在幻影里寻求满足。——莎士比亚

  32、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道德经》

  3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4、幸福属于满足的人们。——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

  35、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36、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张英曾《聪训斋语》

  37、发现新事物和作出新发现,是很大的满足。——伏尔泰

  38、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0、男子只要有人奉承,使他的骄傲与欲望获得满足,就极容易上当;而富于幻想的艺术家更容易受骗。——法国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

  4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42、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43、幸福有它的两重性:一方面在于福至心灵,时来运至……另一方面,也是最实际的方面,就是知足常乐地安度日常生活,这也就是说,头脑清醒,不干蠢事。——冯塔纳

  44、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5、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46、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7、金钱是一种有用的东西,但是,只有在你觉得知足的时候,它才会带给你快乐,否则的话,它除了给你烦恼和妒忌之外,毫无任何积极的意义。——**女诗人席慕蓉

  48、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道德经》

  4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50、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51、一个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5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道德经》

  53、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54、对孩子的要求,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加以拒绝,就应该给予满足;如果有不答应这种要求的理由,那就不允许他耍赖。一旦拒绝,就不要改变。——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康德

  55、一双懒惰的手并不能证明一颗满足的心。——托·富勒

  56、要知道,人们所发现的,或上帝和自然之仅赐予人类的所有美好的事物、理性和全部满足,所有快乐的感觉,都在于三个词:健康、安宁和称职。——奥地利哲学家卡尔·波普

  5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8、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59、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60、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61、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

  62、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苏霍姆林斯基

  63、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阻碍,即将永远保持其满足和平庸的状态,那么他将既愚蠢又糊涂,像母牛一样地逸然自得。——布朗

  64、为人但知足,何处不安生?——蒙古帝国大臣耶律楚材

  6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老子·第四十四章》

  6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67、轻浮和虚荣是一个不知足的贪食者,它在吞噬一切之后,结果必然牺牲在自己的贪欲之下。——莎士比亚

  6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6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70、我相信,自我的满足就是每天感觉自己的薪水一分一毫都是自己流血流汗赚来的。——美国广告大师李奥贝纳

  71、所谓爱情能够满足一切,……只是对于情侣而言:至于夫妇,除了以苍穹为屋顶和以绿茵地毯之处,还需要更多的一些东西的。——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72、治大国,若烹小鲜。

  73、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74、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75、当我们胆敢作恶,来满足卑下的希冀,我们就迷失了本性,不再是我们自己。——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

  7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77、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7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79、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道德经》

  80、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81、相识与友谊的关系恰似调情之于恋爱——兴奋,但却又不满足。——亚历克·沃

  82、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83、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84、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李耳《江海能为百谷王》

  85、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86、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道德经》

  87、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88、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89、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90、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91、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道德经》

  92、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93、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道德经》

  94、寻常衣食随时度,分外资财莫妄求。

  95、真正的谦卑是满足。——瑞士哲学家阿米尔

  96、所有在自然法则指寻下的调查,最终都把目标放在满足肚子的需要上。——阿特纳奥斯

  9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9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9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道德经》

  100、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

  101、成功的快乐在于一次又一次对自己的肯定,而不在于长久满足于某件事情的完成。——罗曼·罗兰

  102、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0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道德经》

  104、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0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道德经》

  106、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

  107、我学到去实践我所谓的——「建设性的不满足」。——美国广告大师李奥贝纳

  108、"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老子《道德经》"

  10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10、知足而不贪,知节而不淫。——北宋隐逸诗人林逋

  111、生活中最大的满足就是意识到应尽的义务。——盖兹利特

  112、爱,不过是一种享受贪欲的和永远不满足的热望而已。——法国文艺复兴后期思想家蒙田

  113、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

  114、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115、幸福有它的两重性:一方面在于福至心灵,时来运至……另一方面,也是最实际的方面,就是知足常乐地安度日常生活,这也就是说,头脑清醒,不干蠢事。——德国作家冯塔纳

  116、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117、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18、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19、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通常用一个字来称呼,这就是“愚蠢”。——前苏联作家高尔基

  120、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佚名

  121、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曾国藩

  122、以温和宽厚的心灵去战胜你们的怒气,以谦让去抑制憎恨之心。——以率直的真情去制止不正的欺瞒,以温顺满足之心去打消贪欲吧。——印度传统宗教《耆那教经典》

  123、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道德经》

  124、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老子的名言15

  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3、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4、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5、不要以为弱势人家会瞧不起,其实,正因为人家看不在眼里,反而是生长的好契机。生命的原则是看内里的,不是看外表的;是看生长的,不是看既有的。真正的强者是柔弱之人,是「骨弱筋柔而握固」,像婴儿一般!死板板的,有什么好;活生生的才好!

  6、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7、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8、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9、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罗曼·罗兰

  10、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1、这是告诉人们适可而止本事天然法则,不能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但要注意,此处“身退”并不是要人作隐士,只是要人功成而不有,不自我膨胀,不把持,不露锋芒,不咄咄逼人。

  1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

  1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4、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其实都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的,人生是不可逆转的,世间万物都是向前发展的,不能一味的固执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15、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16、老子哲学主张人力不可违背自然,不论为人处事或者治国,都要顺其自然。这一点贯穿全书,如,

  17、因为事物都是互相对立而出现的,我们生活的好坏也是相对的,有的人一直和别人比较,心比天高,怎奈何命比纸薄?

  1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9、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1、三件宝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

【老子的名言】相关文章:

老子的名言04-24

老子经典名言09-28

老子的名言02-14

老子的经典名言11-05

老子的名言【合集】11-24

(合集)老子经典名言11-27

老子的名言名句09-19

老子的名言名句04-06

关于老子的名言04-12

关于老子的名言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