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名言精选(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名言吧,名言主要是指人们普遍熟悉的成语、俗语、谚语、格言、诗词等。那什么样的名言才是经典的名言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老子的名言,欢迎阅读与收藏。
老子的名言1
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6)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7)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9)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0)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1)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3)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14)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5)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的名言2
1、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2、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3、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4、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6、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7、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8、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9、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10、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1、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1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3、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4、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5、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6、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7、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8、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19、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20、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2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2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23、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24、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5、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26、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2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0、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3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2、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33、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34、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35、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36、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7、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3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39、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40、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41、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42、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3、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6、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4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48、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49、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50、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51、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52、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5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54、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55、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5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7、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58、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5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60、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61、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2、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63、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6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5、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66、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67、将欲取之,必先之。
68、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6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70、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7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72、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7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74、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7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76、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7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8、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79、曲则全,枉则直。
80、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老子的名言3
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有关于月亮的经典诗句
3、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4、我愿意听你骂我,也不愿意让别的女人吻你。你的缺点充满着那么强烈的魅力。我是夜,夜是该有月亮的。——鲁迅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6、我是一个在感到寂寞的时候就会仰望天空的小孩,望着那个大太阳,望着那个大月亮,望到脖子酸痛,望到眼中噙满泪水。
7、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8、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9、你是我心中的太阳,可惜下雨了;你是我心中的月亮,可惜天阴了;你是天上的长娥落到人间,可惜脸先着地了。
10、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1、那种从早到晚,整天厮守的幸福,我受不了。我可以当一个非常好的丈夫,只是要给我一个像月亮一般的妻子,它将不是每天都在我的天空出现。6、对什么起誓都好,别要对月亮起誓——它其身不正,每隔十天就变换一个样儿。——李碧华
12、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1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4、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李商隐
15、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1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7、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19、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0、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21、有人跟我讲明年造一架飞机可以直接开到月亮上,我说很好,你做出来我投资你。——马云
22、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25、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26、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27、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28、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29、浪漫是什么?是送花?雨中漫步?如果两个人彼此倾心相爱,什么事都可以做,静静想对的感觉都会是浪漫的。否则,即使两个人做到月亮上拍拖,也是感觉不到浪漫的。——高寒
30、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31、如果站在月亮的角度上看,它应该何等惊奇。一个个从它身边掠过的卫星,居然不是一个更比一个先进。
3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4、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35、我愿意听你骂我,也不愿意让别的女人吻你。你的缺点充满着那么强烈的魅力。我是夜,夜是该有月亮的。
36、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像它一样的无常。——莎士比亚
37、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
38、李白是喝醉了到河里捞月亮死的,这个死得很壮观。——丁凌华
3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40、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张爱玲
4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42、轮回的不只是人,整个世界都在轮回。我们看不见云了,不表示云消失了,是因为云离开我们的视线;我们看不见月亮,不表示没有月亮,而是它远行到背面去了;同样的,我们的船一开动,两岸的风景就随着移动,世界的一切也就这样了。人的.一生就像行船,出发、靠岸,船煴拘 是不变的,但岸熒硖 在变,风景熅历 就随之不同了。——林清玄
43、我是一个在感到寂寞的时候就会仰望天空的小孩,望着那个大太阳,望着那个大月亮,望到脖子酸痛,望到眼中噙满泪水。——郭敬明
44、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4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46、关于月亮经典诗句
4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8、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49、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5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52、星月的来由树枝想去撕裂天空,却只戳成了几个微小的窟窿,他透出了天外的光亮,人们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烟囱烟囱犹如平地耸立起来的巨人,望着布满灯火的大地,不断地吸着烟卷,思索着一种谁也不知道的事情。——顾城
53、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54、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5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56、无知是智慧的黑夜,没有月亮、没有星星的黑夜。——西塞罗
57、星月的来由树枝想去撕裂天空,却只戳成了几个微小的窟窿,他透出了天外的光亮,人们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烟囱烟囱犹如平地耸立起来的巨人,望着布满灯火的大地,不断地吸着烟卷,思索着一种谁也不知道的事情。
58、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老子的名言4
1、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6、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7、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8、参禅修道的缘起:今日逍遥——活在当下,“物来则应过去不留”才是智者
9、玄之又玄的循环:是你非你——无数个你,曾站在同一条长河边看落日
10、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1、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2、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3、老子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15、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6、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9、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2、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3、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24、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2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6、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7、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28、六字真言的解释2.天地万物的根基3.不生不灭的智慧4.玄之又玄的循环5.参禅修道的缘起
29、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3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1、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3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3、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34、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3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6、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3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38、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39、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40、老子说:“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41、六字真言的解释:求空守静——修身修心,关键在于一个“静”字
42、天地万物的'根基:虚空无限——人和万物,都有长生的先天根基
43、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44、老子说:“善胜敌者不与。”
4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6、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47、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老子的名言5
1、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3、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4、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6、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7、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8、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0、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12、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3、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1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6、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8、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0、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21、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2、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23、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24、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2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7、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8、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2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1、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3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3、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34、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35、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36、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3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0、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4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42、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4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44、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4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6、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47、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48、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9、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50、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5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52、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5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54、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55、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5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57、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58、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59、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60、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6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62、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63、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6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65、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66、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67、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68、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69、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0、将欲翕(合上)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71、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7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73、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74、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75、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76、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77、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78、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79、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80、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81、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82、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83、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85、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8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8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88、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8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90、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9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9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93、治人事天,莫若啬。
94、治大国,若烹小鲜。
95、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96、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97、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9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99、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00、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的名言6
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5、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6、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7、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8、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9、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0、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
老子的名言7
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9、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1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老子的名言8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2、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6、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10、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2、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13、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4、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5、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16、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7、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8、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9、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2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的相关文章。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5、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6、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7、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28、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9、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3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31、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32、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的相关文章。
3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3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5、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7、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老子的'名言9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道德经》
2、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道德经》
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4、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老子
5、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道德经》
7、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
8、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10、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1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1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道德经》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老子《道德经》
14、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道德经》
15、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聃
16、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1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
18、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道德经》
1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
20、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李耳《江海能为百谷王》
老子的名言10
1、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9、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1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1、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12、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3、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7、将欲取之,必先之。
18、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2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1、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3、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24、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25、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26、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2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30、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1、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3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3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5、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3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3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9、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40、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4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42、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43、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44、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45、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46、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47、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48、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49、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0、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5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52、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53、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54、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55、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56、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57、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58、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60、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61、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62、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63、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64、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65、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66、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67、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68、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6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70、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71、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72、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73、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74、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75、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76、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77、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78、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79、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80、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81、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8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8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84、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85、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86、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87、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88、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9、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90、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91、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92、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93、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94、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95、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96、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9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9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99、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00、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老子的名言11
1、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2、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3、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4、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6、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8、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0、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3、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4、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5、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8、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19、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道德经》第五章
21、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 《道德经》第七章
2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道德经》第二章
2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24、希言自然。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2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2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8月30日名言)-- 《道德经》第十八章
2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30、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1、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 《道德经》第九章
3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 《道德经》第十九章
3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34、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35、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老子的名言12
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道德经》
3、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4、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5、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大直若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辩若讷,大美若臭,大善若恶,大真若假,大忠若奸,大贤若痴----《道德经》
6、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7、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清修之人,守真朴之道,心无杂念,无欲无求,持一守中而能有所悟)----《道德经》
8、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0、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1、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
12、慎始如终,则无败事。——老子《道德经》
13、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5、浮生若梦,若梦非梦。浮生何如?如梦之梦。——庄子《如梦之梦》
1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7、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8、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19、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1、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22、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24、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25、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6、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7、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28、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0、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万物本有生灭,这是周行不始的规律)(而修道之法在虚静,虚心止静可以观万物象)
31、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3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3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34、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35、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36、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
37、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3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0、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4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42、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4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4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4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46、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47、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
48、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4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5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道德经》
51、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52、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53、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55、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56、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57、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道德经》
5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59、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老子的名言13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Lernen ist wie Rudern gegen den Strom. H?rt man damit auf, treibt man zurück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将欲取之,必先之。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小国寡民。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 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 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 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 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 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 王。正言若反。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 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 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 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 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 以我不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被褐怀玉。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 敌。执无兵。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 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 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 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 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 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 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 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 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 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 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 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 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 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 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 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 之道。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尚福之所倚。福尚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尚福之所倚。福尚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 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 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 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 天下贵。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 德乃馀。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 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 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 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 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 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 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 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 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 是谓道纪。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 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 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 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 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 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 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 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 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 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於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 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 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 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 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 妙。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军之后必有凶 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 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 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 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 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 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 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 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 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 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 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 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 华。故去彼取此。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 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 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 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 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至誉无 誉。不欲如玉珞珞如石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 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 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 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 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 见而明。不为而成。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 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 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 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凶虎,入军不被甲兵。凶无 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豫呵其若冬涉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能欲多,事欲少。所谓心小者,虑患未生,戒祸慎微,不敢纵其欲也;志大者,兼包万国一齐殊俗,是非辐辏中为之毂也;智圆者,终始无端,方流四远,渊泉而不竭也;行方者,立直而不挠,素自而不污,穷不易操,达不肆志也;能多者,文武备具,动静中仪,举措废置,曲得其直也;事少者,采要以拥众,抵约以治广,处静以持躁也。故,心小者禁于微也,志大者无不怀也,智圆者无不知也,行方者有不为也,能多者无不治也,事少者约所持也。故,圣人之于善也,无小而不行;其子过也,无微而不改。行不用巫觋而鬼神不敢先,可谓至贵矣。然而战战栗栗日慎一日,是以无为而一之诚也。愚人之智固已少矣,而所为之事又多,故动必穷。故,以正教化,其势易而必成;以邪教化,其势难而必败。舍其易而必成,从事于难而必败,愚惑之所致。”
做人的道理:心思要细,志气要大,心智要圆,行动要方,才能要多,事情要少!
太上,不知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子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恒古多变,谁生吾哉!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是故不欲□□如玉,珞珞如石。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老子的名言14
1、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2、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4、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6、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7、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
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9、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1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1、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2、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6、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0、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2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2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4、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2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6、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7、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0、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31、人们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能始终如持之以恒.慎终如始,事情就不会失败了。成语“功败垂成”就出自这里。
32、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让人感到愈难过。故人要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如此方可长久。
33、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应当如一弯清泉,保持高尚的节操。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6、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7、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38、老子说,我有三件宝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
39、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知足的人就是富有。坚持而行的人就是有志。占有而不丧失才是持久,死亡而不被忘记的人才是长寿。不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人,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4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41、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老子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也就是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
42、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必然事与愿违,导致恶的不善的结果。
4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5、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46、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4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48、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49、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5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1、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5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53、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5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55、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56、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58、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59、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60、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61、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6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63、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64、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6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道德经》第五章
66、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 《道德经》第七章
6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道德经》第二章
6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69、希言自然。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7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7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72、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7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正臣。(8月30日名言) -- 《道德经》第十八章
7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75、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76、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 《道德经》第九章
7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 《道德经》第十九章
7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79、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80、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81、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82、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83、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84、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5、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8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87、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
88、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89、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90、子不如父,留之何用。子强与父,留之何用。
91、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9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93、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
94、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95、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96、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9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98、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9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功遂,身退,天之道。
100、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101、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02、动为静之基;清为浊之源!
10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0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05、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106、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107、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0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109、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110、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11、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
11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13、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114、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115、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116、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17、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118、生而为人,你且修身,你且渡人,你且如水,居恶渊而为善,无尤也。
11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120、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121、圣人无死地,智者无困厄。
122、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2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24、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25、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12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2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28、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2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30、水至柔而至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为百谷之王,善处其下也。上善若水。
131、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132、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老子的名言15
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4、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6、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7、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8、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9、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1、动为静之基;清为浊之源!
1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5、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6、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17、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18、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19、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2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22、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2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4、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25、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6、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27、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28、鹰立如睡,虎行似病。
29、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0、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31、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32、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33、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34、治大国,若烹小鲜。
3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36、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8、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3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0、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4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42、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43、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44、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6、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48、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49、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50、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的名言】相关文章:
老子的名言02-14
老子的经典名言11-05
老子经典名言09-28
老子的名言04-24
老子的名言名句04-06
关于老子的名言04-12
关于老子的名言12-25
关于老子名言01-18
有关老子的名言01-08
老子的名言名句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