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名言

时间:2024-03-05 16:36:18 名言语录 我要投稿

【精华】关于老子名言1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名言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名言是对生活、对世界的综合浓缩,简短的一句话,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老子名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关于老子名言15篇

关于老子名言1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治社会1切随人的喜怒哀乐变化无常,祸福不测。

  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不重视仁义,听任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不重视仁义,听任百姓自生自灭)–––––––现代社会是,既要尊重人民的自由权利,又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而不是听任百姓自生自灭。

  4、“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缤纷的彩色,使人眼花缭乱;动听的音乐,使人沉溺迷惑;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厌食;驰骋打猎,使人心发狂;稀缺的财货,使人行为不轨)–––––––老子要求摒弃文明,返璞归真,同时也是走向浑沌无知。

  6、“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7、“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它1方面表现了国人的不竞争心理,另1方面不争小利而得大便宜,表现了国人的狡猾谋略。

  8、“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老子此话的意思是,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难遇到。

  9、“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有人说,“无名”是宇宙大爆炸前潜在的物质,“有名”是原始的物质,大爆炸后形成万物。

  10、“绝学无忧”(不读书,则没有忧愁)–––––––老子主张“不学”,“不智”,以便忘却忧愁,顺从世道。

  1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2、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3、“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1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中国人以顺应自然为最高法则,西方人以战胜自然为最高法则,两者可以互补。

  1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17、“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表现出单纯,执着于朴素,减少私心,去除欲望)––––––中国人对“私”、“欲”斩尽杀绝,西方人对“私”、“欲”正确引导,建立起市场经济。

  18、“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19、“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中国乃战争之国,伏尸千里,流血成河,成为每1朝代兴起、每1次接班人之争的必然。

  20、“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于走路,不留痕迹;善于言谈,无可指谪)––––––––神出鬼没,滴水不漏,中国人的大智慧。

  21、“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意即挫掉锐气,超脱纠纷,含敛光耀,混同尘俗。

  22、“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24、“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古代思想境界高的人,微妙、幽玄而通达,深邃到无人可以琢摩)–––––––高深莫测,在中国是褒义词,在西方却是贬义词。

  25、“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中国历来兵权最重要,“枪杆子里出政权”,而不是“选票箱里出政权”。

  26、“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

关于老子名言2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

  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产生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分裂成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产生新生的第三者,新生的第三者产生千差万别的事物)

  4、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则不会遭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则不会遇到危险)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有洞察力;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6、柔弱胜刚强(柔弱能战胜刚强)

  7、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最大的声音,恰恰是没有什么声音;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

  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最圆满的好似有缺憾,但它的作用不会败坏;最充实的好似空虚,但它的用处不会穷竭。最正直的好似有些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有些笨拙,最善辩的`好似口齿木讷)

  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从事学问,知识要天天增加;致力于提高境界,知识要天天减少。减少了再减少,最后达到无为,虽然无为,但一切事情又自然而然地成功)

  1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懂的人不乱说,乱说的人不是真懂)

  1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天下的难事,一定要从做易事开始;做天下的大事,一定要从做小事开始)

  12、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我不愿采取攻势而情愿采取守势,我不愿前进一寸而情愿后退一尺)

  13、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两军对垒时,悲愤的一方获胜)

  14、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国小人希,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轻易冒险,不向远方迁移)

  15、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各小国之间踮脚可望,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人民直到老死,也互不往来)

  1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是坏事;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为善,这是恶事)

  17、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要领导人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

  18、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说,圣贤高人处事应当以无为为要领,教化人民应当以不言为准则)

  19、为无为,则无不治。(按无为的原则办事,没有不成功的)

  2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缤纷的彩色,使人眼花缭乱;动听的音乐,使人沉溺迷惑;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厌食;驰骋打猎,使人心发狂;稀缺的财货,使人行为不轨)

  21、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道规律,叫作明智。不知道规律,轻取妄动,其结果必凶)

  22、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表现出单纯,执着于朴素,减少私心,去除欲望)

  2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只是用自己的眼睛看,所以明察秋毫;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自我夸耀,所以功勋不没;不自高自大,所以成为民众之长)

  24、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于走路,不留痕迹;善于言谈,无可指谪)

  25、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6、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2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8、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0、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1、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32、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3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6、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37、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8、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3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40、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关于老子名言3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2、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6、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10、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2、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13、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4、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5、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16、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7、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8、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9、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2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的相关文章。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5、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6、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7、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28、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9、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3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31、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32、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的相关文章。

  3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3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5、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7、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关于老子名言4

  1、命运会推动一切使之有利于它青睐的人们。

  2、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3、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 —— 礼记

  4、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因此如果有一个有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训好的社会公民的。——培根

  5、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6、道德方面的伟大,就在于对朋友始终不渝的爱,对敌人不可磨灭的恨。——莱辛

  7、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8、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在圣人治理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9、房屋不在高堂,不漏便好;衣服不在绫罗,和暖便好;饮食不在珍馐,一饱便好;娶妻不在颜色,贤德便好;邻里不在高低,和睦便好;亲眷不择新旧,来往便好;养儿不问男女,孝顺便好;兄弟不在多少,和顺便好;朋友不在酒食,扶持便好;官吏不在大小,清正便好。——范立本

  10、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贾谊《新书·阶级》

  11、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2、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5、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16、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17、汝若全德,必忠必直,汝若全行,必方必正。出自:唐·元结《自箴》汝若全德:你如果是道德完美。汝,你。必忠必直:一定是忠诚、耿直的人。全行:品行无瑕。必方必正:一定是正直的人。方:正直。———— 元结

  18、治大国,如烹小鲜。

  19、以为智慧比美德更重要的人,会失去自己的智慧。

  20、德性不是自制不为恶,而在不愿为恶。 —— 萧伯纳

  2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2、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4、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25、九,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6、知人者智,自知直明。

  27、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8、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尔

  29、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30、劳动最大的益处还在于道德和精神上的发展。这种精神发展是由和谐的劳动产生的,它应当构成无产阶级社会公民区别于资产阶级社会公民的那种人的特质。——马卡连柯

  31、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3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33、真正积极的'人,只能是会爱别人的人,高尚的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34、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35、你们卑鄙的人类就是这样——老是扯谎,老是自以为具有那些实在不具备的美德,却否认那些较高等动物具有它们(其实只有它们才具备)。野兽从来没有干过一桩残酷的事情——这是有道德的动物的专利。一只野兽叫旁的东西受痛苦是出于无意的,这就没什么不对,因为对它来说,根本就汉有“不对”的事情,它叫旁的东西受苦痛,并不是出于高兴——只有人才这么干。这就是受了人那种乱七八糟的道德心的鼓舞。——马克吐温

  3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7、人人都抱怨他的记忆力,却没人抱怨他的判断力。

  38、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尔基

  39、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40、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41、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4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43、幸福在于趣味,而不在于事物。我们幸福在于我们拥有自己的所爱,而不在于我们拥有其他人觉得可爱的东西。

  44、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45、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46、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47、习惯是人的第二本性。它使我们不能认识一个人的主要本性,就这一点而言,习惯既非残忍也不迷人。--------普鲁斯特

  48、一个人只要有耐心进行文化方面的修养,就绝不至于蛮横得有可教化。——贺拉斯

  49、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50、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51、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5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5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54、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55、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5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57、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58、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60、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61、道德这个东西也像季节那样随时变迁的。——(德)歌德

  62、与敌手的和解,只是出于一种想改善自己状况的欲望,或者是出于对斗争的厌倦,再不就是对某一坏结局的恐惧。

关于老子名言5

  1、将欲取之,必先之。

  2、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8、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9、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11、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1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13、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4、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7、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8、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19、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2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21、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22、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23、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24、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6、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7、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28、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29、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3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1、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2、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33、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5、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36、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7、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8、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3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41、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42、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43、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44、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45、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46、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47、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48、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49、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5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5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52、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53、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5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5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56、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57、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58、治人事天,莫若啬。

  59、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60、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6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62、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63、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64、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65、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6、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67、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68、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6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70、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71、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72、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73、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74、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76、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77、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78、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79、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80、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81、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82、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83、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84、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85、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86、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7、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8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89、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90、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9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92、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9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94、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95、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9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97、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98、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99、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100、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0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10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0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104、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105、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06、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107、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0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109、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10、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111、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12、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113、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14、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11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16、知足者富。

  117、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1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1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2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21、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22、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123、治大国,若烹小鲜。

  124、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2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26、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12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2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29、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关于老子名言6

  1、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

  2、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损不足以奉有余。

  4、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7、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9、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10、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1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12、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3、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14、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1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6、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1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18、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19、子曰郁郁乎文哉,诚不我欺。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关于老子名言7

  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2、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

  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6、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1、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2、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15、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6、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17、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19、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2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2、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4、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25、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26、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7、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2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9、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3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1、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3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33、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3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

  3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6、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3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38、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9、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4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41、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关于老子名言8

  1、天下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2、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3、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4、上善若水,君子如玉。长夜未央,寂寞成殇。

  5、美之为美,皆恶已;善之为善,皆不善已。

  6、原生质,质生空,空生时,时生万物。

  7、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8、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9、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0、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11、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3、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14、无为则无心,无心则无欲,无欲则无求。

  1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16、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17、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1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1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关于老子名言9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j,绝学无忧。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关于老子名言10

  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4、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6、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7、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8、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9、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1、动为静之基;清为浊之源!

  1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5、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6、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17、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18、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19、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2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22、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2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4、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25、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6、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27、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28、鹰立如睡,虎行似病。

  29、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0、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31、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32、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33、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34、治大国,若烹小鲜。

  3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36、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8、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3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0、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4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42、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43、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44、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6、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48、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49、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50、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关于老子名言11

  1、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动为静之基;清为浊之源!

  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5、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6、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7、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9、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10、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1、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

  1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3、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14、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15、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16、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7、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18、生而为人,你且修身,你且渡人,你且如水,居恶渊而为善,无尤也。

  1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20、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21、天下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22、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23、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4、上善若水,君子如玉。长夜未央,寂寞成殇。

  25、美之为美,皆恶已;善之为善,皆不善已。

  26、原生质,质生空,空生时,时生万物。

  27、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28、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29、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0、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31、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3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33、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34、无为则无心,无心则无欲,无欲则无求。

  3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36、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37、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3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3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4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41、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42、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43、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4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45、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46、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4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8、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49、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5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5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5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5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54、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55、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5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5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58、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

  59、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60、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6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62、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6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6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65、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6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6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6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6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70、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7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72、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7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7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75、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76、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

  77、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7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损不足以奉有余。

  79、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8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82、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8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84、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85、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8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87、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88、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89、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9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91、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9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93、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94、子曰郁郁乎文哉,诚不我欺。

  9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96、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97、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

  9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9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10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10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0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0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0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0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0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07、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10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0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110、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11、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112、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13、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114、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1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116、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17、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1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19、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120、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121、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122、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12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24、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125、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27、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128、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

  12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30、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131、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32、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33、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3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35、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136、圣人无死地,智者无困厄。

  137、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3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39、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40、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14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42、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43、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4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45、水至柔而至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为百谷,善处其下也。上善若水。

  146、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147、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148、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49、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50、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151、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152、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5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54、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者,以其善下。

  155、有状混成,先天地生,寂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

  15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157、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158、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159、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0、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61、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162、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163、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164、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165、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166、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167、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68、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69、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70、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7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弛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17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7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74、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75、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176、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77、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78、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7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80、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181、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82、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18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84、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8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8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87、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88、塞其兑,闭其门,终生不勤。

  189、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9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91、治大国若烹小鲜。

  192、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19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94、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195、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9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197、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9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199、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200、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201、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20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203、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204、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0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06、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207、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208、治人事天,莫若啬。

  20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210、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1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212、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13、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14、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21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16、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17、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21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219、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20、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21、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222、治大国,若烹小鲜。

  223、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224、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225、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226、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227、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22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229、子不如父,留之何用。子强与父,留之何用。

  230、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23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32、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233、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234、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235、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36、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37、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38、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239、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40、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24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242、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243、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244、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45、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246、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47、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48、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24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50、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51、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252、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53、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254、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255、生命,除了生命本身之外,一无所有。

  256、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5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58、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5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6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6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6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63、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26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265、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26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67、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68、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269、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270、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271、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72、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273、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274、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27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27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77、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78、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279、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280、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81、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282、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28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284、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285、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286、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8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288、治人事天,莫若啬。

  289、治大国,若烹小鲜。

  290、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291、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292、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293、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29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29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296、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97、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98、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29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300、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01、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302、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303、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30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305、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0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07、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0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09、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310、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1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1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313、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314、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315、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316、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17、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1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19、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32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21、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22、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23、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324、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325、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326、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27、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28、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329、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330、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31、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33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33、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34、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35、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36、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3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38、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39、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40、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4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42、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43、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344、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345、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346、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34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348、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349、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350、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351、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352、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353、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5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55、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35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357、治大国,若烹小鲜。

  358、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5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60、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6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36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63、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6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36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66、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6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6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369、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70、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37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37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37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74、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37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37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9、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377、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7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379、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80、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38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38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83、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38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38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386、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38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388、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389、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39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91、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92、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39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39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39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9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39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398、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39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40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40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

  402、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403、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404、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0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40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40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408、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409、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

  41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11、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412、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13、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414、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1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41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418、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419、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42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22、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42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424、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42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26、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427、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428、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429、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30、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3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43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433、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关于老子名言12

  1、治大国,若烹小鲜。

  2、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4、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7、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8、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9、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0、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关于老子名言13

  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飞驰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4.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5.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6.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9.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0.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

  11.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2.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3.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4.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谓不争之德,谓用人之力,谓配天古之极。

  15.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7.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8.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0.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1.谷神不死,谓玄牝。玄牝之门,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22.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缺乏。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6.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27.俗人昭昭,独昏昏。俗人察察,独闷闷。

  28.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9.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0.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33.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34.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35.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6.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7.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38.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以不我知。

  39.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以不病。老子的名言

  40.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41.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以不厌。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42.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43.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4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45.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贤于贵生。

  4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47.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缺乏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缺乏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关于老子名言14

  1、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2、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3、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4、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天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5、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6、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7、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8、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9、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10、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关于老子名言15

  1、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3、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6、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7、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9、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0、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名言】相关文章:

老子的名言04-24

老子经典名言09-28

老子的经典名言11-05

老子的名言名句09-19

有关老子的名言01-08

(合集)老子经典名言11-27

关于老子的名言12-25

关于老子名言01-18

老子的名言【合集】11-24

老子的名言名句04-06