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是老师》有感

时间:2024-01-03 07:41:10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读《我是老师》有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我是老师》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我是老师》有感

读《我是老师》有感1

  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教悔。今天,我看了《我最好的老师》这篇文章,心里受到很深的启发。

  这篇文章主要讲:怀特先生是我的科学老师,他的`教法很特别。有一次他给我们讲“猫猬兽”,然后,就考试了。发卷子时,全班的同学都得了零分。因为怀特老师他给我们讲的是个世界上没有的动物,这是在“糊弄”我们。但我们并不气他,还给他介绍了个朋友,我把这件事告诉给他说后,他说:“这不是在逗弄你们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从《我最好的老师》中,我体会到我们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以为自己认为讲对的人就是对的,不要全部都听取别人的意见,而是该听的听,不该听的不听;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要跟随自己的信仰,崇尚科学,不要迷信!服从真理,发现错误就大胆地指出来。让科学与真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读《我是老师》有感2

  语文一级教师,20xx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现就职于昆明市滇池中学,云南省周丽蓉名师工作室学员。曾在工作室、校级课赛中获奖,撰写论文多次在省级、校级论文评选中获奖,并刊登在省级核心刊物中。所指导的学生参加全国作文比赛,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拜读肖老师《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不禁为肖老师的书名拍案叫绝,多次聆听过肖老师的公开课,觉得他的课总是令人赞叹不已,肖老师却用“浅浅”形容自己的课,不免过谦。但读完整本书仔细品味肖老师的教学智慧,“浅浅”自有其良苦用心的睿智蕴藏其中。

  “浅浅”是一种空瓶心态,孜孜以求不断钻研。在每一个课堂实录后的教学感言中都会出现一个关键词“读”,而这个读多会被“反复”、“仔细”、“揣摩”等词语所修饰。从肖老师的教学感言里映射的是他尊重语文形态的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这一看似简单、重复、机械地备课状态,却因为肖老师全情投入地以文本为故里,与文本进行酣畅淋漓地对话、进行深入地探究和思考,而使这一过程变得妙趣横生、荆棘丛生。肖老师不仅读文本,也读专著,每堂实录里都有肖老师对文本和知识点的相应的链接,而这些内容是教参或网上涉及的浅显的资料所不能触及的。如在上余光中的《假如我有九条命》时,许多老师都会横向延伸到他的《乡愁》,但肖老师却在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延伸到余光中的行文风格“感性与知性,幽默与庄重,头脑与心胸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独特的散文路径。他渊博的学识,总是掩饰不了天真性情的流露。他雄健的笔触,发现的常常是生命和智慧的秘密。他崇尚散文的自然随意……”使学生对余光中其人、其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样的辐射、挖掘随处可见。肖老师的浅是一种空瓶心态,不断的吸纳、汲取、采撷真知,将课堂当作一次磨炼、挑战,将备课当作自我的突破和成长。

  “浅浅”是稳准的直击命脉,反复研读,不旁逸斜出。真理的永恒在于神的震慑而不是形的绚目。肖老师的课没有“商人”的夺人眼球的投机取巧,而是一个“匠人”的坚守和提升。拨开虚幻的面纱,经住时光的流洗。肖老师的课才是真语文,他对每篇文章的解读极具文本意识,注重词句的揣摩,同时又不忘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情和反馈。如《一双手》现在读来文学价值并不高,又被放在了苏教版的九年级,许多老师往往弃之不用。而肖老师却独具慧眼的发现了它的文体价值和时代价值。“文章很短,典型的20世纪那个火热年代里的`报告文学气质。那时的手、有信仰、有激情、有干劲、有力量,不畏艰辛、乐于奉献。”从报告文学入手,品味“平中深藏的奇和小中潜藏的大”。让学生对报告文学这一文体有了更形象直观的认识,并通过反复的研读教学中被我们所忽视的文本的人物对话,对人物的性格特点、人格魅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用对文字的体验来感染学生,而不是透过我们老师简单的话语来传达人物的朴实和伟大。肖老师的浅是一种睿智,真正在寻找语文的核心和本质。

  “浅浅”是务实、求精,追求学生能力的提升。语文学习存在大量技巧和知识点的传授,而不仅仅是感性的体验。但我们往往在脱离实际阅读体验的情况下,机械、死板的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例如教授《沙之书》时,肖老师提到其对单元重点“虚构”这一知识点的教学理解,“看过许多教学设计,不外乎’沙之书’的特性与象征意义,小说中虚构与真实的关系探究这几个环节。这一课,语文老师的教学内容几近相同。我所能做的,就是整合与优化,让课堂更干净,让线条更明朗。”一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却因为不同的教学理念和对教学方法的把握,使效果天差地别。细究肖老师的教学,方法似乎极易模仿,但对文本的理解,对文本的切入似乎又是不那么可以复制和模仿的。也许我们可以学会他这堂课的教法,下堂课可能就捉襟见肘了。全因为自己对文本,对如何让学生有效的掌握知识点的思考、钻研还不够。肖老师的浅浅是实效,是教学中的高效与严谨。

  语文不浅,语文教学需要我们全力以赴,不断提升,方能让学生、让自己获取更多的收获。

读《我是老师》有感3

  这个暑假我看了很多书,其中最喜欢的就是《我的老师是侦探》这本书了。

  这本书是由日本作家东野圭吾写的。主要讲了一位代课老师靠着自己的智慧,根据线索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发生在学校中的“案子”。

  这本书写得十分生动,用上了许多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把整个破案的过程写得很详细、精彩,非常吸引读者。通过读这本书,我明白了要留心观察生活,只有留心观察才会有发现。

  就像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出去钓鱼。我们来到河边,各自选了不同的'位置抛下鱼饵、将鱼竿浸入水中,耐心等待鱼儿们上钩。可我等了好久好久,也没有感觉到一点点动静,反复多次把鱼竿拿上来看,一条鱼也没有钓着,而在另一边的爸爸妈妈却已经钓到了好几条鱼。我十分疑惑:“咦?为什么我一条鱼也没钓到,爸爸妈妈却钓到了那么多鱼?难道是鱼饵不够,太少了?”于是便多加了一些鱼饵,我想这次总会钓到鱼了吧。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鱼是钓到了,可是只有一条、而且还很小呢!这下我不明白了:“我都加了那么多鱼饵了,怎么还是只钓到了这么小的一条鱼呢?”我仔细想了想:“哎呀,会不会是我位置选错了,应该到爸爸妈妈那边钓呀!”果然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换了位置后我钓到了好几条鱼,而且个头还挺大,看来我是选错了方位,怪不得钓不到鱼呀!

  是啊,我们应该要留心观察生活,这样就会有所发现哦!

读《我是老师》有感4

  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在你的青少年时代,除了家人,谁陪伴你的时间最长?他(她)伴你成长,点燃你的心灯,鼓励你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让你对未来充满期待!她就是敬爱的老师!是老师的呵护、关怀引领着你,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成长为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我们中国的脊梁是教师,他们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播种未来的是教师,点燃梦想的是教师,老师是我们的启明星给我们指引方向。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不正是老师有的品格吗?

  老师是指引我们的.向导,没有老师我们就像在大森林里失去方向的游客;没有老师就无法走上光明的大道。老师就是一位神奇的魔法师,用耐心、爱心、信心、细心和恒心铸造的魔杖点化出深藏在每个孩子灵魂中的智慧。

  三尺讲台似乎太小太小,却又凝聚着老师们天地般阔大无尽的爱,迸发着老师们太多太多的智慧。他们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颗种子,呵护着种子们发芽,成长,静待花开。我也有这么一位好老师,她温柔慈祥,亦师亦友,用心灵感化着我们。

  啊!老师,我爱您!

读《我是老师》有感5

  我如果是小学老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人心烦的小魔王;

  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如果我当教师,小朋友顽皮的时候,或者做功课显得很愚笨的时候,我决不举起手来,在他们的身体上打一下。打了一下,那痛的感觉至多几分钟就消失了;

  就是打重了,使他们身体上起了红肿,隔一两天也就没有痕迹;

  这似乎没有多大关系。然而这一下不只是打了他们的身体,同时也打了他们的自尊心;

  身体上的痛或红肿,固然不久就会消失,而自尊心所受到的损伤,却是永远不会磨灭的,我有什么权利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呢?并且,当我打他们的时候,我的面目一定很难看,我的举动一定显得很粗暴,如果有一面镜子在前面,也许自己看了也会显得可厌。我是一个好好的人,又怎么能对他们有这种可厌的表现呢?一有这种可厌的表现,以前的努力不是根本白费了吗?以后的努力不讲不产生效果吗?这样想的时候,我的手再也举不起来了。他们的顽皮和愚笨,总是有一个或多个的缘由;

  根据我的经验,从观察和剖析找出缘由,加以对症的治疗,那还会有一个顽皮的愚笨的小朋友在我周围吗?这样想的时候,我既是感情冲动到怒不可及的程度,也会立刻转到心平气和,再不想用打一下的手段来出气了。

  读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对反思咱们现在的教学,面对现在的学生我们时常都在抱怨,现在的学生很难管理,也很难教育。难道是教育家想得太天真了吗?还是现在的教育体制真的出现了问题?不,可能是我们的思想和教法错了,当我们举起手来的时候,我们是否也想到学生的自尊,想到自己的面孔太难看了?或许我们真应该试着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他们,才可能收到良好效果。

  在读《如果我当教师》时,越读越是感动,也更加坚定了我课改的决心,不仅是教育学生,也是为教育自己的孩子。中国这几十年的教育,包括有些学校现在正在进行着的。学生都自杀了,还不能引起他们的反思吗?应试教育走到了尽头!这样在学校里学的走向社会又能用到多少?!在大半个世纪以前,叶圣陶老人就提出了“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这是他对教育工作的深刻理解,也对教育工作充满了挚爱。是真正为学生的未来考虑,是真心对待孩子。下面我摘录一些让我得到启发、感动和共鸣的语句:

  “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成他们为‘小朋友’”,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一位孩子,对儿童充满了爱与包容。“我将特别注意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并且在文中多次提到习惯,可见“习惯比分数更重要。”

  “如果我当中学教师,……就学生方面说,重要的在于消化哪些经验成为自身的经验。……而我(教师)呢,却要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公民。所以要有人问我干什么,我的'回答将是‘帮助学生得到做人做事的经验。’”等等。在高校课堂模式下的班级组织,自治管理。不正是在锻炼每位学生,给他们提供做人做事经验的积累,全面发展每位学生的能力。这样的学校教育才是学生一辈子受用的。

  “我无论担任哪一门功课,自然要认清那门功课的目标,……同时,我不忘记各种功课有个总目标。”“我不怕多费学生的心力,我要他们试读、试讲、试作探讨、试作实习,做许多的工作,比仅仅听讲多得多,我要教他们处于主动地位。”“帮助学生为学。”等等。

  叶老的许多想法和做法,我们学校要求老师也是这样做的。这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做的:一一落实汇贤要点。全面锻炼和发展每位学生。看到学生在讲台上的精彩讲解,作为教师的我是幸福的……。

读《我是老师》有感6

  人们常说,老师是灯塔,照亮前方;老师是大地,哺育万物;老师是雨露,滋润幼苗。可今天,我读了魏巍的《我的老师》,我感觉老师更像妈妈。

  文章中的蔡老师是个温柔慈爱的女人。“她从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落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这是老师吗?分明是妈妈在舍不得打自己的孩子一样呀!这把我的记忆拉回了那个上午。

  那时,我们正在上语文课。宋老师绘声绘色地朗诵着课文,语气时而激昂,时而低沉,时而短促,时而委婉……听着就像是一种美的享受。可此时的我,头晕沉沉的。 “阿嚏!阿嚏!”突然我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等回过神来,教室静悄悄的,宋老师停止了朗读。只见所有的目光齐刷刷地射向我,目光中带着责备,隐隐约约还听到一些同学幸灾乐祸的笑声。我想可要大祸临头了。然而宋老师走到我的面前,关切地望着我,自然地将柔软的手掌贴在我的额头上,10秒钟后她焦虑地说:“小芳,你额头很热,眼睛红红的,好像是发烧了,看来得去医院才行哦。”

  我震惊的看着宋老师,没想到老师不仅教给我们知识,而且还像妈妈一样关心着我们的身体。同学们也显得很吃惊,眼神中多了一种羡慕的感觉。在打不通我父母电话的情况下,宋老师当机立断,吩咐班长带领同学们自学后,就背上了我,快步地奔向医院。我趴在宋老师那单薄的后背,感觉安心又温暖,就好像是生病后被妈妈抱在怀里细心呵护的感觉。我紧紧地靠在那瘦小单薄的背上,因为我靠着的是我一生的财富,也为我能有这么一位像母亲一样的老师而倍感自豪!

  古人云:“师如父母”,这是中华民族老师“爱生如子”的传统美德。是啊,如果没有老师像妈妈一样的循循教导,如果没有老师像妈妈一样无怨无悔的付出,没有老师像妈妈一样的'精心呵护,我们就不会幸福快乐的成长。所以,我要衷心地说一声:老师,您就是我们的妈妈!

  教师评语:读了这篇习作,相信读者会被这样温暖的老师深深地打动。小作者的选材非常真实,看似一件小事却让人感受到“天下的老师像妈妈”。小作者紧扣文章的主要内容,讲述真实,生动自然,通过对老师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感人的师生情深的画面。

读《我是老师》有感7

  读完杨卫平老师《我是老师,也是永远的孩子1》一书,不禁感叹:何其有幸,能为人师。这是一本温暖的书,温暖的记录着杨老师和两个孩子的故事,平淡的文字里,流淌着师生间深深的爱,学生爱老师,老师也爱学生。

  一、保持热爱,快乐奔赴

  杨老师书中的每个故事,无不体现着快乐。这种快乐源自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每天都有期待,期待学生笔下的自己。众所周知,教师的工作是琐碎的,是平凡的,如何将平凡的工作做得有滋有味,杨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也是老师,每当有语文老师说某个学生的作文里写到了自己,就已经很高兴了,而杨老师则是每天都能收到自己的画像,这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情,老师感染着学生,学生深深的喜欢着老师,杨老师的个人魅力体现的淋漓尽致,记得我的第一任师傅张义龙老师说过:先让学生喜欢上你,再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每天最先映入学生眼帘的是自己的穿着,杨老师很注重自己的衣着打扮,无论是从学生每天所画的肖像,还是每个故事开头对于衣着的描述,都体现着精致,杨老师每天都很精致,这么精致的老师,学生怎么能不喜欢呢?工作是为生活服务的,作为老师,生活不应只有讲台,还应有诗和远方,我们在教孩子,孩子们也在教我们认真生活。这大抵就是,一半风尘仆仆,一半星辰大海,也许极尽琐碎,却浸满希望与温暖,平淡的课堂,从精致自己做起,快乐生活,快乐工作,保持热爱,快乐奔赴。

  二、保持爱心,爱生无声

  杨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感动着我,让我知道,老师越爱学生,学生越听老师的话,越愿意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教师心中要有爱,这种爱不仅是对工作的热爱,更是对学生的关爱。对“学优生”关爱备至,而对“学困生”更应加倍的关爱与呵护,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杨老师因为爱着自己的.学生,用幽默的语言化解学生的尴尬;用理解的眼光,宽容的行为把烁儿转化;用抱一抱的方式让学生记住一直写错的字。杨老师用自己的理解、宽容,悦纳每一位学生,让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与鼓励。师生的体验是双向的,你对学生的爱,学生是可以感知的,这种爱有时是学业上的帮助,有时是生活上的关照,随着乡村教师职能的变化,我们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业,也要关照学生的生活,保持爱心,爱生无声是我们需要做的,也是应该做的事情。

  毕业后同年成为乡村教师,从七岁开始,步入校园,至今一直生活在校园里,看着单纯而富有青春和活力的学生,那是我们再也回不去的时代,一直和孩子在一起,也应该永远像个孩子!我会像杨老师爱她的学生那样爱着我的学生,也会像杨老师那样保持热爱,快乐奔赴、保持爱心,润生无声。

读《我是老师》有感8

  读完《老师您好我的好老师》后,这本书令我受益匪浅。

  是老师把我们这些刚破土的小幼苗培育成一棵棵又高大又健壮的大树,老师给我们浇水,施肥,精心的照料我们,这本书里的第11课是尊重学生,董大方老师就会尊重学生,所以被评为“特级教师”全国“十杰”的好称号,是因为她的词典里根本就没有“差生”二字,在她眼里,学生也从来没有好与坏之分,还有很多老师,比如陶行知老师,他只用了四颗糖果,就很巧妙的`换取了一个男孩从坏心灵到阳光的心灵。斯霞老师用自己维护了王强的自尊心;还有一位老师,在地震中他用手臂护住了两个幼小的生命;另一位老师,到晚期癌症时还撑着给同学们上了最后一堂课。

  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我也想起了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不停地为我们付出的陈老师,我们现在都会背20篇古言文,100多首古诗,这个我们陈老师平时的付出是分不开的。

  谢谢我的陈老师,您就是我们学校的陈妈妈,在您的引导下,我们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健康成长。

  现在有1500多万名老师,中国有三亿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我长大以后一定尽心尽力的回报祖国。

读《我是老师》有感9

  读了李烈老师的《我教小学数学》,对于小学数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又又了些想法。

  李烈老师在文中指出,我们要把可用时间变为有效时间。要想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效果,关键就是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减少时间浪费,使课堂更加的高效、有序。何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能使用恰当的教学措施,利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具体来说,教学的有效性包含三种含义: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要少;结果,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要显著;体验,所伴随或生发的心理感受要深刻。通俗地说,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

  如何使课堂高效运作具有一定的难度,经过教学实践,我有这样的几点感触:

  1、课堂必须要让孩子感到有趣。

  2、孩子在课堂上都能自主积极的探索。

  3、让数学变得有趣起来。

  4、让孩子在课堂上感到学习的快乐。

  当然,这四点是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坚持,去培养,并不是简单的一天就能形成,需要我们能踏踏实实上好每节课,让每节课都能做到这几点,那么是否做到这几点就是有效了?也不仅仅是,我们每节课必须还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知识体系,让学生都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要干什么。另外,还要注意课堂环节的优化设计,要充分考虑好每个环节,学生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你如何来解决?而这些都是我们在课下要精心准备好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牢固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并准确地加以描述,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二要依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实施对应的教学措施,同时还要能够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三要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认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即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都能够深入的进行思考和小组间的相互交流讨论。四要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下功夫,注重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自信心,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五要把预设与生成有机的结合起来,即能产生一个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在动态环境下的有效生成,使我们最终达到知识学习高效进行,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具体实施起来就是:

  一是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探索的场。

  所谓的创设情景,就是将课本上枯燥的知识搬到生活实际中来,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应所用,这样知识不在单调枯燥,而是变得生动鲜活起来,也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实际操作,能够激发孩子自己探索的场。

  二是设置问题,激发主动学习

  通过问题的设置,实际上这是在激发孩子去主动探求,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如何设置,就是需要我们的教师能够渗透到教材中,巧妙设计每个知识点的问题,孩子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了,自然课堂的效率也提高了。

  三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通过对孩子的鼓励,激发,通过只是的从简到难,一点一滴培养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充分吸引孩子自发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能变得好学、乐学、愿学。

  四是要形成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但要注意明确组内人员的分工,这样,才能调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共同参与和积极合作,也培养了孩子之间的协作能力。

  总之,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引导孩子共同完成,教学是否真正有效起来,是需要坚持和不懈的努力来不断完善的。

读《我是老师》有感10

  今天读完一本书,书名是《我是老师》。当时选择看这本书的时候,完全是和自己的职业有关,并没有看内容简介和序言,纯粹是一种感觉。

  当我翻开书之后,立即被题为《大爱的力量》的序言吸引住了。在序言中引用了陶行知、叶圣陶、韩愈等古今教育者对教师的诠释。

  这本书共计三十章,每一章的主题都很明确,但每章的内容衔接都很紧凑,没有脱节和大的起伏,环环相扣,能很好的引导读者的思绪。

  本书的主人公是一名80后的已婚乡村中学女语文教师,同时也是一名班主任,她的名字叫位红燕。

  整部书主要围绕三个大的故事主线展开的。第一个是帮助单亲女孩“小宣”重拾生活信心。第二个是拯救留守少女白琳重新复学并改掉自己的坏习气,成长为一个懂得忍让并有担当的人。第三个是在丈夫牺牲后主人公依然坚决回到学校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直到最终累倒。

  位红燕老师时时处处把学生放在心里,在工作中受到同事的误解和无端的谩骂,她选择息事宁人。用她的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歪”“不还击就是最好的还击”。最终赢得同事的'赞许和拥护。

  在教学中她不是死板的教书,而是很好地利用身边发生的事去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用张文秀老阿婆还钱教育学生要有爱心、讲诚信;看到因教室“失火”学生下楼时拥挤到楼梯口而下不去,他就带领全班同学进行逃生演练;在地震发生后看到学生有心理阴影,马上联系自己的大学老师来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等等。

  张爱玲说:“有美的身体,以身体悦人;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悦人。”作为教师我们不一定都有美的身体,但是我们一定都有美的思想。包容、隐忍、耐心、爱心、奉献、团结等等,这都是一名师者的品格。

  教师不单纯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韩愈《师说》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小说的内容是源于生活,但又超出生活。肯定有虚构之处,也许是职业本能,在阅读时,时时与书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当她被同事误解遭到指责谩骂时,真想挺身而出为她说句公道话;当她得知丈夫在地震救灾牺牲的时候,真想能安慰她一下;当她生病出院时全班学生和学校领导到医院去迎接她,一起喊出“老师你辛苦了,我们爱你!”,内心也被深深的触动,似有热泪盈眶之感。一名教师,对工作不抱怨不懈怠,对学生不抛弃不放弃,最终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尊重与爱戴!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华!”

读《我是老师》有感11

  真诚的爱意

  杨老师的学生——榕麟,用了三个月,为杨老师画了102幅画像,而杨老师为榕麟写了58篇日志,这一份独特的师生佳缘,描绘了一段美好的教育“情画”,这也说明了学生对老师的爱很深,老师对孩子的情很真,就是这样的师生缘,才有我这本充满温暖和爱意的书。

  杨老师是幸福的,能有一个学生为自己画了102幅画像,是何等程度的爱,作为老师的我,很羡慕,同时也说明了杨老师很爱学生,她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学生才会发出同样的爱,才会做出爱老师的行为。

  我没有一位学生为我画像(至少我知道的没有),但我曾经有个学生天天以日记的形式与我沟通,我曾经是他唯一能沟通、能说心事的人,说明我是他的一位很信任的人,成为了学生可以信任的人,我也觉得很幸福。记得那是五年级的一位男生,他的性格比较孤僻,难与同学相处,他的脾气又比较暴躁,同学时间经常闹矛盾,因为这样,我找他谈过几次,但他都不太向想开口说出心中的想法,我跟他说:“如果你不想说,可以写出来,你愿意的可以拿给我看看。”他点了点头。第二天,我看到我的桌面上放着一本笔记本,打开一看,原来是他写的,他把他的心中所想都跟我说了,原来他不想说,就是因为以前跟同学闹矛盾,老师总是不信任他,每次都批评他,所以他也不想说。我在他的本子上也写上安慰的话,并鼓励他尝试着换种方法跟同学相处,我把本子还给他后,以为这件事就这样算了,想不到第二天,我的桌面上又放着他的本子,我们就像书信沟通那样,一来一往的,跟他相处了两年,两年之间我们的笔记本沟通记录了厚厚3本,他小学毕业前夕,他把这3本笔记本送了给我,说是毕业礼物送给我,十几年过去了,搬了3次家,那3本笔记本还好好地放在我的书柜里我问过他,为什么愿意将心中所想跟我说,他说,老师,我觉得您很有耐心听我讲话,会为我讲话,不会觉得我很烦,不会认为我是一位坏学生。是的,作为老师,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每一件事情都有起因,我是爱每一位孩子的.,所以我会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会冤枉每一位学生,该奖励就奖励,该惩罚就惩罚。能做的奖罚分明,有时降低身份,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学生就会愿意跟我们亲近,愿意跟我们说话。

  真意的表扬

  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方面,杨老师提出表扬有“三忌”:忌浮夸、忌敷衍、忌空洞。表扬也要有三要:要言之有物,要指向具体,要实在诚恳。我很赞同的,我在教学上也时常用表扬方法,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表扬,特别是小孩子,但对小孩的表扬也要做到言而有信,我给学生的表扬还会做到言之有物,例如达到老师的要求,会得到一支铅笔、或一块橡皮、一颗糖等奖励,虽然是小小的礼品,但小学生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奖励不仅是礼物,更是一种成功感。得到表扬的孩子会更努力的表现的,因为他们也想再次获得成功感。

  有意的鼓励

  有人问杨老师,如何调动孩子成长的积极主动性?杨老师的回答是:当然是鼓励–坚持不断地鼓励,有理有据的鼓励,有章可依地鼓励。是的,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地表扬、鼓励。不要以为调皮捣蛋的孩子,就没有优点,如果抱着这种偏见,孩子的优点就这样被缺点掩盖了,孩子的主动性很可能就这样被埋没了。我班有个调皮学生,对待学习很懒,不想动脑,总给班级成绩拖后腿,但他很主动做值日卫生的事,经常主动帮老师的忙,帮老师拿这拿那,所以我经常表扬他,鼓励他以这种主动性也用在学习的上,他也正努力着,不过不够持久性,要经常提醒。

  虽然已经在三尺讲台走过接近二十年,但天天能跟孩子一起,经常跟孩子聊天,从他们身上能感染到幼稚的气息、年轻的心态,所以,我一直认为自己还是一个孩子。作为老师的我,在教育中是幸福的,我也会继续努力,让更多的学生因我的存在而幸福。

读《我是老师》有感12

  作为教师行列里的新成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去学习,如何成为一位学生喜欢的老师是我首先思考的问题,于是我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这本书,收获颇多。

  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教了48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作为教师,应该按照自己喜欢的老师来塑造自己!始终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个孩子!最令我最敬佩的是他始终向学生交出这样的名片:微笑、尊重、理解、宽容;负责、严格、耐心。我想,让于老师永葆青春的奥秘或许就在于他时刻记得自己曾经是孩子,保有一颗永不褪色的童心和学无止境的恒心吧!我们教师要温和、包容、调和。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我发现,一方面,我们希望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另一方面,又害怕和孩子太亲近导致课堂气氛混乱。可能对于孩子们也一样,不论是男孩、女孩,高年级或者低年级的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哪怕是简单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可能都会在孩子的内心起到一定影响,所以,于永正老师说,不强求你喜欢每一个孩子,但要努力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如果你的行为让他觉得你不喜欢他,那么,无论你有多喜欢他也无济于事,相反,如果你的行为让他觉得你喜欢他,那么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了。

  于老师在开篇第一章把学生之所以喜欢他的原因和甘草的三大特性做了比照。这一点也给了我极大的启发。首先是性温。“性温”就是遇到问题,能“后退一步”,摆正心态。“温”是孔子的“温、良、恭、俭、让”五大美德之首。“温”是所有学生对所有老师的第一期盼。微笑是于老师的名片,我想正是“温”的体现吧。其次是包容。以欣赏的眼光看周围,看别人,看到的就只是优点,会觉得到处春光明媚;以挑剔的'眼光看周围、看别人,看到的都是缺点,就什么有点也看不到了,会感觉周围的世界一片混沌,一片黑暗,感觉自己的身边无良人、无美景。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镜子无处不在。于老师能让“迟到”的学生破涕为笑,化“窘迫”为“轻松”。这样的宽容,完全出于理解,一种推己及人的理解。这种推己及人,能让我们有了平静的心态和处理问题的智慧。再者是调和。完整的教育:“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一味的“温”是不行的,还必须“严”,“温”与“严”,“威”与“猛”,“恭”与“安”之间把握好“度”,切不可只执其一端。

  于老师不愧为智慧型的老师,他还把这种做法形象地称为“打了一巴掌,别忘了及时给揉一揉”。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作为教师,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喜欢他”。每个学生都渴望老师喜欢他。美国托德威特克尔:“不强求你喜欢每个学生,但要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如果你的行为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你无论多么喜欢他们都没有用。但是,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你喜欢他们,那么,无论你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了。”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句话、一件小事、一件小礼品等等,尊重是做人的原则,微笑是一张永恒的名片,掌声是有力的赞美,信任与期待也是表达对学生关爱的一种方式。是的,调整好心态,把握好尺度,推己及人,多换位思考,我们的课堂定会绽放别样的光彩。

  学生喜爱的老师不一定是最美丽的,但一定是和蔼可亲的;学生喜爱的老师不一定是孩子王,但一定是有着独特的魅力。读了这本书,我深深被于老师“性温”、“包容”、“调和”的品质所打动。我钦佩,我折服,钦佩于老师的智慧,折服于老师的中庸。最后引用于老师的话:“生命的长度我当不了家,但生命的宽度由我说了算。既然命运让我们做了教师,就让我们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做最好的自己!因为生命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会再用时间认真去读这本书,我相信细读之后我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读《我是老师》有感13

  这份读后感来得很突然,与其说是一个指定的任务,不如说是再去回忆一下记忆中的于永正老师,回忆一下曾经看过的他的文章,对于其人的理解。过往求学时,教师教育是我专攻的方向,研究教师,研究好教师是怎么样的,研究如何成为好教师曾是我的课题。而于永正老师恰恰也曾是我研究的对象,他的书,他的每一篇文章,每一节课以及别人写的文章我都曾阅读和琢磨过,我也一直深深地敬仰着于老师。在此,这篇读后感更算是夹杂着我的感悟与思考的对于老师的一份追思吧。

  细细读过《我的小学老师》一文后,留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剩下两个字——理解。细细琢磨后发现,做到理解,想来离于老师的小学老师们便近了一步。

  首先在于理解儿童,对于儿童的正常的天性有一份理解,白校长才能不必端着架子,自承不会绘画,把空间教给孩子,交给乐于创作的孩子们,去给予孩子们最渴望的肯定与褒扬;正是有了理解,张老师的每一个圈,每一条波浪线才那么的让孩子们如痴如醉,不禁让我也回忆起童年岁月里曾经让我难以忘怀的老师,回忆起他是如何带着儿时的我们进行着一个又一个的活动,写下了一篇又一篇生动的作文,回忆起每次评讲时那渴望上台大声地都出自己作文的冲动。知道孩子们的天性,才会去延展儿童的天性,才能够激发出没一颗种子向上的力量,理解儿童,满足儿童,才能真正地唤醒儿童,并最后成为我们记忆中永远难以忘怀的那个人。

  其次在于理解自我。于老师的每一个小学老师在文中都能给我们一种身怀绝技的印象,这不是上世纪后期中师生的吹拉弹唱无所不能,而是一个时代催生的`产物,是那个时代里从事教师工作的人都有其自身独特的背景与学养,于老师幸运地遇到了这一批独特而又极其卓越的老师。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运道,在现今而言,同样如此。基于此,我们回顾文章,回顾每一位老师的教学,对照当今的教学,大抵看来也就有些匪夷所思了,如地理课竟然是画地图等等。这似乎与我们当今的教学大大的不一致,是我们错了,还是前辈们错了。其实都不是,而是这就是一种教学风格,一种充分的理解了自我,明白了自己的专长、爱好后,在时光中形成的一种独具一格的教学艺术。就如朱自清不是一个好的中学教师,但却是一位优秀的大学老师,讷于言却可手写满黑板,培养出如王瑶,季镇淮等大家。古今之差异在于我们不能,我们做不到前辈般教育在于我们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没有那份素养。依葫芦画瓢实不可取,于老师的文章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定要深刻的理解自我,找准自己的专长、特色,逐步地去形成适合自己,儿童喜爱的教学风格。

  最后在于理解教育。文中的每一个教师都是那么可爱又可敬,尽管没有受过正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的训练,也依然做到了学生喜爱,也做到了促进儿童成长的目标。想来在每位老师的心中都有一份对于教育的理解吧。记得于永正先生曾有不少后悔的事情,后悔体罚学生,后悔让孩子尿裤子,先生的一次又一次的后悔留给我这个初入教坛的人最大的警醒就是一定要做到宽容,以慈悲之心对待学生,换位思考地去理解学生,绝不轻易地发火,一定要耐着性子和孩子相处。此外,文中的老师们以及于永正先生都做到了一点,在他们的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走到孩子们中去,和孩子们在一起。常有人说老师要有威严,要和孩子们保持距离,不能对孩子们太好,也有很多从教者在此处吃过不少亏。一时吃亏就不做,明知不对还要做吗?如果每一个教育者都把自己保护的太好,位置摆的太高,那么教育想来也不过趋于平庸。

  以上是我的几点思考,也算作是对于永正老师的一些追思,借用《寻梦环游记》中的一些念头,只要我们的记忆里还有那些优秀的老师,他们就一定会继续的存在下去,永垂不朽!在此,也祝远在天国的于老师永垂不朽!

读《我是老师》有感14

  晋江市内坑中心小学五年2班 文诗琦

  “我的老师是怪物”你听了一定会吓一跳。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这个怪物老师就是我们班新来的老师米奇老师。好笑吧!和米老鼠的名字一模一样。“没错,我就是米老鼠。”米奇老师居然这样说。她刚刚说完,她的脸就变成了米老鼠的脸。“老师是魔术师!老师是魔术师!”同学们惊呼起来。

  老师脸马上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说:“我不是魔术师,我是怪物,怪物老师!”然后她的头竟然向后转了一百八十度,同学们都愣住了,脸都被吓得煞白,甚至有些同学发出了毛骨悚然的叫声。米老师老师把头转过来,恢复了原样。我们不得不相信了老师说的话,:“我是个怪物!”那时,全班鸦雀无声,我们都有一种置身冰窟之感,就连左大龙,也震住了,脸上写满了惊恐。我们都没有想到这么漂亮的女老师竟然会有这么恐怖。不过,跟怪物老师米老师相处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已见怪不怪了。

  之后米老师还带我们去太阳上玩!不过,我们是穿着一种叫泡泡衣的东西上去的。和米老师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结束了。因为校长反感米老师的教学方法,把米老师解雇了。

  米老师是在下雨天走的.。校长守着教室,不让我们送米老师。米老师提着箱子,在操场上朝我们微微笑了一下。这笑里有许多的不舍、和无奈。我们眼眶湿润了。如果以后米老师还来带我们的话,我宁愿每天的作业做到十二点!我们都爱怪物老师米老师!我们真想不懂,为什么校长要把米老师赶走,米老师多好啊!

  好的教养方法总是能培育出好的花苗,我们要好好学习,这样才能报答老师们!

读《我是老师》有感15

  今天我读了一篇好文章,名字叫《我的老师》,这是一篇描写老师的文章。

  这位老师名字叫蔡芸,只有十八九岁。他是个温柔而美丽的人。她从不打骂学生,有一件小事,在那时占据过作者的心灵,作者父亲在军阀部队里,几年没回来,不知道他的生死。“反对派”说他父亲回不来了,老师安慰他,并批评了“反对派”。在假日里,老师把学生带到她喝朋友的.家里,叫学生观察蜜蜂,并且品尝蜂蜜,还教作者跳舞,并且艾用唱歌的音调叫学生们读书。通过这些事,托出老师对学生的爱。暑假里的晚上,作者醒来自然而然的去找老师,过了一会,才知道,现在已经是暑假了。这件事情存托出他的老师是多么的慈爱,学生很想念老师,对老师念念不忘,依依不舍。

  这篇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里,的一件件小事情很精彩,存托出老师对学生的慈爱和关怀。

【读《我是老师》有感】相关文章:

读《我怎样当老师》有感12-25

读《成为更好的老师》有感12-25

读《我与地坛》有感01-02

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有感06-30

读《漂亮老师和坏小子》有感09-21

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09-18

读《早安!我的植物邻居》有感11-06

读《我的“中国芯”》有感12-20

读《爸妈不是我的佣人》有感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