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课心得体会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讲座课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讲座课心得体会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新课标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邀请了新课标教材编写与研究的专家给教师进行讲座。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讲座,对新课标的理念和改革思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对这次讲座的感悟心得体会。
首先,这次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往往过分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标提倡“学以致用”,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在讲座中,专家生动地解释了新课标的理念,并举了很多实例,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新课标的重要性。只有真正解放教育思想,摒弃陈旧的传统教育观念,才能使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
其次,讲座强调了新课标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新课标提倡学生参与式、合作式和问题式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讲座中,专家给我们讲解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制学习、课题式教学等。这些方法让我们教师们大开眼界,其实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立体教学体系,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要摒弃老套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再次,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讲座中,专家强调说,一个优秀的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也是新课标改革的目标之一。通过新课标的教学,学生不仅能掌握学科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他们能够主动思考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教师们肩负的使命。
最后,讲座还强调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专家指出,学校和家庭是培养学生的主要场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该相互补充,形成联动。讲座中,专家提出了一些家庭教育的建议,如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多参与社会实践等。这给我们家长提供了很多启示与借鉴。也只有学校和家庭紧密合作,才能让孩子得到全面的培养。
通过这次讲座,我深刻认识到了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和改革目标。新课标提倡学以致用,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综合素质,注重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的结合。要实现新课标的目标,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学校和家庭也要加强合作,共同努力,为培养优秀的人才而努力。我相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地付出努力,新课标的改革将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讲座课心得体会2
这次美术专家讲座,对于我们非美术专业老师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
时间虽短,但感收获颇丰.在讲座中,专家拿出了很多范画,再用一些,用直观的比较,让我们较深理解了,自由绘画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让孩子自由的创作,学会去认真倾听孩子们的美妙声音,从而发展幼儿的创想能力.
幼儿的美术活动中我们随处可以看见幼儿的创造。这些不经意的“创造”就象是阳光的斑点,只要稍不留神,他们就可能一闪而过。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出现的这些“跳动光斑”。成人怎样看待幼儿的这些创造,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对作品的看法。幼儿的画在成人的眼里也许并不怎么样,但幼儿自己却很满意。消极的.评论幼儿画的“不像”,对幼儿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同时也会损害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发展对美术活动失去兴趣。
所以:我们一定要用心静静听听孩子的心声,听听在孩子心中那幅画有多美!
讲座课心得体会3
20xx年4月4日,在市教研室的组织下,我们前往庆阳一中参加由庆阳市教育局承办的“聚焦课堂——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我和几位化学老师聆听了两位不同风格的化学教师主讲的同一课题——《化学能与热能》及课后专家的点评,受益匪浅。
同课异构就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阵地。什么样的课是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和课标要求的?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我们听课者的心理需求。从两位老师课堂上可以看出,虽然他们课堂结构有着很大的差异,但他们所进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都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的要求,体现出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
我们判断一节课是否是一节好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怎么看,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是重中之重。我们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一节好课就是要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就是看课堂中是否坚持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否依据课程标准施教,是否体现了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两位老师的课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范式。在课堂上,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自主学习。课堂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具体在课中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能动度、时间度和创新度都有所差异。自由度就是看学生的学习目标、方法、进度及对结果的评价多大程度上由自己决定;能动度就是看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时间度就是看学生有没有自学时间,自学时间有多少;创新度就是看这节课中学生是否有所创新。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位年轻老师的课,他和组内同仁共同商议,组织选举实践活动,绘声绘色,让学生真正体验了民主选举,紧紧抓住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突破了重点和难点,形成本课的一个亮点。第二位教师的课,构思上,是传统教学与现代新课程理念的巧妙结合,他以声情并茂的课堂点拨,彰显了青年教师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前也强调学生做预习学案,学习效果显著,很好地运用了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既有学生的自主探究,也有简单的模拟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是学习是一种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具有深刻的问题性、广泛的参与性、丰富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他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知识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探究活动,很好地达到了学习目标,值得学习。
通过这两节示范课以及专家的点评,引出一些我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思考:
1、教师如何变演员为导演。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教师如何变单一为互动。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与学生要交流、对话、沟通,要师生互动、共同参与教学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想说就说,说心里话;想做就做,做的最好,教师帮助引导,师生合作,相互促进。
3、教师如何变牵引为放手。教学中,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教师要学会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爱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不替学生说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并为不同的学生创设自我表现和成功的.机会,提供施展才华和张扬个性的舞台和空间,使学生获得充分自由地发展。
基于以上的思考,在新课程实施中我有一些感想:
1、要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
2、在课程上授课要有所取舍,科学处理教材,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解决和掌握的问题要放手,不再要求逐字逐句地讲,科学安排好课堂教学时间,保证在规定的学时内进行有效教学。
3、对学科课程标准要准确解读和把握,其中的知识点既不讲的太深太难,拔高要求,也不降低要求。
4、在教学中要注意提出新问题,再现新情景,贴近新生活,关注新科技和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不能脱离现实的发展。
5、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程资源,新教材图文并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忽视、不能回避这些现成的课程资源,要合理使用、充分利用。
6、新课程教学实施一定要注意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其中知识与技能是基本目标,每位学生对每个模块“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要求都要实现,这既是新课程实施的要求,也是高考的要求。同时,要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表现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情感态度的培养和科学价值观的形成。
讲座课心得体会4
20xx年6月19日,我有幸参加了张掖市教育局组织的教育部“西部教学改革支持计划”甘肃省项目第六次专家支持活动,在本次专家支持活动中请来的专家是来自北京的身兼全国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委员的吴正宪老师以及她的专家团队。
在为期一天的活动中,吴正宪老师进行了小学数学工作站的课例展示、主题引领以及互动研讨:她向大家展示了数学课例——《小数的意义》;做了一场专题报告,题目是:《做有感觉的数学老师——和学生一起学数学》。
带着一份热忱,我用心去“领略”吴正宪老师的精彩报告,吴正宪老师《做有感觉的数学老师——和学术一起学数学》让我心境豁然开朗;带着一份期待,我用心去“品”吴正宪老师的数学课,名师用她独特的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给我们呈现了一节精彩纷呈的课。让我感受到了名师的敬业精神和教学的魅力,也深深为她在讲座和课堂中表现出的知识视野,文化底蕴,创新思维,人格魅力叹为观止。她“凝心聚力,永争一流”的敬业精神发人深思,催人奋进。聆听了专题报告,观摩了课例展示,参加了教学研讨,暗自思忖,感触良多。在今后的教学教研中,我要以吴正宪老师为榜样,树立牢固的学生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对学生的需求要采用不同的方式予以满足了,那样才能保证课堂的气氛更好,最终将课堂的质量提升到最好的程度。在教学过程中,体察儿童的学习需求,要根据儿童的认知、情感、交往等去满足学生需求。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终身学习,兼具知识和人文关怀的能力。树立以人为本,基于儿童的需求的学生观、教学观、师生关系。
在此次专题讲座中,吴正宪老师谈到,学生最需求的是教师的关爱和课堂的安全感。一个关注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都会让孩子倍感亲切和温暖,这是发自内心的需求;在课堂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最大的宽容,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做到不焦虑、不恐惧、不孤独,在安全的课堂中,他们的个性才得以张扬,他们的才能才能得以展示。
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可以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一个真正爱孩子、爱教育事业的人,一定是一个关注孩子需求的人,把握课堂的主动性,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此次专题讲座也为学校校本培训指明了发展方向,丰富了校本培训内容,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我认为在学校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帮助学校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正如吴正宪老师的小学数学工作站一样,他们发扬团队精神,及时沉淀、提炼知识的钻研精神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在今后的教学教研中,要在服务中不断历练,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在实践中发展能力,在研究中沉淀自己。
在名师课堂中,由吴正宪老师为我们现场教学的一节课——《小数的意义》,这节课特点是:理念新,定位准;设计巧,教法活;视野宽,目标全;过程实,效果好;挖掘深,亮点多。虽时过多日,课堂上孩子们激烈的辩论质疑,老师们忍俊不住的笑声,情不自禁的掌声,还在耳畔回响。老师在课堂上进退自如,机智幽默,给孩子提供了一个交流、展示、分享、碰撞的空间,恰当的评价,适时的激励,精妙的设计,巧妙的生成,让老师们耳目一新,赞叹不已。无不给老师们以启发和引领。一节好课,不仅关注学生获得哪些知识,更关注他们是如何获得;不仅关注学生某方面能力的`发展,更关注他们能力发展的延续性;不仅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表现,更关注他们学习经验的可持续发展。
吴老师给我们呈现的《小数的意义》一课简约而不简单,课堂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全课没有用一张幻灯片,却巧妙地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敢想,敢说,会想,会说的氛围。利用圈圈圈出了知识难点,圈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为孩子们培养数感创造了条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形式的活动里学习新知、巩固新知,给学生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我记得吴老师在上课中不时的自然的流露出很多激励学生评价语,让学生学习起来特别有信心,如“真是服了你”、“恩,你真够水平”、“我喜欢认真思考的同学”、“你提的问题真有价值“、”我发现你回答得特别清楚”?整堂课下来,学生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不强迫学生去认同。对于孩子们的错误回答,吴老师从未有过一句“错了”,而是耐心地引导他发现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四十分钟很短,孩子们余味未尽,一直不肯离去,此时此刻孩子们是开心的!学习对他们来说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快乐!这不正是体现了吴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吗?
吴正宪多年来一直在为小学数学课改做着努力,她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她的数学教学被称作“爱与美的旋律”。吴老师是一位善于教学的老师,课堂上的吴老师面对学生的课堂预设成竹在胸、课堂生成游刃有余,面对意外的情况巧妙应对,这与她扎实的业务能力是分不开的。
讲座课心得体会5
20xx年5月18日,临高县培训办组织小学三年级数学老师在第一思源学校培训,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陈老师的讲座《基于学段目标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观摩她的示范课《搭配》,我听后,颇受感触。
陈风云老师指出:
一、大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赋予每个学生学习的权利。
二、大目标的达成需要老师有正确的学生观。
1、每一个学生成长需要经历失败的体验。
2、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要经历成功的喜悦。
3、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要经历独立自主,对自己负责。
三、老师是促进者:用情境激发,用问题启发思考,用平等营造安全环境,教师是“平等的”参与者。
四、教师是鼓励者:用真情激发学生上进,用责任助一臂之力。
陈老师的'观点给我指明了方向,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我要多学习她的教学理论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倾听,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下午听了陈老师的展示课《搭配》,受益匪浅。
1、陈老师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耐心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发表出不同的见解,课堂气氛和谐,师生互动非常活跃,让学生在互动中寻找搭配。
2、陈老师设置问题,贴近学生生活。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中,陈老师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名教师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非常明确,所有的教与学的活动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讲座课心得体会6
近日,在聆听了一个关于化学学习方法指导的讲座。感受颇深。我越来越深刻的感觉到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化学学习质量的关键。这个讲座有五个专题,每个专题分析得都比较到位。现将这次讲座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化学教学工作。
一、如何进行化学实验观察
首先,应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观察的重点。
其次,明确观察的要素和程序,全面、有序地进行实验的观察。
第一阶段(实验前)——观察要素为:
1、反应物的物理性质(如反应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2、反应条件(如是否加热、通电等);
3、反应装置(用什么作反应器具、装置有何特点等);
4、工作顺序(如何组装实验装置、添加药品先后顺序如何等);
5、其他(如药品的用量、实验注意事项等)。
第二阶段(实验中)——观察要素:反应过程中的主要现象(如是否有颜色变化、是否有气体生成、是否有沉淀析出、是否发光、放热等)
第三阶段(实验后)——观察要素:
1、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新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
3、仪器拆分顺序;
4、仪器整理等。
第三、协调多种感觉器官。
实验现象的观察,往往不仅仅依靠眼睛观察来完成。在很多实验中,还需要借助手、鼻等感官。
此外,实验现象的观察过程中,还要克服下列不良习惯:
1、只注意强烈刺激作用的现象,而忽视其他现象;
2、由于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忽略了稍纵即逝的现象;
3、只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而忽略对实验工作顺序、装置特点的观察;
4、只观察不思考等。
二、指导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学会提出问题下面是中学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些方法。方法一:逆向思考,提出问题
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对某些化学事实从反向进行思考,改变某一或某些化学事实的叙述方式,变正向叙述为逆向叙述为逆向叙述,从逆向提出问题。
方法二:觉察异常,发现问题
该方法通过观察某一事物或某一过程中的“异常点”,从而有针对地提出问题。由于“异常点”中往往隐含许多问题,于是,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异常之处发现问题。方法三:善于对比,发现问题。化学事实往往存在相同或相异的地方,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对不同的事物或化学事实进行对比,通过比较事物间的不同提出有关问题。
方法四:穷追不舍,刨根问底
具有某种属性的物质往往有多种,而且某种物质通常具有多种属性(如用途)。课本限于篇幅或其他原因,不可能对有关事物的属性一一加以罗列。学习过程中,应学会穷追不舍,发现问题。
方法五:联系实际,发现问题
实际生产生活中存在许多化学现象,其中隐含许多化学知识,学习时,要善于联系实际,发现问题。
三、指导学生学会加工化学知识第一、学会类比
要考虑不同事物之间的可比性。即善于发现事物相同或相似的本质上属性,只有本质上属性相同或相似,才能作出类比。
第二、学会比较
在学习过程中,要抓住概念内部间的对立面来比较,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实现记住一个就掌握另一个的一箭双雕的效果。要学会比较,关键在于对化学事实进行分析,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
第三、学会质疑
常见的途径能和方法有:
(1)变正向思维为逆向思维,提出问题;
(2)观察事物的异常点,发现问题;
(3)对不同事物做对比,发现问题;
(4)穷追不舍,刨根问底;
(5)联系实际,大胆质疑;
(6)探求因果,弄清关系;
(7)改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出问题,等。
四、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第一、学会速读
速读的技巧主要有:
(1)意群扫描试阅读。
(2)浏览。
(3)跳度。对于速读,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可以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但速读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如跳读,只能获得自己所需的内容,对化学事实的整体概貌无法搞清;又如浏览,无法获取化学事实背后隐含的深层的东西,仅能获取知识的概貌。
第二、学会精读
其目的在于研究速读过程中所感知的化学事实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等,深化对本节知识内容和逻辑结构的理解和掌握。精读的主要策略是学会聚焦。第三、读思结合
阅读教材,仅停留在“读”的基础上是不够的,只“读”不“思”,仅能获得化学事实的表象知识,而对于深深隐含在表象内部的、深层次的知识往往就无法感知,从而影响对化学事实的全面深刻的感知。因此,要边读边思,注意对表象的知识进行大胆的质疑、提出问题、多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将表象的知识与相关的化学概念、原理、规律等知识密切联系起来,并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比深化,确保深入全面的掌握。
此外,阅读的同时要兼顾动笔,作好读书笔记,记录阅读过程中所提炼出来的内容如教材的逻辑结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和疑点内容以及学习体会(如突破难点的方法、有哪些创新的记忆方法等),以利于下阶段的学习。
五、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考试说明
在指导学生学习《考试说明》时,老师最好的做法是:把《考试说明》的“考试内容”逐条分解,对每一内容、每一能力要求都精选相应的近年的中考试题或题型示例中的试题来进行诠释,让学生真正明确考试的内容与要求。
在通读《考试说明》“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采用尝试回忆的方式,对每一条内容做回忆。回忆的要素主要有:
(1)对于基本概念,可以问成“什么是”或“是什么”,如“什么是元素?”,“什么是化合价”等。对于“了解”层次的概念,要求能够精确地回忆出相关概念的具体内容;对于“理解”或“掌握”层次的概念,则在明确具体内容的基础上,还应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这些关键的内容进行推敲,并试图通过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改变的讨论,精确地掌握概念。
(2)对于规律或原理,考纲的要求一般是“理解”或“掌握”层次,是化学学习和复习的重点内容,要化大力气去掌握。这一部分内容,回忆时则要明确规律或原理的具体内涵、有何应用、使用范围、注意事项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方位掌握。
(3)对于涉及物质性质的内容,如元素化合物或有机化学知识,针对考纲要求,对具体的物质,可作如下的提问:
a、该物质有那些主要的性质(物理或化学的性质)?那些性质属于通性?那些是特性?
b、为何该物质存在这样的性质?
c、具体的化学性质各对应那些反应?
d、该物质的性质决定了该物质有何用途?如何制取?在自然界中以何种形式存在?
讲座课心得体会7
蔡科长今天用28年的档案历程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档案课,档案的特殊性决定了档案人员一定要具有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配合意识、法制意识、创新意识和奉献意识。档案工作不干不知道烦,不涉及不知道难。可以说档案工作也是一项良心活,说简单也简单,想省事也能省,简单的方法一“堆”了之,但其唯一性、真实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档案工作的特殊性,其价值的体现不在当前,而是若干年后。我们平时所做的工作就是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如果不归档整理,划分期限,编写目录,一旦利用起来就困难了。
档案对我来说是神秘的,听了蔡科长的课,让我对档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更感到档案是一部历史,即有保密性又有公开性,要求我在平时学习档案时,拓宽档案的视野和思路,加强政治学习,获取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相关知识,着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档案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准确把握档案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和重要作用,把我们档案的.规律熟记在心。
在这一个多月的整理档案中,让我深深感到老档案人在工作中的细心、耐心,从盖章这一小事上,盖章的位置必须在中间,盖章必须清楚,并不能有多余的边框,老档案人对工作的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感染了我,感动了我!我今后要使自己逐步掌握档案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业务技能,以及与信息管理相关学科的知识;掌握和熟悉我国档案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国内外档案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前沿成就与发展动向。使自己早日成为优秀的档案工作人员。
讲座课心得体会8
高中英语是学生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课堂讲座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经常听讲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可以为学生的日常英语使用中增加自信心。在我人生中的一些课堂上,我参加了一些关于高中英语课堂讲座的.讨论活动,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这次经历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了解讲座内容。
关于高中英语课堂讲座的主题,有很多种不同的选择。有些讲座主要注重英语语言学,例如语法、发音、字汇以及语言表达等等。此外,还有一些讲座讨论了各种学习技巧,例如记忆技巧和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读写和说的能力。
第三段:对讲座的评价和总结。
参加这次讲座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经历。那位老师非常热情和专业。在讲座期间,她分享了很多与英语学习相关的实用技巧,例如提高语音语调的方法和记单词的技巧等等。她的分享真正激发了我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在这次讲座结束后,我感觉自己对英语学习的方法和思路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第四段:自我反思。
这次讲座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我自己反思了不少学习英语的方法。我文件整理和课堂笔记做得不够好。在以后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我将更加努力地做所有的笔记。我还添加新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来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第五段:总结。
学习英语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高中英语课堂讲座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运用这次课堂讲座的经验,并采用更加高效的学习方法来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讲座课心得体会9
第一段:
在高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我认真学习并实践了课标要求,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首先,课标要求我们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英语信息,如听说读写和观看英语影视作品等等。而我在学习中充分利用了这些途径,不断提高英语水平。其次,课标要求我们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即自己主动寻找学习资料,并进行学习。我发现通过自主学习,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第二段:
在高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些学习方法。首先,我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在高中生活中,时间是宝贵的。通过合理规划,我能够将时间利用到最大程度,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我学会了积极思考。通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最后,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习。通过与同学合作学习,我能够相互交流和学习,共同进步。
第三段:
在高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首先,我发现自己在英语写作方面存在问题。为了提高写作水平,我开始大量阅读英语文章,并注重积累词汇和提升语法水平。其次,我发现自己在英语口语表达方面有所欠缺。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参加了口语角活动,并与外教进行交流。通过这些努力,我的写作和口语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第四段:
高中英语课标学习让我有机会拓宽人际关系。通过参加各种英语活动,我结识了许多英语爱好者,包括老师和同学。我们一起切磋学习,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交流能力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非常重要。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我更好地了解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提高了我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五段:
总结高中英语课标学习心得,我认为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我的`英语能力,还培养了我坚持不懈的精神和自信心。通过长期的学习,我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果。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要继续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社会需求。
这篇文章通过体现高中英语课标要求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展示了作者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努力和收获。通过自主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积极思考和与他人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作者改进了自己的不足,提高了自己的英语能力。通过参与各种英语活动,作者拓宽了人际关系,培养了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后,作者总结了自己的学习心得,表示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整篇文章层次清晰,通过明确的段落展开,体现了连贯性和逻辑性。
讲座课心得体会10
特别快乐能有这么一次学习的机会,也很珍惜这次观摩沟通会,通过这次的学习,可以刚好更新自己的教化理念和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发觉自己的不足,还有以后须要努力地方向,给自己的教学模式重新定位,更为专业的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下面是我整理的这次学习心得体会。
第一天上午共四节观摩课,重点是数学教学活动,分别是金老师的中班数学活动《小黄和小兰》小班数学活动《数小脚》,以及黄敏君(上海市教学评优一等奖)老师的大班数学活动《我的体重》中班语言活动《这就是秋天》,首先,听了第一节课《小黄和小兰》,我感觉金卓玲老师的教学风格很清爽自然,由于是青年老师,身上散发出来那种活力,和孩子们很快的融入到一起,看得出孩子们被这位老师的语言表情吸引着,这是一节中班的课,老师在活动目标中体现要在视察,猜想,嬉戏中积累感知不同空间方位的阅历,老师制作的ppt简洁直观的呈现了空间,方位感觉,孩子一下子就自己发觉了这其中的改变,老师引导语到位,刚好的把孩子引导了教学重点上,并让孩子驾驭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我们在上课时往往用一些边边框框限制住孩子的思维实力,往往,我们老师说得多,孩子只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被固定被模式化。
听了这节课,我感觉老师的教学随机性很强,大胆放手让孩子去看,去想,去说,去做,这点也是我须要学习的地方,金老师上的其次节课是小班数学活动《数脚丫》,结合现在孩子们最喜爱的翻翻看系列绘本,为孩子们呈现了一节好玩的数学课,首先教具特别丰富,这也符合小班孩子年龄特点,这节课情境性特别强,一下子把孩子们逮到了沙滩上,由故事情节引出人物,起先说出数词,课堂气氛很活跃,充分体现教学中嬉戏占主体的教学方针,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
接下来是黄敏君老师的大班数学课《我的体重》,特别贴切幼儿生活的选材,就是我们身边接触到的事情,体重随着年龄的改变,尝试用体重器称体重,并且关注自己的体重健康,老师教学风格也是很有特点,干脆,风趣幽默。
中班语言《这就是秋天》,这是一节特别应景的活动,当下正是秋天,孩子们正在经验这这季节的改变,很多生活阅历的体现,例如,螃蟹上市了,这就是秋天,水果丰收了,这就是秋天,落叶飘落了这就是秋天,老师引导幼儿发觉秋天,进一步感受秋天,孩子们大胆的说,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宠爱,这就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听了这四节课,我一起先比较侧重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后来发觉,我的课就是有这种边边框框限制着,所以往往比较不随性,自己也会好好的揣摩一番,学习这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
下午听了贺蓉园长(上海市安庆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学专家)的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教学教化的实践,以及在美国做“影子校长”的讲座,充分感受到国外学前教化理念的先进性,也充分感受到上海学前教化阶段的重视和新改革局面发展是多么快速,简短来讲,他们都是以释放幼儿天性,让孩子自主学习,以玩激趣,以问诱学,在不限制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孩子们玩在一起,学在一起。其次天怀着迫切的心情,见到了应彩云老师,在上学时就观看她的教学活动,感觉自然,轻松,随意又有自己独特的解读方式,之前听过她几场教学活动,今日她依旧把自己探讨的新课题《在情境中教学—绘本阅读探讨》带来与大家共享,感受许多,从应老师上午的两节课看,她最突出的特点依旧是让孩子欢乐的学习,学到多少不重要关键是学习的心情和主动学的愿望,这两节课都是结合今日他的讲座开展的《藏在哪里了》。应老师抓住了小班孩子年龄特点,就是好玩,好看,课件制作的很精致,把孩子一下子带到了这种捉迷藏的情境中。
让孩子自己觉得我就是故事中的人物,跟着人物心情改变,看得出这是一节反复磨练的课,老师的现场随机性也是我须要学习的地方,接下来大班的《天生一对》,利用我们生活中的事物,找到他们的相同之处,让孩子了解就算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只要找到共同点也是可以很般配,成为天生一对,应老师的机灵,将课堂的气氛推向高潮,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过瘾”,这就是适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接下来的讲座也很精彩,举荐了各个年龄适合的绘本阅读,提炼了关键词,例如:小班适合趣味性强的,中班适合可以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大班适合具有挑战的等等,孩子憧憬阅读,我们老师就要将阅读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借助绘本的情景,开展多元化一体的教化。
经过这两天的学习,首先给我第一个印象是,中国的幼教事业正在高度发展中,许多先进的理念和教学模式是我们今后学习的方向,感觉自己有许多地方须要充溢,感觉自己须要不断磨练,不断吸取新学问并把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把这些看到的学到的变成自己的更专业的去工作,在情境中阅读也正好符合我园的特色教化,这一方面,我今后会接着钻研,把这方面做精,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会接着努力的,专心的去做去学。
讲座课心得体会11
第一,我要到别的学校去上公开课,有什么好招让我能很快的获得陌生学生的支持?
上课前如何与学生沟通,选择怎样沟通方式,可谓是各师各法,各有不同。但他们相同的是,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情感交流都是在不经意之间完成的,犹如聊天一般,彼此没有心理负担。
第一节上时时间多可以用游戏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好吗?
师:这个游戏主要是测一测大家的反应速度如何,规则是——我说“1”男同学起立,我说“2”女同学起立;看谁反应最快!
师开始喊口令:1、2、1、2、2、1、3、1师喊的速度随着加快。
学生很投入,但老师喊的速度加快时就跟不上,于是发出一阵阵笑声,游戏也随着结束。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数字“1”代表什么?
生:代表男同学。
第二,公开课也要有自我每一个学校推出的公开课代表着本学校的教育水平,为了上好这一次公开课,教研组长和教师们不知花费多少心血去精心备课、上课、反复修改。老师的压力确实很大,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好像迷失了自我,完全像一个被别人欠着鼻子走的玩偶,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感到束手无策,只是把事先排练好的程序又演了一遍,缺乏创新和课堂生成。很是乏味。
第三,公开课到底应该怎么上?
1、在课堂中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参与程度、关注学生的思维层次。要在知识的内部运行,不是在知识的外部游离。
2、学生思维的培养,取决于教师问题的引领。一个好的问题是迎刃而解的点金石,而不是迷魂汤。新课程中要求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你的课堂提问,一个好的提问是:能激发学生大量的思考,甚至这种思考能带出课堂之外….
3、或许很多时候,我们教师是不太注意学生是怎么接受你的学术知识的,教师只关注:我今天讲明白了没有,更不大关注学生是用多大的“力气”和“热情”去接受的即关注学生生命的质量。
4、很多时候,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很有可能需要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问题是,我们的教师对不同认知特点的班级并没有用
不同的传授方法,就更不用说是关注学生的感情、认知需要、构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了
5、我们教师实在太在乎自己的表演了,今天的几项目标任务我完成了没有?今天的表演很顺畅吗?学生是不是对答如流呢?在教师的教学中,究竟给予知识传授什么样的地位?
当我面对学习痛苦的学生时,我就在想:究竟是学习重要还是拥有快乐等人生体验重要?究竟是知识重要还是获取的过程重要?
当我们一遍一遍地教不会他的时候,不要担心的是知识是否获得,而要担心:他有没有因为你的机械传授而丧失学习的热情?进而对以后人生的各种学习恐惧?
如果他10多岁的时候没有获得某知识,不要紧!20岁甚至30岁可以再学!只要觉得对他的人生发展有必要。
回想所有教过我的老师,影响最大的要算高中的一位班主任的一句话:“同学们!人生的路很长,但关键的只有那么几步!”而他所教授的知识却遗忘殆尽。你说知识有多重要?
6、生获得一种思维、自我学习的方式,和各种将来独立面对人生所不可缺少的品质!至于知识本身只应该是水到渠成的收获!
第四,公开课不是教师风采展示课
公开课不仅仅是将教师的教学风格展示给别人看,更重要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课堂教学研究的范例,传达先进的教学理念,探讨科学的教学方法。
可我们老师过多地关注了自己在课堂上本身风采的展示,而忽略了公开课也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堂课,是他们生命发展中的一部分,学生本身应该得到发展,得到成长,而不是来配合老师或者配合别的孩子学习的。
我们经常考虑如何把课堂展示得有声有色,精彩纷呈。以至于在课堂中,学生的.困惑还没有得到解决,学生的思考还不够深入,学生
没有得到进步或者发展,教师就因为赶时间而匆匆去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中,更多的是教师如何设想、如何调控、如何操作。而缺少的是学生如何学习,学生是否得到进步,学生学得是否快乐。其实,一堂不完整的公开课并不见得是不成功的课。我觉得,如果你关注了学生,把公开课当做是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而不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风采的地方,能以一个平常的心态对待公开课。那么,这就是一堂有价值的课。
第五、导学单(任务单)的设计与使用。我认为导学单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旧知识的链接,回顾与整理;二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和任务;三是学习程序。精心设计导学单,目的在于需要学生回顾与整理有关知识,明确学生预习的任务,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教会学生如何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六、如何利用多媒体上好化学课?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初中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空间。但我们必须明确这样一个观点——多媒体再好,也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它不能解决一切,更不可越俎代庖。我们要善于将这种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互相渗透、补充,这样才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那什么情况下用多媒体?
一、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时用
二、讲解微观粒子运动和抽象内容时使用:
三、模拟实验操作时使用
(1)模拟较难完成甚至在课堂上没法完成的实验
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而有的实验,由于条件限制,课堂演示时往往不容易成功甚至不能完成。如爆炸实验,反应时间快,学生很难弄清原理。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课堂不可能完成,可通过多媒体压缩反应时间。还有工业生产规模大,在课堂也无法演示,如工业炼铁的原理。
(2)模拟违规操作,呈现实验错误的后果
化学实验都有其规范的操作,错误的操作会导致不良的后果,轻则达不到教学目的,或损坏了仪器,重则危及人身安全。如果老师只靠嘴巴讲其错误的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危害,这样学生常常认为老师危言耸听,始终半信半疑。但是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将可能产生的后果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看到错误操作的严重后果,不仅可以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还可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浓硫酸稀释时错误地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带来的后果不能用实验来演示,可通过动画模拟及伴音得到解决。
四、复习课、习题课时使用:
在复习课或习题课时教师经常花较多时间板书而采用多媒体可把复习提纲、知识网络题目直接展示在屏幕上讲解,可以减少抄题、解答过程板书的时间,大大增加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多媒体课上,幻灯片中的字体以黑体最好,背景和字体颜色要对比鲜明,字号在32以上,最好不要使用动画图片,适当链接实验视频较好。多媒体教学优势很多,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引起教学质量变化的不是多媒体本身,而是如何科学、合理、巧妙地使用多媒体。让它发挥“辅助”作用而不能“喧宾夺主”,毕竟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的学科,如果一味的依赖多媒体,则很难达到预定的效果。以下内容或场合我认为不宜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1.所有学生分组实验、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做的实验和自学的内容。学生参与实验过程对他们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方法,接受科学思维及深层次分析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多媒体模拟实验所不可替代的。
2.能够用实物简单直观演示的实验。如氨分子运动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质量守恒定律验证的实验等。这些实验最好用实物新版演示,不要用动画模拟。因为电脑课件毕竟是人事先设计好程序的,不是化学现象的真实体现。
3、需要推导演算,画图分析的内容。这些内容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也不宜使用多媒体教学,如溶解度曲线问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4、讲解课本和配套资料中例题、练习或讲评作业试卷时,直接让学生看课本、资料、试卷、教师在黑板上分析解答,让学生记笔记,不需要花时间制作课件。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体会,从这点体会中,我也明白了今后我的课应该怎样去上了,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嘛,也许正是我得
讲座课心得体会12
20xx年XX月XX日,我十分荣幸的在学院聆听了来自师范初等教育学院的张老师,以及来自师院外国语学院院长白教授的精彩讲座,她们的讲课条理清晰、生动有序,时常举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浅出,渗透人心,我被深深的吸引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讲座,听起来一点累的感觉都没有,反而觉得是一种享受。通过学习,我领悟了一些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法与技巧,理论水平得到了必须的提升,更使我感受颇多。
英语课堂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影响人本身获得知识、发展潜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对英语产生学习兴趣,才能在简单、愉快中学好英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在快乐中学习英语。我认为首先老师要有良好的情绪。课堂上,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良好的情绪能够感染和引导学生。这不仅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联;更有利于营造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其次,老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寓知识于娱乐中,进行愉快教学。
营造“真实的”、“生活化”的言语环境,让学生有话可说。在这次讲座中,两位专家都提到英语课堂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既要在英语课堂中设法营造“真实的”、“生活化”的言语环境。所谓“生活化”,不是要把英语课堂搬到社会,而是把生活中的某些要素“引入”课堂,从而实现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沟通,变课堂为言语交际的场景和处所。“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有购物、采访、自我说、游戏(如猜谜、竞赛)、问路、新闻广播等等。“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设计,使英语课堂教学具有了真实的言语交际性质,其效果不仅仅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更主要的是它能够使学生产生真实的`“言语体验”,这种“言语体验”是培养学生英语潜质、塑造学生整体人格的切实途径。
英语教师要发奋提高自身英语水平。“要给学生一滴水,我们就要有一桶水。”这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小学生刚刚开始学英语,因此教师英语的水平是十分关键的。如果自己的语音语调都说不好,那岂不是误人子弟?因此我务必发奋提高自身的英语专业水平,坚持每一天说英语,做到多读、多听、多写、多练。
听完讲座,收获很多,感悟也很多,但我们要做的更多,那些渴望求知的孜孜学子们都在等待着我们给他们注入新鲜的血液,因此,我们要把学到的东西附注于行动,不断探索,刻苦钻研,在深刻明白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教好,会使用英语的各种人材。
讲座课心得体会13
4月23日下午,张老师组织工作室的导师和学员们在新世纪学校观摩学习闻达英语培训学校上的一节30分钟的展示课。同为英语老师,且听且反思。感触很深,感想很多。
一、赐我长袖,我自善舞——于学生:授之以渔,融会贯通
自我介绍 ——有趣有效!
闻达年轻亲和的老师,自我介绍中文名字让我眼前一亮。寥寥简单几笔,一只小鱼,一个太阳。而当孩子们自然的说出英文fish or sun抑或是中文“鱼或太阳”时,她却板书“Miss鲁” 。而这样的热场和自荐也巧妙的运用了即将开讲的主题——拼音英语,音形文字。
用母语教第二语言——实用实效!
自然拼读——将中文的声母韵母延伸到英文的元音和辅音。将音形文字迁移成学习单词的最高效方法。见词能读,听音能写。老师用一首字母发音歌曲结合动作让孩子们通过不同的形式反复模仿反复跟唱,不拘泥于全英的课堂,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去解释、去鼓励、去称赞。
课堂评价阶梯——淡化竞争,强化努力。
用小组阶梯的形式分为两个小组,有进步的依次上不同等级的台阶。上到顶级可以得到一本书,再回头攀登。强化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一起为小组贡献力量。上台阶的形式让学生知道,学习新知识一定有困难,但是也会收获成长更多。
二、赐我长袖,我自善舞——于教师:选择自由,创意无限
培训学校于公立学校相比,有更多选择的自由。无论从教材、学生、教学方式方法、甚至是理念上都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而不用受体制内的种种干扰和限制。这就决定了他们可以更专注于英语教学,钻研教学教法,积极创设教师的培训和提升机会。
由此我联想作为公立学校的我应该如何做“带着镣铐跳舞”的快乐舞者呢?
一、珍惜工作室的大好平台,努力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积极参加工作室的学习培训活动。虚心向工作室的导师们和学员们主动请教和交流。
二、合理安排、利用时间,有的放矢。作为一个低年段的班主任,一名年轻的妈妈,我强烈的、前所未有的'感到时间的不够用。不时的感慨:时间都去哪了?我要更合理的统筹安排时间,更积极勤奋的和时间赛跑。抓住零散的时间,再多读一些书籍,多看一些优秀的课例,多留心学习每一次听课中的闪光点、多花一些心思在平日的教学中。多多问自己的初心,多多提醒自己要努力不问结果。要快乐不问回报。努力做一个“带着镣铐跳舞”的快乐舞者。
讲座课心得体会14
今天星期六,没有休息,去中心学校参加继续教育“上好课”专题学习培训,听专家讲座。这次主讲的专家是至德小学的秦斌老师。秦老师是省教坛新星,人很年轻,30岁左右,戴着眼镜,面容消瘦,显得文质彬彬;秦老师普通话标准,语调抑扬顿挫,两个小时的演讲很有激情;秦老师理论联系实际,从一线教师的视角为我们诠释了怎样上好一节语文课的理论,讲座深入浅出,我受益匪浅,体会颇深。
一节好的语文课首先应该是真实的。有许多语文公开课、竞赛课,教师在设计时就把追求完美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为达到这个目标,课前训练学生的有之,课中“诱导”学生的有之。于是,教学变成了演戏。这是语文教学的悲哀。殊不知,真实的才是最动人的,真实的也才是最美丽的。虚假的美丽只能取悦于一时,真实的精彩方能恒久地打动人心。让语文课远离虚伪的美丽,永远焕发青春的活力与真实的生命力。一节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这种课可以称为真实的课。
一节好的语文课还应该是科学的。任何事情都要遵循事物的规律,语文教学也不例外,遵循母语学习的规律的语文课才是好的.语文课。教学目标要科学,要体现三维体系,要符合学生实际,要突出教材的重难点;教学过程要科学,要过渡流畅、衔接自然;教学方法要科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形成能力。
一节好的语文课更应该是高效的。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讲求效率。语文教学也不应例外。一节好的语文课,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之中,都能在课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欣赏与运用能力有了最大程度地发展和提高,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及对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是否有效,收到了怎样的效果”是评价一节课的最终标准。
讲座课心得体会15
一、创设化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将教学主题置于一个特定情境之中,学生一旦进入情境,就能快速地激起求知情绪,情不自禁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创设的情境能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出要探究的问题,是上好课的第一步。
1.趣味实验吸引眼球
王继良老师引入采用的是“滴水点火”趣味实验,用滴管将蒸馏水滴在放了钠的酒精灯芯上,酒精灯被点燃,学生看到黄色火焰。通过“滴水点火”的实验设置悬念,引出课题,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2.以体验为桥梁
王旭红老师直接用镊子取一块钠,吸干表面煤油,用小刀切开钠的表面,让学生观察钠的金属光泽,并很快变暗,让学生思考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里。
吕锋老师是将金属钠挤压在玻璃管中,两端封住,隔绝空气,可以让学生长时间观察到单质钠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化学情境可以源于现实生活,因为生活中的化学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在感情上引起共鸣,激起探索欲望;也可以是出乎学生意料的小实验,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探究兴趣。但是情境的创设不能盲目地追求引起兴趣和震撼效果,应同时考虑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有的情境虽然与教学内容有关,但学完了新的知识后还是无法对情境作出解释,这也是低效的。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发展水平、身边可利用的资源等因素,将课堂教学的问题巧妙地蕴藏其中,创设最有利于课堂教学展开的情境,充分开发情境的功能,使情境发挥最大的能量。
二、启发学生猜想,引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科学发展史上很多伟大的发明和创造都源于猜想。在课堂教学中,猜想和假设是核心内容,计划的制订、实验及证据的收集都是围绕着它们而进行的,引导学生作出科学的猜想是上好课的前提。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两种情况,一是学生随意猜想,不着边际;二是学生思维打不开,不敢猜想。怎样防止这两种极端情况的发生呢?主要是思想上要认识到,猜想是一种非逻辑的思维方法,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削弱逻辑思维的作用,两种思维方法应并行前进。当学生随意猜想时,试着追问理由和依据,但要保护学生猜想的积极性;当学生猜想受阻时,可以借助一些实验来引导。
三位老师在做完钠和水反应的实验后,都让学生思考,钠是活泼的金属,能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呢?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因为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前面的金属可以置换出后面的金属铜;有的学生认为不可以,钠有可能先和水反应。
在学生讨论最激烈的'时候,三位老师接着演示了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结果没有红色的铜生成,生成的是蓝色絮状沉淀氢氧化铜,使学生一下子豁然开朗。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这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基础和源泉。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必然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在猜想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这一点,多用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来启发学生猜想。
三、利用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化学事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它有助于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载体。学生对做化学实验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我们要克服惰性思想,改变“在黑板上画实验,在课堂上讲实验,在课下背实验”的陋习。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实验,做好实验。尽可能变演示实验为学生的分组实验,变选做实验为学生的必做实验。同时,挖掘教材中能够做而未安排的实验,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化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王继良老师在做完钠和氧气反应的实验后,让学生探究钠还能和哪些非金属反应。学生用钠屑和硫粉混合后,用滤纸包起来,放在地上用铁锤敲击,随着一声响亮的爆炸声,课堂气氛顿时达到高潮。
王旭红老师在做完钠和氧气反应实验后,又演示了钠和氯气反应的实验,让学生对比观察两个实验现象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氧化剂氧化性强弱的理解。
吕锋老师在做完钠和氧气反应的实验后,让学生分析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和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后产物是否相同。学生通过观察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颜色的区别,得出生成两种不同的氧化产物,从而强调了实验条件在化学反应中的影响。
这次同题异构课的教学设计特别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从实验中获得感性认识(实验现象的观察),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金属钠的性质),再利用理性认识解决实际问题(钠的保存及钠引起的火灾怎样灭火等),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四、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唤起化学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课堂教学中,三位老师在实验前准备了很多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一边实验,一边思考。
王继良老师在学生实验前,通过大屏幕投影问题:
(1)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2)钠为什么会熔化成一个小球?
(3)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游动?
(4)滴入酚酞后溶液为什么会变色?
(5)保存钠的无色液体是否为水?
(6)生成的气体可能是什么?如何验证?
王旭红老师把问题放在学案中:
(1)仔细观察切口处的颜色及在空气中的变化。
(2)钠投入水中是浮于水面上,还是沉于水底?
(3)实验前钠的形状是否规则?实验过程中钠的形状又如何?
(4)钠在水中的运动和大小变化情况如何?
(5)观察实验前后溶液的颜色变化。
2.把握探究主线,突破探究重点
学生实验和现象分析是探究活动的中心环节,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大胆取舍,确保学生发挥出主体性,顺利地完成探究任务,这是上好课的关键。
请看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流程(钠和水反应产生气体的实验):
王继良老师:
(1)将金属钠用带小孔的铝箔包好,用镊子夹紧放入水中,让钠和水反应。
(2)用装满水的试管倒置于烧杯中,收集产生的气体。
(3)收集满后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
(4)将收集满气体的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松开大拇指,学生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5)得出结论,钠和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王旭红老师:
(1)取一个装了大半瓶水的塑料矿泉水瓶。
(2)取一根大头针插在橡胶塞上。
(3)将一小块切好的钠扎在大头针上。
(4)用手捏紧塑料矿泉水瓶,等水恰好到瓶口处,将扎了钠的瓶塞迅速盖上。
(5)轻轻晃动瓶子,让钠和水在瓶中反应,注意不要让钠接触瓶壁。
(6)将瓶中生成的气体用酒精灯火焰点燃,发现可以燃烧。
(7)得出结论,钠和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吕锋老师:
(1)展示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2)向学生简单讲述实验过程。
(3)从塑料瓶处加入滴有酚酞的水,至液面到U型形管另一端出口处。
(4)盖上扎有钠的橡胶塞,让钠和U型管中的水反应
(5)等钠反应完全后,轻轻捏带玻璃珠的橡胶管,放出产生气体。
(6)用火柴点燃尖嘴管,发现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
(7)得出结论,钠和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两位王老师以传统的方法演示了钠和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而吕锋老师在实验中进行了创新,更清晰地展示了钠和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无论是哪种方式,课堂脉络都非常清晰,为课堂成功奠定了基础。
3.引导学生从复杂的现象中找出规律
钠和水反应,实验现象很多,全面体现了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于实验本质的归纳,学生可能感觉比较困难。
三位老师都从反应前后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得出了反应生成的产物,从而达到理论和实验相结合。
五、注重教学细节,达到有效教学
和普通的课相比较,要做到有效教学,教师必须关注教学细节,全面落实三维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品味和质量。
1.渗透安全环保低碳理念
例如,王继良老师在课后练习里,特别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中国新闻网信息摘录,若干神秘“水雷”惊现珠江,江面上飘着七个白色的金属桶,其中一个金属桶内冒白烟,窜起亮黄色火苗,接着发生了巨大的爆炸。让学生讨论金属桶里装了什么物质,为什么会爆炸,如何防止爆炸,事故的启示是什么。王旭红老师不时提醒学生在实验结束后要及时熄灭酒精灯,这些教学行为无不在教育学生:注意安全,节约能源,低碳生活。
2.鼓舞课堂气氛
三位老师整堂课总是面带微笑,和蔼可亲,营造了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的精神很放松。但学习毕竟有难度,遇到困难,学生容易泄气,影响教学进展,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地给学生鼓劲,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语言激励就不错,比如,王继良老师在学生探究遇到困难时,一直鼓励他们“不要紧,慢慢来”。要注意语言不能空洞,“不错!”“好!”等表扬对高中生不起明显作用,有效的表扬应指向明确。王旭红老师对学生在实验中的动手能力表达了由衷的称赞,这种鼓励学生才能真正地接受。
最后,与各位同仁共勉:要达到有效教学,没有捷径可走,脚踏实地,勤于反思与实践才是提高执教能力的最佳方法。
摘要:根据高中化学一次同题异构教研活动,探讨优化有效教学的一些策略:创设化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启发学生猜想,引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利用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注重教学细节,达到有效教学。
【讲座课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音乐课讲座心得体会04-02
讲座的心得体会04-30
讲座心得体会09-21
留学讲座心得体会10-19
创业讲座心得体会11-26
化学讲座心得体会06-11
名师讲座心得体会06-10
讲座心得体会[推荐]02-21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